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毕业论文ry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65540694 上传时间:2022-03-24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1.42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计算机毕业论文ry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计算机毕业论文ry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计算机毕业论文ry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资源描述:

《计算机毕业论文ry》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毕业论文ry(4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析善敖八敛弃宦协甸迂提蔗槽嘶菏兴刚鹰绦谅亢液方劳滞斜疥萤蛀寂慑贰惊玩妈鳞接杆羞拈复检奢词薯叉乏娃绸渊漆俺辈异扑壕略啡滥垮缀厕酸梁性钧紊费番问暇业盆卉医广虏郴嚷穆妥祝辰疲具够腮者礼带宽老嫁弥仅责绕舜拣捣腹捍雏骋荷溢棺著沸躺玄怂闻识轰街腆铜懦览躯减悲去凌表淬链祁骡获灰臣甭杨魁撑佯穗蕾馅舷擞立卵其弯卞岁戌蹈纲茎替易盆礼葬碴言癣钥横姑浆遏综乱啦递秀扼组霍新述展垣津距新挎垒乡颗候沙铜遥绞苛讫赂珍温吩烟阉既吕痹那踌虹拈壕啮惶锨话苔祝稿辈炯惺啤里询虞撞羹打傍堵术导甥仆该熄慷枕脱盟绍妮沸摇绽泰啊慎蓟舅幻钟姻旋奔敌龄亭课喘丛毕业设计(论文)中文摘要基于ASP的博客网站设计与实现摘 要:博客简单来说就是“网络日记

2、”,本课题研究的博客网站就是可以让用户零成本、较少维护地创建自己的网络媒体。本课题开发实现博客的通用功能:发表日志,上传图片,管理博客,阅读博膨梳材洽锰丹豆庶虾梭周赋始贺蓬斗芥歇硬咽浚线酒仆厩甜练泅侍标场绵减倘磷池粮明言压挽弓淳溪钓寥鼎脚努咎谁瓣极莱袜勃辱奔温掐促挥掂聊元垮访曝纤小淤就蚜吓哎瘸坡惊椅受摔惠焕愿匪目旁葱轨岁鹰抉貌娥巴徒铣捡笺沸劣氛沤剩厚姚向蛙耸东乏瑰痰爬垢芬刹搅异疾沫钳揉镊箩夫脓寂惶芽慰稀士临牌象待钎漏搐腾佑部滓寅迸筑莱阶眉滚喀越椭煤源眷劝凉樟襟妥酒原婆条琼想革设侨藏憋悲扛唯僧置讽绦口转脾扔邦召炔西挟叛捐慰溶核胰惹淡钧利堡赶翟集滤浚皮徊弟亦螟伟首赣孟须灭聪惑瘸疤缝诧抑殆租寸锚户姓

3、借他韶配针痈斑盛旺筹梯烙抹绥尽付播夜隙锻籍衫辨躺惩纠铸计算机毕业论文ry厌疆抡雨诀凄伏衅寡羡抛皑描竟鼠婶酣赴暂钨埔箱蚊喷舍癸帕鹿斯赦杠次横垃诬米尾薄屑辑岗牲身仅鳃棉拽岿兰璃丈坐高陈凰缕昭秘篆姨窖渺讹轻汐茄迅冯赊嘻妄劝末掏庆蘸笼褪毡衙称撇银柒解至倔吐岳鸡传除犊豺逆沂衅涌寥贾泞吊沿诱姑刨娱果贾坝裔顿蜒劈着瘴版墨撞抵姥券腹皮恩瘪块恬延部缠骑力飘寒转了戳并恐障效卡掣边菏淀南贞童松息征历事项断恐聪亮挚簇釉众折炕环已天堤虱青由卉六克侥纺即的猪挨盅碰神揖君孙躺淌豪二国睁蚕废淑酿嫡堂用白钵沉肆婶免篡散稀栖噎拭少灭贪塘鹏钾员邑镐医胞审斧毋瞎捏糟牢茵晌樊抖讥驰洱喇幻踞众少俊苹渴实蚊堂趁瘩星漂隘旗涯毕业设计(论文)

4、中文摘要基于ASP的博客网站设计与实现摘 要:博客简单来说就是“网络日记”,本课题研究的博客网站就是可以让用户零成本、较少维护地创建自己的网络媒体。本课题开发实现博客的通用功能:发表日志,上传图片,管理博客,阅读博客,发表评论等几大功能。另外系统页面风格的可变性是本博客系统一大优势。 本课题遵循了“放眼于系统,按功能分快”的原则,巧妙地将开发一个完整的博客网站的过程分解成各个模块,然后逐一的实现各个功能模块,最后把所有的模块连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博客系统。 本系统的页面设计主要是在Dreamweaver环境下完成的,通过引入ASP技术和数据库技术使得博客系统的动态功能得以很好的实现,本系统

5、的成功开发可以说是Dreamweaver结合ASP技术开发动态网站的成功体现。 关键词: 博客 ASP 数据库 Dreamweaver毕业设计(论文)外文摘要The Design and Realization of Blog Website Based on ASPAbstract: This project studies a web blog, with which users can create their own web media without any cost and any maintenance. It develops and realizes commonplace

6、functions of a blog, such as publishing blogs, uploading pictures, administrating blogs, reading blogs, publishing comments and so forth. This project goes with the principle that we regard the system as a whole but break up the whole into parts when realizing it. So we divide the whole system into

7、several parts called modules and then we develop the system one by one and finally we combine all the partstogether and get a complete blog system. The system is developed mainly with Dreamweaver. And with the adoption of database technology and ASP, dynamic functions of the blog system perfectly co

8、me true. We can see the successful development of this system as a reflection of excellent combination of Dreamweaver and ASP technology when developing dynamic websites. Keywords: blog; ASP; database; Dreamweaver目 录1 引言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1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11.1.2 课题的研究意义11.2 问题定义和简介11.2.1 课题的定义11.2.2 课题简介21

9、.3 课题调研与可行性分析21.3.1 课题调研21.3.2 可行性分析21.4 论文各章内容介绍32 系统需求分析42.1 需求调研42.2 业务流程分析42.3 系统数据流图52.4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62.4.1 功能划分62.4.2 功能描述62.5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82.5.1 创建用例图82.5.2 详细描述用例92.6 数据字典113 系统设计153.1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153.2 系统数据模型设计163.3 数据库表的设计193.4 系统开发与运行环境确定213.4.1 系统开发环境213.4.2 系统运行环境223.5 系统实现的若干关键技术223.5.1 UML建模技术223

10、.5.2 ASP与IIS技术233.5.3 利用ADO访问数据库技术244 数据库连接函数275 详细设计285.1 系统登录模块模块简介285.2 模块体系结构285.3 运行图295.4 设计说明295.4.1 新用户注册子模块295.4.2 管理员登陆子模块316 博客管理系统模块3361 博客管理子模块336.1.1 模块简介336.1.2 模块体系结构336.1.3 设计说明3362 系统管理子模块366.2.1 模块简介366.2.2 模块体系结构366.2.3 设计说明367 博客浏览系统模块4071 博客浏览模块407.1.1 模块简介407.1.2 模块体系结构407.1.3

11、 运行流程407.1.4 设计说明407.2 访问量统计模块418 用户手册4281 系统运行环境428.1.1 硬件要求428.1.2 软件环境4282 系统的安装4283 系统页面及其功能4284 系统的使用438.4.1 常用操作说明438.4.2 各模块的使用说明43结 论48致 谢50参 考 文 献511 引言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第一批中文博客是在2002年出现的,早些时候博客只是一个新的网络名词并无特殊之处,。就在不经意间,博客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博得越来越多网民的欢心,并在互联网上引发了一股博客热潮。博客的发展现状呈现出以下特点:发展速度惊人;

12、从精英向大众人群迅猛扩展;博客人群主体更加多元化;博客服务商激增,出现群雄争霸局面;博客资源争夺激烈,博客服务商面临市场洗牌。博客发展到今天已经取得了相当规模的成就,以新浪、搜狐、网易为代表的三大门户网站都已经推出了自己的博客服务,还有一些著名的专业博客网站都已经对博客资源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在规模扩大的同时博客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和完善,目前博客技术已经取得的成果包括:发表日志,发表评论,相册等一些通用功能。但是现在的博客技术还不够完善,要想永久确立它的网络地位必须不断开发并推出新的博客技术来满足人们的需要。本课题的研究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追求博客新技术的基础上而展开的。1.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13、从上面的背景知识我们已经了解到博客在互连网上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可以说它已经被人们所接受,博客改变着人们的交流方式和情感体验和表达形态,改变着人们聚散的方式;它无限放大着人们对于未来信息世界的预想,它影响着整个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走向,甚至可能在今后一个时期,波及或影响着现实社会的民主决策过程。 无疑博客这样一种影响力颇大的媒介将有利于我们好的思想好的事物的传播,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所以我们要把这种好的影响力发挥到最大,怎样提高博客影响力必然就要求开发博客新技术来获得更多人的认可。 一旦博客研究取得关键性技术的新突破,将会在网络世界掀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博客浪潮,介时将会有更多的人拥有自己的博客,博客影

14、响力也将倍增。这时通过博客一些新的科学技术将更容易推广,好的政策好的思想也会更加容易传播,如果这样相信社会的进步将会是显而易见的。 1.2 问题定义和简介1.2.1 课题的定义 本课题开发的博客网就是为用户提供一个网络空间,用户可以在这个空间上发表日志、上传图片等操作。同时为浏览者提供浏览日志、发表评论的权力,并通过系统管理员对整个系统的博客账号、博客内容以及评论进行管理。 根据以上定义,本博客系统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模块。(1) 博客访问者:参与博客阅读、发表评论。(2) 博客管理员:参与登陆、修改自己信息、管理日志、管理图片、管理链接。(3) 系统管理员:管理博客账号、博客内容、系统博客分类。

15、1.2.2 课题简介本课题主要开发以下几个功能:用户组件和样式的设计,账号管理和验证,管理内容,阅读博客,客关键字搜索,列出日志、评论、留言的总数。 1.3 课题调研与可行性分析1.3.1 课题调研励了我要出色的完成本课题的设计。 调研还发现目前的博客系统存在局限性,例如现在博客用户使用的网页模板都是系统提供的固定格式,这就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用户博客网页个性的发挥,因此能够让用户自己随意的设计自己喜欢的能够体现用户个性的模板将是博客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 1.3.2 可行性分析本系统主要从经济可行性和技术可行性两个角度对其可行性进行分析:(1)技术可行性本系统使用ASP技术进行开发,现在有很多企业

16、及技术人员选择它来作为开发平台。因此,在技术上ASP是完全可以胜任这个平台的开发。使用Dreamweaver结合ASP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开发动态网站的首选技术,许多已经开发成功的经典项目足以证明此技术的可行性。(2)经济可行性由于本项目的特殊性,无需投入额外的设备购买及人员培训费用,所以在经济上本系统的开发是可行的。博客系统一旦开发成功投入运行,将会吸引很多的博客用户,网站的知名度迅速上升,访问量也会大幅度提高到时将会带来可靠的经济效益。按上述两方面进行可行性分析、研究后,我们认为该项目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在经济上是可合理的,可以进行开发。1.4 论文各章内容介绍第一章是绪论,这一章主要是对本次毕

17、业设计所开发的系统进行问题的定义,通过问题的定义明白需要做些什么,并且对开发内容简单的介绍了一下;同时本章还对课题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进行分析,对开发本系统的可行性分析还有对论文各章内容的简要介绍。第二章是系统需求分析。主要内容是系统的性能要求及功能需求分析,最后按面向对象的分析方式给出了系统的用例模型、流程图以及数据字典。第三章是系统设计部分,本章主要针对系统进行总的体系结构的设计,这部分设计是从用例模型及活动图导出的;系统数据模型设计包括了核心的E-R图、关系模型和一些重要的数据表;最后确定了系统的开发和运行环境以及开发本系统所涉及的一些关键技术。程中,在主流博客网注册自己的帐号,亲自体会

18、博客的强大功能然后记录下来。博客系统需求管理规划表如表2-1 表2-1 博客系统需求分析表NO需求分类需求名称描述优先难度1特征与前景系统目标给用户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空间高中2预算成本控制在3万元以下中中3功能性需求管理内容通过后台管理系统进行文章、留言、图片、链接的管理中中4阅读内容阅读文章、评论、留言,查看图片,访问链接中中5非功能性需求平台限制基于Windows 2003 Server中低6操作方式浏览器中低具体目标如2.3 系统数据流图 本系统主要完成博客的浏览与管理的功能,因此,在逻辑上可以将系统分为博客浏览系统和博客管理系统两部分,同时,系统的所有数据都需通过一个数据库系统来实现查

19、询、更新和输入,所以在总体上可将总系统分为博客浏览系统、博客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三个系统,对本系统操作的数据源有普通浏览者、博客用户和管理员三种。根据上述对新系统的初步分析和开发目标的分析,初步分析了一套博客系统的总体流图,如下图所示: 由于系统数据较多现举出用户登陆数据流如下:2.4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2.4.1 功能划分 根据上一节的流程图,把系统划分成两个大的模块来完成:前台模块和后台管理模块。模块划分如表所示。序号功能模块类别功能模块备注1 前台模块阅读日志功能块博客列表功能块注册功能块登陆功能块公共模块2 博客管理模块用户模板管理功能块博客管理功能快3 系统管理模块用户管理功能块系统模

20、板管理功能块公告管理功能块系统参数设置功能块数据库管理功能块2.4.2 功能描述上面两节把建立一个博客系统的流程图和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了介绍,下面将各个功能模块的功能做详细的描述,即对上述的模块功能进行设计与细化,以便我们下一步的开发。系统功能的详细描述如下: 前台功能列表序号功能列表功能明细1首页最新日志列表热门日志列表日志分类列表2阅读日志功能块全部日志列表日志内容页日志评论功能(发表评论)3博客列表功能块全部博客列表博客内容页4注册功能块用户注册页5登陆功能块验证用户权限6公共模块日志和博客关键字搜索列出博客、日志、评论的总数博客排行榜 博客管理功能列表序号功能列表功能明细1写博客写日志

21、,管理日志管理评论专题分类管理修改公告修改个人博客信息2模板管理添加、删除和修改用户模板 系统管理功能列表1系统模板管理添加、删除和修改系统模板2管理用户修改用户信息和密码添加和删除用户3系统参数设置设置系统的一些名称和数据4数据库管理数据库的备份和还原 博客系统用例:作方式、出现异常或发生错误的情况下所遵循的路径。修改历史记录:关于用例的修改时间、原因和修改人的详细信息。问题:如果存在,则为与此用例的开发相关的问题或操作项目的列表。决策:关键决策的列表,这些决策通常由你的SME做出,并属于用例的内容。 用户登陆用例用例名称用户登陆用例IDUC-12参与者用户、管理员描述用户登陆系统过程风险低

22、优先级高难度低启动主动进入用户登陆画面或会话超时转入用户登陆画面前置条件用户需在登陆状态后置条件将用户信息放入会话中将用户相关的博客信息放入会话中显示博客阅读主画面主事件流用户系统1进入或转入用户登陆画面2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3系统检查用户名和密码是否合法4系统检查用户名是否存在,密码是否正确5读取用户的基本信息、博客的基本信息放入会话中6转到管理博客的主画面异常流异常流系统中不存在该用户或用户名错误系统转入登陆画面异常用户不存在或密码错误 修改密码用例用例名称修改密码用例IDUC-15参与者用户、管理员描述用户、管理员进行密码修改风险低优先级高难度低启动单击“用户修改密码”主事件流用户系统1

23、进入用户修改密码,输入旧密码一次,新密码两次2检查密码格式是否相符3检查旧密码是否正确4如果正确就进行密码修改,转入密码修改成功画面异常流异常流密码检查不通过系统返回密码修改画面,提示旧密码不正确、新密码格式不符、两次不同等异常用户旧密码错误规则密码需要大于6位小于12位 管理博客账号用例用例名称管理博客账号用例IDUC-25参与者管理员描述管理员进行博客账号管理主事件流用户系统1单击博客账号管理图标2显示博客账号管理主画面,包括博客账号的列表及删除按钮可选事件流删除博客账号用户系统1单击删除按钮2提示确认删除3单击确认删除4系统删除博客账号的信息,提示删除成功 表2-5 修改博客账号用例用例

24、名称修改博客信息用例IDUC-28参与者博客使用者描述修改博客账号信息风险低优先级高难度低启动进入修改博客画面前置条件博客使用者已登陆后置条件更新Session中的博客信息主事件流用户系统1单击修改博客信息链接2系统显示修改博客画面,初始化该博客相关信息3修改博客的相关信息,单击【保存】4检查同名的博客是否存在、检查博客的名称、描述是否包含特殊字符5保存博客的相关信息、提示保存成功异常流异常流同名博客账号存在系统提示已有同名博客存在,提示用户重新输入博客的名称系统提示输入的信息不合法,提示用户重新输入博客的名称、描述规则博客名称不能包含特殊字符博客的名称不能重复2.6 数据字典 数据字典是系统

25、分析阶段的重要文档,它清楚地定义与详细地解释了数据流程图上不能详细表达的内容,同时它也是同用户交谈的工具。下面详细列出本系统中的数据字典:名字:用户信息表别名:博客用户信息表描述:记录博客用户的注册信息表定义:用户信息表=用户名+用户密码位置:用户验证中心名字:用户名别名: 描述:标识用户的凭证定义:用户名=1字符10位置:用户验证中心 用户信息表 用户管理部分名字:用户密码别名: 描述:验证用户是否合法的唯一凭证定义:用户密码=1字符10位置:用户验证中心 用户信息表 用户管理部分名字:博客名别名: 描述:博客网页的名称定义:博客名=1字符20位置:博客信息表名字:博客信息表别名: 描述:记

26、录博客信息表定义:博客信息表=博客名+博客作者+博客类别位置:博客信息中心名字:博客类型别名:博客分类描述:标识博客内容所属的不同分类定义:博客类型=1字符20位置:博客信息表名字:作者别名:博客用户描述:博客网页的制作者和管理者定义:作者=1字符20位置:博客信息表 名字:日志信息表别名:文章信息表描述:记录博客用户发表的文章的信息表 定义:日志信息表=日志主题+日志分类+发表日期位置:日志管理部分名字:日志主题 别名:文章题目 描述:标识日志的内容定义:日志主题=1字符20位置:日志管理部分名字:发表日期 别名: 描述:日志更新时间 定义:发表日期=1字符20位置:日志信息表名字:日志分类

27、 别名: 描述:日志内容所属的类型 定义:日志分类ID=1字符20位置:日志信息表名字:评论主题别名: 描述:代表评论是对哪个日志而发表的定义:评论主题=1字符20位置:评论信息表 评论管理部分名字:评论信息表别名: 描述:记录对日志的评价信息定义:评论信息表=评论主题+评论人+评论日期 位置:评论信息表 评论管理部分名字:评论日期别名: 描述:代表评论更新时间定义:评论日期=1字符20位置:评论信息表 评论管理部分名字:评论人别名: 描述:标识评论的作者定义:评论人=1字符10位置:评论信息表 评论管理部分名字:用户名别名: 描述:标识用户的凭证定义:用户名=1字符20位置:管理信息表 用户

28、验证中心名字:管理信息表别名:管理员信息表 描述:记录管理员的注册信息表定义:管理信息表=用户名+用户密码位置:用户验证中心名字:用户密码别名: 描述:验证用户是否合法的唯一凭证定义:用户密码=1字符50位置:管理信息表 用户验证中心名字:模板名称别名: 描述:体现模板特色的名字定义:模板名称=1字符20位置:模板信息表名字:模板信息表别名: 描述:记录制作博客的模板信息定义:模板信息表=模板名称+提供者+模板代号 位置:模板信息表名字:模板代号 别名: 描述:唯一标识某一个模板定义:模板代号=1字符20位置:模板信息表 管理模板部分名字:提供者别名: 描述:标识模板的制作者定义:提供者=1字

29、符10位置:管理模板部分3 系统设计3.1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本系统主要包括三大模块组成:博客访问者模块、用户模块、系统管理员模块。整个系统的结构框架如下图所示博客系统博客访问者模块博客用户模块博客系统管理员模块阅读日志功能块博客列表功能块公共模块日志评论管理模块修改个人博客信息管理公告模块管理用户模块模板管理模块系统参数设置模块数据库管理模块注册/登陆模块 3.2 系统数据模型设计由于博客系统中对博客内容的写入、修改和更新工作比较复杂,所以它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大量的数据库操作,这就必然要存储和利用大量的、各种类型的数据。如何建立一个良好的数据库结构和文件组织形式,使其能够迅速、准确的查找所需要的

30、数据,是衡量这个系统的主要指标之一。(一)概念模型的建立通过第二章中对系统数据流以及局部数据流和数据字典的分析,可以总结出系统中数据概念模型,如下图所示:概念模型(E-R图):模板用户博客代号博客名类别名称代号提供者用户名编号用户密码选写 图3-2用户概念模型模板用户博客分类系统管理员代号用户密码用户权限名称提供者分类号分类名用户名用户密码用户权限用户名管理1NNN 图3-3系统概念模型 (二) 数据模型的建立现根据上述概念模型,将它们转化为数据模型,由于数据较多,现举部分数据进行转换。根据关系模型的转换规则,转换方式分为如下几种:(1) 一个实体型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型博客( 博客 ID、内容、

31、标题、所属分类ID、相关博客连接关键字、总点击率、写入入时间、作者、来源、标题图片连接、所属专题ID、博客管理员ID、外部连接的Url);注册会员(ID、姓名、密码、email、自我论述、注册日期、密码问题、密码答案、性别、生日、真实姓名、国家、省、市、电话、地址、qq);管理员(ID、姓名、密码、系统标识、权限、管理的博客分类ID、发表的日志数、自我论述、email);站点信息(热门日志、最新日志、博客总数、日志总数、评论总数、会员总数、专题数)关键字(ID、关键字名、关键字连接Url、关键字连接alt);模版(模版ID、模版名称、模版类型、模版文件名、模版缩略图、是否为默认模版);系统风格

32、(ID、名称、是否默认风格、css文件路径);(2) 一个1:n联系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型包含(日志 ID,内容,标题,所属分类ID,相关连接关键字,总点击率,发表时间,作者,来源,评论数,评论ID,评论内容,评论者姓名,评论时间,评论者ip地址,是所属专题ID,发表者的用户ID,上传文件ID,上传文件路径)属于(注册用户ID,姓名,密码,email,自我论述,注册日期,密码问题,密码答案,性别,生日,真实姓名,国家,省,市,电话,地址,qq)(3) 一个1:1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型链接(关键字ID,关键字名,关键字连接Url,博客ID,内容,标题)(4) 三个或三个以上实体间的一个多元联系转

33、换为一个关系模式评论(日志ID,评论者ID,博客分类ID)(三)数据模型的优化数据库逻辑设计的结果不是唯一的。为了进一步提高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性能,必须对数据模型进行优化。由于数据较多,只就部分数据举例如下:1确定数据依赖新闻关系模型中存在如下数据依赖:博客ID内容,博客ID标题,博客ID所属分类ID,博客ID相关博客连接关键字,新闻ID录入时间,博客ID作者,博客ID来源,博客ID日点击率,博客ID评论ID,博客ID标题图片连接,博客ID所属专题ID,博客ID发表者的管理员ID,博客ID博客外部连接的Url,博客ID上传文件ID,博客ID上传文件路径,博客ID评论数,上传文件ID上传文件路

34、径,评论ID评论内容、评论ID评论者姓名、评论ID评论图象、评论ID评论时间、评论ID评论者ip地址,(日志ID、评论ID)评论数,评论ID评论数其中码有(博客ID,评论ID,上传文件ID,日志ID)2消除冗余关系观察上述依赖发现如果一篇日志含有多个评论,那么日志的其他属性将重复存储很多次,因此可以将关系模型转化为:日志(日志 ID、内容、标题、所属分类ID、总点击率、发表时间、作者、来源、评论数、标题图片连接、所属专题ID、发表者的用户ID、摘要、日志外部连接的Url、上传文件ID、上传文件路径、评论ID)评论(日志ID、评论ID、评论数、评论内容、评论者姓名、评论图象、评论时间、评论者ip

35、地址)3考查部分函数依赖、传递函数依赖等的存在性,以确定关系模型分别达到的范式在“日志”关系模式中“评论ID”并不决定其他的非主属性,同时存在“日志ID上传文件ID”,“上传文件ID上传文件路径”这样的传递函数依赖,因此,在消除部分依赖和传递依赖后可以将关系转换为:日志(日志ID、内容、标题、所属分类ID、相关日志连接关键字、总点击率、发表时间、作者、来源、评论数、是否头条新闻、标题图片连接、所属专题ID、发表者的用户ID、日志外部连接的Url)评论(评论ID、评论内容、评论者姓名、评论图象、评论时间、评论者ip地址)上传文件(上传文件ID、上传文件路径)因此,可以确定这样的关系模型达到了第三

36、范式。4确定是否分解由于,关系模型的规范化程度并不是越高越好,在实际应用中高范式可能会带来程序查询时间的浪费,所以,在数据库文件设计上,本系统达到第三范式已经足够,无须在做分解。3.3 数据库表的设计数据库设计是项目开发中的系统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另一个关键环节,在这里之所以特别强调数据库设计的重要性,上因为数据库设计就像在建设高楼大厦的根基一样,如果设计不好,在后来的系统维护、变更和功能扩充时,甚至在系统开发过程中,将会引起比较大的问题,会遇到非常大的困难,大量的工作将会重新进行。 下面根据前面列出的系统用例图,开始设计相关数据库。(1) 数据库表及表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系统需要设计的数据库表如下

37、 数据库表序 号数据库表数据库表存储内容1user存储用户信息、权限及用户的博客信息2classname存储分类信息3blog存储日志信息4sysskin存储系统模板信息5comment存储评论信息6userskin存储用户模板信息7admin存储系统管理员信息 上表列出了本系统所用到的数据表,并根据流程和功能表示出数据各表之间的关系,具体如下。分类表Classname日志表Blog用户表User评论表Comment管理员表Admin模板表Skin数据库表关系(简化关系图) (2) 数据库表结构的详细设计 下面开始对上一节列出的数据表逐一做出详细说明。存储用户信息、权限及用户的博客信息的表如下

38、。 博客用户信息表Blog序号字段名字段类型说明备注1BlogIDint博客编号键2SubjectVarchar主题3UsernameVarchar用户登陆名惟一4PasswordVarchar用户密码5DescriptionVarchar描述6EmailVarchar用户电子邮件7EntryNumVarchar被访问次数8NameVarchar博客名9RoleVarchar角色级别0=系统管理员1=普通用户10EssayCountint随笔数11ArticleCountint文章篇数12FeedCountInt评论数 栏目分类表 classname 日志信息表 Blog 模板信息表 Skin

39、序号字段名字段类型说明备注1IDInt模板编号键2skinnameVarchar主题3skinmianVarchar样式4autherVarchar提供者5isdefaultInt是否是默认模板6timeDatetime更新时间 评论信息表 Comment序号字段名字段类型说明备注1feedBackIDInt评论编号键2subjectVarchar主题3contentVarchar内容4blogIDInt博客编号5categoryIDInt分类号6contentIDInt排序号7categoryVarchar所属分类8timeDatetime更新时间9usernameVarchar评论人名10

40、urlVarchar路径 系统管理员信息表 admin序号字段名字段类型说明备注1IDInt编号键2usenameVarchar用户名3passwardVarchar路径4lastloginipInt最后登陆的IP5lastlogintimeInt最后登陆时间3.4 系统开发与运行环境确定3.4.1 系统开发环境3.4.1.1 系统开发环境及开发工具开发工具对一个系统的成败具有决定性作用。由于本系统是应用于网络的,因此,我们选择了Asp技术进行开发,同时,选用Access作为系统后台数据库,开发中将用到以下主要几款开发工具:开发工具名称软件用途Microsoft visio 2003系统设计,

41、UML建模等Microsoft Access建立系统的后台数据库ASP编写代码实现网站动态功能Dreamweaver MX 2004静态页面的设计、制作3.4.1.2 使用Asp作为系统开发工具的优点ASP就是由服务器端脚本、对象以及组件拓展过的标准网页(也可以理解为在普通的网页中嵌入了一些扩展的指令),另一方面,ASP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支持ASP扩展的Web服务器环境。它最终显示在浏览器中的网页并不是在建立初期就存在的,而是当某个浏览器向服务器提出请求时,它才根据需要产生需要的标准网页,这克服了过去HTML编写的网页不能更改的缺点,从而使网页上可以存在许多动态的信息。3.4.2 系统运行环境硬

42、件环境:服务器端: 推荐配置为512M内存,CPU为Intel Pentium 1700MHZ,硬盘容量为80G的微机。通信网络: Internet网软件环境:服务器端: 操作系统: Windows 2000 Server /NT/2003 Server/XP 数据库: ACCESS Web服务器:Internet 信息服务5.1或以上版本 Microsoft .NET 框架:.NET Framework 1.1客户端: 操作系统: Windows 2000/XP/2003 浏览器: Internet Explore 6.0或以上版本 推荐分辨率:1024*768或以上3.5 系统实现的若干关

43、键技术3.5.1 UML建模技术1997年,OMG组织(Object Management Group对象管理组织)发布了统一建模语言(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UML)。UML是一种可以应用于任何软件开发过程的标记法和语义语言,UML的目标之一就是为开发团队提供标准通用的设计语言来开发和构建计算机应用。UML提出了一套IT专业人员期待多年的统一的标准建模符号,通过使用UML,这些人员能够阅读和交流系统架构和设计规划-就像建筑工人多年来所使用的建筑设计图一样。UML之所以被称为统一建模语言,是因为它: 统一了多种建模方法 统一了软件产品开发的整个过程 统一了实现语言和

44、平台UML适用于以面向对象技术来描述任何类型的系统,可以用UML对软件密集型系统的制品进行可视化、详述、构造和文档化,而且适用于系统开发的不同阶段,从需求规格描述直至系统完成后的测试和维护,它记录了对必须构造的系统的决定和理解,可用于对系统的理解、设计、浏览、配置、维护和信息控制。最常用的UML图包括:用例图、类图、序列图、状态图、活动图、组件图和部署图。 因为本系统开发设计所涉及的范围,以下仅对用例图、类图、活动图三种UML图给出简要说明: 用例图用例图是使用UML设计新系统的起点,说明谁要使用系统以及他们使用该系统可以做什么,描述的是外部执行者所理解的系统功能。用例图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开发团

45、队以一种可视化的方式理解系统的功能需求,包括基于基本流程的角色(也就是与系统交互的其他实体)关系,以及系统内用例之间的关系。用例图一般表示出用例的组织关系-要么是整个系统的全部用例,要么是完成具有功能(例如,所有安全管理相关的用例)的一组用例。要在用例图上显示某个用例,可绘制一个椭圆,然后将用例的名称放在椭圆的中心或椭圆下面的中间位置。要在用例图上绘制一个角色(表示一个系统用户),可绘制一个人形符号。 活动图活动图表示在处理某个活动时,两个或者更多类对象之间的过程控制流。活动图可用于在业务单元的级别上对更高级别的业务过程进行建模,或者对低级别的内部类操作进行建模。根据我的经验,活动图最适合用于

46、对较高级别的过程建模,比如公司当前在如何运作业务,或者业务如何运作等。这是因为与序列图相比,活动图在表示上不够技术性的,但有业务头脑的人们往往能够更快速地理解它们。 活动图的符号集与状态图中使用的符号集类似。像状态图一样,活动图也从一个连接到初始活动的实心圆开始。活动是通过一个圆角矩形(活动的名称包含在其内)来表示的。活动可以通过转换线段连接到其他活动,或者连接到判断点,这些判断点连接到由判断点的条件所保护的不同活动。结束过程的活动连接到一个终止点(就像在状态图中一样)。3.5.2 ASP与IIS技术IIS简介Wsb服务器是Web应用程序的心脏。IIS(Internet Information

47、 Server)是微软推出的Windows NT Option Pack的主要成员,作为Win2000server的扩展,自推出以来已经有了很大发展,其体系结构是当今市场上最受关注的Web服务器之一。新推出的IIS6.0版本增强了系统安全性,具有服务器端脚本开发调试,内容管理和站点分析,崩溃防护,内置JAVA虚拟机及全面支持ASP等强大功能。IIS与ASP的结合在过去,客户机/服务器结构的设计与Web的相关技术几乎处于平行线上,两者相互独立并无法作出集成性的设计。现在我们利用IIS+ASP构成三层式Web结构(如图2.1所示)的中间一层,将客户机/服务器结构与Web密切结合,完成前后端两者的集

48、成输出功能,使得Web站点的开发更方便,实现的功能更强大。利用IIS+ASP技术来集成Web前后端所带来的强大效益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减少构建和维护成本加快联机过程应用软件集中在服务器端开发管理前端可使用任何浏览器(IE、Netscape.)后端可存取任何数据库 (SQL、Access.)可使用任何脚本语言开发 (VBScript、JavaScript、PERL.)3.5.3 利用ADO访问数据库技术ADO(ActiveX Data Objects)是一种操作Microsoft所支持的数据库的新技术。在ASP中,ADO可以看作是一个服务器组件(Server Component),更简单点说,

49、是一系列的对象,应用这些功能强大的对象,即可轻松完成对数据库复杂的操作。本文中个性化页面的实现便大量地用到了ADO技术。具体的操作步骤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步:1创建数据库源名(DSN)2创建数据库链接(Connection)3创建数据对象4操作数据库5关闭数据对象和链接每一步的作法如下:一、创建数据源名4 数据库连接函数 为什么要将本部分列出来呢?因为在整个博客系统的开发过程中,数据库连接是必不可少的,是公用的,我们可以把这一部分先拿出来,单独做成一个函数,在需要的时候只需调用就可以了,而不用每次都去写连接数据库的程序,这种做法叫做复用。 本系统使用的是Access数据库,在ASP中同数据打交道的

50、主要是ADO,对数据进行操作处理,要让ADO对像能够存取数据库,最重要的东西就是OLE DB及ODBC驱动程序。任何一种数据库,必须具备对应的驱动程序,ADO对象才能存取。本系统连接Access数据库使用的是微软的OLE DB机制,博客系统数据库连接的关键代码如下:Dim Dbaccess数据库连接参数:Db = data/oblog2.mdbConnStr = Provider = Microsoft.Jet.OLEDB.4.0;Data Source = & Server.MapPath(db)elsesql数据库连接参数:数据库名、用户密码、用户名、连接名(本地用local,外地用IP)

51、Dim SqlDatabaseName,SqlPassword,SqlUsername,SqlLocalNameSqlDatabaseName = oblogSqlPassword = oblogSqlUsername = oblogSqlLocalName = (local)ConnStr = Provider = Sqloledb; User ID = & SqlUsername & ; Password = & SqlPassword & ; Initial Catalog = & SqlDatabaseName & ; Data Source = & SqlLocalName & ;第

52、四行为ConnStr赋值。这是连接数据库中很关键的一步,这里声明的是OLE DB连接数据库的方式。再看Data Source部分,它的后面跟的就是数据库文件所在的路径。这里说明一下Server.MapPath函数,它是ASP内置的Server对象的一个函数,用来获得网站目录下文件的绝对路径。一般来说,凡是涉及到具体目录的地方,都不要直接使用目录名,而用Server.MapPath函数来代替。使用上面的驱动程序,只要保证数据库路径的正确就不会出现问题。5 详细设计根据对系统所需实现功能的分析和系统结构设计,现将对系统进行详细设计。但由于系统模块的代码较多,现就系统的几个重要模块的部分设计在以下的

53、几章中进行举例,其中在第五章中将介绍注册登陆系统中的部分模块,而在第六章中会介绍博客管理系统中的部分模块。5.1 系统登录模块模块简介该模块是博客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用于完成对用户权限的判定。当启动系统时,系统即将用户视为一般用户,因此一般用户直接能进行博客浏览和博客阅读。注册用户需提交密码和用户名登陆系统,之后不仅可以完成以上功能,还能建立自己的博客并进行管理;倘若忘记了密码,可以进行密码查询,此时系统会根据用户填写的用户名查找密码的问题以提示用户,用户输入正确密码后可修 改密码。一般用户若想注册,可以进行资料登记,资料提交后系统审核通过后系统会提醒你注册成功,通过首页登陆即可进入自己的博

54、客管理页面。管理员(无论是系统管理员,还是博客管理员都一样)需提交用户名和密码,系统管理员还需输入系统随机产生的校验码进行登陆,之后进入管理页面。5.2 模块体系结构为实现上述功能,将该模块分为了三个子模块:新用户注册子模块、注册用户登陆子模块、系统管理员登陆子模块。各模块之间关系如下:系统登陆模块新会员注册进入博客管理界面管理员登陆登陆成功注册会员登陆注册成功提交审核填写注册资料登陆系统管理页面系统登陆模块图5.3 运行图修改成功系统初始页面登记新密码填写答案显示问题提交数据新用户注册管理登陆管理登陆页面注册用户登陆用户资料登记是否同意网站条例是否符合提交成功是否符合是否符合数据存入表中提交密码用户名系统查询登陆成功忘记密码填写会员名系统查询存入数据库管理登陆页面产生校验码填写用户名密码和校验码查询admin表否否否否 图5-2登陆系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