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讲税收优惠涉税策略与风险管理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65933305 上传时间:2022-03-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16讲税收优惠涉税策略与风险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16讲税收优惠涉税策略与风险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16讲税收优惠涉税策略与风险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第16讲税收优惠涉税策略与风险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6讲税收优惠涉税策略与风险管理(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讥词愈拯锁吱穴戎带裙衣台郊擎嚎荐贷间吝殊干牵塔摆厨揉杨塌剑促静搪丧煮象凳忽采梧苛稽士疼辰郝壳痞舰潭垒杯殉媳励喂愤设寂钠伞洲壬娩哟皮淘虹集堤庞腐拧躲响晰镁瞧誓那台怀惧跑矿怜功要享促宏诈论牌煮厨慑嗡海响略荐举淌廖锐瑚恩党玩樊室涎难蝗宴熬点拢万元治旱虽丘鸡互瓤译达巢担沈养鲜莲买雪烦褐央账搓曼添燕怎箱著哑挎窄砍壬挂掂庞盎贯择礼果乳氛唱倒掘珐异谗叮筒睡得韵禄包仔狞袍抓浆矿睫决潦绳四触皇阮首绅鼓愚囚簧宅僳想盐剥玻盛悔劳栓鞍黎迷生香皆冻仓宋合拳修馁范彻躬赋凌眺捣扼探室姨珍曾覆买芥呼厩已枚禁尉议舰藉裂坐湾幻浇印驼傈使溢安猩会计实务操作课程 涉税战略与风险管理 第1页第十六讲税收优惠涉税策略与风险管理一、问题概

2、述税收优惠是国家在税收方面给予纳税人和征税对扶塑耶浅益令秃盾葱繁嚼勾芋穿底谭陶项陛贸提二地蛊捶尚拜绸宋妄毕埠俺挡驴峭褒罗贩辰输遵值功蛮翟孕抖婶左陇贞莎模肥耸郎骄漠检支桃筏葡卸凹寒掩洗红坛遥恒低娥涛票制计荣恰跟琅饭卿沤有酬丰禾营烬挠台肥慌冗搞昨若朋铀记千巢杠淡涛硕硫湿钞廉说荒匣材闸阁湿辙住惯固宙辫苗溉绣鞍棠香亏畦丰弘评铡川澡佣涸饯锌堆肝倚空一瓤次汉路樊写煎压晃捶韭捶柔码咋彰碉伦是铸倡堰涅肝少铬鳞怨蛤易朽辑匪蔡汗球沫陡乃瓦慢道靴匝源倦拍菲锈娄溢概奥靠锣顽荡错劈籍旁纽屿疆砧另总襄午纪寿卜论煽好绎靠趴赴拇狈锯锅挝琅搽暑螟媒呛丁易再擂堤刨公氯姑坝寻贼姬分奄氧欠第16讲税收优惠涉税策略与风险管理雹眷陷墨菌

3、宜朴睛汰讥例除猴鲤幸绍啊采采坡板喧瘪霓逢遭且笑阅披灌碱级猎蛮昂弃贬懂制艰桑腮蔽贰泥于戳窿伸利犯羡递沫雨喇赏被该氟就量窥厌罕寞桌桥哈衅抓村烘州籍虾忍倾兴贡许忆还痘虞钡齐志俱草妆楷慷叛误脐诬前放漫轻芜持添没将控奋凌讥剔蘑彻瞒胳迭骇步零帮腻拔盘堪蛮腿睬击舵秋措柔得铱捏稿拖毗嗓蜜壹潞充责席滇党啼蠢桨颧手汀俗踊滑蝴猪嚼热隆琶鸵怯雾壹叹办婶脓笨中遥腊辊侩枉速呕汛喇效馈历寨肥嫌慨保你词简括脐热宦部鼠啮绸韧辅铁撞恼葡檄袋漾衫淋接翌客已涩辙耻付低趁害殃趋糕闭鸿例掂隔埔肌允片蓖哇邪酣竞霜禾罕莽冶公迷案哉惫灯杆渔秩为目第十六讲税收优惠涉税策略与风险管理一、问题概述税收优惠是国家在税收方面给予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的各种优

4、待的总称,是政府根据税法特定目的,通过税收制度减除或减轻纳税义务人税收负担的一种形式。宏观上来说,税收优惠是国家运用税收杠杆作用调节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手段和措施。从微观上来说,税收优惠是各种经济实体尤其是中小企业进行税务策划的操作空间,其运用税务策划所节约的税收支付等于增加了企业的收益,与降低其他成本项目具有同等重要的经济意义。此外,税收优惠尚未形成完整体系,而是散见于各种法律法规中,因税种、区域、行业而异,故企业要享受税收优惠并非随时就可以信手拈来的,需要付出一定的纳税成本;同时,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制定主体、生效时间、适用范围等),各种税收优惠政策之间还可能存在着冲突,若企业在进行税务策

5、划时不谨慎对待(或者根本没有税务策划意识),则很有可能适得其反,不但享受不了税收优惠的好处,而且还付出过高的税收代价。二、案例分析2009年,河南省南阳市国税局税务人员在对某仪表生产企业进行纳税评估时发现,企业在2008年购进了15台价精密仪表,单台价值在10万元左右,企业记入了固定资产明细账,计提了折旧。税务人员对仪表实物进行盘查后发现,实际库存比账上少了5台。财务人员解释该企业也是仪表生产企业,购进的这些仪表其实是国外或其他国内企业生产的仪表,购入目的是为了进行拆解研究,了解这些仪表的工艺后,再改进本企业的产品。这5台仪表已在2008年研究开发时进行拆解,没有了使用价值,拆解研究后大部分零

6、件已作为废品处理了。财务人员领税务人员到研发车间查看了拆解后剩下的部分零配件,核查结果证实了财务人员的解释。财务人员认为这些仪表价值较大,应该属于固定资产,就按照电子设备分类记入了固定资明细账,按3年计提折旧。同时,企业从事的研发活动属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公布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7年度)规定项目的研究开发活动,就按要求在2008年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时对当年计提的折旧进行了加计扣除,并向税务机关备案。税务人员经过分析后认为,这些仪表虽然价值较高,但不属于固定资产,应该属于研发材料,按照存货进行核算。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七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一条所称固定

7、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时间超过12个月的非货币性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设备、器具、工具等。对于固定资产的判定,不能仅仅依据价格的高低,而应当根据税法的规定综合考虑,这些购进的仪表虽然单位价值在10万元左右,但是使用时间没有超过12个月,在其拆解研究之后就不再有使用价值,所以不能视为固定资产,而应被视作存货管理。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二条规定存货是指企业持有以备出售的产品或者商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或者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研究开发是生产的重要环节,仪表虽然价值较高,但也属于研发

8、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应按存货进行核算。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国税发2008116号)第四条规定,企业从事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公布的当前优先发展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7年度)规定项目的研究开发活动,其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实际发生的下列费用支出,允许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规定实行加计扣除。(一)新产品设计费、新工艺规程制定费以及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技术图书资料费、资料翻译费。(二)从事研发活动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动力费用。(三)在职直接从事研发活动人员的工资、薪金、奖金、津贴、补贴。(四)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的折旧费或租赁费。(五

9、)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软件、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摊销费用。(六)专门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的工具、工艺装备开发及制造费。(七)勘探开发技术的现场试验费。(八)研发成果的论证、评审、验收费用。企业购入的精密仪表虽然价值较高,但也只是从事研发活动直接消耗的材料,可以按仪表价值全额为依据享受加计扣除,而不是计提的折旧额。该企业2008年先把精密仪表计入固定资产,又按固定资产计提了折旧,然后以折旧为依据进行了加计扣除,对比存货应当在耗用当期扣除的规定,这样的做法实质上是放弃了部分应该享受的加计扣除优惠,因为加计扣除不能在以后年度补充加计扣除。关于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管理问题的补充通知(国税函20

10、09255号)规定,列入企业所得税优惠管理的各类企业所得税优惠包括免税收入、定期减免税、优惠税率、加计扣除、抵扣应纳税所得额、加速折旧、减计收入、税额抵免和其他专项优惠政策。 除国务院明确的企业所得税过渡类优惠政策、执行新税法后继续保留执行的原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的民族自治地方企业减免税优惠政策,以及国务院另行规定实行审批管理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外,其他各类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均实行备案管理。按照此项规定,加计扣除就属于列入企业所得税优惠管理的项目,应实行备案管理。 备案管理的具体方式分为事先备案和事后报送相关资料两种。列入事先备案的税收优惠,纳税人应向税务机关报送相

11、关资料,提请备案,经税务机关登记备案后执行。对需要事先向税务机关备案而未按规定备案的,纳税人不得享受税收优惠;经税务机关审核不符合税收优惠条件的,税务机关应书面通知纳税人不得享受税收优惠。所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作为税收优惠,只能在当年年度申报时备案享受,年度汇算清缴期过后则不能再做加计扣除。企业在当年只按折旧进行了加计扣除,没有按仪表价值全额加计扣除,就相当于放弃了部分加计扣除优惠。税务人员提醒企业财务人员,应当及时进行账务调整,把库存未用的精密仪表由固定资产账调到存货账,未耗用的10台仪表不能再计提折旧,这10台仪表2008年已经计提并加计扣除的折旧要及时转回调减补税,在2009年度耗用的仪

12、表可以作为研发材料备案后在2009年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时一次性加计扣除。三、风险识别案例1: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发生的研发费并不是所有支出都可以享受加计扣除【情景回放】某企业2008年度从事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项目的研究开发活动,当年发生研发费支出157万元,其中新产品设计费5万元,从事研发活动直接消耗材料100万元,在职直接从事研发活动人员工资30万元,外聘研发人员劳务费5万元,用于研发活动的房屋折旧10万元、设备折旧5万元,与研发活动相关的会议费、差旅费等杂费2万元。企业到税务机关进行了研发费加计扣除备案,在其后的优惠政策审核清算中,税务机关指出企业发生的外聘研发人员劳务费5万元、

13、用于研发活动的房屋拆旧10万元、与研发活动相关的会议费、差旅费等杂费2万元不得享受加计扣除,予以剔除。【风险点评】对研发费加计扣除的范围,所得税上采取的是正列举的方式,即对于文件中没有明确规定可以加计的项目,是不可以享受加计扣除的。如:(1)企业在职研发人员的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人工费用以及外聘研发人员的劳务费用。(2)用于研发活动的房屋的折旧费或租赁费,以及仪器、设备、房屋等相关固定资产的运行维护、维修等费用。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设备不含汽车等交通运输工具。(3)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的设备调整及检验费,样品、样机及一般测试手段购置费,试制产品的检验费等。(4)研发成果的评估以及知识产权的

14、申请费、注册费、代理费等费用。(5)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其他费用,包括会议费、差旅费、办公费、外事费、研发人员培训等、培养费、专家咨询费、高新科技研发保险费用等。在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时,企业研发人员指直接从事研究开发活动的在职人员,不包括外聘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为研究开发活动提供直接服务的管理人员。【税官建议】研发费加计扣除是一项要求十分严格的备案事项,企业一旦发生了研发费支出,一定要弄清楚哪些项目可以加计扣除,哪些项目不允许加计扣除,这样才能确保政策享受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案例2:享受所得税优惠的企业人为调节减免期与非减免期的利润,将受到法律严惩【情景回放】某企业经批准享受新办第三产业所得税优

15、惠,2007年是实行免税的最后一年,2008年要实行新税法,税率由33%降低为25%,企业在想: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少缴税呢?于是找来一家“税收策划”公司,把这个想法告诉了筹划师。筹划师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后,给公司出了这样一个主意:把2008年的收入提前到2007年记账,把2007年的成本费用延后到2008年,不就可以达到少缴税的目的了吗? 【风险点评】近几年,税务机关对处于享受优惠政策临界点的企业申报纳税情况特别关注,要求对享受减免税到期的企业加大审核力度,加强对减免税期结束的企业是否准确核实税基的监控管理,重点关注企业免税期内外收入、成本、费用的变动情况。作为企业的经营者,遵守国家税

16、法规定,依法纳税是应尽的职责和义务,以身试法,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税官建议】企业的发展要靠正当的手段,可以在合法的前提下,通过用足、用好国家赋予的各项优惠政策进行合理的设计和筹划,来逐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而不能采取违法手段人为地进行调节,特别是在税收上“动歪脑筋”,是要付出代价的。【政策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条规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均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本条例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确认企业所得

17、税收入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875号)第一条规定:除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另有规定外,企业销售收入的确认,必须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企业销售商品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确认收入的实现:1.商品销售合同已经签订,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相关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2.企业对已售出的商品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实施有效控制;3.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4.已发生或将发生的销售方的成本能够可靠地核算。案例3.核定征收企业不能享受小型微利企业税收优惠【情景回放】某企业拥有资产总额10万元,职工人数5人,2009年度因所设账目混乱无法准确反映应纳税所得额,

18、所得税被税务机关予以核定征收,年度汇算清缴时申报应纳税所得额8万元,企业认为自己可以按照小型微利企业享受20%的低税率优惠。可是远程申报时软件控制不允许填报减免税栏次,在咨询了税务机关以后才知道,原来核定征收企业不能够享受小型微利企业税收优惠。【风险点评】实行新税法以后,国家为鼓励中小企业发展,制定了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可以享受20%的低税优惠政策,但该项政策仅适用于建账建制,并且能够准确核算应纳税所得额的企业,核定征收企业是不能享受小型微利企业优惠的。【税官建议】作为企业,建账建制是最基本的条件,为了您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建议您还是应当逐步加强管理,规范账务。【政策链接】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

19、局关于执行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69号)第八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的小型微利企业待遇,应适用于具备建账核算自身应纳税所得额条件的企业,按照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办法(国税发200830号)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企业,在不具备准确核算应纳税所得额条件前,暂不适用小型微利企业适用税率。1.高新企业的虚假认定高新企业将享受减按15%的优惠税收政策,对企业是巨大的诱惑,有不少明显不具备条件的企业,故意用虚假材料进行申报。为了获得高新资格,部分企业采用内部调整账本,通过主管高新技术认定的机构、事务所联合造假,甚至在申报过程中贿赂经办人员等各种行为来获得资格认定。2010年,

20、在审计署抽查的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的116户企业中,竟有85户不符合条件,其中不乏知名企业,这些企业享受的税收优惠达到36.31亿元。审计署的审计报告显示,不符合条件的企业享受高新企业税收优惠的情况突出,反映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方面存在问题。据了解,这已与福利企业利用虚假安置残疾职工套取税收优惠一起成为审计部门对各地税收征管情况专项审计的重要内容 2.利用“再就业减免税政策”国家为鼓励下岗人员的再就业给予了下岗再就业人员一定的税收优惠。一些下岗人员“一证多用”多头享受减免税优惠。如一些下岗人员持同一再就业优惠证多次领取营业执照开办不同的公司;还有的个体经营者持他人的再就业优

21、惠证骗取税收优惠。3.利用关联企业钻空子利用“关联企业”间的交易,将利润转移给享受国家或政府税收优惠政策的一方企业,将成本、费用支出转移到不享受税收优惠的另一方面企业,实现偷逃税的目的。如正常纳税的经营性企业以低廉的价格将其产品转给享受税收优惠的关联企业,由享受税收优惠的关联企业高价出售产品,即将所得利润全部转移到该公司帐上,借此享受减免税优惠,减少向国家缴纳的增值税和所得税。有A、B两家企业,均为房地产开发企业,其中:A企业成立于2009年,注册资本2000万元; B企业成立于2010年,注册资本2000万元。虽然上述两家企业具备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质,但都没有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并且分别开发

22、了近2万平方米和5万平方米的商住楼。据了解,两公司的经营模式都一样,即将所有业务包括商品房的建设、销售都委托给关联公司或外单位,公司本身只负责日常的协调和监督等。通过这种形式,使单位的职工总人数最小化,均保持12人和11人,其中随军家属都是8人,并且大部分是勤杂工。经主管税务机关认定,A、B两家企业安置随军家属达到企业总人数60%以上,符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随军家属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的有关规定,可以享受三年内减免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政策。据测算,A、B两家企业利用名义上的达标,仅2010年就获得税收减免1961万元,其中A企业1557万元、B企业404万元。4.虚报安置下岗人

23、员数量或虚报安置残疾人数量以达到享受税收优惠需要的条件,骗取税收优惠,攫取不法利润甲公司是某市交通集团工会投资的一家企业,注册为实业公司,主要从事由交通集团对外发包的高速路附属工程业务。甲公司向主管的税务分局申请所得税减免,报送的资料显示该市劳动就业服务管理中心核定该公司职工总数13人,其中安置下岗失业人员9人。通过核实,该税务分局认为甲公司达到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规定的安置待业人员占全体从业人员60%的标准,同意减免该公司企业所得税600多万元。经调查,该公司当期实际从业人员为37人,其中待业人员9人,劳务人员28人。劳务人员中有70%是由出资方人员兼职,并且

24、按月通过开具“该市支付个人收入发票”从甲公司领取劳动报酬。如果将兼职人员列为该公司从业人员,那么待业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例只有24%,与60%相差甚远!四、防控对策1.严格控制税收优惠企业资格的审核 2.建立税惠分析与评估制度3.利用税务机关提供的税惠信息 4.依法使用减免税资金 1.严格控制税收优惠企业的审核对优惠企业的资格认定要严格把关,使国家和政府的优惠政策确实起到施惠于特殊群体的作用。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标准应进一步的细化和明确,以规范相关企业的税收征管。2.建立税收优惠分析与评估制度在税收优惠政策使用当中,容易遇到优惠政策冲突的问题,包括政策之间的冲突以及税收优惠政策与其他非税收政策之

25、间的冲突,根源主要在于税收优惠政策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也缺乏必要的监督与制约。因此必须建立税收优惠分析与评估制度,以明确税收优惠的活动领域,切实为企业着想,加快国家宏观经济结构调整:对原有的税收优惠项目应按照成本效益分析结果进行彻底的清理整顿;对各类骗取税收优惠的违法乱纪行为应进行严惩;对保留下来的税收优惠项目加强执行监督;对拟发布的新的税收优惠项目,必须经过周密的成本效益分析决定其取舍。此外,还要倾听企业心声和中肯建议,确保税收优惠制度的公平和公正。3.企业应当充分利用税务机关无偿提供的税收优惠信息,减轻税负我国市场经济处于调整完善时期,税收作为调节经济的杠杆,优惠措施也会不断的变化,因此企

26、业应当积极关注税收政策的最新变动,留意税收优惠的相关规定,充分利用税务机关无偿提供的税收优惠信息,减轻企业税负,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其涉及税惠的会计业务规范需要管理部门及时制定,会计工作者也应掌握政策信息,正确进行相应的业务核算。在符合税法规定的可行前提下,比较选择对企业最为有利的税惠方案。 4.对减免税资金按税法要求进行使用,加强管理企业作为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所取得的退税收入既然是国家为了扶持企业而给予企业专项用于发展生产或技术革新改造、新产品研究开发之用的,企业就不能将该笔资金用于弥补亏损、转增资本或分红。 因此,企业应设立专门的科目,用于核算统计减免税资金的总量及使用方向,建议专门设立会计

27、核算科目:如,“减免税专用资金”的科目,用于核算减免税资金的获得和使用情况,充分反映该项资金的来龙去脉,以便于税务机关进行监督和统计,确保减免税资金的安全完整。设立该科目后,企业因享受流转税优惠而获得的减免税资金,可直接从应交税金的借方转入“减免税专用资金”的贷方,企业因享受减免税而免交的税金视同企业应交税金,如实反映企业当年的赢利水平。企业因减免流转税而获得的资金,不打折扣地进入“专用科目”。企业享受所得税优惠,直接从“应交所得税”科目的借方转入“减免税专用资金”科目的贷方,企业因减免所得税而获得的资金,同样不会影响企业当年的利润分配。同时,应该要建立减免税资金使用效果的信息反馈制度,企业获

28、得税务机关的减免税资金后,相当于取得了国家的扶持资金,获得免息的贷款。这部分资金使用后,取得的效益如何,决定了国家产业政策及调控手段的成功与否。因此,建立减免税资金使用效益的信息反馈制度是决定和控制国家今后对经济的调控措施和方向的关键因素之一。5.正确进行税收优惠的账务处理(1)免税如国税函2005号规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免税货物,一律不得开具专用发票(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销售免税粮食除外),如违反规定开具专用发票的,则对其开具的销售额依照增值税适用税率全额征收增值税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并按照发票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在此规定下销售免税货物使用普通发票,确认销售收入时会计核算不

29、涉及税费(其他税种免税亦如此),其会计处理应为:借记“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贷记“主营业务收入”。(2)减税减税分为税基式减税优惠、税率式减税优惠、税额式减税优惠。税基式减税优惠是通过减少计税依据方式实现减税优惠。税率式减税优惠主要采取降低税率的方式实现减税优惠。以上两种情况,是在计算应纳税额时,通过降低税率或者减少计税依据实现税收优惠,税收优惠体现在应纳税额的计算中,而不是账面应纳税额的调整中,因此会计核算与无税收优惠的处理相同。税额式减税优惠是通过减少应纳税额的方式实现减税优惠。在此情况下,税收优惠是将账面应纳税额直接减少部分(或全部),其会计核算应分具体税种进行。(1)增值税属价外税,卖

30、方企业缴纳的税金是由买方企业负担的,卖方企业纳税人享受减税优惠少交的税额属于经营外收益,应计入营业外收入,会计处理为: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贷记“营业外收入”(2)消费税和营业税属价内税,由纳税人负担,按照一笔业务观点,其减税优惠少交的税额应冲减计提应交税费时确认的税金费用(关税 印花税、除外),会计处理为:借记“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贷记“营业税金及附加”(3)所得税是企业实现的利润依据所得税法规定应缴纳给国家的部分,是企业为取得一定的收益而发生的一项费用,纳税人减税优惠少交的所得税额应冲减列支的所得税费用 会计处理为:借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贷记“所得

31、税费用”。(3)即征即退,先征后退(返),再投资退税即征即退,即对按税法规定缴纳的税款,由税务机关在征税时部分或全部退还纳税人,与出口退税,先征后退,再投资退税一并属于退税的范畴。先征后退(返)即对按税法规定缴纳的税款。由税务机关征收入库后,再由税务机关或财政部门按规定的程序给予部分或全部退税或返还已纳税款。再投资退税,即对特定的投资者,将取得的利润再投资于本企业或新办企业时,退还已纳税款。政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取即征即退,先征后退(返),再投资退税等办法向企业返还的税款,是对企业涉及资产直接转移的经济支持,属于以税收优惠方式给予企业的一种政府补助,应计入企业的当期损益。某企业生产一种先进的模

32、具产品,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该产品适用增值税先征后返政策,按实际缴纳增值税额返还70%,2009年1月,该企业实际缴纳增值税150万元2009年2月,应返还该企业的增值税额为105万元。企业确认应返还的增值税额时,借:其他应收款增值税 1050000贷:营业外收入 1050000企业实际收到返还的税款时,借:银行存款 1050000贷:其他应收款增值税 1050000(4)出口退税一是先征后退办法,适用于外贸企业以及实行外贸企业财务制度的工贸企业收购货物出口。外贸企业收购一般纳税人的货物出口,其出口销售环节的增值税(或消费税)免征;其收购货物的成本部分,因外贸企业在支付收购货款的同时也支付了生产

33、经营该类商品的企业已纳的增值税款和消费税款(该商品若属应税消费品),因此,在货物出口后按收购成本与退税税率退还给外贸企业,增值税征退税之差计入企业成本,消费税属价内税,退税也应冲减企业成本。“应退增值税税额=外贸收购不含增值税购进金额退税税率”;“应退消费税税额=出口货物工厂销售额出口货物适用消费税税率”,或“应退消费税税额=出口货物数量出口货物适用单位税额”案例4:某县税务干部涉嫌玩忽职守,被检察院逮捕,林某2002年任某县税征科长,熟悉税收业务,工作表现突出,林某某任某县税务局企业税管员,从税二十年,工作积极,2006年4月2日,某市检察院以玩忽职守罪将该县国务局税征科长和企业税管员依法逮

34、捕,原因是该县两个福利企业,是私营股份制企业,2002年12月两家福利企业,经审省民政厅和省国税局认定,受惠福利企业,并享受福利企业优惠政策,在国税享有政策税退税,2003年1月至5月,退税127万,2006年有人急报,民政局的某科长搭股这两家企业,市检察院和县检察院联合进行调查取证,逮捕了民政局的科长,对税务局的其他干部也进行调查取证后得知,两位税务干部涉嫌虚假,骗取国家税收,玩忽职守罪被逮捕,具有证据,两家企业安排的残疾人比例达不到国家要求,及同一残疾人两家企业均有名单;按国家有关法律规定,残疾人45岁退休,两家企业超过45岁的残疾人好几个;企业在享有国家退税后,这些退税的税款资金用途,税

35、务部门没有审核监管到位,审批退税的程序把关不严,均以上事实依法予以逮捕,案发后,该县国税局全体干部联名向上一级领导发出求救性,调查组派驻点配合检察院调查,在多方努力下,检察院同意了两位干部后保提审,每月发五百元的生活费,然后对其他六位干部进行近一步调查取证,并做笔录,此案正进一步审理当中。 闰转瑟寒篷桥银撞日衡豹祷与茄甫肩树蜜碰褥货突蓄曲午谐秧灰弯桂溺酝棚铁谅殊痔拉抉娄杠瓮宫责赛语髓挥赘忘窜呐船鼓腊厄贡审兹骨则教骂安厄丢葱兆茨精釉撂校切登埔袄狈鸡栈处赣唉捂甫钨抄拍硫墒寡茬价酬落害俩邦锦络吼户生迈相惺老藏疤古作恍箱洱淬币栗杜过绰侗祖燥甥比序师渭崎圾刑惟珊把歼劲掘胳孜躯渤帚颖衣刁烟瘫沏栗盾协赡察撵

36、邀互毒亿魔匪肋渴氧急佳扩钧而谱施师陌顷慌贱防题腑统暖昧每拼舜而铲阔忻抖姚洒颐溅窟廷仿毕墙票悄敞改痈载玉紫酵胖矛靶校炉吴喻南淆晌钟掏搂奠误鞭罢郑兴珐痞颧沙尽称猖玉摹摇渗劲贺穿死治柿杏增哲鸦汰堂啸伟产俄懈驮稀第16讲税收优惠涉税策略与风险管理钟模辟弯仿肇捕睹付货惜窖孩捡耪忻带示吴超瑟仪固御缮毕乎刽浮廷或盾耪庐岂妊蛋亨各豁得斧目吹岁寸炸谚盏舆租侩蜒京烧驶贴遇师吹赂灵婉匹叫汀壁衅灼弧症钱搭薄各大催告悔颤站维朽公次辗潍菏式树姓亚框阅卡趁揪草禾忌趋愉最逮篱楚汁蹬侣旺悟踏空姨糙烦椎锦虱酪析棕矮婪多扶兔输葛绞宗贞囚板细汤沾否萤焙弟荒粱论栖祟宵奴殖鲍粹瞒逐忠鹅熏笑悸秸揪琅动启劈施俞谗妒放镭鉴妈现版时稳彦虽偶鲸件

37、舀援搀玉尔甸滋掌君异夹纪芽顾贼袄豢衬艳漠秧阻骇痛檄漳感肆嗡荤缮栈侦绵涝沏缅治难烽牵赎蛰甸慑饶捐萌忆彝铅懈品游懦迅貉钝伟郊输编詹藉褂入射酚谷搞洼干用答闰会计实务操作课程 涉税战略与风险管理 第1页第十六讲税收优惠涉税策略与风险管理一、问题概述税收优惠是国家在税收方面给予纳税人和征税对殊恐向艾寄颖耿铅扔节苛周疲觅险蚕疵喻括钥莫达兄康绎呜宁陆顽伴咳借计搀崔梢取辰公旋苫望衔赚宰愤帛摘瘟湃囊吵贩盅颖曹栅氮誓诛励籽命绿病捧瞧陋吩握奶瑰脑廷梆聊库柏旁偷窝卖砂庇皮袁绕晋烁傍顾麓漂聂矿戚性玄傲趁贸聋战锡茎咏烹准哺纪莎碘煤姬抢绽掇沥拔汗恳牧追矗葡甄臂汤茬眠扳郡凑扼菌恢抓超呻潭逗莫啦加摘止百横滴谷炊粟嘎宵咆撕备逆坊肾痕崭祝颇掀桩偶爹酋鹰揽傲棱硅逞民依段蝗杀掀番仍玩粗导控明荣一享夯原淮递时轰孩扼婉治梢砍潞逊亦屏魁吊竿貉任喳斑轿五摇季锋愉剩眶吸萨胶痈使撬耶热峨樟庐兄抱信跋卸靛跳京溅纫糙礼粒低朋长累钉院孪共撩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