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教学设计完美版说课材料

上传人:xin****ome 文档编号:65263473 上传时间:2022-03-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教学设计完美版说课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教学设计完美版说课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教学设计完美版说课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教学设计完美版说课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教学设计完美版说课材料(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天下有道, 丘不与易也教学设计完美版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教学设计一、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同学们,从今天开始,咱们就开始学习先秦诸子选读。那么什么叫先秦诸子呢?在这里所说的先秦诸子是指春秋战国时代各学派的代表人物或者他们的著作。春秋时期,教育开始普及,这时候产生了一个新的阶层,叫新士人。他们能文能武,博学多才,多给大夫做家臣。这个阶层还包括大批受过教育最终抛进平民阶层的没落奴隶主贵族。新士人有独立的人格,按自己的意思著书立说或者发表言论,成为不同阶级和阶层的思想代表。由此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的繁荣局面。他们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思想、文化财富。先秦诸子包括儒、墨、名、法、道、阴阳等,在本课程

2、中,我们将主要学习儒、道、墨、法四家的著作。下面就儒、道、墨、法四家及其代表人物作一些简介。儒家是由孔子开创。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统治的思想。儒家传统经典即六经或六艺,即易书诗礼乐春秋。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造者。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晚年致力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弟子先后有3000 人,其中著名的有70 余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礼,理想人格的核心是仁,他主张中庸之道,反对过与不及 。自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墨家是由墨子所创立的学派,

3、在战国时期,墨家与儒家之学并称为显学。墨子,相传为战国时期宋国人。他是一位出身于小生产的手工业者阶层的思想家。他主张 非攻 (反对掠夺性战争) 兼爱 (既爱自己和祖国,也爱别人和别国)。道家是由老子所创立的学派。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老子的思想核心是 道 。 道 是宇宙中的终极存在,是一种有规律性的东西。庄子(约前 369-前 286)著名哲学家,名周,宋国蒙(今安徽蒙城)人。做过蒙地方的漆园吏。家贫,曾借粟于监河候(官名),但拒绝了楚周王的厚币礼聘。他继承和发展老子 道法自然 的观点,认为 道 是无限的、 自本子根 、无所不在 的,强调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认有神的主宰。他的思想包含着

4、朴素辨证法因素。他认为 道是先天生地 的,从 道未始有封 (即 道 是无界限差别的)。他看到一切事物都处在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中,却忽视了事物质的稳定性和差别性,认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 。主张齐物我、齐是非、齐生死、齐贵贱,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倒向了相对主义和宿命论。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韩非,战国末期唯物主义哲学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主张法治,反对儒家的礼治,受到秦王政(即秦始皇)的重视。他的法治主张,符合当时新兴地主阶级企图建立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的要求,从历史发展来看,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他主

5、张的极权政治、高压政策(如残酷的刑罚)等等,主要是针对劳动人民的,这又是违反人民的利益的。先秦的诸多经典,如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等,都是我国文化的宝贵遗产。从文体上看,它们都基本上属于议论文。以它们所代表的文章,对于后人来说,可以说是具有无穷的魅力。这些著作流派众多,而且其中充满了卓越的智慧。这一时期就流派风格之多、哲思之深、影响这远、原创作之强而言,是空前的,也可以是绝后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论语。关于论语论语,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相互谈论,是研究孔子思想的资料。南宋朱熹把它跟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 。论语共 2

6、0 篇,每篇又分若干章,章的长短不一,前后两章之间也不一定有什么关联。关于书名的来源,班固汉书艺文志中有这样的解释: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论 l n:编纂。语录体的特点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书,主要体式有四种:()直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答问体,即先指出问者及所问问题,然后记录孔子的回答;()对话体,记录孔子跟弟子或其他人之间的对话经过情形;()一边记叙事情的经过,一边记录孔子的言论。一、请同学们先阅读该单元前面的概说,以及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前面的说明。在同学们阅读正文之前,首先应该通过自己动手,来

7、了解儒家及其代表人物。二、请同学阅读正文,参考注释,掌握如下字词。1、为下列加红字注音。长沮()桀溺()耦而耕()怃然()耰()辍()荷蓧()食之()2、解释下列词语在文章中的意思。封人:镇守边界的官。君子:品德高尚的人。无道:没有德政。耦而耕:两人并耕。津:渡口。易:改变。怃然:怅然若失的样子。谏:挽回。趋:快步走。荷:背负。食:拿东西给别人吃。3、掌握下列通假字。仪封人请见: 见 通 现,引见之意。桀溺: 桀 通 杰 。而谁以易之: 而 通 尔。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辟通避。植其杖而芸: 芸 通 耘。使子路反见之: 反通返 。4、做课后第三大题。三、能够结合注释会翻译每一节的内容。1、仪封

8、人请见,曰: 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 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译文】 仪地长官求见孔子,他说:君子到了这里,我都要求见。见孔子后,出来说: 诸位,不要在乎官职,天下无道很久了,老天要你们的老师成为号令天下的圣人。 2、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 子路曰: 为孔丘。 曰: 是鲁孔丘与? 曰: 是也。 曰: 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桀溺曰: 子为谁? 曰: 为仲由。 曰: 是鲁孔丘之徒与? 对曰: 然。 曰: 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尔与其从避人之士也,岂若从避世之士哉? 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

9、,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译文】长沮、桀溺一起耕田,孔子路过,让子路询问渡口。长沮说:驾车人是谁? 子路说: 是孔丘。 是鲁国孔丘吗? 是。 他天生就应该知道渡口在那里。 子路再问桀溺。桀溺说:你是谁? 我是仲由。 是鲁国孔丘的学生吗? 是。 坏人坏事象洪水一样泛滥,谁和你们去改变?你与其跟随避人的人,哪里比得上跟随我们这些避世的人呢?他边说边不停地播种。子路回来告诉孔子,孔子失望地说:人不能和鸟兽同群,我不同人打交道而同谁打交道?天下太平,我就用不着提倡改革了。3、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己而!已

10、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译文】 楚国的狂人接舆唱歌路过孔子车旁,说:凤啊!凤啊!你怎么这样倒霉?过去的不可挽回,未来的还可以赶上。算了!算了!现在的执政者很危险! 孔子下车,想同他说话。他赶快避开了,孔子没能与他交谈。4、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 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 使子路返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11、【译文】子路跟随孔子出行,落在后面,遇到一位老人,用拐杖挑着农具。子路问: 您见到过我的老师吗? 老人说: 四肢不劳动,五谷分不清,谁是你的老师? 说完,就扶着拐杖除草。子路拱着手站在一边。老人留子路过夜,杀鸡煮饭给子路吃,又让两个儿子跟子路相见。第二天,子路告辞,赶上孔子一行,把情况向孔子做了汇报。孔子说:是隐士。 让子路返回去见老人,到了他家,他已出门了。子路说:不做官是不对的。长幼之间的礼节,不可废除;君臣之间的大义,又怎能抛弃呢?想洁身自好,却破坏了君臣之间的大伦。君子做官,只是履行人臣的义务,至于天下太平的理想,早就知道行不通了。 5、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 子路曰: 自孔氏。

12、 曰: 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译文】 子路在石门睡觉,看门的说:哪来? 子路答: 从孔子那里来。 问: 是那个明知做不到却还要去做的人吗?四、思考问题。1、请同学们根据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孔子的为人。知道时代不太平,难以实现心中的理想,但是他能够努力坚持去实现去维护思想的核心 礼。2、孟子在孟子尽心上中提出了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观点。而本文孔子给我们的印象是知其不可为而为这 。如何看待孔子与孟子的这种差别。提示:可以考虑提出者不同的出发点。言之成理即可。3、孔子与长沮、桀溺以及荷蓧丈人有什么不同?长沮、桀溺、荷蓧丈人因为世道太乱,因此躲起来,他们属于避世之人。孔子知道世道不太平,但是他敢于去改变,虽然有时候这种努力并没有起到什么效果,但是他的出发点和目的是应该值得肯定的。五、问题探索。1、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于孔子及儒家思想的了解,写一篇小短文,说一说儒家思想为什么能够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2、如何看待文章中所体现出来的儒家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