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农业信息化建设经济效益评价分析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65517192 上传时间:2022-03-24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7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洛阳农业信息化建设经济效益评价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洛阳农业信息化建设经济效益评价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洛阳农业信息化建设经济效益评价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资源描述:

《洛阳农业信息化建设经济效益评价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洛阳农业信息化建设经济效益评价分析(2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洛阳市农业信息化建设研究摘 要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有9亿多,占全国总人口的70左右,而我国农业生产总值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0。农业信息化就是要将信息技术应用、贯穿于农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和整个过程。如今,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就,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信息化程度依然比较低;与我国的企业信息化、政府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相比,也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农业信息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国家信息化的整体水平,也关系着我国农业生产和发展的水平。2005年至2007年连续三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要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农业信息化是一条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国正值“三农”问题日益突

2、出且亟待解决的关键时期,农业经济增长迫切需要新的推动力,农业信息化恰好为此提供了难得而又宝贵的机遇。农业信息化问题涵盖面很广而且具有一定深度,包括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农业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管理学、信息科学、计算机技术等许多相关领域。近几年,我国的农业信息化研究不断深入,推出了一些研究成果。但从总体上看,研究比较分散,大多侧重于技术层次,如开展了系统工程、数据库与信息管理系统、遥感、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应用于农业、资源、环境和灾害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一批重要成果,有些己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从农业经济角度的研究虽有所进展,但尚未形成体系。关键词:农业信息化 信息技术 网络Abs

3、tractOur country is a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country, the rural population has more than 900 million, or of the national total population 70%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and agricultural GDP accounted for only 20% of GDP. Agricultural informatization is to get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4、 throughout all aspects of 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the whole process. Nowadays,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 agricultural informatization has made some great achievements, but compared with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informationization level is still low; And our country enterprise informa

5、tionization, government information,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compared to also has certain gap. Our countrys agricultural informatization level of high and low, are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overall level of national informatiza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developme

6、nt. From 2005 to 2007 in three consecutive years the central one documents are stressed the need to strengthen the agricultural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Agricultural informatization is a promoting agricultural economic growth of the effective way. The current our country is worth agriculture, c

7、ountryside and farmers growing problem urgently to be solved and the key period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 growth urgent need new impetus for the agricultural informatization, provides a rare and precious opportunity. Agricultural informatization problem covers a range is very wide and has a certain d

8、epth, including economics, information economics, agricultural economics, resource economics, management science, information science,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many other related fields. In recent years, Chinas agricultural informatization unceasingly thorough research, introduced a number of researc

9、h results. However, from the overall perspective, the study is more dispersive, mostly focus on the technical level, such as promoting the system engineering, database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remote sensing, expert system,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technology

10、 applied in agriculture, resource, environment and disaster research and made a number of important achievements, some has reached the international advanced level. From the Angle of the agricultural economy research is making progress, but have not form the system.Key words: Agricultural informatiz

11、ation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Internet目 录1.概述41.1农业信息化的研究意义及背景41.1.1研究背景及意义41.1.2国内外研究动态51.2农业信息化的概念及介绍61.2.1农业信息化的概念61.2.2主要农业信息技术的介绍62.洛阳市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92.1洛阳市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模式92.2洛阳市农业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情况及成就92.3洛阳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目标112.4洛阳市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22.4.1农业信息化建设资费过重,政府投入力度不足122.4.2农业信息化服务机构体系不够完善132.4.3农业信息化专业技术人才匮乏1

12、32.4.4农民受教育水平低133.洛阳市农业信息化建设水平测度-以宜阳县为例143.1农业信息化建设水平测度的构建和原则143.1.1从整体系统角度出发143.1.2具有可操作性143.1.3动态性143.1.4具有扩展性153.2测评指标体系构建的目的153.2.1了解地区农业信息化现状153.2.2评价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效果153.2.3为地区农业发展提供依据153.3洛阳市信息化水平测度的指标体系153.4农业信息化水平测度的方法163.5信息化水平对洛阳市农业经济的影响174.洛阳市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建议174.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认识水平174.2充分发挥政府在推

13、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184.3加强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184.4加强农业信息资源建设,充分发挥农业信息资源作用204.5加快培养和引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人才214.6完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224.7增强农民信息意识254.8加速科技、教育和推广的结合255.结论25参考文献271.概述1.1农业信息化的研究意义及背景1.1.1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互联网信息技术产业在我国经济中已成为一个重要产业,社会经济逐步成为信息经济,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一个国家的信息化程度代表着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也决定着这个国家在2l世纪生存与发展的实力与地位。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面对

14、全球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已经作出了积极响应,提出了国民经济信息化战略,作为其中一个部分的农业信息化也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农业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也是其他产业发展的基础。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现代信息技术正向农业渗透,在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的同时,也将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科学管理水平,最终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有9亿多,占全国总人口的70左右,而我国农业生产总值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0。农业信息化就是要将信息技术应用、贯穿于农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和整个过程。如今,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就,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信息化程度依然

15、比较低;与我国的企业信息化、政府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相比,也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农业信息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国家信息化的整体水平,也关系着我国农业生产和发展的水平。2005年至2007年连续三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要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农业信息化是一条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国正值“三农”问题日益突出且亟待解决的关键时期,农业经济增长迫切需要新的推动力,农业信息化恰好为此提供了难得而又宝贵的机遇。洛阳市是我国第一批,河南省唯一的循环农业示范城市,且体托农业信息超市的发展模式独具特色,在2006年其建立的农业信息网站成为我国农业信息百强网站,因此本文以洛阳市农业信息化建设为研究对象,

16、根据有关理论,全面分析国内外农业信息化发展情况, 按照目前洛阳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我国新农村建设要求,立足洛阳本地的实际情况,认真研究洛阳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测评出洛阳市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提出加快推进洛阳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思路与对策,为洛阳农业信息化建设提供理论参考,以促洛阳农业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整体提高。1.1.2国内外研究动态包括农业硬件设施的操作、农业生产技术和知识的推广普及以及农产品市场经营等各个领域的农业信息化在发达农业国家已经相当成熟,被广泛运用的生产当中。农业信息化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20世纪5060年代,利用计算机进行农业科学计算;20世纪70年代,进行农业数据

17、处理和农业数据库的开发;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初以来,研究重点转向知识处理、自动控制以及网络技术的应用。因此,从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来看,国外农业信息化已从20世纪50年代的主要以计算机在农业上的应用研究发展到运用数据处理和数据库的开发进行科学管理,目前农业信息化的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农业数据和图像处理、农业系统模拟、农业专家系统、农业计算机网络、农业决策支持和农业信息实时处理等方面:从信息化的经济学角度则重点研究了信息的服务化、农业信息有偿性,农业信息化的环境建设、农业信息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市场信息的传播、农业信息资源的分配与管理等问题。农业信息化问题涵盖面很广而且具有一定深度,包括经济

18、学、信息经济学、农业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管理学、信息科学、计算机技术等许多相关领域。近几年,我国的农业信息化研究不断深入,推出了一些研究成果。但从总体上看,研究比较分散,大多侧重于技术层次,如开展了系统工程、数据库与信息管理系统、遥感、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应用于农业、资源、环境和灾害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一批重要成果,有些己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从农业经济角度的研究虽有所进展,但尚未形成体系。其中梅方权侧重于农业信息化发展战略、农业信息技术应用和农业信息化对农业现代化影响;赵继海侧重从信息资源的角度进行分析;郑红维侧重从农业信息发布的角度进行研究;其它学者也都从不同方面对农业信息

19、化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在农业信息化研究中定性分析农业信息化现状的较多,定量分析其现状的少之又少:探讨农业信息化指标测度体系的较多,但具体运用其对农业信息化水平进行测度的并不多。根据所查的大量文献资料显示,山西大学蔚海燕2004年曾在晋图学刊上发表了一篇关于我国农业信息化水平测度的文章,具体运用波拉特法测度了1994-1998年问我国农业信息化水平;2006年,华中农业大学刘春年博士在科技进步与对策上发表了“我国农业信息化水平的测度及关联因素分析”,在蔚海燕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测度农业信息化水平相关因素的关联度,具体测算出我国1999-2002年间农业的信息化水平。因此,不论定性分析和定量测度都有

20、很多工作要做,应该进一步加强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使我们能够寻找一条适合国情的农业信息化发展道路,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协调和健康发展。1.2农业信息化的概念及介绍1.2.1农业信息化的概念农业信息化是指人类在农业生产活动和社会实践中,通过普遍地采用以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高新技术,更加充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农业信息资源,推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社会进步的过程。具体来说就是,在农业领域内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农业信息的获取处理传播和应用,从而有效地开发利用各种农业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才资源市场资源等,培育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进而推进现

21、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社会进步的动态演进过程农业信息化是农业全过程的信息化,主要包括:农民生活消费信息化农业生产管理信息化农业科学技术信息化农业经营管理信息化农业市场流通信息化和农业资源环境信息化农业信息化既是一种信息形态,又是对农业发展到某一特定过程的概念描述。1.2.2主要农业信息技术的介绍(1)气象遥感技术 遥感是指与物体不直接接触,从远距离处利用传感器接受被测物体发射的电磁波信息,经加工处理达到监测和识别被测物体的性状和变化的整个过程。按其农业应用及成象特点可分为航空遥感和航天遥感。整个遥感系统由传感器、载体和指挥控制系统组成。传感器是指收集目标物反射或发射电磁波信息的装置。目前有多

22、波段照相机、电视摄影机、多波段光谱扫描仪(MSS)、电荷耦合器(CCD)、红外光谱仪等,载体又名平台,它是负载传感器的工具。常见的有气球、飞机,目前发展有各种卫星如我国风云气象卫星系列。指挥控制系统是指控制传感器与平台并接收其信息的指挥部,现代一般由计算机系统完成。遥感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先进的综合性探测技术科学。(2)卫星定位技术利用卫星定位技术,配合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能够做到监测农作物产量分布、土壤成分和性质分布、做到合理施肥、播种和喷洒农药,节约费用、降低成本、达到增加产量提高效益的目的。我国化肥和农药的利用率一般在百分之三十左右,降水利用率也不足百分之三十五

23、,低产田占全部耕地的六成以上,就是在同一地块里面,土壤肥力和墒情等也存在很大差异,杂草、虫害、病害的发生也是不均匀的。而利用卫星定位技术,把科学的精确性引进农业生产过程中。通过计算机控制的农业技术措施的空间操作与土壤状况的空间差异精确匹配,对农田每一斑块精确控制种子、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可大幅度地提高作物产量,降低投入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3)农业地理信息系统 农业地理信息系统就是要将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计算机、自动化、通信和网络等技术与地理学、农业、生态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等基础学科紧密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包括对农作物、土地、土壤从宏观与微观的监测,农作物生长发育状况及其

24、环境要素的现状进行定期的信息获取以及动态分析和诊断预测,耕作措施和管理方案在内的信息系统。将传统的农业生产管理提高到一个以快速调查和监测、适时诊断和分析、高效决策和管理为标志的全新的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现代化农业的新阶段。它包括建立农业信息库、农业资源动态监测、农业管理、分析与决策支持、“精准农业”示范等几个部分。农业地理信息系统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以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全球定位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而建成的,集农业信息采集、发布、预告、决策为一体,建立农业数据库。以Internet为平台、以GIS和Web技术为手段,为农业管理部门和农业生产人员提供一个共享的农情信息窗口,对农

25、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信息化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它可指导农业生产,促进农业现代化,推动农业的高产丰收。 (4)农业专家系统农业专家系统是把专家系统知识应用于农业领域的一项计算机技术。专家系统是人工智能的一个分支,主要目的是要使计算机在各个领域中起人类专家的作用。它是一种智能程序子系统,内部具有大量专家水平的领域知识和经验,能利用仅人类专家可用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来解决该领域的问题。它是一种计算机程序,可以用专家的水平完成一般的、模仿人类的解题策略,并与这个问题所特有的大量实际知识和经验知识结合起来。 (5)农业自动化技术 农业自动化及技术是应用自动控制和电子计算机等技术手段实现农业生产和管理的

26、自动化。农业的机械化实现了用机械动力和电力代替人力和畜力,以工作机械代替人的手工工具。70年代以来,农业逐渐推广应用自动控制、电子计算机、系统工程、遥感等技术,实现部分生产作业和管理自动化,取得了提高作业质量、效率和安全、省力等效果。农业自动化主要包括耕耘、栽培、收割、运输、排灌、作物管理、禽畜饲养等过程和温室的自动控制和最优管理。(6)互联网络农业作为第一产业,是国家的根本。充分运用现代互联网络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各种要素实行数字化设计、智能化控制、精准化运行、科学化管理,必将大大提高我国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利用遥感技术,可以精确估测作物产量、及时监测自然灾害;运用专家咨询和诊断系

27、统,可以及时为农民集成农业管理技术措施,开展动植物生产技术咨询、重大病虫害远程诊断和预测预报,彻底改变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方式,进而更新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理念,实现信息化带动和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目标。近些年,我国致力于依托互联网促进农业发展。农用计算机网络由于能够实现远程直接存取大型数据库中的信息和共享主机系统软件资源,在作物栽培管理、设施园艺管理、畜禽饲养、水产养殖、植物保护、育种以及经济分析等各方面普遍得到应用,计算机网络已成为正在兴起的农业信息服务业的技术支柱。1994年,我国启动了“金农”工程。农业部于1998年开通了“中国农业信息网络”,有关省市如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河北等也纷纷开展了

28、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建设。2.洛阳市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洛阳市位于河南省西部,位于暖温带南缘向北亚热带过渡地带,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洛阳气候适宜,所以它的农作物比较丰富。洛阳是河南小麦重要产区,偃师的小麦栽培技术驰名全国,亩产高达千斤以上。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烟叶、油料等。土特产品远近闻名,主要有偃师的泡桐,宜阳县的花果山蟠桃,新安的柿子和樱桃,洛宁绿竹和猕猴桃等等。孟津的奶山羊和伊川的大尾牛享誉海内,分别被国家确定为山羊和大尾牛生产基地县。 2.1洛阳市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模式洛阳市是我国第一批,河南省唯一的循环农业示范城市。其农业发展方式以循环为主要发展思路,以资源的高效

29、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农业发展模式,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通过多年的发展,洛阳循环农业主要形成了以林业生态建设为支撑,农业产业化建设为载体,发展新能源和节约为龙头的发展格局。在农业信息化建设方面,洛阳遵循“政府+ 通信企业+ 农户”型模式进行发展。建立了由洛阳市农业局、洛阳雅良农业有限公司、农资连锁经营户三家按5: 4: 1 共同建立的河南洛阳农业信息服务超市。要购买农资或有疑难问题的农户到达超市后, 可以查看发布在黑板上的信息, 还可以上网查阅自己所需的信息, 或上网发布需求信息, 由网上坐诊专家在

30、线解答。洛阳2004 年以来, 依托农资连锁网点建立农业信息服务超市, 即在农资连锁经营网点内, 建立一个独立的场所, 集信息收集、发布、技术咨询、科普宣传、图书阅览、互联网服务为一体, 专门向农民提供农业信息服务。2.2洛阳市农业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情况及成就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洛阳以多种媒体方式为载体,力求通过多层次,方便快捷的方式为广大农民提供信息。从农业信息体系建设初始就确立了,“积极与有关单位合作, 开辟多种渠道、利用多种方式向农民传播农业信息“的发展思路。通过广播、电视、手机短信、固定电话、农业信息快报等方式实现与互联网的有机结合, 极大地拓宽了信息的传播途径, 使更多的农民享受到信息带

31、来的便利。2003年,洛阳市农业局与洛阳电视台合作开办“金色田野”栏目, 每周两期重复播出;与市人民广播电台合作开播“金色田园”节目, 每周5 期。这些节目结合我市农时生产情况, 采取现场采访、专家讲座、直播互动等多种形式,主要宣传实用农业科技, 较好地解决了广大农民在农业结构调整、新品种引进、种养技术、产品加工等方面存在的技术问题。2006 年,与洛阳网通公司、洛阳移动合作, 利用手机短信, 发布农业信息, 每天23 条, 深受客户欢迎; 与市委组织部合作, 利用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络建立农业信息服务站, 制作大量农业技术视频课件, 通过机顶盒和电视机供农民远程点播;抓住农业部“三电合一”农业

32、信息服务试点项目在我市实施的契机, 在市财政的大力支持下, 建成市级语音服务中心1 个, 县级语音服务中心9 个, 在全省率先同时开通市、县两级“12316”三农热线, 市农业局组织业务骨干多次进行技能培训, 安排涉及栽培、植保、种子、园艺、蔬菜、水产、沼气、渔政、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教育等多个专业的专家轮流坐诊, “12316”已成为农民心中的“贴心线”、“致富线”、“知识线”。通过多年的发展,洛阳农业信息化现已取得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设农业信息化服务超市河南洛阳农业信息服务超市是由洛阳市农业局、洛阳雅良农业有限公司、农资连锁经营户共同建立的。洛阳2004年以来, 依托

33、农资连锁网点建立农业信息服务超市, 即在农资连锁经营网点内, 建立一个独立的场所, 集信息收集、发布、技术咨询、科普宣传、图书阅览、互联网服务为一体, 专门向农民提供农业信息服务。(2)打造农业服务核心网站洛阳市农业局从2002年开始建立农业信息网站,并通过互联网为我市广大农民开展农业综合信息服务,提供种养殖、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市场供求、打工就业、发家致富等信息,每年发布农业信息6万余条、供求信息19万条、网站年访问量50多万人次,2006中国农业网站百强洛阳农业信息网入选。农业信息网的建立,能有效加强实用科技数据库建设和科技信息共享为提高科技信息利用率, 省政府应安排专门经费,加快建设主要

34、农作物栽培技术、品种、病虫害防治等农业实用科技数据库, 以文字、声像、视频等方式建立实用科技信息, 具有科学用药、综合治理、专家交流等服务功能; 开发信息共享软件, 实现省内农业网站间科技信息的共享, 提高科技信息的利用率。(3)借助“三电合一”项目实施洛阳市借助国家“三电合一”项目实施, 进一步拓宽信息传播渠道。通过广播、电视、手机短信、固定电话、农业信息快报等方式实现与互联网的有机结合, 极大地拓宽了信息的传播途径, 使更多的农民享受到信息带来的便利。例如,加快推进“12316” 智能电话语音系统建设“12316”三农热线服务在洛阳一些县( 市) 取得很好的服务功能和成效。在今后的发展中,

35、 要加快推进“12316”智能电话语音系统的建设, 向农民宣传“12316”的24 小时自动拨号查询、提示查询、信息上传、自动接转专家以及人工查询、信息发布、短信发送等功能, 让“12316”更快地深入人心, 为广大农民朋友接受和使用。偃师市邙岭乡花木协会通过互联网将价值80 万元的雪松、桧柏、红玉兰、棕榈、桂花等名贵花木销往北京奥运场馆;缑氏镇葡萄协会网上外销葡萄7 000 t,为当地农民增加收入300 万元。洛阳市信息中心利用手机短信向50 万农信通用户发布病虫草害发生动态、防治方法等信息, 指导农民科学用药, 适时防治, 仅2006 年就指导农民科学防治3 254.9 万亩, 挽回损失1

36、6 亿元。2.3洛阳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目标 洛阳市遵循国家以及河南省建立的农业信息化发展目标,建立了自己的农业信息化发展目标。即以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政府政策和资金引导,企业市场化运作为主体,以科技专家为支撑,站在解决“三农问题”的高度,完善健全农业信息综合服务体系,重点引进农业数字化技术,进行示范推广工作。具体来讲,建立农业信息综合管理数据库;面向主要农作物、牡丹、蔬菜和畜禽,研发适合洛阳市自然环境条件的高智能种养专家系统;研究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监控、预警与管理技术;开发农产品条码与电子标签(RFID)、安全快速检测技术与设备;农田基本信息解析与决策技术;研究农作物生

37、长与产量关系模型;奶牛数字化精准养殖技术等。做实农业信息化的基础工作,力求到2015年,选育1520个小麦、玉米、大豆、甘薯、马铃薯、蔬菜等农作物新品种,单产较“十一五”提高1015 %,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其中小麦、玉米良种覆盖率达100%;引进畜牧优良品种1520个,肉牛、肉羊等畜禽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选育35个林果新品种,引进林果新品种30余个。培育810个牡丹、芍药等花卉新品种。推广农业新技术10-15项。2.4洛阳市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2.4.1农业信息化建设资费过重,政府投入力度不足从国外看,农业是受国家保护的弱质产业,政府在信息化建设上发挥着主导作用,主要是制定规划

38、和政策、加强立法、增加投资。美国从联邦政府到各州、各县政府都十分注重在组织上加强对农业信息工作的协调与管理。美国政府还在政策上保证农业发展的需要,围绕农业科研体制、投资结构、经济收入和实用技术研究上进行一系列政策的调整,明确投资的主体并保证基本投入。政府对农业信息的投入比例是比较高的,每年都有10亿美元的农业信息经费支持,占农业行政事业经费的10。他们还注重立法、监督、依法保证农业信息质量的真实性、有效性和知识产权,维护农业信息化主体的权益并促进信息共享。美国旱在1848年第一次颁布农业法开始,就对农业技术信息服务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但从我国国内情况来看,国家在这方面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很不够。19

39、95年农业部曾制定“九五”时期农村经济信息体系建设规划,但这个规划侧重纸质信息,对信息网络及信息共享重视不够。1994年农业部提出了“金农”工程,其目的是要加强和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立“农业综合管理和服务信息系统”,但直到2005年12月项目建议书才得到批复,其中2000年国家拿出了2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农业信息体系建设,但额度显然不足。另外,从全国的大形势来看,财政资金用于农业的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在不断下降,这一比例,1978年的13.43下降到2005年的7.22,同时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也由1978年的4.52下降到2005年的1.62。资金投入的不足,必然影响

40、农业信息化建设。综上,在这种大环境下,从洛阳农技推广信息化服务的实践看, 农技推广信息服务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 亟待加以解决。一是资金短缺, 财力不足。农业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资金, 仅靠政府投资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调动一切因素, 虽然我们做了大量工作, 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仍有很多工作因资金不足无法开展, 难以满足农业信息服务之需要。2.4.2农业信息化服务机构体系不够完善通过洛阳市农业信息化的实践经验发现,农村基层缺少收集、处理、传播信息的软硬件设备,信息网络体系不健全;信息服务中介组织严重缺乏,基层缺少能够主动、科学地进行信息管理的人员;信息来源可靠性差,致使不少假信息和过期信息给农业

41、生产带来巨大损失。另外,农业信息化建设重采集、轻分析、信息标准化水平不高,直接利用率较低。目前,农业信息化的规范化程度低,农业信息标准化水平不高。没有一套完整的信息采集指标体系,再加上信息采集方法不科学,采集制度不健全,信息采集点也不足。这些一方面影响采集工作的有效开展,另一方面也直接导致采集的信息缺乏准确性和权威性,也使得采集的信息难以实现高效的传递。2.4.3农业信息化专业技术人才匮乏与全国一样的,洛阳市农业信息化也面临农业信息网络人才缺失的现状。农村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需要一大批不仅精通信息技术而且还要熟悉农业经济运行规律的专业人才,能对网络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解答疑闯;能对网络设

42、施进行维护,更新;能更为农业提供准确、及时的农业生产和市场信息等。但这方面人才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都非常缺乏。另外就是人才待遇差,信息网络优秀人才流失现象也比较严重。从而使农业信息资源综合利用效果差,较为专业的数据库建设与更新速度缓慢。2.4.4农民受教育水平低农民素质不高,信息意识薄弱,利用信息的能力不强。长期以来,小农意识使农民习惯种什么养什么全凭自己的经验,他们对信息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同时,农民的文化基础水平不高。2000年洛阳市农民人口中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总人口的39.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8.7,更低于全国城镇人口的65.4的水平;小学文化程度的占总人口的42.8,高于全国平

43、均水平35.7,更高于全国城镇人口23.5。很显然说明农民的文化水平多数只有小学水平。文盲率人口达到了8.25,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6.72),更高于城镇文盲率(4.04)。也正是由于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低下,所以有相当一部分农民信息意识缺失或淡薄,这样必然会导致农民利用信息的能力受到限制。3.洛阳市农业信息化建设水平测度-以宜阳县为例宜阳农业基础较好,土地面积宽广,生产条件优越。总耕地面积94.8万亩,常用耕地面积为85.4万亩。农作物播种面积187.9万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24.2万亩,产量6.9亿斤,是全国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县。近年来,我县通过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特色种植,逐步

44、形成了以现代烟草、畜牧养殖、花卉果蔬、油料作物、黑色杂粮、农副产品深加工等六大主导产业,形成了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农业种植新格局。在农业信息化建设方面,目前该县已建成5个乡镇信息服务站、6个企业信息服务站和4个农业信息服务超市,培训了500多人的农民经纪人信息员队伍,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已初具规模。3.1农业信息化建设水平测度的构建和原则3.1.1从整体系统角度出发在进行农业信息化综合评价时,既要重视各系统及其要素的建设情况,又要重视总体系统和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不能只考虑局部而忽视全局。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农业信息化是若干系统构成的,各子系统及其构成要素之间的有机融合、协同合作,达到效果的最大化

45、是农业信息化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整体性和系统性是农业信息化测评体系构建的首要条件。3.1.2具有可操作性农业信息化测评指标的选取需要尽可能选取核心指标,删减内部之间有因果关系或关联程度大的指标。指标体系的选择不宜求全、求细,否则可能会因指标群过于庞大而造成指标可操作性差。同时,农业信息化测评指标的选取要依据目前国家和河南省现行的统计口径一致,既能综合反映洛阳区县农业信息化水平,也便于同其他地区进行横向对比。3.1.3动态性农业信息化是一个逐步进化、发展的过程。在进行综合评价时,参照国内外信息化水平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以动态性原则制订信息化实现程度的阶段目标,以不同的评价标准、目标和评价方法分

46、析和比较区县在信息过程中所处的阶段3.1.4具有扩展性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信息化的内容、内涵及其外延必将会发生新变化。因此,制订的信息化测评指标体系具有扩展性,能够把握天津农业信息化未来的发展方向,预测其发展趋势。3.2测评指标体系构建的目的 3.2.1了解地区农业信息化现状通过对样本地区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农业信息化资源建设、农业信息技术应用、农业信息化人力资源、农业信息化外部环境建设以及农村信息服务组织体系建设(信息内容开发,信息服务方式,信息服务产生的实际效果,农民对信息服务需求)等方面的调查,对洛阳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开展现状有一个比较全面和深入的了解。3.2.2评价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效

47、果农业信息化建设效用如何,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和标准,为用户提供的信息是否完善,用户是否满意和受益,是否产生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问题,都可以通过农业信息化测评指标体系来评价来完成。在掌握洛阳区县农业信息化建设发展工作历史、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不同经济发达水平、不同农业区县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不同模式。3.2.3为地区农业发展提供依据农业信息化测评指标体系设计较全面的反映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信息队伍的技术水平及农业科技信息的利用程度,相对完善地反映了天津区县农业信息化水平。在归纳出洛阳区县农业信息化建设模式的基础上,分析这些模式成功的重要原因,提炼出各

48、种模式的特点,比较各种模式的优缺点,并提出采用各种模式时应注意的关键问题,使其他地区能够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参照借鉴,更好地开展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3.3洛阳市信息化水平测度的指标体系对于信息化的评价,最早起源于波拉特法,随后信息化指数法、国际电信联盟法、信息社会指标法国外信息化测评方法相继而生,国内也出现了许多测评方法,众多专家、学者对中国农业与农村信息化测评指标体系构建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许爱萍(2004)提出了农业信息化测试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8个一级指标和21个二指标,8个一级指标为基础指标、技术指标、数据指标、人力指标、维护指标、系统指标、政策指标和管理指标;中国农业

49、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刘世洪(2007)提出了农村信息化评测理论和方法,该指标体系由6个一级指标和25个二级指标组成,6个一级指标为农村信息资源、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农村信息技术应用、农业信息产业、农村信息人才和农村信息化外部环境。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秦向阳(2007)提出构建北京市农村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共分为6个一级指标和22个二级指标,6个一级指标为农村信息资源建设、基础条件建设、农村管理信息化、农业信息化水平、农户信息水平、支撑环境。借鉴国内外的信息化指标体系构建,在国信办县域信息化指南的框架下,结合洛阳农业信息化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依据农业信息化概念,提出构建洛阳农业信息化测评

50、指标体系(见表1),共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包括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农业信息资源建设、农业信息技术应用、农业信息化人才资源。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单位广电村村通覆盖率%农业信息化基础建设有线电视入村率%电脑普及率%涉农数据库数量个农村信息资源建设农业信息服务超市数量个涉农网站数量个农产品网上交易额万元农业信息技术应用农业远程教育普及率%乡村政务管理系统个信息开发、管理和服务人员比例%农业信息化人力资源建设信息员数量个从业人员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比例)%3.4农业信息化水平测度的方法指标体系建立后,需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通过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使数据达到规范化。从理论上来说

51、,做同一性质不同水平状况的综合评价时,原始数据的无量纲化采用均值相对比较好。不仅消除了指标量纲与数量影响,也能饱含原始数据的全部信息,尤其包含个指标变异程度的差异信息。 根据以下计算公式: 通过专家调查法引进权重系数,的取值根据各指标不同的重要程度,权重的总和为100;得出最终的农业信息化指数水平为:, 其中为12个评价指标无量纲化后数值, 为评价指标相应的权重, i =1 , 2 , 3 12。根据信息化指数的大小还可以进行农业信息化水平的排名。 3.5信息化水平对洛阳市农业经济的影响当前,随着各地对信息化基础设施投入的不断增加,信息技术正逐渐成为继资本、劳动之外的第三生产要素。本文在对洛阳

52、信息化水平测算的基础上,运用生产函数和数学模型的建立,假设农业信息化过程中资金量、劳动量和技术投入量为主要因素,则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来分析信息化水平对洛阳市农业经济的影响所需数据容易获取,计算过程简单。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公式中的和未知,为了计算和,先对公式两边求自然对数,得到假定,得到公式已经线性化,可以使用线性回归方法计算和。然后使用洛阳近几年的农业信息化过程中资金量、劳动量和技术投入量应用SPSS13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到和的数值,例如得到=0.601,=0.399. 可以将洛阳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写成:得到洛阳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后就可以对北京市经济增

53、长的推动因素进行分析。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系统中,经济增长因子包括技术因子、劳动力因子和资金因子。可以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计算各因子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使用洛阳近几年的年的农业增加值、资金投入量和劳动力总量,计算每年各因子的贡献率。信息化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因此洛阳市为推进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应用应科学建立涉农信息及部门共享交流机制,令信息标准科学规范。即统一创设发布制度,推进农业信息网站、系统、信息资源的整合集成,实现公共涉农信息数据的共享兼容。同时应强化农业信息加工及采集,依据农村、农业、农民信息需求强化信息渠道与信息源头挖掘、开拓及整理采集,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有

54、效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与适用性。另外应科学采用多重方式推进社会各界力量统筹合作,令多层次农业经济信息发挥积极优势作用。4.洛阳市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建议农业信息化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第五条第十四款中首次明确强调要求“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第四条第十六款“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中”中再次指出“要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强化面向农村的广播电视电信等信息服务,重点抓好“金农”工程和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工程”;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第三条中用一

55、整款对农业信息化进行了强调。从2005年到2007年这三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业信息化的强调中不难看出,中央对农业信息化已经是越来越重视。根据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通过分析信息因素对农业信息化水平的影响,并结合我国在农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时,必须认真贯彻执行中央一号文件的精神,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早日实现。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全面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在整个农业领域的渗透和应用,促进农业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陋”。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如下:4.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认识水平首先,加强农业信息工作的宣传,来营造全社会关心农业信息

56、化的良好氛围,真正解决好对农业信息化的认知问题。其次,通过宣传,来加快提高农业信息服务对象主要是农民对计算机网络这一最具潜力的信息传播载体的认知程度。第三,通过广泛、深入、持久的农业信息化宣传,和组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来增强我国各级农业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以及涉农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的信息化意识。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络等各种媒体是宣传农业信息化思想和普及农业信息化基础知识的重要手段,利用众多媒体的宣传,可以纠正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偏差,使洛阳农业信息化构筑在广大农民群众普遍认同和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基础之上。最后通过宣传,来加强各级政府,尤其是县、乡领导和两级政府部门对农业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4

57、.2充分发挥政府在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农业信息化是一个涉及多部门、多学科的综合性系统工程,政府必须重视此项工程,并充分发挥自身的组织领导作用,保证对农业信息化的基本投入,强化对农业信息化的管理协调,从而促进农业信息化的发展。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信息法律法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信息立法在信息资源管理、信息市场的规范化、隐私权的保护等方面比较薄弱。为此需要调整和修改我国现有法律、法规,制定一个新的较为完整的信息领域的法律、法规体系。在信息法律法规建设方面应在“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维护各类主体的合法权益”这一总原则的指导下,首先形成信息法律体系的大体框架,以便有计划、有

58、步骤地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的信息法律体系,为中国农业信息产业化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另外,关于农业信息化的法律法规建设,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美国早在1848年就颁布了农业法,有关农业方面的法律法规非常完备,而且立法程序复杂,执行严格。我国也要在农业信息发布和农业信息资源的管理方面做出相应的规定。另外,还要从税收、银行信贷等方面对农业信息服务行业给予具体的优惠待遇,并以法律条款的形式加以规定。当然还要注重立法监督农业信息的质量真实性、有效性以及知识产权等,积极维护农业信息化主体的权益并促进信息的共享。4.3加强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统筹规划,逐步推进”的原则,各地要立足本地经济、科

59、技、文化、社会等发展实际,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工作。(1)建设完善国家、省、市、县四级网络中枢平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加强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深入实施“金农”工程,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农业信息网络互联中心。这种基于互联网的四级网络中枢平台的建设,需要完善配套的网络和计算机硬件设备,开发配套各级中枢平台上、下贯通,统一兼容的运行软件,建立网络集中管理和安全系统侧。当然国家、省、市级的网络平台由于资金、人才、设备的优势,很快就会建成,也会建得很好。在此要强调一下县级网络中枢平台的建设。县级可以依靠和利用国家信息高速公路提供的剩余条件,通过硬、软件开发,实现县、乡、村三级信

60、息网络,建立当地的经济数据库,形成局域网。它们主要利用网络管理技术实行一级平台、两级站点式的管理模式,在县农业局信息中心建成集管理、开发、应用现代化办公于一体的信息平台,并与国家省市信息中心联网,与乡镇、村级站点实行在线通讯,从而实现其承上启下,上传方针政策,下连生产实践的作用,最终建成完备的四级网络中枢平台,加速农业信息化进程。(2)依托国家公共通讯设施,建设高效畅通的农业信息传输通道。首先要以中国农业信息网为核心,以各省(市)为枢纽,县(市)为网点,并与其它网络互联,使得农业信息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的传输通道畅通无阻。其次要充分发挥电信、广播电视等通讯企业的信息传输作用。农业的生产水平落后,

61、农民的素质差,收入低决定了农民购买计算机上网是不现实的。所以只有发挥电信、联通、移动通信等公司的作用,在广大农村地区大力发展广播电视和电报电话等通讯工程,尤其要加强有线电视网络和电话线铺设以及自动程控交换机的建设。目前农村90通过收看电视获得信息,所以可以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电话等便于利用的传统信息传输方式来普及农业科技知识,传播市场信息。当然,最终要使广大农民通过有线电视同轴电缆或电话线上网,充分利用信息量大、检索快捷的网络获得各种信息。(3)加快农业基础设施的信息化。农业生产涉及农学、生物学、化学、遗传学、物理学、地理学、气象学、生态学等诸多自然科学,要使农业生产与现代科学技术完美结合,必

62、须依靠诸多领域的研究人员群策群力,来实现农田基本建设设施,农作物种子工程设施、农产品加工与贮藏设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设施,畜禽工厂化饲养设施,日光节能温室设施、无土栽培设施等等农业基础设施的信息化。只有这样才能加快现代农业向信息农业转变的步伐,早日实现农业现代化。4.4加强农业信息资源建设,充分发挥农业信息资源作用我国农业信息资源建设大大落后于信息网络建设,长期以来有重技术轻信息的认识误区。为改变现状,必须加强对农业信息资源建设,高效发挥农业信息资源的功效,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撑。(1) 加强农业信息的标准化研究。在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信息标准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只有依据标准建设的

63、信息资源,才能够进行信息的有效传输和交换,才能实现跨系统的信息高效共享,农业信息标准化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制定信息采集的标准与规范。在正确把握各种用户信息需求的基础上,对现有农业信息指标体系进行分类整合,逐步建立农业信息采集标准和规范,对农业信息体系内部各种信息采集渠道进行合理规范,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例如我国农业系统全国现有33条信息采集渠道和8000多个信息采集点。一定要科学选定有代表性的信息采集点,并制定信息采集方案和工作规程,从而建立标准、规范、权威的多专业、多领域的信息采集处理系统。二是信息技术的标准与规范。信息的存储、传输、共享及网络建设等关键技术,因此必须组织专家

64、对这些农业信息资源建设中要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建立农业信息体系关键技术的标准与规范,以保证信息资源的共享共用,实现各级各类农业信息处理平台和网站的互联互通。三是注重大型农业应用软件开发的标准化,避免各地在软件开发上资金、人力的浪费。总之通过加强农业信息标准化建设,可以有效解决信息传输渠道不畅等问题,促进农业信息资源的共享与高效利用。(2) 加强农业数字资源中心建设。农业数字信息资源中心建设一般是一个具有一定数字资源基础的、权威的农业及其相关机构作为信息资源中心的核心,然后从横向、纵向两条线进行资源建设与共享。从内容上来看,它主要涉及反映农业生产所必需的自然资源信息和社会经济信息。通过农业数字信息资源中心的建设,横向可以加强涉农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推动各部门涉农信息资源的集成和整合,纵向可以使各级涉农部门采集、处理、发布自己的特色信息,避免资源的重复建设。(3) 充实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一大批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但其数量和质量明显都不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