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烧垃圾的危害基础教育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65029355 上传时间:2022-03-2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8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焚烧垃圾的危害基础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焚烧垃圾的危害基础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焚烧垃圾的危害基础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焚烧垃圾的危害基础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焚烧垃圾的危害基础教育(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垃圾焚烧的危害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多的提高,因此垃圾量也在增长。而值得让我们关注的是垃圾的处理方法,我所知道的处理方法一般都是直接把垃圾焚烧或者统一在一个地方进行掩埋。也有一些垃圾运到垃圾焚烧厂去,用垃圾焚烧的方法来发电。目前,国际有关研究环境方面的科学家都非常关注垃圾的处理方法。关键词:垃圾焚烧 、危害一、 乡镇处理垃圾的方法自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而我国的人口确实太多了,导致各乡镇的垃圾越来越多,但由于乡镇的经济发展没有城市的经济发展那么快,因此对于垃圾的处理方法很多都不是以前传统填埋的处理方法,因为, 填埋,作为最

2、传统的垃圾处理技术,以往没有做防渗处理,地下水的污染严重,后来做了防渗处理,但渗出液、臭气、甲烷气体等带来的二次污染,还是严重影响空气质量,排放到大气中又会产生温室效应。近年来,随着对填埋场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臭味、蚊蝇问题有所改善,排放渗沥液COD限制要求一直在提高。于是,一面是业内人士发出净化标准过高的抱怨,一面是巨大的垃圾负荷让填埋场不堪重负。现在一般都是运到一个人烟稀少或者在垃圾堆放处的地方进行焚烧处理。在乡村的地方就更加直接了,有些垃圾被人们就地焚烧。以下图片为一些乡镇的垃圾焚烧:二、各国对垃圾焚烧厂的态度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发展迅猛、城市扩张、城区膨胀、人口爆增,生活垃圾处理这个过去的

3、小问题已经演变成为困扰各级城市管理者的巨大难题。以北京为例,目前年产垃圾约为500万吨,散布在城郊的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各种新旧垃圾填埋处理场共有4000余座,形成了“垃圾包围城市”的严峻势态。 传统的垃圾填埋措施, 由于具有占地面积大,污染水体,散发臭气,污染空气,使得人们都在探索各种有效的垃圾处理措施。其中一种近年来在欧美大力限制和关停的垃圾焚烧和发电措施,在国内却被用“环保和节能”的名义,在各大、中城市被推广或者计划实施。其实垃圾焚烧的“环保和节能”,更像是利益集团为出卖焚烧炉获取自己利益所设立的一个幌子,他们只是给一个严重污染环境的技术带了个绿帽子而已! 垃圾焚烧发电的所谓优势据固

4、焚派的观点,厂房占地少,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垃圾的减容减量化程度高,垃圾处理彻底;设备运行全天候全封闭,基本无二次污染;焚烧炉的适用范围很广,能处理多种垃圾,且大多数焚烧技术不需对垃圾进行预处理;垃圾焚烧的余热可产生蒸汽用于发电、供热,节约能源。说白了,也就是焚烧垃圾后可以减少垃圾的体积,减少填埋量,还可以在补充燃料(一般是煤)的情况下附带利用垃圾燃烧的产生的热能发电。不过,垃圾焚烧所带来的好处并不象有些专家们鼓吹的那样美好。其实,垃圾焚烧这个所谓的“环保节能技术”在国际上已经成了昨日的黄花。1985年,美国有超过137座垃圾焚烧炉兴建计划被取消;1992年,加拿大安大略省通过了焚烧炉使用的禁

5、令;1996年北美洲五大湖52个焚化炉停止运行;德国、荷兰、比利时等欧洲国家也相继颁布“焚烧炉禁建令”;1998年,日本永久关闭了2000多座工业废物焚烧炉,到2000年7月,日本已有4600座垃圾焚烧设施停止使用;即使是经济不是很发达的菲律宾也颁布了垃圾焚烧设施建设的禁令。2007年,原国家环保总局要求海淀区六里屯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缓建。下图是垃圾焚烧发电厂流程示意图和简单流程图:三、 有关专家针对垃圾焚烧带来的危害的调查日本的野友先生对日本10年中癌症死亡调查统计结果发现,在垃圾焚烧场约1.2公里半径以内地区的死亡人数,比1.2公里半径以外地区的死亡人数多1.2倍;德国把焚烧厂边界至居民区距

6、离定为1公里;英国科学家历时11年对9565个垃圾场附近出生的820万个婴儿进行调查,发现缺陷类病态的婴儿比外围明显增多。全国政协委员周晋峰在其提案中说:“关注的焦点是垃圾焚烧产生的二恶英的致癌性和致畸性。二恶英是含氯及碳氢化合物(塑料制品等)在燃烧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强致癌性、生殖毒性、免疫毒性和内分泌毒性,毒性相当于氰化钾的1000倍,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已将其列为一级致癌物。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由于有机物多(果皮及剩饭菜等),含水量较大而热值较低,在焚烧过程中难以达到理想高温,并且含大量塑料袋及餐盒等塑料制品,在焚烧时更易产生二恶英。”国内环保著名专家赵章元对媒体说过,“鉴于垃圾填埋的弊病,国内

7、外都在寻找另一种更为有效的垃圾处理方式,其中之一就是焚烧。应该说,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垃圾焚烧都已经搞了很多年,都在试建不产生污染的焚烧炉,但至今都没有满意的成果。主要还是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恶英的处理问题。二恶英是一种难降解的致癌物,它主要是垃圾燃烧排放物降温时经过850200度之间时生成的;降温速度越快,生成的就越少。建垃圾焚烧厂是有风险的,即便是采取了最先进技术也不一定能够改善环境质量。国内外多年实践表明,防止被焚烧的气体在急剧降温过程中产生二恶英的技术以及吸附消纳二恶英的技术,虽然在理论上是清楚的,但在实践中的效果至今尚不能令人满意,而失败的教训却很多。如果希望利用这个热量来发电,

8、就更不可能很快地降温。对于一种科研试制的产品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来验证,如果目前就说垃圾焚烧可以做到没有任何污染,还为时过早。在目前条件下,即使相距垃圾填埋场及焚烧厂下风向(或下游)达到500米现行标准,也还是谁都不敢说无影响。”对于难降解的有害气体,在人体内有累积效应,时间长了,就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赵教授的观点,揭示了国外禁止垃圾焚烧的根本原因。焚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恶英,具有强致癌性、生殖毒性、免疫毒性和内分泌毒性,毒性相当于氰化钾的1000倍,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已将其列为一级致癌物。即便北京市市政管委副主任陈玲通过媒体表示:“我们根据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持续稳定运行,把二恶英控制在环

9、保标准内,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但中国科学院环科所专家赵章元认为:“二恶英这个污染物毒性太大,它是一级致癌物,最讨厌的就是它难降解,它的半衰期是14年到273年,到了人体内就积累,你的标准再低,它最后还是致癌的。二噁英是毒性最大的化合物之一,其毒性是氰化物的130倍、砒霜的900倍,有世纪之毒之称,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已将其列为人类一级致癌物。 除了剧毒之外,二噁英之所以可怕是因为它溶于脂肪,难以降解,半衰期时间长,属于持久性污染物,一旦进入人体,7年10年都很难排出,而一旦累计到一定程度,就会致人死地所以我们要慎重。”“况且中国目前的环保设备管理状况,实现不了那些条件。我以前曾经相信,在没有人的

10、地方,建个焚烧厂是可行的,现在,我不这么想了。”正因为这样,近年来赵章元始终坚定地站在反垃圾焚烧的第一线。如何控制二恶英亦成世界性难题。加之中国多无垃圾分类,含水量极高,若无辅助措施,炉膛内烟气很难始终维持在不产生二恶英所要求的850900。根据一些公开的数据和报道,作为垃圾焚烧第一大国的日本,尽管采取了严格的标准,但仍然是二噁英排放第一大国,空气里二噁英的含量是其他工业国家的10倍。美国环境保护署曾向公众发表了一份报告,报告指出,在普通美国人体内发现的二恶英水平已经达到或接近于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的水平。正是因为这份报告,垃圾焚烧厂在美国逐步失去市场,目前,全球发达国家的垃圾焚烧厂在不断关

11、停,新上项目更是处于基本停滞的状况,但是新兴国家,由于正在给垃圾寻找出路,它们却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市场。垃圾焚烧污染无法被有效控制;在国际上,垃圾焚烧厂被公认为最危险的污染源,其污染危害性在于:(1)垃圾焚烧实质上属于一种污染转移,是各国环保政策所不允许的;(2)目前公认二恶英为一级致癌物,具有持久性、生物积累性和放大性;(3)在日本、西欧等国垃圾焚烧实践多年,焚烧厂污染引起癌症高发显著,环境安全距离大大超过相关环评报告中设计的“300米”;(4)有毒污染物并不会因废气排放控制技术而消失,废气过滤控制,只能使污染物转移到焚烧产生的飞灰和炉渣中,仍存在不小的污染风险;发生在世界各地的垃圾焚烧产生的

12、二噁英污染事件,让各国都加强了对垃圾焚烧厂的管理和监控,并将垃圾的源头减量和分类回收作为焚烧处理的前提条件。统计显示,美国的生活垃圾焚化炉从最高峰时的171座减少到了目前的102座,并从1995年起再没有新建过一座垃圾焚烧厂。焚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恶英,具有强致癌性、生殖毒性、免疫毒性和内分泌毒性,毒性相当于氰化钾的1000倍,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已将其列为一级致癌物。北京市政府参事、垃圾处理专家王维平坦言,北京市在垃圾处理费用上的支出绝大部分确实用在了环卫作业或建设新的垃圾处理设施方面,而按照他设想垃圾管理理 念,从源头减少垃圾产生才是垃圾处理的最高境界,但在目前巨大的末端垃圾处理压力下,选择焚烧实

13、属无奈之举。尽管大部分社区都放置了分类垃圾桶,但环境学者李皓认为,分类垃圾筒只是一种形式,而垃圾最终是否能被分类,关键在于每一类 垃圾要与它后面的运输和处理挂钩,这正是目前国内的垃圾分类所缺乏的。四、一些人认为垃圾不能一烧了之每个人都讨厌垃圾,但每个人又都每天制造着垃圾,垃圾问题我们无法回避。但是在寻求解决之道时我们遇到了一场争论,让人高兴的是,环保部门在这一问题上充分重视民意,及时叫停了海淀六里屯焚烧厂的建设,要求对垃圾焚烧厂的安全性进行进一步论证。这本身就是一个进步,充分体现了政府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城市垃圾是伴随着城市化、工业化产生的一种文明病。事实证明,仅仅靠某几项技术并不能让垃

14、圾山从我们眼前消失,弄得不好,还会带来巨大的风险。只有引导人们改变不合理的消费方式、生活方式,减少垃圾的产生,提高垃圾的循环利用率,才能避免垃圾围城的现象愈演愈烈。德国、瑞士、日本等国家在垃圾焚烧导致污染后更多地采取了垃圾分类和回收,垃圾量大幅度减少,有的甚至减少一半以上,在这一点上,部分地区已经在垃圾中转站增加分拣设施,但是仅有这样恐怕是不够的,我们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处在城市化、工业化高峰期的中国,在垃圾处理上面临更大的压力,我们必须多管齐下,标本兼治,这需要有新的技术,更需要创新的制度。下面是一些相关人员的调查结果:五、对于不得不建立垃圾焚烧厂的解决方法如果不得不建立垃圾焚烧厂,厂址的选

15、择还是要注意科学论证慎重选址同时要利用传统的风水学的智慧。以北京为例,对于北京来说冬季的主流风向是西北风,夏季的主流风向是东南风,如果把一个大量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垃圾焚烧厂选择在西北和东南,对于大气和水体的污染都是十分严峻的。特别是冬季,植被吸收毒素和二氧化碳的能力大为降低,在西北面和北面如果设立垃圾焚烧厂会对北京的环境产生极为恶劣的影响。在北面和西北面是北京上风上水的地方,在此方位设立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或者放毒素的垃圾焚烧厂也是严重违背风水学原则的举措。垃圾焚烧厂直接危害的是方圆至少五公里范围内的人群,半衰期为4年到273年才能降解的焚烧产生的剧毒物质二恶英等毒物,漂浮在北京的上空,沉降到地

16、面,长年累月作用的结果,这一毒物对健康的影响,使全北京城的居民都无一能够幸免。解决城市垃圾的最佳方法不是焚烧而是综合利用,据业内人士测算,目前中国可回收利用的再生资源价值约3000亿元。可事实上,除废钢铁的回收率较高外,废塑料的回收率为25%,废橡胶的回收率为32%,废纸的回收率为35%,废玻璃的回收率只有13%中国对废旧资源的利用水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其实垃圾中的蕴含着巨大的财富,不能一烧了之。填埋也好,垃圾焚烧也罢,都不是解决垃圾问题的最佳方法。国际上目前比较推崇的做法是综合利用处理,这也是今后垃圾处理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所谓综合利用处理就是先把垃圾分类,再将不同类别的垃圾利用起来。关于垃圾

17、分类问题,在环保志愿者的推进下,已经实践了多年,但遗憾的是只有较少的小区取得了实效,绝大多数小区都没有坚持下来或效果不佳。如果有关部门能够拿出花费巨资买焚烧炉建立垃圾焚烧处理厂的热情来推广小区垃圾分类,把花在垃圾焚烧上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宣传、倡导和实施垃圾分类和综合利用,垃圾综合利用这件事情一定能够办成,这才是真正的环保与节能,不仅回收利用价值几千亿的资源,还可以向联合国出售因不焚烧垃圾而节约的CO2的排放指标,同时避免焚烧垃圾而导致的对大气的毒害污染,让人民享受洁凈的空气。垃圾分类处理,政府有关部门完全可以在政策法规层面支持,同时把花在垃圾焚烧上的资金用于扶持相关企业在垃圾产生的源头小区

18、入手进行分类或分拣处理。在小区建立垃圾分类设施,促进鼓励居民进行垃圾分类,这样就可以把垃圾中的资源直接分类再回收利用起来。根据小区的实际,在推广垃圾分类处理的初期,可以考虑以小区为单位,增设垃圾分拣处理站,吸纳大量社会人员就业,担当垃圾分拣工,把小区的所有垃圾,利用人工来分类分拣,回收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资源,实在不能利用的垃圾再送去合格的不渗漏的垃圾填埋场填埋,以免再次出现目前的垃圾填埋场渗漏污染地下水的情况。另外,政府有关部门可以采取类似目前已经行之有效的限塑令的方式来限制过度包装,限制未经处理的蔬菜进入居民消费的环节等有效措施在源头上减少垃圾的产生。总之,垃圾焚烧处理的措施在全国实施应该小心谨慎,并请不要给它带上“环保节能”的绿帽子;如果不得已而暂时为之,那么在选址时就要尊重科学和中国的传统的文化和风水观,严禁在上风上水的地方建设垃圾焚烧处理厂。13教学辅导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