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隧道应急预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65259105 上传时间:2022-03-2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65.1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瓦斯隧道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瓦斯隧道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瓦斯隧道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源描述:

《瓦斯隧道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瓦斯隧道应急预案(2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遵义市高新快线道路工程隧道工程瓦斯灾害事故应急预案制:核:准:编制日期:二零一一年九月1、编制依据1.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第70号 )。1.2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 )。1.3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 。1.4 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决定( 国发 200511 号) 。1.5 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国办函2005 39 号 ) 。1.6 建设工程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建质 2005105 号) 。1.7 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TB10120-20021.8 遵义市高新快线2号、3号隧道施

2、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1.9 遵义市高新快线2号、3号隧道施工设计图。1.10 煤矿安全规程1.11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2、编制目的针对遵义市高线快线道路工程1 号、 2 号、 3 号隧道施工设计图的地质情况,针对施工生产中可能发生的瓦斯突出或爆炸等重大灾害事故,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提高应急快速反应能力,最大限度的降低危害程度和减少经济损失,保障国家、企业和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遵义市高新快线1 号、 2 号、 3 号隧道工程瓦斯隧道施工。4、应急领导机构及职责4.1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由项目部领导班子、各职能部门、隧道工区

3、、各班组组成,组织机构图如下: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各分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抢 险 抢 修 组通 讯 联 络 组医 疗 救 护 组疏 散 警 戒 组后 勤 保 障 组善后处理组矿山救护队4.2项目应急救援人员组成及通讯方式4.2.1 紧急救援领导小组总指挥:任刚副指挥:唐勇、梅刚组长:姚凯、范俊杰组员:蒋友银、龙志豪、李运发、王 维、黎秦、刘欢1 号隧道出口负责人:俞 龙2 号隧道左洞进口负责人:张 民3 号隧道右洞进口负责人:周而宁项目部紧急救援小组办公室设在综合办公室。电话:4.2.2 隧道工区是隧道工程施工的主体单位, 设立工区应急救援领导 小组,工区的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由工区长组长,下设抢

4、险抢修组、通 讯联络组、医疗救护组、疏散警戒组、后勤保障组、善后处理组、隧 道救护队。4.4应急救援组织管理职责4.4.1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组长由项目经理任刚担任,副经理梅刚和总工程师唐勇担任副组长,成员由项目部各部门成员组成。工区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由工区长姚凯担任,各隧道施工队现场负责人担任副组长,成员由工区施工员、各作业班组成员。通讯器材 24 小时待命,保持畅通,、工区应急救援预案小组组长、副组长、各作业班组长手机24 小时保持畅通。工区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建立健全各隧道重大危险源监控方法与程序,对瓦斯事故隐患和重大危险源实施监控;负责本项目相关信息收集、分析和处理。

5、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负责向当地政府部门、建设单位、集团公司应急救援(响应)领导小组报告。工区应急领导小组应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和集团公司及本单位的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开展事故应急知识培训教育和宣传工作。在接到事故现场人员的报告后,领导小组成员必须根据应急预案的内容、结合现场实际、制定抢险救援具体方案,迅速到达事故发生现场,组织指挥现场应急人员开展应急救援,并采取措施控制危害源,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保护好事故现场。4.4.2 抢险抢修组根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制定的抢险救援具体方案实施抢险救援工作,并保证

6、隧道内通道的畅通;4.4.3 通讯联络组根据实际情况与当地通信部门协商,共同建立应急救援通信保障体系,确保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指挥通信畅通。负责向社会救援机构报警,请求提供帮助,报警时要清楚说明事故发生时间、地点、方位、事故是否造成人员伤亡等情况。报警后,要立即派人在现场的道口迎接救护车、救援人员、救援车辆的进入。负责事故处理中各救援队伍之间的通讯联系。4.4.4 医疗救护组负责现场的医疗救护,组织救护车辆及医务人员、器材进入指定地点,组织现场抢救伤员,对事故中的负伤人员进行包扎救治、人工呼吸、心脏按摩苏醒等应急处置措施,对伤情严重的,应立即与当地医疗机构联系,专人负责送至附近医院,办理入院手续

7、,实施紧急抢救。4.4.5 疏散警戒组事故发生时,负责现场周围人员和群众安全疏散工作,避免二次伤害,设置警戒线,保护现场,维持现场秩序,保证现场道路畅通,禁止无关人员、车辆通行和进入。4.4.6 后勤保障组准备和保证应急救援车辆、物资、资金、人员等所需应急资源的供应,并确保供应渠道畅通、便捷。4.4.7 善后处理组负责伤亡人员的亲属接待、安抚和善后理赔工作,保障社会稳定。积极稳妥深入细致地做好善后处理工作,包括:稳定员工、受伤者及其家属的情绪;对安全事故或突发紧急事件中的伤亡人员、应急处置工作人员按有关规定给予抚恤或赔偿;与保险单位一起做好伤亡人员及财产损失的理赔工作等。4.4.8 隧道救护队

8、发生灾害时, 能迅速赶赴现场抢救人员和处理灾害。救护队的任务是:( 1 ) 积极协助工区经理搞好职工自救知识教育及预防灾害发生的工作。( 2)担任灾区的安全岗哨,引导遇灾工人安全撤出隧道。( 3)运送救灾设备和材料,配合抢险。( 4)当瓦斯隧道发生事故时,在项目部及地方救援队尚未到之前,迅速奔赴事故现场,引导和救助工人撤离或协助其自救。( 5)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灾情发展,将灾害消除在初始阶段。5、遵义市高新快线隧道工程瓦斯灾害的预测及特点5.1 灾害的预测高新 2 号隧道隧址起于遵义市新蒲新区三坝村高新快线左幅K2+010,右幅K2+110;止于遵义市新蒲新区板山村高新快线左幅K4+845,右幅

9、 K4+475,其中隧道洞身左幅 K2+634K2+948段,右幅K2+624K2+938段出露煤系地层,属于高瓦斯段隧道施工;3号隧道隧址起于遵义市红花岗区板山村上庄组,高新快线左幅K4+630, 右幅K4+670;出口位于汇川区河溪村堡上组,高新快线左幅K6+270,右幅K6+305,其中隧道西洞口(左洞进口、右洞出口)属于高瓦斯煤层,属于高瓦斯段隧道施工,洞口开挖后,引发工程滑坡的可能性极大。5.2 灾害可能发生的原因和位置5.2.1 可能发生的原因瓦斯爆炸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瓦斯积聚,通风不当导致而成。一方面爆破作业后,因爆破作业后瓦斯溢漏面急剧增大,洞内通风条件差,瓦斯浓度最易升高,另一

10、方面是瓦斯突涌。还有引起爆炸的原因是电力线短路、电气焊防火不当以及车辆、机械设备保养不及时等原因产生火花引起爆炸。5.2.5 可能发生的位置隧道设计采用新奥法施工,采用人工手持风钻钻爆开挖和模板台车进行二次衬砌,因此爆破后未支护断面及模板台车附近是最容易形成瓦斯积聚,发生爆炸可能性最大,另外坍塌、超挖形成的空腔,错车道、隧道洞室等容易形成瓦斯积聚。5.3 灾害特点瓦斯爆炸的危害性极大,具有一定的突发性、可以产生极大的冲击波,一旦发生爆炸,洞内甚至洞外人员、设备都无法幸免,将造成 极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6、灾害的预防和应急措施6.1 灾害的预防6.1.1 准备程序1、建立健全瓦斯管理制度,加

11、强现场瓦斯检测设立专职瓦检人员:每个洞口6 人、 3 班倒连续检测,检测人员要经过培训、持证上岗,保证每班洞内同时有二名瓦检员,以确保掌子面、 模板台车随时有一名专职瓦检员,另一名瓦检员巡回在横通道、错车道、断面变化处检测,并且保证有一名副经理值班。带班作业人员及工班长必须随身携带便携式瓦检仪,保证每个工作面及二衬砌地段瓦斯浓度随时监控;瓦检员必须随时配带光学瓦检仪, 重点部位必须使用光学瓦检仪,坚持使用瓦斯断电装置连续监测,其探头悬挂位置要能反映隧道风流中瓦斯的最高浓度。2、瓦斯检测班职责1、牢固树立“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思想,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强烈的责任心深刻认识到其工作关系到瓦斯隧道

12、作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和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关系到企业的声誉。2、瓦斯检测工作不得发生空班、漏检、少检、假检并做到隧道瓦斯浓度记录牌板、检查记录、瓦斯台帐三对口(检查地点、检查日期、每次检查的具体时间、班次、检查的内容和数据、检查人姓名等必须完全一致),严格执行洞内作业特殊过程、关键工序批准制度。3、 严格执行瓦斯巡回检查制度和请示报告制度,认真填写瓦斯检查班报,检查结果必须记入瓦斯检查班报手册和检查地点的瓦斯浓度警示牌上,通知现场作业人员、门岗、通风工。4、 随时紧跟隧道作业人员到作业面并按照瓦斯检测地点及范围要求巡回检测,必须满足“三人连锁放炮制”和安全生产的需要。严禁脱岗、玩忽职守。5

13、、 必须在爆破之前监督检查将风管及瓦斯探头移至规定的安全范围之内,爆破之后再监督检查将风管及瓦斯探头安装在规定的安全范围之内。6、 有权制止一切违规操作的行为,有权强令可能出现瓦斯燃烧等危险情况的工作面停工,并组织人员撤离到安全地点。7、 有权根据检测出的瓦斯及二氧化碳浓度通知通风工控制主风机工作档位,有权安排局部通风,有责任要求工区安排维修通风设备。8、 必须保护好瓦斯检测仪器,在携带和使用过程中严禁猛烈摔打、碰撞;严禁被水浇淋或浸泡。对仪器的零点、测试精度及报警点应定期上报安质部进行校验,确保仪器测量准确、可靠。9、 在洞内瓦斯发生险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遇险人员自救互救,并参加抢险救

14、灾工作。6.1.2 、检测仪器、设备配备1、瓦斯检测仪器、KJ90A型矿井瓦斯安全监控系统项目部对检测仪器必须定期进行标定,并配备备用仪器。对瓦斯隧道采用自动和人工相结合得瓦斯检测方式。2、施工设备根据瓦斯隧道的类型配备相应的机械及电气设备,高瓦斯隧道所有施工设备改装为防爆型并加强维修和保养,严禁带病车作业,洞内照明设施全部采用防爆灯照明。低瓦斯隧道可采用非防爆的电器设备,照明设施全部采用防爆灯照明。6.1.3 加强通风采用压入式方式实现隧道通风。隧道施工后期采用巷道式通风根据隧道的长度和所需风量设置通风机的规格。每个洞口安装2 台轴流风机(其中一台备用),通过双抗风管(阻燃、抗静电)将新鲜空

15、气送至掌子面。通风机设在洞外距洞口30m处。风管最前端距掌 子面5mr)并且前55m采用可折叠风管,以便放炮时将此55m迅速缩至 炮烟抛掷区以外。掌子面至模板台车地段设置移动式局扇(将轴流风机安装在平板车上)配合软风管供风,以增加瓦斯易聚集地段的风速,防止瓦斯 聚集。在掌子面至模板台车地段的死角、塌腔等部位用高压风将瓦斯引出。具体方案为根据瓦斯检测结果对其吹入高压风,将其聚集的瓦斯吹出,使之与回风混合后排出。高瓦斯隧道在每个隧道二衬台车上部设置 5.5KW局扇一台,以吹散该处聚集的瓦斯。6.1.4 瓦斯监控根据设计资料,瓦斯隧道采用人工监控和自动监控系统组成监控体系。自动监控系统经比选论证,选

16、用重庆煤科院生产的KJ90A安全监控系统做为主安全监控系统。内燃驱动的配备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在检测到瓦斯浓度)0.5%时报警,瓦斯浓度 1%寸立即停机。在 工作面的上隅角设置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在检测到瓦斯浓度0.5%时报警,瓦斯浓度 1%寸命令切断作业区电源,工人停止作业,瓦斯浓度)1.5%时撤出作业人员。对需人工检测的部位,保证每 15分钟检测一次,在瓦斯浓度)1.5%时,保证每5分钟检测一次。在洞口测风站配备手动式测风仪,定期测定回风巷的风流速度。当风流速度变化时,及时找出原因,采取措施。隧道自动断电报警系统为声、光连动形式,同时左、 右隧道连动,任何一个隧道遇到紧急情况,两个隧道

17、同时报警。6.1.5 逃生通道的材质及设置要求1、逃生通道所用管材可采用0 800mm勺承插钢管(或0 800mmt 压波纹塑料管),管节长度为6-8M,壁厚不小于10mm管节间可采用 直径大于逃生管道10cm的套管连接,每端连接1m,采用橡胶圈或木楔临时固定。为保证管道承受坍塌体的压力,对采用的材质管材,必须确保其承压能力和连接处的牢固,并经实验室具体实验后,方可用于隧道中。2、 施工现场根据隧道围岩,掘进开挖方式登情况备足管道和连接材料,除整节管外,应同时备足1 米、 2 米、 3 米短节管道、转接接头(135)等。3、 管道必须经加工方可使用,各单位可结合材质及现场实际情况分别加工,要求

18、连接简单、牢固、紧密可靠,且在地面做好临时固定措施,施工时管口可加临时封道,并易于打开和封闭。4、 逃生通道设置起点为最新施作好的二衬端头处,距二衬端头距离不得大于5米,从衬砌工作面布置至距离开挖面 20m以内的适当位 置,管道沿着初期支护的一侧撑子面铺设,管内预留工作绳,方便逃生、抢险、联络和传输各种药品,承插钢管纵向连接可采用链条等措施,防止坍塌时将钢管冲脱。5、 逃生通道在二衬台车移动就位过程中,临时拆移时应逐节拆除,严禁一次拆除到位,以随时确保逃生管道的使用。6、逃生通道在经过掘进台阶时,应顺延台阶布置、可安装135转接接头顺延,其管道架空高度和长度以不影响施工并便于开启逃生窗口为宜。

19、7、 利用风水管作为紧急救生管道,应紧跟撑子面,末端距撑子面距离不得大于5m, 且在管口附近配备醒目的工具箱,箱内存放应急电筒、活动扳手、锤子、钢钎等应急工具,便于遇紧急情况时打开风水管法兰盘,开通救生管道,及时输送水和食物。8、设置的逃生通道应平整、干燥、顺畅,不得作应急逃生以外逃生用途。9、撑子面应同时放置应急食物箱和救护箱,应急食物箱须存放10人左右一天所需的方便面、饼干、矿泉水等食物;救护箱内各包扎纱布、消毒药水、常见外伤用药等。10、应急抢险救援时应利用预设的逃生通道和救生管道迅速与被困人员取得联系,当预设的逃生通道失效,应立即钻设救生管道进行联系和输送食物,钻进工艺采用跟管钻进,跟

20、进套管必须采用专用地质套管。6.2 应急措施总施工原则:应严格遵循“勤检测、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快锚喷”的施工原则,加强瓦斯含量的监测。6.2.1 施工组织措施( 1)当瓦斯含量不高时可采取加强通风的措施施工。( 2)加强现场施工管理,尤其是通风系统管理。( 3)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及上岗培训,凡是参与该隧道施工人员必须进行防治瓦斯的安全技术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了解瓦斯发生的预兆和规律,掌握事故防治和应急措施。6.2.2 瓦斯允许浓度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总回风流中小于0.75%;其他工作面进来的风流中小于0.5%;掘进工作面的瓦斯浓度在1%以下;工作面装药爆破前在1%以下。6.2.3

21、 瓦斯检测技术( 1)瓦斯含量的测定测试分为固定点测定和巡回测定,组成瓦斯监测系统。( 2)测定仪器:手持仪表洞内巡回监测仪器。手持式瓦斯检测仪配备给瓦斯检查员,进行巡回检查时使用。( 3)瓦斯测试的时间安排工作面的瓦斯监测连续进行,回风道的瓦斯监测每班监测两次,装药前、爆破前和放炮后由瓦斯专职监测人员进行监测。( 4)瓦斯监测的人员安排瓦斯监测人员必须经过相关部门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考核不合格者严禁上岗。( 5) 测试数据的纪录分析每班的瓦斯监测数据必须做好纪录,并绘制瓦斯浓度变化曲线,对累计的测试数据进行分析,推断瓦斯涌出的变化趋势。6.2.4 瓦斯隧道爆破安全措施( 1、 ) 爆破作业必

22、须采用煤矿许用炸药,有突出地段安全等级不低于三级煤矿许用的含水炸药。( 2、)必须采用电力起爆,并使用煤矿许用电雷管,采用煤矿毫秒雷管时,最后一段的延期时间不得大于130ms。(3)装药前,必须进行瓦斯检测,在放炮地点附近20m以内的风流中,如瓦斯的浓度达到1%以上时,必须经过通风扩散,瓦斯浓度降到 0.5%以下后再装药。( 4)爆破炮眼使用炮泥封堵,炮泥的长度,岩层中不小于孔深的三分之二,煤层中不小于孔深的二分之一。( 5)使用防爆式发爆器起爆,禁止使用动力或照明电源起爆。( 6)放炮后在放炮地点附近检查瓦斯的浓度,如有瓦斯超标情况,立即进行处理。6.3 应急程序6.3.1 报警程序分级管理

23、、分级响应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以电话、传真、书面、即时通信等形式报告上级部门、当地政府、建设单位相关部门应急救援(响应)领导小组,报告内容应能准确传递事故(事件)灾难信息。事故或突发紧急事件报告的内容包括:瓦斯爆炸发生的时间、里程、人员伤亡情况;瓦斯爆炸发生的基本情况和简要经过,紧急抢险救援情况,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采取的应急措施的情况;事故报告单位、报告人及报告时间。先期处置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或突发紧急事件,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和所在分部的应急领导小组在接到报告后,应迅速组织应急人员赶赴现场,在第一时间内项目应急领导小组负责事故现场的指挥,组织人员、物

24、资设备、车辆、通讯系统使用、调度工作,按应急预案组织抢救,启用应急响应和紧急疏散措施,并及时向上级单位报告。另外可直接向社会救助系统请求援助。根据救援预案,对受伤者采取有效的施救措施,并及时做好伤员的转送工作。在救护伤员的同时,应注意保护事故现场,及时组织人员疏散、撤离危险区域,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凡与事故、突发事件有关的物件、痕迹、残留物等应保持原样,如抢救伤员需要移动某些物件改变状态时必须做出标识和记录。应急支援接到事故信息后,集团公司领导和有关人员要立即赶赴现场,立即成立现场处置指挥部,根据本预案指挥处置程序,组织实施抢险救援和应急处置行动。6.3.2 人员撤离程序撤离程序:先撤离、后研

25、究,必要时紧急避难,洞口为逃生出口。6.3.3 避难措施在隧道按一定的间隔距离设置备有应急电源的应急(诱导) 灯。在应急灯的附近要设通信设备、避难用器具、灭火器等。隧道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制定避难、演练训练计划,定期、不定 期进行安全退避的避难演练,做到所有施工人员熟知,并将演练结果记录保存。6.3.4 救援措施救护计划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制定详细的救护计划。救护计划主要包括下列内容:在紧急事故发生时,有关部门与作业区内的联络体制。救护技术管理者与救护班成员的组成编制等救护管理组织体制。救护机械器具的种类与保管场所。救护机械器具的维修保养管理。救护教育训练计划。确保救护作业的安全需要注意的事项等

26、。救护设备为对紧急事故的发生有所准备,不但要准备救护所必须的呼吸用保护器具、便携式照明用器具、担架、便携式氧气瓶等救护设备和器械设备,还要进行严格管理,以便能够随时有效使用。为了救护所需的呼吸用保护具有氧气呼吸器和空气呼吸器,要选择使用时间长的类型,各种救护用品数量必须大于洞内最大作业人数的1.2 倍。救护设备和机械,安质部必须经常进行检查、督促维修和保养管理,以便在紧急时能够立即使用。救护训练就有关救护必须的机械器具等的使用方法、急救措施、救护方法等救护训练。救护训练要对呼吸用的保护用具、救护机器、测定仪器、仪表等的操作和使用方法进行训练,以便为了救护而入洞的救护人员能够安全活动。并且,除了

27、对受伤者做人工呼吸、心脏按摩苏醒抢救措施外, 还要进行止血等应急治疗。再者, 训练内容还必须包含自救、互救训练。训练周期规定为每月训练一次,要求认真做好训练记录。救护措施当发生险情时,值班安全员应立即组织人员迅速撤离危险区域,确保施工人员生命安全。撤离危险场所(一般撤离至洞外)后,立即清点现场施工人员数量,并上报有关情况给应急领导小组。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接到通知后,应立即启动应急救灾程序,及时联系救援单位、组织人力、物力全力抢险救灾,减少降低灾害损失。当发生人员伤亡时,按紧急抢险方案及时进行救援工作,并向当地政府或相关部门进行求援,同时做好相关配合救援工作。当抢救出伤员时,根据伤员人数、受伤程度

28、,由医务人员在现场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后,按照 “先重后轻”的原则, 及时将伤员送到医院进行抢救、治疗。现场采取安全警戒线或隔离措施,防止其他人员进入危险区域,避免灾害损失的扩大。6.4 发生瓦斯爆炸的应急预案6.4.1 应急预案当局部瓦斯严重超标发生爆炸时,现场值班安全员、工班长或第一发现人要及时发出警告信号,在危险区域的人员立即撤离至安全地带,同时禁止其他施工人员接近或进入危险区域。施工人员撤离至安全位置后,及时核对现场人员数量,查看有无人员伤亡。现场值班安全员随即电话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报警,由小组组长宣布启动应急预案。如果掌子面后部突然发生塌方,施工人员未能及时撤离,需要 对被困

29、人员进行及时救援。首先由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制定救援方案,若高压风水管没有砸坏,那么应通过高压风管向被困在作业区 的人员供风、供食品;若高压风水管不能使用时,应采用大功率钻机, 及时钻穿坍塌体向被困在作业区的人员,同时加强现场供风,并供应 食品、牛奶等。同时应急领导小组要及时联系当地的消防、武警、医 院等社会救援部门进行联合施救。抢救时,必须经上级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制定救援方案后再进行 抢救,当发生人员伤亡时,由医疗救护组进行紧急救援工作,在确保 救援人员无生命危险的情况下进行抢救工作,抢救过程中一定要保证 抢救人员的生命安全,防止伤害进一步扩大。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确定坍塌处理方案后,事故现场应

30、采取与坍 塌程度及范围相应的施工技术措施,控制坍塌的进一步发展,在确保 施工人员安全的环境下,实施塌方抢险救援工作,而后进行塌方处理, 尽快恢复正常施工生产。6.4.2 应急物资、设备根据瓦斯爆炸的处理方案,要备有随时能调动投入施工的机械设 备和各种必须材料,详见下表:厅P名称数量备注1挖掘机1台2装载机1台3自卸汽车3台4大功率钻机1台5注浆泵1台6钢拱架40根7小导管100根8板材1.0吨9方木0.53 吨10圆木100根11塑料编制袋1000 条12锚杆200根13水泥5吨14灭火器50个15便携式氧气瓶50瓶16便携式防爆电筒50把7、报警、监控系统和报告程序7.1 报警、监控系统7.

31、1.1 值班、登记洞口设值班房坚持24小时值班,值班房设洞内工序状态揭示牌, 所有进洞施工人员分工序挂牌上岗、下班摘牌离岗,其他人员需进洞 经项目经理批准后在洞口值班室登记方可进入,洞内施工机械实行 进、出登记制,并建立详细记录台帐。7.1.2 通话设备在洞口瓦斯监控调度室与应急小组负责人设置直通电话,隧道掌 子面及二衬台车附近各设置一部防爆电话与洞口瓦斯监控调度室直 通。电话统一布置在线路的内侧。7.2 报告程序由值班瓦检员或领工员或工作面第一发现人利用防爆电话报告洞 口瓦斯监控调度室,瓦斯监控调度室人员立即报告工区应急小组领导 (报告内容:瓦斯燃烧发生的地点、时间、人员伤亡情况),由应急小

32、组领导启动应急程序,同时第一时间报告分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长,由分部应急救援(响应)领导小组长启动应急预案,并上报项目 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启动应急预案后,疏散协调警戒组立即进入现场,现场采取安全警戒线或隔离措施,防止其他人员进入危险区域,避免灾害损失的扩大。启动应急预案后,应急领导小组对所有技术、管理档案进行控制。启动应急预案后,疏散协调警戒组必须做好施工现场的交通秩序,无关车辆禁止通行。无关人员未经授权不得进入事故现场。当项目分部应急领导小组宣布应急取消时,方可取消保护程序。9、信息发布事故的信息和新闻发布,由项目部向上级以电话和书面的形式上报,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以确保信息准确、及时传递

33、。10、培训和宣传、演练10.1 培训内容应急方案由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织定期进行培训与演练,根据演练情况和有关人员的变化进行更新。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隧道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报警系统的设置地点、报警方式以及如何启动报警系统。如何安全疏散人群。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和个人的防护措施。逃生的信号和逃生路线。人员救护,包括止血、人工呼吸、心脏按摩、苏醒等。洞内防火、施工用电等安全培训。要对新进场的工人进行培训,培训后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并建立完善的培训档案和记录,使全体施工人员能真正的了解面对安全事故时如何处理和逃生。10.2 逃生演练遇到突发事件,施工人员要紧急撤离。逃生演练

34、由项目分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定期对进入洞内的施工人员进行逃生训练,使每个人熟悉逃生信号、路线、撤离时间和异常情况的避险措施,逃生训练的主要内容有:使施工人员熟悉撤离信号,掌握撤离时机。使施工人员熟悉撤离路线,保证所有人员有序从工作面撤离到安全地带。使施工人员熟知需撤离的距离和所需时间,避免惊慌失措,保 证撤离过程中的安全。使施工人员熟悉常备的避险措施,能够随机应变,从容应对异常情况的发生。救援队伍的训练可采取自训和互训相结合;岗位训练与脱产训练相结合;分散训练和集中训练相结合的方法。现场要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洞口采用宣传牌进行宣传,洞内采用荧光宣传牌进行宣传。11、应急

35、结束事故险情得到有效控制,人民财产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应急抢险救援工作结束。12、后期处置12.1 调查和总结事故调查组再调查取证工作结束后,要尽快写出事故调查报告,总结事故教训,并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对重大伤亡事故,应根据事故调查组提出的调查结论、事故性质、责任认定和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提出的建议,按照事故调查处理程序的有关规定,形成事故调查处理报告,于 60 天(特殊情况不超过90 天)内报集团公司或中铁工程总公司批复结案。12.2 联合调查企业发生一次死亡三人及以上重大伤亡事故时,由事故所在地政府有关部门与总公司有关人员组成事故联合调查组,总公司派员参加,对事故进行调查处理。12.3 事故处理按照事故调查组提出的事故调查报告,本着“四不放过”的原则, 查清事故原因,落实事故责任,监督制定整改措施及其落实情况,并对责任单位、责任人进行处分、处罚。必要时, 要将 “四不放过”的落实情况向地方政府有关部门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