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孙权劝学基础及拓展练习(三套)

上传人:每**** 文档编号:65926548 上传时间:2022-03-2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推荐)孙权劝学基础及拓展练习(三套)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推荐)孙权劝学基础及拓展练习(三套)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推荐)孙权劝学基础及拓展练习(三套)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推荐)孙权劝学基础及拓展练习(三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孙权劝学基础及拓展练习(三套)(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孙权劝学练习一一课文主旨:课文通过孙权劝学、吕蒙就学的历史记载,揭示了刻苦学习、不断提高自身学识修养时一个人才能的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二文学常识:孙权劝学选自_,该书是_(朝代)政治家、史学家_主持编撰的_通史,记载了从_到五代共一千多年间的历史。三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通_,_。)四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2.但当涉猎, 见往事耳( )3.蒙辞以军中多务( ) 4.卿今当涂掌事( )5.即更刮目相待( ) 6.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7.及鲁肃过寻阳( ) 8.权谓吕蒙曰( )五.下列加点多

2、义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卿今当涂掌事 / 但当涉猎 B.蒙乃始就学 / 指物作诗立就C.见往事耳 /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D.及鲁肃过寻阳 / 人恒过然后能改六翻译下列句子。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_3.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易。_4.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_5.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孙权劝学练习二1.下列加红色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卿(qn)涉猎(sh)B.孰若(sho)即更(n)C.遂拜(cu)当涂(tu)D.吕蒙(l)博士邪(y)2.为句中红色词选择恰当的解释。蒙辞以军中多务()A.推托B

3、.拒绝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A.研究B.整理但当涉猎()A.但是B.只,只是蒙乃始就学()A.才B.于是即更刮目相待()A.对待B.看待3.解释下列红色词语。当涂掌事()军中多务()治经为博士()但当涉猎()今者才略()见事之晚()4.读下列句子,写出红色词所表示的语气。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但当涉猎,见往事耳。_大兄何见事之晚乎!_5.翻译下列语句。孤常读书,白以为大有所益。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卿言多务,孰若孤。6.出自孙权劝学一文的两个成语是_、_7.按要求回答问题。“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一句改

4、为肯定句,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句中孙权为吕蒙设定的 学习目的是什么?这样说有什么好处?文中与“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一句相照应的句子是_ _ _鲁肃“拜蒙母”,并与吕蒙“结友”的原因是_(用原文语句回答) 吕蒙对鲁肃说;“士别三日,即更刮日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一句话包含着哪几层意思?提高训练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

5、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尸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8.解释加黑词。(1)若: (2)过:9.文中哪几个字可表现孙权善劝?10.”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由鲁肃口中说出,在文中起什么作用?1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表现了吕蒙怎样的思想感情?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12.孙权驳吕蒙的哪句话?13.孙权是怎样概括读书作用的?14.”大惊“一词在文中有何作用?15.鲁肃在评价吕蒙时用了什么手法?16.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17.这则短文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18.说明文中三个人物的身份,并根据文意说说他们各自的特点。孙权:吕蒙:鲁肃:热点考题

6、(2004年江西省)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缜少孤贫,事母孝谨。年未弱冠,从沛国刘瓛学。瓛甚奇之,亲为之冠。在瓛门下积年,去来归家,恒芒屩布衣,徒行于路。瓛门多车马贵游,缜在其间,聊无耻愧。既长,博通经术,尤精”三礼“。性质直,好危言高论,不为士友所安;唯与外弟萧琛善,琛名曰口辩,每服缜简诣。注释缜(zhn)范缜。南朝唯物主义哲学家,无神论者。刘瓛(hun):南朝人,博通五经,世推为大儒。芒屩(ju):草鞋。”三礼“;仪礼、周礼、礼记的合称。萧琛:南朝人。19.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从沛国刘学20.解释文中加黑词的意思。(1)少:(2)从:(3)善:21.范缜”性质直“在文中表现为

7、:(用原文句子回答),而”恒芒屏布衣,徒行于路“又可见他的性格。22.选出对画线句子”门多车马贵游,缜在其门,聊无耻愧“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A.刘家门前有许多豪华的车马经过,范缜在他的门下,觉得无比羞愧。B.刘家门前乘车马的显贵客人很多,范缜在他的门下,一点也不觉得羞愧。C.刘家门前有许多豪华的车马经过,范缜在家门口(看),觉得无比羞愧。D.刘家门前乘车马的显贵客人很多,范缜在家门口(看),一点也不觉得羞愧。23.用自己的话说说刘瓛亲自为范缜举行冠礼的原因。24.读了这篇短文,你对范缜有什么评价?请谈谈理由。答案与提示1.D2.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AABBB3.当道,

8、当权事务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粗略地阅读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迟4.表反问的语气表轻淡的语气表感叹的语气。5.我经常读书,自认为读书对自己很有好处。你现在的见识、才能,再不是昔日东吴的那个(文盲)阿蒙了!跟有志气的人相别数日,就要换一种新的眼光看待(他),你认清事物真是太迟了啊!您说事务多,你跟我比谁(事务多)?6.吴下阿蒙,刮目相看。7.用否定句,语气委婉,便于吕蒙接受;若改肯定句,强迫、命令的语气强,难以收到”劝学“的目的。”见往事耳“孙权提出的目的,要求不高,合乎吕蒙的实际,从而有效地达到劝学的目的。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卿今者才具,非复吴下阿蒙。吕蒙在求学时的坚毅精神;表现

9、了自己的学习成就;对鲁肃以老眼光看待自己的批评。8.(1)你;(2)路过9.曰辞曰学10.通过鲁肃的惊叹,揭示出吕蒙经过学习取得的惊人效果。11.表现了吕蒙对自己治学的毅力和自信。12.军中多务13.孙权用自己的切身事例,从亲身感受中总结出读书的作用。14.鲁肃和吕蒙同是东吴名将,作为老相识,鲁肃过去是深知吕蒙的学识修养和才干的,但此次相逢与吕蒙谈论天下大事后,用”大惊“更能突出学习对吕蒙产生的巨大作用。15.对比16.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17.示例: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学习对于一个人才能的发展与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刻苦治学、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

10、对于治国、治军、管理天下大事所具有的至关重要的作用。18.孙权:作为封建君主,能看到”当涂管事“的责任及学习的重要性,显示了他有长远的眼光。作为军事将领的吕蒙由先以军务繁忙推脱,到听从劝告,开始就学,显示了他虚心受教的作风。鲁肃有识别人才的眼光,爱惜人才的大将风度。19.从/沛国刘瓛/学20.(1)少;年少(小时候等)。(2)从:学习(跟从、请教等)。(3)善:友善(友好等)。21.好危言高论不拘小节22.B23.能答出”卓越不群而勤学,嫩甚奇之,亲为之冠“的意思即可。24.略孙权劝学练习三一、翻译全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11、y)?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2、 解释下列字词。1卿当涂掌事 卿 _ 当涂_ 2蒙辞以军中多事 辞 _ 以_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孤_ 岂 治经_ 博士 邪 4孰若孤 孰若 5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但_ 涉猎_ 见_往事 耳_ 6蒙乃始就学 乃_ 7. 及鲁肃过寻阳 及_ _ 过_ _ 8卿今者才略,非吴下阿蒙 才略 _ 吴下阿蒙_ 9即更刮目相待 更_ 刮目 刮

12、目相待_ _10.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大兄_ 何 见事_ _ 11肃遂拜蒙母 遂_ 3、翻译下列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3)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4)蒙辞以军中多务。 (5)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6)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7)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4、解释下列成语,并任选一个造句。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吴下阿蒙: 刮目相待: 造句: 5、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6、辨析一词多义当 但当涉猎 当涂掌事 见 见往事耳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就 乃始就学 指物作诗立就 7、辨析古今异义孤 (古)

13、(今)治 (古)(今)博士(古)(今)但 (古)(今)往事(古)(今)过 (古)(今)8、文学常识填空。(1)孙权劝学选自 ,该书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 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2)司马光,字 , (朝代)政治家、 家。 (3)、孙权,字 ,三国时 国的创建者。 (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一句的“经”指易 礼 等书。9、划分朗读节奏: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孙权劝学练习题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14、”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思读课文,理清思路】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1、文章写了两件事,分别是_孙权劝学 和 鲁肃赞(叹)学 。(各用四字回答) 文章的段落结构:两层:一、孙权劝学,吕蒙始学;二、鲁肃赞学,结友而别。2、要求学生用简练的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孙权劝吕蒙学习,吕蒙才略大增,鲁肃叹服不已,并与之结为朋友。【内容理解】3、用课文原句回答下列问题。(12分)(1)孙权为什么劝吕蒙学习? (1)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2)孙权期望吕蒙学

15、得怎样的结果?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3)吕蒙用“军中多务”来推辞不学时,孙权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和好处的是哪几句? (3)“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4)最能说明吕蒙因“学”而才略有惊人长进的是哪个句子? (4)(肃)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5)表明吕蒙治学的毅力好自信心的语句是什么?(5)“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4、孙权为何劝吕蒙学习?因其“当凃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5、孙权是如何劝吕蒙学习的?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

16、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6、吕蒙是如何对待孙权的劝说的?先是不愿意学,以“军中多务“推辞;而后认为孙权说得有道理,“乃始就学”。7、孙权是怎样概括读书作用的?孙权用自己的切身事例,从亲身感受中总结出读书的作用。8、鲁肃的语言和神态描写有什么作用?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9、文章结尾写“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有何作用? 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这最后的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17、体会本文言简意丰的对话美】10、从以下的对话中,可以看出说话人怎样的口吻、神态和心理?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对吕蒙话中,既表现出他的善劝,又表现出君主对臣子的关切与期望之情,从自身的体会谈起,既亲切又中肯。(谆谆告诫,语重心长)参二:这番劝言,表现了孙权对吕蒙既有严格要求,又有殷切希望,既责其不争、无志,又不失人主的身份,透出关怀爱护之心,那种庄重而语重心长的神态可见一斑。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由鲁肃口中说出,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赞叹,可见鲁肃十分惊奇的神态,以他眼中吕

18、蒙变化之大竟然判若两人,表现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长进。(惊异,赞叹,情不自禁)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表现了吕蒙怎样的思想感情?可以看出他颇为自得的神态,表现了吕蒙对自己治学有大进步,非常坦率的心理。(自得,自豪,更有一种书中多阅历,胸中有丘壑的自信)11、根据人物对话,说明文中三个人物的身份,并根据文意说说他们各自的特点。孙权:作为封建君主,能看到“当涂管事”的责任及学习的重要性,善劝,平易,关心,爱护下属,是一位有长远的眼光的明君。吕蒙:作为军事将领的吕蒙由先以军务繁忙推脱,到听从劝告,开始就学,显示了他虚心受教的作风。鲁肃:鲁肃有识

19、别人才的眼光,爱惜人才的大将风度。12、本文一共刻画了三个人物:孙权、吕蒙、鲁肃,你最欣赏哪一位?为什么?参考:我最欣赏孙权,他作为一国之君,能够高瞻远瞩,力劝部下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同时,在劝吕蒙时,最初被拒绝并不恼怒,而是能够循循善诱,知道吕蒙听从劝告为止。所以,我认为他真正具有王者风范。【体验反思】13、你从孙权劝学中受到了什么启发?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示例一: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善于挤总还会有的。只要虚心接受教诲,认真学,就一定能取得成功。示例二:读书,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读书可以改变人生,非学无以广才。示例三:一个人即使基础差,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

20、一定能学到东西,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好和办事能力。示例四: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开卷有益”是良训。14、你从孙权劝学中受到什么启发?“身教”的说服作用往往比单纯的说教效果好。15、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示例: 要善于接纳别人好的建议。学习能增强自己的才干。学习不受年龄、事务等客观条件的限制。 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情况在不断变化,人也在不断变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只要努力就会进步。16、这则短文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示例:学习对于一个人才能的发展与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刻苦治学、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对于治国、治军、管理天下

21、大事所具有的至关重要的作用。17、请举两例关于劝学的名言警句和劝学故事,例如:名言: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俗话说“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故事:陶渊明劝学“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乐羊子妻断织劝夫 “布匹生于蚕茧,织成于织布机。一根丝一根丝地积累起来,才到一寸;一寸一寸地积累才到一丈一匹。将布剪断,就不能织成布匹,白白浪费时光。既然你要积累学问,就应当持之以恒,每天有所得,以成就你的美德。你若半途而废,这与剪断布匹有什么两样呢?”如果您

22、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18、你也来劝学:【延伸拓展】19、本文和伤仲永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从内容上看,两文都与学习有关,却一正一反,从不同方面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一是年长好学,学有所成;一是幼年不学,毫无所成。吕蒙“当涂掌事”之后,经孙权劝说“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了惊人的长进;伤仲永写出方仲永幼年聪慧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泯然众人”。两文的写法不同,本文以对话为主,言简意丰;伤仲永叙议结合,借事说理。20、请结合本文与伤仲永,谈谈你对成才条件的看法。吕蒙“当涂掌事”之后,经孙权劝说“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了惊人的长进;方仲永幼年聪慧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

23、而“泯然众人”。说明后天学习的重要性。21、请你借助想象,描绘吕蒙是怎样学习的。每一个月色朦胧的晚上,他都在伏案读书;每一个晨曦初露的早晨,他都想朗声吟诵;每一个练兵休息之时,他都在与将士们探讨兵法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终于成为一位粗涩的将领。22、根据课文内容补全下面对联的下联。(1)上联:孙权严格要求殷切希望下联:吕蒙知错就改虚心好学(2)上联:,孙权善劝显才智下联:吕蒙勤学成将领 附:晋代大诗人陶渊明辞去彭泽令退居田园后过着自耕自种,饮酒赋诗的恬淡的生活。相传,一天,有个少年前来向他求教,说:”陶先生,我十分敬佩你渊博的学识,很想知道你少年时读书的妙法,敬请传授,晚辈不胜感激.” 陶渊明

24、听后,大笑道:”天下哪有学习妙法?只有笨法,全靠下苦功夫,勤学则进,辍学则退!” 陶渊明见少年并不懂他的意思,便拉着他的手来到种的稻田旁,指着一根苗说:”你蹲在这儿,仔细看看,告诉我它是否在长高?”那少年尊嘱注视了很久,仍不见禾苗往上长,便站起来对陶渊明说:”没见长啊!” 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陶渊明反问到:”真的没见长吗?那么,矮小的禾苗是怎样变得这么高的呢?”陶渊明见少年低头不语,便进一步引导说:”其实,它时刻都在生长,只是我们肉眼看不到罢了.读书学习,也是一样的道理,知识是一点一滴积累的,有时连自己也不易觉察到,但只要勤学不辍,就会积少成多.”接着,陶渊明又指着溪边的一块磨刀石问少年:”那块磨刀石为何像马鞍一样的凹面呢?”那是磨成这样的.”少年随口答道. “那它究竟是哪一天磨成这样的呢?”少年摇摇头. 陶渊明说:”这是我们大家天天在上面磨刀,磨镰,日积月累,年复一年,才成为这样的,学习也是如此.如果不坚持读书,每天都会有所亏欠啊” 少年恍然大悟,连忙再向陶渊明行了个大礼说:”多谢先生指教,学生再也不去求什么妙法了.请先生为我留几句话,我当时时刻刻记在心上.” 陶渊明欣然命笔,写道:“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