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课前预习练习(10分钟)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

上传人:八戒 文档编号:65100137 上传时间:2022-03-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7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蜀相》课前预习练习(10分钟)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蜀相》课前预习练习(10分钟)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蜀相》课前预习练习(10分钟)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蜀相》课前预习练习(10分钟)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蜀相》课前预习练习(10分钟)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蜀相课前预习练习(10分钟) 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 课前预习记录:月日星期 蜀相 一、选择题 1下列对蜀相一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颔联写祠堂的荒凉空寂,看似写吊古情怀,实际也是诗人在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慨。 B颈联写诸葛亮的一生功业,赞颂其雄才大略和忠心报国,具有非凡的概括力。 C尾联的“英雄”指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具有报国雄心、追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 D全诗叙事、写景、抒情相结合,笔墨淋漓,感情真挚,充分体现了杜诗奔放飘逸的风格。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2、。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2对这首诗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以设问引起,开门见山。一个“寻”字有力地表现出杜甫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缅怀之情,其中“柏森森”三个字渲染了一种安谧、肃穆的气氛。 B颔联两句“景语含情,情语寓景”,从祠堂的外部说到祠堂的内部,衬托出了祠堂的荒凉冷落,寄托着诗人对诸葛武侯身后凄凉的哀惋。 C颈联两句写得格外厚重,含义十分丰富,既生动地表达出诸葛武侯的雄才大略、报国苦衷和生平业绩,也生动地表现出他忠贞不渝、坚毅不拔的精神品格。 D尾联两句承接着五、六句,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崇高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这里的“英雄”不包括诗人自己

3、在内的追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 3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参考此说,说说颔联里哪两个字跟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并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以“蜀相”而非“武侯祠”为题,表明诗人写祠堂的目的是为了写诸葛丞相。 B首联以自问自答的形式,点明丞相祠堂的位置,一个“寻”字表明祠堂位置难找。 C“三顾频烦天下计”一句指刘备曾三次去拜访诸葛亮,并向他咨询天下大计一事。 D“

4、长使英雄泪满襟”中的“英雄”可理解为那些壮志未酬而含恨终身的英雄人物。 5对诗歌第二联所写景物的特点历来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这联写出了景物的荒凉,有人认为这联写出了景物的春意盎然。你同意哪种看法?结合诗歌内容,说明理由。 阅读蜀相,完成下面小题。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6对这首诗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蜀相”是蜀汉丞相诸葛亮。“锦官城”是成都的别名。“柏森森”即柏树茂盛繁密的样子。首联以设问引起,开门见山。一个“寻”字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向往

5、之意。 B“映阶”二句是说祠堂内碧草空有春色,黄鹂徒有好音,却没有多少人去欣赏。 C颈联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行事。“频烦”犹频繁,多次。“天下计”指统一中国、兴复汉室的计策。“两朝”指东汉和蜀汉。“开”指开创,“济”是扶助。 D诗的前四句写祠堂之景,后四句写丞相之事。全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赞颂,寄托了诗人忧民忧国、痛感济世无人的哀伤。 7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参考此说,说说“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联里哪两个字跟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并简要分析。 三、小阅读-课外 8在蜀相中,杜甫称赞诸葛亮的功业,那你最佩服和崇敬诸葛亮的哪一方面? 四、情景默写 9蜀

6、相 (1)蜀相中“_?_”两句诗人运用带有咏叹情调的自问自答句式,追思缅怀,奠定了全诗悲凉的感情基调。 (2)蜀相中描写祠堂内幽静的春景的诗句:“_,_。” (3)蜀相中写诸葛亮才智和功业的诗句:“_,_。” 10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相中以乐景写哀情的两句是“_,_”。 (2)蜀相中的“_,_”两句,以高度凝练的语言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和才德。 参考答案 1D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的综合赏析能力。 D.“充分体现了杜诗奔放飘逸的风格”错误,应是充分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故选D。 2D 3“自”“空”两字跟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

7、自,空自,独自;空,徒然。阶前青草独自呈现出一片盎然春色,可惜无人光顾,无人欣赏;隔着树叶,黄鹂徒然传出动听的歌声,可惜无人倾听。营造了丞相祠堂凄凉、冷落的气氛,寓情于景(以乐景衬哀情),蕴含了诗人瞻仰祠堂时无比感伤之情。 【分析】 2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D.“这里的英雄不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追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分析错误,“英雄”,这里泛指,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追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这尾联两句承接着五、六句,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崇高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 故选D。 3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 第二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所描绘的这些景

8、物,色彩鲜明,音韵浏亮,静动相衬,恬淡自然,无限美妙地表现出武侯祠内那春意盎然的景象。但由“春色”“空好音”可知,盎然的春色,动听的歌声,可惜无人倾听,由此可得出丞相祠堂凄凉、冷落的氛围,这种意境氛围烘托的自然是诗人内心的无比感伤之情。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这种手法叫以乐景衬哀情。由此可知“空”“自”二字与境界关系最为密切。“自”和“空”互文,刻画出一种静态和静境。诗人将自己的主观情意渗进了客观景物之中,使景中生意,把自己内心的忧伤从景物描写中传达出来,反映出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透过这种爱国思想的折射,诗人眼中的诸葛亮形象就更加光彩照人。 4B 5同意“荒凉”说。阶前的草一到春天便是一片碧绿,

9、年年如此,可它为谁而绿呢?隔叶的黄鹂叫得那么动听,可有谁听呢?“自”“空”二字写出“碧草”“黄鹂”无人欣赏的现实,渲染出祠庙凄凉、冷落的气氛。诗歌借景抒情,以祠庙的荒凉衬托诗人此时内心的荒凉,含有感伤的意味。 同意“盎然”说。繁茂的阶前碧草把台阶都映得发绿,藏在深树枝叶后的黄鹂自由自在地婉转啼鸣。诗句写出祠庙春景的美好、生机盎然。“自”“空”二字表明,虽有这盎然的春景,但诗人并无暇欣赏,加倍突出诗人对诸葛亮的景仰、崇敬之情。 【分析】 4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B“一个寻字表明祠堂位置难找”错误,写祠堂是为了写人,一个“寻”字可以看出诗人是特意前去,突出表达对诸葛亮的追思、仰慕

10、和钦敬的感情。 故选B。 5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形象和炼句的能力。 答题的时候,要先明确观点,即“同意荒凉之说”或“同意盎然之说”,然后结合诗句中景物的特点以及要表达的情感陈述理由。 如选择“荒凉”,就要从景物形象中品味出荒凉之意。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意思是“碧草映照石阶自有一片春色,黄鹂在密叶间空有美妙歌声”,“自”“空”是说尽管碧草映阶,不过自为春色;虽然黄鹂还在啼啭,亦不过空作好音,物是人非,先哲已去,如今遭逢乱世,没有了像诸葛亮那样的济世英才,因而心中涌起无限的感伤和凄凉,面对眼前景象,思祠中之人,看见满院萋萋碧草,却觉得寂寞之心难言,闻数声黄鹂鸣声,却倍感荒凉之境无

11、限。他并无心赏玩、倾听,因为他所景仰的人物已不可得见。所以写“碧草自为春色”“黄鹂徒然鸣叫”渲染出祠庙凄凉、冷落的气氛。 如选择“盎然”,就要从景物形象中品出盎然之意。“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写“碧草”“黄鹂”,“碧”“黄”色彩鲜明;碧草映阶,黄鹂好音,静动相衬,恬淡自然,无限美妙地表现出武侯祠内那春意盎然的景象。诗人用“自”“空”两个字表明自己无意欣赏这美妙春色,原因是敬仰的人不在,以此衬托出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之情。 6C 7“自”“空”两字跟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碧草映阶、黄鹂隔叶,本是一种赏心悦目的景象,然而用“自”“空”两字修饰,则所含之情就大有转折:阶前的草一到春天便是一片

12、碧绿,年年如此,可它为谁而绿呢?隔叶的黄鹂叫得那么婉转动听,可有谁听呢?借此突出了诸葛武侯祠的寂寞、荒凉、凄清,由此自然使人生出感物怀人之意。 【分析】 6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C.“两朝指东汉和蜀汉”错误,“两朝”,指蜀先主刘备和后主刘禅两代。 故选C。 7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字的能力。 蜀相是唐代诗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此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诗中既有尊蜀正统的观念,又有才困时艰的感慨,字里行间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怀。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

13、音”所描绘的这些景物,色彩鲜明,音韵浏亮,静动相衬,恬淡自然,无限美妙地表现出武侯祠内那春意盎然的景象。然而,自然界的春天来了,祖国中兴的希望却非常渺茫。想到这里,诗人不免又产生了一种哀愁惆怅的感觉,因此说是“自春色”、“空好音”。“自”和“空”互文,跟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刻画出一种静态和静境。阶前的草一到春天便是一片碧绿,年年如此,可它为谁而绿呢?隔叶的黄鹂叫得那么婉转动听,可有谁听呢?诗人将自己的主观情意渗进了客观景物之中,使景中生意,把自己内心的忧伤从景物描写中传达出来,借此突出了诸葛武侯祠的寂寞、荒凉、凄清,由此自然使人生出感物怀人之意。反映出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透过这种爱国思想的

14、折射,诗人眼中的诸葛亮形象就更加光彩照人。 【点睛】 炼字是诗歌鉴赏的高频考点,所炼之字往往是在该诗句中最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比如动词、形容词、数词、修饰词语、表示声音和颜色的词语等。答题时,先要解词释句,然后指明手法,最后分析表达效果;分析表达效果时要将词语放回到诗句中,体会其表情达意上的妙处。 8我最佩服诸葛亮的雄才大略。诸葛亮上知天文,下识地理,料事如神,在刘备三顾草庐时,按当时的局势就能布出三分天下战略目标,是古代中凤毛麟角的顶尖智者之一。借东风、排八卦阵、草船借箭让无数智者自叹不如。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进行个性化解读的能力。 蜀相中杜甫称赞诸葛亮“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

15、开济老臣心”,既生动地表达出诸葛武侯的雄才大略、报国苦衷和生平业绩,也生动地表现出他忠贞不渝、坚毅不拔的精神品格。同时还郑重地道出诗人所以景仰诸葛武侯的缘由。 考生可以从中选择一个角度来写,也可以凭借自己对诸葛亮的了解给出其他答案。不过一定要符合诸葛亮的人物特征。可以崇拜他的“忠”,也可以崇拜他的对天下形式的大局观,也可以崇拜他对人心的了解和掌握、对人能力的合理利用,也可以崇拜他的责任和执着。然后举出相应事例来论证。 9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祠、柏、映、阶、鹂、频烦、济。 10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默写易错的字词有:映阶、鹂、频烦、济。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