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65889563 上传时间:2022-03-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七年级生物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生物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生物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第三章第二节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教材分析关于根适于吸水的特点的教学,可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植物通过根吸水,引起学生探索植物根吸水的具体部位的兴趣。然后,通过实际观察和估算,确定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最后,组织学生讨论“大量的根毛对吸水有什么意义?”在这里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开始从生物圈的水循环的高度认识“大量根毛吸水”的意义。关于水分的运输途径的教学,可以让学生观察教师事先做好的实验结果,引导学生讨论“水分在茎内的运输途径是什么?”也可以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就水在植物体内运输的途径设计探究方案,并亲自动手做一下,证实“植物茎内确实有专门运输水的结构”。在

2、此基础上,让学生观察挂图,模型、切片或计算机课件等,进一步了解植物(草本和木本)茎中运输水、无机盐和有机物的结构特点。【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说出大量根毛对植物吸水的意义及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初步了解其的结构和各部分的作用。2能力目标:能运用绿色植物吸水和运输水分的结构特点知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与此相关的一些现象;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及推断能力。3情感目标:(1)根据大量根毛能够吸收大量水分、以及通过学生之间合作学习,让学生体验团结就是力量,合作有利成功。(2)通过对筛管在茎中的生长部位和功能的了解,培养学生爱护植物,保护环境的思想情感。【教学重点】描述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

3、,解释生活生产中的相关现象。【教学难点】从生物圈水循环的高度认识大量根毛吸水的意义。教学准备学生:搜集因缺水而引起变化的植物的图片或实物;生物课外小组的同学参与教师准备的过程。教师:事先培养好的长出根毛的幼根:将试管洗净,在试管内管口附近放入棉花球。把刚刚萌发的小麦种子(23粒)放在棉花球上,上面在盖上少量棉花。整个棉花球上要滴足清水,使它经常保持潮湿。三四天以后,小麦的幼根钻出棉花球向下伸展,幼根的前端密布着根毛,肉眼可见,如果用放大镜观察则更清楚。木质部已变红的植物纵剖开的茎:实验用的枝条要用木本植物的,而且要带着叶的(当然,如果带着白色的花则更好)把枝条插在红色液体中,放在向阳温暖的地方

4、,由于叶进行蒸腾作用,红色液体的上升会更快些。当看到叶脉微红时,从瓶里取出枝条,用清水冲洗。课堂上教师可分发给学生两人一段植物的纵剖开的茎,让学生仔细观察本质部中出现红色的结构及其功能。这样,学生对水分通过茎中的途径理解会更加深刻、生动。教学过程学习内容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意图、点评整体感知第二节: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引导学生猜想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师生共同确认。对本节内容进行整体感知。引导学生快速浏览本节课内容学生四人一组,结合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进行猜想、归纳,学生迅速浏览课本,概括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小组间进行表达和交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考能力。一、根适于吸水的特点1根适于吸

5、水的特点教师指导课外小组的学生发言,指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确认根适于吸水的特点。A B对照 实验植物油水标线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常识大胆猜想探究并认真观察思考。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讨论,确认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讨论,确认很适于吸水的特点。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结合平日的观察,大胆猜想根适于吸水的特点,然后通过观察老师发放的已长出根毛的幼根,四人一组讨论归纳确认猜想的正确性。学生直接观察老师发放的已长出根毛的幼根,结合已有的知识,四人一组进行讨论,小组间进行表达和交流,共同确认根适于吸水的特点:大量根毛增加吸水面积,提高吸水效率。实验发现激趣诱思推理能力观察能力阅读思考分析总结2从生物圈水

6、循环的角度来理解根适于吸水的意义。教师引导学生随着知识增多从生物圈水循环的角度来理解根吸水的意义。教师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学生四人小组进行讨论后,小组间进行表达和交流,理解根吸水实际上等于参与了生物圈中的水循环。进一步深化,回扣本章标题二、水分运输的途径1茎的结构教师引导学生联系俗语、日常生活经验,并通过观察茎的横切和纵切示意图或观察实物,让学生初步了解茎的结构。教师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获得知识。学生四人小组通过观察茎的横切和纵切示意图以及本节课最后一个自然段,经讨论、归纳,小组间表达和交流后,归纳出茎的结构。因势利导帮助搭建知识结构2茎各部分的作用教师指导学生自学看书,参与小组间合作学

7、习。教师对需帮助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起到指导者的作用。学生阅读,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归纳出导管、筛管和形成层的作用。也可学生可个人看书自学,提出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解决问题。经同学间的表达和交流,归纳出导管、筛管和形成层的作用。在注重通过探究建构知识的同时,教师不回避对知识的讲解。3探究导管是水分在茎内的运输途径教师指导学生设计探究实验并指导学生通过看书,确认导管是水分在茎内的运输途径。指导学生通过阅读P53的观察与思考,确认导管是水分在茎内的运输途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导管是水分在茎内的运输途径的实验,经同学间表达和交流,确认最佳方案。通过看课本上的P53的观察与思考,确认导管是水分在茎

8、内的运输途径。学生观察教师制作的P53的观察与思考CAI课件或投影片,四人一组讨论老师出示的问题,经小组间的表达和交流,确认导管是水分在茎内的运输途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和运用旧知识建构新知识的能力在教师引导下的探究与教师的适时讲解相结合,实现了课堂多维度的教学目标,达到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课堂小结:引导学生从知识和能力两方面小结本节课内容。学完了本节课,你获得了哪些知识?具备了什么能力?学生个人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说出本节课的知识和能力两方面的收获。最后师生共同小结(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培养学生概括问题的能力。为下一课“蒸腾作用”探究作铺设。板书设计:1、根适于吸水的特点;2

9、、水分运输的途径教学反思课时作业一、选择题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是()成熟区有大量根毛 有分生区 有伸长区 有根冠2将带叶的杨树枝条下端插入红墨水中,待一些时候把枝条纵切,茎内被染红的部分是()筛管 导管 形成层 茎的全部3植物体的结构中,运输有机物的结构是()导管 筛管 根毛 气孔4水涝地中的植物出现萎蔫的原因是:( )A 土壤溶液浓度过大 B蒸腾作用过于旺盛 C土壤中养料太少 D土壤里的氧气不足5.绿色开花植物体中,具有功能的死细胞是 ( )A筛管B.导管C.导管、筛管D.没有6.路边的杨柳能逐年加粗,是因为茎内有()A导管 B筛管 C韧皮纤维 D形成层 7杨树的树干中,属于输导组织的是( )

10、A 树皮和导管 B 导管和筛管 C 树皮和形成层D 形成层和筛管8带土移栽植株幼苗的好处是()带来水和无机盐避免损伤筛管避免损伤根毛和幼根避免损伤导管答案:1、A 2、B 3、B 4、A 5、B 6、D 7、B 8、C二、非选择题9每一根导管都是由许多_、_的细胞所组成的,上下细胞间的_已经消失,形成了一根中空的_。10木本植物的茎内,在_和_之间有形成层,形成层的细胞能_,形成新的_细胞和新的_细胞,使茎_。有些植物茎中没有_,因而不能长的很粗11甘薯块根里的淀粉主要由_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并由叶脉、叶柄和茎中的_运输来的。答案:9、长形,管状;细胞壁;管道。10、木质部,韧皮部,分裂,木质部,韧皮部,加粗,形成层。11、叶,筛管。- 4 - / 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