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三轮:高考题型分类训练 训练10 含答案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65371083 上传时间:2022-03-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22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考历史三轮:高考题型分类训练 训练10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历史三轮:高考题型分类训练 训练10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考历史三轮:高考题型分类训练 训练10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三轮:高考题型分类训练 训练10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三轮:高考题型分类训练 训练10 含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精品资料训练10全国卷12分大题类型1.(2017广东惠州四模,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文明是有结构的。任何一种文明,都有三部分组成:方式、精神和价值。方式涵盖了经济生活方式、家庭结构方式、社会组织方式、身份认同方式、政治管理方式等方面。价值就是一个民族的核心信仰。精神表现为人本精神、现实精神和艺术精神。价值外化,就表现为精神。精神落实,就表现为方式。方式其表,精神居中,价值是内核, “是为文明三要素”。 据易中天文明的意志与中华的位置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围绕“文明的结构”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12分)答案

2、本题按以下结构给分 (一)论题(2分)。论题须围绕“文明的结构”展开,才可得2分,如果跑题,不得分。 (二)论点(2分)。论点也就是结论。结论须说清楚文明的代表及其组成的要素(2个以上要素),才可得2分。 (1)如果论题包含了论点,可得4分。 (2)如果只有论题并没有观点,只可得2分。 (3)由于答题习惯,考生的观点往往放在行文末尾,如符合要求,同样给分。 (三)结合史料,有23个史实做支撑(4分)。 (四)具体论证(4分)。紧扣论题和论点,论证有逻辑,史论结合。 示例一 论题:古代中华农耕文明的结构 论点:古代中华农耕文明主要由儒家价值观、人本精神、小农经济和中央集权制度组成。 论证:从文明

3、的精神层面看,战国时儒家的仁礼思想、墨家的兼爱、非攻,宋明理学强调人的道德人格和社会责任感都体现了中华文明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从文明的价值层面看,西汉武帝以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中华传统文明的核心价值。宋明以来,理学的产生发展,进一步强化了儒学的主流地位。 从文明的方式来看,春秋以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成为古代中国社会最基本的产生方式。秦以后确立的中央集权制适应了经济基础的需要,历代不断加以完善发展,成为古代中华文明的基本政治制度。 示例二 论题: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结构 论点:近代西方工业文明主要由自由平等的核心价值、人文主义精神、资本主义机器生产和民主代议制组成。 论证:从文明的精

4、神层面看,近代西方文明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的宣扬,人文主义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方面。 从文明的核心价值看,西方文明最核心的价值就是自由平等。启蒙运动把文艺复兴以来萌芽的自由平等意识推向成熟且日益深入人心。 从文明的方式来看,西方经过工业革命,确立了机器大生产的生产方式,从而完成工业化。在自由平等观念的推动下,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确立并逐渐完善,成为西方工业文明的基本政治制度。 (考生还可选取古希腊罗马文明、近代中国文明、新中国文明、苏联社会主义文明等论题来进行阐述)解析根据材料“任何一种文明,都有三部分组成:方式、精神和价值”“方式其表,精神居中,价值是内核”指出文明三大构

5、成,在文明中的地位,在论述中文明的具体化,例如: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结构、古希腊罗马文明、近代中国文明、新中国文明、苏联社会主义文明、古代中华农耕文明的结构等,得出结论,进行论述。2.(2017广东茂名二模,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西方人眼里的“中国形象” 图一佛朗索瓦布歇图二“东亚病夫”中国皇帝上朝(18世纪)图三不可征服的人们(1939年)图四美国对中国的恐惧从材料中任意选取两张图片,分别提取信息并进行评论。(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12分)答案学生任意选择其中两幅图片,提取信息并论述即可。(各6分,共12分) 图片一信息:西方人认为中国是一个等级秩序明显,皇权至上

6、的国家。 论述:明朝内阁制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中国专制皇权达到顶峰。而西方在当时并未建立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并且很大一部分权力掌握在教会手上,因此,西方人宣传中国的政治制度,是为了更好的跟宗教势力作斗争。西方人美化中国制度文化,其目的在于借助中国文化来宣传其改造社会的设想。(注意:学生也可以答西方启蒙运动发展,宣传民主政治,不认可中国的君主专制政体,进行反面论述。) 图片二信息: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人吸食鸦片、家贫体弱,认为中国人是“东亚病夫”。 论述:西方对中国走私鸦片,导致中国人家贫国弱。近代中国近代化起步较慢,在列强的侵略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际地位低下。“东亚病夫”的说法实

7、际上给西方丑化中国提供理由,这是美化其对华侵略的需要。 图片三信息:外国人认为中国人是不可征服的。 论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对中国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民族危机加深,国共两党由对抗走向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军民经过艰苦抗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的企图,并取得了战争的完全胜利。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国际社会肯定中国为抗战作出的努力,中国的国际形象得到了提高。 图片四信息:美国人既看到了中国的崛起,又感到面临中国的威胁。 论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科技发展突飞

8、猛进,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正逐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面对即将被中国赶超的现实,某些西方国家为遏制中国,或渲染中国威胁论,挑唆周边国家与中国对立,以扰乱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这是典型的冷战思维,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3.(2017黑龙江哈三中二模,41) 材料伦理一般指指导行为的观念,它不仅包含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也蕴含着行为规范背后的道理。关于儒家伦理与现代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概括起来大致有三种基本观点: 一种认为儒家伦理与现代市场经济是根本对立、难以相容的,完全否认儒家伦理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积极作用;一种则认为儒家伦理完全可以与现代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在市场

9、运行中发挥积极作用,甚至认为只有儒家文化才是拯救当代世界的良药;还有一种观点则对儒家伦理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持辨析态度,认为儒家伦理从总体上已不可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其封建性的糟粕将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同时又认为儒家伦理中一些积极因素可以融合于市场经济中,并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请结合所学知识,选择材料中的任一观点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12分)答案第一种观点:儒家伦理与现代市场经济是根本对立的。(1)传统儒学强调“重义轻利”、先义后利,(孔子:“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不利于重视牟利的商业活动。 (2)儒家强调社会等级秩序,不利于建立在平等关

10、系上的商品交换活动 (3)宋明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限制了财富积累的意愿。 (4)儒学重视德治,轻视法治,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5)儒家重视个人修养和道德建设,轻视工艺制造和逻辑演绎,不利于工业发展和商业意识。 (6)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古代统治者大多强调“重农抑商”,抑制商业的发展。 第二种观点:儒家伦理可以与现代市场经济结合起来。 (1)儒家思想不排斥通过正当途径的获利行为(孔子:“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 (2)儒家代表人物黄宗羲曾强调“工商皆本”,有利于商业发展。 (3)儒家代表人物顾炎武强调“经世致用”,注重社会生活的实践,有利于商业活

11、动。 (4)儒家民本思想强调,赋予百姓有一定的财产权,禁止苛捐杂税,(孟子“制民恒产,勿夺农时,省刑罚,薄税敛”)有利于商品交换关系的发展。 (5)儒家强调诚信、自律、节俭、秩序、社会责任与群体合作意识,也有利于积累资本,促进社会财富增长。 第三种观点:儒家伦理对市场经济的发展既有阻碍作用,也有积极作用。(可以结合前两个观点的参考答案,略) 解析首先需要选择观点,可以选择儒家伦理与市场经济对立的观点,论述则需要从孔子的重义轻利、礼强调等级、宋明理学抑制私欲和强调道德等方面论述;如果选择儒家伦理与现代市场经济结合的观点,论述则需要从孔子不反对追求财富、明清时期黄宗羲的工商皆本和经世致用、儒家的民本和社会责任群体意识等分析;如果是选择儒家伦理对市场经济的发展既有阻碍作用,也有积极作用,则将前两个论述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