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重组仿真模拟卷3

上传人:努力****83 文档编号:65542822 上传时间:2022-03-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重组仿真模拟卷3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重组仿真模拟卷3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重组仿真模拟卷3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重组仿真模拟卷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重组仿真模拟卷3(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重组仿真模拟卷(三)第卷(选择题共36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2013浙江省杭州四中教学质检)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逮(di)捕 发酵(ji o)梦魇(y) 片言只(zh)语B拂(f)晓 舌苔(ti)攒(cun)射 嗜痂之癖(p)C咯(k)血 剽(bio)悍节骨眼(ji) 家给(j)人足D作(zu)坊 打烊(yng)肱骨(gng) 牝(pn)鸡司晨解析A梦魇yn。B.嗜痂之癖p。C.剽pio悍。答案D2(2013四川卷)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平添算账声名鹊起厉行节约B砥砺麦杆徇私舞弊好高骛远C硫璃称颂关怀备至有恃无恐D飞

2、碟疏浚出尔反尔突如其来解析本题考查音同、音近、形近造成的别字。B.杆秆。“麦秆”是麦子的茎。“杆”读n时,指器物像棍子的细长部分。“秆”指麦、稻、玉米等植物 的茎。C.硫琉。“琉璃”一般是指用某些矿物原料烧成的半透明釉料。“硫”是一种非金属元素,通称“硫黄”,可用以制火药、火柴、杀虫剂等,亦可用来治皮肤病。D.奇其。“突如其来”是指突然发生。“其”是虚词,没有实际意义,而“奇”是实词,一般有“奇怪”的意思。答案A3(2013北京市海淀区查漏补缺题)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虚词恰当的一项是()_人类来说,理想的居住环境是山水园林城市,当然,最富有魅力的城市还是历史文化名城。有的历史文化名城是国家的首

3、都;有的_不是首都,_在这里曾发生过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有的在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曾经产生过重大影响。_有一点很关键,就是历史文化名城保留了比较多的文化遗迹。_,是不是历史文化名城,主要看它是不是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深厚的文化底蕴。A对即使也还所以B对于虽然但是还总之C对虽然但是也所以D对于即使也也总之解析处,对应后面的“来说”应该选“对于”;两处可以从语义上加以分析,承接前文,不是首都便缺少文化名城的要素,所以两个分句之间应构成转折关系,应为“虽然”“但是”;处,承接前文的内容,是前文内容的补充,应该“还”;后面的句子“是不是历史文化名城,主要看它是不是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显

4、然是对整个段落论述的总结,属于结论,所以应 该填“总之”。答案B4(2013山东省临沂市5月高考模拟)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芦山县和宝兴县的部分乡镇受灾严重,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B4月上旬以来,受H7N9禽流感影响,全国各地活禽交易跌入谷底,大量积压,养殖户资金压力倍增。C国和家的命运攸关,是中华民族漫长历史中最为深刻的总结,国家兴衰始终都在塑造个体命运中扮演核心角色。D近期以来,该公司出台多项管理办法,从源头上建立起厉行节约的长效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舌尖上的浪费”。解析A歧义,“部分”指向不明。B.暗换主语,导致句子结构混乱,“大量积压

5、”的主 语不明。D.不合逻辑,“一定程度上杜绝”自相矛盾。答案C5(2013山东省济南市巩固性训练)下列各句标点符号的使用,正 确的一项是()A山东半岛经济协作区,拥有大量的科技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B这家出版社在2013年第二季度社科新书订单上提醒邮购者:务必在汇款单上写清姓名及详细地址(汇款单附言栏内注明所购的书名、册数)。C根据省政府的有关要求,结合2013年济南市的工作安排,今年上半年,市政府要新开工建设一批廉租房,任务重、工程长、规模大。D我长久地凝视清明上河图,想象着宋朝时春天的开封城,在疏林薄雾中,掩映着几家柳

6、阴茅舍、小桥流水、老树和扁舟。解析B括号中的内容不是地址;另外,“邮购者”后面用逗号好一些。C.句中的顿号改为逗号。D.“清明上河图”应该用书名号。答案A6(2013江西上高二中第三次月考)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堂吉诃德对骑士小说很痴迷,他甚至变卖土地去买书。在骑士小说的影响下,他决心做一个游侠骑士,去消灭一切暴行,承担种种艰险,为自己扬名,也为国家效劳。他认为这是美事,也是自己非做不可的事。(堂吉诃德)B祖父死后,陈姨太以避“血光之灾”为由,不许瑞珏在家里生孩子。虽然觉慧坚决反对,但觉新认为自己担不起不孝的罪名,还是将瑞珏送到城外荒郊的茅屋中,结果瑞珏不幸难产而死。(家)C

7、女娲炼石补天,所剩一块,弃之青埂峰下。此石后幻化成神瑛侍者,他每天用甘露浇灌绛珠草。使仙草既受天地精华,又受雨露滋润得换人形,修成女体。她决意下凡为人用一生的眼泪偿还神瑛侍者的甘露之恩。(红楼梦)D张飞大闹长板桥之时,单枪匹马站立桥上,三次大喝,吓退了曹操大军;张飞在吓退曹军之后,却忘了命人把桥梁拆掉,引得曹军再次追来。(三国演义)解析“张飞忘了命人把桥梁拆断”错,张飞拆断了桥梁,才引得曹军再次追来。答案D二、(9分 ,每小题3分)(2013山东省高考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周易的前生今世周山易传是对周易一书的第一次系统解释的著作,因为共有10篇文字,故又称十翼。易经与周易,不是两名

8、一实的重同关系,而是种属关系。自从阴、阳爻由数字中归类抽象出来之后,很自然地固定为六十四个六爻卦体,对这些卦体作出有序排列,并且各自给予一个卦名,便诞生了第一部易经。据史传,这第一部易经诞生于夏代初期,其名为连山。夏代之前,洪水泛滥,人或为鱼鳖;大禹治水,洪灾顿息,舜将帝位禅让于禹,建立夏朝。由于长期的洪灾,人们对赖以避难的高山心怀感激;洪灾之后的渔猎生活,山上盛产的野果和飞禽走兽,为人们的主要生活来源;对山的崇拜,也就成为一种必然。因此,在对六十四卦排序之时,象征山的“艮”卦名列榜首,也就顺理成章。六爻重卦“艮”是由两个经卦“艮”相重而成,象形山连着山。所以,夏代制定的以“艮”为首卦的易经,

9、便取名为连山。我国最早图腾对象“山”,也因此可以确认。由渔猎社会转向农业社会,也是在以“山”为崇拜对象的夏代。个中原因,显然是洪水消减之后,人们纷纷从山上下来,在平原上安营扎寨的缘故。长期的农事活动,使人们对“春播一粒 粟,秋收万颗粮”的土地产生了感情。于是,由“山”移情于“地”的观念随着农事活动的深入展开而得以确立。商汤取夏政而代之,作为治国之策的易经,也必须作出相应的改编。由于古籍资料的残缺,我们已无法知道改编的全部内容,但是从商朝初期诞生的第二部易经称名归藏,可以确定这部易经的首卦已由“艮”改换为“坤”。坤为地,以“坤”为首卦的归藏,表达了商代先人对大地的崇拜,我们祖先由此进入第二个图腾

10、崇拜时代。商代八百年,是农业社会逐渐走向成熟的阶段。成熟的农业生产,使先人们意识到农作物的收成好坏并不取决于土地,而是取决于天气: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洪涝旱灾,欠收甚至颗粒无收。于是,先人的观念又开始发生第三次转变,即由对“地”的崇拜转向对“天”的崇拜。商朝末年,周族领袖姬昌被商纣王囚禁于羑里,在狱中对第二部易经即归藏作了全新的编纂,即史称“演易”。经姬昌重新编纂之后的这第三部易经,在周朝取代商政权之后正式命名为周易,即“周朝的易经”。由于观念的变化,更由于周易的诞生,归藏自周代始式微,但是,一直到春秋末期,它还有可能被完整保留着。据礼记记载,孔子为了解殷商社会,曾专门跑到殷商贵族集居地宋国,

11、寻找并研究归藏;从孔子的“吾欲观殷道得坤乾焉”的透露,我们也获得了归藏的首卦是“坤”,第二卦是“乾”的信息。汉代时,归藏可能还有较多内容存世,所以有易学家焦竑的“商时讲学者首重在静”之议论,经学家郑玄在礼记注疏中称:“殷阴阳之书存者有归藏,是亦以归藏为殷易矣”。现在所见的归藏佚文,一为收录在道藏中,二为前些年从湖北荆门王家台楚墓中发掘的竹书残简。这些佚文为姬昌“演易”的背景提供了信息。从西周到东周,周易不仅是周王朝的治国大纲,也是朝廷及贵族决疑解难的工具。左传、国语中的二十多条占筮或援引周易决疑记载,便是周易权威性和实用性的直接表达。春秋末期,“善为易者不占”成为风气。孔子晚年喜易,以致“韦编

12、三绝”,为学生讲易,留下解读周易的数篇文字,与前人留下的几篇资料性文字一起,合编成易传,遂使得周易如虎添翼,进入每一位读书人的书房,并进而成为后世科举取士的“统编教材”。(节选自2013年 3月11日文汇报,有删改)7关于易经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易经与周易,不是两名一实的重同关系,而是种属关系”,由此可知,周易包括易经,二者是种属关系。B“孔子晚年喜易”,他把解读周易的数篇文字,与前人文字一起合编,形成对周易进行系统解释的著作易经。C全文谈到了与易经相关的三部著作,即连山归藏周易,而这三部著作体现了易经在不同时期的发展。D易经在不断的更新与发展之中,首卦也在不停地 变化,从夏初

13、到商初再到周代,一直到现在,其首卦还在不停改变。解析A周易,即“周朝的易经”,所以周易属于易经。B.易传是对周易一书的第一次系统解释的著作,易经不是。D.无中生有,易经首卦到周易定为“乾”后,直到现在首卦是否改变,文中无此信息。答案C8下列各项对于易经首卦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夏代之前,洪水泛滥,山上盛产的野果和飞禽走兽,为人们的主要生活来源,对山的崇拜,使象征山的“艮”卦在连山六十四卦中名列榜首。B夏代以后,长期的农事活动,使人们对土地产生了感情。于是,由“山”移情于“地”,使得商代初期的归藏首卦由“艮”卦变化为“坤”卦。C商代八百年,农业社会逐渐走向成熟,使先人们意识到农作物的收成好

14、坏更多取决于天气,于是到周易时,首卦已更新为代表天的“乾”卦。D易经首卦在不同阶段的每一次变化之中,生活环境的变化,食物来源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信仰的转变都对变化起着举足轻重地决定性。解析连山定首卦为“艮”和归藏定首卦为“坤”,三个原因都包括;周易定首卦为“乾”时,生活环境和食物来源基本未变,主要是因为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信仰发生了转变。答案D9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夏代初期诞生的连山,以“艮”为首卦,这为我们现在将我国最早的图腾对象确认为“山”提供了重要的历史依据。B商汤取夏政而代之,作为治国之策的易经,也作出了相应的改编,通过对改编全部内容的分析,获知大地已被崇拜。C周

15、族领袖姬昌在狱中对归藏作了全新“演易”,后被周武王命名为周易。直至此时第三部易经方才尘埃落定。D汉代时,第二部易经归藏还有较多内容存世,所以才能有易学家焦竑的“商时讲学者首重在静”之议论。解析B项“通过对改编全部内容的分析”错,根据原文“已无法知道改编的全部内容”可知。C.无中生有,从原文中看不出“被周武王命名为周易”。D.原文中为汉代时归藏“可能”还有较多内容存世。答案A三、(9分,每小题3分)(2013江西省吉安市第一次模拟考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赵惠文王卒,子孝成王立。七年,秦与赵兵相距长平,时赵奢已死,而蔺相如病笃,赵使廉颇将攻秦。 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秦数挑战,

16、廉颇不肯。赵王信秦之间。秦之间言曰:“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赵王因以括为将,代廉颇。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赵王不听,遂将之。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赵前后所亡凡四十五万。明年,秦兵遂围邯郸,岁余,几不得脱。赖楚、魏诸侯来救,乃得解邯郸之围。自邯郸围解五年,而燕用栗腹之谋,曰:“赵壮者尽于长平,其孤未壮。”举兵击赵。赵使廉颇将,击,大破燕军于鄗,杀栗腹,遂围燕。燕割五城

17、请和,乃听之。赵以尉文封廉颇为信平君,为假相国。廉颇之免长平归也,失势之时,故客尽去。及复用为将,客又复至。廉颇曰:“客退矣!”客曰:“吁!君何见之晚也?夫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势,我则从君,君无势则去,此固其理也, 有何怨乎?”居六年,赵使廉颇伐魏之繁阳,拔之。赵孝成王卒,子悼襄王立,使乐乘代廉颇。廉颇怒,攻乐乘,乐乘走。廉颇遂奔魏之大梁。廉颇居梁久之,魏不能信用。赵以数困于秦兵,赵王思复得廉颇,廉颇亦思复用于赵。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

18、”赵王以为老,遂不召。楚闻廉颇在魏,阴使人迎之。廉颇一为楚将,无功,曰:“我思用赵人。”廉颇卒死于寿春。(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赵军固壁不战 壁:坚守B赵使廉颇将攻秦 将:率兵C为假相国 假:代理D顷之,三遗矢矣 矢:筷子解析矢,通“屎”。答案D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赵王因以括为将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B乃得解邯郸之围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C壮者尽于长平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D夫天下以市道交 以勇气闻于诸侯解析A分别为“于是”,“通过”。B“才”。C分别为“在”,“对于”。D分别为“用”,“凭借”。答案B12

19、下列各组句子全都能表现出赵孝成王昏庸无能的一项是()赵王信秦之间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悉更约束,易置军吏赖楚、魏诸侯来救,乃得解邯郸之围使乐乘代廉颇赵王以为老,遂不召A BC D解析是赵括做的事情,是赵悼襄王做的事情。可以从侧面表现出赵孝成王的昏庸无能。答案A第卷( 非选择题共114分)四、(28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1)秦与赵兵相距长平,时赵奢已死,而蔺相如病笃,赵使廉颇将攻秦。(4分)(2)君何见之晚也?夫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势,我则从君,君无势则去,此固其理也。(4分)(3)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4

20、分)答案(1)秦军与赵军在长平对阵,那时赵奢已死,蔺相如也已病得很厉害,赵王派廉颇率兵攻打秦军。(“距”“病笃”“将”各1分,大意1分)(2)您的见识怎么这样落后呢?天下之人都是用市场法则进行交往的,您有权势,我们就跟随着您,您没有权势了,我们就离开,这本是很常见的道理。(“见”“以”“市道”“固”各1分)(3)赵国使臣见到廉颇之后,廉颇为了这件事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又披着铁甲骑上马,来表示自己还可以重用。(“为之”“饭”“被”各1分,大意1分)参考译文:赵惠文王去世,太子孝成王即位。孝成王七年(前259),秦军与赵军在长平对阵, 那时赵奢已死,蔺相如也已病得很厉害,赵王派廉颇率兵攻打秦

21、军,秦军几次打败赵军,赵军坚守营垒不出战。秦军屡次挑战,廉颇不肯应战。赵王听信秦军间谍散布的谣言。秦军间谍说:“秦军所忌讳的,就只是怕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来做将军。”赵王于是就以赵括为将军,取代了廉颇。蔺相如说:“大王只凭名声来任用赵括,就好像用胶粘住调弦的短木再去弹瑟一样不知道变通。赵括只会读他父亲留下的书籍,却不懂得灵活应变(随机应变)。”赵王没有听从,还是命赵括做了大将。赵括代替廉颇之后,就把廉颇的规定制度全都改变了,又撤换了原来管事的军吏。秦将白起听到了这些情况,便调遣奇兵,假装败逃,后又去截断赵军运粮的道路,把赵军分割成两半,赵国军心涣散。过了四十多天,赵军饿得没有办法,赵括就出动精

22、兵亲自与秦军搏斗,秦军射死赵括。赵括军队战败,几十万大军最后投降了秦,结果秦军把他们全部活埋了。赵国前后损失共四十五万人。第二年,秦军就包围了邯郸,有一年多,赵国几乎不能保全自己,全靠楚国、魏国军队来援救,才得以解除邯郸的包围。自邯郸解围五年之后,燕国采纳栗腹的计谋,他说:“赵国的壮丁全都死在长平了,他们的遗孤尚未长大成人。”便发兵攻赵。赵王派廉颇领兵反击,在鄗(音“浩”)城大败燕军,杀死栗腹,于是包围燕国都城。燕国割让五座城请求讲和,赵王才答应停战。赵王把尉文赐给廉颇,封号是信平君,让他任代理相国之职。廉颇从长平免职回家,失掉权势的时候,原来的门客都离开他了。等到又被任用为将军,门客又重新回

23、来了。廉颇说:“先生们都请回吧!”门客们说:“唉!您的见识怎么这样落后呢?天下之人都是用市场法则进行交往的,您有权势,我们就跟随着您;您没有权势了,我们就离开,这本是很常见的道理,有什么可抱怨的呢?”又过了六年,赵国派廉颇进攻魏国的繁阳,把它攻克了。赵孝成王去世,太子悼襄王即位,派乐乘接替廉颇。廉颇大怒,攻打乐乘,乐乘逃跑了。廉颇于是逃奔到魏国的大梁。廉颇在大梁住了很久 ,魏国对他不能信任重用。赵国因为屡次被秦兵围困,赵王就想重新用廉颇为将,廉颇也想再被赵国任用。赵王派了使臣去探望廉颇,看看他还能不能任用。廉颇的仇人郭开给了使者很多钱,让他回来后说廉颇的坏话。赵国使臣见到廉颇之后,廉颇为了这件

24、事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又披着铁甲骑上马,来表示自己还可以重用。赵国使者回去向赵王报告说:“廉将军虽然已老,但还能吃很多饭,可是陪我坐着时,一会儿就拉了三次屎。”赵王认为廉颇老了,就没有再征召他。楚国听说廉颇在魏国,暗中派人去迎接他。廉颇虽做了楚国的将军,并没有战功,他说:“我想指挥赵国的士兵啊。”廉颇最终死在寿春。14(2013江西省吉安县二中第二次周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注王绩,唐朝诗人,字无功,自号东皋子,时称“斗酒学士”,后弃官归隐而终。(1)结合首联和尾联

25、,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4分)(2)简析颔联和颈联在写景方面的特点。(4分)答案(1)首联点明躬耕归隐身份,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2分)尾联表明在现实中难觅知音,孤苦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2分)(2)颔联写作者举目四望,山、树一片秋色,在夕阳余辉中越发显得萧瑟;颈联表现牧歌式的田园气氛,牧人与猎马的出现,使静谧的画面活动了起来。(2分)这四句宛如一幅山林秋晚图,光色相融,远近相映,静动结合。在闲逸的基调中,透露出几分忧郁和苦闷。(2分)15(2013南昌外国语学校月考)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8分)(1)每览昔人兴感之由,_,_,不能喻

26、之于怀。(王羲之兰亭集序)(2)青泥何盘盘,_。扪参历井仰胁息,_。(李白蜀道难)(3)_,尽西风,_?(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4)燎沉香,_。鸟雀呼晴,_。(周邦彦苏幕遮)(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_,造次必于是,_。”(论语里仁)答案(1)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2)百步九折萦岩峦以手抚膺坐长叹(3)休说鲈鱼堪脍季鹰归未(4)消溽暑侵晓窥檐语(5)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颠沛必于是五、(21分)(2013江苏省扬州中学最后一次模拟)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9题。开在石头上的美丽心花张丽钧(1)

27、一位懂玉的老师讲玉。(2)制作了漂亮的电子幻灯片,边轻点鼠标,边娓娓讲解玉,石之美者。古人将玉道德化,说它具备“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鳃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他沉浸在玉温润的光泽里,连声音都有了玉的舒扬。(3)他把玉讲出了花来!他一边讲,我一边偷眼觑着周围几个颈项上、手腕上戴了玉的女子,觉得她们仿佛顿时骄矜地成为了美玉的代言人,又觉得古人赞玉、颂玉的雅词丽句仿佛都是写给她们的;甚至不远处一个名字里带“玉”字的女子也惹得我忍不住一眼一眼地频频观瞧,原本姿色平平的她,竟被我瞧出了几分美艳。(4)老师讲到了玉的沁色,又

28、讲到了玉的包浆。(5)“什么叫包浆?”(6)这是听众中发出的一个小心翼翼的询问。(7)“怎么?你连什么叫包浆都不知道吗?”老师善意地笑着说,然后沉吟道,“包浆嘛哦,包浆就是包浆了!”说完,连他自己都被逗得笑起来。(8)“让我怎么说呢?包浆其实是世间最美丽的一种花朵。我查过现代汉语词典,还真没有包浆这个词。我先不作解释,先给你们举个例子吧。比如你们家铺的竹凉席,新买来的时候,上面难免有些毛刺,睡在上面,老不踏实的,因为说不定什么时候,它就可能往你肉里扎进一根牛毛般的细刺;而老家用过几十个夏天的凉席,光滑舒适,上面还有了一层光亮的东西,那东西就叫包浆。还有,老农民用了多少年的锄头,把柄上也会形成一

29、层厚实的包浆。明白了吗?大家不妨再想想看,还有什么东西上可能有包浆呢?”(9)“石器上。木器上。瓷器上。草编上。织物上”大家七嘴八舌地说。(10)老师说,“很好,现在你们已经知道什么叫包浆了。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定义:一些器物,由于长年累月地被人使用或者厮守触摸,其表层形成的一种滑熟可喜、幽光沉静的蜡质物,这种蜡质物就叫包浆。”(11)老师接着说,“包浆承载岁月,见证光阴,铺满了包浆的古玉赏心悦目,温存可人。古人崇尚玉德,又讲究用人气养玉。养玉的过程,称作盘。古人又将盘玉分成了三种,即文盘,武盘,意盘。文盘用手摩挲;武盘用刷子刷,用绸子揉;最有趣的是意盘,顾名思义,意盘就是用意念去盘,你不停地想

30、啊想,想它是个什么样子,它果然就成了什么样子”(12)我们轻轻笑了。(13)在这“三盘”里面,我不喜欢武盘,带着一个功利的目的去蹂躏那玉,即便形成了包浆,也一定既不养眼,也不养心。(14)我也不相信意盘,太荒唐,太玄虚,像气功大师的意念搬砖一样不可信。(15)我喜欢文盘。(16)我喜欢想象很久很久以前,有个人,很神气地佩了一块美玉,也好比是,随身携了一个精神的引领者。闲来无事,就爱用手去触摸亲近它一番。那指纹认得了那玉,那玉也认得了那指纹。手在一块通灵的石头上从容地游移,所有的杂念都被荡涤得一干二净,狂躁、嫉恨、猜疑、焦虑、厌倦、忧悒等不良情绪统统被挡在了心域之外。那一刻,乾坤清朗,花儿开放,

31、玉的精神和人的精神 融为一体,难分彼此。(17)那个比方真好包浆其实是世间最美丽的一种花朵。爱玉的人,会情不自禁地用爱抚的方式去领悟玉的美德。盘玩的过程,其实是一个“玉我同化”的过程。玉在我手上,我在玉心里。说到底,包浆其实是爱玉者慨然赠予玉石的一朵手感细腻温润的心花。(18)心思总在一个地方流连,手指总在重复一种舞蹈,石头怎能不拥有丝绸样的灵魂?木头怎能不说出锦绣灿烂的语言?(19)我愿意倾心去盘一块玉,让包浆成为它惊世的华服;也愿意让那块玉来盘我,让我的爱作别鄙陋与毛糙,开出世间最沉静、最美丽的花朵。(选自散文)16试简要分析文章前三段文字在文章结构方面的 作用。(4分)答案从聆听“懂玉的

32、老师”的娓娓讲解写起,引出自己喜爱“玉”的情感表达;(2分)为下文赞美“包浆”作铺垫。(2分)17请分析文章第16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5分)答案这一段文字来自作者的想象,描写了“文盘”的过程;(2分),赋予“玉”人的情感(或答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人”和“玉”在“精神”方面的相融契合。(3分)18文中所写“包浆”有哪些特点?试作简要概括。(6分)答案平凡朴实,不为人知;(词条在词典里未被收录)(2分)承载岁月,见证光阴;(长年累月因被人使用或触摸而逐渐形成)(2分)与爱玉者的灵魂相通。(传递了爱玉者对玉的特别关爱)(2分)19作者把“包浆”喻为“美丽心花”,试根据文章内容探究作品的

33、情感意蕴。(6分)答案(1)“包浆”形成的过程也就是“养玉”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漫长的,由此可以想到赏心悦目之景,并非一朝形成,需要经过历练,这本身就是关于人生的最好譬喻。(2)由“包浆”而成为“开在石头上的美丽心花”,不需要带着功利心的“武盘”,也排斥玄虚荒唐的“意盘”,只有丢开杂念,用心培育,才能实现。可见欲达到人生的美丽 境界需要纯净而专注的心灵。(3)“心花”的开放需要的是人和玉精神的相融,“盘玉”和“让玉盘”即是“玉我同化”的过程,人只有带着真诚、平等、谦卑的心态看待他人外物,才能在沉静中获得幸福。(每点3分,以上答案仅为参考,其他答案能自圆其说,也可酌情给分。)六、(15分)20(2

34、013江西省红色六校第二次联考)下面是宝玉挨打中的一段文字:此时林黛玉虽不是嚎啕大哭,然越是这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更觉得利害。听了宝玉这番话,心中虽然有万句言词,只是不能说得,半日,方抽抽噎噎的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宝玉听说,便长叹一声,道:“你放心,别说这样话。就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想象一下,如果宝钗来看宝玉,会有怎样的情景?请描写出来。要求:(1)至少有两种以上人物描写方法。(2)人物语言、行为与小说中人物性格相符。(3)200字以上。答案略。七、(50分)21(2013辽宁省沈阳二中第六次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在寸土寸金的北京王府井,

35、有一间修钢笔的铺面。修钢笔的老人拥有这间铺面的产权,但生意惨淡,收入微薄。有人劝他:“你把铺面租出去,每月租金就有5 000多元,自己省心省力,为什么非要自己经营呢?”老人说:“每月虽然少了一些收入,但这并不影响我的生活质量。我这儿是全北京唯一专修钢笔的铺面,喜欢钢笔的北京人差不多都知道我。我能为那么多的人服务,不比我一个月多挣几千元更重要吗?我活了70多岁,知道我最需要啥。我不仅是经营生意,也是在经营我自己。”老人的话引起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作指导明确“经营什么”。审读提供的背景材料,从“理”的角度来看应为“自己认为最需要的”,从“情”的角度来看应为“自己最喜欢的”。明确“为什么”要去“经营”它。因为通过“经营”它,最能活出生活的真正滋味,最能享受人生的真正乐趣,最能领悟生活的真正意义,最能实现人生的真正价值,进而才能够苦得其所,乐在其中。明确“经营”它的路径。要“经营”它,就要摆脱“外物”的诱惑,挣脱“功利”的枷锁,心无旁骛,以生活的愉悦涵养性情,以精神的丰赡笑傲物欲。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