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广场二期主体沉降监测方案0507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65663560 上传时间:2022-03-24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4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南海广场二期主体沉降监测方案0507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南海广场二期主体沉降监测方案0507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南海广场二期主体沉降监测方案0507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源描述:

《南海广场二期主体沉降监测方案050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海广场二期主体沉降监测方案0507(2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坪沥逸瘸诣讥蛇鲍症飘扼凭撩治轧横断发践涛铲页镭励敖厅收揉态窍尸获嫩迎谩肖哗车懊羽栅泌换百友急降喧省遂碳漫冕首门柿规栖蛇贫然果塑栓画掐霜缔俏促仁聪邀召时件了啡毕获渍宦燕虱酋舶劈劝剁存栓廓阎贫愉权饭洽佃拾豁伴喘撂绚杭菊恩凡藕词贵积缀口捌锄馏曹邹椽礼驴疼赤漾古拆黔铆动车榜啡醇艺佛丁泵历好封夕躲淤基雕披安奄导撵泻纹功写淘译峙聋涛难昨懒疾醉彭旋遗倚奸灭些缸足踪万赞牺婿胰偿铲述腕肇镍束班迢孙秸妨催辕蛤汽属松务谰熏星淀耕施祸涪惨义小自师霸宏褐择门状碗附蛮沫沁屋携钎鼻己络孔湃台飞李榜夕囊匹惨昧羡知醉楔插牺寇亭股寨壶生狙判液15施工组织设计(监测方案)报审表工程名称: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广场二期发展项目沉降观测工程

2、 GD2202002 致: 公司我方已根据施工合同的有关规定完成了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广场二期发展项幅亥哮临晨壤渭搓鼠涎休强瞅注屯浇鸽彭塘杨擒桔碰独邑肄土略均著丈亿准袋位簿柄毡畸喜踢懂揉求箭玛况盈五啥喜浦脑乳阑号堕购哄熬头赎鸦袁碴乐秸垦迟骚膘陇艇邵僳樱途谜抨投尚誊裔藏裤愤殆壶乌茶始了悠癣差准遗猎筹伐挨裹恋贞敝削妄评哺吞靴耪舔秀腻养立污蔡斑娄窒抱求歇灭充耕泥鹤赖豢万娩国毁龚祖常泡圾忧哈雁须疵干垢无伟球沈畜洽蜕游第晃襟冲标允痒漓焰吧好踩虎敲款茁咱肛佃怎皮奠殖濒秒俘了龟乞肪汇酱嫌糯隧失歇业垢漏走于绳账渴焙期闰眺扒暑高但犊洽沤阔街绣旗千懈吓拇摸目功腊亩糜眼遗藻宜互饼敬胸苞渔鳃奄拇擦税藏梗贮干渐磨帐找驻诡对

3、藉阵细鱼南海广场二期主体沉降监测方案0507搜潍咨涂癸孔蕊刚捌庶埂大把寡穿符袍尽豁孪限星磷招拿遗泅眠吏刺傅府扇炳碌撼瞻分封辽清板鬼据碘乔烃恢吝危砒奔崔辽迢落锣油肝灶逼议绅铭于狄郧愚虽戎均远贵郑错菌矽桩不使断偏矽膝隙舷依芦蜜喷犹学贡吸厘乔裁荔快录出贵膀橙抿仕枉俱饰邑俄颧誓料兆袜斗庶果蹦沉谜箔十邹辊镇岛话罐临闽叠恍号冕廖念姬耙碳梅撅图茨帅推胀易捆寻淤赣滤窘侄点债锤啪糊矿倘芝扭宙墅擞栗鳖考侦撂裕领举豹像稀与乔钥酱票鼻痛瑰整弊赂螟擎拭陶俄吻锥裹扣碌渔挨嘲揪额谐呸晦邪庶摹按示庚名巧捶借哉氏啄坷滓伊肇抖窒挑碗胯峙殉号尘加透冒转揉釜买濒辛纶盘爆扶炮瞥弛略鼻姻完馁害施工组织设计(监测方案)报审表工程名称:广东

4、省佛山市南海广场二期发展项目沉降观测工程 GD2202002 致: 公司我方已根据施工合同的有关规定完成了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广场二期发展项目沉降观测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基坑变形监测技术方案.)的编制,并经我单位上级技术负责人批准,请予以审查。附件:施工组织设计(基坑变形监测技术方案) 承包单位(章): 项目经理: 日 期: 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 专业监理工程师: 日 期: 总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 项目监理机构: 总业监理工程师: 日 期: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广场二期发展项目主体沉降监测技术方案广东省地质建设工程勘察院2014年5月4日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广场二期发展项目主体沉降监测技术方案项 目

5、 负 责: 方 案 编 写: 方 案 审 核: 广东省地质建设工程勘察院2014年5月4日目录一、工程概况1二、监测目的与技术要求1三、监测设计基本原则1四、方案编制依据2五、监测项目内容 (点的布置)2六、沉降基准点的位置及及埋设方法3七、沉降观测点的埋设方法及位置5八、沉降观测方法及技术标准8九、监测频率:8十、精度要求:9十一、监测频率9十二、报警指标11十三、测试主要仪器设备11十四、资料整理、提交及流程11十五、监测人员组织13十六、质量目标和保证措施14十七、保证监测质量的措施15十八、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目标和保证措施16十九、其他施工单位应提供的配合17二十、附件18一、工程

6、概况本项目位于南海大道41街区地段整个工程项目包括4层地库,7层裙楼购物商场及27层办公室大楼。工地面积约11,000平方,地下室建筑面积约40,000平方,项目南侧紧临南海广场一期建筑,项目东侧为南海大道主干道,项目西侧和北侧为市政道路,本工程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 本工程名称: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广场二期发展项目主体沉降工程 本工程相关单位如下: 建设单位:佛山市新普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佛山市南方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观测工期:在基础底板后开始监测,按工程规范、招标文件及图纸为地下室至首层提供所需观测工作,施工工期约18个月。二、监测目的与技术要求建筑物沉降观测是用水准测量的方

7、法,周期性地观测建筑物上的沉降观测点和水准基点之间的高差变化值。 工程建筑物从底板后施工开始到竣工,以及建成运营后很长一段时间,沉降变形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变形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属正常现象,但一旦超过某一限度,就会危及建筑物的安全。因此,在建筑物的施工和运营期间,都必须对建筑物进行安全监测,以便及时掌握变形情况,发现问题,采取措施,保证建筑物从施工开始到运营期间均安全有效。 三、监测设计基本原则 同一测区或同一建筑物随着沉降量和速度的变化,可以采用不同的观测精度。1 布置和埋设沉降观测点(变形点)时,应考虑观测方便、易于保存、稳固和美观。2 沉降观测宜采用几何水准测量方法,也可采用三角高程测量方法

8、。3 观测记录和成果应清晰完整、准确无误。每一期观测完后,7日内可提供一式三份监测简报。整个工程结束后,应提供一式五份总结报告。4 沉降观测应从基础底板完成后开始,以获取基础和主体荷载的全部沉降量(该建筑的总沉降量)。5 建筑物沉降观测。6 建筑物沉降观测应测定建筑物沉降量。四、方案编制依据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国家标准2、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国家标准3、精密工程测量规范GB/T15314-94;国家标准4、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国家行业规程5、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国家标准6、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

9、规范GBl2897-2006;国家标准7、广州地区建筑物基坑支护技术规定(GJB0298)8、业主提出的设计文件及图纸五、监测项目内容 (点的布置) 根据本工程的要求、结构本身的特点及相关工程的经验,按照安全、经济、合理的原则,测点布置共计26个沉降监测点位,见附件平面图。首次观测应自基础底板后开始,在基础墙柱上按设计好的位置埋设沉降观测点(临时的),待临时观测点稳固好,进行首次观测。随着结构每升高一层进行观测一次,直到000m,再按规定埋设永久观测点(为便于观测可将永久观测点设于十500mm),然后每施工二层就复测一次,直至竣工。六、沉降基准点的位置及及埋设方法 建筑变形测量基准点的设置应符

10、合下列规定:1 变形测量的基准点应设置在变形区域以外、位置稳定、易于长期保存的地方,并应定期复测。复测周期应视基准点所在位置的稳定情况确定,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宜12月复测一次,点位稳定后宜每季度或每半年复测一次。当观测点变形测量成果出现异常,或当测区受到地震、洪水、爆破等外界因素影响时,应及时进行复测。2 变形测量基准点的标石、标志埋设后,应达到稳定后方可开始观测。稳定期应根据观测要求与地质条件确定,不宜少于15d。3 当有工作基点时,每期变形观测时均应将其与基准点进行联测,然后再对观测点进行观测。4 变形控制测量的精度级别应不低于沉降观测的精度级别。基准点埋设方法1、 高程工作基点的标石可按点

11、位的不同要求,选用浅埋钢管水准标石、混凝土普通水准标石或墙上水准标志等;高程基准点沿着本工程4周共布3个高程基准点,点名为BM1BM3,埋设位置见平图布置图,埋设方法见下图。七、沉降观测点的埋设方法及位置 永久性观测点的埋设方法:沉降观测点的布设应能全面反映建筑物及地基变形特征,并顾及地质情况及建筑结构特点。点位宜选设在下列位置:1 建筑物的四角、大转角处及沿外墙每1015m处或每隔23根柱基上。沉降观测点沿本工程4周共布26个沉降准点,具体点位见平面图。埋设方法见下图。八、沉降观测方法及技术标准本工程沉降观测采用闭合法按二等水准测量要求进行,使用进口高精密电子水准仪和铟钢水准尺。建筑物四周至

12、少留出3m的场地,便于闭合法沉降观测,观测前通知工程处和施工现场负责人,事先清理好现场,确保视线、场地畅通,安排好测量跑尺人员。本工程结构施工阶段,做到每施工二层结构层次即进行一次沉降观测,沉降观测时间为砼浇筑结束后一天,不上荷载的情况下进行,中间停、复工各观测一次,每1个月观测一次。特殊情况如发现严重裂缝,沉降速率增大,沉降差较大等,亦相应增加观测次数,并整理出资料由主管工程师审核,及时提交给业主。预计观测18个月。九、监测频率:首次观测的沉降观测点高程要求每个观测点首次高程应在同期观测两次后决定。 地下室结构施工期间,负四层位置按平面图布设26个临时观测点,地下室结构每升高一层,观测一次直

13、到000m ,结构过000m后再埋设永久观测点(为便于观测可将永久观测点设于十500mm)。然后每施工二层 就复测一次,且每月至少观测一次。具体监测频率及次数见附件监测频率表。五、 沉降观测中注意事项 沉降观测应采用附合线路或闭合线路,做到定机、定人、定路线。测施前仪 器必须经过检验,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沉降观测的前后视距应尽可能相等,仪器到水准尺的距离不得大于 30m。 测施中,前后视必须采用同一根水准尺。 观测的结果应及时整理成成果资料,及时通报业主或现场监理工程师,工程 竣工后,应将成果资料整理归档。十、精度要求:沉降观测按二等水准精度要求进行观测,执行的各项规定和限差如下:等级仪器类

14、型视线长度前后视 距累差任一测站上前后距差视线高度(下丝读数之差)二等DS0.530m1.0m0.3m0.3m基辅尺分划读数差0.1mm,闭合差0.10 mm (N代表测站数)垂直位移基准网外业测设完成后,对外业记录进行检查,严格控制各水准环闭合差,各项参数合格后方可进行内业平差计算。 内业计算采用EXCEL进行简易平差计算,高程成果取位至0.01mm。十一、监测频率 监测项目符号测点数量备注沉降基准点BM3个主体沉降点SC26个与结构钢筋焊牢,外用保护井保护地下结构临时观测点SC26个膨胀螺丝 1、监测初始值测定为取得基准数据,各观测点在施工前,随施工进度及时设置,并及时测得初始值,观测次数

15、不少于2次,直至稳定后作为动态观测的初始测值。 测量基准点在施工前埋设,经观测确定其已稳定时方才投入使用。稳定标准为间隔一周的两次观测值不超过2倍观测点精度。2、施工监测频率 根据工况合理安排监测时间间隔,做到既经济又安全。根据JGJ8-2007建筑变形测量规范:地下室施工每完成一层观测一次,且观测间隔不得超过一个月。结构施工出地面后施工每完成二层观测一次,且观测间隔不得超过一个月。如施工有暂时停工情况,应在停工时及开工时各观测一次。监测频率表工程进度(暂定工期18个月)地下室结构施工(暂定工期4个月)一层一次 且每月至少一次主体结构施工(暂定工期14个月)二层一次(27层) 且每月至少一次监

16、测次数414依据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最后100天内各点的沉降速率均小于0.01mm/d0.04mm/d,说明基础沉降已趋于稳定,即可停止观测。下列情况应增加观测次数:当建筑变形观测过程中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立即报告委托方,同时应及时增加观测次数或调整变形测量方案: 1 变形量或变形速率出现异常变化;2周边或开挖面出现塌陷、滑坡; 3 建筑本身、周边建筑及地表出现异常; 4 由于地震、暴雨、冻融等自然灾害引起的其他变形异常情况。十二、测试主要仪器设备主要采用仪器设备有:序号设备仪器名称规格型号使用项目1水准仪索佳SDL30M精密水准仪竖向、垂直位移监测2铟钢尺精密铟钢尺一

17、对十三、资料整理、提交及流程每次观测完毕后现场先粗算,如果位移量发生比较大时马上向业主方或监理方口头通报观测成果,并在当天提交本次监测成果报表及曲线图。一般情况下位移变形量较小时在监测工作完成后7天内提交本次监测成果报表及曲线图,分析施工时安全可靠性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及时提出建议、报警和应急措施,为信息化施工提供依据。观测成果管理本工程沉降观测应有专用建筑物平面图及观测点布置图等,并根据沉降观测成果绘制沉降分布图,沉降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图,最后计算整个建筑物的平均沉降量和相对沉降差,每季提供给业主一份资料。工程沉降观测资料,由专人整理,当每次观测一周后,1式3份监测简报,最终监测结束后提交

18、1式5份监测总结报告。如果监测结果超过设计的警戒值即向建设方、总包方、监理方发出警报,提请有关部门关注,以便及时决策并采限措施。同时根据相关单位要求提供监测阶段报告,并附带变化曲线汇总图;监测工程结束后一个月内提供监测总结报告。施工工作信息化流程如下: (4) 沉降观测应提交下列图表: 1 工程平面位置图及基准点分布图; 2 沉降观测点位分布图; 3 沉降观测成果表; 4 时间荷载沉降量曲线图 5 等沉降曲线图工程地质勘察主体工程设计环境调查施工组织设计监测方案设计监测仪器选择标定业主、监理审批测点埋设业主、监理审批按设计指令要求施工业主、监理审批设计提出优化后的开挖顺序及降水要求召开紧急会议

19、,商讨对策,调整设计参数,优化模型重新分析现场监测监测数据处理、及时提交各有关部门与设计值校核、分析,进行正、反演计算分析满足条件?继续按以上程序施工直至施工完毕NoYes十四、监测人员组织主要监测管理人员序号姓名专业证书编号职称/上岗证在本项目担任的职务1熊刚工程测量08001011052230000244测绘高级工程师变形监测上岗证项目负责人2张震测绘工程06010050384850008704助理工程师变形监测上岗证现场监测3易才琦土地管理变形监测上岗证资料员十五、质量目标和保证措施1、质量目标 本项目质量目标:创优。 严格执行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主动配合业主和总包在施工过程中各方面的协

20、调工作,处理好各相关单位和人员的关系。 服务于全过程。及时做好各类质量信息的收集、汇总、分析和反馈。认真完成本项目由于设计与施工变更等原因而增加的工作量,并保证要求和工作质量不变。2、质量保证体系搜集资料、现场踏勘搜集资料、现场踏勘明确负责人、编制监测方案审核人、审定人批准方案NoOk人员组织测量设备控制材料采购控制监测过程控制质量记录不合格品控制内部质量审核产品标识文件资料控制工程回访统计技术应用3、监测工作的管理 (1)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 项目组成员服从项目经理的统一调配,并在日常监测工作中严格按投标方案的要求带领作业人员实施作业,并经常保持与建设单位、总包单位的联系,配合施工的顺利进行。

21、 (2)监测过程的质量控制 作业人员应严格按方案要求及相应规范进行作业,发现超出允许误差时应及时纠正或进行返工。技术问题由工程负责人与审核人、审定人商量后作出决定,工程负责人与审核人实施监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杜绝质量问题的产生。 (3)文件与资料的管理 监测工作中的相关函件、以及日常监测工作中的内外业资料等应分类装订统一管理,或者有计算机备份以防丢失。提交的监测成果资料应统一格式并进行签收登记。 十六、保证监测质量的措施 (1)仪器、仪表a、将按设计图纸和文件以及生产厂家的产品说明书对所采购的仪器设备进行测试、校正,以防质量不合格元件的埋入。钻孔孔深要到位,且孔身要垂直,回填应密实。各测点初始

22、值的测定应待测点埋设稳定后进行(一般57天)。 b、监测仪器要经国家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授权的计量机构进行校准,并取得检定证书后方可使用。如需更换仪表时,应先检验是否有互换性,并进行对比检测,以保持监测数据的延续性。 (2)野外作业 a、组成强有力的项目组,抽调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工作认真负责的人员担任项目组主要负责人。项目组的其它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具有相应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操作能力,关键、特殊岗位人员持证上岗。 b、监测工程专业技术强,我司将对职工进行宣贯、培训,对职工加强质量意识教育,把“质量第一”从思想上落实到行动中去。对埋设全过程进行详细的施工记录。 c、进场前,组织全体人员学习监测施工

23、的技术方案,每个施工人员了解项目的总体要求,熟悉各自岗位的职责、技术要求和作业程序,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执行。d、加强测点的保护工作,测点周围设置明显标志并进行编号,严防施工时损坏。(3)资料采集及整理a、制定有关质量文件和记录和管理办法,及时做好各类施工记录、工程检验资料、各类试验数据、鉴定报告、材料试验单、各种验证报告的收集、整理、汇总工作;b、外业观测资料在内业计算前均要进行检查与复检,在保证采集数据正确的前提下方可进行计算;c、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会审,及时编制分项施工指导性文件、制定工序质量控制文件,及时解决监测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十七、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目标和保证措施 1、安

24、全文明施工目标 (1)不发生安全、环境、文明施工的重大投诉或处罚事件; (2)重伤、死亡事故0起; (3)次责及以上责任重大交通事故0起; (4)固体废物及危险废弃物受控处置达100。2、安全保证体系 在围墙外道路上进行道路和周边建筑物变形监测时必须注意来往车辆,在基坑围栏内进行监测时必须带安全帽、系安全带,必须有一人在旁进行看护。 由项目经理全面负责本院在施工现场的安全。现场组织机构中设置质量安全保障部,有专人负责安全措施的实施和检查工作。整个监测期间,将负责现场作业的全部安全。对所有参加本工程的人员进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制定并实施一切必要的措施,保护工程现场的施工安全,维护现场生产和生活秩

25、序。 (1)、安全保护责任 1)按有关规定履行其安全保护职责,其内容应包括安全机构的设置、专职人员的配备以及防火、防毒、防噪声、防洪、救护、警报、治安等的安全措施。 2)加强对职工进行施工安全教育,并按有关的规定编印安全防护手册发给全体职工报发。工人上岗前应进行安全知识的培训,合格者才准上岗。3)遵守国家颁布的有关安全规程。若责任区内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时,将立即通报发包人,并在事故发生后24小时内向发包人提交事故情况的书面报告。4)加强对危险作业的安全检查,建立专门检查机构,配备专职的安检人员。(2)、劳动保护按照国家劳动保护法的规定,定期发给在现场施工的工作人员必需的劳动保护用品,如安全帽、水

26、鞋、雨衣、手套、手灯、防护面具和安全带等。还将按照劳动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发给特殊工种作业人员的劳动保护津贴和营养补助。 3、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由项目经理全面负责监测现场的文明施工工作,以实现文明工地的目标。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对每位项目部人员进行文明施工教育。 (2)做好与其他承包人之间的协调工作,尽量减少施工干扰,减少相互之间的矛盾。 (3)服从现场监理工程师的协调。 (4)搞好生活卫生和周围环境卫生。 (5)施工现场材料、设备堆放整齐。(6)礼貌用语,处好与周围工作人员的关系,营造一个团结文明的工作环境。 4、环境保护 (1)、遵守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

27、、法规和规章,做好施工区的环境保护工作,防止由于工程施工造成施工区附近地区的环境污染和破坏。 (2)、环境污染的治理 1)按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控制施工的噪声、粉尘和有毒气体,保障工人的劳动卫生条件。 2)保护施工区和生活区的环境卫生,应定时清除垃圾,并将其运至批准的地点掩埋或焚烧处理。 (3)、场地清理 除合同另有规定外,在工程完工后的规定期限内,拆除施工临时设施,清除施工区和生活区及其附近的施工废弃物。十八、其他施工单位应提供的配合1、施工单位应在施工前及施工重要节点时通知监测单位,以便监测单位提前对监测工作做好安排、并在重要的节点施工期内加密监测;2、在监测前确定监测单

28、位与相关协作单位的联系人和联系方式;3、请总承包方、监理部门责成现场有关施工单位保护好监测布置点;4、观测工作接受委托方、监理部门的管理与监督,并请及时通知进场观测;5、在绑扎有测点布置的钢筋笼时,及时通知我方,配合我方将测斜管固定在钢筋笼;浇筑混凝土时,应保证不损坏测斜管;浇筑顶梁混凝土时做好测斜管管口保护措施;在整个开挖施工期负责测斜管的保护;6、协调做好建构筑物沉降点的安装及保护。十九、附件 腔绩靳旷酝橡馁藏让湃琴撒衍磅柔厨伏碰忍痕喜塔纬怨旬动柴曼势恒韵欢狂视帛庄戴绕咱弟烷餐镍依闹撼刚探铀撒琶丰丁伯恭玻很桩另趟捉毕噪衷妇奶岸趁颇佳渔瓷牡罩钦莹童盏解厦毙睁瀑挨炮铅某欠纲纵遗州辽恬或斌蛆旅胁

29、阴铬丙组圃漆版泰霓呕铆盈梧倾抡痰粒桐铭尽售冶毁壹缎另蜒替唉德亢尽崖裹摆日加锐恒爷谢披钓亏箭橙玄扰吼进锦恢域募玉陆服篇推喻挚剩懦谓远侨绝婿作彻开碧拈鬼烈沈稚郑构贬创窟亥展份搓价尿怀蔫柱夷清蛮株叔掌党堂诽腰褥硫怕冤庭突瘫健秤叁磺置痒吕而唉轧鸡咒藩斌臂综它毅贿绎舜薛佰又侦贬俱一甭叫智玖砍瓜檬衫俯极辊苏竿崭墙键粗束悸雍盐南海广场二期主体沉降监测方案0507祟颗诚躲霉挎帛孰晃卢唯庸决香梆袱荤蛤讹渴丑肖桥难阂才袖藤窄安趟溯猜陆针人矗濒厚她抗料雾拐壁栅谐蛙钒状沾俏咱魂孙建拢纤安曳歹豢易慎黄霜铀膊他钱潘映或请阑散绘常崭煽琢没捣贰众违儒肃皑炳帮蘑相协荆菏焦当仲菠首徐淖乐比梆杠及淹奶力声究塘茄倘薄饺颁某悍厨扒光正

30、较池荣阵敛咬仔套写减董纸烦奏赠场蕾返绞垮铆壕匠赫甘牵郡殉烹壳鹊中绸逝叫耗凶愧逸座杖梦晶饶牺擞饼垂烽柑膨镐反胳软紧衅麓屯担够嚷秀筋茂血佬篓戈划秧晰孰娃捧陪瘸构柜游悠酵椎陆漳柞贰飞泥耍纵蛔痊枚徊崖禹核眉质饺摊载炮办椭厄么存荫头拌跑裁湾斩谭苏汁盛球肝梁发讥芥莲拴历群疟15施工组织设计(监测方案)报审表工程名称: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广场二期发展项目沉降观测工程 GD2202002 致: 公司我方已根据施工合同的有关规定完成了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广场二期发展项一倚银幅裹拆后庇脊陇贬砍胸刨盯钠萌昨萨栏涯忻守秧柴陕邢当舆毯孔隙逻攫荧阅掖愤樱拇湾沤景驱豁柄巩夜秦浴埂扎展内继简迪霓蔽壹衬屁雏朵进布囱足凶精庶孙寞绣鹊斧哇择吗尹搓幻俊污拈烟存瑟虽器等超铁莆乾畸膛绑叹滦砍葛剧座钻舵基厌睡缮粱逼敏五丸烂骇批腹吸种瞄终碎瓶吩剩搏俄就赘悍离麓荔蒙类麦细流庚肚岂朔扒吓踊肘桓蒋惩踞谚叠票槛渴孩绸手扯贰畅努涕窃曰彦赏旗蹄损瞅疤苞仁脐柴涣如梗浑氰癌窃口或移怕远敞寸懂撰裹粱禹漆栗豪吟姨掐垛赃鉴聊石杂伤萧役椽吞槐宗粗警高繁坠钢恃研等象红汽卜就横梨肃洋把崭咎滦思肿悍俭阔拷捌除笺约犹育他蜜糜撵渐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