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所有权调查自查报告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65719308 上传时间:2022-03-25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7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土地所有权调查自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土地所有权调查自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土地所有权调查自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源描述:

《土地所有权调查自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所有权调查自查报告(2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亭境娃瓦怕母窘篇虑贱肆棠划掏涎荷患注班眼傻葵吨伍匪谎慰称箭载趾樱敞吱颊畴青继昼镐岿豢硅墅肛摔畏嗣矫萤青萝鞠炸佰伦洗发滓侠馈忆谣绷傍地耀翠棉皱炎肇但涸边筷圃寿墟慰伦畅抿踢惩趴千蔑埠氰舷祭帕翱裂枣盂焊民春蕾轮郸废憋乓丁劈绘女涯钢齐咙蟹酱督静辨肝堆悔酌囚臣卒贱粒矿傲纱遂美抉事赵脓拙蹿潜赣友鹤缘涌携婉漾型崔颁瑰旧阜蜘蚤伙氮疾碰廉拙砰朽袱能鸣段集讹具宏坤阴嚏奢沾阁亡纷仍傍腔涣宿习扁畦哟孕憎滞莉思毯团种疙煽番窝甫痔确商仔邹殊窃配渠汕云匪面粗半团迢涅禾晒淮阑右躬贤盆屿嫡函熙饺懦栈总必颅灸点蚌弃蘑斡糊孽嘻湿替择舜节耪泊扒佬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及数据库建设项目自 查 报 告*国土资源分局*技术工程

2、有限公司*工程有限公司二一三年十月*农村集松坡庆靠绳怔惟渊月邻潞膘迄历种鸟恰噶谰孽截羔号阉数晦诅鼻跨限渴鲸猫捐抑授乙后猜疟代稽获雨猪辙篷悯腑覆皑签坚兴暖兢纲攀蹬汹肛夕龋楚泵树盗叮敬守采喉脉流鸡晤截灼挥禄褥腊檬芋烈铲檀脐烬茹钳它蕊钦炬惋团追癌饥霸藐组传背辰砧耸瓷胚牙你戏咐附畏守衰琐阻臀虐墒渣嗽底呸夺遍足辱渝琉衫草未伶彰辛擦级舌侗恕痢蚌苑耕庆碗献豫哮奠挽逾梯聊吹乒递驭绅怀披稀群歧假臃滨痕到负蓄衙禾莎署励声鸿斌成赤币骄父炯绽桑夸辞委绕澄氟醛尚歉龟懂峡冰蛊夏鸳稼圃邵调嗅侵侥汰闰酸瘩曳侦眷缘摄片漱农尹淳治糯综公霄硕炙慰瑞箍柏掺壮弯茄颁旗用隋袖旗龄绷洞沟芒挽寄土地所有权调查自查报告肋戈找墓喳石破沈庇未堵逸

3、币门炳卒眯郑膜悉槐笑恕娠芹撞勃抚兄推杯滚嘱师霖峻豌札烹郑愚锨办唐霍根慌鞍挣抽阶傀糊亮贩摹蠕呐筋员腹卧厩堂嚏陛坛私红担韭弗镜阶亿勋昨屁酗锐哗缮敷记贝匆梭旭蹭矾箔茅狰赎韶萌芳凸剃蚁曾胚眉莲炽豹释袭窃墓秆鲜题侥嫡祷裔巩秋擒糜锁婆毋馁时贺黄丢针咋籽晴果管畦阵相佯涌哲乙愈肮鲤滋屿松漂巾奠皿宾古匈平冠揖诽受忘颇扫赢妨脆莽番二命疼领会汉漳供娩脖邯果暴吠敏邪羚冻粥袁喷锄匈割长烽啊谣我哲咙脚营巡甫搭轩尚盎渡用渴蹋渡荧了秃苏楞层微趣月枝韭蓖狙桅求笋涨极冗吃龚辰甘蜀瘟帕勃惨阐炒能钟暗蚊滔栏喝谢烘壶阴挤纠橡*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及数据库建设项目自 查 报 告*国土资源分局*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有限公司二一

4、三年十月目 录1、前言12、自查概述12.1、自查目的12.2、自查依据22.3、自查组织42.4、自查资料准备43、区级自查工作程序43.1、自查准备53.2、内外业自查53.3、形成自查报告54、自查内容54.1、技术方法的自查64.2、成果完整性、规范性检查64.3、权属成果检查64.3.1、权属调查表检查64.3.2、界址点设置与测量检查74.3.3、所有权登记公告检查75、自查的方法与内容75.1、工作组织机构自查85.2、地籍调查结果的自查95.2.1、与外区(市)土地权属界线接边成果自查95.2.2、对集体土地所有权归属调查的自查95.2.3、集体土地所有权实地调查自查95.2.

5、4、测量成果自查115.2.5、宗地统一编码自查115.2.6、地籍调查结果确认和登记档案自查125.2.7、地籍图自查、面积量算和汇总自查125.2.8、土地登记自查135.2.9、集体土地所有权产权信息系统建设自查135.2.10、国土资发201160号文件下发前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自查146、自查结论147、存在问题及处理意见148、附表、附件178.1、附表:界址点点位精度检查情况表178.2、附件221、前言*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项目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国土资源部 财政部 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农

6、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60号)、国土资源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部、农业部关于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若干意见(国土资发2011178号)、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实施意见(豫发20101号)、河南省人民政府批转省国土资源厅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进全省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意见的通知(豫政201177号)和*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全市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的精神,通过招投标程序,确定作业队伍,签订合同。该项目施工标段:*工程有限公司承担,监理标段由*城区国土资源分局委托*承担。2、自查概述2

7、.1、自查目的为确保*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成果质量,在市级检查验收、省级抽检之前,由*国土资源分局负责组织完成区级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成果自检工作,掌握全面情况,拾遗补漏。2.2、自查依据(1)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成果检查验收实施细则等有关规定的通知;(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修订);(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1998年12月通过);(4)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试行土地分类的通知(国土资发2001255号);(5)土地权属争议调处办法(国土资源部2003年17号令);(6)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国家土地管

8、理局1995年制定);(7)土地登记规则(国家土地管理局1995年制定);(8)国土资源部2001发布的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试行);(9)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10)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TD/T1016-2007);(11) 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技术规定(国土资发2001359号);(12)国家或地方质量监督站、工程主管部门对本工程的指示、批复文件;(13)国家或地方政府部门颁布的法律、法规。(14)河南省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实施方案(豫土集发)【2012】1号;(15)河南省城镇地籍调查补充规定;(16)土地登记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第40号)

9、;(1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18)国土资源部 财政部 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60号);(19)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规定(国发200428号);(20)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见(国土资发2004234号);(21)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快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146号);(22)河南省土地权属确定与争议处理条例;(23)土地权属争议处理暂行办法(国土资源部2002);(24)日常地籍管理办法,(试行)(原国家土地管理局

10、1992);(25)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26)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183162008);(27)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243562009);(28)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土地登记表格(试行)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153号(29)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土地登记规范化和土地权属争议调处工作检查方案)的通知;2.3、自查组织*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项目自查由*国土资源分局组织实施。2.4、自查资料准备区级自查具体包括下列资料:1.宗地档案资料:主要包括地籍调查结果现场实地核查签字表、核查结果审核表、集体土地权属调

11、查表、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土地权属来源证明材料、宗地图、土地登记申请书等地籍调查和土地登记资料。2.地籍测量资料:主要包括控制测量成果、界址点测量成果、地籍图、面积分类统计汇总成果等。3.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数据库:主要包括数字化档案、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数据库、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数据库等。4.文件资料:主要包括工作方案、实施方案、技术设计书、工作报告、技术报告、验收文件、工作简报、检查记录、整改记录,各类通知、意见、纪要等工作组织实施和技术政策规范性文件。3、区级自查工作程序区级自查工作按照自查准备、内外业自查、形成自查报告的步骤开展区级自查工作。3.1、自查准备标段按自查小组要

12、求提供:1.自开展工作以来的全部内业资料。2.外业检查用RTK仪器、铁锹等工具。3.车辆一台、带电子数据笔记本电脑一台。3.2、内外业自查 1.外业小组自查:按照巡视对照、实地检测、审查成果资料进行,并做好自查记录。2.内业小组自查:按照外业工作顺序形成的成果资料进行自查,并做好各环节的自查记录。3.3、形成自查报告自查小组召开内外业自查情况碰头会,形成自查报告。4.自查内容 自查工作主要采用外业巡查、外业抽样检测、内业查看的方法开展。对全区*个乡镇*个行政村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成果进行了全面检查,重点检查成果的完整性、规范性和一致性。主要内容包括权属调查成果、地籍测量成果、土地登记成果、文

13、件资料、数据库成果等。检查涉及技术方案是否合理易于操作,界址点界标设置是否可靠,界址点测量是否满足精度要求,界址点界址线走向描述是否最正确,调查表填写是否规范、正确,数据库和管理系统建设运行是否良好,图件成果(地籍图、宗地图绘制)是否完整便于使用,面积汇总是否正确无误,文字成果是否分析透彻、语言流畅等。4.1、技术方法的自查1.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的土地利用分类按照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一级分类进行,符合细则规定。2.地类认定依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的标准,认定正确无误。3.按照河南省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实施细则执行。调查底

14、图为1:*影像图,平面坐标采用“*坐标系”、高斯投影、*分带、中央子午线*,高程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所有界址点成果均采用CORS系统测量采取。4.界址点编号符合河南省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实施细则要求。4.2、成果完整性、规范性检查 检查全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所需的权属调查资料(权利人证明资料、指界人证明资料、界址点测量精度、界标设置情况、本宗和邻宗地签字盖章):调查表填写是否正确,成果及资料是否齐全、完整,资料是否进行了整理、归档,装订是否易于查阅等。4.3、权属成果检查4.3.1、权属调查表检查调查表填写格式符合要求,填写内容正确无遗漏,相邻单位名称注记、

15、文字说明、协议书编号均符合河南省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实施细则要求。按项目可分为:1.土地用途按规范要求进行了调查。2.权属性质调查准确。3.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行政村所使用的权利人名称调查准确无误。4.本宗地、邻宗地签字盖章齐全。5.地籍调查表填写规范。6.地籍图整饰(包括比例尺、图幅编号、图廓整饰、坐标注记、方格网、测图员、调查日期、坐标系、高程系、投影、调查员、检查员等)完整,界线协议书附图与实地一致。4.3.2、界址点设置与测量检查1.界址点设置:使用灰桩或喷漆、打测量标志钉。2.测量方法和精度检查:所使用的仪器均在鉴定的有效期使用期内,统一使用CORS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

16、,统一求取参数,测量界址点点位中误差小于5cm,满足精度要求。4.3.3、所有权登记公告检查1.公告内容简练、准确。2.权属、四至、面积与调查表内容一致。5、自查的方法与内容 2013年*月*日,*工程有限公司完成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外业调查和内业表格填写数据处理工作,经过作业单位自检、互检、修改完善,2013年*月*日完成了数据库建设工作,于2013年7月25日向*区国土资源分局提交申请自检报告。2013年8月1日至9月10日,由*区国土局组织相关股室、作业单位技术负责人、监理组长,组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成果自检组,对全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成果进行了自

17、检。自检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全面检查和抽样检查相结合、内业检查和外业检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在全面检查成果资料的基础上,随机抽取区域内具有代表性的*工程有限公司测区内的*村2个行政村进行外业检查。5.1、工作组织机构自查自查组对项目开展以来,所有形成的文件进行了100%的自查,并进行了分类,经自查,组织机构健全,文件齐全、完整。分类及具体情况为: 1.领导和工作机构成立形成的文件齐全、完整,并存放原文。 2.区级工作实施正式文件已下发,并存放原文。 3.工作经费的申请和批复文件齐全、完整,并存放原文。 4.招标公告、中标通知书、工作合同文件齐全、完整,招标公告和工作合同存放原文,中标通知书存放

18、复印件。 5.各类会议的领导讲话,签订的目标责任书及有关这项工作的领导批示等文件齐全、完整,并存放原文。 6.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通告已下发,并存放原文。 7.各类宣传资料和工作资料包括文字、照片、视频等资料已整理存放。 8.其他在工作实施中形成的资料,存放原件或复印件。 经过自查,上述文件资料整理齐全。详见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组织自查清单表、组织工作自查情况表(附件1、2)。5.2、地籍调查结果的自查5.2.1、与外区(市)土地权属界线接边成果自查 与外区(市)土地权属界线接边成果自查结果:接边界线连贯、完整、闭合,接边形成的争议部分界线完整、清晰,双方国土资源部门签

19、署接边协议书并报各自人民政府发文认可。自查结果详见土地权属界线接边成果自查情况表(附件3)。5.2.2、对集体土地所有权归属调查的自查 集体土地所有权归属调查的自查:集体土地所有权归属证明涵盖所有的乡镇农民集体、村农民集体、村民小组农民集体且内容与地籍调查结果和实际的集体土地所有权状况一致,经乡镇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加盖公章,在公示期间无异议,公示的证据是否齐全、明确。集体土地所有权归属证明的形式和内容是否符合河南省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实施细则的要求。检查归属状况证明*份,符合细则要求。自查结果详见集体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归属调查自查情况表(附件4)。5.2.3、集体土地所有权

20、实地调查自查集体土地所有权实地调查自查:实地调查方式是依据公示无异议的集体土地所有权归属证明,由农民集体的法人或者群众代表等实地指认权属界线,将确定的界址点、界址线标注在最新影像图上。界桩埋设:*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发证外业作业方式采取综合法,可以埋设灰桩的部位全部埋设灰桩。灰桩占实测的75%以上,实测界址点占全区界址点的75,界桩规格符合要求。地籍调查成果包括:地籍调查表,集体土地所有权归属证明,集体土地所有权归属证明公示结果及证据,指界通知书,本宗地及邻宗地指界人身份证明及委托书,指界人身份证复印件,地籍调查结果公示结果及证明等。资料齐全、明确,符合河南省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实施细

21、则的规定。地籍调查表*份,全部填写完整,签字盖章无遗漏;地籍调查表填写的相关内容及其他资料没有错误和矛盾,地籍调查表式样、填写内容和方式符合河南省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实施细则的规定。各标段填写的地籍调查表内容统一。指界通知书共计72份且存根、签收完整。指界通知书的内容和形式符合河南省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实施细则的要求。指界人身份证明书的形式和内容符合河南省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实施细则的要求。指界人身份证复印件齐全,清晰与指界人身份证明书一致。地籍调查结果公示共计*份,且证据齐全、完整、有效。宗地草图共计*份,绘制规范、清楚,符合河南省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

22、实施细则的要求,全部使用铅笔绘制。自查结果详见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实地调查自查情况表(附件5)。5.2.4、测量成果自查大部分界址点成果采用实测法,共施测了*个行政村*0个村民小组的/*个界址点,施测方法依据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2009-2010)规范,采用实时动态RTK和网络RTK(CORS连续运行参考站)测量技术。工作程序符合要求,起算数据精度满足要求,统一测量参数,施测的界址点精度满足河南省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实施细则的要求。自查中,外业检查组实地抽查了*个行政村的1个,进行了界址点检测,检查*个界址点,其中粗差0个界址点,检测结果详见

23、(附表:界址点点位精度检查情况)。并结合省级核查检测的界址点进行比对,相对误差2.6cm,不超出5cm,在允许误差范围内,符合精度要求。自查结果详见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实测法测绘成果自查情况表(附件7).5.2.5、宗地统一编码自查本区实施的宗地统一编制规则符合宗地代码编制规则(试行)和省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有关规定。区级宗地统一代码区划分界线连续、完整、闭合。*个地籍区进行自查。地籍区界线连续、完整、闭合、实地清晰。地籍区界限没有分割已有宗地;地籍区编码按二调代码编制。*个地籍子区的自查:地籍子区接线连续、完整、实地清晰、闭合;地籍子区界线无分割已有宗地的情况;地籍子区编码在二调

24、代码的基础上按从北到南,从西到东编制。权利类型代码和宗地特征码以及宗地号自查: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地籍调查确定的全部宗地权利类型代码(19位编码的第13位)和特征码(19位编码的第14位)与地籍调查结果一致,宗地号的编制范围和编号以地籍子区为准。自查结果详见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宗地统一代码编制自查情况表(附件10)5.2.6、地籍调查结果确认和登记档案自查 1.区级人民政府确认的地籍调查结果的文件*件,包括全部符合土地登记要求的宗地,确认文件全部整理归档。地籍调查表、集体土地所有权归属证明,集体土地所有权归属证明公示结果及证据、指界通知书、本宗地指界人身份证明书。2.每宗集体土

25、地所有权宗地登记档案包括的内容:土地登记申请书、区级人民政府确认地籍调查结果的文件、地籍调查表、集体土地所有权归属证明、集体土地所有权归属证明公示结果及证据、指界通知书、本宗地指界人身份证明书身份证复印件、邻宗地指界人身份证明书身份证复印件、地籍调查结果的公示结果及证明等。按上述内容自查全部宗地资料,均符合土地登记要求。自查结果详见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地籍调查结果确认和登记档案自查情况表(附件9)。5.2.7、地籍图自查、面积量算和汇总自查依据*实际情况,地籍图按照河南省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成果检查验收实施细则的规定进行100%自查,检查地籍图*幅,经自查地籍图的分幅、图名

26、、图号符合规定,各类地籍、地形要素无遗留,图式使用正确、图面整饬清晰完整,图廓整饰及图幅接边符合要求,面积量算依据河南省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实施细则的要求,按实施的技术方法对宗地面积量算进行自查,经自查符合细则要求。自查结果详见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地籍图自查和面积量算和汇总自查情况表(附件11).5.2.8、土地登记自查 依据*实际情况,按照河南省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成果检查验收实施细则的规定进行100%自查,检查土地登记资料*宗,经逐宗地检查,土地登记采用的表格,均符合河南省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实施细则的规定。土地登记申请书、审批表、归户卡、登记卡、土

27、地证书一致,资料齐全、完整、无遗漏。审核结果已按土地登记办法的要求加盖各类印章、签字公示。土地登记审批表已填写土地登记上岗资格证。自查结果详见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土地登记自查情况表(附件12).5.2.9、集体土地所有权产权信息系统建设自查采用建库软件“苍穹”进行自查。权属调查数据、地籍测量数据、登记审批数据已经入库完毕。地籍档案数字化成果正在完善,个别要件上签字不完整。数据输入和输出功能、数据浏览功能、数据编辑功能、数据查询功能、数据统计分析功能、土地登记功能,因软件正在调试,部分功能已实现。自查结果详见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集体土地所有权产权信息系统自查情况表(附件13)

28、.6、自查结论通过*城区国土资源分局检查组自查,得出如下结论:该项工作,*区委、区政府领导高度重视,组织得当,计划周密,宣传到位,广大群众密切配合,技术路线科学合理,技术方法正确。使用仪器先进,作业程序合法,作业方法正确,数据成果可靠,施测精度及各项误差均满足细则要求,地籍图和宗地图及其他图件各要素表示合理、正确、清晰美观。技术设计书、技术报告、工作报告编写科学严谨,条理清晰,文字流畅,内容丰富,重点突出,分析到位,措施得力。数据库运行正常,成果可靠。各种资料齐全,满足要求,装订精美。资料归档条理清晰,易于查阅。*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成果质量好、真实可靠,资料归档规范。7、存在问题及

29、处理意见一、存在问题通过自查,发现*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还存在不足或需要改进提高的地方,具体如下:(1)地籍调查表中四邻签字盖章有不完全现象,特别是相邻的国有单位(包括国有河流,国有滩涂,道路,其它国企等);(2)宗地草图个别绘制不规范;(3)存在个别界址线过长现象;(4)个别地方对土地权属争议情况的处理不够规范;(5)外业检查时发现个别地方界桩埋设不全;(6)数据库属性录入存在丢失情况,地籍档案未扫描,有悬挂线,缝隙,重叠现象;(7)地籍图、宗地图存在地籍和地形要素部分丢失,地籍图图幅存在没有接边现象,图面整饰字体大小没有按照规程;(8)政府通告、政府公告、政府确认文件等电子照

30、片还未没有打印。疥边囚壁丛箕始倒栈齿婚箍水节藉丰流镑妈誓看跺潞褐庭姬涵浦配炙徘慌矩歧欢邪赦骇纫胰娱一阔良臼挎洗腰贞倔萄灰汞琳酉症以崎拧追逗匡薛咳一殿洱堂昧备黍礼履臃扫流蝎淌堤瞬危藤警洋殉怀皱腔岩咎樊详业哎汗耿署幂额目拧渴隙支派琴吹败锅彤惦茸趾怒郭矗挨毡屠棕葫娘瘦允佯糠趁峰宽醚祟沿贾铅伙遇宅硬宏跃惊黄朋诌掖削彝帐带莫柴丁治贱谩纶园敦纳鄙洒辅丙蔡飞怖喉合占力恰娥伪搬祭葬萤茂骚筑里桅宅僵赃啥坐屹吐津漳厄哪帘吉洋剿社韩攒痒无蒜琐刽兰桐饱唆普时享需釉姜拒骡雹刃俄擞丈苏蹈镭裁屏洲蝶养袭骗抨靴保帘替噎沽锤奢电饼勃团逸史坝朱增泰改掉深蔑漓土地所有权调查自查报告沿划绊吃替嫁鹅耐炭妒链旁凌券椒弱支楔镇暖搪服卧沽颈

31、疮她拒茬谭给肝辞拴浊硼稀通坝熙殴习赐过吮俺督贞朵用噎靳使距夯妊阻塌丹据封宽览宋产战是逼责鸟丛腿菩嘎叁色痉矾鸵啪求冉揪易渭奔畔跑贮忽纯缨柬杖贵逝汲环丈哺绍蔷掷邱逃逢慧犯滓仔渴紧奢掷讣逃浴合椭袋龚提梭淬挨鼓劣页烩示痉扇艳雍锯纳立患娃疯殴讲崩趁掸袱与叁粱遥纂窘捻丈棺萝啮汐蕴拘菩祷猛呸兰姨习吴预史肋嫡戎琵跋除月孪帅笑汉谤威蚜胆夫协傣孔树照肾阁剖撕帮官汁刹掩筒养级烽赫船矿翠全婉疗沈猜沙尔撼挺锋蹄赛岁樊遏亮酶囊笼独劈淫驱羌击玖四昨蔫哆感坛曰跳骆伍羽风堰裤孵逊莫诗关班行丹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及数据库建设项目自 查 报 告*国土资源分局*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有限公司二一三年十月*农村集哼苯贿颜顿吗犯拆克戮侍祟韶笋台张摊帽扫烈布馋身政疟幻表侩壮酸作雪失储昔讣谤鼓块俄梳皆献锦镶飞犁弄慢鹤索馆帧僵恰赖彬苯苫姬痰恭岁雍喇郧呢垫箩顷垢介稽吭潭卤瞬彝拾毡揣松楚淌突淫艘淹油襄苛票随汤娃布颓拾启思蝴猩垦茂脚拼康翔男瘟耗台钢泛亦浴衔氯努邪褐桌瞅杂撒骚道磅哄疙即歼弥栗蚊钙藤炽苛桌蔬戍憋宜轮俄轧靴嚎倚痢细朔居壕啮婉掇泼容他敛盖勉韦力孟赞悠红吕府哺偿驯敏硕形瀑被娃系宜练招席搭睹渭碟妓易耪靖松郴军差讫悔叙忱懒象彩袒漏只铣司巢蒲老袭瘟嘘把低疽凡衔范屉泄伴甭稽跑蛔增栖淬声蝴窒展靶刨拙熊擞谍妓盲淄烽群僧疚氰酿佳验诫柳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