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修改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65337287 上传时间:2022-03-23 格式:DOC 页数:73 大小:1.03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修改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修改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修改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资源描述: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修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修改(7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1.1 目录第一章 前言1.1 目录11.2 修改页31.3 批准令41.4 管理者代表任命书5第二章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概述62.1 公司简介62.2 方针和目标72.3组织机构图.82.4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职能分配表 9第三章 概 述123.1 主题内容123.2 引用标准123.3 术语和缩写123.4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管理办法13第四章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144.1 总要求144.2 文件要求154.3 相关文件18第五章 管 理 职 责195.1 管理承诺205.2 以顾客和其他相关方为关注焦点205

2、.3 一体化管理方针195.4 策划225.5 职责、权限和沟通275.6 管理评审305.7 相关文件31第六章 资 源 管 理296.1 资源提供296.2 人力资源336.3 基础设施356.4 工作环境366.5 相关文件36第七章 产 品 实 现377.1 产品实现的策划377.2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397.3 设计和开发417.4 采购407.5 生产和服务提供457.6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50第八章 测量、分析和改进508.1 总则508.2 监视和测量548.3 不合格品/不符合的控制588.4 数据分析568.5 改进578.6 相关文件60defense work, ful

3、ly meet annual targets. Foreign Affairs strengthened immigration and passport, file managemen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Office system, promote standardization and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the management of Foreign Affairs. Overseas Chinese, based on policy advocacy and for overseas Chinese services

4、registration system on duty, troubleshooting safety and maintain social stability. Comprehensive control of public security and was affirmed by the community. 4, further strengthening of foreign and overseas Chinese Affairs, local records compilation and civil air731.2 修改页序号章节号页码修改单号修改码修改人/日期批准人生效日期

5、12.38薛慧杨东2011.5.2625.52426薛慧段纯滨2011.7.101.3 批 准 令为健全和完善本公司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确保优质/环保产品,营造绿色、安全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根据 GB/T19001-2008、GB/T24001-2004、GB/T28001-2011标准,并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编制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阐述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控制活动和要求。本手册是公司产品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从设计、开发到生产和服务等过程中开展活动的基本准则,现予以公布,于 2012 年 6 月 1 日起正

6、式实施。各职能部门和全体员工必须认真学习,切实贯彻执行,保证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持续改进。 遵守本手册是公司每个员工应尽的责任,我要求公司全体员工认真学习本手册,坚决贯彻落实各项各项规定的要求。努力提高顾客意识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意识,严格履行职责,确保公司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以实现公司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 总经理:杨东2012年 5 月 26 日1.4 应 用(删减说明)根据GB/T19001-2000idt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标准第1.2条要求,对标准中的“7.3设计和开发”和“7.5.4顾

7、客财产”进行删减。删减的理由:本公司产品按铝板、铝带、铝箔国家标准组织生产,能够满足铝板、铝带、铝箔国家标准的各项要求,产品的设计和开发在投产时已经确定,不再进行的产品的设计和开发;当顾客对产品品种规定有特殊要求时,按7.1条款的要求编制质量计划,因此,删减7.3条款;本公司无顾客财产,因此,删减7.5.4条款。1.5 管理者代表任命书为确保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加强对管理体系工作的领导,现任命 姜远军 同志为公司管理者代表,其职责为:1、负责组织、建立、实施和保持公司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2、向公司最高管理层报告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业绩

8、和任何改进的需求;3、提高全体员工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和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参与、持续改进意识;4、代表公司就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有关事宜的外部联络。5、及时处理管理体系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行使和履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职责和权限。公司各级人员必须服从管理者代表的领导,积极配合,共同履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职责,以确保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 总经理:杨东2012年 5 月 26日第二章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概述2.1 公司简介邹平齐星工业铝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5月,是专门从事铝材深加工的企业,位于交通便利的山东省邹平县城东

9、工业园区。公司占地面积50.28平方米,注册资金30800万元人民币。 公司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铝铸轧机设备三套,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铝冷轧机设备流水线一套,具有进口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铝箔轧机设备一套,具有热轧生产线一条。公司以邹平铝厂的铝液为主要原材料生产铝板、铝带、铝箔、工业铝型材等产品。铝板带箔材具有质轻、耐腐蚀、比强度高、易加工、表面美观等优点,被广泛应用机械、电气、交通运输、建筑、印刷、包装等各个行业。目前可实现年产铝板带箔材50000吨,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可实现年产值15亿元,实现利税2亿元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公司本着“以人为本,诚信双赢”的经营理念,将为邹平经济的发展做出

10、贡献。 厂址:邹平县城东工业园 联系人:薛慧 邮政编码:256200 电话:054343015772.2 方针和目标A 管理方针:以人为本,和谐有序,诚信守法。保护环境,保障安全,铸造品牌。明确责权,持续改进,追求卓越。内涵解释:以人为本: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尊重和关爱员工,激发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让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和谐有序:制度完善,政令畅通,信息灵敏,沟通及时,接口明确,协调融洽。诚信守法:诚实守信,兑现承诺,办诚信企业,做诚信员工;遵法守规,严明纪律,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保护环境:提高环保意识,规范生产、生活行为,节能降耗,预防污染,控制排放,开展绿色施工,营造优美环境

11、。保障安全:强化安全意识,改善作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预防职业病发生,职业健康和安全让员工及相关方满意。铸造品牌:坚持质量第一。精心组织,加强施工过程控制,不断改进提高工艺技术和管理水平,力求把每项工程都做成企业品牌,确保产品质量让顾客满意。明确责权:提高责任意识,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作到责权明确,落实到人。持续改进:通过创新管理,充实完善,使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得以持续改进。追求卓越:与时俱进,应变求新,超越自我,追求完美,建一流工程,创名牌企业。B 工作准则 为了实现上述管理方针,全体员工必须遵守如下工作准则: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提高全员素质,强化质

12、量/环境/职业健康与安全意识。2)向相关方施加影响,严格评定和挑选合格的供方。3)在管理体系的全过程中,始终保持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与安全的运行控制。4)加强客户服务,及时处理顾客投诉,增进顾客满意度。 5)不断完善和持续改进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追求整体绩效。C 管理目标 : 1 出厂产品合格率为100%;2 顾客满意度为100%;3 废弃物处置率为100%;4 安全事故发生率为零。2.3公司组织机构图总经理 副总经理副总经理办公室副总经理设备部财务部物资部生产部铸轧车间冷轧车间箔轧车间安监保卫部企管考核部市场营销部总工程师技术质量部管理者代表项目部2.4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

13、安全职能分配表手册章节号手册章节名称/过程名称对应标准条款管理层办公室企管考核部财务部市场营销部生产部物资部安监保卫部技术质量部设备部ISO19001ISO14001OHSAS180014.1总要求4.14.14.14.2.1总则4.2.14.4.44.4.44.2.2管理手册4.2.24.4.44.4.44.2.3文件控制4.2.34.4.54.4.54.2.4记录控制4.2.44.5.44.5.35.1管理承诺5.14.24.25.2以顾客及相关方为关注焦点5.25.3管理方针5.34.24.25.4策划5.44.34.35.4.1管理目标与指标5.4.14.3.34.3.35.4.2管理

14、体系策划5.4.25.4.3环境因素及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及控制策划4.3.14.3.15.4.4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4.3.24.3.25.4.5环境管理方案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4.3.34.3.45.5.1职责和权限5.5.14.4.14.4.15.5.2管理者代表5.5.24.4.14.4.15.5.3协商与沟通5.5.34.4.34.4.35.6管理评审5.64.64.66.1资源提供6.14.4.14.4.16.2人力资源6.24.2.24.2.16.2.1总则6.2.14.4.14.4.16.2.2能力、意识和培训6.2.24.4.24.4.26.3基础设施6.34.4.14.4.

15、16.4工作环境6.44.4.14.4.17.1产品实现的策划7.14.4.64.4.67.2与顾客有关的过程7.24.3.14.3.24.4.64.3.34.3.14.3.24.4.64.4.37.3设计和开发7.34.4.64.4.6(续表)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职能分配表手册章节号手册章节名称/过程名称对应标准条款管理层办公室企管考核部财务部市场营销部生产部物资部安监保卫部技术质量部设备部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7.4采购7.44.4.64.4.67.4.4对相关方施加影响和控制4.4.64.4.67.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7.5.14.4.64.4.67

16、.5.1.3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运行4.4.64.4.67.5.1.4应急准备和响应4.4.74.4.77.5.2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7.5.24.4.64.4.67.5.3标识和可溯性7.5.3 4.4.67.5.4顾客财产7.5.44.4.67.5.5产品防护7.5.54.4.64.4.67.6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7.64.5.14.5.18.1测量/分析和改进的策划8.14.5.14.5.18.2.1顾客满意的监视和测量8.2.14.5.18.2.2内部审核8.2.24.5.54.5.48.2.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8.2.34.5.14.5.24.5.18.2.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8.2.

17、44.5.14.5.24.5.18.2.5环境的监视和测量4.5.14.5.24.5.18.2.6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的测量4.5.18.3不合格产品控制8.34.4.74.5.24.4.74.5.2不符合控制4.5.34.5.28.3.6事故(事件)报告/调查和处理4.5.24.5.28.4数据分析8.44.5.14.5.18.5.1持续改进8.5.14.24.3.34.64.3.48.5.2纠正措施8.5.24.5.34.5.28.5.3预防措施8.5.34.5.34.5.2第三章 概 述3.1 主题内容3.1.1 本管理手册是针对我公司的生产、经营现状及中长期发展规划,并根据ISO9001/

18、ISO14001/OHSAS18001 标准的要求,提出了公司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针和目标,规定了公司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纲要性地说明了各职能部门和生产车间在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的作用和标准要求,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各要素、活动各环节都进行了原则性阐述,对产品质量/重大环境因素/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控制的程序、手段和方法均作出了规定和说明。 3.1.2 管理手册是公司重要的管理文件,经总经理批准后即生效,各部门应遵照执行。 3.1.4 管理手册适用于本公司所辖的全部经营、生产、办公场所(包括维修站),覆盖的产品范围为:铝板、铝带、铝箔的生产。

19、3.2 引用标准 A GB/T19001-2000idtISO9001:2008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 B GB/T19001-2000idtISO9001:2008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C GB/T24001-2004idtISO14001:2004 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 D GB/T28001-2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 3.3 术语和缩写 A 管理体系: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简称。 B 重要环境因素:具有或能够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 C 重大危险源:通过风险评价,确定的不可容许或不可接受的危险源。 D 三同时: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和引进的工程

20、项目,其环境保护设施、劳动安全卫生设施、消防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E 职业病:劳动者在生产劳动及其他职业活动中,因接触职业危害因素引起的疾病。 F 环境测量:指对环境产生影响或具有潜在影响的活动易于量化的关键特性进行测量的过程。G 环境监视:指对环境产生或具有潜在影响的活动不易量化的关键特性,以及目标、指标完成情况、法律法规符合情况等采取定性检查的过程。 H 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测量:指对职业健康安全活动易于量化的关键特性进行测量的过程。 I 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监视:指对职业健康安全活动不易量化的关键特性,以及目标完成情况、法律法规符合情况等采取定性检查的过程。 J

21、危险废弃物:可能对周边环境或人体安全健康有害的剧毒、易爆、辐射、放射、感染性的物质,如铅尘、电镀废液、电镀废渣等。 K 可回收废弃物:因公司正常的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所产生的非危险废弃物,并且可以回收再利用的部分,如可以修复的包装材料、零部件、维修材料等。 L 不可回收废弃物:因公司正常的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所产生的非危险废弃物,并且不可以回收再利用的部分。如办公、生活等产生的废弃物。3.4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管理办法 3.3.1 管理手册的编制、发放和管理由企管考核部负责,手册在发放之前须经公司总经理批准,公司内部发行时属受控文件,对外发放的非受控件不盖“受控”章,发放范围由总经理

22、或管理者代表做出规定。 3.3.2 手册的发放严格按企管考核部规定的范围执行,任何部门或个人不得随意翻印或变相翻印。 3.3.3 手册的持有者不得自行对手册进行删改、撕页、涂改,要保持手册的完整、清洁,注意保管,慎防遗失,未经总经理或管理者代表批准不得向外提供。 3.3.4 手册如有遗失或污损,须及时到企管考核部登记备案,申请补发或换发。 3.3.5 本手册采用活页装订成册,更改一般应换页,并在本手册 修改页中记载更改信息。 3.3.6 发文范围 总经理管理者代表生产副总经理经营部总经理项目副总经理办公室企管考核表财务部生产技术部安监保卫部市场营销部物资部质检部项目部1111111181111

23、1第四章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4.1 总要求 4.1.1 公司按照GB/T19001、GB/T24001和GB/T28001及法律、法规的有关要求,结合公司产品的特点,在充分识别过程、环境因素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基础上,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并形成文件。通过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管理体系,确保其保持的适宜性、有效性和充分性。以增强顾客、社会、员工等其他相关方的满意度,不断推进公司的持续发展。4.1.2 公司管理体系的建立和保持遵循过程方法模式,并依据PDCA管理模式确定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等不同阶段的管理活动。管理体系过程模式图如下:4.1.3 为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

24、预防污染、保障安全健康,持续改进,公司对管理体系进行策划、识别管理体系所需过程、以及每个过程顺序与其它相关过程的相互关系。开展初始环境评审和职业健康安全初始状态评审,不同的过程产生相应的环境因素和风险因素,有的过程还产生重要环境因素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因素。4.1.4 编制一体化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及相应的支持性文件,以确定有效控制过程的准则和方法,使公司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实现规范化、标准化和程序化。4.1.5 公司提供一体化管理所需的资源和信息,以支持管理体系过程的有效运作。 4.1.6 根据顾客、法律法规和公司的要求,确定公司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规定保证目标实现的方法。

25、4.1.7 公司职能部门和有关人员按照管理体系文件要求管理、实施和保持所有过程,确保一体化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4.1.8 通过对过程按要求进行必要的监督、检查和检验,获得足够的信息,并进行分析与评价,以实现对过程的监视,同时对重要环境因素和风险因素进行控制。4.1.9 公司定期评价管理体系现状,并进行系统分析,针对分析结果对过程实施必要的措施,确保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4.1.10 外包过程要求:公司无外包过程。 4.2 文件要求 4.2.1 总则4.2.2.1 公司一体化管理体系文件包括: A 书面化的管理体系方针、管理目标和指标要求; B 管理手册; C 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D 作业文件(程

26、序文件的支持性文件,是为确保有效策划、实施和控制有关过程,对管理体系活动中的作业细节做出的具体规定),如作业指导书、检验规程等; E 记录(为活动的完成及其结果提供证据的文件)。4.2.2.3 管理者代表组织确定公司的文件数量及详略程度时,应考虑: A 本公司规模、管理特点及产品特点; B 过程的特点及有关过程间关系的复杂程序 ; C 员工的能力。4.2.2.4 文件可以是任何媒体形式,如纸张、标样、磁盘、光盘、照片等。 4.2.2 管理手册 管理者代表组织企管考核部、质检部等部门、人员编制公司管理体系手册,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发布实施。管理手册的内容包括: A 公司的管理体系方针和

27、管理目标; B 公司组织结构和管理层、各部门职责的描述; C 管理体系的范围,包括可能涉及的删减内容和理由; D 引用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E 管理体系过程及其相互关系的描述; F 有关手册定期评审、修改和控制的规定等。 4.2.3 文件控制 公司制订并实施 文件控制程序,企管考核部负责对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进行总体控制,包括适当范围的外来文件(如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等),以确保: A 各级文件在发布前由相应授权人员批准,确保其内容的充分性和适宜性; B 定期对现有的文件全面评审,进行必要的更新,确保因评审或其他原因而对文件进行修改后,在发布前按规定再次批准; C 确定文件修订状态的标识方法,编

28、制受控文件清单,以识别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 D 确定各类文件的分发范围,按要求发放文件,确保在使用处可获得相关文件的有效版本; E 保持文件的清晰、易于识别,并方便检索、查找; F 确保相关适用的外来文件在使用前得到识别,按规定范围分发并记录; G 所有作废文件及时撤离现场,予以销毁或加盖作废印章后保存。4.2.4 记录控制 4.2.4.1 企管考核部负责公司各类记录总体管理,按管理体系文件的要求建立并保存必要的记录,为产品质量符合要求、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行为符合规定要求和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提供客观证据。4.2.4.2 公司制订并实施 记录控制程序,对记录的标识、贮存、检索、保护、保存期

29、限和处置 (包括废弃)等作出规定: A 每一份记录要按规定的方法标识,应保持记录内容清晰,易于识别。 B 各部门按类别定期收集、整理记录,登记或编目后归档保存,以便于检索。 C 各部门要提供适当设施贮存记录,指派专人保管,存放、保管的方式要便于存取。 D 记录的保管设施要安全且环境条件良好,以防止损坏、丢失。 E 规定记录保存期,超过保存期的记录需销毁时,要经批准。4.3 相关文件 1) 文件控制程序 2) 记录控制程序 第五章 管 理 职 责5.1 管理承诺 5.1.1 导入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一体化管理体系,是公司最高管理层(包括总经理及副总经理)作出的战略决策。 5.1.2 为有效

30、实施这一战略决策,公司最高管理层作出如下管理承诺: 带领全公司按照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管理体系的有效性。5.1.3 公司最高管理层通过下列活动对其所做出的上述管理承诺提供证据: A 不断加强自身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意识,采取培训、宣传资料或会议方式,向全体员工传达满足顾客、相关方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 B 制定和批准管理方针和管理目标; C 确定组织结构; D 为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改进提供必要的资源(包括人、财、物、技术等); E 任命管理者代表; F 组织管理评审,以评价并持续改进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5.2

31、以顾客和其他相关方为关注焦点5.2.1 最高管理层应组织贯彻落实以顾客和其他相关方为关注焦点的原则,其模式如下:5.2.2 最高管理层组织公司各相关部门,通过调研、预测、分析,确定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在质量/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面明确或潜在的需求和期望。5.2.3 最高管理层应组织各相关部门针对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合理地确定本公司在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追求方向和目标,以及相应的产品规范、工作规范。5.2.4 最高管理层以建立和实施管理体系为手段,通过规范的管理确保产品质量和各项行为规范持续稳定的满足要求,以促进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满意。5.2.5 在开展上述活动时,最高管理层应确

32、保:A 必须满足法律、法规及强制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规定。B 随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期望和需求、法律法规及强制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修订,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规范要求、已建立的管理体系也应随之更新。 5.3 一体化管理方针 5.3.1 以八项管理原则为基础,针对公司实际情况同时考虑顾客及其他相关方的要求,总经理主持制定一体化管理方针。5.3.2 制定一体化管理方针应遵循的原则 A 与公司总体经营方针、宗旨一致; B 适合于公司活动、产品或服务的性质、规模与环境影响,适合公司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性质和规模; C 包括对满足要求和持续改进管理体系有效性以及污染预防作出的承诺;D 包括对遵守

33、法律、法规和公司应遵守的其他要求和承诺;E 提供制定和评审一体化管理目标的框架;F 应简洁、明了、便于理解和沟通。5.3.3 方针批准与实施的管理 A 批准:公司管理方针由总经理批准发布,修改时需经总经理重新批准和发布。 B 获取:应以书面、电子媒介、宣传栏等方式,便于员工、顾客及其他相关方所获取。 C 培训与实施:公司经过培训和工作考核等方法把管理方针传达到每一位员工,使其充分认识并履行自身在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责任和义务,确保管理方针得到充分的理解和有效的贯彻执行。 D 评审:公司最高管理层通过管理评审等形式的活动,持续评价管理方针适宜性,并持续改进其适宜性。5.4 策划 5.4

34、.1.1 公司最高管理层组织各部门应至少从下列层次确定公司体系的管理目标和指标: A 公司总的管理目标和指标; B 各职能部门、车间的管理目标和指标; C 必要时,可探讨确定班组管理目标和指标的可行性。 5.4.1.2 建立管理体系目标和指标应考虑以下因素: A 管理方针的内容; B 市场的需求、公司的经营要求及可选择的技术方案运作上的可行性; C 法规和其他要求; D 产品质量、重要环境因素、职业健康安全重大危险源和风险因素; E 顾客满意程度及相关方的观点和要求;F 资源状况; G 管理体系持续改进和对污染预防以及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的承诺; H 目标明确,指标应具体可测量。 5.4.1.3

35、管理目标和指标的建立是公司按照三个标准对目标和指标的要求实施策划的结果。当公司的活动、产品、服务发生变化时,公司应组织进行策划、调整。5.4.1.4 公司按年度发布年度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企管考核部组织各部门具体实施管理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控制程序,以检查、考核各级管理目标与指标的落实程度。5.4.1.5 企管考核部应汇总各阶段管理目标和指标的完成情况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之一。 5.4.2 一体化管理体系策划 5.4.2.1 在总经理领导下,管理者代表组织对公司管理体系进行整体策划。 5.4.2.2 管理体系策划的原则要求为: A 是否有利于实现公司的管理方针、管理目标和指标; B

36、 是否充分落实了本手册中对管理体系的总要求; C 是否充分体现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以及相关法规、标准的要求。 5.4.2.3 管理体系策划的结果应形成文件,即公司的管理体系文件。 5.4.2.3 管理体系策划的关键性因素为:A 对质量过程(特别是关键过程)的识别、评价和控制; B 对环境因素(特别是重大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和控制; C 对危险源(特别是重大危险源)的识别、评价和控制。5.4.2.4 管理体系变更的控制A 管理体系的变更,包括可能涉及组织结构、体系文件、过程、资源等方 面的变化; B 管理体系的变更可能会影响公司管理体系局部的运作; C 对管理体系的变更应予

37、以策划并进行评审,经批准后实施,以确保管理体系的完整性(即保证整个体系能正常运行)。5.4.3 环境因素及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5.4.3.1 公司建立并保持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以及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策划程序。5.4.3.2 生产技术部组织各有关部门按程序要求,针对管理体系现有的产品、过程或计划开发的产品、过程,开展下列工作: A 识别:识别公司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 B 评价/确定:评价并确定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 C 控制:确保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得到控制; D 更新:应随着公司的发展、治理的深入,不断地识别、控制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

38、危险源。5.4.3.3 公司针对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策划时遵循的原则要求: A 覆盖公司活动的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 B 覆盖公司活动的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 C 包括公司活动自身的影响,以及相关方带来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5.4.3.4 识别与评价环境因素的原则要求 A 识别环境因素应考虑: 1)向大气的排放; 2)向水体的排放; 3)废弃物的管理; 4)土地污染; 5)原材料与自然资源的使用; 6)其他当地环境问题和社区性问题。 B 评价环境因素时应考虑: 1)环境影响的范围 2)影响程度 3)发生频次 4)社区关注程度 5)法规符合性 6)资源消耗 7)可节约程度等;5.4.3.5

39、 识别与评价危险源的原则要求 A 危险源辨识时应考虑: 1)常规活动(如正常的作业活动)和非常规活动(如临时抢修); 2)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合同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 3)工作场所内公司的内部设施或外界所提供的设施可能造成的伤害。 B 评价危险因素时应考虑: 1)该项活动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2)人体暴露在该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3)一旦发生事故造成的损失后果。 5.4.4 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以下简称法规类要求)5.4.4.1 公司最高管理层确保:在建立、实施和保持管理体系时,本公司应对适用的法规类要求予以识别和贯彻。5.4.4.2 公司建立并保持 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收集

40、评价控制程序,规定并建立获得适用法规类文件的渠道,确保公司范围内所有活动符合法规类文件的要求。5.4.4.3 企管考核部负责公司适用法规类文件的收集、确认、传递的总体管理;其他有关部门对所收集、获得的法规类要求,应报企管考核部确认、备案。5.4.4.4 企管考核部应确定本公司所适用的法规类文件,并确保这些法规类文件是有效的。5.4.4.5 生产技术部应组织各有关部门确定法规类文件的适用要求,应用于本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活动的范围和程度。5.4.5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5.4.5.1 公司制订并实施 管理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控制程序。5.4.5.2 针对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本

41、公司均应通过制订和实施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加以治理、控制。5.4.5.3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的内容,一般包括: A 管理目标与指标; B 方法、措施和技术手段; C 责任人; D 预算经费; E 开始时间和完成时间; F 验证时间。5.4.5.4 管理方案的控制原则 A 生产技术部组织各相关部门起草管理方案,经批准后,以公司名义发布。 B 在生产技术部指导下,各车间组织并推动有关实施管理方案。 C 生产技术部对管理方案实施进度和效果进行监督、验证。 D 在管理目标和指标发生变化或制定的措施发生变更时,生产技术部应针对有关变化对管理方案进行必要的修改。 E 在计划的时间间隔内,管理

42、者代表组织对管理方案进行评审。 5.5 职责、权限和沟通 5.5.1 职责和权限 5.5.1.1 机构及岗位设置:见本手册 公司组织机构图 5.5.1.2 部门管理职能:见本手册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职能分配表。 5.5.1.3 岗位职责和权限:见支持文件 岗位任职要求。 5.5.1.4 公司领导及部分岗位职责和权限规定如下: A 总经理 1)就公司的总体绩效,向董事会负全责; 2)引领全员关注相关方及法规要求; 3)主持制定公司的管理方针和目标;4)领导建立、实施和保持并不断改进管理体系; 5)组织建立并完善组织机构,明确各级人员的职权;6)为管理体系的运行和改进提供必要的资源;

43、 7)通过管理评审,评价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8)审定/批准管理手册、各项公司计划、预算及其他公司级重要文件。 9)对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管理者代表和部门领导进行考核。 B 管理者代表 1)负责组织、建立、实施和保持公司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 2)向公司最高管理层报告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业绩和任何改进的需求; 3)提高全体员工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和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参与、持续改进意识; 4)代表公司就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有关事宜的外部联络。 C 员工代表 1)参与公司管理方针与目标的制定,及管理体系的策划。 2)参加管理评审,就公司管理

44、体系的绩效、管理方针与目标的实施进行评价。 3)参与讨论、评议公司拟实施的任何影响作业人员职业健康安全的变更决定。 4)参与重大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 5)接受员工对管理体系的改进意见和建议,并与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协商解决和处理。5.5.1.5 企管考核部应通过组织培训、宣传、学习等多种形式,在公司内传达部门/岗位职责、权限及相互关系,以明确工作职权,提高工作效率。5.5.2 管理者代表 总经理指派一名管理人员为管理者代表(见1.4),无论该成员在其他方面的职责如何,其均应具有授权书中规定的管理职权,并直接向总经理负责。5.5.3 信息沟通5.5.3.1 公司建立并保持 信息沟通与交流控制程

45、序。5.5.3.2 企管考核部负责组织并协调各部门就公司内外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信息交流与沟通,并致力于下列目的实现: A 交流信息,增进理解; B 形成共识,协调行动; C 促进人员充分参与; D 促进持续改进。5.5.3.3 沟通内容涉及管理体系有效性的各方面,如(但不限于): A 外部信息:顾客要求、相关方反馈意见、法规类要求等; B 内部信息:方针、目标、指标的实现情况、监视和测量的结果、员工的合理化建议等。5.5.3.4 企管考核部组织从全公司范围选聘员工代表,通过协商/沟通活动,让员工代表深入参与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5.5.3.5 企管考核部应组织协商和沟

46、通活动,促进员工对管理体系事务的广泛了解与参与,包括: A 参与风险管理方针和程序的制定和评审; B 参与商讨影响工作场所质量/环境,特别是职业健康安全的任何变化;C 参与质量/环境,特别是职业健康安全事务;D 了解谁是管理体系中的员工代表和管理者代表。5.5.3.5 信息的沟通方式主要有:文件、会议、宣传栏、计算机网络、报表等形式。5.6 管理评审5.6.1 总则 5.6.1.1管理评审是由总经理就管理方针与目标对管理体系的现状和适应性进行的正式评价。5.6.1.2 总经理定期主持召集评审会议,两次评审的时间间隔不超过12个月,一般在年底进行。5.6.1.3 管理评审的目的是确保管理体系持续

47、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和效率。5.6.1.4 管理评审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A 管理体系的所有要求及其业绩趋势; B 对管理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评价; C 管理体系(含管理方针和目标)改进的机会和变更的需要等。5.6.1.5 评审会议前两周,按管理者代表的要求,企管考核部拟定管理评审计划。5.6.1.6 管理评审计划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企管考核部下发各部门,做会议准备。5.6.2 管理评审的输入信息包括: A 内、外审核结果; B 各种反馈信息,包括员工、顾客及其他相关方的意见、投诉和建议; C 各部门主控的管理体系过程的运行情况; D 管理目标和指标的完成情况; E 纠正/预

48、防措施的实施情况; F 以往管理评审整改措施的实施情况; G 由于法律、法规要求的变化所受到的影响和应变措施; H 过程、产品和管理体系的改进建议或计划; I 公司在一体化管理体系运行中对组织机构、职责、人员等方面提出的要求。5.6.3 评审输出 管理评审会议,企管考核部拟定 管理评审报告,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下发各部门。管理评审报告内容应包括如下方面有关的任何决定和措施: A、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进; B、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的改进; C、资源要求。5.6.4 改进决定和措施的落实 对管理评审作出的改进决定和措施要求,企管考核部应组织有关部门按要求予以

49、落实。5.7 相关文件 1)年度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 2)管理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控制程序 3)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控制程序 4)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 5)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收集、评价程序 6)信息沟通与交流控制程序 7)管理评审全套资料 8)岗位任职要求 9)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第六章 资 源 管 理6.1 资源提供 6.1.1 公司管理体系正常运行所需的资源包括: A 人力资源; B 基础设施,包括工作场所、过程设备和支持性服务; C 信息资源; D 工作环境; E 财务资源等。6.1.2 最高管理层通过提供必需的各类资源,以确保: A 实施和保持管理体系;

50、B 持续改进管理体系的有效性;C 提高顾客及其他相关方的满意程度。6.1.3 本公司资源管理的总体要求为: A 识别资源需求:公司分管领导组织下属部门识别所需的工作资源;B 及时提供资源:对资源需求,由公司最高管理层批准后,有计划地提供/配置; C 适当的更新/维护资源:各主管部门应及计划地开展资源维护/更新,以保持资源能力; D 评价资源的有效性:公司最高管理层通过管理评审等活动,系统评价资源配置的有效性。6.2 人力资源6.2.1 总则 6.2.1.1 公司建立并保持 人力资源控制程序,企管考核部负责人力资源的归口管理。 6.2.1.2 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基本原则为:与质量/环境/职

51、业健康安全有关的人员均应符合岗位任职条件,是能够胜任的。6.2.1.3 企管考核部应至少从以下四个方面,充分考虑对各类人员的能力要求(纳入岗位任职要求): A 教育程度(学历);B 接受的培训(岗位专业培训、继续教育培训等);C 具备的技能(具有的专业适用能力,岗位所要求的基本技能);D 工作的经验(工作经历)。6.2.2 能力、意识和培训6.2.2.1 能力要求的确定:企管考核部应组织确定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工作有关的各类人员必备的基本能力要求。6.2.2.2 能力要求的满足 A 企管考核部应组织评价、确定各类人员是否满足公司所提出的能力要求。 B 企管考核部应组织采取下列措施,确保所选用人员满足并持续满足公司的要求:培训、招聘等。 C 应评价对所采取的措施(培训、招聘等)是否有效,评价方法可包括:书面考试、操作考核、工作业绩评价等。6.2.2.3 员工意识 企管考核部应将不断提高员工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意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重点之一,要使全员充分认识到: A 所从事工作的关联性和重要性; B 如何立足本职为本部门、公司管理目标的实现作出贡献。6.2.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