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时间赛跑 》教学设计

上传人:三*** 文档编号:65423230 上传时间:2022-03-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和时间赛跑 》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和时间赛跑 》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和时间赛跑 》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和时间赛跑 》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和时间赛跑 》教学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蛟河A类项目县系列材料(一)(小语)学科和时间赛跑教案设计课题和时间赛跑 阶段诊断示范年级六年级授课时间9月 9 日1. 有感情地朗读第8 自然段,读出作者心情的变化,感受与时间赛跑后作者的喜悦之情。2.理解爸爸的话,哪些事物永远不会回来。理解关于时间的谚语“日历日历挂在墙壁,一天撕去一页,使我心里着急”“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日月如梭”的含义。3.文中作者怎样和时间赛跑的,在实际生活中你想怎样和时间赛跑。4.搜集、积累相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体会时间的意义,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重点理解“我”从爸爸的一席话和生活中理解到时间的宝贵。难点感悟“假若一直和时间赛跑,就一定能够成功的真正

2、道理。”关键懂得珍惜时间课前准 备1.收集相关时间的名言警句。2.多媒体课件。时间 内 容 与 过 程学与教方法、手段3分20分一 、激趣导入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易被忽视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太阳落山了,有再升起的时候,小鸟飞走了,有再来的时候,小树枯萎了,有再绿的时候,小花凋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时间一旦过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有人面对时间一片茫然,有人却要和时间赛跑,两种态度,结果会一样吗?下面我们就跟台湾作家林清玄一起去看个究竟吧!二、整体感知快速浏览课文,思考问题:1、读了这篇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2、作者通过和时间赛跑明白了什么道理? 三、研读

3、课文1.默读课文(1-2自然段),思考是什么原因使“我”要和时间赛跑的?(1).当时,“我”的心情是怎样的?画出重点词句,写下作者当时的心情。(2)你有过相同的经历吗?能谈谈你当时的心情吗?父母是怎样安慰你的呢?请情吗?父母是怎样安慰你的呢?(3)作者的父母是怎样劝慰他的呢?用与其不如造句2、朗读第4自然段爸爸列举了哪些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你能概括一下吗?3、默读57自然段,感觉作者心情的变化,理解相关时间的谚语。找出作者从哪些生活现象中体会到时间一去不复返。4、朗读第八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怎样与时间赛跑的?你想和时间赛跑吗?想怎样和时间赛跑呢?5、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作者跑赢了时间,

4、得到什么启示呢?虽然我知道人永远跑不过时间,但是人能够比原来有的时间跑快一步。如果跑得够快,就能够快好几步。那几步很小很小,用途却很大很大。 理解这段话作者经过跟太阳赛跑,跟西北风赛跑,跟学习赛跑,受益无穷,他终于明白了父亲的话,珍惜时间,做好点滴小事就会成功,很小很小的积累,能换来很大很大的成功。6了解文章的作者的成就作者把成功的经验汇聚成一句话: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就一定能够成功。7、交流收集的名言警句。91.测量课桌的长度如果老师让你估计出我们所使用的课桌的长度是多少,你认为它的长度是多少?你认为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呢?(厘米)为什么不选择米为单位呢?(因为桌子的长度不够1米)为什么不选

5、择毫米为单位呢?(因为毫米的单位比较小,测量出来的数会比较大)(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测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直尺实行实际的测量,要求:四人小组试着用厘米作单位量一量课桌面的长是多少?并思考:是怎样测量的?(学生活动)(2)汇报方法让个别小组代表汇报测量的情况。(我们是这样测量的:用直尺的最大刻度为一段连续量,最后求出桌子的长是59厘米;我们组是这样测量的:用10厘米的长度为一段连续量,一共有5个10厘米,还多出9厘米,最后求出桌子的长是59厘米)(3)比较测量方法引导学生比较刚才测量的三种方法,说出哪种方法比较好?(第三种方法)为什么?(因为它是以10厘米为一段实行测量的,又好记又好算,不容

6、易出现错误。而第一种方法里,直尺的最大刻度有的是15厘米,有的是20厘米,有的是25厘米,这样在计算的时候容易出现错误。)(4)引入并板书课题。用10厘米来测量很方便,其实它还有1个新的名称叫分米(板书课题)。2.教学1分米有多长(1)想一想,1分米里有几个1厘米?(10厘米)10个1厘米,就是10厘米,也能够说成是1分米。(2)从1厘米到多少厘米的一段是1分米呢?(11厘米),从哪里到哪里又是1分米呢?(课件出示1分米放大图,同时板书:1分米=10厘米)课桌的长度里面有几个整10厘米?(5个)这5个10厘米是几分米?(是5分米)还剩下几厘让孩子从身边的物体开始感受时间的宝贵。回忆课文的主要内

7、容通过作者心情的变化,体会和时间赛跑带来的快乐,懂得 珍惜时间(3)作者的父母是怎样劝慰他的呢?用与其不如造句2、朗读第4自然段爸爸列举了哪些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你能概括一下吗?3、默读57自然段,感觉作者心情的变化,理解有关时间的谚语。找出作者从哪些生活现象中体会到时间一去不复返。4、朗读第八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怎样与时间赛跑的?你想和时间赛跑吗?想怎样和时间赛跑呢?5、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作者跑赢了时间,得到什么启示呢?理解这段话他终于明白了父亲的话,珍惜时间,做好点滴小事就会成功,很小很小的积累,能换来很大很大的成功。6了解文章的作者的成就作者把成功的经验汇聚成一句话:假若你一直

8、和时间赛跑,就一定可以成功。7、交流收集的名言警句。91.测量课桌的长度如果老师让你估计出我们所使用的课桌的长度是多少,你认为它的长度是多少?你认为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呢?(厘米)为什么不选择米为单位呢?(因为桌子的长度不够1米)为什么不选择毫米为单位呢?(因为毫米的单位比较小,测量出来的数会比较大)(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测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直尺进行实际的测量,要求:四人小组试着用厘米作单位量一量课桌面的长是多少?并思考:是怎样测量的?(学生活动)(2)汇报方法让个别小组代表汇报测量的情况。(我们是这样测量的:用直尺的最大刻度为一段连续量,最后求出桌子的长是59厘米;我们组是这样测量的:用

9、10厘米的长度为一段连续量,一共有5个10厘米,还多出9厘米,最后求出桌子的长是59厘米)(3)比较测量方法引导学生比较刚才测量的三种方法,说出哪种方法比较好?(第三种方法)为什么?(因为它是以10厘米为一段进行测量的,又好记又好算,不容易出现错误。而第一种方法里,直尺的最大刻度有的是15厘米,有的是20厘米,有的是25厘米,这样在计算的时候容易出现错误。)(4)引入并板书课题。用10厘米来测量很方便,其实它还有1个新的名称叫分米(板书课题)。2.教学1分米有多长(1)想一想,1分米里有几个1厘米?(10厘米)10个1厘米,就是10厘米,也可以说成是1分米。(2)从1厘米到多少厘米的一段是1分

10、米呢?(11厘米),从哪里到哪里又是1分米呢?(课件出示1分米放大图,同时板书:1分米=10厘米)课桌的长度里面有几个整10厘米?(5个)这5个10厘米是几分米?(是5分米)还剩下几厘让孩子从身边的物体开始感受时间的宝贵。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作者心情的变化,体会和时间赛跑带来的快乐,懂得 珍惜时间 15分2分8、算一算每天24小时睡觉:9小时吃饭:2小时上学:6小时剩余时间:?小时一分钟读多少字?一小时18000字,七小时100000字.三、拓展延伸1、老师也想把这句话送给同学们今后,当你蓦然发现时间正悄悄从你身边流逝,请你们记住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就一定可以成功。当你发现自己正无所事事而

11、虚度光阴时,请你一定要记住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就一定可以成功。今后,当你功成名就,手捧鲜花而走上光荣的领奖台时,请你们继续记住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就一定可以成功。2、最后,老师想送给你们一段话在属于我们的时间里,我们亲身感受着四季的壮美:春的生机盎然,夏的繁茂昌盛,秋的丰收萧瑟,冬的洁白无暇。在四季的轮回中,时间悄然流逝。 我们的人生也如四季般在时间的长河中流逝,从呱呱坠地的婴儿,经历了成长的风风雨雨,转眼间变成满头银发、满脸沧桑的老人,这是对时间最好的诠释。四、布置作业1、把这篇课文读给家人听,让大家一起来珍惜时间。 2、如果喜欢这篇散文,请你继续读读林清玄散文集。 3、写一篇随笔和时间赛跑。板书: 和时间赛跑 一直 成功 昨天不会回来 童年不会回来 生命不会回来学生充分体会到时间的珍贵,并能够学会珍惜时间。一定要排版为整页(正反面打印)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