施工测量专项施工方案设计

上传人:m**** 文档编号:65975319 上传时间:2022-03-26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施工测量专项施工方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施工测量专项施工方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施工测量专项施工方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资源描述:

《施工测量专项施工方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测量专项施工方案设计(2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江苏江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工程测量施工方案阳光城集团苏州苏地 2013-G-87(南地块)项目测量施工方案编制人: 审核人:批准人:江苏江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2014年8月1、 编制依据:22、 工程概况:33、施工测量基础要求3.1、拟建工程定位条件33.2、施工测量主要内容精度要求3.4、 仪器的检验.5.3.5、 施工测量配合施工进度的要求.6.4、测量准备工作:64.1、测量工作人员组成及要求 6.4.2、建筑定位控制点及水准点的校核 64.3、初步测量定位 7.5、测量方法及要求:75.1、施工平面测量控制网建立 7.5.2、平面控制网.8.5.3、地基基础施工测量 115.4、主体结构

2、施工测量 135.5、测量控制桩的保护 145.6、施工测量验线1.414156、建筑物沉降观测7、工程实测实量7.1、 保证措施 1.57.2、 实测规则1.6&测量仪器的使用、保管和维护209、保证质量措施 2110、安全注意事项 211、编制依据:序号名称编号1施工图纸2施工组织设计3测绘院控制测量报告4工程测量规范及条文说明GB50206-20075建筑变形测量规程GJT8-20076w住宅工程分户验收规程DGJ/TJ103-2012、工程概况:苏州阳光城翡丽湾(南地块)项目,位于苏州市吴中区,以游湖路(规划中)为界,东至尹山湖东路,南至尹山湖北路,西至踏湖路。本项目有4栋高层商住楼(

3、25#、 26#、27#、28#楼),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等级三级,地上部分耐火等级二级,。16 栋商墅楼(6# 23#)地上三层、1栋19层SOHO(2#楼),1栋19层酒店(1#楼),5 栋2F、3F商业(15#、31#、30#、29#、5#楼)、以及其它附属建筑物组成。总建筑面 积231000平方米。3、施工测量基础要求:3.1、拟建工程定位条件根据甲方分别在踏湖路和尹山湖路给的YG1 (高程:2.979m )、YG2、Y1、Y2四个基准点进行现场坐标定位,确定各栋号坐标点相应位置。3.2、施工测量主要内容精度要求平面控制网主要技术指标:量距1/20000,测角10”在垫层上进行基础放线

4、前应以建筑物平面控制网为准检查建筑物外廓轴线控制桩无误后投测主轴线,基础外廓轴线投测应经闭合检测后用墨线弹出细部轴线和施工线,基 础放线尺寸的允许误差:L(B)v 30m ,允许误差5mm , 30mL(B) v60m ,允许误差土10mm , 60mL(B) v 90m ,允许误差 15mm , 90mL(B) v 120m ,允许误差 20mm。主体结构施工测量采用内控法进行竖向轴线投测,在首层或最底层底板上设控制线 交点,以此为基准点,并在各层楼板对应位置预留200 X200孔洞,用激光铅垂仪传递轴 线,坚向投测的允许误差3mm/每层,L(B)v 30m,允许误差5mm,30mL(B)

5、v 60m, 允许误差 10mm,60mL(B) v 90m,允许误差 15mm,90mL(B) v 120m,允许误差 20mm。各部位放线允许误差细部轴线 +2mm,承重墙、梁、柱边线3mm,非承重墙边线土 3mm,门窗洞口 3mm。标高的竖向传递应用钢尺从首层起始标高线垂直量取,当传递高度超过钢尺长度时 应另设一道起始线,每栋建筑应由三处分别向上传递,施工抄平之前,应先检测三个传递 标高点,当较差小于3mm时以其平均点作为标高起测点,标高的允许误差:3mm/每 层,H v 30m,允许误差 5mm, 30mH v 60m,允许误差 10mm, 60mH v 90m, 允许误差15mm,9

6、0mH v 120m,允许误差20mm。3.3、测量仪器、器具的配置序号设备名称型号数量编号1全站仪苏一光 RTS11O1台2水准仪苏一光DSZ22台5065623水准仪苏一光DS051台4激光铅直仪DZJ32台5塔尺5m2把6硬钢尺3m1把7长城钢卷尺100m2把8长城钢卷尺50m3把9长城钢卷尺5m10把3.4、仪器的检验测量使用的仪器应按计量管理要求粘贴检测合格证,使之处于受控状态以便到期及 时检测。测量仪需经国家级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检定并合格。普通光学经纬仪、水准仪以及50米、100米钢尺、塔尺、全站仪、激光铅直仪需 经市级计量检定部门进行检定。测距计量、盒尺、水平尺等普通计量器具应按照

7、企业的相关规定进行自检;345在检定期内的经纬仪、水准仪要每三个月进行一次自检。3.5、施工测量配合施工进度的要求施工测量应配合施工部分,随时为施工用线提供方便。施工测量应注意对施工部位不要造成不应有的损坏。4、测量准备工作:4.1、测量工作人员组成及要求现场测量人员:6名,组成测量小组。测量人员必须保证持证上岗。对项目工程师的要求:对测量组负直接领导责任。4.2、建筑定位控制点及水准点的校核O以此点为本工程定位依据甲方所委托苏州市测绘院给定定位点坐标及总平面图进行定位本工程以工地外一点 YG1测绘单位给定标高,相当于绝对高程2.979m, 高程控制点。把此点引至现场,并经过多次施测,取平均值

8、。4.3、初步测量定位根据设计总平面图,和现场总平面布置图,对建筑物进行初步测量定位以了解现场情 况,包括场地平整和临舍定位、材料堆放,以及施工道路的布置等。为施工前的准备工 作创造条件。5、测量方法及要求:5.1、施工平面测量控制网建立施工平面测量控制网既是工程地下建筑、单体建筑施工各环节轴线放样的依据;也是监理等各检测单位的测量基准。因此,务求达到可靠、稳定、使用方便的标 准。控制网除应考虑图形强度以满足工程施工精度要求外,还必须有足够的密度和使用方便的特点。应由测量人员对施工场地及控制点进行实地踏勘,结合工程平面布置图,创建施工测量平面控制网。要求达到通视条件好、网点稳固状况、攀登方便等

9、各种因 素。各级控制网的创建,必须对各控制点相互之间,以及各级控制网之间进行 闭合校验和平差。保证各点位于同一系统。每次使用前,必须对控制网校核。随着施工 的进度,按重要性原则定期对其复测,以求得控制网稳固不变和防止地面变形、沉降或 其他因素导致的控制点移位。首级控制网设置冗余控制点,并加强对各点的保护。其他 各级控制网如遭遇破坏,由上级平面控制网来恢复。控制网建立完毕,交监理方复核确 认。5.1.3由于本工程的规模巨大,而且工况复杂,因而必须设置多组平面控制网。又由于各组控制网都是服务于同一工程的建设,因而各组控制网之间必须形成有机 的整体。控制网之间按照级别的高低,高级网控制低级网。平级网

10、之间互相贯通,形成 系统。结合工程的特点,按测网级别的高低及具体在工程不同部位应用,本工程测量平面控制网共设置一个外围平面/高程控制网(首级控制网)以及多个单体控制网(二级 控制网)。5.2、平面控制网5.2.1 首级控制网由于本工程的规模较大,而且工况复杂,因此在施工区外围设置一个不受施工影 响的控制网,其担当全局性的作用。该控制网以业主提供的基准控制点或红线点为依 据,包含平面坐标和高程。经现场外测后进行平差计算达到精度要求,以作为将来现场 各类测量工作的原始基准点。它是其他各级控制网建立和复核的唯一依据。在整个工程为时几年的时间跨度内,必须保证这个控制网的绝对不变,绝对避免前后期测量系统

11、的 不一致。外围控制网设置完毕之后,按工程进度需求,可在现场内建立临时的各个测量 网,各级控制网如遭遇破坏,均由外围平面控制网来恢复。控制网之间按照级别的高 低,高级网控制低级网。平级网之间互相贯通,形成系统。该级平面布网将建立在下面 三点内容基础上:1) 为保证已施工的前期标段与待施工的主体结构测量系统一致,首级控制网的建立 将结合桩基及挖土阶段测量控制网。2)由于本工程项目巨大,城市测绘部门或单位所提交的一般测量控制网不能直接作 为首级平面控制网使用。必须对其控制网进行加密,或设置辅助措施方可使用。3)首级控制网设置在施工现场外,用于为受破坏可能性较大的下一级控制网的恢复提供基准,同时也可

12、直接引用该级控制网中的控制点测量重要的或关键的测量工序。其建立以城市网为依据,宜设置在工程现场外的道路一侧稳定处,且需考虑使用方便。4) 本工程首级网的设置形式采用围绕施工现场一周的闭合网,布点位置由测量人员 经过现场踏勘后确定,外业测量结束后对数据进行闭合和平差。5) 该控制网担当全局性的作用。它是二级控制网建立和复核的唯一依据。在整个工 程施工时间跨度内,必须保证这个控制网的绝对不变,绝对避免前后期测量系统的不一 致。因此,该控制点的设置位置选择在稳定可靠处,且设置保护装置。6) 单体控制网的布网依据为基准控制网,其精度必须满足相对测角误差小于5秒,相对测距误差小于i2毫米。每次测量前对该

13、控制网进行自检,确定无误后方可使7)基准控制网和单体控制网的使用需随时根据施工阶段的沉降、变形情况调整。且工程的工况变化很大,其中单体控制网布置于现场内部,容易遭到施工破坏,必要时也 可根据施工情况调整布网位置。而且现场控制点在施工中处于不稳定状态,随着时间、 环境、施工进度的不同可能会产生变形移动,所以每次投放轴线前必须依据进行自检, 自检无误后方可投放轴线。522二级控制网依据甲方所委托苏州市测绘院给定坐标点、标高及总平面图和红线与建筑物的 关系,建立二级控制网。二级控制网布置在施工现场周围硬化道路上,主要用于地下结构施工阶段的测量,待地下结构施工完毕即作废,具有短期使用性质。该控制网的使

14、用 需随时根据施工阶段的沉降、变形情况调整。由于工程的工况变化很大,且二级控制网 布置于现场内部,容易遭到施工破坏,也需要根据施工情况调整布网位置。布网依据为 上级控制网。1) 二级控制网根据施工对象的不同,在现场布置于相应的位置。在南侧商墅区地下 结构施工阶段时,二级测量控制网点位置可利用栋楼等尚未开挖的区域设置;2) 南侧商墅区地下室结构封顶后,26#27#28#楼二级测量网点位置可利用已完成 的南侧商墅区地下室顶板区域设置。3)26#、27#、28#楼施工阶段,网点位置可利用已完成的地下室顶板、现场施工便道等区域设置二级控制网。相应区域的沿街底商建筑则可直接使用首级控制网来投测 控制点。

15、523建筑物控制网1)建筑物水平控制网根据甲方所委托苏州市测绘院给定坐标点,建立水平控制网,建筑物四角外皮位置组成控制网来控制建筑物水平位置。2)建筑物标高控制网布设:标高以工地外地面测绘单位给定绝对高程为2.979m引测置施工现场,现场标高点不少于4点,设在建筑物较近且不宜被破坏处并涂上红漆。3)建筑物定位线测设:按设计定位条件,根据一、二级水平控制网,结合施工总平面图上的坐标点,在商墅楼 部位南侧硬化砼路面上,设置一条东西向轴线控制线,根据相互间的坐标关系,设置各 轴线控制桩。5.3、地基基础施工测量地基基础施工测量的内容及流程图:建筑物定位一预检一基槽开挖灰线一基础桩位置线标高引测一预检

16、一垫层上结构位置线-预检一墙轴线、柱边线-水平控制线一顶板二次放线一上层结构位置线532根据定位桩及边坡放坡系数1.0的关系确定基槽上口及下口位置尺寸,并设置临时 控制桩。作为挖槽的控制依据,基槽上口及下口灰线,用白灰撒放,挖槽时应注意监 控。533垫层的要求:533.1轴线控制桩的检测:根据基槽开挖前已知宽度的矩形控制网和轴线控制桩进行检测校核。轴线投测:根据基槽边坡上的控制线桩用经纬仪向下投测主轴线。其余用50米卷尺量取并反复校核。高程控制线引测:针对基坑开挖深度,用5米卷尺及5米塔尺进行引测。基础层放线要求:放线前测量人员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对图纸详细审核,做到心中有数,首先

17、把发现的问题汇总出来反馈到技术负责人手中,技术人员交底后,方可进行放线,其次放线小组成员必须在放线之前每人画出一份放线简图(以此作为细部放线的依据)经过审核无误后方可使用,尽量做到蓝图不下基槽,对手中图纸必须妥善保管。精品资料根据已投测主轴线,用50米的钢尺,由一侧向另一侧拉通尺,逐间排出所用中线、轴 线、主线、控制线、对于无法排通尺的部位要先排长轴,然后在排短轴,切莫用小尺分 段排,以防止积累误差,以另一侧控制线做为校核依据再根据简图所给尺寸,用红蓝铅笔逐根的划各线点位,要求一律用红头画点,蓝头画圈以便于查找,所画点位必须精 确,不允许超过1mm,然后再根据画出的点位弹出墨线,不可弹太重。线

18、宽必须控制 在1mm以下,交角处必须连接。如弹错线应及时改正。5.4、主体结构施工测量主体结构施工的测量内容流程图平面控制桩校测结构位置主线轴线预检500mm水平控制线预检顶板模板 二次放线预检上层结构位置尺寸线主体、工程测量的准备工作。基础工程完工后,应对所有控制桩进行校测,并对其建筑物增设延长桩,利用定位轴线 检查基础有无偏差。平面放线的方法轴线引测,利用垂准线投测法,用激光垂准仪透过预留的传递孔进行投测,并且每增加 二层用经纬仪复测一遍,并将复测结果记录下来。标高引测法:水平标高点每段设一个,尽量设在每段中间。引测时用钢尺垂直向上量测。545顶板、模板上平面放线是保证钢筋,模板施工位置准

19、确及专业管线及专业管线预流定位的重要依据,作为一道工序安排。5.5、测量控制桩的保护控制桩用砼保护,具体位置,示意图标注,控制桩应采取保护性标志,防止物体遮盖及 碰撞5.6、施工测量验线场地控制水平定位线由监理验线,由技术质检部门验线后报监理验线的程序是:放线工自检合格后由技术质检部门验线后报监理测量成果记录,应设专人来保存。验线要作到独立验线,即验线,放线分开。6、建筑物沉降观测6.1为确保工程的稳定与安全,在施工过程中作沉降观测,及时了解建筑物沉降情况6.2取施工现场水准点作为沉降观测用水准点,并设一专用水准点进行观测复合。6.3按图纸及规范要求布设沉降观测点,观测点布设前,应在建筑物的基

20、础平面图上先 行设计,然后按建筑定位轴线测设到墙面上。用巾16钢筋埋设在墙里,深度不小于15cm。6.4观测标志埋设稳定后,开始观测。以后每增加一层观测一次,中途停复工时各观测 一次,完工后每三个月观测一次,直到沉降量不超过1mm,并作好沉降观测记录。6.5观测时应注意的事项.前后视视线长应相等,可用钢尺量定。视线长度不应超过50mm。前后视应该用同一根水准尺。观测过程人员固定,仪器及水准尺固定,观测方法及路线固定、来保证测量成果精 密。7、工程实测实量7.1、保证措施轴线控制:仔细反复核对轴线位置,保证轴线间尺寸完全符合图纸尺寸要求;并在 轴线两侧弹好500mm控制线。开间尺寸控制:根据单体

21、建筑轴线或轴线的控制线弹出砌墙线,标出门窗洞口位置。再根据轴线控制线,墙体抹灰层厚度做出抹灰灰饼。高程控制:根据高程控制网复核每栋单体士0.00标高,沿各单体建筑外架或井道垂直量好各楼层标高,结构施工严格按此标高执行。并派专人检查复核。7.2、实测规则垂直度1)测量工具:2米靠尺2)测量阶段:砼结构、砌筑、抹灰阶段3)合格标准:砼工程0,8mm ;砌体工程0,5mm ;抹灰工程0,4mm4)测量方法:砼工程(1)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 30cm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2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当墙长度大于3米时,靠

22、尺在墙长度和高度方向居中位置加测1次垂直度。(2) 柱:任选砼柱四面中的两面,分别将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和下部地面位时 各测1次垂直度。(3)砼工程垂直度实测以外墙面为主。柱墙第一尺地面地面墙垂亶度测量示意墙地面第二尺柱垂直度测量示意砌体工程(1)实测值主要反映砌体墙体垂直度,应避开墙顶砼梁、砼反坎,消除其测量值的影响。(2)同一面墙距两侧阴阳角约 30cm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2次:一是靠尺顶端 接触到上部砌体位置时测 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距离下部地面位置约 30cm时测1 次垂直度。当墙长度大于3米时,在墙长度和高度方向居中加测1次垂直度瞬墙面垂直啣示意图抹灰工程 同一面墙距两端

23、头竖向阴阳角约 30cm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2次:一是靠尺顶端 接触到上部砼顶板位置时测 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 1次 垂直度。墙面第2尺-二JOOt- :JQO第1尺/秣灰墙面垂直度側量示童图722净开间1)测量工具:测距仪2)测量阶段:砼结构、砌筑、抹灰阶段3)合格标准:偏差-15 , 15mm,极差0 ,18mm4)测量方法:按开间(进深)方向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 30cm位置测量墙体两端的距离,得到2个实测值,比较实测值与图纸设计 (抹灰层厚度根据施工图或地区公司规定计算)尺寸,计算出偏差值;2个实测值比较计算出极差值。723净高1)测量工具:测距仪2)测量

24、阶段:砼工程 3)合格标准:偏差-15 , + xmm ,极差0, 20mm 4)测量方法: 各房间地面的4个角部区域,距地脚边线50cm附近各选取1点,在地面几何中心位选取1点,测量出找平层地面与天花顶板间的5个垂直距离,即当前施工阶段5个室内 净高实测值室内净高推算值根据设计层高扣除楼板、天棚饰面层、地面找平层等厚度后计算得出外门窗洞口尺寸偏差1)合格标准:5,10mm2)测量工具:5米钢卷尺或激光测距仪3)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对于外墙面的门窗洞口 :同一外门或外窗洞口均可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5个 实测区。测量时不包括抹灰收口厚度,以砌体边对边,各测量2次门洞口宽度及高度净 尺寸(

25、对于落地外门窗,在未做水泥砂浆地面时,高度可不测),取高度、宽度与设计 值间的偏差值作为1个评分值。示例:J11第一尺 第二尺,砌体墙砌体墙门窗洞口测量示意(高、宽)8、测量仪器的使用、保管和维护8.1仪器使用时,不得离开仪器,严禁他人乱动仪器8.2仪器安置要安稳,测量时不能骑腿或手扶脚架,一切操作均应手轻、心细,动作平 稳。转动仪器前要先松开制动。8.3当仪器旋转失灵或有杂音,应立即查明妥善处理,严禁强力拌扭或拆卸,以免损伤 仪器。8.4观测时若遇烈日下,雨天应打伞保护仪器。8.5仪器使用后应及时放入仪器箱内保管,钢尺用毕应及时擦去泥土,涂除锈油保护。9、保证质量措施9.1仪器操作应严格按说

26、明及操作步骤进行。9.2遵守先整体到布局、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操作程序。9.3轴线控制的测设要准确,基础放线时要经常对各级控制网经行闭合尺量。9.4操作时要精细,对平水准,减少竖轴及铅坠产生的误差。9.5各点的投测先采取盘左盘右观测,取平均值。抵消仪器产生的误差。9.6施工层平面投点,轴线要精确,操作人员之间配合默契。9.7每个楼层,应在施工平面对道道轴线进行校测,发现偏差及时改正。9.8坚持复算工作,做到步步校核。10、安全注意事项10.1为了保证安全施工后生产,管理人员应及时放线进行书面安全交底。10.2测量人员施测过程中,做到安全第一,遵守有关建筑安全规程,不违章操作。精品资料10.3对有安全隐患问题的部位,施测前应提前与工长处理,保证其安全的操作面。10.4特别是坚向吊线,要抄平时,应注意高处物体,及杂物缺落打击造成伤之事故发 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