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和感觉系统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65101236 上传时间:2022-03-23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766.0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神经系统和感觉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神经系统和感觉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神经系统和感觉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资源描述:

《神经系统和感觉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系统和感觉系统(2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第一节第一节 神经系统与感觉系统神经系统与感觉系统一、神经系统一、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是人体的主导系统,全身各器官、系统均在神经系神经系统是人体的主导系统,全身各器官、系统均在神经系统的统一控制和调节下互相影响、互相协调,以保证人体的统一统的统一控制和调节下互相影响、互相协调,以保证人体的统一及其与外界环境的相对平衡。及其与外界环境的相对平衡。那么此过程中,神经系统是怎样工作的呢?那么此过程中,神经系统是怎样工作的呢?n首先,借助于感受器接受体内外环境的各种信息,首先,借助于感受器接受体内外环境的各种信息, 并把刺激能并把刺激能量转化为神经冲动量转化为神经冲动n然后,经传入神经传至中枢神经系统

2、,经过中枢的分析综合作用,然后,经传入神经传至中枢神经系统,经过中枢的分析综合作用,信息沿传出神经传至效应器,以控制和调节各器官的活动,从而信息沿传出神经传至效应器,以控制和调节各器官的活动,从而使机体得以适应多变的外环境,同时也使机体得以适应多变的外环境,同时也 调节着内环境的平衡。调节着内环境的平衡。下面我们简单了解下神经系统的构成及其各部分的作下面我们简单了解下神经系统的构成及其各部分的作用用. 第一节第一节 神经系统与感觉系统神经系统与感觉系统(一)神经组织(一)神经组织 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神经元)和神经胶质构成,二者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神经元)和神经胶质构成,二者在形态结构

3、和生理机能上是两种迥然不同的成分。在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上是两种迥然不同的成分。 第一节第一节 神经系统与感觉系统神经系统与感觉系统 第一节第一节 神经系统与感觉系统神经系统与感觉系统1.神经元神经元 神经元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细胞,在神经元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细胞,在形态上与其他组织细胞很不相同,是具形态上与其他组织细胞很不相同,是具有突起的细胞,由细胞体和突起组成。有突起的细胞,由细胞体和突起组成。 图图2-1 神经元神经元 神经元根据其特性,可分为传入神经元(又称感觉神经元)、神经元根据其特性,可分为传入神经元(又称感觉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又称联络神经元)、传出神经元(又称运动神经元)中间神经元

4、(又称联络神经元)、传出神经元(又称运动神经元) 此外,还可按神经元始引起后继单位兴奋还是抑制,分为兴奋神此外,还可按神经元始引起后继单位兴奋还是抑制,分为兴奋神经元和抑制神经元。经元和抑制神经元。 神经元胞体结构与一般细胞相似,有细胞核和细胞浆组成。形神经元胞体结构与一般细胞相似,有细胞核和细胞浆组成。形状大小不一,种类很多,位于闹脊髓、灰质、神经节及其他神经状大小不一,种类很多,位于闹脊髓、灰质、神经节及其他神经组织中。从胞浆中伸出的长短不等的突起,按其形状分为树突组织中。从胞浆中伸出的长短不等的突起,按其形状分为树突(呈树枝状的短突)和轴突(细长突起)两种,一个神经元可以(呈树枝状的短突

5、)和轴突(细长突起)两种,一个神经元可以有数个树突和一个轴突。轴突长短不一,延长的轴突构成神经纤有数个树突和一个轴突。轴突长短不一,延长的轴突构成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有许多分支,称为神经末梢。维。神经纤维有许多分支,称为神经末梢。 神经胶质神经胶质是神经元的辅助成分。主要由胶质细胞组成,它是神经元的辅助成分。主要由胶质细胞组成,它们从各个方面包绕神经细胞体及其突起,神经元之间的空间除突们从各个方面包绕神经细胞体及其突起,神经元之间的空间除突触接触处以外,都为胶质细胞所占领。神经胶质构成网状支架,触接触处以外,都为胶质细胞所占领。神经胶质构成网状支架,对神经元起支持、绝缘、营养、防御等作用。对神经

6、元起支持、绝缘、营养、防御等作用。 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的功能。它通过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的功能。它通过树突及细胞体接受从其他神经元传来的信息,并进行整合,然后树突及细胞体接受从其他神经元传来的信息,并进行整合,然后通过轴突将信息传给另一个神经元或效应器。所以神经细胞既是通过轴突将信息传给另一个神经元或效应器。所以神经细胞既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单位,又是神经系统的机能单位。因此,把神经神经系统的结构单位,又是神经系统的机能单位。因此,把神经细胞称为神经元。细胞称为神经元。 第一节第一节 神经系统与感觉系统神经系统与感觉系统2.突触传递突触传递 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处

7、称为突触。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处称为突触。它是一个神经元轴突末梢与别的神经它是一个神经元轴突末梢与别的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相接触的地方。如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相接触的地方。如图图 神经元轴突末梢的突触小体贮存着神经递质。当神经冲动传到神经元轴突末梢的突触小体贮存着神经递质。当神经冲动传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体中的神经递质就透过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轴突末梢时,突触小体中的神经递质就透过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中,引起突触后膜的去极化隙中,引起突触后膜的去极化(膜内外电位正、负反转,膜内卫正,膜内外电位正、负反转,膜内卫正,膜外为负膜外为负),从而在去极化的这个神经元中引发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从而在去极化的这

8、个神经元中引发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由此产生的神经冲动继续向前传导。由此产生的神经冲动继续向前传导。 图2-2 突触的电子显微镜模式图 第一节第一节 神经系统与感觉系统神经系统与感觉系统(二)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二)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神经系统是由包括脑和脊髓的中枢神经以及遍布全身各处的神经系统是由包括脑和脊髓的中枢神经以及遍布全身各处的周围神经所组成。周围神经所组成。1.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脊髓是中枢神经的初级部分。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脊髓是中枢神经的初级部分。位于脊柱的脊椎管内,其上端进入颅腔扩展为大脑的一部分位于脊柱的脊椎管内,其上端进入颅腔扩展为大脑

9、的一部分-延延髓。脊髓有两个功能:一是通过上行和下行神经束,把来自外周髓。脊髓有两个功能:一是通过上行和下行神经束,把来自外周感受器的冲动传至脑,同时把脑发出的冲动传到周围神经;二是感受器的冲动传至脑,同时把脑发出的冲动传到周围神经;二是实现一些基本的躯体反射和内脏反射活动,如血管张力反射等。实现一些基本的躯体反射和内脏反射活动,如血管张力反射等。 第一节第一节 神经系统与感觉系统神经系统与感觉系统 脑又分为延髓、脑桥、中脑、间脑、小脑和大脑半球等部分。脑又分为延髓、脑桥、中脑、间脑、小脑和大脑半球等部分。大脑半球包括大脑半球与皮下灰质。间脑包括丘脑、下丘脑、底大脑半球包括大脑半球与皮下灰质。

10、间脑包括丘脑、下丘脑、底间脑等。间脑、中脑、脑桥与延髓合称为脑干。间脑等。间脑、中脑、脑桥与延髓合称为脑干。 (1)延髓。延髓下接脊髓上连脑桥。来自头部、躯体与内脏)延髓。延髓下接脊髓上连脑桥。来自头部、躯体与内脏的大部分感受器的神经冲动都经由延髓传至大脑。它同时又是调的大部分感受器的神经冲动都经由延髓传至大脑。它同时又是调节循环、呼吸、肠胃蠕动、唾液与汗腺分泌等活动的中枢。它的节循环、呼吸、肠胃蠕动、唾液与汗腺分泌等活动的中枢。它的前庭核是躯体运动反射调节的重要中枢。前庭核是躯体运动反射调节的重要中枢。 第一节第一节 神经系统与感觉系统神经系统与感觉系统 (2)脑桥、中脑、小脑、。脑桥也有上

11、行下行的传输通路。)脑桥、中脑、小脑、。脑桥也有上行下行的传输通路。它是角膜反射的中枢。中脑是上行下行神经传导主要通路的集中它是角膜反射的中枢。中脑是上行下行神经传导主要通路的集中处,它的四叠体是光、声探究反射的中枢所在。小脑位于脑桥后处,它的四叠体是光、声探究反射的中枢所在。小脑位于脑桥后面,它与脑干有双向纤维相连。小脑的主要功能是调节肌肉紧张面,它与脑干有双向纤维相连。小脑的主要功能是调节肌肉紧张度、躯体运动和维持躯体姿势与平衡。度、躯体运动和维持躯体姿势与平衡。 (3)间脑。间脑位于大脑两半球之间,主要包括丘脑和下丘)间脑。间脑位于大脑两半球之间,主要包括丘脑和下丘脑。丘脑是很重要的感觉

12、中枢。下丘脑控制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活脑。丘脑是很重要的感觉中枢。下丘脑控制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活动。它的主要功能是调节内脏和内分泌系统,是饥、渴、性活动动。它的主要功能是调节内脏和内分泌系统,是饥、渴、性活动的中枢,也是情绪反应的中枢。的中枢,也是情绪反应的中枢。 第一节第一节 神经系统与感觉系统神经系统与感觉系统 (4)大脑半球。大)大脑半球。大脑从外形上分左右两个脑从外形上分左右两个半球,故称大脑半球。半球,故称大脑半球。 左右半球以纵裂沟为界,左右半球以纵裂沟为界,两者由胼胝体连接。大两者由胼胝体连接。大脑表面有许多深浅不一脑表面有许多深浅不一的褶皱,凹陷部位称为的褶皱,凹陷部位称为沟或裂,隆

13、起部位称为沟或裂,隆起部位称为回。三条主要沟或裂将回。三条主要沟或裂将大脑分为额叶、顶叶、大脑分为额叶、顶叶、颞叶和枕叶等颞叶和枕叶等4叶。叶。 第一节第一节 神经系统与感觉系统神经系统与感觉系统 大脑皮层脑皮层 表面被覆盖表面被覆盖2-5cm2-5cm厚的灰质细胞厚的灰质细胞 ,称为大脑皮层。,称为大脑皮层。人的大脑皮层约有人的大脑皮层约有140140亿个神经元。大脑皮层按其基本功能,可亿个神经元。大脑皮层按其基本功能,可分成不同的区域:分成不同的区域: 体表感觉区(指皮肤上的触、压、冷、痛等感觉在大脑皮体表感觉区(指皮肤上的触、压、冷、痛等感觉在大脑皮层上的投射区)层上的投射区) 运动感觉

14、和位置感觉区(肌肉、关节运动和位置感觉投射运动感觉和位置感觉区(肌肉、关节运动和位置感觉投射区)区) 视觉区视觉区 听觉区听觉区 嗅觉、味觉区嗅觉、味觉区 联合区(对来自不同感觉的信息具有整合的作用)联合区(对来自不同感觉的信息具有整合的作用) 人的大脑人的大脑 两半球,形态相似,相互对称,但是两者在结构两半球,形态相似,相互对称,但是两者在结构和功能上仍有一定的差别。例如,左右半球对躯体左右侧的感和功能上仍有一定的差别。例如,左右半球对躯体左右侧的感官与运动的投射均有交叉对应性,即左侧感官及运动的功能由官与运动的投射均有交叉对应性,即左侧感官及运动的功能由右半球实现,右侧感官及运动的功能由左

15、半球实现。左半球比右半球实现,右侧感官及运动的功能由左半球实现。左半球比右半球略大。从功能上看,一般把左半球称为优势半球。语言、右半球略大。从功能上看,一般把左半球称为优势半球。语言、抽象逻辑思维和数学计算主要是左半球的功能。右半球空间的抽象逻辑思维和数学计算主要是左半球的功能。右半球空间的感知及对形象的加工能力优于左半球。但划分不是绝对的。感知及对形象的加工能力优于左半球。但划分不是绝对的。 两半球的统一性体现在两半球相互影响,协调活动。两半球的统一性体现在两半球相互影响,协调活动。 第一节第一节 神经系统与感觉系统神经系统与感觉系统2.周围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指脑和脊髓以外的

16、神经系统。它包括脊神经和周围神经系统指脑和脊髓以外的神经系统。它包括脊神经和脑神经。脑神经发自脑干,共脑神经。脑神经发自脑干,共12对,其中包括躯体和内脏的感觉对,其中包括躯体和内脏的感觉神经纤维,以及支配骨骼和肌肉的运动神经纤维。脊神经发自脊神经纤维,以及支配骨骼和肌肉的运动神经纤维。脊神经发自脊髓,共髓,共31对。每一脊神经中包含有感觉与运动两种神经纤维。对。每一脊神经中包含有感觉与运动两种神经纤维。 人体各部位的功能可分为两类,即躯体性功能和内脏性功能。人体各部位的功能可分为两类,即躯体性功能和内脏性功能。躯体性功能指躯体骨骼肌功能和感官活动功能。内脏性功能指内躯体性功能指躯体骨骼肌功能

17、和感官活动功能。内脏性功能指内脏活动功能。与此两类功能相应,神经系统也可分为两类,即躯脏活动功能。与此两类功能相应,神经系统也可分为两类,即躯体性神经系统与植物性神经系统体性神经系统与植物性神经系统(与内脏性功能对应与内脏性功能对应)。 第一节第一节 神经系统与感觉系统神经系统与感觉系统二、感觉系统二、感觉系统 感觉系统也称感官系统,是人体接受外界刺激产生感觉的感觉系统也称感官系统,是人体接受外界刺激产生感觉的机构。感觉系统又分为视、听、触、动、味、嗅等系统。每种感机构。感觉系统又分为视、听、触、动、味、嗅等系统。每种感觉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接受刺激的部分,如眼、耳、舌、觉系统主要由三部

18、分组成:一是接受刺激的部分,如眼、耳、舌、皮肤、肌腱、关节等。二是传入神经,又称感觉神经。三是神经皮肤、肌腱、关节等。二是传入神经,又称感觉神经。三是神经中枢,特别是大脑皮层的感觉区。人受到体内外刺激时只有经过中枢,特别是大脑皮层的感觉区。人受到体内外刺激时只有经过这三部分的活动才能产生感觉。这三部分的活动才能产生感觉。 眼睛的构造与功能和照相机有些相似。它包括折光部分和感眼睛的构造与功能和照相机有些相似。它包括折光部分和感光部分。折光部分包括眼球最前面的透明组织光部分。折光部分包括眼球最前面的透明组织角膜和白色不透角膜和白色不透明的巩膜。角膜凭借其弯曲的形状实现眼球的折光功能。巩膜主要明的巩

19、膜。角膜凭借其弯曲的形状实现眼球的折光功能。巩膜主要起巩固和保护眼球的作用。起巩固和保护眼球的作用。 (一)视觉(一)视觉 视觉是由眼、视神经和视觉中枢的共同活动完成的。眼是视觉视觉是由眼、视神经和视觉中枢的共同活动完成的。眼是视觉系统的感受器,是以光波为适宜刺激的特殊器官。外界物体发光,系统的感受器,是以光波为适宜刺激的特殊器官。外界物体发光,透过眼的透明组织发生折射,在眼底视网膜上形成物象;视网膜感透过眼的透明组织发生折射,在眼底视网膜上形成物象;视网膜感受光的刺激,并把光能转变成神经冲动,再通过视神经系统将冲动受光的刺激,并把光能转变成神经冲动,再通过视神经系统将冲动传给视觉中枢,从而产

20、生视觉。所以眼睛具有折光成像和感光换能传给视觉中枢,从而产生视觉。所以眼睛具有折光成像和感光换能两种作用。两种作用。 第一节第一节 神经系统与感觉系统神经系统与感觉系统 人眼所能感受的光线的波长为人眼所能感受的光线的波长为380780nm,波长大于,波长大于780nm的红外线等,或波长小于的红外线等,或波长小于380nm的紫外线等都不能引起视的紫外线等都不能引起视觉的反应,人能感觉到不同的颜色是眼睛接受不同波长的光的结果。觉的反应,人能感觉到不同的颜色是眼睛接受不同波长的光的结果。 视觉是所有感觉中神经数量最多的感觉器,其优点是:可在短视觉是所有感觉中神经数量最多的感觉器,其优点是:可在短时间

21、内获取大量信息;可利用颜色和形状传递性质不同的信息;对时间内获取大量信息;可利用颜色和形状传递性质不同的信息;对信息敏感,反应速度快;感觉范围广,分辨率高;不容易残留以前信息敏感,反应速度快;感觉范围广,分辨率高;不容易残留以前刺激的影响。但也存在容易发生错视、错觉和容易疲劳等缺点。刺激的影响。但也存在容易发生错视、错觉和容易疲劳等缺点。 第一节第一节 神经系统与感觉系统神经系统与感觉系统 (二)听觉(二)听觉 听觉是人耳接受听觉是人耳接受162000hz的的机械振动波,即声波刺激所引起的机械振动波,即声波刺激所引起的感觉。感觉。 听觉系统主要包括耳、传导神经听觉系统主要包括耳、传导神经与大脑

22、皮层听区等三个部分。听觉与大脑皮层听区等三个部分。听觉器官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器官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如图分,如图 图图2-5 耳的主要部分耳的主要部分 听觉器官可以分为听觉器官可以分为 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 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括耳鼓、听小骨及与其相连的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括耳鼓、听小骨及与其相连的肌肉,还有一条通向咽部的咽鼓管。内耳,包括耳蜗、前庭和三个肌肉,还有一条通向咽部的咽鼓管。内耳,包括耳蜗、前庭和三个半规管三个部分。半规管三个部分。耳蜗内充满淋巴液,耳蜗的螺旋器上的毛细胞是听觉的感受器。耳蜗内充满淋巴液,耳蜗的螺旋器

23、上的毛细胞是听觉的感受器。人接受声刺激时,声音要先进过中耳、外耳,再传到内耳螺旋器,人接受声刺激时,声音要先进过中耳、外耳,再传到内耳螺旋器,这是毛细胞受到刺激而兴奋,于是产生神经冲、冲动,该冲动通这是毛细胞受到刺激而兴奋,于是产生神经冲、冲动,该冲动通过第八对脑神经(位听神经)到达听中枢,在大脑产生听觉。过第八对脑神经(位听神经)到达听中枢,在大脑产生听觉。 第一节第一节 神经系统与感觉系统神经系统与感觉系统 声音的声压必须超过某声音的声压必须超过某一最小值,才能使人产生听觉。一最小值,才能使人产生听觉。因此。能引起有声音感觉的最因此。能引起有声音感觉的最小声压级称为听阈。不同频率小声压级称

24、为听阈。不同频率的声音听阈不同,如图的声音听阈不同,如图2-6所所示。示。 图图2-6 听觉范围听觉范围 第一节第一节 神经系统与感觉系统神经系统与感觉系统二、感觉系统二、感觉系统 (三三)平衡觉平衡觉 人对自身姿势和空间位置变化的感觉称为平衡觉。它的外周感觉人对自身姿势和空间位置变化的感觉称为平衡觉。它的外周感觉器官是前庭器官。机体在进行直线运动或旋转运动时,速度的变化会器官是前庭器官。机体在进行直线运动或旋转运动时,速度的变化会引起前庭器官中感受器的兴奋。这类感受器的兴奋对于机体运动的调引起前庭器官中感受器的兴奋。这类感受器的兴奋对于机体运动的调节以及平衡的维持具有特殊作用。机体静止时,也

25、同样通过这类感受节以及平衡的维持具有特殊作用。机体静止时,也同样通过这类感受器来感受机体,特别是头部的空间位置。器来感受机体,特别是头部的空间位置。 影响平衡觉并导致失去平衡的原因有:酒精、年龄、恐惧、突然影响平衡觉并导致失去平衡的原因有:酒精、年龄、恐惧、突然的运动、热压、异常姿势等。了解上述现象,可使管理人员更好地进的运动、热压、异常姿势等。了解上述现象,可使管理人员更好地进行作业安排,减少安全事故。行作业安排,减少安全事故。 第一节第一节 神经系统与感觉系统神经系统与感觉系统二、感觉系统二、感觉系统(四四)味觉味觉 味觉是溶解性物质刺激口腔内味蕾而发生的感觉。味觉的感受器味觉是溶解性物质

26、刺激口腔内味蕾而发生的感觉。味觉的感受器是味蕾,分布于口腔粘膜内,主要分布于舌的背面,特别是舌尖部和是味蕾,分布于口腔粘膜内,主要分布于舌的背面,特别是舌尖部和舌的侧面。儿童的味蕾较成年人分布广泛,老年人的味蕾数量,由于舌的侧面。儿童的味蕾较成年人分布广泛,老年人的味蕾数量,由于萎缩而减少。萎缩而减少。 味觉有甜、酸、苦、咸四种,称为四原味。其他味觉都是由这四种味觉有甜、酸、苦、咸四种,称为四原味。其他味觉都是由这四种相互配合而产生的。味觉的反应速度很慢,恢复原状也需要时间。当相互配合而产生的。味觉的反应速度很慢,恢复原状也需要时间。当一种有味物质进入口腔后,需要一种有味物质进入口腔后,需要1

27、s才能有感觉,而恢复原状则需要才能有感觉,而恢复原状则需要10s至至1min以上,甚至更长。以上,甚至更长。 第一节第一节 神经系统与感觉系统神经系统与感觉系统二、感觉系统二、感觉系统(五五)嗅觉嗅觉 鼻腔上端的嗅黏膜是嗅觉感受器,其上分布着嗅觉细胞。嗅觉细鼻腔上端的嗅黏膜是嗅觉感受器,其上分布着嗅觉细胞。嗅觉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神经冲动,上传到嗅觉中枢而引起嗅觉。人的嗅胞受到刺激时,产生神经冲动,上传到嗅觉中枢而引起嗅觉。人的嗅觉灵敏度用嗅觉阈表示,即能引起嗅觉的气体物质的最小浓度。觉灵敏度用嗅觉阈表示,即能引起嗅觉的气体物质的最小浓度。 (六六)肤觉肤觉 皮肤感觉系统的外周感受器存在于皮肤表层。这些感受器受刺激时皮肤感觉系统的外周感受器存在于皮肤表层。这些感受器受刺激时引起的神经冲动,经过传入神经达到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而产生各引起的神经冲动,经过传入神经达到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而产生各种肤觉,包括触、压、振、温和痛等感觉。种肤觉,包括触、压、振、温和痛等感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