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教育学知识点汇总

上传人:j** 文档编号:65206276 上传时间:2022-03-2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学前教育教育学知识点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学前教育教育学知识点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学前教育教育学知识点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教育学知识点汇总(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1“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什么时期的教育特征?(埃及)2以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为教育目的的是古代(雅典)3以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为教育目的是古代(斯巴达)4以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为特征的是古代(雅典)5以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比较严厉为特征是古代(斯巴达)6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于(近代)7以“教育的终身化“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多元化”为教育特征的是(现代)8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的文献是(学记)9属于孔子主张的是(有教无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10属于道家的

2、主张是(复归人的自然本性)11由学记提出的教育主张是(化民成俗,其必由学)12“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不躐等出自(学记)13“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14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苏格拉底)15反映柏拉图的教育思想的著作是(理想国)16反映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的是(政治学)17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是(教育论)181632年,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的独立,其作者是(夸美纽斯)19近代启蒙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是(卢梭爱弥尔)20近代教育史中主张“绅士教育,提出著名的“白板说”的教育家是(

3、洛克)21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始于夸美纽斯的研究,他的代表作是大教学论)22赫尔巴特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写了著名的教育学著作(普通教育学)23赫尔巴特强调的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24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儿童中心主义)25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代表作是(民本主义与教育)261939年,首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编教育学的教育家是(凯洛夫)27我国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始于(60年代)28狭义的教育主要指_学校教育_,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

4、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29学校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_一定的社会要求_,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30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31孟子说夏、商、周“设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这里的庠、序、教育学知识汇总33中国古代学校的“六艺”教育包括礼、乐、射、御、书、数34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简称_四书_。35先秦时期,以_墨翟_为代表的墨家与儒家并称显学。36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探索_教育规律的科学.37赫尔巴特是

5、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_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教育家。38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的布鲁纳提出的课程结构理论,和前苏联的赞可夫的教学发展思想对世界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39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对一定年龄儿童免费实施的某种程度的学校教育.学、校是_学校名称。第二掌 小学教育1 我国的小学产生于(殷周)2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实施义务教育的法律保证3 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是普及性、基础性、强制性。4 小学教育的教育目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5 素质教育的理论要点有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6、。6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根本所在,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第三章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1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2.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孟子)3。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格塞尔)4.中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荀子)5。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6。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教育、教学工作应(循序渐进)7。“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8。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这是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差异性)9。“因材施教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7、(差异性)9.能够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前提的因素是(遗传素质)11。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个体主观能动性)12。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指的是(少年期)13.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称为是个体身心发展。14。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15。英国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是外铄论的一个典型的代表.16。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曾经说过,给他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他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17.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是在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中形成的一

8、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18。所谓发展关键期_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于形成的时期。19.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审理解剖上的特点。20.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_。21.美国生理和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胎儿的发育大部分是由基因制约的,这种由基因制约的发展过程就是成熟。22。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23.所谓人的价值,是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24。个性亦称人格,指个体稳定的心理特征,具有整体性与独立性.25。青春期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32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

9、产生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和1904年的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全1.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第四章 学生和教师2.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个体的早期发展更多地体现了(自然的属性)3。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客观要求所引起的需要与个体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动力)4.学校作为为个体发展而有意识地安排的一种特殊环境,其要求、内容及各种活动能否引起并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取决于教师对这种环境的(安排)5。公民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内涵最为丰富的一项权利是(人身权)6.学生最主要的权利是(受教育权)7.学生是独立的社会个体,有着独立的法律地位,并且受到社会

10、(特别的保护)8.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这是由学生的(人身自由权决定的)9。教师不得对学生进行漫骂、体罚、变相体罚和其他侮辱学生的行为,这是由学生的(人格尊严权决定的)10.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11.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是,必须具有(学科专业素养12.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是,必须具有(教育能力)13。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14。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15.教师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16。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人格力量)17.学生是生活

11、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具有特定的社会属性的人。18.中学这一时期,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发育和形成的关键时期.19。推动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动力,是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客观要求所引起的需要与个体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运动。20。没有活动,没有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也就没有个体的发展.2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22。与环境对个体自发的、零碎的、偶然的影响相比,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起着_主导的作用。23。从法制角度讲,学生是独立的社会个体,有着独立的法律地位。24.学生是权利的主体,享有法律所规定的各项_社会权利。25。身心健康权包括保护未成年学生的_生命健康_、人身安全、心理健康

12、等内容.26.人格尊严权是指学生享有受他人尊重,保持良好形象及尊严的权利。27.受教育权是学生最主要的权利,我国一系列法律都对此进行了规定。28.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29.我国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30.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31。学生具有向师性,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会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32。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基础性_的要求,有别于其他专业人员学习同样学科的要求。33。教师职业是教书育人。因此,教师不仅要有所教学科的专业素养,还要有教育专业素养。34教育理念是教

13、师在对教育本职工作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35.教师要具有热爱学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愿意终生从事教育工作的教育信念。36。教育能力是指教师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本领,具体表现为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和效率。37.语言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工具,是传播知识和影响学生的重要手段。38。教师的研究能力是综合地、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_创造性活动的能力,是对未知事物探索性的、发现性的心智、情感主动投入的过程。39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40。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

14、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4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42.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43。严格要求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44。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量)第五章 课程1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2学校教育的基础是(课程)3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教育家(斯宾塞)4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指的是(课程类型)5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三基”为中心的基础教养.“三基指的是(读、写、算)6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能力的课程,属于(研究型课程)7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可把课程分为

15、(地方课程)8以课程任务为依据可把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9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10从课程的组织核心来看,可把课程分为(社会中心课程)11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确定(课程目标12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这三个特征是(教学大纲的基本特征)13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是(开设哪些科目)14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教学大纲)15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教学大纲)16教材的主体部分是(教科书和讲义)17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18课程实施计划的展开过程是(组织教学活动)19课程研究与教学研究同样重要。课程

16、论侧重研究教什么,教学论侧重研究“如何教”。20课程是指课业及其进程。21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22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_和教科书。23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指设计课程的种类。24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是依据课程任务_来划分的。25所谓国家课程,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26学校课程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27课程是随社会的发展而演变的。28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29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和对学科的研究30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具有强制性

17、、普遍性和基础性三个基本特征.31中小学的教学科目设置,基本以科学的分类为依据。32教学计划中的课时分配包括学科的总时数,每门学科各学年的授课时数和周课时等。33教学大纲又称,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课程标准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34教学大纲一般是由说明和本文两部分构成的。35教科书又称课本,它是依据_教学大纲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36教科书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37课程实施是指把_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38教学单元通常是指某门课程的教材内容中的一个比较完整的部分。39课是教学单元的组成部分,所要解决的是课堂教学活动如

18、何安排_的问题。40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是课程实施的最后一项任务或环节。41课程评价既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终点,又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继续向前发展的起点。42目标评价模式是针对20世纪初形成并流行的常模参照测验的不足而提出的。43美国学者斯克里文针对目标评价模式的弊端提出了目的游离评价模式44目的游离评价模式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第六章 教学(上)1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学活动)2教学在学校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3智力是指人们的认识能力,其核心是(思维力)4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是(孔子)5主张“一切知识

19、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教育家是(夸美纽斯)6试图用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原理来说明教学过程的教育家是(赫尔巴特)7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8教学过程的结构指的是教学进程的(基本阶段)9在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中,居于中心环节的是(领会知识)10领会知识包括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11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是(教学原则)12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体现了教学的(启发性原则)13“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巩固性原则)14循序渐进原则要求教学要(不陵节而施)15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不仅是智育的主要途径,也是

20、德育、体育、美育等的基本途径。16教学任务受人们追求的教学价值取向决定,它指明各教育阶段、各科教学应实现的目标要求。17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18教学所传授的基础知识,是指形成各门学科的基本事实、相应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及其系统.19所谓智力,一般指人们的认识能力,即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是认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那些稳定的心理特征20体力主要指身体的正常发育与身体各个器官的活动能力。21学生的创造才能主要指他们能运用已有知识和智能去探索、发现和掌握未知晓的知识的能力。22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教学过程是新旧观念的联系和系统化的过程.23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认为

21、,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24.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反映教学中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与丰富学生感性知识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25。 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要是_间接经验。26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_直接经验为基础。27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28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29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是由赫尔巴特率先明确提出的观点。30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_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1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32教学原则贯穿于各项教学活动之中,它的正确和灵活运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_重要保证.33教学方法是师生为完成教学

22、任务而采用的方法。34讲授法是教师通过_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35讲授法可分为讲述、讲解和讲演三种方式。36谈话法特别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述的能力。37谈话法可分为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38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39实验法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的、严谨的学习态度。第七章 教学(下)1、教学工作中的中心环节是(上课)2、课的类型的划分依据(教学任务)17、试题类型可分为供答型和选答型_两大类。18、供答型试题可分为简答式试题和陈述式试题两种。19、简答式试题的最简便

23、形式是填空题_.3、教师上课必要的补充主要是通过(课外辅导)4、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成为测量的(效度)5、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的结果的一致性程度,成为测验的(信度)6、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称为(教学组织形式)7、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的学校大多采用(个别教学)8、最早在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进行阐述的教育家是(夸美纽斯)9、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1862年)10、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11、钻研教材包括钻研教学大纲教科书和阅读有关的参考书.12、课的类型是指根据教学任务划分的课的种类。13、课

24、的结构是指课的基本组成部分_及各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14、构成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15、作业是结合教学内容,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的各种类型练习。16、辅导是_帮助和指导_学生学习的活动。20、选答型试题可以分为是非题、多项选择题和组配式试题三种。21、测验的难度是指测验包含的试题_难易程度22、测验的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23、教学中还应培养学生自测和自评的能力.24、个别教学制最显著的优点在于教师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_。25、_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26、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清政

25、府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27、为了解决班级上课不易照顾学生个别差异的弊病,19世纪末20世纪初,根组教学在一些国家开始出现。28、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班级上课制、分组教学和_道尔顿制_。29、教学策略的基础特征是综合性、可操作性和灵活性。30、结构化策略在教材的排列方面可分为直线式、分支平行、螺旋式和综合式等。31、教学策略的类型可分为内容型、_形式型_、方法型和综合型四种.32、形式型策略就是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策略.33、方法型策略是以教学方法和_技术_为中心的策略。34、综合型策略是直接从教学目标任务出发、综合展开的策略。第八章 德育1、德育活动在

26、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称为(德育目标)2、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3、德育目标确定了培养人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但必须落实到(德育内容上)4、德育过程中不同质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称为德育过程的(结构)5、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是知、情、意、行,其中基础性的要素是(知)6、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是(道德行为)7、活动和交往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8、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体现了德育的(导向性原则)9、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就是德育的(途径)10、实施德育的最基本的途径是(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11、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

27、提高认识,形成正确的观点的方法是(陶冶法)12、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是属于(陶冶法)13、德育认知模式非常注重(道德认识)14、德育体谅模式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15、创立社会模仿模式的教育家是(班杜拉)16、德育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17、德育包括家庭德育、学校德育和社会德育等形式。18、在德育历史发展过程中,其原理、原则和内容方法等存在一定的共同性,因此,德育具有继承性.19、德育内容是指实施德育工作的_具体材料和主体设计。20、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_心理健康教育。21、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分为学习辅导、生活辅导和择业指导三个方面.2

28、2、德育过程是个体社会化_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23、德育过程通常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要素构成的。24、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25、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26、德育方法包括了教育者的施教传道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受教修养方式。27、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28、处分分为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等。29、当代最具影响的德育模式有认知模式、体谅模式、社会模仿模式等。30、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_是当代德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

29、地位的德育学说。31、所谓道德两难指的是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境或问题。第九章 班主任工作1、小学班主任的工作主要有了解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建立学生档案、个别教育、班会活动、协调各种教育影响、操行评定、写好工作计划与总结。2、班主任了解学生的方法有观察法、谈话法、书面材料和学生作品分析法。3、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4、学生档案有集体档案和个体档案,个体档案最常见,形式有文字表述和表格调查。5、班会活动是养成学生活动能力的基本途径。6、操行评定的一般步骤是学生自评、小组评议、班主任评价和信息反馈7、后进生的特点是不适度的自尊心、学习动机不强、意志力薄弱8、后进

30、生教育要注意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9、班会一般有常规班会、生活会和主题班会。10、班级是学校中开展活动的最基本组织。11、班集体的培养包括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第十章 课外活动1、 学记指出“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说明古代有课外活动。2、 课外活动是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3、 课外活动是个别化的、个性化的,与课堂教学的标准化、同步化显著不同。4、 课外活动的特点是学生自愿选择性和学生自主性。5、 课外活动的教育作用包括:充实学生的生活,扩大学生活动领域,密切学生与社会的联系;激发学生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特长;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探索意识和创造才能。6、 课外活动的内容包括科技活动、学科活动、文学艺术活动、体育活动、社会活动、传统节日活动。7、 课外活动形式包括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8、 开展好课外活动要求包括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要丰富多彩和富有吸引力、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精神。9、 课外活动的实施包括做好发动工作、加强计划实施中的检查与指导、做好计划实施的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