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下重点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65527610 上传时间:2022-03-2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6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植物学下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植物学下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植物学下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植物学下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学下重点(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植物界的基本类群包括藻类、菌类、地衣、苔藓、蕨类、裸子和被子植物。按其 特征可以分为低等与高等植物、 孢子与种子植物、 维管植物与非维管植物、 颈卵 器植物等。”生物多样性 : 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植物分类的单位有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 给植物的种命名的科学方法叫 “双名法 藻类是具有光合色素、能自养的原植体植物。 藻类的有性生殖有三种类型:同配、异配、 卵配。“衣藻型”细胞结构; 合子 R.D形态结构:“衣藻型”细胞结构、厚底杯状的载色体生 殖: 无性生殖 形成游动孢子有性生殖 同配生活史: 合子减数分裂(合子 R.D ); 生活史中仅一个 n 的

2、植物体; 无世代交替;石莼的生活史为同型世代交替。水绵的载色体为螺旋型带状,生殖是特殊的接合生殖。绿藻门常见的代表:衣藻属、团藻属、石莼属、水绵属。 轮藻与绿藻的异同:相同点: (1) 光合作用的色素种类相同;(2) 光合产物(储藏物)相同;不同点: (1) 外形不同,轮藻植物体有节、节间的分化;(2) 轮藻的顶端具特殊的顶细胞,其分裂有一定的步骤;(3) 轮藻的生殖器官为多细胞,结构复杂;(4) 轮藻的合子萌发形成一个特殊的“原丝体” ; 硅藻属的细胞结构 ”;1 形态结构: 单细胞或单细胞连成丝状、群体状; 细胞壁无纤维素,由果胶质 +硅质组成; 细胞由两个相互套合的半片组成,叫上壳与下壳

3、,侧面叫环带; 根据壳面的花纹排列分生殖特点 “复大孢子裂殖(细胞的直接分裂) :细胞壁及原生质体一分为二,再分裂出新的一半细胞壁,新分泌 出的半片,始终作为子细胞的下壳。当子细胞缩小到一定大小时, 即进行有性生殖, 通过产生 “复大孢子 ”的方式来恢复大小。 两个小硅藻各自先 R.D ,分别形成 4个子核 其中 2个子核消失,余 2个发育成 1大 1 小 2个配子两细胞的大小配子交叉结合成 2个合子即形成“复大孢子”长大成 2个新个 体。生活史特点:配子 R.D 生活史中只有一个 2n 的植物体存在;红藻门色素种类、绝大多数为多细胞体;原生质具高度粘滞性;色素为叶绿素 a、d, -胡萝卜素,

4、叶黄素,藻红素及藻兰素; (统称“藻胆素 占优势并能吸收深入水中的短波光) 储藏物为红藻淀粉、红藻糖; 生活史中无游动孢子; 多数种类为海产;紫菜生活史的特点:紫红色叶状体,基部生固着器,藻体薄,外被胶质;生活史无游动孢子,也无世代交替;生活史分为:紫菜阶段、壳斑藻阶段小紫菜阶段海带生活史特点、色素种类、杆状中心体、孢子体组成特点 ; 生活史:异型世代交替色素为叶绿素 a 、c, -胡萝卜素, 6种叶黄素中以墨角藻黄素最多,能利用深水中的短波 光单核,有丝分裂时出现 1 个明显的杆状中心体孢子体:带片 (两面长出单室孢子囊) 、柄、固着器绿藻门的代表植物1衣藻属(单细胞具鞭毛类型)2团藻属(群

5、体具鞭毛类型)3石莼属(片状体类型、同型世代交替)4水绵属(丝状体类型、接合生殖)金藻门代表植物硅藻蓝藻门的原始性特征及代表植物;一、蓝藻门的原始性特征1 全是原核生物,无核、无细胞器;2 原生质体分为3 色素种类:叶绿素 a,藻胆素(藻蓝素多) ,少量黄色色素;4 储藏物:蓝藻淀粉、蓝藻颗粒体;5 细胞壁成分:粘肽,壁外有胶质鞘包围;6 体型:单细胞、丝状体、群体;丝状体具有异型胞;7 繁殖:裂殖,无有性生殖;三、代表植物1 颤藻属: 丝状体,每个细胞的长 宽,短圆柱形,可左右摆动,中央是核质,边缘是色素质。藻殖段可由死细胞、机械断裂、分离盘形成。2 念珠藻属:丝状体,但无规则埋于胶质鞘中形

6、成团块状,无色 透明,细胞圆形如念珠。藻殖段由机械断裂、异型胞形成。3 其他蓝藻: 色球藻属、微胞(囊)藻属、真枝藻属藻类植物起源的“三条路线”设想;光合原核生物 1.(蓝红路线)蓝色原核生物(古蓝藻)蓝藻、红藻2. (绿色路线)绿色原核生物(绿原藻)绿藻高等植物3. (杂色路线)杂色原核生物黄藻、褐藻、金藻等菌类的共性及其与藻类的不同;一、菌类的共性(1)无光合作用色素,全是异养; 与藻类区别(2)无根、茎、叶的分化; (3)无世代交替; 与高等植物的区别粘菌的生物学特性(一)特征:1 粘菌是介于动物与植物之间的一个特殊类群。其生活史中一个时期具动物性, 另一个时期具植物性。2 营养生长时,

7、粘菌是一团裸露无壁、多核的原生质团,叫变形体。 其运动及摄食方式与动物的变形虫 类似 。 动物性。3 繁殖时期,产生出具有纤维素细胞壁的孢子,与植物类似。 植物性。(二)代表植物:发网菌属 (紫灰菌 ):真菌门四纲的区别;藻( 状)菌纲:菌丝无隔,多核。 (即书中的鞭毛菌和接合菌亚门) 子囊菌纲:菌丝有隔,有性生殖产生 8 个内生的子囊孢子,营养菌丝以单核菌丝为主; 担子菌纲: 菌丝有隔, 有性生殖产生 4 个外生的担孢子, 以双核菌丝为主要的营养菌丝; 半知菌纲:菌丝有隔,无有性生殖,仅有准性生殖。(一)藻状菌纲1 水霉属:菌丝无隔多核,具分枝,白色绒毛状; 无性生殖形成具有双鞭毛的游动孢子

8、;具有双游现象及层出现象;有性生殖是卵配;2 霜霉属:是高等植物专性寄生菌 ,(蔬菜和油料植物 ) ; 以无性生殖为主,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有分枝;3 根霉属(接合菌亚门) 匍枝根霉(黑根霉、面包霉) : 全为腐生菌,使淀粉质食品; 菌丝体在基质表面蔓延大量的匍匐枝匍匐枝向下生假根处,向上则长出孢子囊梗; 无性生殖形成孢囊孢子;有性生殖为接合生殖,但少见; 生活史无世代交替;子囊菌纲代表:( 1)酵母菌属:单细胞,拟菌丝, 出芽生殖,有性生殖无子囊果。 无氧发酵、酿酒及医药行业。( 2)麦角菌属:寄生于禾本科的子房内,形成菌核叫麦角; 有剧毒,也是名贵妇科常用药。( 3)青霉属: 水

9、果及淀粉食品上常见; 多见无性生殖产生的分生孢子繁殖; 分生孢子梗顶端呈“扫帚状”分枝,末端生分生孢子。(4)虫草属: 常见如“冬虫夏草” ,是 名贵滋补药; 菌丝寄生于虫草蝙蝠蛾的幼体内,形成菌核; 第二年夏,长出似草的子座;(5)羊肚菌属:腐生于森林中,味美食用菌; 子实体分菌柄、菌盖,表面凸凹不平似羊肚; 子实层生于菌盖凹处内表面;(6)盘菌属: 腐生的高等真菌; 子实体为子囊盘,杯状或碗状; 子实层生于盘的内表面;“锁状联合 ”与“钩状体 ”的异同: 相同点:细胞分裂的方式一样,都是由 1 个双核细胞形成 2个双核细胞; 不同点:形成的时间及产物不同“锁”是担子菌纲营养生长形成新的双核

10、菌丝时形成,其结果是形成新的双核细胞; “钩”是子囊菌纲有性生殖时产生,其结果是形成子囊和子囊孢子;3. 担子菌纲代表:(1)银耳目:担子果黄褐色、担子纵分隔; 木耳目:担子果黑色,担子横分隔;(2)锈菌目:生活史中有 5 种孢子;(性、锈、夏、冬、担孢子)转主寄生;(从 1 种寄主转移到另 1 种寄主)(3)伞菌目:担子果外形(菌盖、菌柄、菌褶、菌环内菌幕、菌托外菌幕 );菌褶的内部结构(子实层、子实层基、菌髓) ;生活史;地衣是藻类与真菌共同组成的新的复合有机体;从外形上把地衣分成三类 【壳状(文字衣、 茶渍)、叶状(梅衣、地卷)、枝状(石 蕊、松萝)】,从内部结构上分成两类 (同层地衣、

11、异层地衣) 低等植物与高等植物的主要区别 ;低等植物:1. 单细胞、群体、丝状体及多细胞体2. 无根茎叶分化,无气孔构造3. 生殖器官无不育性外壁4. 同配、异配、卵配5. 无胚胎6. 合子 R.D 、配子 R.D 、居间 R.D7. 孢子游动或不动,内生或外生8. 世代交替不明显,有核相交替、同型世代交替、异型世代交替 高等植物:1. 全为多细胞植物体2. 有根茎叶分化,有气孔构造3. 有不育性外壁保护4. 全为卵配5. 受精后在母体内发育成胚胎6. 全为居间 R.D7. 全为不动孢子,内生8. 世代交替明显,只有异型世代交替苔藓植物的特征;1. 营养体是配子体2. 无维管组织,输导能力不强

12、;3. 无真根,为假根有明显的异型世代交替,且配子体发达、孢子体不能独立生活,需依附 在配子体上;4. 配子体生出的雌雄生殖器官为多细胞结构,叫精子器和颈卵器;5. 精子具鞭毛,受精需水环境;6. 合子萌发形成胚,由胚发育形成孢子体;7. 孢子体(孢蒴:内有造孢组织, R.D 后形成孢子、朔柄、基足:吸收配子体的营养)8. 孢子萌发形成原丝体,原丝体再长成新的配子体。地钱的形态特点,葫芦藓的形态特点;一、地钱属(苔纲)1 外形:大型绿色、叉状分枝的叶状体;背面的斜方形网纹中心是气孔;腹面生假根 及紫褐色鳞片;雌株的背面长出伞形的雌器托;雄株则长出圆盘状的雄器托;2 内部结构:上表皮、营养丝、气

13、室、气孔、薄壁组织及下表皮3 繁殖及生活史: (异型世代交替) 营养繁殖:背面形成胞芽杯,其中产生胞芽; 有性生殖:雌雄异株,雌器托上的颈卵器中形成卵;雄器托上的精子器中形成精 子;合子在颈卵器内形成胚。无性生殖:孢子体的孢蒴内经 R.D 产生孢子,被弹丝弹出后,萌发成原丝体,又 形成新的配子体。二、葫芦藓(藓纲)1 形态构造:配子体直立丛生; 具茎叶分化;基部生假根;叶卵形, 单层细胞,具中肋; 茎分表皮、皮层、中轴;2 繁 殖:雌雄同株异枝,雌枝似芽紧闭,雄枝开放似花;雌器苞内形成多个颈卵器, 雄器苞内形成精子器;3 孢子体: 孢蒴 +蒴柄 +基足;外形似葫芦; 孢蒴顶端残留颈卵器壁,叫蒴

14、帽; 孢蒴:(蒴盖:内具蒴齿、蒴壶:中央是蒴轴,轴与壁之间是孢原组织、蒴台:外表具气孔) 角苔与苔纲、藓纲的区别特点;一、苔纲1. 配子体通常具背腹面,成左右对称的叶状体;2. 假根单细胞,拟叶体无中肋及中轴;3. 孢蒴先成熟,朔柄后成熟,后伸出;4. 孢蒴无蒴轴、无蒴齿,有弹丝;5. 原丝体不发达,每 1 原丝体发育仅成单一植株;二、藓纲1. 配子体为直立的具茎叶分化的茎叶体;2. 假根单列细胞,拟叶具中肋、茎具中轴;3. 朔柄先成熟,先挺出,孢蒴后成熟;4. 孢蒴内具蒴轴、具蒴齿,无弹丝5. 原丝体发达,丝状或片状,可形成多个植株;三、角苔纲1 配子体为叶状体;每个细胞中含有一个大的叶绿体

15、,其上具一枚蛋白核;2 雌雄同株,精子器和颈卵器埋生于配子体中;3 孢子体的孢蒴细长呈角状;无朔柄;基足发达埋于配子体中;4 孢蒴基部可继续产生造孢组织,有一定的分裂能力;弹丝散发孢子;5 蒴壁外具叶绿体和气孔,能行光合作用营半独立生活; 苔藓植物的水陆两栖性(演化上的盲枝) ; 喜阴湿,茎叶结构简单,具假根; 精子具鞭毛,受精需要水环境; 植物体无维管束的构造,输导能力不强; 孢子体不能独立生活,要依附在配子体上; 所以,苔藓植物是植物界的 “两栖类 ”,只能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不能向陆地的纵深发展,形 成了植物界演化上的盲枝。蕨类植物与苔藓植物的异同; 相同点:具胚;精子具鞭毛,有精子器;具

16、颈卵器构造;用孢子繁殖;有明显的异型世代交 替; 蕨类 ;1 具有维管组织,输导能力更强;2 孢子体更发达,具有了真正的根和根茎叶的分化;3 孢子体与配子体各自独立生活的异型世代交替;4 孢子萌发直接形成原叶体。 (配子体); 苔藓:1 无维管组织,输导能力不强;2 配子体发达,无真根,仅具假根;3 配子体发达,孢子体依附在其上的异型世代交替;4 孢子萌发形成原丝体,然后再长成配子体。蕨类生活史的特点; 是孢子体发达,与配子体各自独立生活的异型世代交替 拟蕨类与真蕨类的区别;拟蕨类1 小型叶,叶不如茎发达,单叶;2 幼叶不成拳卷状;3 孢子囊多单生向轴,形成孢子囊穗(球) ;4 植物体无毛及鳞

17、片;真蕨类1 大型叶,叶比茎发达,单叶或羽状复叶;2 幼叶大多数呈拳卷状;3 孢子囊聚生形成孢子囊群,离轴着生;4 植物体多少被毛及鳞片; 拟蕨类各亚门代表植物的主要特点; 石松、卷柏 : 1 茎二叉分枝,原生中柱; 2 孢子囊单生于叶腋 ,形成的孢子叶集生枝端又形 成孢子叶穗; 3 配子体块状生于地下,精子器与颈卵器埋生其上部;中华水韭 :1 茎粗短似块根,有次生生长; 2 叶细长似韭菜,具叶舌; 3 孢子异型,孢子 囊生在孢子叶基部的凹穴中; 4 精子具多鞭毛;松叶蕨:是现存最原始的陆生植物1 孢子体分根状茎与气生茎, 表皮具气孔; 2 无真根; 3 气生茎可行光合作用; 4 叶鳞片状,

18、无叶脉及气孔; 5 孢子囊三个聚生,孢子同型;真蕨亚门的主要特征;1 根茎叶分化明显;2 大型叶,单叶或复叶;3 孢子囊成群,形成孢子囊群,具囊群盖;4 孢子囊壁 1- 多层细胞,有或无环带;5 配子体心脏形,腹面生精子器和颈卵器,精子多鞭毛;真蕨亚门分为三纲的主要依据;薄囊蕨纲三个目的代表植物;1 水龙骨目:是最大的目,也叫真蕨目蕨属 /其他常见真蕨: 海金沙属 凤尾蕨属 水龙骨科 石韦属等2 苹目:苹 ( 田字苹、十字苹 )3 槐叶苹目: (1)槐叶苹属( 2)满江红属:也叫红苹、绿苹;水生漂浮植物; 蕨属植物的孢子囊群、囊群盖、环带结构; 孢子囊群生叶背面的边缘,外具子囊群盖;孢子囊壁上

19、具一条纵行的环带,中部为唇细胞 配子体叶状,腹面生假根、精子器和颈卵器;苹目与槐叶苹目的区别及代表植物; 苹 (田字苹、十字苹 ) :水生草本,茎匍匐无限生长,二叉分枝;不定根;叶具长柄,叶片 4,倒卵形,十字排列,光滑; 孢子囊生于特殊的孢子果中,孢子果由羽片变态而成; 孢子果着生叶柄基部;孢子异型,但大小孢子囊同生于一个孢子果内; 槐叶苹属:小型浮水植物,茎横卧并有毛;无根;叶3 片轮生, 2 片浮水叶矩圆形, 1 片沉水叶细裂须状;孢子果壁由变态的囊群盖形成;孢子果簇生于沉水叶基部;孢子异型2 苹目:苹 ( 田字苹、十字苹 )3 槐叶苹目: (1)槐叶苹属( 2)满江红属:也叫红苹、绿苹

20、;水生漂浮植物;裸蕨类是如何演化形成现代蕨类的?裸子植物既有颈卵器和维管束,又新产生了花粉管和种子;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主要区别:(裸子植物特征,与被子植物比较)1 胚珠裸露,未被大孢子叶所发育的心皮包被;2 孢子叶多数聚生成单性的孢子叶球; (有大小之分)3 花粉在传粉时直达胚珠,并直接进入胚珠形成花粉管;4 孢子体高度发达,全为多年生木本、 单轴分枝的乔木;具形成层和次生生长, 木质部多 只有管胞,韧皮部无伴胞,叶多针、条、鳞形,具气孔带;根为强大主根;5 配子体退化并完全依附在孢子体上,失去独立生活能力;大多具颈卵器,但简化成仅 1 个腹沟细胞和 1 个卵细胞,无颈沟细胞;6 具多胚现象

21、(简单多胚、裂生多胚)裸子植物分几个纲:(苏铁纲、银杏纲、松柏纲、红豆杉纲、买麻藤纲)苏铁大孢子叶、小孢子叶的形态特点:常绿木本,茎粗壮不分枝;大型羽状叶螺旋排列于茎端;雌雄异株,雄株茎顶生小孢子叶球,雌株茎顶生大孢子叶球; 小孢子叶扁平,肉质鳞片状,背面生许多小孢子囊群( 3 个聚合); 大孢子叶密被淡黄色绒毛,上部羽状分裂,下部具柄,柄两侧生胚珠(2-6 枚);胚珠 =珠被+珠孔 +珠心 +颈卵器银杏大孢子叶的形态特点: 雌球花:大孢子叶球简单,具长柄,顶端有 2 个环形的大孢子叶,叫珠领。其上各生 1 个胚珠。种子叫“白果”;松柏纲的特征:1. 常绿或落叶乔木,次生木质部发达,具树脂道;

22、2. 叶单生或成束,针形、鳞形、条形等; (针叶植物)3. 大、小孢子叶排列成球果状; (球果植物)4. 大孢子叶特化成珠鳞,形成种子后又叫种鳞;5. 大孢子叶外有一片苞片,苞片特化成苞鳞;6. 精子失去了鞭毛;7. 种子有翅或无,胚乳丰富; 松科、杉科、柏科的主要区别: 松科:(1) 叶针形、条形,螺旋排列;(2) 每个小孢子叶具 2 个小孢子囊,小孢子具 2 个气囊;(3) 每个大孢子叶腹面具 2 枚胚珠,背面具 1片苞鳞; 珠鳞与苞鳞完全分离 ;(形 成种子后珠鳞也叫种鳞)(4) 种子具翅;杉科:(1) 叶多披针形、条形,基部扭转成 2 列或互生;(2) 每个小孢子叶具 3-4 个小孢子

23、囊,无气囊;(3) 每个大孢子叶腹面具 2-9 枚胚珠; 珠鳞与苞鳞大部分合生,仅顶端分离 ;(4) 种子周围或两侧具翅柏科:(1) 叶刺状、鳞片状,交互对生或轮生,常具二型叶;(2) 每个小孢子叶具多个小孢子囊,无气囊;(3) 每个大孢子叶具多个胚珠, 珠鳞与苞鳞完全愈合无法分离;(4) 种子两侧具窄翅、无翅、或一长一短翅; 松柏纲常见的代表植物及孓遗植物; 松科:冷杉属、云杉属、雪松属、松属。孓遗植物:银杉属、金钱松属 杉科:杉木属(杉木、台湾杉木) 、柳杉属。孓遗种: 水松属、水杉属 柏科:侧柏属、柏木属(干香柏、刺柏、圆柏、花柏、龙柏)红豆杉纲三个科的主要区别特征:罗汉松科:1 叶条形

24、或披针形,螺 旋着生;2 大孢子叶发育成套被;3 大孢子叶完全包围胚珠;4 种子由套被发育的肉质假种皮及珠被发育的外种皮包被; 三尖杉科:1 叶条形或针形,近对生;2 大孢子叶发育成珠托;3 大孢子叶完全包围胚珠;4 种子全部包于珠托发育的肉质假种皮中; 红豆杉科:1 叶条形或披针形,螺旋生或交互对生;2 大孢子叶变为珠托;3 大孢子叶大部分包围胚珠;4 种子大部分包于珠托发育的肉质假种皮中;买麻藤纲的主要特征及代表植物:(1)次生木质部出现了导管;(2)叶细小膜质或为阔叶似被子植物;(3)大、小孢子叶球外有类似花被的盖被(假花被)(4)胚珠 1 枚,珠被延长形成珠孔管(假花柱) ;(5)颈卵

25、器极退化或无;(6)种子包于盖被发育成的假种皮中;草麻黄属、麻黄属买麻藤属 百岁兰属裸子植物的起源演化图 ;被子植物门的特征一、具有真正的花;花 =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雄蕊群 +雌蕊群二、具雌蕊及果实;雌蕊来源于心皮, (柱头 + 花柱 + 子房) 胚珠包于子房内,受精后子房发育成果实,果实具各种形状颜色和味道,附属毛刺钩等;三、具双受精现象和新型胚乳; 精+卵=胚 (2n);精+中央极核 (2n)=胚乳 (3n);四、孢子体高度发达; 习性多样,形态各异,结构复杂;木质部具导管,韧皮部具筛管伴胞;使后代具有更强的适 应性和变异能力五、配子体进一步退化(简化或无) ; 小孢子(单核花粉)萌

26、发成雄配子体 大孢子(单核胚囊)萌发成雌配子体木兰纲与百合纲的区别 ;(双子叶单子叶)双子叶植物(木兰纲) :1. 胚具两片子叶;2. 主根发达,多为直根系;3. 茎内维管束作环关排列,具形成层;4. 叶具网状脉;5. 花部通常为 5 或 4 基数,极少 3基数;6. 花粉具 3 个萌发孔; 单子叶植物(百合纲) :1. 胚具 1 片子叶,或有时胚不分化;2. 主根不发达,由多数不定根形成须根系;3. 茎内维管束散生,无形成枝,常不加粗;4. 叶具平行脉或弧形脉;5. 花部常为 3基数,绝无 5 基数;6. 花粉具单个萌发孔木兰科的特征及代表植物 ;(1)木本,单叶互生;(2)托叶大,包被幼芽

27、脱落后在节上留存形成“托叶环”;(3)花大单生,两性整齐;无花萼( K)与花冠( C)之分,统称花被( P)、雄蕊( A ) 多数分离,螺旋排列,花药长花丝短;雌蕊(G)多数分离,螺旋排列;( 4) 骨突果,胚乳丰富。 代表植物: 木兰属 (Magnolia) :厚朴、玉兰、紫玉兰、荷花玉兰等; 含笑属 (Michelia): 白兰花、黄兰花 (缅桂 )、云南含笑等; 鹅掌秋属 (Liriodendron) :叶似马褂,也叫“马褂木” ; 木兰科的原始性:木本,单叶全缘,羽状脉,花两性单生,花部数目多且螺旋排列,花药长 花丝短,单沟花粉,胚乳丰富。草本的原始多心皮类是毛茛科;熟悉常见代表 ;

28、乌头属:(块根叫 “附片 ”,有剧毒);黄连属:苦,有名的中药;翠雀属:也叫 “飞燕草 ”,毛茛属: “茴茴蒜 ”有毛, “石龙芮 ”无毛;樟科的常见植物 ;肉桂、香樟(提取樟脑) 、楠木、润楠、红果树等,是南方常绿阔叶 林主要树种,也是木材、药材、油料植物。桑科的常见植物 ;桑属:桑葚全身是宝;无花果属:有托叶环但也有乳汁;隐头花序;果可食用, 见血封喉:有剧毒;菠萝蜜(牛肚子果) :山毛榉科的识别特征及常见代表植物 ;(1)木本,单叶互生,革质,羽状脉直达叶缘;(2)花单性,同株,无花瓣( C0 );(3)雄花呈柔荑花序状,每 1 苞片有 1 花;(4)雌花常 3 朵生于一个总苞内,子房下

29、位;(5)坚果,包于总苞发育形成的壳斗中; 本科有 6 属,均为常见植物及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树种。 水青冈属、栗属、栲属、石栎属、青冈属、栎属。 如:板栗、高山栲、滇青冈、滇石栎、麻栎等; 锦葵科特征及代表;1 茎皮纤维发达,茎叶密被星状毛;2 单叶互生,掌状脉;3 花两性整齐, K5 ,具副萼; C5 ;单体雄蕊;4 中轴胎座,蒴果或分果。代表:棉 属【树棉(中棉) 、草棉(小棉) 、陆地棉、海岛棉】 木槿属:扶桑、蜀葵锦葵属:锦葵葫芦科特征及代表;1. 藤本或匍匐草本,有卷须,茎 5 棱;2. 单叶互生,常深裂;3. 花单性,同株或异株, 5 基数,花瓣合生; 雄花: K(5) C(5)

30、 A(2)+(2)+1 聚药雄蕊 ; 雌花: K(5) C(5) G(3:1) 子房下位、侧膜胎座4. 瓠果 南瓜、黄瓜、甜瓜(品种有哈密瓜、白兰瓜)西瓜、冬瓜、丝瓜、苦瓜、菜瓜、葫芦、油瓜 (油渣果)、罗汉果(木鳖)十字花科特征及代表;1. 草本,单叶互生,无托叶,常具辛辣汁味;2. 花两性,辐射对称,总状花序, 4 基数;K2+2C2+2 十字形花冠A2+4 四强雄蕊G(2:1) 2心皮 1室,假隔膜分成 2 室;3. 角果(有长、短之分) 芸苔属:油菜、卷心菜、花菜、芥蓝、青菜、大白菜、大头菜等; 萝卜属:萝卜(莱菔)荠菜属:荠菜、独行菜、紫罗兰(花卉) 、菘蓝(制板蓝根)等;蔷薇科四个

31、亚科的区别及代表; 科的特征变化多,按花筒形状、子房位置、心皮数、果实类型四方面,把蔷薇 科分成了四个亚科:(一)锈线菊亚科:花筒浅杯状;子房上位周位花;心皮常5 个;骨突果;麻叶锈线菊、中华锈线菊;(二)蔷薇亚科:花筒凹陷成壶形,或突出;子房上位周位花,或下位花;心皮多数;聚合 瘦果,或聚合小核果;蔷薇属、悬钩子属、草莓属、蛇莓属、棠梨花属、其他属(三)苹果(梨)亚科:花筒杯状与子房壁愈合;子房下位上位花;心皮2-5;果实为梨果;(四)梅(桃、李)亚科:花筒凹陷成壶形;子房上位花周位;心皮 1;果实为核果;豆目的共同特征:荚果豆目三个科的特征及代表;(一)含羞草科:多木本,叶 1-2 回羽状

32、复叶;花整齐,穗状或头状花序; A 多数分离,或 仅基部稍联合;花瓣镊合状排列;合欢属:小叶刀形,头状花序,广做行道树。 含羞草属:羽片受到触动即闭合下垂。台湾相思等(二)苏木科:木本;花整齐或两侧对称; A10 ,分离;花瓣上升覆瓦状排列; 紫荆属、皂荚属、羊蹄甲属、凤凰木属(三)蝶形花科:木本或草本,单叶或复叶;花:两侧对称,蝶形花冠 A(9)+1 ,二体雄蕊; 花瓣下降覆瓦状排列; 作油料:大豆、花生 作食物:豌豆、菜豆、蚕豆、绿豆等作绿肥牧草:苜宿、草木樨、野豌豆、猪屎豆等 作药用:甘草、黄芪、槐、舞草 作染料:木兰作木材:紫檀制红木家具。蓼科的识别特征;具鞘状包茎的膜质托叶鞘山茶科(

33、 茶花、茶)、黎科( 菠菜、甜菜、牛皮菜(君达莱) 、灰灰菜 )、石竹科(石竹属:香石竹(康乃馨)、什样锦; 繁缕属:千针万线草 )、蓼科(何首乌、甜荞、苦荞 );有较大经济意义科的代表植物: 大戟科、鼠李科、葡萄科、芸香科、无患子科、 五加科、茄科、木犀科、茜草科茜草科具叶柄间托叶; 玄参科、木犀科与唇形科的主要区别:花柱顶生,子房 2 室 为何说菊科是双子叶纲中最进化的科: 单子叶植物纲中最原始的是 泽泻科 ; 木本、肉穗花序具佛焰总苞的科是 棕榈科 ; 草本、肉穗花序具佛焰总苞的科是 天南星科 ; 禾本科(以及 2 亚科的区别)1 草本或木本,茎称为秆,秆分节、节间;2 单叶互生, 2

34、列,有叶鞘、叶片、叶舌、叶耳等;3 花序:以小穗为基本单位,再组成穗状、总状、圆锥等4 颖果 (果皮与种皮愈合) 竹亚科 秆木质;秆生叶与枝生叶明显不同;普通叶的叶片与叶鞘之间具一个关节; 各种竹子如:甜竹、刺竹刚竹、毛竹禾亚科 秆草质;无秆生叶与枝生叶之分;叶片与叶鞘之间无关节,叶多为狭长披针形; 各种禾草、水稻、小麦、玉米、甘蔗、高粱、芦苇、燕麦、狗尾草等; 百合科1. 草本,多具根状茎、鳞茎、球茎;2. 花序总状、穗状、圆锥或伞形,少单生;3. 花两性整齐,典型的 3 基数,无 K,C 之分,统称花被 P;P3+3 A3+3 G(3:3); 中轴胎座4. 蒴果或浆果;兰科的进化性表现 ;

35、1 多年生草本,附生或腐生;2 具有根状茎或块茎,须根或气生根;3 单叶互生,基部抱茎成鞘;4 花单生或成总状、圆锥、穗状花序;5 花两性,两侧对称, P6,2 轮排列:6 雄蕊与花柱(含柱头)合生形成特殊的合蕊柱; 花粉结合形成花粉块;7 子房下位,常成 180 度角扭转;8 蒴果,种子极多,极微小(也叫微子植物) 。莎草科与禾本科的区别 ;(下为莎草科)1 秆三棱形,实心,无节和节间;2 叶常 3 列,无叶舌,无叶耳;3 果实是坚果。双名法 :是由瑞典的植物分类学大师林奈创立的。 它是指用拉丁文给植物的种起名字, 每 一种植物的种名, 都由两个拉丁词或拉丁化形式的字构成。 第一个词是属名,

36、 第二个词是种 加词。一个完整的学名还需要加上最早给这个植物命名的作者名。 双名法解决了 “同物异名” 或“同名异物”的混乱。世代交替 :在长期演化过程中, 植物生活史中出现了两种个体, 一种是能产生配子, 行有性生殖的配子 体,配子体是由孢子发育形成的,为单倍体;另一种是能产生孢子,行无性生殖的孢子体, 孢子体是由合子发育成的,为二倍体。我们把第一个阶段称为配子体世代, 称有性世代;第 二阶段称为孢子体世代,称无性世代。两个世代有规律的交替出现,称为世代交替。藻殖段: 藻殖段是由于丝状体中某些细胞死亡或形成异型胞,或在两个营养细胞间形成 双凹形分离盘, 以及机械作用等将丝状体分成多个小段,

37、每一段称为藻殖段, 每个藻殖段发育成一个丝状体。 藻体机械断裂、藻体细胞死亡、异型胞的形成、双凹形分离盘的形成 菌丝体 :是组成一朵真菌的所有菌丝的统称。菌丝组织体 : 环境条件不良或繁殖时,菌丝则相互密结,变态成菌丝组织体根状菌索 : 菌丝体密结成绳索状,外形似根,可度过不良环境。皮层:拟薄壁组织。心 层:疏丝组织 子座:是容纳子实体的褥座。是营养阶段到繁殖阶段的过度。也由拟薄壁组织和疏丝组织 组成。菌核: 是菌丝密结成的色深、质地硬的核状体。内部组织分化同上,可度过不良环境。 子实体: 高等真菌的有性孢子,容纳在一个菌丝组织结构中,此结构就叫子实体。子囊菌的子实体叫子囊果,担子菌的子实体叫

38、担子果。钩状体 :(钩尖细胞 一个子核 、钩头细胞 两个核核配成合子 、钩丙细胞 一个子核 )子囊果 : 子囊菌纲的子实体叫子囊果(闭囊壳、子囊壳、子囊盘)子实层 : 子囊果内的子囊及侧丝排列成子实层锁状联合 :由 1 个双核细胞形成 2个双核细胞;是担子菌纲营养生长形成新的双核菌丝 时形成,其结果是形成新的双核细胞担子果 : 担子菌亚门真菌有性生殖阶段形成的特殊结构。由双核菌丝组成,其上产生担子和担孢子。同层地衣 : 在横切面上,上皮层之下没有明显的单独的藻胞层结构,藻细胞在髓层菌丝 中均匀地分布。这样的构造称为 “同层地衣 ”。异层地衣 :藻类细胞聚集在上皮层之下,形成 1 层明显的藻胞层

39、。髓层介于藻胞层和下 皮层之间。髓层中没有或只有很少的藻细胞。这样的构造称为 “异层地衣。颈卵器 :颈部:具 1 层壁,内有一串颈沟细胞;腹部:外具多层壁,内含两个细胞(腹沟 细胞、卵)胞芽: 在叶状体背面分叉处或沿中肋常生有孢芽杯,绿色,两边有缺口,下有细柄,其内 长有孢芽蒴帽: 孢蒴顶端残留颈卵器壁合蕊柱: 兰科植物花中花柱和雄蕊互相愈合所形成的柱状结构孓遗 :过去分布较广,现在仅存在于局限地区的古老动植物种珠领: 银杏纲雌球花顶端有 2 个环形的大孢子叶称为珠领珠鳞: 松柏纲大孢子叶特化成珠鳞种鳞: 珠鳞形成种子后又叫种鳞苞鳞: 松柏纲大孢子叶外有一片苞片,苞片特化成苞鳞珠托、套被: 红

40、豆杉纲大孢子叶变态成珠托 (盘状、漏斗状)或套被 (囊状、杯状) ;盖被: 买麻藤纲,大、小孢子叶球外有类似花被的假花被孢子囊群、 孢子果 : 大型叶的孢子叶则在背面形成孢子囊群,或水生蕨类特化成孢子 果囊群盖 :覆盖在蕨类孢子囊群外面起保护作用的膜状器官。 它是由囊群托或其附近的表皮 细胞发生的,呈鳞状或膜状。孢子囊穗 : 在小型叶蕨类中,孢子通常集生在枝的顶端,形成球状或穗状,而孢子囊则 单生于孢子叶腋或叶基,称小型叶与大型叶 :(小)无叶隙无叶柄,叶脉单一不分枝,是茎的表皮凸起形成的,叫 延生起源;(大)有叶隙和叶柄,叶脉常分枝,是由顶枝扁化并联合形成的,叫顶枝起源 孢子叶:有孢子囊生长,是能育叶;孢子叶穗 : 小型叶的孢子叶聚生枝端形成穗状的孢子叶穗孢囊柄 :孢子叶球似毛笔头状, 生于枝的顶端, 是由许多特化的孢子叶聚生而成, 这种孢 子叶称孢囊柄同型孢子与异型孢子 :在同一类群植物中, 孢子无大小之分的称同型孢子, 若孢子有 大小之分的称异型孢子原叶体 :配子体叫原叶体, 由孢子萌发形成, 埋如土中或生于土表;多数种类的配子体绿 色有假根, 能行光合作用,独立生活;成熟的配子体腹面生有精子器和颈卵器,精子有鞭毛 同型叶: 植株仅 1 种叶,不分营养叶与孢子叶;异型叶 : 有营养叶与孢子叶之分,叶的形状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