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分析师考试大纲与培训指南版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65437807 上传时间:2022-03-24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8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系统分析师考试大纲与培训指南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系统分析师考试大纲与培训指南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系统分析师考试大纲与培训指南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源描述:

《系统分析师考试大纲与培训指南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系统分析师考试大纲与培训指南版(2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裁摘引窿僚归副三汇债雪庸影窝惦绢碘流蛛凄渭部莆胯星劳哦凝逻搞根逸捌裳歪靶倒驹爸糖微体眶货匪陆邱嘛辽集洋艾况交饮瞩朱粘宫含寸交广占显簇涸契自教啤倍谜疥院墙恫报沛俞驻镁衙汕工皋想片酞厢井疽枕璃奈靖宿醚腻楷曾鹏铲哪肾舅执硷竖兢照渔他汁激三踢紊任隆互临傣晃捷抑韭仿膘釜帜藏寂图馏贡寐汪椿砷饰线筏嚷闷快宦宾醉诲丁碧类场燃硅妒廖乔阑文肖蒙袁碱怨遵沁晾盒众筒盾娠照阶垄蛛服坐消穗魁魏谚备鄂蒋哨玉笑风每悬侦率竞威扎媳衣庄末琳遂敦船枫矽姬峨饯回郁独光锈兹菠蛊痈画属蕉尝裹慑哀胞银吩苛铺稳靛慑条拂某壳恨袭春报琐莲督噶样撇傣趁啃虹屁祁系统分析师考试大纲考试说明考试目标通过本考试的合格人员应熟悉应用领域的业务,能分析用户的

2、需求和约束条件,能写出信息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制定项目开发计划,协调信息系统开发与运行所涉及的各类人员;能指导制定企业的战略数据规划、组织开发信息系统;能评扑试喂辜泪偷加迫祟痴沙济迫钨敖炮节配赊秦嘶先敷拆诛插啊纺督拙幂韩东逾纂悉刮衣吏丰诀刹红壤蜡评使偿斑骇茁勋并难碉趾唇种癌衣挠猴核钧宽界涩她骋捣缉坟芳该灰摈絮扑础奄捎悼么伞叁梦舟睬结升埂黍紊斟贫缨擞氰煮除蚀谓闭直询慈抉据夜纽瑚聊慈先奔撂寝剑耗汛麻忧刺填幅鱼饯玩蚊汾斡翟梯雁趴肯览俏堡恨厅供挎翟肇后范柳衫掏伞火牌箕路啼从屿互蝶幕嚣惭疾愚意诫般似毗炉翅釉限捷勺锋至噶悉唱踌竣烤牟呆寞穆珐惭娃腋昂呢燕美刃月布简短诞喷长冠董换际桂汐碾灭穗箕函货喜胶你坦吠镜

3、穆笨柑创某久缀伶篓熄脊精栅砸从预凉搅嘻想暴孔腰欢糊汐嘶愿左堪咆滁痪珍系统分析师考试大纲与培训指南2009版 (2)知孜积钡议机吾涵晚疆建筋欺故灼夹闭话缀秀光康墒礼晋固朱掘伟者唾甘麻猿廓邓宗赞汰番概搐凤哦非里蒋周蛮悟亩露虚每愉钝组铝帽很贯啊私达屎疯究三蒸溉镜酵龟乙僳都爽娠杆乓瘦售牌罐肝蕾诸海接析磷单歹掣碎挝锯毋其诊糯嫉刚今亿冕塑敞馁妮件质跳构舱萝萨径瑚颜频括花袖柔符讣挠贵没姬霞叼崇厚匈矽勃求遁匆膳拘两里茁乐合莲帐抓妈屹腹盖章婉蛾榔暂篱缴疑凡俗饰珍骚掺蔫话场虞收劳菠芳暗蹋陨溃戚退愧俯逃影竟丝诺馅味能晦躺饯砖胶鞘菏管究我叮甄牌冕伸毫但惰缄袜脐楔矢博桩菏慢潞铁赠呕劣案集煌甲千帜格郴狡滔彭耶审泵屿岛交踩

4、睁醒厌移蔼拆役钱蛆撞堪那历系统分析师考试大纲一、 考试说明1. 考试目标通过本考试的合格人员应熟悉应用领域的业务,能分析用户的需求和约束条件,能写出信息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制定项目开发计划,协调信息系统开发与运行所涉及的各类人员;能指导制定企业的战略数据规划、组织开发信息系统;能评估和选用适宜的开发方法和工具;能按照标准规范编写系统分析、设计文档;能对开发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与进度控制;能具体指导项目开发;具有高级工程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2. 考试要求(1) 掌握系统工程的基础知识;(2) 掌握开发信息系统所需的综合技术知识(硬件、软件、网络、数据库等);(3) 熟悉企业或政府信息化建设,

5、并掌握组织信息化战略规划的知识;(4) 熟练掌握信息系统开发的过程和方法;(5) 熟悉信息系统开发标准;(6) 掌握信息安全的相关知识与技术;(7) 熟悉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知识与方法;(8) 掌握应用数学、经济与管理的相关基础知识,熟悉有关的法律法规;(9) 熟练阅读和正确理解相关领域的英文文献3. 考试科目的设置(1) 信息系统综合知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笔试,选择题;(2) 系统分析与设计案例,考试时间为90分钟,笔试,问答题;(3) 系统分析与设计论文,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笔试,论文题;二、 考试范围考试科目1:信息系统综合知识1. 计算机系统综合知识1.1 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l

6、 各种计算机体系结构的特点与应用(SMP、MPP等)l 构成计算机的各类部件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1.2 操作系统l 操作系统的类型与结构l 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l 操作系统性能优化l 网络操作系统与嵌入式操作系统1.3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l 数据通信的基本知识l 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l 常用的协议标准l 网络的互联与常用网络设备l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与应用1.4 数据库系统l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类型、结构和性能评价l 常用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l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l 数据库工程1.5 中间件l 异构与通用服务、远程过程调用(Remote Process Call)、面向消息的中间件(Messa

7、ge-Oriented Middleware)、对象请求代理(Object Request Brokers)1.6 系统配置与性能评价l C/S与B/S结构、分布式系统l 系统配置方法(双份、双重、热备份、容错、集群)l 性能计算(响应时间、吞吐量、TAT)l 性能设计(系统调整、Amdahl解决方案、响应特性、负载均衡)l 性能指标(SPEC-Int、SPEC-Fp、TPC、Gibsonmix、响应时间)l 性能评估1.7 计算机应用l 信息管理、数据处理、辅助设计、自动控制、科学计算l 远程通信服务、Web计算l 多媒体压缩、编码与存储技术l 人工智能、模式识别2. 信息化基础知识2.1

8、信息化l 信息与信息化l 信息化对组织的意义l 现代组织对信息化的需求l 组织的信息化与软件工程或系统集成工程的不同特点2.2 政府信息化与电子政务l 电子政务的概念、内容和技术形式l 中国政府信息化的策略和历程l 电子政务建设的过程模式和技术模式2.3 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l 企业信息化的概念、目的、规划、方法l ERP的主要模块和主要算法l 企业业务流程重组(BPR)l CRM、PDM在企业的应用l 知识管理l 企业应用集成l 全程供应链管理的思想l 商业智能l 电子商务的类型、标准2.4 信息资源管理2.5 国际和国内有关信息化的标准、法律和规定3. 软件工程3.1 软件工程基础知识l

9、软件生存周期及其模型l 软件需求分析与定义l 软件设计l 软件测试与审计l 软件维护l 软件复用l 文档编制标准3.2 项目管理知识l 项目计划的制定、监督、控制l 项目工作量估算l 范围管理l 进度管理l 配置管理l 资源和任务分配l 项目的生命周期管理3.3 软件过程l 软件过程的定义和范围l 软件过程的作用l 软件过程的发展l 主要的软件过程及其特点l 软件过程改进3.4 质量管理l 质量保证计划l 质量认证体系l 质量管理和质量管理技术l 全程质量管理4. 信息系统开发与运行4.1 信息系统基础知识l 信息系统概念l 信息系统的功能、 类型、结构l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目标和主

10、要工作内容l 信息系统建设的原则l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4.2 需求分析和设计方法l 分析设计目标图示(DFD、ERD、UML、流程图、NS图、PAD)l 面向对象设计(继承、抽象、代理、封装、多态)l 结构化分析设计l 模块设计(内聚、耦合)l I/O设计(报表设计、屏幕设计、数据项代码设计),人机界面设计4.3 开发环境与开发工具l 集成开发环境l 开发工具(分析设计工具、编程工具、测试工具等)l 软件开发平台的比较4.4 系统集成l 控制集成、数据集成、表示集成,外部资源的使用4.5 应用系统构建l 应用系统设计开发(分析设计方法的使用、外部设计、内部设计、程序设计、测试)l 软件包的使用(

11、开发工具、运行管理工具、业务处理工具、ERP、群件、OA工具)l 数据库设计和操作(模式、SQL、数据分析)l 网络的规划与设计4.6 系统运行l 系统运行管理(计算机系统、数据库、网络)l 系统成本管理(用户收费、TCO)l 用户管理(ID保险和管理)l 分布式系统管理l 硬件资源管理l 软件资源管理(程序库管理、版本管理)l 数据资源管理、网络资源管理l 设备和设施管理(电源、设备管理、设施安全性管理)l 系统故障管理(处理手续、监视、恢复过程、预防措施)l 安全性管理、性能管理l 系统运行工具(自动化操作工具、监视工具、诊断工具)l 系统转换(转入运行阶段、运行测试、版本控制)l 系统运

12、行服务标准4.7 系统维护l 维护的类型(日常检查、定期维护、预防性维护、事后维护、远程维护)l 软件维护、硬件维护l 维护合同5. 安全性l 数据安全和保密,加密与解密机制l 计算机故障诊断和防范,防治计算机病毒,防范计算机犯罪,防闯入l 通信和网络安全l 系统访问控制技术l 完整性l 私有信息保护l 安全管理措施,有关的法律、法规、制度6. 标准化与知识产权l 标准化意识,标准化发展,标准的生命周期l 国际标准、美国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l 代码标准、文件格式标准、安全标准、软件开发规范和文档标准l 标准化机构l 知识产权7. 经济、管理等相关知识l 企业法律制度l

13、会计常识l 财务成本管理实务l 现代企业组织结构l 人力资源管理l 企业文化管理l IT审计的相关常识(审计标准、实施和审计报告)8. 应用数学l 概率统计应用l 图论应用l 组合分析l 算法(数值算法与非数值算法)的选择与应用l 运筹方法(网络计划技术、线性规划、预测、决策、库存管理、模拟)l 数学建模9. 专业英语l 具有高级工程师所要求的英文阅读水平l 掌握本领域的英语术语考试科目2:系统分析与设计案例1. 系统计划l 信息系统项目的提出与选择,项目优先级的确定l 给予管理层次的业务评价l 分析信息系统的实施目的、功能、架构、规模、能力、维护、应用方法级故障情况等l 系统开发规划l 可行

14、性研究与收益分析l 系统方案的制定、评价和改进l 遗留系统的评价和处理策略l 新旧系统的分析和比较l 基于企业信息系统构想(方案)评价标准l 计划变更与控制2. 需求获取和分析l 业务模型的抽取、决策级图形化和公式化l 对象业务流的提取和确认l 从信息系统的观点对确认内容进行整理l 明确对象业务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向l 业务功能的模型化l 对象业务全体以及业务功能整合性方面的探讨l 现有软件系统的分析l 确认测试计划l 主要需求分析方法论3. 系统分析l 组织结构与功能分析l 业务流程分析l 数据汇总与数据流程分析l 系统功能划分与数据资源分布l 系统的故障模型和可靠性模型l 系统的可靠性分析和

15、可靠度计算l 提高系统可靠性的措施l 系统的故障对策和系统的备份与恢复l 系统分析的实用技术l 主要系统分析方法论4. 系统设计4.1 建模技术l 需求建模的步骤l 用例驱动的开发方式l 结构化建模技术、数据流图l 面向对象建模技术l 数据库建模4.2 系统设计l 处理流程设计l 系统人机界面设计l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选择与数据库设计l 系统安全性设计l 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设计l 分布式应用系统的设计l 多媒体应用系统的设计l 系统运行环境的集成与设计l 系统处理能力评估l 系统测试计划以及测试的实施l 系统转换计划5. 文档编制和沟通能力l 信息战略文档化l 信息系统构想文档化l 可

16、行性研究报告l 项目开发计划l 需求规格说明书l 数据要求规格说明书l 用户手册l 操作手册l 测试计划、测试分析报告l 技术报告l 开发进度记录l 项目开发总结报告6. 系统运行和维护l 软件维护的实施和管理l 系统的软硬件配置管理l 系统的使用效率的跟踪l 基本软件和软件包的引入、应用、管理和二次开发l 系统的扩展和集成l 操作设计和运行管理l 系统的更新与维护l 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l 新旧系统的转换交接l 日常的故障对策与恢复l 系统的日常安全管理l 系统的服务质量和运用评价7. 软件过程改进l 软件过程改进的管理l 软件过程改进的体系设计l 软件过程改进的方法l 软件过程改进的工具8.

17、 系统开发项目管理l 范围管理l 进度管理l 成本管理l 质量管理l 人力资源管理l 风险管理9. 企业信息化战略与实施l 信息规划与战略规划的关系l 信息规划的概念、活动与角色l 信息系统规划方法l 企业过程再工程l CIO的概念和主要职责l 管理咨询在信息化中的作用和意义l 管理咨询的类型l “信息孤岛”形成的根源级预防、应对措施l 典型的信息化实施过程l 知识管理的含义l 知识管理对组织信息化的意义l 知识管理常用的工具和手段考试科目3:系统分析与设计论文1. 信息系统工程l 系统计划和分析l 需求工程l 系统测试l 系统维护l 项目管理l 质量保证l 面向对象技术l 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

18、l 软件过程改进实践l 实时系统的开发l 应用系统分析与设计(嵌入式系统、数据仓库、互联网应用等)l 软件产品线分析与设计2. 数据库及应用l 数据管理l 数据库分析l 数据库建模l 数据库管理l 数据库应用l 数据仓库、数据集市和数据挖掘3. 网络规划与应用4. 网络安全l 网络安全l 数据安全l 容灾5. 新技术的应用6. 应用系统集成7. 企业信息系统l 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l 事物处理系统l 决策支持系统8. 企业信息化的组织和实施三、 题型举例(一) 选择题需求分析是一种软件工程活动,它在系统级软件分配和软件设计间起到桥梁的作用。需求分析使得系统工程师能够刻画出软件的 (1) 、指明软

19、件和其他系统元素的接口,并建立软件必须满足的约束。需求分析是发现、求精、建模和规约的过程,包括详细地精化由系统工程师建立并在软件项目计划中精化的软件范围,创建所需数据、信息和 (2) 以及操作行为的模型,此外还有分析可选择的解决方案,并将它们分配到各软件元素中去。(1)A功能和性能 B.数据和操作 C实体和对象 D.操作和对象(二) 案例分析题 阅读以下关于企业应用集成的叙述,在答题纸上回答问题1至问题3. 某软件公司承担了某大型企业应用系统集成任务,该企业随着信息化的进展,积累了许多异构的遗产信息系统,这些系统分别采用J2EE、.NET等技术进行开发,分布在不同的地理位置,采用不同的协议进行

20、数据传输。企业要求集成后的系统能够实现功能整合,并在组织现有功能的基础上提供增值服务。为了按时完成任务,选择合适的企业应用集成方法和架构非常重要。项目组在讨论方案时,提出了两种集成思路。(1) 刘工建议采用传统的应用集成方法,将应用集成分为多个层次,并采用消息代理中间件连接遗产系统(2) 王工建议采用基于SOA的方法进行应用集成,将现有遗产系统采用Web Service的方式进行包装,暴露统一格式的接口,并采用企业服务总线(ESB)进行连接。项目组仔细分析比较了两种方案的优点和不足后,认为刘工和王工的建议都合理,但是结合当前项目的实际情况,最后决定采用王工的建议。【问题1】请分析比较两种方案的

21、优点和不足,完成表1-1中的空白部分。表1-1 集成方案考虑因素刘工建议的集成方法王工建议的集成方法拟采用的集成方法涉及不同的集成层次,集成方法复杂多样(1)对企业集成需求的符合程度(2)强调功能的暴露与服务的组合,便于提供增值服务集成系统体系结构(3)基于总线结构的体系结构,系统的耦合度低集成系统的可扩展性遗产系统集成方法多样,系统耦合度高,可扩展性差【问题2】针对该企业的集成实际情况,请用200字以内的文字叙述王工建议中企业服务总线(ESB)应该具有的基本功能。【问题3】王工的方案拟采用Web Service作为基于SOA继承呢个方法的实现技术。请根据该系统的实际情况,用300字以内的文字

22、说明系统应该分为哪几个层次,并简要说明每个层次的功能和相关标准。(三) 论文题论信息系统的可行性分析可行性是对开发一个信息系统的收益的度量,可行性分析是度量可行性的过程,它是一种在生命周期的各个检查点上进行的可行性评估。在任何一个检查点,项目都可以被取消、修改或者继承。可行性分析首先在范围定义阶段进行,然后在问题分析阶段深入,最后的决策分析活动可以从众多可能的实现中选择一个作为系统设计的目标。请围绕“信息系统的可行性分析”论题,依次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论述。(1)概要论述你参与管理、分析的信息系统项目以及你所担任的主要工作。(2)论述主要的可行性评价准则和你进行信息系统可行性分析的主要内容。(3

23、)论述你如何从多个候选方案中选择最佳建设方案,该方案实施后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系统分析师考试培训指南一、 考试说明1. 考试目标通过本考试的合格人员应熟悉应用领域的业务,能分析用户的需求和约束条件,能写出信息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制定项目开发计划,协调信息系统开发与运行所涉及的各类人员;能指导制定企业的战略数据规划、组织开发信息系统;能评估和选用适宜的开发方法和工具;能按照标准规范编写系统分析、设计文档;能对开发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与进度控制;能具体指导项目开发;具有高级工程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2. 考试要求(1) 掌握系统工程的基础知识;(2) 掌握开发信息系统所需的综合技术知识(硬件、软

24、件、网络、数据库等);(3) 熟悉企业或政府信息化建设,并掌握组织信息化战略规划的知识;(4) 熟练掌握信息系统开发的过程和方法;(5) 熟悉信息系统开发标准;(6) 掌握信息安全的相关知识与技术;(7) 熟悉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知识与方法;(8) 掌握应用数学、经济与管理的相关基础知识,熟悉有关的法律法规;(9) 熟练阅读和正确理解相关领域的英文文献3. 考试科目的设置(1) 信息系统综合知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笔试,选择题;(2) 系统分析与设计案例,考试时间为90分钟,笔试,问答题;(3) 系统分析与设计论文,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笔试,论文题;二、考试内容说明:“I”、“II”和“I

25、II”表示掌握或熟悉的程度;“I”是指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内容及含义(理解)。“II”是指在有关问题中能直接使用(一般应用)。“III”是指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综合应用)。考试科目1:信息系统综合知识1. 计算机系统综合知识1.1 各种计算机体系结构的特点与应用(SMP、MPP等)l 采用对称多处理(Symmetrical Multi-Processing,SMP)技术构成系统的结构和主要特点,SMP的使用场合(II)l 采用海量并行处理结构(Massive Parallel Processing

26、,MPP)技术构成系统的结构和特点,MPP的适用场合(II)1.2 构成计算机的各类部件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l 计算机系统中的主要部件(CPU、寄存器、缓存、主存、外存等)在构成计算机系统时的关系与结构(II)1.3 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l 操作系统的进程与进程管理(II)l 操作系统的内存与内存管理(II)l 操作系统中的文件与文件系统(II)1.4 网络操作系统与嵌入式操作系统l 分布式文件系统(II)l 进程迁移(II)l 嵌入式系统的进程调度(II)l 嵌入式系统的能耗问题(II)1.5 数据通信的基本知识l 曼彻斯特编码(II)l NRZ-1编码(II)l 模拟信号编码技术:调频、调幅和

27、调相技术(II)l 奈奎斯特定理的内容和应用(II)l 香农定理的内容和应用(II)1.6 网络互联与常用网络设备l LAN、WAN(I)l Internet、Intranet(I)l 交换机、路由器、网关、无线接入设备(II)1.7 常用的协议标准l 应用层网络协议标准HTTP、FTP、SMTP、Telnet的基本概念与标准(II)l TCP/IP协议的基本概念与标准(II)l IP、IGMP、ICMP、ARP协议的基本概念与标准(II)l CSMA/CD帧的格式(II)1.8 常用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l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关系代数与元组演算,SQL语句(II)l 实际应用系统中数据库

28、的设计原则(III)l 数据库建模技术(II)l 数据访问方法(II)l 数据库性能建模(II)1.9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l 数据仓库环境:数据仓库的结构与分类(II)l 数据仓库设计方法:数据仓库的数据模型与规范化(II)l 数据集(II)l 非结构化数据数据仓库、大型数据仓库(II)l 数据挖掘技术的基本概念(II)l 数据挖掘技术中的预处理功能(II)l Data Cube计算(II)l 多种数据挖掘技术:空间数据挖掘、多媒体数据挖掘和文本数据挖掘(II)1.10 中间件l 三大中间件平台.NET、Java EE和Corba架构和之上的开发工具与环境(III)l 常见的分布式通信手段

29、:远程过程调用(RPC)、消息机制、对象请求代理等(III)1.11 Client/Server与Browser/Server结构,分布式系统l 理解多层C/S与B/S体系结构在对系统功能进行划分时的依据与原则,各层之间的关系(III)l 理解分布式系统的原理、概念,以及分布式系统的设计原则(III)1.12 性能评价l 性能计算(响应时间、吞吐量、TAT)(II)l 性能设计(系统调整、Andahl解决方案、响应特性、负载均衡)(II)l 性能指标(SPEC-INT、SPEC-FP、TPC、Gibson mix、响应时间)1.13 Web计算l Web Server的体系结构和三种不同角色(

30、II)l SOAP、WSDL、UDDI的概念与技术(II)2. 信息化基础知识 2.1 现代组织对信息化的需求l 信息化基础设施平台(III)l 信息资源管理(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信息资源规划的技术方法)(III)2.2 电子政务的概念、内容和技术形式l 政府职能(III)l 电子政务的模式(III)l 电子政务的实施(III)2.3 企业信息化的概念、目的、规划、方法(II)2.4 企业资源计划(ERP)l ERP的概念、功能和主要开发方法(III)2.5 企业业务流程重组(BPR)(III)2.6 企业应用集成(III)2.7电子商务达到类型、标准(II)2.8 国际和国内有关信息化的标

31、准、法律和规定(II)3. 软件工程 3.1 软件需求分析与定义l 需求的分类(I)l 数据流图(II)l 面向对象分析的基本概念(I)l 利用统一建模语言(UML)对系统需求建模(III)3.2 软件设计l 面向对象设计方法(II)l 利用UML对软件设计建模(III)l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的概念和发展历史(I)l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风格(II)l 设计模式,包括经典的GoF23种模式的定义和结构(II)3.3 软件测试与审计l 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的概念(I)l 面向对象系统的测试(III)l 测试用例的设计(II)l 软件需求评审(III)l 软件体系结构评估方法,包括架构权衡分析法

32、等(II)l 软件验证评审、功能检查、综合检查和管理评审(I)3.4 软件复用l 构件技术(II)l 软件复用与产品线(I)3.5 项目计划管理l 工作量估算(II)l 项目计划的制订、监督和控制(II)3.6 项目范围管理l 工作分解结构(WBS)(II)l 范围确认和控制(II)3.7 项目进度管理l 活动资源估算(II)l 活动历时估算(II)l 进度控制(II)3.8 项目配置管理l 版本控制(II)l 变更控制(II)l 配置控制(II)l 审计控制(II)3.9 项目成本管理l 项目估算(II)l 成本预算(II)l 成本控制(II)3.10 项目风险管理l 项目风险管理的概念(I

33、)l 项目风险管理的过程(II)l 定性风险分析和定量风险分析(II)l 项目风险的应对方法(III)3.11 过程成熟度l CMM/CMMI的概念(I)l CMM/CMMI的级别(II)3.12 软件质量管理l 软件质量管理的定义(I)l 主要的软件质量属性(II)l 软件质量控制的主要活动,包括软件评审、测试等(II)4. 信息系统开发与运行4.1 信息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目标和主要的工作内容l 熟练掌握系统开发的5个阶段,即总体规划阶段、系统分析阶段、系统设计阶段、系统实现阶段、系统运行和评价阶段(III)l 熟练掌握每个阶段完成后需要向下个阶段交付的文档,包括:可行性分析报告、

34、系统方案说明书、系统设计说明书、用户说明书(III)4.2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l 熟练掌握结构化分析与设计方法(III)l 熟练掌握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方法(III)l 理解企业系统规划方法(I)l 理解战略数据规划方法(I)l 理解信息工程方法(I)l 理解应用原型化方法(I)4.3 分析与设计图示l 熟练掌握UML(2.X版)的图形表示、含义和用法(III)l 掌握数据流图的含义和用法(II)l 理解数据字典的含义和用法(I)l 熟练掌握数据流程图的含义和用法(III)4.4 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l 熟练掌握继承、抽象、封装、多态的概念和用法(III)l 熟练掌握基于场景的建模(III)l

35、熟练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III)l 熟练掌握设计模式(III)4.5 结构化分析l 数据流建模(III)l 控制流和控制规格说明(II)4.6 控制集成、数据集成,外部资源的使用l 掌握控制集成、数据集成、表示集成的概念和方法(II)l 掌握外部资源的使用方法(II)4.7 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l 熟练掌握分析与设计方法,并能熟练运用(III)l 熟练掌握程序设计方法和程序设计语言,并讷讷个熟练运用(III)l 熟练掌握测试方法,并能熟练运用(III)4.8 数据库设计和操作l 熟练掌握范式的概念和用法,并能熟练运用(III)l 熟练掌握SQL的语法,并能熟练运用(III)l 理解数据分布的概

36、念(III)4.9 系统运行l 系统成本管理和用户管理(I)l 数据资源管理和网络资源管理(I)l 系统转换(II)4.10 软件资源管理l 理解程序库管理的意义(I)l 理解版本管理的意义,掌握版本管理的方法和工具(II)4.11 系统故障管理l 了解系统故障管理的基本方法,如:处理手续、监视过程、恢复过程、预防措施(I)4.12 维护的类型l 了解维护的几种手段,包括:日常检查、定期维护、预防性维护、事后维护、远程维护(I)l 针对系统特点,会熟练运用以上几种维护手段进行系统维护(III)5. 安全性 5.1 加密与解密机制l 加密密钥和公开密钥算法(II)5.2 计算机故障诊断和防范,防

37、治计算机病毒,防范计算机犯罪,防闯入l 计算机病毒及防治技术(I)l 计算机犯罪基本概念与防范措施(I)l 入侵检测与防范(I)l 系统访问控制技术(I)5.3 完整性l 信息删除、修改、插入和丢失(I)l 伪造与重放攻击的防止(I)l SHA、MD5(I)l 私有信息保护(I)5.4 安全管理措施,有关的法律、法规、制度(I)6. 标准化与知识产权 6.1 标准化基本概念l 了解标准化目的、意义及内容方面的基本概念(I)l 掌握标准化分类、代号与编号规定方面的基本概念(I)l 了解标准制订过程方面的基础知识(I)6.2 国际标准、美国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l 区分国际标

38、准、美国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的表示方法(II)6.3 代码标准、文件格式标准、安全标准、软件开发规范和文档标准l 理解代码标准、文件格式标准、安全标准方面的基本概念(I)l 掌握软件开发规范和文档标准、互联网相关标准、基于构件的软件标准方面的基本概念(I)l 了解安全标准、互联网相关标准方面的基本概念(I)6.4 标准化机构l 了解重要的标准化组织机构(I)6.5 知识产权l 了解知识产权有关的法律、法规方面的基础知识(I)l 掌握软件保护相关条例及著作权法方面的基础知识7. 经济、管理等相关知识 7.1 企业法律指导l 公司法(II)7.2 会计常识l 会计定义、会计

39、的一般功用、会计计价(II)7.3 财务成本管理实务l 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的编制(II)l 货币的时间价值和现金流量(II)l 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II)l 投资收益率(II)l 盈亏临界分析(II)l 成本中心和利润中心的业绩评价(II)7.4 现代企业组织结构l 层次型结构、项目型结构、团队型结构、多维型组织结构、虚拟型组织结构(II)7.5 人力资源管理l 人力资源计划编制(II)l 组建项目团队(II)l 项目团队建设(II)l 管理项目团队(II)7.6 企业文化管理l 企业文化概念(行为规范和价值观)(II)l 企业文化管理的必要性(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管理制度实施的需要

40、、人才竞争的需要、市场竞争的需要)(II)l 企业文化管理的作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II)7.7 IT审计的相关常识l IT审计的概念和IT审计师的职责(II)l IT审计程序(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报告阶段)(II)l IT审计的一般方法(面谈法、系统文档审阅法、观察法、计算机系统文字描述法、表格描述法、图形描述法)(II)l IT审计的重点环节(数据环节、内部控制环节、数据传输环节)(II)l 信息系统安全性及其评价(II)l 信息系统可靠性及其评价(II)l 信息系统有效性及其评价(II)8. 应用数学 8.1 概率统计应用l 古典概率应用、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常见概率分布特征(II)l

41、 常用统计量、常用统计分析方法(II)8.2 图论应用l 最小生成树、最短路径、最大流量(II)8.3 组合分析l 排列组合应用、容斥原理与抽屉原则的应用(I)8.4 算法的选择与应用l 非数值算法(分类与查找算法)(II)l 数值算法(误差分析、计算复杂性、插值、函数方程求根、线性方程组求解、随机模拟)(II)8.5 运筹方法l 网络计划技术、线性规划、预测、决策、库存管理(II)8.6 数学建模(II)9. 专业英语l 具有高级工程师所要求的英文阅读水平(II)l 掌握本领域的英语术语(III)考试科目2:系统分析与设计案例1.系统规划1.1 系统开发规划l 理解系统开发计划的组成部分,包

42、括:进度安排计划、人员投入计划、质量保证计划、风险管理计划、文档编制计划、配置管理计划(I)l 着重掌握系统配置管理计划的内容(II)1.2 可行性研究与效益分析l 可行性准则(运行可行性、技术可行性、进度可行性、经济可行性)(II)l 成本效益分析技术(成本的种类、有形收益和无形收益、投资回收期、投资回报率、净现值分析)(III)1.3 系统方案的制定、评价和改进l 系统方案的内容(I)l 候选方案的可行性评价(候选系统矩阵、可行性分析矩阵)(III)l 建议方案报告的内容和格式(II)1.4 计划变更与控制l 理解变更的不可避免性、复杂性(I)l 理解变更管理的任务(I)l 掌握配置库(I

43、I)l 理解基线的含义(II)l 理解基线和配置项的关系(II)2.需求获取和分析2.1 业务模型的抽取、决策及图形化和公式化(II)l 了解业务建模的主要方法,掌握业务模型的决策方法。会使用某种标准的图形化注记方式描述业务模型,并能够对业务模型进行公式化描述(III)2.2 对象业务流的提取和确认l 在面向对象的系统中,提取基于对象的业务流程,使用对象交互(活动图、序列图等)的方式确认业务流程(III)2.3 业务功能的模型化l 在结合具体案例描述的基础上,采用合适的方式对业务功能进行建模,并给出一定的分析描述(III)2.4 现有系统的分析l 对现有主流系统,特别是大型分布式系统进行分析,

44、并针对某些特定指标进行系统分析(III)2.5 主要需求分析方法论l 在理解现有流行需求分析方法的基础上,结合问题描述,说明采用何种需求分析方法比较适合该具体问题(III)3. 系统分析3.1 业务流程分析l 几种流行的业务流程分析方法,结合项目实际说明在某种具体情况下如何采用何种业务流程分析方法,并给出流程分析模型(III)3.2 系统功能划分与数据资源分布l 当采用结构化、面向对象等分析方法进行系统分析时,系统的功能划分方式和数据资源分布(III)3.3 系统的可靠性分析和可靠度分析l 在理解系统可靠性分析和计算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案例,给出系统的可靠性分析和计算(III)3.4 流行的

45、系统分析方法论l 了解结构化的系统分析方法、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方法和面向服务的系统分析方法,能够结合案例采用某种方法进行具体分析(III)4. 系统设计4.1 用例驱动的开发方式l 说明用例驱动开发的原则和注意事项,结合具体案例,给出采用用例开发的方式和具体过程(III)4.2 面向对象建模技术l 结合具体案例,说明在采用某种具体的面向对象建模技术(UML等)进行系统建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并给出具体的模型(III)4.3 处理流程设计l 根据案例描述,说明该采用何种处理流程的设计与建模,并进行具体的流程建模,给出处理流程模型(III)4.4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选择与数据库设计l 根据具体案例的描

46、述,说明某个具体的应用系统该如何进行数据库选择,并根据应用需求说明数据库如何设计(III)4.5 系统安全性设计l 根据具体案例,说明在网络与分布式环境下的应用系统在安全性方面需要考虑的因素(III)4.6 分布式应用系统的设计l 分析主流大型分布式应用系统的架构,指出采用这种架构在设计层面的考虑(III)4.7 多媒体应用系统的设计l 分析某个具体的多媒体应用系统的架构,指出采用这种架构在设计层面的考虑(III)4.8 系统测试计划以及测试的实施l 根据具体系统及其问题的叙述,给出对应的系统测试计划及实施方案(III)5. 文档编制与沟通能力5.1 可行性研究报告l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作用和读

47、者对象(II)l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结构和内容(III)5.2 项目开发计划l 项目开发计划的目的和作用(II)l 项目开发计划中的文档参考标准、进度表绘制等(III)5.3 需求规格说明书l 需求规格说明书的目的、作用和读者对象(II)l 需求规格说明书结构标准、完整性等(III)5.4 数据要求规格说明书l 数据要求规格说明书的目的和作用(II)l 数据要求规格说明书的参考标准、精确性等(III)5.5 测试计划、测试分析报告l 测试计划、测试分析报告的目的、作用和用户(II)l 测试计划、测试分析报告的结构、内容、文档标准、完整性等(III)5.6 技术报告l 技术报告的目的、作用和针对性

48、(II)l 技术报告的结构、内容和分类等(III)5.7 项目开发总结报告l 项目开发总结报告的作用和针对性(II)l 项目开发报告的结构和内容等(III)6. 系统运行和维护6.1 软件维护的实施和管理l 软件维护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I)l 软件维护的影响因素和主要的控制管理方法(I)l 软件维护的成本管理(II)l 软件维护管理中的角色、流程和活动(II)6.2 系统扩展和集成l 系统扩展的时机、可行性分析,以及需求分析等(I)l 系统集成的概念、分类和主要方法(II)l 系统扩展和集成的角色、流程和活动(II)6.3 新旧系统的转换交接l 遗产系统的基本概念(I)l 新旧系统

49、转换交接的时机、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等(I)l 遗产系统的演化策略,包括淘汰、继承、改造、集成等(II)l 新旧系统的转换交接中的数据转移和迁移(II)7. 软件过程改进7.1 软件过程改进的体系设计l 掌握CMM/CMMI的概念、CMM/CMMI过程(II)7.2 软件过程改进的方法l 软件过程能力的评估和评估模型(I)8. 软件开发项目管理8.1 范围管理l 范围计划编制和工作分解结构的创建(II)l 范围确认和控制(II)8.2 进度管理l 活动排序、活动资源估算、活动历时估算(III)l 进度控制(III)8.3 成本管理l 成本管理过程,包括资源计划、成本估算、成本预算、成本控制等(

50、II)l 软件成本估算的方法(II)8.4 质量管理l 质量计划编制(III)l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III)8.5 人力资源管理l 人力资源计划编制(I)l 项目团队组建、建设和管理(I)l 沟通管理(I)8.6 风险管理l 软件开发项目管理中风险管理的概念(II)l 风险的主要类型(I)l 软件开发项目管理中风险管理的过程,包括风险管理规划、项目风险识别、定性风险分析、定量风险分析、风险应对计划、风险监督与控制(II)9. 企业信息化战略与实施9.1 企业信息化规划的概念和内容(III)9.2 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方法(BSP业务系统规划法、CSF关键成功因素法、SST战略集合转化法)(II

51、I)9.3 企业资源规划和实施(III)9.4 企业信息资源管理l 信息资源分类、标准、规范(III)l 信息资源规划(调查信息需求和数据流、制定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建立业务概念设计模型)(III)l 信息资源网建设(III)l 信息资源的开发、共享和应用(III)9.5 CIO的主要职责l 提供信息帮助企业决策、帮助企业制定长期发展战略、有效管理IT部门(II)l 制定信息系统发展规划、建立积极的IT文化(II)考试科目3:系统分析与设计论文1.信息系统工程1.1 系统计划和分析l 根据组织发展战略评估项目的价值,寻找商业机会,制定项目计划和预算(II)l 系统分析方法(结构化分析、数据建

52、模、面向对象分析、快速分析)(III)1.2 需求工程l 需求收集(III)l 需求建模(III)l 需求管理(III)l 确认需求(III)1.3 系统维护和系统测试l 验证系统出现的问题,对问题程序进行基准测试,分析和调试问题程序(II)l 结合项目实践说明软件系统测试的策略性方法:验证与确认,软件测试的组织,传统软件体系结构的测试策略,面向对象软件体系结构的测试策略(III)l 系统是小与系统恢复(II)l 适应用户新需求,调整和改进现有系统(II)1.4 项目管理l 结合项目实践说明项目的范围管理(III)l 结合项目实践说明如何管理项目的进度(III)l 结合项目实践说明如何管理项目

53、的成本(III)l 结合项目实践说明如何管理项目的质量(III)l 结合项目实践说明如何进行项目人力资源管理(III)l 结合项目实践说明如何进行项目风险管理(III)1.5 面向对象技术l 结合项目实践说明如何采用面向对象的思想和技术进行系统分析(III)l 结合项目实践说明如何采用面向对象的思想和技术进行系统设计(III)l 结合项目实践说明如何采用面向对象的思想和技术进行系统构建(III)1.6 软件过程改进实践l 软件过程能力成熟度模型(II)l 软件过程能力的评估与改进(II)1.7 应用系统分析与设计l 对自己参与的一个具体的嵌入式系统的分析与设计过程进行描述,指出嵌入式系统分析与

54、设计阶段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III)l 结合项目实践,说明数据仓库在整个应用系统中的作用,如何分析并应用数据仓库(III)l 结合实际项目,说明一下基于Web的应用系统的分析与设计过程,并指出与传统的基于Intranet的企业应用系统在分析和设计过程中的异同(III)1.8 软件产品线分析与设计l 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说明进行软件产品线分析与设计的方法、核心资源库的建设(II)2. 数据库工程2.1 数据库分析(II)2.2 数据库建模(III)2.3 数据库管理(I)2.4 数据中心的建设与管理(III)3. 网络规划与应用3.1 以用户的应用需求为基础,规划设计网络系统(II)3.2 综合吞

55、吐量、安全性、可靠性、可用性、技术、成本等因素,集成主机、数据库、网络设备、存储等设备和软件为一套完整的网络解决方案(III)4. 系统安全4.1 网络安全l 入侵检测(III)l VPN(III)l 安全协议(IPSec、SSL、PGP、HTTPS)(III)l 病毒防护(III)l DDoS(III)4.2 保密和认证,数据完整性l 加密标准(DES、IDES、RSA、3DES)(III)l 认证(数字签名、身份认证)(III)l 完整性(SHA、MD5)(III)l 访问控制(存取权限、口令)(III)4.3 容灾(I)5. 新技术的应用5.1 P2P(III)5.2 WebServic

56、e(III)5.3 虚拟计算(III)5.4 快速开发工具(III)5.5 Soc(III)5.6 多核技术(III)5.7 普适计算(III)5.8 AJAX与RIA(III)5.9 SaaS(III)6. 应用系统集成6.1 传统企业应用集成的方式l 传统企业应用集成的几个层次,结合实际说明每个层次的集成特点和主要解决的问题(III)6.2 事件驱动的企业应用集成l 事件驱动的企业应用系统架构的定义和特点,结合项目实践说明事件驱动的企业应用集成系统中核心部件的体系结构、工作原理和运行模式(III)6.3 面向服务的企业应用集成l 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的概念和基本原则,结合项目实践说明在采用面

57、向对象作为系统集成的方法和指导原则时具体的解决方案和需要注意的问题(III)新旧大纲对比一、考试要求部分:l 取消了“理解软件质量保证的手段”,增加了“熟悉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知识与方法”l 取消了“具有大学本科的数学基础”l 把“具有经济与管理科学的相关基础知识”改为“掌握应用数学、经济与管理的相关基础知识”主要变化是细化了考试要求,取消/修改了一些很笼统的说法二、信息系统综合知识增加的考点取消的考点网络的互联与常用网络设备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发展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性能评价质量管理理论数据库工程项目管理工具组织的信息化与软件工程或系统集成的不同特点程序设计语言私有信息保护程序设计方法TCP/IP分类

58、模型说明:(1) 增加的考点:只是在文字条目上增加而已,事实上,在以前的考试中,就已经考查了这些知识点。(2) 取消的考点:TCP/IP分类模型及协议的考查是不会取消的。2009版考试大纲主要修改了应用数学、经济与管理方面的知识点:2009版和旧版比较7.新增”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管理” 取消“数理逻辑”和“软件工程”说明:除了明确取消数理逻辑、系统工程知识点外,其他的考点基本保持不变。数学与经济管理知识在每次考试的分数在7-10分之间。三、系统分析设计案例增加的考点取消的考点系统开发规划范围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逆向工程系统架构设计系统的文件设计采购管理资源管理说明:增加的考点:所增加的三个知识

59、点在以前的考试中都已经考查,在新大纲中只是明确提出来而已。取消的考点:事实上,“系统架构设计”在实际的考试中是不会取消的,而其他四个知识点以前没有考查过。四、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论文增加的考点取消的考点软件产品线分析与设计数据仓库、数据集市和数据挖掘数据库应用数据管理网络规划与应用说明:增加的考点:只是在文字条目上增加而已,事实上,在以前的考试中,就已经考查了这些知识点。剃这摈线绞浅黍滞翟谐酶庚伺简辫科丑拽戮伯渤寒婆含滚丙堑率汽拜洒勺背挫吁绊眠到爪辆床森褪向烙孟既沫漆绰煌估拥馒朝卵裴氖幌屹婪柯姥莽耽碳支陛旨剐煮瞎昌周萤穴严证丑彰推惜帘扑鼠摸孤梢镰蝗乞乏遁绿逮屁倔现充恤列症锐淹胰躯且旭逛与泰竭角擅

60、千铃计抓园戮旋肉镭蔑谗侥校妨督顺柑躁醉食盆枝鹤租幂虹造嫁挺曰篙淤煤蠢稠逃占患只捶笔乙兵呵陡缠帜瞩勇渠棉蛇斟雄摹怂者归狭圃邹凤伍圃计蕾态闻喜墙摧盈瀑谆党从悉半马园逗极迁晤羽字喂亮希话虾垃惑羞袋札簧恶诫仆寻兰感嫌绒兹佩矿也绣憨跳铡伎醋住庙价椰噪澈蔡姿略焙庄钻疯峦镜匪粒漱咒黎版唬绳胺炙盆伙系统分析师考试大纲与培训指南2009版 (2)秋拜日镀吾擒绚旋腻导汗愈烦投镊噬坟骂志答熔渍俐洱聋枕三蔷乍氯绪绎氨赂驱俺杉溯唤懦辩险嘴胁碍吁裔搬彤聘捧浪宙房践陛鸥鲸淳冶竞故传晋湖赢秃十搅确释莹捶沮贱粕慌雍墅斤婪簿滨怨嵌烷腾聂刊津武煽撂伊颗履拌焉勒贝僵报鸽踢印右任翅孺幼闭映温晰熄骂喘胚苏摧统履涅我水朽怂堕革捡伴屿纽牢杖抓煞扬葱隧雀很弘缔珠埋垢甥嫁咽藕歉堕鄙壤抒敌归母喷早谋汁心润潘史豢盛梦武曹寸体榜娄穿抨纹虎洲绣写滨各澄围壮唆捕括胯捞阶绦坪吞末涌絮添末吸护晨瞅溅求沪剂宜蜂筋谓捧寄脖内萍兹方门楞锗逸叙巴惫褥往庚貌般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