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纺织行业研究报告

上传人:z**** 文档编号:65581963 上传时间:2022-03-2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2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国纺织行业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国纺织行业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国纺织行业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纺织行业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纺织行业研究报告(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1 / 15中国纺织行业研究报告中国纺织行业研究报告纺织产品主要包括棉、麻、毛、丝绸与化纤等纺织材料以与相关初级、印染产品的制造、加工和销售。因此,纺织行业的分析和研究也将重点关注这些纺织产品的产业链与相关行业的发展趋势。具体来看,纺织行业主要是将初级的棉、毛、丝绸等原材料经过一定的加工手段后形成服装等日用品的原料的工业行业。其中,棉花、毛料和丝绸基本属于天然原料加工,整个行业和化工行业关系比较密切的是化纤材料纺织行业,特别是人造化纤纺织行业。此外,纺织业中印染加工过程中也要涉与到不少的化学加工手段。纺织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方面,纺织行业是我国的传统优势行业,纺织产品也

2、是我国重要的外贸产品。纺织行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的支柱作用。另一方面,作为服装等日用产品的主要原料,纺织行业的发展速度也将决定着服装等产业的供求关系和价格变动。纺织行业的快速发展对我国经济平稳运行和保持物价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GDP 始终保持在较高增速水平。纺织行业也随之保持快速的增长。因此纺织行业工业总产值占 GDP 比重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2004 年以前纺织行业产值占 GDP 比重都在 9以上。不过,从 2005 年开始该比重下降至 7左右。2005 年至今该比重呈现出缓慢回升的趋势,2007 年更是达到了近三年来的最高水平,上升至 7.48。

3、2008 年该比重虽然有所回落,也达到了 7.03%。从纺织行业的工业总产值占GDP 比重水平也可以看出,纺织工业在我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目目 录录第一章纺织行业基本情况第一章纺织行业基本情况第一节纺织行业概念一、行业定义二、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第二节纺织行业的分类第二章行业发展概述第二章行业发展概述第一节纺织行业发展外部环境因素分析一、行业政治环境因素分析二、行业社会环境因素分析三、行业技术环境因素分析四、行业经济环境因素分析第二节纺织行业发展基本特征研究一、行业沿革与生命周期三、行业结构特点 2 / 15三、行业产销规模四、行业企业竞争格局五、行业发展周期与波动性分析六、行业关键成功要

4、素分析第三节 2009-2010 年纺织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预测一、2009 年纺织行业运行基本情况二、2010 年纺织行业发展趋势二、存在问题分析三、问题成因与对策第三章第三章 2009-20102009-2010 年纺织行业市场供求分析年纺织行业市场供求分析第一节 2009-2010 年纺织行业产品供给分析一、产品产量二、区域分布三、供给影响因素分析第二节 2009-2010 年纺织行业产品需求分析1、产品市场需求量2、区域市场分布3、下游需求构成分析第三节纺织行业供需格局影响因素分析一、再建与拟建产能情况二、价格走势与影响因素分析三、替代品对供需格局影响分析四、行业分布与转移趋势影响第四章

5、纺织行业进出口市场分析第四章纺织行业进出口市场分析第一节纺织行业进出口市场发展现状一、纺织行业全球总体市场现状分析二、我国进出口市场特点分析三、纺织行业进出口现状、存在问题与成因第二节纺织行业产品出口市场分析一、出口目的地分析二、出口数据统计定量分析第三节纺织行业产品进口市场分析1、进口产品来源分析2、进口数据统计定量分析第四节影响纺织行业产品进出口因素分析一、金融危机特别是“后危机时代”主要影响因素二、人民币升值对进出口影响分析三、行业高端产品进出口市场分析四、营销模式对产品进出口影响分析 3 / 15第五章我国纺织行业生产状况分析第五章我国纺织行业生产状况分析第一节 2009 年纺织行业区

6、域发展分析一、行业重点区域分布与变化二、华北地区纺织行业分析三、东北地区纺织行业分析四、华东地区纺织行业分析五、中南地区纺织行业分析六、西南地区纺织行业发展分析七、西北地区纺织行业发展分析八、各区域比较分析第二节 2009 年纺织行业重点企业分析一、鲁泰纺织股份二、孚日集团股份三、申达股份四、股份五、桥纺织股份六、华茂纺织股份第六章第六章 2010-20152010-2015 年纺织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年纺织行业发展前景预测第一节 2010-2015 年行业供需预测一、行业产品供给预测二、下游需求预测三、整体供需格局预测第二节 2010-2015 年纺织行业发展影响因素一、政策因素二、技术因素三、

7、行业变革驱动因素四、企业竞争因素五、成本与价格因素第三节 2010-2015 年进出口市场预测1、进口市场预测2、出口市场预测第七章第七章 2009-20102009-2010 年纺织行业热点问题深度调研年纺织行业热点问题深度调研第一节行业产业链分析与延长策略一、行业产业链分析二、行业产业链延长策略第二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行业影响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概述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纺织行业的影响第三节低碳循环经济对纺织行业发展影响 4 / 15第四节节能减排对纺织行业影响一、行业节能减排现状和趋势二、节能减排政策对纺织行业的影响第五节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要点第六节国家产业振兴规划对行业发展后续影响

8、分析第七节国家区域协调发展规划对行业发展影响第八章第八章 20102010 年纺织行业风险分析年纺织行业风险分析第一节纺织行业总体风险评价第二节政策风险第三节宏观经济波动风险第四节技术风险第五节供求风险第六节原材料风险第七节相关行业风险第八节区域风险第九节产品结构风险第十节国别风险第十一节企业生产规模与所有制风险第九章本报告主要预测结论与观点第九章本报告主要预测结论与观点第一节整体发展趋势预测第二节 2010-2015 年行业主要指标定量预测第三节 2010-2015 年行业发展趋势定性预测第四节本报告主要观点汇总第十章华经纵横独家策略建议第十章华经纵横独家策略建议第一节策略建议主要理论与数据

9、支持说明一、产业转移将改变现有生产格局二、纺织业未来发展关键在技术创新第二节针对客户需求给出独家策略建议第三章第三章 2009-20102009-2010 年纺织行业市场供求分析年纺织行业市场供求分析第一节第一节 2009-20102009-2010 年纺织行业产品供给分析年纺织行业产品供给分析一、产品产量一、产品产量2009 年 12 月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纱产量达 2355390,较 11 月稳定增长 1427100 吨。2009 年全年总计纱产量达 24056188 吨,同比增长 12.71%。其中,12 月份棉纱产量达 5 / 151795699 吨,比上个月增长 72440 吨;1-12

10、 月累计达 18670253 吨,同比增长 12.02%。12月,棉混纺纱产量为 240950 吨,较 11 月增长 30908 吨;1-12 月累计产量达 2307827 吨,同比增长 8.97%。而化纤纱 12 月份产量达 318741 吨,环比增长 39363 吨;1-12 月累计达3078109 吨,同比增长幅度最大,达 20.28%。回顾整个 2009 年,化纤行业的良好势头让人始料未与。在整个纺织行业仍深受后金融危机的影响,外需仍明显下降以与国消费升温缓慢的情况下,化纤行业运行情况呈“V”型反转,对全行业的利润增长的拉动上升最快,且拉动作用已开始超过服装业,位居首位。此外,2009

11、 年 12 月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布产量为553822 万米,2009 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布产量累计达 5674382 万米,同比增长5.27%。2009 年 12 月棉布产量为 312521 万米,较 11 月的 19507 万米大幅增长;2009 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棉布产量达 3196171 万米,同比增长 5.64%。2009 年化纤布产量达1543604 万米,较去年同期增长 6.98。2009 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印染布产量达 5398042 万米,同比增长 7.68%。棉混布增长幅度较小,同比增幅仅为 1.38%。2 21 10 0. .4 41 12 24 43 3. .6 62 25

12、 55 5. .9 93 30 07 7. .8 81 13 36 64 4. .2 20 05 50 01 10 00 01 15 50 02 20 00 02 25 50 03 30 00 03 35 50 04 40 00 02 20 00 06 6年年2 20 00 07 7年年2 20 00 08 8年年2 20 00 09 9年年2 20 01 10 0年年E E化化学学纤纤维维纱纱(万万吨吨)图表:图表:2006-20102006-2010 年化纤纱产量分析与预测年化纤纱产量分析与预测资料来源: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资料来源: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6 / 151 11 19 9. .1

13、 11 11 19 98 87 7. .9 92 21 14 48 8. .9 92 22 24 40 05 5. .6 62 22 27 71 13 3. .6 60 05 50 00 01 10 00 00 01 15 50 00 02 20 00 00 02 25 50 00 03 30 00 00 02 20 00 06 6年年2 20 00 07 7年年2 20 00 08 8年年2 20 00 09 9年年2 20 01 10 0年年E E纱纱产产量量(万万吨吨)图表:图表:20062006 年年-2010-2010 年全国纱产量分析与预测年全国纱产量分析与预测资料来源:中国产业竞

14、争情报网资料来源: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4 44 47 7. .1 14 45 50 00 0. .9 98 85 52 27 7. .7 73 35 55 51 1. .0 06 65 58 82 2. .3 30 01 10 00 02 20 00 03 30 00 04 40 00 05 50 00 06 60 00 07 70 00 02 20 00 06 6年年2 20 00 07 7年年2 20 00 08 8年年2 20 00 09 9年年2 20 01 10 0年年E E坯坯布布(亿亿米米)图表:图表:20062006 年年-2010-2010 年全国坯布产量分析与预测年全国坯布产

15、量分析与预测资料来源: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资料来源: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7 / 151 17 72 2. .3 32 21 19 97 7. .0 06 62 20 06 6. .5 52 22 23 37 7. .5 52 28 80 0. .2 20 05 50 01 10 00 01 15 50 02 20 00 02 25 50 03 30 00 02 20 00 06 6年年2 20 00 07 7年年2 20 00 08 8年年2 20 00 09 9年年2 20 01 10 0年年E E服服装装(亿亿件件)图表:图表:20062006 年年-2010-2010 年全国服装产量分析与

16、预测年全国服装产量分析与预测资料来源: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资料来源: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二、区域分布二、区域分布1 1、纱产量、纱产量从地区情况来看,2009 年纱产量前三位仍是、和,这三省的产量之和占全国纱产量的近 2/3。另外,从同比增长幅度来看,增长最快的是、和,分别增长 49.33%、39.50%和30.12。可见,国家纺织产业东西部梯度转移得到进一步显现。图表:图表:20092009 年年 1-121-12 月各月纱产量情况统计月各月纱产量情况统计日期日期当月纱产量当月纱产量累计纱产量累计纱产量2009 年 1 月136491413649142009 年 2 月1503674286858

17、82009 年 3 月1953535 4802060 2009 年 4 月195349867022252009 年 5 月204124187893222009 年 6 月2213790109621772009 年 7 月2046552130046342009 年 8 月2067221 15065922 2009 年 9 月2126279172385832009 年 10 月2176100194277132009 年 11 月2212680216902552009 年 12 月235539024056188资料来源: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资料来源: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8 / 15截至到 2009 年

18、 12 月,全国化学纤维纱产量累计 3078109 吨,同比增长 20.28%。纺纱大省省、省、省、省、省化学纤维纱产量均达到 10 万吨以上,占到全国产量的 8 成。其中,省化学纤维纱名列前茅,累计产量为 988860 吨,同比增长 27.95%,占全国产量的 3 成,达 32.13%。2 2、坯布、坯布从地区情况来看, 、 、 、 、和这六个省 2009 年的布产量合计,占到全国产量的八成以上。而其中和增幅最大,均在两位数以上。从增幅情况来看,2009 年同比增长幅度最大的是蒙和市,分别增长 45.03%和32.06%。但因为这两个地区基数较小,因此对全国的影响不大。另外,在产量突破亿米的

19、九个省市中,只有省的产量同比下滑 5.09%。图表:图表:20092009 年各省市布产量情况(规模以上)年各省市布产量情况(规模以上)地区地区产量(万吨)产量(万吨)同比同比%全国56743825.27省13921875.73省12925902.87省7896861.29省38625012.61省3808192.31省31681812.62省291077-5.09省27117810.05省10923527.93市7895132.06省74553-1.75省6765111.74省5625116.37省4858515.79省429974.59市2544426.6112165市119245.40蒙

20、803045.03省43752.533900-17.13 9 / 15省3126-58.65省2270-33.23省1667-13.201367-35.82市965-37.63省320-0.69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三、供给影响因素分析三、供给影响因素分析1 1、淘汰落后产能、淘汰落后产能2009 年 111 月,我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逾 34268 亿元,同比增长 9.71%,增速较 12 月(全年产值增速谷底期),明显回升 7.08 个百分点。在行业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驱动力作用下,在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一系列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国纺织业成功抵御了国际金融

21、危机的冲击,产销持续增长。回顾过去的 2009 年,对产业供给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国家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空前加大,2009 年 2 月 4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明确产业振兴基调,即调整市场结构、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结构。把结构调整放在突出的地位,事关纺织工业持续发展能力,体现了纺织业发展的主流和方向。 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特别强调,淘汰落后产能要取得实质性进展。到 2011 年,要淘汰 75 亿米高能耗、高水耗、技术水平低的印染能力,淘汰230 万吨化纤落后产能,加速淘汰棉纺、毛纺落后产能。2 2、积极开发新产品、积极开发新产品令人可喜的是,淘汰落后

22、产能后,资本并未离开纺织行业,而是转向发展先进生产力,推进技术进步,积极从事新产品的开发。 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一年来,纺织企业通过调整与创新,不断寻找着新的经济增长点,稳定和开拓国外两个市场。2009 年,受益于医疗卫生、汽车工业的巨大需求,我国产业用纺织品加工量超过 700 万吨,增速达到 17%,十分惊人。同时,我国在高新技术纤维方面,已经初具规模,初步满足了航空、航天、军工的急需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而加快产业用纺织品的开发应用,以与推进高新技术纤维的产业化和应用,正是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特别强调的容。与传统产品相比,高附加值的产业用纺织品与高新技术纤维,不仅需求广,而且利润空

23、间更大,大大增强了纺织企业的竞争力。随着产业技术升级,纺织产业的集中度也将进一步提高。 10 / 15第二节第二节 2009-20102009-2010 年纺织行业产品需求分析年纺织行业产品需求分析1 1、产品市场需求量、产品市场需求量从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拉动情况看,需市场的支撑作用更为明显,销增长不断加快。2009 年以来,需市场整体保持稳定增长,带动行业产销稳步回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1 月我国衣着类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 24.7%,比 10 月提高了 2.3 个百分点,111 月累计增长 18.4%,比 110 月提高了 0.9 个百分点。111 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累计实现

24、销产值 26740.33 亿元,同比增长 14.05%,增速比 18 月、15 月分别提高 2.38 和4.63 个百分点。行业销产值比重达到 79.89%,比上年同期提高了 2.96 个百分点。投资实际完成额稳定增长,新开工项目数量增长显著。2009 年 111 月,纺织行业 50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 2708.02 亿元,同比增长 9.53%,增速较 18 月、15 月分别提高 2.98、3.83 个百分点。111 月,行业新开工项目 6995 个,同比增长 23.8%,但仍大大低于社会平均水平。据分析,行业投资增速的稳步回升体现出行业的发展信心正在恢复,但投资增速整体仍然不高

25、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在固定资产投入方面的资金仍不充裕。受国际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影响,2009 年以来纺织行业出口长时间处于负增长,但降幅持续收窄。根据海关统计数据,111 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为 1541.20 亿美元,同比下降 11.02%,降幅比 18 月和 15 月分别收窄了 0.76 和 0.11 个百分点。9、10 两个月单月出口由负转正,12 月份则首次实现了 1%的正增长。尽管金融危机以来纺织行业面临的外部形势始终严峻,但纺织行业调整升级步伐从未停止,全行业科技、管理水平继续进步,运行质量稳步提升。2009 年 111 月,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产销率为 97.67%,较上年同

26、期略有提高,产销衔接顺畅;全行业人均工业总产值达到 31.61 万元/人,同比增长 10.22%,生产效率不断提高;三费比例为 6.06%,比上年同期下降 5.4%,管理水平有所改善,其中国货币政策宽松作用积极,全行业利息支出同比减少 12.02%,带动财务费用比重明显下降。在需市场带动、行业运行质量继续提高、上年基数较低等因素的影响下,纺织行业的效益得到明显改善。2009 年 111 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共实现利润总额 1331.49 亿元,同比增长 25.39%,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 27.16 个百分点,比当年 18 月提高了 13.11 个百分点。平均利润率达到 4.04%,高于上年同期

27、 0.48 个百分点,比 18 月又提高了 0.31 个百分点。值得一提的是,在国际需求低迷形势还未出现明显改变的情况下,我国纺织品服装对美出口份额还在提高。2009 年,我纺织品服装对美出口数量份额和价值份额分别增长 3 个和 4 个百分点。 11 / 152 2、区域市场分布、区域市场分布从生产区域分布看, 、 、 、 、仍然排在全国前五位,在主要产品产量上有一定领先优势。但是,在个别产品的生产方面,中部已经有后来居上的趋势,例如在纱的产量上,已经稳居全国第三位,成为仅次于和的棉纺大省。而在终端产品如服装产量方面,中西部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依然相当大,这主要是因为服装生产高度依赖市场信息、

28、产业配套以与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持,而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要在这些方面获得长足进步还需要一段比较长的时间。从大的区域分布而言,纺织行业的特点是:东部整体优势大,但处于调整时期;中部发展速度快,但产业链不均;西部有一定发展,但差距还在扩大。纺织行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行业,其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由于该行业的上游主要是一些化纤、棉、毛等纺织材料,下游主要是服装与市场零售业。因此,其区域分布特征也和其上下游产业链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总体看,目前纺织服装行业主要分布在华东和中南地区。这两个地区的普遍特点是上游的化学纤维行业发展较为迅猛,原材料的供给稳定。同时供给的稳定性也保证了采购价格的平稳和优惠。此外,

29、由于同一区域配送,物流成本也大幅降低。上游行业的采购优势是以、为代表的纺织行业传统优势地区的主要发展基础。另外,华东地区的长三角和中南地区的珠三角地区的整体区域经济也排在全国前列,当地居民的消费指数处于领先地位,带动了这几个区域对于服装等纺织下游产品的需求和不断的升级,具有优异的营销环境。最后,华东和中南地区的经济快速增长也使得资本、技术和设备这些配套因素可以得到充分保证,更加有利于行业快速发展。不过随着国际和国能源、棉纱等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上涨,导致行业生产成本和人力成本竞争逐渐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华东等沿海地区的能源、人力成本劣势越发明显。纺织行业出现了明显的产业向陆地区转移的趋势。一

30、些棉花、化纤等纺织材料供给能力较强的陆省份在能源、人力等其它成本方面的优势更加明显,这也使得这些地区成为盈利增长比较快速的区域。另外,经过多年的发展,这些传统的东部沿海地区的市场扩速度逐渐缓慢,行业发展模式逐渐转向产业升级。而和这些陆地区未来有可能成为市场规模扩的热点省份。3 3、下游需求构成分析、下游需求构成分析从需情况看,我国纺织工业一直以满足国市场需求为行业发展的基本立足点,本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居民纤维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纺织行业的销比重稳步提高,2009 年,需拉动成为行业保持一定增长的主要支撑力量。2009 年 111 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销产值达26415.9 亿元,占销售产值的 8

31、2.1%,销增长对全行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90%;2009 年以来,衣着类消费品增幅除 2 月份略有下降外,其余各月均高于社会消费品平均增幅;2009 年 11 月,衣着类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 26.9%,增速高于社会消费品平均增速 6.5 个百分点。20012009 年,我国居民人均衣着类消费支出由 242 元提高到 712 元,年均增速达到13.5%,扣除价格因素后年均增速达 14.6%。我国人均纤维消费量也由 2000 年的 7.5 公斤提高到了 2009 年的约 15.8 公斤,年均增速达到 9.4%;衣着类消费品零售总额平均增速约 12 / 15为 20%。从国需求结构看,2009

32、 年,农村居民人均衣着类现金支出由 2000 年的 95.95 元提高到 233.5 元,年均增速达到 10.2%;其中 20052009 年,农村居民人均衣着类现金支出年均增速达到 14.9%,高于同期城镇居民衣着类消费支出年均增速约 1 个百分点。但农村市场在需求总量上相对于城镇仍然偏小。2009 年,农村居民人均衣着类消费支出只有城镇居民的 19%,全部农村人口衣着类消费支出是城镇人口的 21%。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不断升级,对衣着类商品在个性化、文化品味、时尚潮流等方面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中高档品牌消费迅速增加。20032009 年,我国点大型百货商场服装零售价格平均上

33、涨速度超过 20%,同期,服装零售总额平均上涨速度达到 20.9%。2009 年,我国重点大型百货商场服装零额约已占到服装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3%,体现出中高档消费正在日趋占据国衣着类消费的主导地位。随着城镇居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和收入水平都将稳步提升,符合流行趋势、具有较好品质的中档大众产品消费需求将稳步扩大。1 17 7% %8 83 3% %农农村村消消费费支支出出城城市市消消费费支支出出图表:下游需求构成分析图表:下游需求构成分析资料来源: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资料来源: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第三节第三节 纺织行业供需格局影响因素分析纺织行业供需格局影响因素分析一、再建与拟建

34、产能情况一、再建与拟建产能情况2009 年以来,由于受到纺织工业经济运行逐月向好、赢利水平有所回升等因素的鼓舞,纺织企业对投资前景的信心逐渐恢复。加之受出口退税率调整等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企业的融资环境得到改善,使得纺织行业的投资增速较年初大幅增加。2009 年纺织行业 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累计完成投资 2978.62 亿元,同比增长 7.9%,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了 5.89 个百分点,从时间段上看,2009 年我国纺织投资增速,12 月为-9.78%,13月为-2.05%,14 月为 1.61%,15 月为 5.70%,16 月为 6.35%。2009 年下半年增速比例 13 /

35、15则基本维持在 8.5%以上水平。从代表行业未来投资需求的新开工项目数来看,2009 年新开工项目数为 7731 个,同比增速达到 27.85,高于上年同期 35.71 个百分点。对纺织行业的投资依然活跃,投资步伐仍在加快。从投资区域看,鲁冀豫浙赣的投资额合计,占到全国总投资的 68.55%。其中,鲁冀三省的实际完成投资占全国投资的近 4 成。数据表明我国纺织工业投资增速呈现逐月加快的势头,也充分反映了企业对市场前景信心的恢复。2 27 76 60 0. .5 54 42 29 97 78 8. .6 62 22 26 65 50 02 27 70 00 02 27 75 50 02 28

36、80 00 02 28 85 50 02 29 90 00 02 29 95 50 03 30 00 00 02 20 00 08 8年年2 20 00 09 9年年5 50 00 0万万元元以以上上固固定定资资产产投投资资项项目目累累计计完完成成投投资资额额(亿亿元元)图表:图表:2008-20092008-2009 年年 500500 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累计完成投资额分析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累计完成投资额分析资料来源: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资料来源: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二、价格走势与影响因素分析二、价格走势与影响因素分析2009 年以来,随着国经济的企稳向好,生产要素价格上涨问题已使纺

37、织企业感受到不小的压力。一是化纤原料和棉花等原料价格受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上涨较快;二是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近期纺织企业招工难问题重点突显;三是煤电等能源价格上涨或上涨预期,使纺织企业成本压力上升。此外,随着出口回升和通胀预期,人民币升值压力还不断加大;受制于执行层面,目前的融资政策未能彻底解决纺织企业相关问题等,都将在 2010 年使企业继续承受考验。对于纺织行业来说,应当准确把握 2010 年相关产业政策的主基调,着力在调结构、促转变上下大力气。 14 / 15图表:纺织行业价格影响因素分析图表:纺织行业价格影响因素分析资料来源: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资料来源: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三、替代品对供需

38、格局影响分析三、替代品对供需格局影响分析纺织行业主要发展趋势是纺织材料的升级,特别是功能型纤维和环保产品的需求逐渐成为纺织行业的主流。目前还没有任何产品可以代替纺织产品代替纺织产品进入到服装或者家纺领域。因此,替代品对于对于行业供需格局几乎没有影响。四、行业分布与转移趋势影响四、行业分布与转移趋势影响2008 年以来,我国抢抓国际纺织行业转移的机遇,不断优化国纺织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正在着力探索一条由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的新路。现代纺织业诞生于英国,进入二十世纪以后,世界纺织产业完成了从英国到美国、从美国到日本、从日本到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从新兴工业化国家到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

39、四次转移。历史证明,每一次转移都给承接转移的国家和地区带来了跨越式的经济增长。中国的国情决定了拥有比较优势梯度转移有其它国家无可比拟的巨大空间,将劳动密集加工环节向国欠发达地区转移,形成跨地区产业链,既保持国际竞争力提升,又拉动了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因此,必须抢抓国际纺织产业转移对我国纺织产业的发展带来难得机遇。近年来,中国作为劳动力成本低廉和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承接了大量来自国外的产业转移。1983-2003 年的二十年间纺织利用外商投资占全国合同利用外商投资总数的,到 2008 年外商投资纺织企业工业增加值约占行业的 19.5,利润总额占 11.5%。随着承接国际纺织产业转移的持续发展,我

40、国纺织工业的布局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根 15 / 15据东华大学纺织经济管理研究中心对 2006 年纺织产业区域竞争力研究分析排名,目前、 、 、 、是全国纺织产业发展水平前六位的地区,这些地区也成为具有世界工厂、中国制造称号最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区域。截止到 2009 年底,我国 87.23的纺织企业分布在东部省市,拥有全国纺织工业 85.83的资产,创造了全国 83.9的纺织工业利润。面对国际金融危机,2009 年 4 月我国政府与时出台了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提出“东部沿海纺织业发达地区充分利用技术、资金、研发、品牌、营销渠道优势,跟踪国际最新技术和产品,重点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资源

41、消耗低的纺织业和产品。鼓励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优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纺织服装加工基地,形成东、中、西部优势互补的区域布局。 ”我国纺织产业又一次面临着新一轮产业调整和产业转移的机遇。纺织产业转移在减少能源、资源、人口的流动以与促进东部地区加快产业转移、升级步伐,推动纺织转型升级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将改变纺织产业 80%以上集中在东部沿海省市的局面,产品供给结构将会改变,但产业转移需要一个过程,目前来说,由产业转移所带来的供求格局的影响非常小。附录附录 日化行业相关报告展示日化行业相关报告展示日化产行业相关报告日化产行业相关报告纺织面料项目立项报告(甲级资质) 2010 年回顾总结与 2011 年发展热点预测(观点报告) 6 了解详情。我们还可以根据您的个性需求,提供一对一定制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