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广东省中考历史第14单元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题纲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65044523 上传时间:2022-03-2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9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最新】广东省中考历史第14单元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题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最新】广东省中考历史第14单元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题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最新】广东省中考历史第14单元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题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最新】广东省中考历史第14单元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题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广东省中考历史第14单元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题纲(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品历史备考资料(精校版) 第14单元: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考什么?-考点表述考点全解考点一: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时间: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思想方面: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起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政治方面: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2、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组织方面: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考点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背景: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随后,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意义: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评价: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的逐步推行,是从中国农村生产力实际出发,适应

3、了中国的农村生产力。这样一种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促进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考点三: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建立: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后来,增设了海南经济特区。作用和影响:特区的建立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突破口,促进了对外开放政策实施,促进了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加速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使中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考点四: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

4、论的形成: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针对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提出“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1982年,中共12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7年,中共13大上,他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作出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邓小平理论的意义: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1997年

5、,中共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问题导学1.如何评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思想基础。2.什么是改革开放?2.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改革开放即: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对内改革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大大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在城市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对外开放主要是为了吸引国外先进的生产经验、资金、技术等,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经济特区沿

6、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3.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对我们有什么启示?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易错警示1.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标志“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但不等于是改革开放的开始。改革开放开端的标志事件是: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改变土地公有制,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而没有所有权,经营方式改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怎样考?-中考热身【例1】(汕尾市中考题)邓小平评价某次会议:“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这次会议是( )A中

7、共七大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解题思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答案】D【例2】(湖北鄂州市中考题)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档案室里有这样一份档案(如下表)。请你仔细阅读,然后分析下表中农民收入增加的主要原因( )时间粮食产量人均口粮人均分配收入1976年35000斤230斤32元1979年132300斤800斤200元A新中国成立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C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 D土地改革完成【解题思

8、路】表格中数据说明:改革开放后的1979年比改革开放前的1976年,人均口粮增加570斤,人均分配收入增加168元。之所以有那么大幅度的增长,是因为1978年以后小岗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答案】B【例3】(深圳市中考题)材料:5月,中国社科院公布了2014年度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行榜,深圳首次超越香港位列第一。摘自深圳商报6月9日问题:材料中深圳的崛起,主要得益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哪项决策?为了保持这一优势地位,你认为深圳应该继续发扬哪些特区精神?【解题思路】这是用“深圳城市综合竞争力位列第一”的新材料来考查“改革开放”知识点。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

9、她在短短30多年中,从一个边陲小县发展成为“城市综合竞争力位列全国第一”的成就,无疑是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深圳发展经验证明:只要不断地开拓创新才能保持深圳的优势。【答案】决策:改革开放; 精神:开拓创新;团结奉献;敢闯敢干;敢为天下先等。【例4】(镇江市中考题)邓小平理论是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旗帜。下列哪次会议首次使用了“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称谓( )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C中共十五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解题思路】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地位确立的会议,考查学生准确区分中共历史上重大会议 及其主要内容的能力,容易混淆,难度较大。中共七大主要是争取抗战最后胜利及胜利后

10、中国革命发展方向问题;中国八大主要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是探索中的良好开端;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时期的转折点,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改进党章,成为中国建设的指导思想。【答案】C【例5】(徐州市中考题)1992 年陪同邓小平巡视的陈开枝这样比喻:“南巡就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它看着船的方向有问题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航船摆正了。”(陈伟国中学历史教学设计研究)“航船摆正了”的含义是A.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回归单一计划经济模式C.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 D.广东设立首批经济特区【解题思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市场经济的逐渐发展,我国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逐渐被

11、人们关注,引发讨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进入瓶颈时期。邓小平南方谈话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计划和市场都是社会主义的经济手段。这就明确了人们对市场经济的模糊认识,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新阶段。由材料中的“退役的老船长”可看出,此时邓小平已经卸任,“航船摆正了”的含义是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故本题选择C。其它选项:A、D 主要时间与“1992 年”不符;B 在内容表达上错误,均不符题意,排除。【答案】C如何备考?-应考训练 一考点过关:自我评价共29空填写正确 空正确率 %1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1978年,思想理论

12、界展开了一场 真理标准 问题的讨论,使人们都认识到,只有 实践 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2.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 邓小平 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 改革开放 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

13、代化建设的新时期。4.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随后,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中国的改革先从 农村 开始。5.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后来,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渐扩大,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形成。6.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邓小平。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7年,邓小平为党的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14、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党的十三大根据邓小平的设想,作出了的战略部署。7.邓小平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这一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1992年,党的十四大高度评价了邓小平的理论,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1997年,党的十五大通过的党章规定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二基础演练:自我评价共20题正确 题正确率 %1.最近,国外一位学者提出了“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的观点,某中学历史学习小组借用这句话设计了右边这张主题演讲的图片。1978年中国发

15、生的重大事件是( )A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B文化大革命结束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此“新”字的含义是()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入城市,开始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A B C D3.著名史学家胡绳认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共党史上的地位类似于 (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4.下列哪些历史事件对思想解放产生了重大影响()百家争鸣;新文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16、真理标准问题讨论A B C D5. 1978年,安徽省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率先实行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在天遇大旱的情况下,18户农民苦干一年,结果粮食获得大丰收。小岗村的其他农户受灾减产。造成这种区别的主要原因是( )A旱情不一样 B.生产的积极性不一样C.使用的生产工具有很大的区别 D.劳动的时间不一样6.右边是某县粮食产量变化表。粮食产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实施对外开放战略 B.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完善市场经济体制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7.我国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是对所有制的重大变革 B适应了中国农村目前生产力水平C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最高形式 D是党中央调整

17、产业结构的重大举措8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我国对外开放的突破口是(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兴建经济特区 C建立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 D开发上海浦东91980年,我国在广东省建立的经济特区有()深圳珠海汕头厦门A B C D10.在一座城市市委门前,有一座标志性的雕像名为拓荒牛,这座城市就是在改革开放中,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的( )A.汕头 B.深圳C.珠海 D.厦门11.我国逐步形成了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A.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

18、市经济特区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C.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D.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西部12.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实质是( )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B.增强农村和城市经济活力C.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13.小超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圳、珠海特区的发展”、“邓小平画像”的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是 ( ) A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现代中国农村巨变 D社会主义探索中的失误与成功14. 在革命战争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

19、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两者的共同点是( )A. 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革命道路 B. 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C. 以阶级斗争为纲 D.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5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在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民族振兴之路。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西安事变发生后,确定和平解决的方针 抗战胜利前夕,提出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八大以后,提出总路线 中共十一届三全会,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A B C D16.原苏联某总理在评价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时说:“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

20、目的成就,中国正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进。”这条正确的道路是( )A.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B.照搬斯大林模式的道路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D.人民公社化道路17.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 )A.毛泽东思想 B.马克思主义理论 C.空想社会主义 D.邓小平理论18.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遇到姓“社”姓“资”等问题的困扰。对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B.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的讲话C.中共十三大报告 D.邓小平视察南方时的谈话19.在革命战争年代,以毛泽

21、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的共同点是( )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革命道路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以阶级斗争为纲 D.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20.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三综合提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九五三年将是我国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国家建设包括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文化建设,而以经济建设为基础。”“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

22、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人民日报1953年元旦社论 材料二:“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 “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实行四个现代化,大幅度地提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 人民日报1979年元旦社论材料三:“在边远地区、落后地区和贫困地区,群众要求包产到户的,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

23、持稳定;在一般地区,已经实行包产到户的,如果群众不要求改变,就应当允许继续实行。”1980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通知问题一: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指的是什么?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而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什么?问题一:最高利益:实现工业化;建设规划:第一个五年计划。问题二:材料二中“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因何而起?请指出“战略转变”前后,党的工作重心分别是什么?问题二:因何而起: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了。转变前工作重心:阶级斗争。转变后工作重心:经济建设。问题三:结合材料三回答:为了改变农村落后的生产面貌,农民作出了何种尝

24、试?通过这些尝试而逐步形成的农村改革制度叫什么?这种制度的全面推行,使农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问题三:尝试:“包产到户”或“包干到户”。制度: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变化: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农村生产力得到了发展;农村面貌发生了改变。问题四: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应该遵循什么规律?问题四:生产关系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2.图片见证历史,图片诉说历史。 新中国成立至今,虽然几经风雨六十余载,却走过了一个不断完善、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复兴之路。阅读图片,回答问题。 图1 1949年开国大典 图2 1956年工商界代表向毛主席报喜 图3 1978年

2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图4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问题一:阅读图l,说一说为什么新中国的成立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问题一: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问题二:图2反映了三大改造中的哪一项内容?这次改造中的创举是什么?为什么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问题二:内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创举:实行赎买政策。建立: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化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的标志。问题三:图3中的会议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这次会议在思想、政治、组织上各做出了怎样的重要决定?问题三:思想:确定了解放思想、

26、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政治:作出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组织: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问题四:简述图4中邓小平南巡讲话,为深圳特区的进一步发展起了什么推动作用?问题四:肯定了深圳作为改革开放“试验场”和“先行者”地位,为深圳特区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注入生机与活力。3.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1840年以来,中国人中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材料二:图1

27、 毛泽东等在天安门城楼 图2 邓小平和陈云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材料三:梦想连接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没有正确的道路,就无法汇聚各方的力量,再美好的梦想也无法实现。实现“中国梦”需要坚持正确的道路。 深圳特区报问题一:中国近代史上哪一事件首先实践了“西方新型工业的梦想”?简述其产生的积极意义?问题一:洋务运动;积极意义:引进了机器工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问题二:为了实现“有西方的民主制度”的梦想,近代中国的仁人志士进行了不懈努力。什么事件最终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问题二:辛亥革命。问题三:图1

28、标志着中国人民什么梦想的实现?为了追求新的梦想,图2中的会议作出了怎样的战略决策?问题三: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结束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国家独立,人民当家作主(言之有理即可)。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问题四:进入新时代,为了实现“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能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应该走什么道路?问题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问题五:结合以上材料,中华民族复兴之梦的探索历程给你怎样的启示?问题五:启示: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艰难曲折,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赢得民族独立才能实现民族振兴,要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等。 【

29、 第14单元: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答案【中考热身】【考点过关】【基础演练】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题号1617181920答案【综合提高】 【第14单元“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课后巩固作业】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的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维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材料二:联产承包责任制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1983年1

30、月)材料三:1978年后,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连年获得丰收。农民高兴的说:“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问题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召开的?问题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什么伟大决策?问题三:材料二中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哪里开始实行的?问题四:材料三提到“1978年后,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连年获得丰收。”你认为原因是什么?问题五:从材料一到材料三的变化,请你谈谈实行什么政策才能使我们国家走向富强之路? 2.阅读下列歌词,回答问题。材料一:东方红,太阳升,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的大救星。- 选自歌曲东方红材料二:一九七九年,那是个春天,有一

31、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选自歌曲春天的故事问题一:材料一歌颂的“大救星”是谁?问题二:材料二中的“老人”是谁?问题三:“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一夜崛起的城市”是哪座城市?问题四:我国在改革开放中形成了怎样对外开放格局?问题五:材料中的两个伟人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都有哪些功绩?3.曾在全国热播的电视连续剧金婚,以编年体的形式描写了一对普通的中国夫妇(佟志和文丽)50年的婚姻生活,同时也折射出新中国半个世纪以来的社会变迁。请从下列镜头回放中,挖掘出相关历史信息,回答问

32、题: 镜头一:第4集:1958年,庄嫂生下儿子取名“跃进”。镜头二:第12集:男主角佟志和造反派小将们有这样一段对话:佟志说:“最高指示,要文斗不要武斗!”造反派小将们将佟志夫妇推向门边站着,一边高喊:“最高指示,打倒一切反动派!”镜头三:第36集:1991年工厂要和港商合资,动员职工买股票。问题一:庄嫂给儿子取名“跃进”,可以从中推断当时全国正在掀起什么运动?问题二:镜头二发生在哪一历史事件时期?该事件结束的标志是什么?问题三:镜头三反映了改革开放后的社会现象,改革开放是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伟大决策?该会议确立了以谁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问题四:以上三组镜头反映了新中国的历史变迁,我们可以从

33、中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 【第14单元“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课后巩固作业】答案 1.问题一: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思想理论界展开的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做了思想准备。问题二: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问题三:农村。问题四: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农民积极性被大大调动起来了。问题五:改革开放。2.问题一:“大救星”是毛泽东。问题二:“老人”是邓小平。问题三:设立经济特区;深圳。问题四: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特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问题五: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在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找到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突飞猛进。3.问题一:“大跃进”。问题二:文化大革命时期。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问题三: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问题四:要遵循客观经济发展规律;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坚持改革开放。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