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梁及混凝土支撑技术交底.docx

上传人:黑** 文档编号:65887410 上传时间:2022-03-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3.9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冠梁及混凝土支撑技术交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冠梁及混凝土支撑技术交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冠梁及混凝土支撑技术交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冠梁及混凝土支撑技术交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冠梁及混凝土支撑技术交底.docx(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工程 名称工程 部位制位 编单接收 单位编号:日期:第1页共7页交底内容:一、适用范围本交底适用段冠梁及混凝土支撑施工二、施工工艺流程冠梁及混凝土支撑施工匚艺流程图1、在冠梁、位支撑底标高位置,测量人员将中线放出,人工平整夯实,施做 5cm厚C15混凝土垫层并找平,垫层宽度两边各超出冠梁、役支撑截面200mm 以便支模,绑扎钢筋前在垫层上铺一层塑料薄膜,以利于挖土后垫层与冠梁、校 支撑脱离顺利,保证基坑下挖时,冠梁及支撑底部出现漏筋现象,为后续基坑开技术交底书编号:日期:第2页共7页工程名称单位交底内容:挖提供足够的安全保障。(三)冠梁及混凝土支撑钢筋工程1、结构尺寸冠梁及役支撑具体结构尺寸见

2、表1,具体钢筋布置图见附图。表1冠梁松支撑结构设计概况部位规格(mm)长度(m)数量校标号备注盾构井环框梁2000*100063.31C30轨排井环框梁4000*1000111.71C30冠乘1000*1000209.41C30冠梁兼作压顶梁1400*1000231C35建支撑600*800195.61C30第四施工段碇支 撑600*80014.4/14/13.6/13.3/12.9/12.66C30第五施工段税支600*80012.4/12.1/11.9/11.7/11.55C30第六施工段役支 撑600*80011.3/11.3/11.1/10.3/5.6/5.66C30校板撑1500*1

3、500*300/2C30凌角撑1500*1500*400/36C30桩顶挡土墙200*20002721C302、操作方法在垫层顶面用墨线定出中心线及模板混凝土、钢筋外缘位置。冠梁纵向主筋应按贯通布置,转角部位内排筋伸入至外侧主筋处并满足锚固长度 要求。支撑梁纵向钢筋在节点内的锚固长度也要符合设计要求。箍筋在叠合处的弯钩, 在梁中应交错绑扎,箍筋弯钩为135 ,平直部分长度为l()do在冠梁、支撑梁箍筋与主筋的交又点处下垫保护层垫块,垫块的纵横间距不超过 1500mmo钢筋位置及其型号,长度、间距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操作。交底人接收人日期编号:日期:第3页共7页工程 名称制位 编单交底内容:

4、3、钢筋安装允许偏差见下表。表3-1钢筋安装允许偏差一览表项目允许偏差(D1D1)受力钢筋的排距5钢筋弯起点的位置20箍筋、横向钢筋间距绑扎骨架20焊接骨架10焊接预埋件中心线位置5水平高差+3/-0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基础10柱、梁5板、墙34、注意事项(1)钢筋绑扎前应清点数量、类型、型号、直径,并对其位置进行测放后方可进 行绑扎;(2)钢筋绑扎须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施工图进行;(3)钢筋绑扎前,应清理干净冠梁空间的杂物,若在施工缝处施工,还应把接缝 处钢筋调直;(4)钢筋的交叉点必须绑扎牢固,不得出现变形和松脱现象;(5)钢筋接头可用焊接或绑扎方式,单面焊接接头长度不少于10d;双面焊接接 头

5、长度不少于5d;焊接接头搭接面积百分率不得超过50%;钢筋直径N25mm, 采用钢筋接驳器连接。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不少于35d,搭接处的中心及两端须 分别用钢丝扎牢,绑扎接头宜相互错开,其搭接面积百分率不得超过50%;交底人接收人日期工程 名称制位 编单编号:日期:第4页共7页交底内容:(6)在绑扎钢筋接头时,一定要把接头先行绑好,然后再和其他钢筋绑扎;(7)箍筋应与受力钢筋垂直设置,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设置;(8)钢筋绑扎必须牢固稳定,不得变形松脱。(四)安装冠梁及钢筋混凝土支撑模板图4T冠梁及珍支撑模板示意图1、施工方法(1)冠梁及第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模板采用竹胶模板,模板

6、支立前应清理干 净并涂刷隔离剂,每次混凝土浇筑之前确保模板清洁光滑。(2)当混凝土支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进行整平、复测标高,保证底模的平 整及高程位置。同时对基底进行夯实处理(以防底模板在混凝土浇筑后发生沉降 而影响混凝土支撑的质量),然后施作5cm厚C15混凝土垫层。(3)模板安装必须正确控制轴线位置及截面尺寸。根据设计要求,可不设预拱度。 为保证模板接缝宽度符合标准要求,施工中应加强对模板的使用、维修、管理。编号:日期:第5页共7页工程名称编制单位交底内容:模板以木模板为主。内隔墙模板采用直径20mm胶管内穿(1)16对拉螺栓,外 加10X 1()木档立植及双排钢管横档锁紧。对拉螺栓的间距

7、为600mmX600mm, 第一道离开板面100mm,以上各道的间距均为600mm,模板运用对称斜支撑固 定,校准垂直,防止倾斜。为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漏浆,在侧模内侧底端应加设海 绵条,保证模板可靠的承受支撑结构及施工的各项荷载。(5)模板支撑安装必须平整、牢固、接缝严密不漏浆,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6)模板制作及安装的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7)模板安装施工结束后报监理验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第一道混凝土支撑模板施工方法与冠梁一致。2、模板安装允许偏差见下表。表4-1模板制作及安装允许偏差(五)浇筑冠梁及支撑混凝土项目允许偏差(顾)检验仪具轴线位置5经纬仪、钢尺截面内部尺寸+4

8、, 5钢尺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2钢尺表面平整度5靠尺或塞尺拼接缝间距1.5钢尺垂直度偏差3线锥和卷尺1、材料、混凝土浇筑方式(1)设计佐标号C30, C35;(2)采用汽车泵泵送入模;(3)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5030mm之间。交底人接收人日期技术交底书编号:日期:第6页共7页工程名称编制单位交底内容:2、混凝土施工浇筑厚度控制:混凝土每层浇筑厚度3()50cm。振捣:振动棒的移动间距为450mm,振捣时间为2540s,且间隔20min后进行 第二次复振。振动棒的振动半径为300mm,交错布置间距1.5R取450mm。注意混凝土的振捣时间,过短不易振实,过长会引起混凝土分层现象,要以 混凝土表面

9、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流出灰浆为准。混凝土浇筑时,注意观察模板、支撑、钢筋情况,当发现有变形、位移时,要及 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养护与试块留置:混凝土浇筑完毕表面硬化后其上覆盖一层土工布加以养护保水,养护时间不 少于14天。混凝土每100m3留一组标养试块及两组同条件试块。标养试块及同条件试块 均在现场制作。混凝土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混凝土结构允许偏差见下表。表5-1混凝土结构尺寸允许偏差4、注意事项项目允许偏差(nun)检验方法轴线位移 冠梁、支撑梁15钢尺检查标高冠梁、支撑梁10用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截面尺寸+8, 5钢尺检查表面平整度5用2m靠

10、尺和楔形塞尺检查垂直度5线锥和卷尺交底人接收人日期编号:日期:第7页共7页工程名称编制单位交底内容:(1)主管混凝土的试验人员一定要明确每次浇捣役的级配、方量,严格把好 原材料质量关,水泥、碎石、砂及外掺剂等要达到国家规范规定的标准,及时与 磔供应单位沟通信息。(2)吃浇捣前,施工现场应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机械设备、照明设备等应事先 检查,保证完好符合要求,模板内的垃圾和杂物要清理干净。(3)校搅拌车进场后,应严把玲质量关。检查坍落度、可泵性是否符合要求,应 及时进行调整,必要时作退货处理。(4)振动器的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拔”,玲浇捣应分点振捣,宜先振捣料口处税, 形成自然流淌坡度,然后进行全

11、面振捣,严格控制振捣时间、移动间距、插入深 度,严禁采用振动钢筋、模板方法来振实俭。(5)在混凝土浇筑前清理干净模板内杂物,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 振捣间距约为50cm,以混凝土表面泛浆,无大量汽泡产生为止,严防混凝土振捣 不足或在一处过振而发生跑模现象。(6)冠梁与钢筋混凝土支撑节点同时施工,分段分批浇筑,接头处新老混凝 土接合面按施工缝要求凿毛处理,并将浇筑完预留钢筋上的残留混凝土及时清理 干净,且其接头位置留在冠梁上。(六)模板拆除、混凝土养护(1)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进行回弹检测,检测结果符合要求后方可进 行模板拆除。拆除模板时,需按程序进行,禁止强拆硬撬,防止混凝土面出现裂 纹。(2)拆除模板后应对模板及时进行清理,堆放整齐。(3)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养护时间不 小于14天。(4)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存放模板及支架。交底人接收人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