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义龙新区顶效龙源中学八年级上期末物理复习卷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65435281 上传时间:2022-03-23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42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解析版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义龙新区顶效龙源中学八年级上期末物理复习卷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解析版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义龙新区顶效龙源中学八年级上期末物理复习卷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解析版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义龙新区顶效龙源中学八年级上期末物理复习卷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资源描述:

《解析版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义龙新区顶效龙源中学八年级上期末物理复习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版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义龙新区顶效龙源中学八年级上期末物理复习卷(3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6-2017学年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义龙新区顶效龙源中学八年级(上)期末物理复习卷一、实验题1衡衡同学在爸爸车库边上看到竖起的一只装油的铁皮桶,他好奇地在桶不同部位 敲了几下,注意到发出的声音有差别于是衡衡决定探究为何敲桶不同部位声音有差别?(1)衡衡敲桶的上部时,听到声音比较清脆悦耳;敲打桶的下端时,声音比较沉闷沙哑,于是他明白桶上边发声的音调比桶下边发声的音调(填“高”或“低”)他通过思考判断出:桶内的油是不满的,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2)他继续进行探究,当他敲打桶发声时,用手摸了摸桶壁,感觉桶在动,这说明桶发声的原因是桶壁在,他再根据物理课学到的:音调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有关于是他猜想

2、可能是下面装了油,振动时受油的阻碍作用,下部振动得较,上部没有浸到油,振动就较(填“快”或“慢”)导致的桶上、下部发出的声音音调不同2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刻度尺,刻度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刻度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明亮/较黑暗)环境中进行;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说明像与物的大小;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

3、在刻度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板,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3在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如图所示,由图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上(3)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的实像 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填光学仪器)4下表是小明分别探究“冰熔化”和“水

4、沸腾”实验的部分数据表一时间/min012345678温度/642000123表二时间/min0123456温度/909294?989898根据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表二中第3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是(2)由表一、表二数据可发现冰熔化和水沸腾的过程中温度都是(选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3)小明发现水沸腾时,杯口不断地冒出大量“白气”,这是由于水蒸气遇冷后成的小水珠(填物态变化名称)(4)小明得出水沸腾条件:达到沸点且继续吸热,但他发现撤掉酒精灯时,烧杯内的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你认为可能的原因(写出一条即可)5小明探究“水的沸腾”时所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1)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

5、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2)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了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图丙)根据图丙可知水的沸点是(3)小明看到,从水温达到90到水沸腾共用时10min为了节约课堂时间,请你给小明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6如图是某实验小组做”测平均速度”的情形(1)测平均速度的原理是(2)小车从位置A开始沿直线运动到位置B为止,通过的距离是cm(3)小车从位置A出发开始计时,到位置B时,所用时间如数字钟所示,小车从A到B所用时间是s(4)小车的平均速度是m/s7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1)该实验原理是;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和;(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

6、(选填“较大”或“较小”),原因是;(3)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4)实验中测得路程s1上的平均速度为v1,路程s2上的平均速度为v2,路程s3上的平均速度为v3那么,v1、v2、v3的大小关系是(5)实验中若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s1的平均速度偏(选填“大”或“小”)8小明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1)根据实验记录他绘制了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冰是(填“晶体”或“非晶体”);在10min末这一时刻,杯里的物质处于(填“固态”、“液态”或“固液混合态”);从AB段和CD段的比较可知

7、,冰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要(填“大”或“小”)(2)继续加热到水沸腾,此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且一直保持不变,则水的沸点是,这说明当时水面上方的大气压(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9在“探究物质的密度”的实验中,图1所示是我们实验用的天平,砝码盒中配备的砝码有100g、50g、20g、10g、5g等请填写下列空格:(1)调节天平时应将移至零刻度处,然后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2)小王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操作:A将烧杯中盐水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盐水的体积V;B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l;C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填字母代号)(

8、3)小王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l时,估计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在150g左右试加砝码时,应用镊子夹取100g、50g砝码各1个放入右盘中,若指针右偏,则应取下g砝码,试加上其它砝码,同时调节游码(4)图2是小李同学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情况他的错误是:10小刚想了解花生油的密度:(1)小刚想,花生油是油类,它的密度应该比水小,于是他滴了一滴油在水中,发现油浮在水面上,由此可以证明他的猜想是的(2)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如图1的位置,他应该将平衡螺母向移动(3)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花生油的总质量为150g,然后将一部分花生油倒入量筒中,再测出剩余花生油和烧杯的质量为106.8g,读出量筒中花生

9、油的体积,如图15甲所示,最后算出花生油的密度,请你将测得的结果填入下表烧杯和花生油的总质量(g)烧杯和剩余花生油的质量(g)花生油的质量(g)量筒中花生油的体积(cm3)花生油的密度(g/cm3)150106.8(4)图2乙是他在实验结束后整理器材的情景,其中操作不规范的是11小明利用一个烧杯、天平、水,测出了一小块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请将他的步骤补充完整(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处,调节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2)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如图1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g(3)如图2所示,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小石块浸没,

10、在水面到达的位置做上标记;B、取出小石块,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22g;C、往烧杯中加水,直到,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2g(4)计算出小石块的体积为cm3(5)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kg/m3二、计算题:12甲乙两车从A地同时开往B地,甲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V1,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V2,乙在前一半时间里的速度为V1,后一半时间里的速度为V2,谁会先到B地?13在汽车正前方有一座山,汽车以43.2km/h的速度行驶,汽车鸣笛2s后听到回声,求两者距离14一门反坦克炮瞄准一辆坦克,开炮后经过0.6s看到炮弹在坦克上爆炸,又经过2.1s听到爆炸声,则大炮距离坦克m远,炮弹飞行速度

11、是 m/s (已知声速340m/s)15某汽车以54km/h的速度匀速驶向一座大山,司机想估计汽车到大山的距离,按响喇叭后,继续以原速度向大山行驶,经过3s后听到了喇叭的回声,求汽车喇叭发声处据大山多远?三、作图题:16“坐井观天,所见甚小”,请在图甲中用光路图作出井底之蛙“观天”的最大范围(井中没有水)若水缸中装满水呢?(用其他颜色的笔画出,图乙)17如图所示的AB、CD,是同一发光点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试根据光的反射规律用作图方法确定发光点S的位置18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玻璃三棱镜,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径迹(注意标出法线)19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垂直射到玻璃砖

12、的一个面请你在图中作出这束光线进入玻璃砖内的径迹和离开玻璃砖后的大致径迹20如图,S是发光点,MN是平面镜,请作出由S发出的经平面镜反射后过A点的光线21请在图中作出光从空气经过玻璃砖时的光路图2016-2017学年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义龙新区顶效龙源中学八年级(上)期末物理复习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实验题1衡衡同学在爸爸车库边上看到竖起的一只装油的铁皮桶,他好奇地在桶不同部位 敲了几下,注意到发出的声音有差别于是衡衡决定探究为何敲桶不同部位声音有差别?(1)衡衡敲桶的上部时,听到声音比较清脆悦耳;敲打桶的下端时,声音比较沉闷沙哑,于是他明白桶上边发声的音调比桶下边发声的音调高(填“高”或“

13、低”)他通过思考判断出:桶内的油是不满的,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2)他继续进行探究,当他敲打桶发声时,用手摸了摸桶壁,感觉桶在动,这说明桶发声的原因是桶壁在振动,他再根据物理课学到的:音调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于是他猜想可能是下面装了油,振动时受油的阻碍作用,下部振动得较慢,上部没有浸到油,振动就较快(填“快”或“慢”)导致的桶上、下部发出的声音音调不同【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声音的产生;声与信息【分析】(1)根据题中所给的敲桶不同部位声音特征的描述来判断音调的不同;声有两种利用形式:可以传递信息,可以传递能量,根据题意判断是哪一种应用(2)通过手的感觉体现出发声的物体的特征;根据音调

14、的影响因素填写第二空;受阻碍振动慢,不受阻碍振动快【解答】解:(1)声音清脆代表音调高,声音沉闷代表音调低;通过声音的不同,判断出桶内的油满不满的信息,这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2)手的感觉证明发声的桶在振动;音调与频率有关;受阻碍振动慢,不受阻碍振动快故答案为:(1)高;信息;(2)振动;频率;慢;快2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刻度尺,刻度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刻度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黑暗(较明亮/较黑暗)环境中进行;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

15、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蜡烛B,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说明像与物的大小相同;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刻度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板垂直,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B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1)成像的物体和环境的对比度越大,成像越清晰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同时能看到成

16、像物体的像和镜后和像对比的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2)当蜡烛B和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判断: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3)一次实验不具备代表性,应采取同样的实验方案多做几次,才能保证结论的正确【解答】解:(1)点燃蜡烛,烛焰在明亮的环境中,烛焰和明亮环境对比度较小,成像不太清晰;烛焰在黑暗环境中,烛焰和黑暗环境的对比度大,成像更清晰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蜡烛B,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

17、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发现: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玻璃板垂直;物像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3)一次实验不具备代表性,应采取同样的实验方案多做几次,避免实验现象的偶然性,才能保证结论的正确即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前面相同的操作故选B故答案为:(1)较黑暗;蜡烛B;(2)相同;垂直;相等;(3)B3在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如图所示,由图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10.0cm(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3)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

18、晰的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 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填光学仪器)【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1)根据焦点的定义,利用图示的情况,即可确定焦距(2)在实验中,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3)根据告诉的物距和测定的焦距,利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确定成像的性质及应用【解答】解:(1)平行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一点,该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透镜的距离叫焦距;由图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60.0cm50.0cm=10.0cm(2)在做实验的过程中,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是为使烛焰的

19、像成在光屏的中央(3)当物距为15cm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故答案为:(1)10.0cm;(2)同一高度;(3)放大;投影仪4下表是小明分别探究“冰熔化”和“水沸腾”实验的部分数据表一时间/min012345678温度/642000123表二时间/min0123456温度/909294?989898根据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表二中第3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是96(2)由表一、表二数据可发现冰熔化和水沸腾的过程中温度都是保持不变(选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3)小明发现水沸腾时,杯口不断地冒

20、出大量“白气”,这是由于水蒸气遇冷后液化成的小水珠(填物态变化名称)(4)小明得出水沸腾条件:达到沸点且继续吸热,但他发现撤掉酒精灯时,烧杯内的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你认为可能的原因铁圈和石棉网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能继续吸热(写出一条即可)【考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分析】(1)温度计的最小刻度1,根据液柱的位置读数(2)晶体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温度不变液体沸腾特点:继续吸热,温度不变;(3)杯口冒出的大量“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4)水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吸热温度不变酒精灯加热时,铁圈和石棉网的温度升高,高于水的温度,移开酒精灯时,水还会从铁圈和石

21、棉网吸收热量,继续沸腾【解答】解:(1)图中的温度计指示的温度是96;(2)由表一、表二数据可发现冰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液体沸腾前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液体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3)杯口不断地冒出大量“白气”,这是由于水蒸气遇冷后液化成的小水滴;(4)酒精灯加热时,铁圈和石棉网的温度升高,高于水的温度,当移开酒精灯时,水还会从铁圈和石棉网吸收热量,继续沸腾故答案为:(1)96;(2)保持不变;(3)液化;(4)铁圈和石棉网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能继续吸热5小明探究“水的沸腾”时所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1)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94(2)小明

22、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了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图丙)根据图丙可知水的沸点是98(3)小明看到,从水温达到90到水沸腾共用时10min为了节约课堂时间,请你给小明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减少烧杯中水的质量【考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分析】(1)温度计读数时,先确定是零上还是零下,认清分度值,再读数(2)液体沸腾前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液体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不变的温度就是这种液体的沸点(3)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很多,可从提高水温和减少水的质量角度考虑【解答】解:(1)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此时是零上,液柱上表面对准了90上面第4个小格处,读作94故答案为:94(2)液体沸腾的图象,横坐标

23、代表时间,一个小格代表1分钟,纵坐标代表温度一个小格代表1,从第10分钟开始沸腾,在这个过程中,水尽管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就是水的沸点,大小为98故答案为:98(3)这是开放题,提高水的初温,减少水的质量,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等都是可以的 (答案合理均可得分)故答案为:减少烧杯中水的质量6如图是某实验小组做”测平均速度”的情形(1)测平均速度的原理是=(2)小车从位置A开始沿直线运动到位置B为止,通过的距离是3.50cm(3)小车从位置A出发开始计时,到位置B时,所用时间如数字钟所示,小车从A到B所用时间是5s(4)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007m/s【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分

24、析】(1)测平均速度的原理是平均速度公式;(2)由图示刻度尺确定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由图读出小车前端在B位置与A位置所对应刻度尺的示数,两示数之差等于小车的路程;(3)图示两钟表示数之差为小车的运动时间;(4)已知小车的路程与运动时间,由平均速度公式可求出小车的平均速度【解答】解:(1)测平均速度的原理是: =;故答案为: =(2)由图知,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1mm,由A到B小车的路程s=4.50cm1.00cm=3.50cm;故答案为:3.50(3)由图示钟表可知,小车的运行时间t=5min7s5min2s=5s;故答案为:5s(4)小车的平均速度=0.007m/s;故答案为:0.0077如

25、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1)该实验原理是v=;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秒表;(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选填“较大”或“较小”),原因是斜坡坡度越大,小车运动到底端所用时间越短,越不易计时;(3)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变速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4)实验中测得路程s1上的平均速度为v1,路程s2上的平均速度为v2,路程s3上的平均速度为v3那么,v1、v2、v3的大小关系是V3V1V2(5)实验中若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s1的平均速度偏大(选填“大”或“小”)【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分析】

26、(1)在用斜面小车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要测量小车运动的路程和时间,用到刻度尺和秒表,并代入公式v=进行计算;(2)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所用的时间长些;(3)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逐渐变大,由此可以判断出各段平均速度的大小【解答】解:(1)实验中要利用公式v=计算小车平均速度;实验中要用刻度尺测量小车运动的路程,用秒表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2)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一些,是为了减小小车运动的速度,使小车在斜面上通过的时间更长;(3)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时,速度越来越大,因此是变速直线运动;(4)由于小车在下滑过程中做加速运动,所以上半段的平均速度最小,下半段的平均速度最大,

27、全程的平均速度居中;(5)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小,由公式v=可知,平均速度会偏大故答案为:(1)v=;刻度尺;秒表; (2)较小;斜坡坡度越大,小车运动到底端所用时间越短,越不易计时;(3)变速; (4)V3V1V2;(5)大8小明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1)根据实验记录他绘制了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冰是晶体(填“晶体”或“非晶体”);在10min末这一时刻,杯里的物质处于固液混合态(填“固态”、“液态”或“固液混合态”);从AB段和CD段的比较可知,冰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要小(填“大”或“小”)(2)继续加热到水沸腾,此时温

28、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且一直保持不变,则水的沸点是98,这说明当时水面上方的大气压低于(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分析】(1)认识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根据图象分析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从而得出结论晶体在熔化前是固态;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混合态;熔化完后处于液态;运用公式Q吸=cmt可以知道,当质量和吸收的热量相同时,比热c和升高的温度t成反比;(2)由图丙所示温度计确定温度计的分度值,然后读出温度计示数根据沸点随气压的升高而升高的特点分析当时气压与标准大气压的关

29、系【解答】解:(1)由乙图知,从第5分钟到15分钟,冰的温度保持0不变,所以冰是晶体从图象乙可以看出,在第10分钟末,冰处于熔化过程中,所以处于固液混合态根据公式Q吸=cmt可以知道,当质量和吸收的热量相同时,比热c和升高的温度t成反比AB段的冰温度升高的快,是因为冰的比热容比水的小;(2)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由图丙所示温度计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由图示温度计可知温度计示数是98,则水的沸点为98由于98低于100,可知当时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故答案为:(1)晶体;固液混合态;小;(2)98;低于9在“探究物质的密度”的实验中,图1所示是我们实验用的天平,砝码盒中配备的砝码有100g、5

30、0g、20g、10g、5g等请填写下列空格:(1)调节天平时应将游码移至零刻度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2)小王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操作:A将烧杯中盐水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盐水的体积V;B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l;C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BAC (填字母代号)(3)小王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l时,估计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在150g左右试加砝码时,应用镊子夹取100g、50g砝码各1个放入右盘中,若指针右偏,则应取下50g砝码,试加上其它砝码,同时调节游码(4)图2是小李同学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情况他的错误是:在称量物体时调节平衡螺母

31、【考点】液体密度的测量【分析】(1)天平的正确使用归纳为:放、调、称、算、整;“放”是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调”是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的横梁平衡;“称”是左物右码,左盘里放物体,右盘里放砝码,加取砝码时从大到小,最后还要通过调节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算”物体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值;“整”是整理器材;(2)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的横梁平衡,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移动;(3)设计实验的步骤时,应根据实验的原理,选择最优化的步骤来进行,即能使操作简便,同时还有利于减小误差;(4)称量过程中,用镊子加取砝码,从大到小,并在适当时候调节调节游码,不能调节平衡螺母【解答

32、】解:(1)使用天平时,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利用平衡螺母调节横梁平衡;(2)为防止容器壁粘液体带来实验误差,应先测烧杯和液体总质量,再将液体倒入量筒测出体积,最后测出剩余液体和烧杯的质量,用密度公式=算出液体的密度故正确顺序为:BAC;(3)用镊子夹取100g.50g砝码各1个放入右盘中,若指针右偏,说明砝码质量偏大,应去下最小的即50g的砝码,并调节游码;(4)只能在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时,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称量过程中绝对不能调节平衡螺母,只能通过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故答案为:(1)游码;平衡螺母;(2)BAC;(3)50;(4)在称量物体时调节

33、平衡螺母10小刚想了解花生油的密度:(1)小刚想,花生油是油类,它的密度应该比水小,于是他滴了一滴油在水中,发现油浮在水面上,由此可以证明他的猜想是正确的(2)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如图1的位置,他应该将平衡螺母向左移动(3)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花生油的总质量为150g,然后将一部分花生油倒入量筒中,再测出剩余花生油和烧杯的质量为106.8g,读出量筒中花生油的体积,如图15甲所示,最后算出花生油的密度,请你将测得的结果填入下表烧杯和花生油的总质量(g)烧杯和剩余花生油的质量(g)花生油的质量(g)量筒中花生油的体积(cm3)花生油的密度(g/cm3)150106.8(4)图2乙是他在

34、实验结束后整理器材的情景,其中操作不规范的是直接用手取砝码【考点】液体密度的测量【分析】(1)物体的浮沉决定于物体与液体的密度关系,反之,也可以根据物体的浮沉确定物体与液体之间的密度关系;(2)天平使用前调节平衡时,要调节平衡螺母,规则是“右偏左调,左偏右调”,即指针向右偏就向左调平衡螺母,指针向左偏就向右调平衡螺母,调左侧的还是右侧的平衡螺母都是可以的;(3)花生油的质量m=烧杯和花生油的总质量剩余花生油和烧杯的质量;花生油的体积v就是在量筒中的示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的凹面相平;利用=可求得花生油的密度;(4)取放砝码时,为了砝码不受侵蚀,不能直接用手去拿【解答】解:(1)从物体的浮沉条件

35、可知,当油漂浮在水面上时,说明了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故猜想正确;(2)现天平的指针偏向刻度盘的右侧,为使天平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3)由图可知:量筒中花生油的体积为V=54mL=54cm3;花生油的质量:m=m1m2=150g106.8g=43.2g;所以花生油的密度:=0.8g/cm3;(4)直接用手取放砝码,手上的汗渍会污染砝码,时间长了会使砝码发生锈蚀,为了保护砝码不被侵蚀,所以不能直接用手取砝码故答案为:(1)正确;(2)左;(3)玻璃杯和花生油的质量(g)玻璃杯和剩余花生油的质量(g)量筒中花生油的质量(g)量筒中花生油的体积(cm3)花生油的密度(gcm3)150106.84

36、3.2540.8(4)直接用手取砝码11小明利用一个烧杯、天平、水,测出了一小块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请将他的步骤补充完整(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左端零刻线处,调节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2)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如图1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52g(3)如图2所示,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小石块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做上标记;B、取出小石块,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22g;C、往烧杯中加水,直到水面与标记相平,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2g(4)计算出小石块的体积为20cm3(5)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2.6

37、103kg/m3【考点】固体的密度测量实验【分析】(1)对天平的调节和使用的方法为“水平放置游码零,指针居中横梁平(衡);左物右码轻放置,质量等于砝(码)游(码)和”即天平测量物体质量前要调节横梁平衡,先将游码移至零刻度线;(2)根据天平的读数方法,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所对刻度,而要准确读出游码所对刻度,必须明确标尺的分度值及以游码左端所对刻度为准(3)石块的体积等于烧杯中加入水的体积(4)石块的体积与倒入水的体积相同,我们可以根据烧杯中倒水前后的质量,根据密度公式,求出倒入水的体积;(5)根据密度公式,已知石块的质量,体积,求出石块的密度【解答】解:(1)根据天平的调节和使用方法

38、,天平测量物体质量前要调节横梁平衡,先将游码移至左端零刻度线处;(2)根据天平的读数方法,如图1所示,天平标尺的分度值是0.2g,则m石=游码质量+游码对应刻度值=50g+2g=52g;(3)根据图2示,我们可以发现,石块的体积就是要加入水的体积,也就是要使取出石块烧杯中水的水面与石块在烧杯中水的标记相平;(4)已知烧杯和水质量m1=122g,加入水与标记相平时,烧杯和水的质量m2=142g,加入水的质量m加=m2m1=142g122g=20g;根据密度公式=,已知水的密度是常量,即水=1.0gcm3,V加=20cm3,又V石=V加V石=20cm3,(5)石=2.6gcm3=2.6103kgm

39、3故答案为:(1)左端零刻线;(2)52;(3)水面与标记相平;(4)20;(5)2.6103二、计算题:12甲乙两车从A地同时开往B地,甲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V1,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V2,乙在前一半时间里的速度为V1,后一半时间里的速度为V2,谁会先到B地?【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将A、B两地间的距离看成1,再设甲从A地出发到达B地所用的时间为t1,乙从A地出发到达B地所用的时间为t2,分别列出t1和t2的表达式,最后作差比较它们的大小即得【解答】解:将A、B两地间的距离看成1,设甲从A地出发到达B地所用的时间为t1,乙从A地出发到达B地所用的时间为t2,则甲从A地出发到达B地所用的时

40、间t1=+=,乙从A地出发到达B地所用的时间t2=,因t1t2=0,即t1t2,即乙先到达B地答:乙先到达B地13在汽车正前方有一座山,汽车以43.2km/h的速度行驶,汽车鸣笛2s后听到回声,求两者距离【考点】回声测距离的应用【分析】汽车在A处鸣笛,因为声速大于汽车的速度,所以声音从AC、回声由CB设声音的传播所用时间为t,在这个时间内,汽车由AB,所用时间也为t注意:声音和汽车通过的路程之差为听到回声时汽车距山崖距离的2倍【解答】解:如图所示:汽车的行驶速度v车=43.2km/h=12m/s,由v=得汽车在2s内通过的路程:s车=v车t=12m/s2s=24m;由v=得声音在2s内传播的路

41、程:s声=v声t=340m/s2s=680m,由图可知,听到回声时,汽车距山崖的距离:s=328m答:两者距离为328m14一门反坦克炮瞄准一辆坦克,开炮后经过0.6s看到炮弹在坦克上爆炸,又经过2.1s听到爆炸声,则大炮距离坦克918m远,炮弹飞行速度是1530 m/s (已知声速340m/s)【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1)知道炮弹爆炸发出声音传到反坦克炮的时间和声音的传播速度,利用速度公式求反坦克炮与坦克之间的距离;(2)知道坦克炮与坦克的距离、从开炮到炮弹击中目标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炮弹飞行的速度【解答】解:(1)根据v=可得:坦克炮与坦克的距离s=v声t声=340m/s2.1

42、s=714m;(2)炮弹水平飞行的速度:v炮弹=1190m/s故答案为:714;119015某汽车以54km/h的速度匀速驶向一座大山,司机想估计汽车到大山的距离,按响喇叭后,继续以原速度向大山行驶,经过3s后听到了喇叭的回声,求汽车喇叭发声处据大山多远?【考点】回声测距离的应用【分析】驾驶员鸣笛后,声音传到大山返回汽车时,汽车以54km/h的速度已经前行了3s,在这段时间内,声音和汽车行驶的路程之和是鸣笛时汽车与大山距离的2倍,根据速度公式求解【解答】解:汽车行驶的速度:v1=54km/h=54m/s=15m/s,由v=可得,在t=3s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s1=v1t=15m/s3s=

43、45m,声音传播的距离:s2=v2t=340m/s3s=1020m,设鸣笛时汽车到大山的距离为s,则:2s=s1+s2,s=(s1+s2)(45m+1020m)=532.5m答:汽车喇叭发声处据大山之间的距离有532.5m三、作图题:16“坐井观天,所见甚小”,请在图甲中用光路图作出井底之蛙“观天”的最大范围(井中没有水)若水缸中装满水呢?(用其他颜色的笔画出,图乙)【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作光的折射光路图【分析】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光线要进入青蛙的眼中,最大范围就是从枯井的边缘处射过来装水后,光会发生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解答】解:图中圆点是青蛙的位置,将圆点与井口左边的端点相连成

44、一直线,将圆点与井口右边的端点相连成一直线,然后在直线上标出箭头,即得到两条射向青蛙眼睛的光线,这两条光线就决定了青蛙的观察范围如图所示:装入水后,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会发生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图:17如图所示的AB、CD,是同一发光点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试根据光的反射规律用作图方法确定发光点S的位置【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分析】首先要知道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其次能根据反射定律作出两条反射光线的入射光线,确定交点为发光点S的位置【解答】解:过两个反射点垂直镜面作出两条法线,根据

45、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两条入射光线,如图所示:交点为发光点S所在的位置18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玻璃三棱镜,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径迹(注意标出法线)【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分析】先画出法线,根据光的折射规律画出所给光线的折射光线光线再由玻璃射出来时,原来的折射光线此时又变成了入射光线,同样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再做折射光线光线在空气与玻璃之间发生两次折射【解答】解: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如下图:19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垂直射到玻璃砖的一个面请你在图中作出这束光线进入

46、玻璃砖内的径迹和离开玻璃砖后的大致径迹【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入射光线、法线、折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当光线垂直入射时,折射光线、法线和入射光线在同一直线上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线从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时,则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解答】解:首先光从空气垂直入射到玻璃的表面,所以传播方向不变然后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首先过入射点画出法线,然后根据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故答案为:20如图,S是发光点,MN是平面镜,请作出由S发出的经平面镜反射后过A点的光线【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分

47、析】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发光点S的像点S,根据反射光线反向延长通过像点,可以由像点和A点确定反射光线所在的直线,从而画出反射光线,并确定反射点,最后由发光点和反射点画出入射光线,从而完成光路【解答】解:作出发光点S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即为像点S,连接S、A点交平面镜于点O,沿OA画出反射光线,连接SO画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21请在图中作出光从空气经过玻璃砖时的光路图【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分析】光进入玻璃砖和离开玻璃砖要发生两次折射,必须知道两次折射时折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大小关系,才能正确作图一定注意最后的出射光线与上面的入射光线平行【解答】解:光线穿过玻璃砖要经过两次折射,两次折射都遵循光的规律:第一次由空气斜射进入玻璃,过入射点垂直玻璃上表面作出法线,在玻璃中法线的另一侧作出折射光线,注意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第二次由玻璃斜射进入空气,同样先作法线,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一定注意玻璃下表面的光线与上表面的入射光线平行如图所示2017年2月8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