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初中化学竞赛模拟题2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65433637 上传时间:2022-03-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05年初中化学竞赛模拟题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05年初中化学竞赛模拟题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05年初中化学竞赛模拟题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2005年初中化学竞赛模拟题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5年初中化学竞赛模拟题2(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05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第十五届天原杯)复赛模拟题试题说明:1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S:32 Cl:35.5 Ca:40 Cu:64 Zn:653.考试时间:2小时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有两个答案的错1个不得分,漏选1个扣1分。请将答案填在下表相应题号的空格内)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1.爆炸不是物理变化,就是化学变化. 2.物理变化中一定有化学变化3.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 4.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

2、十分明确的界限2科学家在宇宙深处发现了预言多时的,这个发现对解释宇宙的演化提供了新的参考,表示()酸性的氢气相对分子质量为的单质有个氢原子构成的分子含个质子、个电子的微粒3 2004年4月15日,重庆天原化工厂发生氯气泄漏事故,经过有关方面努力,终于在19日解除警报。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 为了安全起见,氯气不可用钢瓶储存 B此次事故可能导致一定面积的土壤酸化C 事发时,应把群众疏散到洼地 D 事发时,应把群众疏散到地势较高的地方4 化学工作者从有机反应RH+Cl2(气)RCl(液)+HCl(气)受启发,提出从农药有机合成工业中获得副产品盐酸的设想已成现实,从上述反应产物中分离得盐酸的最佳

3、方法是( )A 蒸馏 B活性炭吸附 C 水洗分离 D 升华5 Ca2+ H+ Cl- SO42- 之间能组成的盐类有 ( )A 4种 B 5种 C 6种 D 7种6 检查钢质设备完好性的方法之一是:在怀疑有裂纹处涂上10% 盐酸,过一段时间,如观察到有粗线裂纹,表明确实有裂纹,产生出现裂纹的原因是 ( )A 裂纹除尘埃起催化作用 B 裂纹处铁的表面积大反应快C 裂纹里有水 D 原裂纹处铁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7 原子的核外电子分电子层,电子层又分亚层,分别用s,p,d,f等分别从里到外表示各亚层,s亚层有2个电子,请根据以上信息推测,Na原子有几个p电子 ( )A 6 B8 C10 D118

4、安徽曾出现了劣质奶粉事件,劣质奶粉用大量面粉米粉等营养较低的物质滥竽充数,鉴别劣质奶粉的最好方法是 ( )A 观察颜色 B 加碘酒 C 闻气味 D加水9 某10克NaCO3 NaHCO3 加热至质量不再减少,此时质量可能是 ( )A 5.3g B6.3g C7.2g D4.2g10 高等动物的血是蓝色的是因为血红素中含Fe2+,大多数软体动物的血是淡蓝的是因为含Cu2+,有些海洋生物的血是绿色的是因为含钒,以下错误的是 ( )A 绿血动物因其血清素组成而从进化的主流分离出来,难以进化发展。B 铁是生物进化的至关重要的元素C 铁组成的血红蛋白的载氧能力强于由铜或钒组成的血红蛋白D 铜或钒元素在低

5、等动物体内是必需的,但不是高等动物所必需的。11 1996年,美国设立了“绿色化学挑战奖”,以表彰那些在绿色化学领域中做出杰出贡献的企业和科学家,2003年杜邦公司利用转基因微生物发酵葡萄糖生成丙二醇。传统工艺以石油为原料,经过80-120摄氏度,上百个大气压,贵金属催化剂才合成。下面关于新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 )避免了反应在高温高压下进行 节约石油资源 降低生产成本 减少环境污染A B C D12 为了保护臭氧层,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A 减少二氧化硫排放 B 减少含铅废气排放 C 减少氟里昂排放 D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3 有的科学家考虑利用下面的3个反应来制取有意义的物质FeCl2+4

6、H2O=Fe3O4+6HCl+H22Fe3O4+3Cl2+12HCl=6FeCl3+6H2O+O26FeCl3=6FeCl2+3Cl2改物质为 ( )A H2 B O2 C Cl2 D HCl14 燃料电池是一种化学电池,他将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放出的能量转变为电能,反应物由外界提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燃料电池内的主反应时氧化还原反应 B 燃料电池的效率比热机高C 燃料在燃料电池内燃烧发电 D 铅蓄电池是一种燃料电池15 据报道90年代前6年人类发现和创造的化学物质为1000万种,这正好相当于1990年前人类在1000多年以至化学物质的总量,试推断,新发现创造的物质主要是 ( )A 盐

7、类 B 无机物 C 碳氢化合物 D 有机物二、填空题。(共7题,30分)16 化工生产盐酸的主要过程H2 - HCl-盐酸Cl2 其中关键的一步为上图所示的氯气和氢气在燃烧管口燃烧,为使氯气完全参加反应,通入气体的合理方案是:A处通 B处通 ;同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17 食物中常见元素的测定实验1 将一小块馒头加热至变成渣,研磨后,和CuO充分混合,装入硬质试管高温处理,用导管将生成的气体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石灰水变混浊,试管的黑色粉末变红。 写出所有主反应方程式 这个实验主要证明了什么? 实验2 将肉末或碎奶酪与碱石灰混合放入试管加热,一会儿有刺激性气体放出,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这个

8、实验证明了什么? 食物中还含有其他元素,写出其中两种元素并写检测方法,题目中提及的不能再写。18 在没有烘箱的情况下选用下列试剂使潮湿的锥形瓶快速干燥且保证洁净,浓硫酸,氧化钙,95%酒精,五氧化二磷,无水酒精,汽油,烧碱,简述操作过程 19 人类开始利用化学反应取火,始于17世纪,19世纪初,法国Channel创制一种“瞬息点火盒”。这是一个小金属盒,内装一瓶塞着塞子的硫酸和一些小木条,木条的一端涂有氯酸钾、硫酸和耐酸的混合物。使用时将木条涂有药剂的一端浸取硫酸,取出了即着火,这是因为氯酸钾与硫酸反应,产生热量使硫燃烧,此反应产物含二氧化氯(液)和氧气。写出这两个方程式: 20 在学完“水的

9、组成”后,小明自己在家里做电解水的实验。小明在水里加了一些烧碱,然后把铁电极插入水。电极上倒扣装满水的试管。通12伏直流电。阴极有气体A冒出,阳极有浅绿色絮状物B,久置变红褐色沉淀C,加醋沉淀溶解,形成黄褐色溶液D。试推断:A是 B是 C是 D是 电解时发生的主反应是 21 通过做这道题,你将初步了解酸碱理论的发展。 人们的原始认识是:有酸味的物质是酸,有涩味的是碱,显然这不太科学。 19世纪后期,阿伦尼乌斯提出水离子论,即现行中学化学教材所采用的理论,请根据此理论写出以下物质的电离方程式。NaHCO3 KHSO4 KAlSO4 K3C60 1905年,Franklin提出溶剂理论,能电离产生

10、溶剂阳离子的为酸,阴离子的为碱,如液态BF3,电离方程式是 2BF3=BF4-+BF2+则KB2F4相当于水溶液体系中的KOH,(BF2)2PbF6相当于水体系中的酸又知液态 SO2的电离与水相似2SO2=SO+SO32-则SOCl2在SO2中是 (酸/碱),电离方程式为 Cs2SO3在SO2中是 (酸/碱),电离方程式为 然而这不适用于溶剂不电离及无溶剂的酸碱体系 1923,丹麦的Bronsted和英国Lowry提出质子论。即能放出质子的是酸,能结合质子的是碱HCO3是 (酸/碱)SO42-是 (酸/碱)但这不能说明无质子的溶剂(如液态SO2) 目前使用范围最广的理论是Lewis酸碱电子理论

11、。22 烟道气中含有CO2、CO、N2、O2和一些其他杂质,为了测定其中各气体的含量,先要把有害气体和其他杂质除去,使气体仅为上述4种气体的混合物。在测定时,用不同的试剂按一定的顺序充分混合其中分别吸收各种气体,最后剩下的是不能被吸收的氮气,通过每次吸收前后气体体积的变化的数据按一定的计算方法求出各气体分别的含量。已知: 吸收氧气用间苯三酚的碱性溶液,可以把氧气吸收的相当完全。 用CuCl的氨溶液吸收CO。该溶液中的氨易挥发且是碱性气体, CuCl有强还原性,它接触空气会被氧化失效。为防止CuCl的氧化,还要在该溶液中加一些光洁的细铜丝,这样吸收CO效率很高。 用KOH溶液吸收CO2,非常完全

12、。 氮气不被吸收,最后剩余的气体中有它。试回答(1)为了防止相互干扰通过气体吸收时的溶液,吸收气体的先后顺序是: , , ,最后是 。(2)若把吸收CO2和O2的顺序颠倒,会产生的后果是 (3)若把吸收O2和CO2的顺序颠倒,会产生的后果是 (4)通过吸收CO2、CO、O2各试剂后,剩余气体中有两种气体,它们是 (5)为了准确测定剩余气体中氮气的体积,还要将该气体用 处理后,才能测出氮气的体积。三、实验题(共3题,24分)23 小江往装有NaOH饱和溶液的试管滴几滴酚酞,溶液变红后立即褪色。他想,如果稀释NaOH溶液是否褪色。于是他做了一下实验(在常温常压下进行)。浓度40%20%10%5%4

13、%3%2%退色时间立即5秒11秒23秒46秒52秒久不退色从上表得到的结论是 往滴有酚酞的2%NaOH溶液倒入双氧水,有大量气泡产生,且溶液立即退色。小江提出以下猜想:(1) 2%NaOH使溶液退色。 (2) 双氧水是溶液退色。(3) NaOH和双氧水共同作用使溶液退色。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哪个猜想正确,简述实验方法 如果猜想一正确,现象是 如果猜想二正确,现象是 如果猜想三正确,现象是 请你对溶液退色的原因做出猜想: 24 现有两个干燥管、一段橡皮管、一个有玻璃导管的单孔塞、一个弹簧夹、两只铁架台(连铁夹)、一团铜丝,请制成一个能随开随关,还可调控产生氢气速率的氢气发生装置。画出示意图,可配

14、以简单文字说明。25 腌制食品中含有亚硝酸盐,它会影响健康及诱发癌症。有一种设想:在含有亚硝酸钠和腌制食品中加入过量化肥氯化氨与其共热,生成无毒的氮气、水、氯化钠。过量氯化氨在持续加热的情况下分解为氨气与氯化氢而挥发掉,此时腌制食品便可放心食用。(1) 写出这种设想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 评价这种方案,并说明理由。(3) 请提出一条减少食用腌制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措施。四、计算题(共2题,16分)26 美国科学美国人杂志在1971年7月刊登的“地球的能量资料“一文提供了如下数据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能的几条主要去路直接反射 52,000109KJ/s以热能方式离开地球 81,000109K

15、J/s水循环 40,000109KJ/s大气流动 370109KJ/s光合作用 40109KJ/s(1) 地球对太阳能的利用率约为 (2) 通过光合作用,每年有 KJ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设每年365天)。(3) 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6CO2+6H2O-C6H12O6+6O2若每44克二氧化碳发生这样的反应吸收469KJ的光能。估计每年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质量27 100.0g无水KOH溶于100.0g水,在T温度下电解该溶液,阴极得到了25.088L气体(忽视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H2=0.08g/L,O2=1.429g/L。电解结束后温度调至T,分离析出的KOHH2O,测的剩余溶液总质量为164.8g,一直不同温度下每100g溶液中无水KOH质量为t/C0102030MKOH/g49.250.852.855.8求温度T,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此题为98年高中化学竞赛全国初赛题之一,可见高中竞赛并不是高不可攀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