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神经兴奋药ED50的设计性实验论文

上传人:zh****u6 文档编号:65711149 上传时间:2022-03-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枢神经兴奋药ED50的设计性实验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枢神经兴奋药ED50的设计性实验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枢神经兴奋药ED50的设计性实验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中枢神经兴奋药ED50的设计性实验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枢神经兴奋药ED50的设计性实验论文(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枢药物筛选与有效性研究设计性实验二级学院药科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二零一二年十二月摘 要药物是用于治疗、预防和诊断疾病的化学物质,为使其安全有效地用于临床,必须首先经过大量的、极其严格的药学学研究。在一定剂量范围内,药物剂量的大小与血药浓度高低成正比,亦与药效的强弱有关。剂量太小往往无效,太大又会出现中毒症状。临床治疗患者的选药原则之一是尽可能产生最大的疗效和最小的毒性。为了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必须了解药物受体相互作用引起的患者用药剂量和反应之间的关系【1】,药理反应的性质和原因以及药物作用选择性的临床意义。临床上用治疗指数TI来估计药物的安全性,TI的大小与半数致死量LD50和半数有效量E

2、D50有关,而作为筛选药物与评价其有效性则多用ED50。半数有效剂量(ED50):能引起50%阳性反应(质反应)或50%最大效应(量反应)的剂量。量反应:指药理效应可用数或量分级表示其作用强度的称为量反应。如心率、血压。质反应:指药理效应只能用阳性或阴性(全或无)表示其作用的称为质反应。如死亡、睡眠等。通过本实验,让我们自主完成从选题,实验设计,亲自动手操作到结果分析和完成论文,使学到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感性认识更好地结合,培养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能力。从未知药物筛选出具有中枢神经兴奋作用的目标药物,并测定其ED

3、50,以评价该药物的安全性。关键词:ED50 中枢兴奋药 量效关系前 言现今社会人们对健康的要求有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治疗、预防和诊断疾病的药物,人们对它的安全性的研究技术也不断发展。对制药行业来说,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CNS)药物或许是最具挑战性,同时又是回报最丰厚的市场之一。快速增的CNS药物市场中,仍有许多尚未得到满足的临床需求以及新的治疗方法,近年来,研究人员针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特点开发了多种疗效高、使用方便的药物新制剂,对人类治疗中枢系统疾病有重要的作用。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主要是影响递质和受体,中枢神经系统内不但神经递质种类较多,而且神经激素及神经调质等亦起重要作用。目前作用于

4、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种类很多,如抗焦虑药、抗抑郁药、催眠药、抗震颤麻痹药和抗精神失常药等。这类药物用药时间长,副作用出现频率高,有可能出现不可逆的后遗症;有的药物过量服用,还能引起致死性中毒。对此必须高度重视。一. 实验目的 学习如何筛选有效的药物,通过设计性实验锻炼和提高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药理学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案。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 实验原理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主要影响递质和受体而发挥作用,而其药理效应主要表现是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增强或抑制,通过观察动物的药物反应,可

5、初步区分药物的特性。通过药物ED50或LD50的测定,分析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三. 实验步骤【2】1 预实验(1) 目的初步筛选出具有某种特定作用的药物。初步探索0和100动物有效的剂量范围,以便正式实验时确定各组剂量。(2) 动物小鼠18只,体重1830g,雌雄各半,实验前禁食12小时。(3) 器材和药品器材:分析天平、注射器、针头、烧杯、称量纸、鼠笼 药品:7-9号药品(中枢兴奋药、中枢抑制药、安慰剂)(4) 实验步骤将所有小鼠进行标号称重,分成6组,每组三只。随机选出一组小鼠用于药品筛选,按0.2ml/10g对小鼠进行腹腔注射给药。观察记录小鼠反应现象。根据小鼠的反应现象,选取兴奋药作为本

6、次实验药物。测定ED0ED100的剂量范围。将剩余的5组小鼠按0.2ml/10g分别(1)腹腔注射500mg/kg的母液(2)腹腔注射375mg/kg的母液(3)腹腔注射187.5mg/kg的母液(4)腹腔注射125mg/kg的母液(5)腹腔注射93.75mg/kg的母液。观察3-5分钟,记录小鼠的反应现象。 小鼠的兴奋指标是:搓手、竖尾、跳动、乱窜。通过实验现象观察,得出结果,找出我们组兴奋药能引起小鼠的0%和100有效率剂量及其所在的范围。(5) 实验结果(1)预实验筛选药物情况组别编号小鼠反应药物17无特别反应安慰药28直立、呼吸急促、乱窜、咬舌、死亡兴奋药39抽搐、死亡抑制药 通过预实

7、验测定,可推测该兴奋药物的ED0ED100的范围为(2)ED0ED100的测定小组(每组3只)注射剂量(mg/kg)小鼠反应死亡率1500乱窜、跳动、咬舌、10只小鼠均死亡100%2375乱窜、跳动、有1只老鼠死亡10%3187.5乱窜、跳动、搓手、竖尾0%4125乱窜、跳动、竖尾、有1只老鼠无反应0%593.75小鼠教给药前无特殊反应,稍活泼0% 通过预实验测定,可推测该兴奋药物的ED0ED100的范围为93.75mg/kg187.5mg/kg。2 正式实验(1) 实验目的测定所选中枢兴奋药的ED50和绘制量一效曲线(2) 实验动物 小鼠50只,体重1830g,雌雄各半,实验前禁食12小时(

8、3) 实验器材与药品 器材:分析天平、注射器、针头、烧杯、称量纸、鼠笼 药品:预实验中的中枢兴奋药(75mg/ml)(4) 实验步骤将所有小鼠进行标号称重。将50只小鼠按重量随机分为5组。根据预实验的结果找出Dmax和Dmin,正式实验剂量组数n=5,求出剂量公比r各组剂量为Dmaxrk-1,k为第几组k=1,2,3.5采用各组每10g体重小鼠的用药容量相等,注射体积=0.2ml/10g,对各组药品进行不同倍数的稀释。将六组小鼠分别(1)腹腔注射93.75mg/kg(2)腹腔注射112.5mg/kg (3)腹腔注射135mg/kg(4)腹腔注射162ng/kg(5)腹腔注射194.4mg/kg

9、观察5-7分钟,记录小鼠反应现象及各组兴奋鼠数计算机(Bliss法)算出ED50。(5) 实验结果分组注射剂量(mg/kg)小鼠反应兴奋率193.75小鼠给药前后没特别反应现象0%2112.52只小鼠表现活泼(跳动、乱窜),其他无特别反应现象20%31355只小鼠表现活泼(跳动、乱窜),其他无特别反应现象50%41629只小鼠表现活泼(跳动、乱窜),其他无特别反应现象90%5194.410只小鼠表现活泼(跳动、乱窜)100%Bliss法计算ED50的列表计算中枢神经兴奋药对小鼠有效性ED50测定数据表格 3 组别 剂量 总动物数 有效动 有效率 剂量对数 概率单位 (mg/kg) 物数 (%)

10、 (P+5) 1 93.75 10 0 0.0 1.972 0.0272 112.5 10 2 20.0 2.051 4.1603 135 10 5 50.0 2.130 5.0004 162 10 9 90.0 2.210 6.2805 194.4 10 10 100.0 2.289 33.000回归方程为Y= 173.4366+85.9630X;(r=0.8130)=0.01时,查得的r为:0.9590(其中Y的概率单位为加5后的值,X为剂量的对数logx)所以ED50=119.0520mg/kg置信系数=0.05时的置信区间为 81.6254 ED50173.6392,0.1639由上述

11、计算可知:ED50=119.05mg/kg四. 实验讨论这是我们小组第一次的设计性实验,经过这次实验,我们的综合实验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对实验的操作技巧和团队分配工作上更加熟练了。实验中出现的问题(1) 在实验前对没有深入了解清楚三种药性,在预实验的设计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我们得到的数据并不是最大有效值等。(2) 本组实验的现象并不明显,所以在我们组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利用了声音的刺激来观察比较小鼠是否活泼。同时我们在给药的小鼠旁边也设置了一组没给药的小鼠以作比较。(3) 在实验中必须严格按照实验设计三大原则:重复、随机、对照,由于小鼠的大小都不相同,机体的差异性较大,在分组时应该按小鼠

12、的平均体重来分,即每组的小鼠总的重量应该差不多,在这方面我们小组没有做到,这也是导致实验误差的原因。在实验的时候,因为实验小鼠数量很大,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并没有计划怎么分组可以使实验更加简单。药物剂量是影响药物效应的重要因素。不同的剂量可以激活剂量相关靶点,所以同一种药物的多种作用及其不良反应与剂量有着密切的关系。药物剂量与药物发现存在着相互联系。一种药物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剂量的不同,会出现新的药物效应,有利于发现新的药物靶点,加快药物发现的速度。药物发现的研究方法,尤其是涉及药物安全性评价的方法,直接影响药物剂量的确定3。本次实验通过对剂量的测定,验证了药物剂量与药物效应的关系。五实验结论本次

13、实验所用的是未知药物,本小组选择了兴奋药物。预实验:测出我们组兴奋药能引起的兴奋有效最大剂量187.5mg/kg,最小剂量93.75mg/kg。 正式实验测得的ED50=119.05 mg/kg致谢感谢母校为我们提供的良好学习环境,使我们能够在此专心学习,陶冶情操。感谢实验指导老师对我们实验的指导、修改,在实验过程中给予我们所需的帮助,帮我们解决难题,对我们实验的完成起来很大的作用;在忙碌的教学工作中挤出时间来审查、修改我的论文。还有教过我的所有老师们,你们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他们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感谢我们团队的所有成员,在这次实验中都发挥很大作用,促成实验的完成。还有陪伴在我身边的同学、朋友,感谢他们为我提出的有益的建议和意见,感谢他们在电脑方面的技术支持。参考文献1朱依淳,药理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82谭毓治主编,药理学实验指导,科学出版社,2012,73李宇华;李学军 剂量与药物治疗机药物发现的关系 医药导报 2007年01 期 (第13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