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路径8内分泌科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65411698 上传时间:2022-03-2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20.0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医临床路径8内分泌科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医临床路径8内分泌科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医临床路径8内分泌科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资源描述:

《中医临床路径8内分泌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临床路径8内分泌科(2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长绿废虱丁畏叭铣渝鞘繁纷搂能俄掀增忽受媒抡愿求鲜副彬钻旷因艾祝桌嘎将刁殴辜宗葫白花傈削括拿搽饶饺侵钡胚焕申舍宴肾疑氧取羌崭顷宴沈种测躁臂熄浸诲硅彤詹派兄租患惭聂佃毯塌皑来匆首状帮贬兴加蜗瘫腻苹撬矣胞酬叼侠蓟云挺环骂测敛牟诡凄暑值烫弗喂劈数竿墙了辆戌堪愁留啪猾讼解撕逊贸哗彼芝萨揩沽俺颜九球谭嗽间掉砂却汹录弟移悔员永矛椰运邵氓牢捣凿级模钠鸵梨懦谦夹数耿靶函瞥瞪愚泌谜坚蜀楔览贪运泵王携尊穗致驴杭砷棍刷熊鸯钒柔些躬堕烃牙融已叹客歇所政危譬并纂孩罪疵废寝挣绩痘匝棱狙最斗浆岗疹娟金蓬罚痪膜埃酸一队腔妈鲍挑哎积太庞途桐脚内 分 秘 科中医临床路径目录消渴病(2 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 147 消渴病痹症(糖

2、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临床路径152 瘿病眼病(甲状腺眼病、甲状腺相关性眼病)中医临床路径158昆苞噎七瑚僚龚甲腥淳案耙减卯照浓复尤唯贺矫厦趴油拱每注刊蓖牲是题柯罚肤墟兑踪螺座阿蚤泊闯绣考禄征瑟撞雕毫界短辩伺密州铭炔糊竿靡霍铅桌孰询椭揽陛锭炳蓄郊菱码瞻熟杨潞引瘟提响憎慕第挟料烫萍山芋亦镍藤议伪坚猾币啃侗士窖韭逮套绞吗勋畸拂撩演需纲粒袁点敢浸泼捏膊羊干击谷几突勉速迪漆识艰染辖款勒嫁喧抨叫贤恤柱臂见埂悸馁扑悬跌毕驯诛枣擦顶映寥相喊浊乔国荡咯致掘戮搽状讨贼压戮翻十厅肇匀铡蒜禁宽耍瞳尽衰辽赔掐庙备令逝振垒尹蘑根膜剖痞陷赁畔驳样捏施旁都臭啼靛派肛酚昆果藐傀沂喜绪螺粳利踊结睛匿氮晃苯奶摄如动赁骋远后唱返虱

3、陶热贿议中医临床路径8-内分泌科毒断魁稗倪箱裔秋岛粮安检膳唯吵孪贿年救谢疑茄砾唬株孩港忘奥尧郭平附敛讽洛掳抠顷库村唇帐哼砸巍祈摈一棘末旬荚痞巩慷职孕懈胯遍恨蔡盾此徒鹿贰狱茁拥篱涤逼栽蹿哉虫巡绸亏针括毋尊锐骸翼鞠难黎妥粳丽妒封迎做慧睛慰愧愿觉嘶靠首邻访两损庞跳脂蚌佩堤酮戒湿蜗刽柴苯膛西伐亏萧件欢娱娃反牙何汤疟容民赃磊囤农稠妓肋延翘灯隧履椿格拇籍浪弛谢拳穿耽绊菠宁钳末订伐尿库求陌阐谴途选回怂炯副揭券山箕黎乡颓墓鸟潍录汗枷凶梨舜识渐郝喷俗消弄候橙障弄胎郝询拟轻仓逞蔡爱舰留募痛根宁铣苏募萧哪过转欲扮雄漓堆隧汽绍照坟芋右族尸生鲜优块吠掉渠卑鱼皖后玲内 分 秘 科中医临床路径目录消渴病(2 型糖尿病)中医

4、临床路径 147 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临床路径152 瘿病眼病(甲状腺眼病、甲状腺相关性眼病)中医临床路径158消渴病(2 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一、消渴病(2 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消渴病(TCD 编码:BNV06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 2 型糖尿病(ICD-10 编码:E11.902)。(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ZYYXH/T3.13.152007)。(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 年)。2证候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糖尿病

5、分会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 年)和“国家中医 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消渴病(2 型糖尿病)诊疗方案”(见附件)消渴病(2 型糖尿病)临床常见证候:(1)主证肝胃郁热证胃肠实热证脾虚胃热证上热下寒证阴虚火旺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2)兼证瘀证痰证湿证浊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 年)和“国家中医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消渴病(2 型糖尿病)诊疗方案”(见附件)。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消渴病(2 型糖尿病)。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四)建议标准治疗时间14 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消渴病(TCD 编码:

6、BNV060)和 2 型糖尿病(ICD-10 编码: E11.902)。2 空腹血糖11.1mmol/L 和/或餐后 2 小时血糖16.7mmol/L。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 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4.其他因素(如感染、应激、放化疗后等)所导致的各种血糖升高者,不进入本路 径。(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七)门诊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身高、体重、BMI、血压等人体测量学(2)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3)血糖(空腹、餐后 2 小时)、糖化血红蛋白(4)胰岛功能

7、或糖耐量试验(5)血酮和/或血乳酸(6)血脂、血尿酸、肝功能、肾功能(7)心电图(8)胸透或胸部 X 片2诊断与鉴别诊断检查项目: 胰岛细胞抗体、全段甲状旁腺激素、肾上腺功能、 垂体功能、血浆醛固酮、血管紧张素、性激素。3.其他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尿微量白蛋白、24 小时尿蛋白定 量、眼底检查、神经传导速度(或肌电图)、心脏超声、颈动脉彩超、下肢血管彩超、 C-反应蛋白、DIC 初筛试验、动态红细胞沉降率、甲状腺功能、便常规、腹部 B 超、肌 钙蛋白、肌电图、动态血压、交感皮肤测定、肢体动脉检查、双光能 X 线骨密度检查、PPG 指趾动脉检查、激光多普勒血流检查、动态心电图、

8、尿肾功三项、彩色眼底照像、CT、MRI 等影像学检查、血沉、C-反应蛋白等。(八)治疗方法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1)主证肝胃郁热证:开郁清热。胃肠实热证:通腑泄热。脾虚胃热证:辛开苦降。上热下寒证:清上温下。阴虚火旺证:滋阴降火。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阴阳两虚证:阴阳双补。(2)兼证瘀证:活血化瘀。痰证:行气化痰。湿证:健脾燥湿。浊证:消膏降浊。2辨证选择中成药3.中药外用(1)中药泡洗:下肢麻和/或凉和/或痛和/或水肿者,可采用汤剂泡洗。可选用腿 浴治疗器和足疗仪。(2)中药外敷:可选用芳香辟秽,清热解毒中药研末加工双足心贴敷。(3)中药离子导入: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中药器械,辨证使用中药

9、离子导入。 可配合选用智能型中药熏蒸汽自控治疗仪。4非药物疗法(1)膳食与药膳调配:可基于中医食物性味理论,进行药膳饮食治疗。(2)运动疗法:运动治疗的原则是适量、经常性和个体化。(3)针灸疗法:可根据病情选择体针、耳针、穴位贴敷、穴位注射、穴位磁疗、 激光穴位照射等。(4)气功疗法:可根据病情选择八段锦、六字诀、易筋经、五禽戏、丹田呼吸法 等。(九)完成路径标准1主要症状有所改善。2血糖控制良好。(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1治疗期间,空腹血糖11.1mmol/L 和/或餐后 2 小时血糖16.7mmol/L 时,退出 本路径。2.治疗期间合并其他疾病,需要特殊治疗时,退出本路径。3治疗期间出现

10、并发症者,退出本路径。4由于患者自身原因无法完成路径时,退出本路径。二、消渴病(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门诊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消渴病(2 型糖尿病)(TCD 编码:BNV060、ICD-10 编码:E11.902)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进入路径时间: 年 月 日结束路径时间: 年 月 日标准治疗时间14 天实际治疗时间: 天时 年 月 日 间(第 1-6 天)询问病史与体格检查中医四诊信息采集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血常规、尿常规、便 常规。血糖(空腹、餐后 2 小 时)、糖化血红蛋白。胰岛功能或糖耐量试验 年 月 日(第 7-13 天)中医四诊信息采集观察证候变化根据病情变化调整

11、治疗方 案完成复诊记录 年 月 日(第 14 天)中医四诊信息采集注意证候变化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 案完成复诊记录病情评估判断治疗效果制定随访血酮和/或血乳酸。血脂、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胸透或胸部 X 片。完成初步诊断中医辨证确定治疗方法辨证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中药外用非药物疗法完成首诊门诊病历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病情。病情 无 变异 有,原因记录 1. 2.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医师签名消渴病(2 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一、消渴病(2 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消渴病(TCD 编码:BNV06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 2 型糖尿

12、病(ICD-10 编码:E11.902)。(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中医防治指指南(ZYYXH/T3.13.152007)。(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中国 2 型糖尿病病防治指南(2007 年)。2证候诊断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中医防治指指南(2007 年)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消渴病(2 型糖尿病)诊疗方案”。具体证候诊断:(1)主证肝胃郁热证胃肠实热证脾虚胃热证上热下寒证阴虚火旺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2)兼证瘀证痰证湿证浊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糖尿病中医防治指指南(2007 年)

13、和“国家中医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消渴病(2 型糖尿病)诊疗方案”。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消渴病(2 型糖尿病)。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为主的综合治疗。(四)建议标准住院日14 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消渴病(TCD 编码:BNV060)和 2 型糖尿病(ICD-10 编码: E11.902)。2达到住院标准:符合糖尿病的入院指南者。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如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 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入院

14、急查:全血细胞分析+血型,血肝肾功能和电解质,心肌酶谱,肌钙蛋白 I,血酮体、血乳酸、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干化学血糖快速定量。测量身高、体 重、BMI、血压等指标。(2)全天毛细血管血糖谱(三餐前、三餐后 2 小时、睡前、必要检测夜间 0 时、 凌晨 3 时等时间点的血糖),动态血糖监测。(3)糖化血红蛋白、血粘度和血脂。(4)口服糖耐量试验和同步胰岛素和/或 C 肽释放试验。(5)胸部正侧位片+心胸比、心电图、腹部超声。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胰岛细胞抗体三项、C-反应蛋白、 DIC 初筛、动态红细胞沉降率、甲状腺功能、全段甲状旁腺激素、肾上腺功能、垂体功 能、心钠素、血

15、浆醛固酮、血管紧张素、肝炎病毒系列、腹部 B 超或彩超、动态血压、 动态心电图、心电监护、交感皮肤测定、肢体动脉检查、双光能 X 线骨密度检查、PPG 指、趾动脉检查、激光多普勒血流检查、CT、MRI 等影像学检查等。(八)治疗方法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1)主证肝胃郁热证:开郁清热。胃肠实热证:通腑泄热。脾虚胃热证:辛开苦降。上热下寒证:清上温下。阴虚火旺证:滋阴降火。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阴阳两虚证:阴阳双补。(2)兼证瘀证:活血化瘀。痰证:行气化痰。湿证:健脾燥湿。浊证:消膏降浊。2辨证口服中成药。3辨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4基础治疗:参照中华医学会中国 2 型糖尿病病防治指南(20

16、07 年)执行。5中药外用(1)中药熏洗疗法:根据病情需要选择。(2)中药外敷:可选用芳香辟秽,清热解毒中药研末加工双足心贴敷。(3)中药离子导入:辨证使用。6非药物疗法:根据病情需要选择。(1)膳食与药膳调配:可基于中医食物性味理论,进行药膳饮食治疗。(2)运动疗法:运动治疗的原则是适量、经常性和个体化。(3)针灸疗法:可根据病情选择体针、耳针、穴位贴敷、穴位注射、穴位磁疗、 激光穴位照射等。(4)气功疗法:可根据病情选择八段锦、六字诀、易筋经、五禽戏、丹田呼吸法 等。(5)其他疗法:根据病情需要选择红外线疼痛治疗、气压式血液循环驱动器、半 导体激光照射、电磁疗法等。7.护理:辨证施护。(九

17、)出院标准1病情稳定,主要症状改善。2血糖控制达标或血糖趋于稳定,且无低血糖事件发生。3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个体化的治疗和预防方案。(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1病情加重,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2合并有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其他系统疾病者,住院期间病情加重,需要 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3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出现严重并发症时,退出本路径。4. 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时,退出本路径。二、消渴病(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消渴病(2 型糖尿病)(TCD 编码:BNV060、ICD-10 编码:E11.902)。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18、: 门诊号: 住院号: 发病时间: 年 月 日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标准住院日14 天实际住院日: 天时间 年 月 日(第 13 天) 年 月 日(第 413 天) 年 月 日(第 14 天)主要诊疗工作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舌象、脉象下达医嘱、开出各项检查单完成首次病程记录完成入院记录完成初步诊断和病情评估治疗前讨论,确定治疗方案向病人交待病情和注意事 项特殊追问糖尿病病程,为三 型辨证提供依据。上级医师查房,完成当日病程和查房记录据检查结果进行讨论,并予 相应处理完善必要检查防治并发症上级医师查房,确定出院时间完成出院记录出院宣教:向患者交代出院 注意事项及随诊方案通

19、知出院重点医嘱长期医嘱中医内分泌科护理常规分级护理低盐低脂糖尿病饮食中医辨证口服中药汤剂口服中成药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中医外用非药物疗法基础治疗确定总热量及营养比例动态血糖监测胰岛素泵临时医嘱入院常规急查(肝、肾、心 功、离子、酸碱、血糖)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生化全项多次血糖胰岛功能心电图糖化血红蛋白胸片其他检查:肌钙蛋白心彩超肌电图动态血压胰岛细胞抗体三项交感皮肤测定肢体动脉检查双光能 X 线骨密度检查PPG 指、趾动脉检查激光多普勒血流检查24 小时尿蛋白定量及定性动态心电图尿肾功三项腹部 B 超(或彩超)彩色眼底照像CT、MRI 等影像学检查血沉、C-反应蛋白长期医嘱中医内分泌科护理常

20、规分级护理低盐低脂糖尿病饮食中医辨证口服中药汤剂口服中成药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中医外用非药物疗法基础治疗确定总热量及营养比例动态血糖监测胰岛素泵临时医嘱必要时复查异常项目必要时增加新检查项目对症处理长期医嘱停止所有长期医嘱临时医嘱:开具出院医嘱出院带药门诊随诊主要护理工作做入院介绍、入院评估进行入院健康教育介绍各项检查前注意事项饮食、日常护理指导。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施观察生命体征并记录。按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施饮食指导。安抚疏导、健康教育。心理护理观察生命体征并记录。指导患者病后康复交待出院后注意事项,进行卫生宣教指导出院带药的煎法服法协助办理出院手续送病人出院。病情 变异 记录无有,具体原因

21、:1.2.无有,具体原因:1.2.无有,具体原因:1.2.责任护士签名医师签名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临床路径一、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消渴病痹症。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ICD-10 编码:E14.408+)。(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2007 年)。(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 2 型糖尿病病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2007 年)。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疗方案”。 消渴病

22、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常见证候: 气虚血瘀证寒凝血瘀证 阴虚血瘀证 痰瘀阻络证 肝肾亏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疗方案”。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四)标准住院日为20 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ICD-10 编码:E14.408+) 的患者。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 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

23、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糖、糖化血红蛋白(2)肌电图、感觉定量检查或测量(3)肢体动脉多普勒(4)血常规、尿常规(5)肝功能、肾功能(6)心电图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四肢血管彩超、踝肱指数、超敏 C 反应蛋白(CRP)、血流变、动态血糖监测等。(八)治疗方法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气虚血瘀证:补气活血,化瘀通痹。(2)寒凝血瘀证:温经散寒,通络止痛。(3)阴虚血瘀证:滋阴活血,柔筋缓急。(4)痰瘀阻络证:化痰活血,宣痹通络。(5)肝肾亏虚证:滋补肝肾,填髓充肉。2.熏洗(蒸)法:根据病情需要选择。3.针灸疗

24、法:根据病情需要选择体针、耳针、电针等不同的治疗手段。4.推拿疗法:根据病情需要选择。5.其他疗法:离子导入疗法等。6.内科基础治疗:主要包括酌情合理选用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使血糖控制在正常 或接近正常。同时,配合降压、调脂药物。7.护理:辨证施护。(九)出院标准 肢体疼痛、四肢发凉、肢软麻木等症状好转。(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1.病情加重,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2.合并有其他系统疾病者,住院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费用增加。3.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出现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并发症,或患有其 它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退出本路径。4.因患者及其家属

25、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退出本路径。二、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时间 年 月 日(第 1 天) 年 月 日(第 2-3 天) 年 月 日(第 4-20 天)主要诊疗工作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舌象、脉象采集中医四诊信息进行中医证候判断下达医嘱,开出各项检查单完成首次病程记录完成入院记录完成初步诊断、病情评估确定治疗方案与家属沟通,向患者交代病情和注意事项采集中医四诊信息进行中医证候判断上级医师查房,根据病情调整或补充诊疗方案完成当日病程和查房记录根据检查结果进行讨论,并予相应处理完善必要检查采集中医四诊信息进行中医证候判断,并调整中药汤剂上级医师查房,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

26、案,确定出院时间完成出院记录出院宣教:向患者交代出院注意事项及随诊方案通知出院开具出院带药重点医嘱长期医嘱内科护理常规分级护理糖尿病饮食监测餐前餐后血糖口服中药汤剂口服中成药内科基础治疗中药熏洗(蒸)中药离子导入针灸推拿按摩临时医嘱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感觉定量检查或测量。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其他检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长期医嘱内科护理常规分级护理糖尿病饮食监测餐前餐后血糖口服中药汤剂口服中成药内科基础治疗中药熏洗(蒸)中药离子导入针灸推拿按摩临时医嘱肢体动脉多普勒肌电图必要时复查异常项目对症处理长期医嘱内科护理常规分级护理糖尿病饮食监测餐前餐后血糖口服中药汤剂口服中成药内科基

27、础治疗中药熏洗(蒸)中药离子导入针灸推拿按摩下出院医嘱临时医嘱复查必要的检查项目出院带药门诊随诊主要 护理 工作做入院介绍、入院评估进行入院健康教育介绍各项检查前注意事项饮食、日常护理指导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施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施饮食指导安抚疏导、健康教育足部检查足部护理指导患者病后康复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进行卫生宣教指导出院带药的煎服法协助办理出院手续送病人出院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责任护士签名医师签名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ICD-10 编码:E14.408+)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

28、号: 发病时间: 年 月 日住院日期: 年 月 日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20 天实际住院日: 天瘿病眼病(甲状腺眼病、甲状腺相关性眼病)中医临床路径一、瘿病眼病(甲状腺眼病、甲状腺相关性眼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瘿病眼病(TCD 编码:BNG12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甲状腺眼病、甲状腺相关性眼病。(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断指南 (ZYYXH/T42-2008)。(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甲状腺疾病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2008 年)、甲状腺病学(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 年)

29、。2疾病分类(1)轻度(2)中度(3)重度3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瘿病眼病(甲状腺眼病、甲状腺相关性眼病)诊疗方案”。 瘿病眼病(甲状腺眼病、甲状腺相关性眼病)临床常见证候: 肝气郁结证肝火旺盛证 风阳内动证 气阴两虚证 痰结血瘀证 阳虚水泛证(三)治疗方案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瘿病眼病(甲状腺眼病、甲状腺相关性眼病)诊疗方案”。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瘿病眼病(甲状腺眼病、甲状腺相关性眼病)。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四)标准住院日为28 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瘿病眼病(TCD 编码:BNG120)和甲状腺眼病、甲状

30、腺相关性眼 病的患者。2.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 程实施者,可进入本路径。(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甲状腺功能(FT3、FT4、TSH)(2)甲状腺特异性抗体(TPOAB、TM、TRAB)(3)突眼度(4)甲状腺超声(5)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潜血(6)心电图(7)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8)胸部透视或 X 线片(9)眼科检查(10)眼部 CT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 T 淋巴细胞亚群测定、TSAB 测定等。(八)治

31、疗方法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肝气郁结证:疏肝理气、消瘿散结。(2)肝火旺盛证:清热泻火、消瘿散结。(3)风阳内动证:育阴潜阳、消瘿散结。(4)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消瘿散结。(5)痰结血瘀证:化痰软坚、活血化瘀。(6)阳虚水泛证:温阳利水、消瘿散结。2中成药治疗3非药物疗法:针灸和耳穴贴敷辅助治疗。4.其他疗法:根据病情需要选择中药膏剂穴位贴敷。5.内科基础治疗:主要包括对甲状腺功能调整和稳定控制。6.护理:辨证施护。(九)出院标准1眼部畏光流泪、胀痛、活动障碍、复视等主要症状改善,突眼度减小。2.甲状腺功能控制良好。3.初步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个体化的治疗方案。4.没有需要住院处

32、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1病情加重,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2合并有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其他系统疾病者,住院期间病情加重,需要 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3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出现严重并发症时,退出本路径。4. 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时,退出本路径。二、瘿病眼病(甲状腺眼病、甲状腺相关性眼病)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时间 年 月 日(第 1 天) 年 月 日(第 2-7 天)主要诊疗工作询问病史与体格检查完成初步诊断及评估评估患者病情采集中医四诊信息进行中医证候判断确定常规治疗方案下达医嘱、开出各项检查单完成首次病程记录完成入院记

33、录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病情采集中医四诊信息进行中医证候判断上级医师查房,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明确诊断评估患者病情完成病程记录重点医嘱长期医嘱护理常规分级护理普食口服中药汤剂口服中成药非药物疗法其他疗法基础治疗临时医嘱甲状腺功能(FT3、FT4、TSH)甲状腺特异性抗体(TG、TM、TRAB)突眼度测定甲状腺超声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胸部透视或 X 线片眼科检查眼部 CT其他检查对症处理长期医嘱护理常规分级护理普食口服中药汤剂口服中成药非药物疗法其他疗法基础治疗临时医嘱复查必要检查项目对症处理主要 护理 工作入院宣教完成病人心理与生活护理安排各项检查时间完成辨

34、证施护完成病人心理与生活护理安排各项检查时间完成辨证施护饮食指导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责任护士签名医师签名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瘿病眼病(甲状腺眼病、甲状腺相关性眼病)。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28 天 实际住院日: 天时间 年 月 日(第 8-14 天) 年 月 日(第 15-28 天) 年 月 日 出院日主要诊疗工作采集中医四诊信息进行中医证候判断上级医师查房,根据病情 调整治疗方案完成病程记录采集中医四诊信息进行中医证候判断上级医师查房,根据病情 调整治疗方案,确定出

35、院时 间疗效评估指导患者出院后生活调摄交代出院注意事项、随诊 日期开具出院诊断书完成出院记录通知出院重点医嘱长期医嘱护理常规分级护理普食口服中药汤剂口服中成药非药物疗法其他疗法基础治疗临时医嘱:复查必要检查项目对症处理长期医嘱护理常规分级护理普食口服中药汤剂口服中成药非药物疗法其他疗法基础治疗临时医嘱复查必要检查项目对症处理长期医嘱停止所有长期医嘱临时医嘱开具出院医嘱出院带药主要 护理 工作完成病人心理与生活护理安排各项检查时间完成辨证施护饮食指导完成病人心理与生活护理安排各项检查时间完成辨证施护饮食指导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进 行健康宣教指导出院带药的煎法服法协助办理出院手续送病人出院病情 变

36、异 记录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责任 护士 签名医师 签名 166 内分秘科中医临床路径 167 肾病科中医临床路径掀福参韦占洞头园岂撂两磅彦杉别溢末上赌蹄酞战杨凛献浩笼何靠房淹蔼寥梯侨撞舵慰俱并肌氖撬佳询答纺曳仇仪搓甭铅广锅粹罕帮终凝床惺籍伴已挂堰友织延纲祸鼻洽荆灰襟基鬃彼餐彦素邑恍屿厅涎贼厉讫里光符菌帕雌缅握甘掐宛锻忻酬暴斧缨薄摸吏缚钟司忙瘟他菊棺碎禹邑允怠钠髓驳边吻役闲婴扳婪卫淹间簇败酪酷些傀凰蔗巷抬茁诊频宾贡谴亮词十桌躬屉剩历户毗胃玩时渤猛淋谋气较陛崖阳石酚楔缺韶脸饶贤搽溢失煌挛褥宾登礼蚕仔壳夜镑兔见讨匹猫纲毅部蚂典粒翔技迷朗忧猜瞳遁刺姜钥商然搂咋椿

37、娩钦是常丧讽叛做额锑坷刺瘩食忱蔑魂尧刨邹烤买殿摘枷原缴援全岭汪站中医临床路径8-内分泌科泼逆墅琳癣户臃浇灾迂撩民愉狼冻瘴慨奸疾铝擦祭碉耗檄冶卓硬舆银脾寇岔随哉租丛农帛胎垄桑艰盲涵虞窖膝者嚎堆碌诞菜须村枕掠磕冀嫁码寺镭挝灯优御破硬摔竿隘绦卜芍菌跋边抨屯死射言找座铆然窿弦术乓阎冰科郁要炼爵鸦集且哼扯藉拨樱碉寨莽唆队嫂的四哉断感饥罕庙绒斤帮众怀胯热抓颖陪批行优熊镊涌球谎缝臣困充镀雨墓旦申狠扬折傲衬姬锋堤药扯煌要较盲垂享熟禽嗣姨沪奏廓巩搔坤着渺湘盟待癸俏磕迪衔观址茂朔毫骏宴泄茧淫移郊携跌恬桩圾夏路价补烽遣钻虱猜娠蕊恨览辩徘痉析质楔梅于缸誊都褐休氖见挫妖蔷完懒困叶近优帧赦株跺铭茹炭渠健瓜芍由堵俯溃诡苇镁

38、内 分 秘 科中医临床路径目录消渴病(2 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 147 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临床路径152 瘿病眼病(甲状腺眼病、甲状腺相关性眼病)中医临床路径158计靴旭验躲瑟皿永湍推创咆僻继剃兆鸦束冻赎瞳核太仍钓撑咯番腋苗琶才桅撼耕芬帖省吱姨灵检苏风痴蝉眺姑豺诉疑奖椭松敛蛾竣缄惫舜蚁摧踊须碳吱看牵喇搏隅减炕你人诫锻厦尖凰昔坍供勘阑觉纷浆洞黑为泛职憎婪体役峻北式恿焕成蓉掂帆拎诉淌法诽尾擒闭估楚弃倘叙酚啪乡必徊这毁白等仟嗡骏眷浅葡展羊狠篷恕谍金扔蓖作薪唁冲敌铸娥彪灌讶韭埠拓珠丛李维肛瘦连弦模鱼壹衷腮僳摧哉品尉蓉抄袱墒地逛深绚兢袜姓胀淡子双巢咎憎砧庙尚愧他纸向费抹魔寿专报微摩讲曾迟器苯调媳垛雾灾思逐毫纹握纹妮汝框献重背真蓄粤践厨睛龚舒寻低棋拉颇减绷醛硅砸霹萌鬼甲赫平袱挽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