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心理学方向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65677263 上传时间:2022-03-24 格式:DOC 页数:487 大小:3.38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心理学方向专业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487页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心理学方向专业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487页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心理学方向专业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487页
资源描述: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心理学方向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心理学方向专业课程教学大纲(48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心理学方向)专业课程教学大纲(五年制本科)右江民族医学院教务处编二00七年四月目 录传染病学教学大纲1传染病学见习教学大纲20儿科学教学大纲25儿科学实习(见习)教学大纲53妇产科学教学大纲66妇产科学见习教学大纲85精神病学教学大纲92精神病学见习教学大纲98口腔科学教学大纲100内科学教学大纲107内科学见习教学大纲209皮肤病科学大纲275生理心理学教学大纲309外科学教学大纲326外科学见习教学大纲352外科学总论教学大纲361外科学总论见习教学大纲373医学影像学教学大纲382医学影像学见习教学大纲416诊断学教学大纲425诊断学见习教学大纲446中医学基础教学大纲

2、467中医学见习教学大纲475健康心理学教学大纲477485传染病学教学大纲一、课程传染病学(Epdemiology)。二、教学对象:本大纲适用于临床医学专业(心理学方向)五年制本科学生。三、学分与学时:2.0学分。总学时为40学时,其中理论25学时,实验15学时。四、课程模块类别及课程属性:本课程为临床医学专业(心理学方向)的专业课程模块中的必选课程组。五、课程性质、任务和要求:传染病学包括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之一。本课程是研究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在人体内、外环境中发生、发展、传播和防治规律的科学。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防治传染病的基本知识

3、、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为了预防、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打下基础,保障人民健康。六、教学重点:在传染病学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尽可能与国际接轨的同时,力求突出我国的特色。教学内容应以我国常见病、多发病为重点,适当介绍一些少见而在理论和实践上有重要性的疾病。在教学目的要求中用“掌握”、“熟悉”、“学会”、“了解”来说明不同程度的深度。一般说来,对于我国常见的、多发的传染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是必需掌握的内容,要求学生深刻理解、记忆,并能融会贯通。病原学、发病机制、病理解剖及流行病学等为应熟悉的内容,学习这些内容,可加深对临床表现、诊断、防治原则的理解。七、主要先修课

4、程:微生物学、免疫学、寄生虫学、流行病学、儿科学。八、教学目的要求和主要内容: 第一章 总论【目的要求】了解: 传染病的概念及其危害,传染病与感染性疾病的区别,学习传染病的目的。 熟悉: 传染病发病机制、感染过程的各种表现与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 掌握: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与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原则。【主要内容】讲授内容(一) 绪言:传染病学的范围和内容及其危害性,新中国在防治传染病的成就。传染病的现况与防治对策,学习传染病的目的。 (二) 感染与免疫:感染的概念,感染过程的五种表现,病原体与机体免疫反应对感染过程的作用。 传染病的发病机制:传染病发生与发展的阶段性及其共同特征,组织损伤发生机制,

5、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 (三)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四) 传染病的特征:基本特征,临床特点,临床类型等。 (五) 传染病的诊断:依据临床特点、流行病学资料、实验室检查,强调病原学、分子生物学检测、血清学检查的重要诊断价值。(六) 传染病的治疗:治疗原则:治疗、护理与隔离、消毒并重;治疗包括一般支持疗法、病原治疗、对症治疗等。 (七) 传染病的预防:遵守传染病的疫情报告制度,针对流行过程三个基本条件采取的综合性措施。第二章 朊病毒感染(自学)第三章 病毒感染第一节 病毒性肝炎【目的要求】了解:病理生理基

6、础,鉴别诊断,新肝炎病毒研究进展。熟悉:不同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特点,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诊断。掌握:甲、乙、丙、丁、戊、庚型及TT肝炎病毒的病毒学和分子生物学特点;各种肝炎病毒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病毒性肝炎临床分型及其临床表现;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诊断及病原学诊断;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和预防。【主要内容】讲授内容(一) 概述:病毒性肝炎的概念 (二) 病原学: 1、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的病毒学及分子生物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2、肝炎病毒基因变异,特别是乙、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变异与临床的关系。 3、新型肝炎病毒,包括GBV-C/HGV,TTV研究进展。(三) 流行病学:1、经消化道传播的病毒性肝炎

7、的流行病学特点。 2、经消化道外传播的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特点,特别是传染源和传播途径的不同。(四) 发病机制和病理: 1、免疫发病机理,病毒基因变异的致病性。 2、病毒性肝炎的典型病理变化及其病理学分型。 (五) 临床表现: 1、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分型及各型的临床特点。 2、临床分型与病原学的关系。 3、各临床类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转归。 (六) 实验室检查: 1、肝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 2、病原学检查,主要介绍血清免疫学检查和分子生物学检查。 (七)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依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资料。 2、鉴别诊断:与溶血性黄疸和阻塞性黄疸的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 (八)

8、治疗: 1、各临床类型肝炎的治疗原则。2、急性黄疸型肝炎的治疗。3、重点讲述重型肝炎的综合治疗和慢性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疗。 (九) 预防: 1、预防的原则。 2、保护易感人群的主要措施 ()、自动免疫:甲型肝炎病毒疫苗、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疫苗 ()、被动免疫:免疫球蛋白、HBIG(十) 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研究的有关问题及建议:、乙肝病毒的八大特征。、抗病毒治疗存在的问题。、乙肝有关临床研究和治疗原则。第二节疱疹病毒感染(一) 水痘和带状疱疹(自学)(二)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自学)第三节人轮状病毒感染(自学)第四节风疹(自学)第五节登革病毒感染(一) 登革热(自学)(二) 登革出

9、血热(自学)第六节流行性乙型脑炎(自学)第七节狂犬病(自学)第八节流行性感冒(自学)第九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自学)第十节副粘病毒感染(一) 流行性腮腺炎(自学)(二) 麻疹(自学)第十一节流行性出血热 【目的要求】 了解:发病机理(如休克、出血、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的机理)和病理解剖(如血管、心脏、肾脏、脑垂体等脏器的病变),预后。 熟悉:病原学、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并发症,诊断及鉴别诊断;并发症治疗、支持及对症治疗、预防性治疗。 掌握:出血热的临床表现,特别是典型病例的5期经过;各期治疗的原则。【主要内容】讲授内容(一) 概论及定义: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

10、ever,EHF)属于病毒性出血热中肾综合症出血热,为自然疫源性疾病,鼠为主要传染源。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我国是重疫区。(二) 病原学: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属于布尼亚病毒科的汉坦病毒属。有11型。(三) 流行病学:1、宿主动物和传染源:我国黑线姬鼠和褐家鼠为主要动物宿主和传染源;人不是主要传染源;2、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母婴传播虫媒传播。3、流行特征;4、易感人群。(四) 发病机理及病理解剖:病毒的直接作用和免疫作用;各种细胞因子和介质的作用等。(五) 临床表现:潜伏期446天,以2周多见。典型的5期经过:1、发热期 发热,全身中毒

11、症状、毛细血管损伤和肾损害。2、低血压休克期 。3、少尿期。4、多尿期。5、恢复期。(六) 并发症:1、腔道出血。2、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3、肺水肿。4、其他并发症。(七) 实验室检查:1、常规检查;2、免疫学检查:EHFV抗原和抗体等;3、血生化检查;4、凝血功能检查。(八)诊断及鉴别诊断:1、流行病学资料;2、临床表现;3、实验室检查;4、鉴别诊断。(九) 治疗总原则:以综合治疗为主,早期应用抗病毒治疗,中晚期则针对病理生理进行对症治疗。“三早一就”是原则。1、发热期:治疗原则:控制感染,减轻外渗,改善中毒症状和预防DIC。2、低血压休克期:治疗原则: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和改善微循环。3

12、、少尿期:治疗原则:为“稳、促、导、透”即稳定内环境,促进利尿、导泻和透析治疗。4、多尿期:治疗原则:移行期和多尿早期的治疗同少尿期,多尿期后期是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治继发感染。5、恢复期:治疗原则:补充营养,逐步恢复工作。(十) 预防:1、疫情监测;2、防鼠灭鼠;3、做好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4、疫苗注射。第十二节艾滋病【目的要求】 了解:发病机理和病理,常见各系统的临床表现,预后。 熟悉:实验室检查,并发症,治疗包括抗病毒治疗、免疫治疗、并发症治疗、支持及对症治疗、预防性治疗;艾滋病的预防。 掌握:艾滋病的定义、病原学、流行病学特别是传播途径;临床表现;诊断及诊断标准;实验室诊断标准。【主要

13、内容】讲授内容(一) 概论及定义:艾滋病的完整名称为“获得性免疫功能丧失综合症”(AIDS:Acquired Immure Deficiency Syndrome),其病毒的完整名称为“人体免疫缺损病毒”(HIV: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由HIV所引起的致命性慢性传染病。本病主要通过性接触和血液传播,病毒主要侵犯和破坏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使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受损,最后并发各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二) 病原学:人免疫缺陷病毒有两个型,即HIV-1和HIV-2。(三) 流行病学:1、传染源:病人与无症状病毒携带者;2、传播途径:性接触传播

14、注射途径传染母婴传播其他途径。3、高危人群。(四) 发病机理及病理解剖:发病机理主要是CD4+T淋巴细胞在HIV的直接和间接作用下,细胞功能受损和大量破坏,导致细胞免疫缺陷,由于其他免疫细胞均有不同程度受损,因而促进并发各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的发生。主要病理变化在淋巴结和胸腺等免疫器官。(五) 临床表现:潜伏期较长210年左右; 期 急性感染;期 无症状感染;期 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综合征(PGL);期 艾滋病,本期可以出现5种表现:体质性疾病;神经系统症状;严重的临床免疫缺陷,出现各种机会性病原体感染;因免疫缺陷而继发肿瘤;免疫缺陷并发其他疾病。(六) 实验室检查:1、常规检查;2、免疫

15、学检查;3、血清学检查。(七) 诊断及鉴别诊断:1、流行病学资料;2、临床表现;3、实验室检查;4、鉴别诊断(八) 治疗 1、抗病毒治疗:三类药:(1)、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2)、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3)蛋白酶抑制剂。2、免疫治疗;3、并发症治疗;4、支持及对症治疗;5、预防性治疗。(九) 预防:1、控制传染源;2、切断传播途径;3、保护易感人群。第十三节脊髓灰质炎(自学)第十四节新型肠道病毒感染(一)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自学)(二) 肠道病毒71型感染(自学)第四章立克次体病第一节流行性斑疹伤寒(自学)第二节地方性斑疹伤寒(自学)第三节恙虫病(自学)第五章 细菌感染第一节猩红热(自

16、学)第二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目的要求】了解:发病机理、病理解剖、并发症及后遗症、预后。熟悉: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鉴别诊断、预防。掌握:病原学、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主要内容】讲授内容(一) 病原学:细菌的特性与分型。(二) 流行病学:病人、带菌者的重要性,空气飞沫传播,易感人群。流行季节的因素。人群免疫水平与周期性,流行菌群的变迁。(三) 发病机理(四) 病理解剖(五) 临床表现1、普通型(1)上呼吸道感染期(2)败血症期(3)脑膜炎期(4)恢复期2、暴发型(1)休克型(2)脑膜脑炎型(3)混合型(六) 并发症及后遗症(七) 实验室检查1、血象2、脑脊液检查3、细菌学检查4、免疫学检查(八

17、) 诊断(九) 鉴别诊断1、其他细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2、流行性乙型脑炎3、结核性脑膜炎4、隐球菌性脑膜炎(十) 治疗:一般治疗。密切观察病情的发展。病原治疗:青霉素G(首选)、磺胺嘧啶、氯霉素、氨苄青霉素、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等的应用。休克型与脑膜脑炎型的抢救措施,肝素的应用指征。1、普通型的治疗2、暴发型的治疗3、慢性败血症的治疗(十一) 预防(十二) 预后第三节伤寒、副伤寒一、伤寒【目的要求】了解:伤寒和临床分型,预后和预防。熟悉:伤寒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特点;发病机理和病理解剖;伤寒的一般治疗;并发症治疗和慢性带菌者的治疗。掌握:典型伤寒的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及鉴别诊断;实验室检查;病

18、原治疗;【主要内容】讲授内容(一) 概论及定义:伤寒是由伤寒沙门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病理组织改变主要是全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增生性反应,尤以回肠下段淋巴组织病变最明显。临床特征为持续发热、相对缓脉、全身中毒症状、玫瑰疹、肝脾肿大与白细胞减少等。肠出血、肠穿孔为主要的严重并发症。(二)病原学:伤寒沙门氏菌属沙门菌中的D群,有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和表面“Vi”抗原。(三)流行病学:1、传染源:病人与带菌者;2、传播途径:消化道的粪口传播、水源污染、食物污染是重要途径、日常生活接触也可传播。3、人群易感性。(四) 发病机理及病理解剖:发病机理主要伤寒沙门氏菌进入消化道后,进入小肠中繁殖

19、,由胸导管入血引起第一次菌血症,再随血入肝脾、胆囊、骨髓等器官大量繁殖,形成第二次菌血症,释放内毒素,产生临床症状。病理特点是全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增生性反应。回肠下段的集合淋巴结和孤立淋巴滤泡的病变最具特征性。内毒素是致病因素。(五) 临床表现:潜伏期723d,一般1014d。典型临床经过分四期:1、初期(侵袭期) 病程第一周。缓慢起病。发热伴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咽痛和咳嗽,病情渐加重,体温呈阶梯上升,一周内高达3940。急性感染;2、极期(1)、高热;(2)、消化道症状;(3)、神经系统症状;(4)、循环系统症状;(5)、肝脾肿大;(6)、皮疹。3、缓解期 病程第34周。4、恢复期病程

20、第5周。临床分型:轻型、普通型、迁延型、逍遥型、暴发型。(六) 实验室检查 1、血象:WBC、EC等;2、伤寒沙门菌培养:血培养、骨髓培养、粪便培养、尿培养、十二指肠引流胆汁培养。3、肥达氏反应:测“O”抗体“H”抗体,注意其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四)其他检查。(七) 并发症:肠出血、肠穿孔、中毒性肝炎、中毒性心肌炎、支气管炎或支气管肺炎、其他,如中毒性脑病、胆囊炎。(八)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依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2、鉴别诊断:(1)、病毒感染;(2)、疟疾;(3)、钩端螺旋体病;(4)、流行性斑疹伤寒;(5)、粟粒性肺结核;(6)、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病;(7)恶性组织

21、细胞病。(九)预后(十) 治疗 1、一般治疗:(1)、隔离与休息;(2)、护理与饮食;(3)、对症处理;2、病原治疗:(1)、首选药物:喹诺酮类;(2)、氯霉素;(3)、头孢菌素类等。3、并发症治疗;4、慢性带菌者的治疗。(十一)预防:1、控制传染源;2、切断传播途径;3、保护易感人群。二、副伤寒(自学)第四节细菌性食物中毒一、胃肠型食物中毒(自学)二、神经型食物中毒(肉毒中毒)(自学)第五节细菌性痢疾【目的要求】了解:预后。熟悉:病原学、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鉴别诊断、预防。掌握:发病机理、病理解剖、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主要内容】讲授内容(一)病原学:痢疾杆菌的特点及变异情况。(二)流行

22、病学(三)发病机理与病理解剖:病原体的侵入,内毒素及外毒素的致病作用,结肠病变特征。(四)临床表现1、急性细菌性痢疾(1)普通型(2)轻型(3)中毒型2、慢性细菌性痢疾(1) 慢性迁延型(2) 慢性急性发作型(3) 慢性隐匿型(五)实验室检查1、血象2、粪便检查3、纤维结肠镜检查4、X线钡灌肠(六)并发症及后遗症(七)诊断(八)鉴别诊断1、急性菌痢2、慢性菌痢3、中毒型菌痢(九)预后(十)治疗1、急性菌痢2、中毒型菌痢3、慢性菌痢(十一)预防: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措施。第六节霍乱【目的要求】了解:发病机理、病理解剖、预后。熟悉: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生理、鉴别诊断、实验室检查、病原治疗、预防

23、。掌握:临床表现、诊断、补液疗法。【主要内容】讲授内容(一)病原学:霍乱弧菌的生物学特性,血清群与生物型。(二)流行病学:霍乱流行的历史与现况。传染源,传播方式,流行特征。(三)发病机理、病理生理、病理解剖(四)临床表现:潜伏期,典型各期(吐泻期、脱水期和恢复期)和各型(轻、中、重、暴发型)的临床特征。1、泻吐期2、脱水期3、恢复期(五)实验室检查1、血象2、尿液检查3、粪便检查4、血生化5、血清学检查(六)并发症(七)诊断(八)鉴别诊断1、食物中毒性胃肠炎2、急性菌痢3、大肠杆菌性肠炎4、病毒性肠炎5、非0-1群、0-139群霍乱弧菌性肠炎(九)预后(十)治疗:输液治疗的掌握,口服补液的适应

24、症;抗菌药物:四环素、强力霉素、复方磺胺药和氟哌酸等的应用。1、一般治疗2、补液疗法3、病原治疗4、其他治疗(十一)预防:严格控制传染源,饮水消毒和食物管理,疫情监视。第七节弯曲菌感染一、弯曲菌病(自学)二、幽门螺杆菌感染(自学)第八节白喉(自学)第九节百日咳(自学)第十节炭疽(自学)第十一节布氏杆菌病(自学)第十二节鼠疫(自学)第十三节败血症(自学)第十四节感染性休克(自学)第六章 螺旋体病第一节 钩端螺旋体病【目的要求】了解:钩体病的病原学,预后和预防。熟悉:钩体病流行病学特点;发病机理和病理解剖;伤寒钩体病的后发症治疗;对症治疗。诊断及鉴别诊断。掌握:典型钩体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

25、原治疗。【主要内容】讲授内容(一)概论及定义: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动物源性传染病。鼠类及猪是主要传染源。临床以早期钩体败血症,中期的各器官损害和功能障碍,以及后期的各种变态反应后发症为特点。重症者可发生肝肾功能衰竭和肺弥漫性出血,常危及生命。(二)病原学:钩端螺旋体病的一些特性。流行病学:1、传染源:主要是野鼠和猪;2、为直接接触传播;3、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4、流行特征。(三)发病机理及病理解剖:发病机理是钩体以皮肤侵入人体后,经淋巴管或直接进入血流繁殖,产生毒素引起症状。病理特点是全身毛细血管的中毒性损伤。临床表现的类型和严重程度与感染钩体的类别、毒力、数量

26、有关。(四)临床表现:潜伏期714d。钩体败血症表现:急起发热、头痛、肌痛、全身乏力、结膜充血、浅表淋巴结肿大触痛、腓肠肌压痛为主要表现。“寒热酸痛一身软,眼红腿痛淋巴大”。临床根据其表现的主要特点分以下几型:(一)感染中毒型:就是钩体病早期败血病的表现。无器官损害,13d后即恢复。 (二)黄疸出血型:钩体败血症和肝肾功能损害的表现。(三)肺出血型:钩体败血症加上肺出血的表现。分一般肺出血型和肺弥漫性出血型。 (四)肾衰竭型 钩体败血症加上肾功能衰竭的表现。(五)脑膜脑炎型 钩体败血症加上脑膜脑炎的表现。(五)钩体后发症:后发热、眼部症状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六)实验室检查(一)常规检查:WB

27、C、NC轻度升高,尿常规可检出蛋白尿、细胞和管型。(二)特异性检查:1、血培养;2、血清学试验:显凝试验,抗体效价1400,或早期及恢复期双份血清抗体效价上升4倍以上可确诊。(七)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二)鉴别诊断:感染中毒型同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鉴别;黄疸出血型与黄疸肝炎鉴别;肺出血型与大叶性肺炎相鉴别。(八)治疗(一)病原治疗:首选药物:青霉素,小剂量开始,避免出现赫氏反应。赫氏反应的表现、出现原因、如何处理。其他抗菌素应用。(二)对症处理(三)后发症治疗。(九)预防:(一)控制传染源(二)切断传播途径(三)预防接种及化学预防。第二节回归热(

28、自学)第三节莱姆病(自学)第七章 原虫感染第一节溶组织内阿米巴感染肠阿米巴病【目的要求】了解:溶组织阿米巴的生活史,流行病学情况,发病机制与病理特点,预后、预防。熟悉:治疗(病原治疗的药物及方案、对症治疗)、鉴别诊断。掌握:病原体、临床表现、主要并发症、实验室检查、诊断。【主要内容】讲授内容(一)病原学:溶组织内阿米巴,大小滋养体与包囊形态,发育过程与致病力,包囊对外界的抵抗力。 (二)流行病学:慢性病人与带包囊者为传染源,传播途径。(三)发病机理:侵入人体的过程。(四)病理解剖:病变部位,溃疡形态与特征。(五)临床表现1、无症状型2、普遍型3、慢性型4、暴发型(六)并发症(七)实验室检查1、

29、血象2、粪便检查3、血清学检查4、人工培养5、其他辅助检查(八)诊断(九)鉴别诊断1、细菌性痢疾2、血吸虫病3、直肠、结肠癌4、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5、肠结核(十)治疗:一般甲硝唑、氯喹、双碘喹啉类等抗阿米巴药物的选用。抗生素的应用,中草药治疗,并发症的处理。1、一般治疗2、病原治疗3、并发症治疗(十一)预防(十二)预后肝阿米巴病【目的要求】了解:发病机理、病理解剖、预后。熟悉: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掌握:临床表现、治疗。【主要内容】讲授内容(一)发病机理(二)病理解剖(三)临床表现(四)并发症(五)实验室检查1、血象2、病原体检查3、血清学检查4、X线检查5、超声波检查6、CT检查7

30、、肝穿抽脓检查(六)诊断(七)鉴别诊断1、细菌性肝脓肿2、肝癌3、急性血吸虫病4、肝包虫病(八)预后(九)治疗:一般治疗,抗阿米巴药物的选用。肝穿刺排脓,继发细菌感染的抗菌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指征。1、病原治疗2、肝穿抽脓或引流3、外科治疗(十)预防第二节疟疾【目的要求】了解:疟疾的预后和预防。熟悉:感染人体的疟原虫种类,疟原虫的生活史;发病机理;鉴别诊断。掌握:疟疾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原治疗。【主要内容】讲授内容(一)概论及定义:疟疾是由按蚊叮咬传播疟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疟原虫先侵入肝细胞发育繁殖,再侵入红细胞内繁殖,引起红细胞成批破裂而发病。临床以间歇性寒战、高热、继之大汗后缓解为特点

31、。间日疟和卵形疟常出现复发,恶性疟发热不规则,但可引起脑型疟等凶险发作。(二)病原学:感染人体的疟原虫有:间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疟原虫的生活史。(三)流行病学:1、传染源:疟疾患者和带疟原虫者;2、传播途径:按蚊为传播媒介,蚊虫叮咬皮肤为主要传播途径;3、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4、流行特征。(四)发病机理及病理解剖:感染疟疾之初无症状,随着成批细胞破裂、释放出裂殖子同时,细胞因子及代谢产物入血引起临床寒战、高热、继之大汗的典型症状。(五)临床表现:潜伏期:间日疟及卵形疟为1315d,三日疟2430d.恶性疟712d。疟疾的典型症状为突起的寒战、高热、继之大汗后缓解为特

32、点。脑型疟为恶性疟严重的临床类型,病情凶险,死亡率高。恶性疟反复发作,易引起贫血、肝脾肿大。输血后疟疾常发生于输入含疟原虫血后710d ,无远期复发。(六)实验室检查:疟疾诊断的确立有赖于厚或薄血涂片。也可骨髓涂片。(七)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依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2、鉴别诊断:疟疾与多种发热疾病相鉴别:有败血病、伤寒、钩体病、胆道感染、尿路感染等。(八)治疗 1、抗疟原虫治疗:(1)、用于控制临床发作的药物:氯喹、奎宁、甲氟喹、咯萘啶、青蒿素等。(2)、用于控制复发和传播的药物:伯氨喹。(3)、用于预防的药物:乙胺嘧啶。2、对症处理。 3、凶险型疟疾发作的治疗。(九)预

33、防:1、化学预防:(1)、根治疟疾现症病人及带疟原虫者;(2)、预防性服药2、控制传播媒介 3、疫苗预防。第三节隐孢子虫病(自学)第四节黑热病(自学)第五节弓形虫病(自学)第八章 蠕虫感染第一节日本血吸虫病(自学)第二节并殖吸虫病(自学)第三节华支睾吸虫病【目的要求】了解:并发症、预后。熟悉:病原体、流行病学、发病机理、病理解剖、临床表现、鉴别诊断、预防。掌握:诊断依据、病原治疗。【主要内容】讲授内容(一)病原学:中华分支睾吸虫的形态及生活史。(二)流行病学:我国流行地区分布,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发病机理与病理解剖:局部繁殖,虫体与虫卵使肝内胆管引起阻塞及其毒性分泌物对周围组织的

34、刺激而引起一系列病变,病理解剖变化。(四)临床表现:因感染轻重及人体不同的反应而有差别。消化道症状、肝脏肿大常见。重者可有腹绞痛及阻塞性黄疸,慢性重复感染,重者可发展为肝硬化。(五)并发症:胆管炎、胆囊炎和胆石症最为常见。(六)实验室检查:虫卵、皮肤试验、免疫学检查等。(七、)诊断: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确诊方法:虫卵检查。(八)鉴别诊断(九)预后(十)治疗:病原治疗药物的选用:吡喹酮,六氯对二甲苯。(十一)预防:不吃未经煮熟的鱼或虾,加强粪便管理等。第四节姜片虫病(自学)第五节丝虫病一、班氏丝虫病(自学)二、马来丝虫病(自学)三、罗阿丝虫病(自学)第六节钩虫病(自学)第七节蛔虫病(自学)第

35、八节蛲虫病(自学)第九节旋毛虫病(自学)第十节绦虫感染(自学)肠绦虫病(自学)囊尾蚴病【目的要求】了解:发病机理、病理解剖、并发症、预后。熟悉:流行病学、皮肌型囊尾蚴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预防。掌握:病原体、脑囊尾蚴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依据、治疗及注意事项。【主要内容】讲授内容(一)病原学:猪囊尾蚴为猪肉绦虫的幼虫,其形态及生活史。(二)流行病学:病人为唯一传染源,感染方式,地区分布。(三)发病机理与病理解剖:视寄生部位不同,脑、眼、皮下及肌肉组织。(四)临床表现:脑囊尾蚴病以癫痫发作为主,眼部玻璃体的视网膜下病变的症状,皮下结节囊尾蚴病的临床特点。(五)实验室检查:1、血象2、CSF3、免

36、疫学检查4、影像学检查5、病原体检查(六)诊断: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血清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及皮下结节活检。(七)鉴别诊断(八)预后(九)治疗:病原治疗:阿苯哒唑(首选)、吡喹酮;对症治疗;手术摘除。(十)注意事项。(十一)预防:彻底治疗猪肉绦虫病人。饮食与个人卫生。第十一节棘球蚴病一、细粒棘球蚴病(自学)二、泡型棘球蚴病(自学)第十二节蠕虫蚴移行症(自学)第九章 肺结核(内科学内容)【目的要求】了解: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和病理,并发症,预防,预后。熟悉: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肺结核X线特点与病理变化的关系,痰菌检查及接种卡介苗的意义。掌握:临床分型及临床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常用抗结核药物的

37、作用及副作用,常用抗痨方案。【主要内容】讲授内容(一)流行病学1、结核菌的发现:2、化学疗法的发现:3、结核病流行现状:(二)病原和发病机制1、病原学。2、感染途径。3、人体的反应性。(三)病理。1、基本病理变化是渗出、增生和变质。2、结核病变的转归。3、结核病的播散。(四)结核菌感染与肺结核的发生、发展及临床特点。原发性肺结核: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继发性肺结核:()、浸润性肺结核()、干酪性肺炎()、结核球()、纤维空洞性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五)临床表现。、症状:(1)、全身症状:午后发热、盗汗、消瘦、乏力及食欲减退、内分泌功能紊乱、血液系统异常表现。()、呼吸系统症状:咳嗽、咳痰、咯血

38、或痰中带血、胸痛、呼吸困难。2、体征:、特殊表现:无反应性结核病、全身过敏反应。(六)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结核杆菌检查:痰涂片抗酸染色镜检、荧光显微镜检查、痰结核杆菌培养、PCR技术。、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片、透视、CT检查。、结核菌素试验:旧结素试验(OT试验)、纯蛋白衍化物试验(PPD试验)。、其他检查:(七)诊断和鉴别诊断。1、诊断要点:X线检查是发现和诊断肺结核的主要方法,痰菌检查是诊断肺结核的主要依据,2002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结核病分类)。2、与肺癌、肺炎、肺脓肿、支气管扩张症、慢性支气管炎、“非典(SARS病)”、其他发热性疾病进行鉴别。(八)并发症。

39、(九)预防: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增强免疫力,降低人群易感性(卡介苗接种)。(十)治疗。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化疗原则,化疗方法,常用抗结核药物,全国化疗标准方案介绍,疗效考核依据与化疗的失败对症治疗:毒性症状,咯血。、手术治疗、支持免疫治疗和中医中药治疗:(十一)预后九、见习教学:详见传染病学见习教学大纲十、学时分配表:学时分配表理论教学内容学时见习内容学时第一章传染病学总论2.0见习一 病毒性肝炎、黄疸待查3第三章 病毒感染 第一节 病毒性肝炎第十一节流行性出血热第十二节 艾滋病.4.01.01.0见习二 发热性传染病3见习三 感染性腹泻3见习四 肺结核3第五章 细菌感染第二节 流行性脑

40、脊髓膜炎第三节 伤寒第五节 细菌性痢疾第六节 霍乱2.02.02.01.0见习五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待查3第六章 螺旋体病第一节 钩端螺旋体病2.0第七章 原虫病第一节 溶组织阿米巴感染肠阿米巴病肝阿米巴病第二节 疟疾第十节 绦虫病囊尾蚴病1.01.01.01.0第九章 肺结核(内科学)4.0学时合计25学时合计15十一、成绩考核:本课程为考查科。期评成绩为平时成绩(30%)期考成绩(70%)。平时成绩为课堂提问、作业、小测验等,期末考试为闭卷考试。十二、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1.教材:传染病学第6版,彭文伟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年11月。内科学第5版,叶任高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

41、2年7月2参考书目:(1)、实用传染病学, 李梦东编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年4月,第2版. (2)、现代结核病学,谢惠安,阳国太,林善梓,王锡甫,肖成志编著.现代结核病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编写教研室:传染病学教研室 2007-4传染病学见习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 传染病学(Epdemiology)。二、教学对象: 本大纲适用于临床医学专业(心理学方向)五年制本科学生。三、学时:15学时四、课程性质、任务和要求:传染病学课程是医学各专业的主要临床专业课之一,涉及内容多,理论教学课时少,课堂上讲授内容有限,而通过临床见习,可以让学生掌握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熟悉常

42、用的消毒隔离措施,真正领会各种常见传染病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了解各种传染病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培养学生与病人交流、获取病历资料的能力,增加学生对传染病的感性认识,训练学生正确的临床思维能力。五、教学重点:注重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掌握各种常见传染病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六、教学目的要求和主要内容:见习一 消毒隔离、穿脱隔离衣【目的要求】(一) 掌握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及熟悉常用的消毒、隔离措施。(二) 熟悉常见传染病的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三) 了解各种传染病分子生物学等检测技术。【见习内容及方法】(一) 介绍传染病室的分区:1、污染区;2、半污染区;3

43、、清洁区。(二) 讲解隔离方式:1、严格隔离;2、接触隔离;3、呼吸道隔离;4、结核病隔离;5、肠道传染病隔离;6、引流分泌物隔离;7、血液体液隔离;8、保护性隔离。(三) 讲解和示范穿脱隔离衣的方法。(四) 讲解各种消毒方法。(五) 本见习内容不再另安排单独见习,结合各章节见习内容讲解。见习二 病毒性肝炎和黄疸原因待查【目的要求】(一) 掌握黄疸病人的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熟悉胆红素的代谢及黄疸的形成,黄疸的病理生理分类,肝细胞性黄疸的临床特点。(二) 掌握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及传播途径,掌握病毒性肝炎临床分型及各型临床特点、病原学检测的临床意义及治疗原则。(三) 熟悉肝炎的鉴别诊断,重型肝炎的

44、处理方法。(四) 了解肝脏肿大常见原因,肝脏肿大的病理生理,培养学生对常见肝脏肿大性疾病(各型病毒性肝炎、伤寒、疟疾、血吸虫病、阿米巴肝病)的临床诊断思维及检测方法。(五) 练习体会肝脾肿大的触诊及其他慢性肝病的体征。【见习内容及方法】(一) 带教老师讲解病毒性肝炎的有关病原学,肝炎的常见症状与体征,黄疸的常见病因。(二) 按传染病房的要求做好防护措施后分组查看病人,采集病史、体格检查。(三) 教师巡回检查采集病史及体格检查情况,示教黄疸程度的判断、肝脾触诊的注意事项,肝掌与正常手掌的比较,蜘蛛痣的常见部位、形态及与血管痣、皮下出血点的鉴别,移动性浊音的检查方法,以及上述体征的临床意义(求教、

45、提问与学生体会相结合)。(四) 集中教室阅读所查看病人的病历、医嘱、化验及器械检查结果,并了解有关的护理记录资料,教师巡回讲解或提问学生。(五) 教师总结或提问学生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及其致病特征、传播途径、归纳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发型,通过简短练习(选择、是非题形式)加深印象。(六) 结合黄疸病例的症状、体征、实验室及器械检查结果,讨论肝细胞性黄疸、梗阻性黄疸、溶血性黄疸的鉴别。(七) 讨论肝功能损害的常见原因。(八) 结合重型肝炎病例总结重型肝炎诊断常用指标。(九) 介绍重型肝炎的治疗方案。(十) 见习结束,离开病区。见习三 发热性传染病【目的要求】(一) 掌握发热病人诊断要点,正确的临床分析方

46、法;(二) 熟悉发热的病理生理。(三) 掌握常见发热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四) 发热疾病的临床诊断思维及诊断方法。【见习内容及方法】(一) 带教老师讲解复习发热基础知识,包括发热的概念、急性与慢性、传染性与非传染性,发热分度等。(二) 讲解对发热具体病例病史问诊、体检过程中重点,注意事项。(三) 讲解传染病病房对发热病人的消毒隔离措施。(四) 分组准备进入病房进行病史采集等,戴口罩、帽子、换鞋、穿隔离衣。(五) 各组学生结具体病例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各组组长负责记录并开结束后汇报情况。(六) 带教教师巡回查房了解各组情况,随时对各组学生在采集病史过程中的指导,示教对发热病例的体格检

47、查重点,提醒问诊中的一些常识,纠正错误。(七) 各组完成对具体病例病史采集、体检,进行洗手、换衣、脱鞋和口罩。回临床教室。(八) 各组组长汇报对所采集的具体病例的有关资料,并由教师总结该病例的各种辅助检查,让学生作出诊断。(九) 就具体病例相关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提问发热的一些理论知识并记录分数作为平时成绩。(十) 教师对具体病例进行讲解,包括诊断、治疗措施等,进行理论与具体病例相结合,使学生了解发热病例的诊断思路及对具体发热病的治疗原则。(十一) 见习结束,离开病区。见习四 感染性腹泻【目的要求】(一) 熟悉感染性腹泻的临床诊断思维及诊断方法,熟悉腹泻的病理生理。(二) 掌握细菌性痢疾、霍乱

48、、阿米巴痢疾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三) 熟悉常见感染性腹泻疾病的鉴别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见习内容及方法】(一) 带教老师讲解复习腹泻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其概念、临床分类、常见病原等。(二) 分组准备进入病房进行病史采集等,戴口罩、帽子、换鞋、穿隔离衣。(三) 各组学生结具体病例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指定一名学生负责记录并开结束后汇报情况。(四) 带教教师巡回查房了解各组情况,重点讲解病史采集中注意事项、重点,随时对各组学生在采集病史过程中的指导,示教对腹泻病例的体格检查重点,讲解腹部检查的要点、手法。(五) 各组完成对具体病例病史采集、体检,进行洗手、换衣、脱鞋和口罩。回临床教室。

49、(六) 指定学生汇报对所采集的具体病例的有关资料,并由教师总结该病例的各种辅助检查,让学生作出诊断(提问式)。(七) 就具体腹泻病例的相关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提问腹泻的一些理论知识并记录分数作为平时成绩。(八) 带教教师对具体病例进行讲解,包括病史、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措施正确与否,进行理论与具体病例相结合,使学生了解腹泻病例的诊断思路及对具体腹泻病例的治疗原则。(九) 带教老师讲解腹泻的鉴别诊断,讲解消化道隔离的有关措施。(十) 见习结束,离开病区。见习五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待查【目的要求】(一) 掌握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方法和鉴别诊断,(二) 熟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原学。(三) 了解

50、乙脑及流脑的诊断及治疗原则。(四) 掌握常见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见习内容及方法】(一) 集中临床教室,简要复习乙脑及流脑的临床特征及流行病学特征。(二) 查看乙脑、流脑、结脑或隐球性脑膜炎病例。(三) 教师巡回检查采集病史及体格检查情况,示教或提问学生对脑膜刺激征、病理反射的检查方法,说明其临床意义,并让学生练习体会。(四) 集中临床教室,阅读有关病例的病历资料,通过比较上述病例的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结果及流行病学资料,归纳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方法和鉴别诊断。(五) 复习流脑的临床类型。(六) 介绍流脑、乙脑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原则及常用药物

51、。(七) 具体病例讨论。(八) 缺乏上述病例进,由教师准备多份已出院的典型病人的病历介绍给学生,讨论其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九) 见习结束,离开病区。见习六 肺结核【目的要求】(一) 结核病的病原学与治疗原则的关系。(二) 掌握肺结核的病原学、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 掌握肺结核新的临床分类及各类型的临床表现和体征。(四) 掌握肺结核的诊断要点和记录格式。(五) 肺结核的鉴别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六) 了解肺结核典型胸片表现。(七) 掌握临床化疗原则,常用抗痨方案,药物的一般及特有的不良反应。(八) 了解肺结核病房的消毒和隔离措施。【见习内容及方法】(一) 带教老师讲解复习结核

52、病的一些基础理论知识。(二) 讲解结核具体病例问诊、体检过程中重点,注意事项。(三) 分组准备进入病房进行病史采集等,戴口罩、帽子、换鞋、穿隔离衣。(四) 各组见习生对具体病例进行采集病史、体格检查,期间带教教师巡回查房,要随时掌握各组学生情况,提醒问诊中的一些常识,纠正错误。(五) 各组完成对具体病例病史采集、体检,进行洗手、换衣、脱鞋和口罩。回临床教室。(六) 带教老师介绍具体病例的各项临床辅助检查,让学生讨论所见习病例具体的、完整的诊断,有无并发症,合并症,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七) 对学生提问一般结核病的常识问题并时行记分,作为平时成绩。(八) 教师对具体病例进行理论及实践的讲解、其诊

53、断及治疗是否合理,讲解肺结核的临床表现、各型特点、鉴别诊断。(九) 见习结束,离开病区。七、学时分配表:学时分配表见习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时见习一病毒性肝炎、黄疸原因待查讨论式3见习二发热性传染病讨论式3见习三感染性腹泻讨论式3见习四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待查讨论式3见习五肺结核讨论式3合计15八、成绩考核:通过学生写作业、回答问题等来进行考核。见习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30。九、教材及参考书目: 传染病学第6版,彭文伟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年11月。内科学第5版,叶任高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年7月 编写: 传染病学教研室 2007-4儿科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儿科学(PEDIATR

54、ICS)二、教学对象:本大纲适用于临床医学(心理学方向)五年制本科学生。三、学分与学时:4.0学分。总学时为80学时,其中理论50学时,见习课30学时。四、课程模块类别及课程属性:本课程为临床医学(心理学方向)专业本科的专业课程模块必修课。五、课程性质、任务和要求:儿科学是临床医学(心理学方向)本科的主要专业课之一,是研究胎儿至青少年时期小儿发育、保健及疾病防治的临床医学学科,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儿童预防保健措施及儿科常见病的发展规律和诊断防治方案,掌握疑难病症的临床诊断思维方法、检查步骤及鉴别诊断,掌握危急重症的抢救程序和方法,了解儿科的新知识和新技术。通过儿科学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儿科学的基础理

55、论、基本知识与技能,为儿科临床医疗和科研打下基础。六、教学重点:小儿生长发育、营养及营养障碍性疾病、新生儿疾病,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及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等疾病的诊断治疗。七、主要先修课程:解剖学、药理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病原微生物学及免疫学、诊断学等。八、教学目的要求和主要内容 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 掌握掌握小儿年龄分期及各年龄期特点。2. 熟悉儿科学特点。【主要内容】讲授内容1. 儿科学的定义、范围和任务2. 儿科学的特点。(1)基础医学方面;(2)临床方面3. 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1)胎儿期(fetal period);(2)新生儿期(neonat

56、al period);(3)婴儿期(infancy);(4)幼儿期(toddlers age);(5)学龄前期(preschool age);(6)学龄期(school age);(7)青春期;第二章 生长发育1掌握小儿生长发育的各项具体指标(测量方法、正常值、计算方法) 2熟悉小儿体格生长障碍及心理行为异常 3了解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影响因素4了解小儿体格生长发育和神经心理发育的评价【主要内容】讲授内容(一)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1. 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有阶段性的过程。2. 各系统器官的生长发育不平衡。3. 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4. 生长发育具有个体差异。(二)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的因素1. 遗

57、传因素2. 环境因素营养; 疾病; 孕母状况; 生活环境。(三)体格生长1.体格生长常用指标 (1)体重 body weight: 计算公式(2)身高 (长) body height; body length。计算公式 (3)坐高 sitting height。(4)指距。(5)头围 head circumference。(6)胸围 chest circumference (7)上臂围 upper arm circumference 2. 骨骼发育(1)头颅骨发育颅骨缝cranial crack 前囟anterior fontanelle后囟 posterior fontanelle (2)脊

58、柱的发育 脊柱的增长反映脊柱骨的发育。(3)长骨的发育(骨龄测定)骨龄左手腕骨、掌骨、指骨的发育。3. 牙齿的发育乳牙primary teeth 恒牙fixed teeth 4体格生长的评价(1)发育水平(2)生长速度(3)匀称程度(四)神经心理的发育1. 神经反射的发育出生时存在而后一生永不消失的反射:角膜反射corneal reflex结膜反射conjunctival reflex瞳孔反射papillary reflex咽 反 射pharyngeal reflex吞咽反射deglutition reflex出生时存在而后34月逐渐消失的反射觅食反射rooting reflex吸吮反射suc

59、king reflex握持反射grasping reflex拥抱反射embrace reflex出生时不存在而后逐渐出现 (1岁时稳定),并终生不消失的反射腹壁反射abdominal reflex提睾反射cremasteric reflex腱反射tendon jerk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反射: Babinski sign Kering sing Brudzinski sign Nuchal rigidity2感知的发育3运动的发育4语言的发育5.神经心理发育的评价(自学)(五)脂肪组织和肌肉的发育(自学)(六)生殖系统的发育(自学)第三章 儿童保健【目的要求】(一)掌握儿童的预防接种(二)熟悉儿童各年龄期保健原则(三)了解儿童保健的具体措施【主要内容】讲授内容概述儿童保健的概念(idea of child care)儿童保健的内容(content of child care)1.生长发育2.体质健康与健康促进3.喂养营养4.危及生长发育和健康的危险因素识别与干预5.个体与人群疾病控制6.意外伤害防治7.人与环境和谐儿童保健的目的(intent of child care)儿童保健的状况(status of child care)各年龄期儿童保健原则及重点胎儿期Fetalperiod 孕母保健(health care of pregnant woman) 胎儿保健(h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