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案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65014566 上传时间:2022-03-22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8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案(3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 八 单 元本组教材以“走近毛泽东”为专题,安排了长征、开国大典、青山处处埋忠骨、毛主席在花山四篇课文。这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毛泽东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读后,让人深深地感到毛泽东他是杰出的诗人,他是伟大的领袖,他是慈爱的父亲,他和普通的群众在一起。走近毛泽东,让学生去感受他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是本组教学的主要目标,同时,在感受的过程中,要重点协助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习场面描写和人物描写的一些基本方法。感受毛泽东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对学生来说,有诸多困难,加上本组是本册的最后一组教材,更要注重已有语文水平的综合使用。教学时,一是要尽可能地组织学生搜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以协

2、助学生读懂课文;二是要尽可能地协助学生使用已获得的知识和方法自渎课文;三是要注意把握理解的要求,不要盲目求深求透。25 七律长征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理解诗句内容,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2)理解3个生字,学会3个生字;解释“只等闲、尽开颜、万水千山”的意思;并且体会词语在诗句中所含有的思想感情。(3)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注重形象感悟,引导学生感悟课文中诗句的意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红军在长征中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教学重点:1弄懂诗

3、句中词语的意思,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弄懂诗句中词语的意思,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 一 课 时 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2了解课文的大意。教学重点:了解课文的大意。教学难点:理解诗句中词语的意思。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请大家回忆我们以前学习过哪些描写红军长征的文章?你能谈谈自己的感受吗?2在我国的革命历程中,有一次伟大的壮举,有一座不朽的丰碑,那就是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3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七律长征。二、解题,补充课外资料。1读了课题,你查找了哪些与长征相关的资料?(1)介绍相关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资料。1934

4、年,因为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错误,导致了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不得不离开中央苏区根据地,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北上抗日。在长征的途中,党中央召开了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结束了王明错误路线的统治,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2)介绍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路线。教师出示红军长征的地形图。 红军第一方面军在1934年10月从福建西部的长汀、宁化和江西的瑞金等地出发,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甘肃、陕西等十一个省。在整个长征的途中,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历尽了千辛万苦,击败了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连续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根据地。193

5、6年10月,红军第二、四方面军也到达陕北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这首诗就是毛泽东同志在1935年10月长征即将结束的时候写的。(3)介绍相关作者毛泽东的资料。(4)介绍这首诗的体裁。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所谓的七言诗就是七言八句。言,就是字,每行有七个字,一共有八句话。就是七律。七律诗中间四句两两相对应,而且朗读的时候还有和谐的韵律与鲜明的节奏。2教师小结:非常感谢同学们给大家带来的这些资料。通过同学的介绍,我们知道这是一首七言律诗,那么,现在我们自由读读这首诗,体会舒适的韵律与节奏。3学生自由朗读这首诗。4教师小结:这首诗一共有八句话,每两句为一联,分别被称作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三、再读诗句,质疑解疑

6、。1读读全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标画在书上,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2学生质疑。(字词)3根据大家的提问,使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实行自学。4学生汇报交流,集体解疑。 远征:指两万五千里长征。 只等闲:等闲是平平常常的意思。只等闲表现了红军战士不怕艰难险阻、一往无前的精神。 万水千山:“万”和“千”都不是实数,在课文里是指无数的山、无数的水。 逶迤:弯弯曲曲连绵持续的样子。 腾:向上跳跃,起伏跳跃。 细浪:翻着浪花的细流。 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磅礴:气势雄伟。 开颜:脸上露出笑容,内心充满喜悦。5交流解疑后的感受。四、指导朗读,教学生演唱长征。五、布置作业。1思考每句诗的意思。2把不理

7、解的地方标画在书上。 第 二 课 时 教学目标:1理解诗句内容,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2弄懂诗句中词语的意思,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弄懂诗句中词语的意思,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读全诗,领会诗句的意思。1自由朗读全诗,想想这首诗的作者是谁?2作者在怎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这首诗?二、抓字眼、明诗意;想诗境,悟诗情。1学习首联。(1)请同学们读读首联,有哪些语句不理解?(2)学生质疑。(3)师生共同解疑。理解“等闲”。表面的意思:等:等于、等同;闲:空闲、闲置;等闲:如同空闲、等于闲置。引申的意思:

8、把这个词带入诗句中,联系上文说说“等闲”的意思。(平常、算不了什么,无足重轻。)理解“只”。(4)读首联,读出语气。(5)同学之间评读。(6)红军战士把什么看作平常的事?(7)长征时,战士们遇到了哪些困难?从这句诗中的哪些词可以体会出来?(理解“千、万”的含义。)(8)红军战士面对困难,有怎样的态度呢?从哪些词与中可以看出不怕困难?(9)用自己的话说说首联的含义。(10)再次朗读首联,想想表现了红军战士什么样的精神?(不畏艰险的大无畏精神)2学习颔联。(1)读读这一联,找出哪些是难以理解的词语?(五岭逶迤、乌蒙磅礴)(2)哪些词是说明红军战士不怕困难的?(3)你是怎样理解“腾细浪”“走泥丸”的

9、?(腾:翻;细浪:细小的浪花。腾细浪:翻着浪花的细流。走:滚动;泥丸,泥球。走泥丸:小泥球在脚下滚动。)(4)练习:把( )比作翻着的细小的浪花。把( )比作( )。(5)再读这一联。用“不仅而且”回答。(不仅写出了长征的艰难,而且表现了红军藐视困难的英雄形象和高大的形象。)朗读颔联。3学习颈联。(1)如果说颔联是千山的写照,那么颈联就是万水的说明。(2)找出不理解的词语。(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铁索:大渡河上的13根铁索。暖:暖的感觉;寒:寒气逼人的感觉。) (3)说说这两句的大意。(4)质疑:为什么说暖、寒?(5)讨论归纳:暖1935年5月,红军巧渡金沙江。金沙江形势险要,敌人控制得很严。

10、但是红军在渡口俘虏了过江侦查的两只敌船,活捉了守卫在对岸的敌兵。不费一枪一弹,夺取了对岸的阵地,使大部队巧渡成功。寒泸定桥高悬在大渡河上,当时桥上的木板已经被敌人抽掉,渡河的勇士们手攀铁索,冒着对岸敌人密集的枪林弹雨前进。不怕流血牺牲,终于夺下了泸定桥。“寒”表现了红军战士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6)再读这一段。体会思想感情。4颔联、颈联的小结。从这两联的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红军不怕远征难”?是怎样看出来的?(1)讨论后回答。(2)这里所说的困难仅仅指千山万水吗?(3)除去这些自然界中的困难,还会遇到那些困难呢?(4)再读这两联,体会思想感情。(5)这两联在写法上有哪些特点呢?(6)学生讨论自

11、学。这两联,两两相对,就被称为对仗。五岭 逶迤 腾 细浪。乌蒙 磅礴 走 泥丸。金沙 水拍 云崖 暖,大渡 桥横 铁索 寒。(7)自由朗读。第 三 课 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1回忆前三联的内容。2想一想前三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有感情地朗读。二、学习尾联。1读尾联。2岷山红军长征翻过的最后一座山。此时,红军战士是一种怎样的心情?3读出这种心情。4理解:(1)更喜:对胜利充满信心。(2)尽开颜:什么人“喜笑颜开?(红一、四方面军以及所有的革命军民)5品读。三、总结全诗。1

12、谈谈你学完全诗后的感受。2那些诗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3红军战士的哪些品质值得你学习?四、吟诵诗句,背诵诗文。1反复朗读课文,运用停顿、节奏、重音等读音技巧,再现诗中意境。入情朗读。(可以采用配乐朗读。)2检查背诵。五、作业。1朗读并背诵。2预习下一课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26开国大典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感受开国大典中,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2)学会3个生字,理解20个词语,学习排比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68自然段。2过程与方法将课文表示顺序的词标出来,理清叙述顺序。3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自豪感。教学重点:体会开国大典盛况,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教学难点:理解含义较深的句子。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 一 课 时教学目标: 1掌握3个生字,理解部分新词。 2掌握课文大意,按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3学习第一段,感受会场上喜庆的气氛。教学重点:掌握课文大意,按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教学难点:学习第一段,感受会场上喜庆的气氛。教学过程:一、解题。1出示课题,读题。2理解题意。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典: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大典:隆重的典礼。3根据课题提出疑问。二、自学。要求:1读通课文,学会字词。2划出课文中解释课题的一句话。3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

14、?划出场面间的连接句。4解决疑难,发现疑难。三、交流。1试说课题意思。2分段。(根据会场、典礼、阅兵、游行四个动人场面可以分为四段。)3交流疑难,解决部分问题。随机学习生字新词。四、阅读(第一段)。1指名分节读课文。2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大典”?3选择一句,读出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4随机学习重点句。五、作业。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第 二 课 时教学目标: 1感受开国大典中,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 2背诵第68自然段。教学重难点:感受开国大典中,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阅读第二段。1理清典礼过程。 默读本段,理一理典礼的过程。 (

15、典礼开始,领导就位)(奏国歌)(毛主席宣布政府成立)(升国旗,鸣礼炮)(宣读公告)简要叙述开国大典的典礼过程。 2自由读,感受人民群众的心情。(激动、兴奋、喜悦。) 3划出反映人们心情的句子,理解基础上练习朗读。用“人民群众为而激动”说话。随机点拨句子:“这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朗读(自豪,扬眉吐气) 4描写人民群众的心情,课文用了哪些方法?比喻:排山倒海的掌声;轰雷似的掌声。排比:四个“传到”。体会排比气势,朗读排比句。5背诵68节。二、阅读第三段。1自由读,用一个词概括阅兵式的特点,划出写人民群众观看阅兵式心情的句子。 2小组合作,交流成果。欢喜和激动的心情表达了怎

16、样的感情?3选读句子。三、作业。1背诵68节。2联系课文内容写排比句: 全场30万人,为_而_;为_而_;为_而_。第 三 课 时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感受开国大典中,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教学难点: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写。 2背诵68节。 二、阅读第四段。 1默读,划出概括节日夜晚北京城景象的一句话。 2理解。 3朗读第14小节,读出欢庆的气氛。 4读结尾两句,领会句子的意思。“两股红流”指什么?这样比喻

17、写出了什么?“光明”指什么?象征什么?读好这两句话,读出内含的意思。 三、总结全文,领会中心。 1连起来说说课文记叙了4个怎样的场面。 2整理语言,归纳主要内容。 3作者为什么反反复复写广场的“红旗”、“红灯”,群众的“掌声”、“欢呼声”?反映了什么思想感情? 4学习“单元提示”。联系这一课的学习,说说怎样凭借主要内容领悟中心思想。 四、作业。(选做) 1摘录、朗诵最令你激动的句子。 2写一写你读后的感受。 3写一段话:1949年10月1日,我站在天安门广场上板书设计: 人海旗浪 奏国歌 宣布立国 26 开国大典 隆重庆典 礼炮轰鸣 庄严 宣读公告 激动 检阅三军 礼节祝贺 游行呼号教学反思:

18、 27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8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一代伟人毛泽东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无产阶级革命家旷达的心胸和无私的情怀。(4)初步领悟一些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2过程与方法 通过与自身小事比较,体会毛主席的伟大情怀。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一代伟人毛泽东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无产阶级革命家旷达的心胸和无私的情怀。教学重点:了解描写人物的方法。教学难点:体会毛泽东丧子后极度悲伤的心情和常人难有的宽广胸怀。教学时间:一课时课前准备:1搜集有关抗美援朝的相关资料。2搜集毛泽东一家为了中国革命胜利而牺牲的六位烈士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出示资

19、料,导入新课。 1师生一起阅读课前收集到的有关抗美援朝的相关资料。 2导入:我们怎能忘记抗美援朝中为了保家卫国浴血奋战而牺牲了的几十万中华儿女?这些中华儿女中有普通劳动人民的子女,也有毛泽东同志深爱的长子毛岸英。二、自主阅读,读通全文。1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拼音,遇到生词查查字典、词典。 2反馈自学情况。 读字词:拟定、殉职、奔赴、踌躇、黯然、功勋读诗句: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3在四人小组内分段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互相帮助,纠正出现的问题。 4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个性阅读,自主感知。 1默读课文,把自己深受感动的部分画下来多读几遍,可以把自己

20、的感受批注在文中。 2学生交流读后感受,教师引导学生重点感知毛主席内心的情感波澜。 (1)毛主席在得知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后,是什么心情?从哪里看出的? “从收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岸英!岸英!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体会要点:岸英从小就颠沛流离,在父亲身边并没有多少时间.慈父毛泽东此时已是近60岁的老人了,老来痛失爱子,使他悲痛欲绝.) (2)当“彭老总请求将遗体运回国”“金日成要求把岸英葬在朝鲜”时,毛主席是什么心情?从哪里看出的?“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

21、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痛吗?他们就不想再见一见儿子的遗容吗?”(体会要点:作为一国的领袖、国家的主席,他强忍悲痛,一切从大局出发,理智地处理了自己的情感。)(3)当毛主席要在电报记录稿上签字时,他是什么心情?从哪里看出来的?“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 “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文稿放在上面.”(体会要点:毛岸英是毛泽东一家为了中国革命胜利而牺牲的六位烈士中的一位,毛主席在做最后的决定时,心底又流露出对亲人的无比眷恋。) (4)当毛主席在记录稿上签字时,他是什么心情?从哪里看出的?“第二天早上,秘书来

22、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放在枕头上的电文稿写着一行醒目的大字: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体会要点:“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铮铮的言语下,是毛主席那宽阔的胸怀和那深深的慈父之情。) 四、感情朗读,深化感悟。师:毛主席把一生奉献给了新中国,奉献给了中国的劳苦大众。此前,他的五位亲人为了中国的革命事业已经相继献出了生命。此时,这位老人又失去了他挚爱的长子,这是多么剜心的疼痛啊!他不说一句话、不吃一口饭,他黯然神伤,他泪水涟涟。但他却毅然决然地把儿子的尸骨留在了远在千里之外的异国他乡,他的爱似山般的厚重,他的情如海般的深邃!他的革命胸怀

23、如海似山!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再一次去体会毛主席他那凡人情感中的伟人风范吧! 五、布置作业,领悟写法。找出本文中人物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侧面描写,并将其中自己喜欢的语句摘抄下来。板书设计:27 青山处处埋忠骨 彭德怀总司令 朝鲜首相金日成 破格运回遗体 埋在朝鲜 毛主席:尊重朝鲜人民意愿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教学反思: 28毛主席在花山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毛主席关心群众生活、处处为群众利益着想的思想作风。 (2)了解课文哪些内容写得详细,哪些内容写得简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拟定自学提纲,并围绕自学提

24、纲组织小组合作学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毛主席的优秀品质,激发学生对领袖的热爱。教学重点: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抓住细节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通过了解毛泽东在花山的三件事,体会毛泽东关心、热爱人民群众的高尚品质。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毛主席是谁吗?他就是领导全国人民建立新中国的领袖,有一首歌叫东方红,唱的是“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这首歌没有专业的词曲作家,是陕北的一位老农发自内心唱出来,唱出了陕北,唱遍了全中国。他的丰功伟绩,说也说不完。这篇课文,讲的就是1948年春夏之交,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从

25、山西前往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的途中,发生在“花山”的几件小事(边说边板书:毛主席在花山)。 二、提出学习要求。这是一篇阅读课文,要求同学们用本单元学过的学习方法独立阅读课文,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完成自学阅读提示中的要求。三、指导学习步骤。1初读课文,解决生字、新词。2再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中心思想。3细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归纳段落大意。4带着问题,精读课文,思考答案。四、学生按学习步骤自学。前20分钟独立学习,然后用10分钟时间安排两人一组讨论。这30分钟的时间里,教师要巡视教室,发现个别问题,予以解决。 五、教师检查学生自学结果。1你解决了哪些生字、新词?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

26、情况,向大家汇报字、词学习情况。 (春夏之交:春季将去、夏季将来的时候,即暮春将去,初夏即来之时。) 夜以继日:晚上接着白天,日夜不停。也作“日以继夜”。 操劳:辛辛苦苦地劳动,费心料理。 干扰:扰乱。 诚恳:真挚恳切。 簸箕:用来簸粮食或撮垃圾等的一种器具,用竹蔑、柳条、铁皮等制成。 吱吱扭扭:象声词。 为难:(1)感到难以应付。(2)作对或刁难。本文取前一义项。 拘束:(1)对人的语言行动加以不必要的限制;过分约束。(2)过分约束自己而显得不自然。本文取后一义项。 旮旯:角落,偏僻的地方。 在行:内行,对某事富有经验。 端详:(1)仔细察看事情的前后经过。(2)庄重安隐。本文取前一义项。)

27、 2课文讲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哪几件事?表现了什么中心思想?你从中受到什么教育?(课文讲了毛主席在花山的3件事。)(第一件事是毛主席在花山时不因为自己的工作而影响乡亲们的正常生活,叫警卫员将集中到村里另外一台碾子上碾米的乡亲们请到自己屋外的碾子上碾米。第二件事是毛主席将一直舍不得喝的茶叶拿出来,让警卫员沏给碾米的乡亲们喝。第三件事是毛主席利用工作间隙,帮助乡亲们推碾子碾米。中心思想:表现了毛主席时刻关心人民生活,时刻以人民的利益为重的伟大精神和作风。从这些事情中,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毛主席对人民群众无微不至的关怀,充分地认识到毛主席为了人民的利益而无私工作的伟大情怀。正因为毛主席无微不至地关心着人

28、民群众,所以他才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所以他所领导的革命才能够成功,才能够取得伟大的胜利。从这篇课文中,我们受到了很深的教育,那就是:关心人民,关心他人,才能赢得人民的支持,赢得他人的拥护。) 3你画了哪些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 (1)他严肃地说:“这会影响群众吃饭的,不能因为我们在这里工作,就影响群众的生活。昨天傍晚,我们一起散步,你也看见了,这个村只有两台石碾,让乡亲们集中到一个碾子上碾米,就会耽误一半人的正常吃饭。”毛主席的这段话有两层意思。一是从正面表明了他对人民群众生活的关心,反映了他对人民群众的关心和爱护;二是进一步从反面来说,说明如果照警卫员那样的做法,会产生的一些不良后果。

29、从这句话里,我们可以感到毛主席时时处处都在注意观察和了解人民群众的生活情况,时时处处都在关心和爱护着人民群众的生活。反映了伟大领袖体察民情,关心、爱护人民群众的崇高精神。 (2)主席说:“你想过没有?我们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能有今天这个局面吗?我们吃的穿的,哪一样能离开群众的支持?全国的老百姓就是我们胜利的可靠保证。反过来讲,我们进行的斗争,也正是为了全国的老百姓。这些道理你不是不明白。依我看,你是把我摆在特殊位置上了。”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毛主席精辟地阐明了人民群众与革命军队之间的鱼水关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人民支持着革命,革命的目的也是为了人民,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革命就不会

30、成功。而要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就要关心、爱护人民群众,时时处处为人民群众着想。同时,也表现出伟大领袖毛主席从来都将自己看作是革命队伍中的普通一员,从不搞特殊化,从不需要特殊照顾的伟大风范和高尚的人格力量。) 4课文中哪些内容写得比较详细?哪些内容写得比较简略?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课文对毛主席让警卫员请乡亲们到自己屋外的碾台上碾米,毛主席要警卫员将自己舍不得喝的茶叶沏给乡亲们喝这两件事情写得比较详细;而对毛主席利用工作间隙帮助乡亲们碾米这一件事和对毛主席为什么住进了“花山”这个村子,他住的农舍是怎样的情形,他是怎样夜以继日地工作的这些内容,有的不写,有的一笔带过,有的写得比较简略。作者这样安排

31、材料的原因是,前面两部分的内容能够鲜明、集中、突出地表现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所以重点去写,写得较为详细;而后面两个方面的内容,跟这篇文章所要表现的中心思想关系不大或很远,所以简略去写,或者一笔带过。 六、总结。板书设计: 让群众碾米 不影响群众 爱护关心群众 28 毛主席在花山 让群众喝茶 胜利保证 一切为了老百姓 亲自推磨 咱俩试试 和群众打成一片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习作八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交流自己爱看的有关毛主席或其他革命领袖、英雄人物的影视作品或故事。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 (2)从本组课文中学习一些写作方法,从“描写一个场景”“写一篇文章或影视作品的梗概”中选择一个角度

32、进行写作。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内的交流,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小组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革命英雄的崇敬爱戴之情。教学重难点:从本组课文中学习一些写作方法,从“描写一个场景”“写一篇文章或影视作品的梗概”中选择一个角度进行写作。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口语交际教学目标:交流自己爱看的有关毛主席或其他革命领袖、英雄人物的影视作品或故事。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教学重难点: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在课内外阅读了不少有关毛泽东主席的故事,了解了这个伟人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事迹,感受了他那普通又不普通的情怀。你还看过

33、哪些毛主席或其他革命领袖、英雄人物的电影、电视呢? 2学生交流已看过的影视作品。 二、分组交流。在你们看过的这些影视作品中,哪一部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呢?让我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没看过影视作品的话,也可以讲述自己听过或读过的相关故事。可参考以下提示进行交流。提示:1讲清影视作品的名称,主要讲了谁的什么事。2讲述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情节,还可以谈谈自己的感想。3认真听别人讲述,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询问。 三、全班交流。推荐同学在全班交流。听的同学要认真倾听,给讲述的同学评选出“内容充实奖”“感受真实奖”“表达流利奖”等等。 四、拓展交流。 1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此时此刻,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2其实,在

34、当今社会也有许多令人感动的英雄事迹。如果你是一个摄影记者,你会拍摄我们周围的哪些英雄人物的哪些事情呢?第二课时 习作教学目标:从本组课文中学习一些写作方法,从“描写一个场景”“写一篇文章或影视作品的梗概”中选择一个角度进行写作。教学重难点:从本组课文中学习一些写作方法,指导自己的习作。教学过程:一、提炼写作方法。回忆本单元课文中的一些写作方法,如开国大典中,把开国大典的过程和场景写得很清楚。二、运用写作方法。1可以运用开国大典中描写场面的方法,选取一个场景,按时间顺序写下来。 (1)师生共同回忆印象深刻的场景,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学校生活或社会生活。 (2)要将场面描写得真实、具体、清楚。 2可以

35、把你在课堂上介绍的一部影视作品或者一本书,以写梗概的方法用文字介绍给大家。 (1)把你在口语交际课上讲的或听到的一部影视作品或一本书的主要内容用简练的语言说一说,请同学提出意见。 (2)根据同学意见进行修改。 三、进行写作练习。从以上提供的两个角度中任选一个进行写作。四、自主习作,教师巡回指导。五、相互修改,完善习作初稿。如果课堂上有时间,可以当堂点评一、两篇习作,还可以把巡视中发现的语句、标点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讲一讲,引导学生修改。第三课时习作讲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引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拓展思路。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拓展思路。教学过程:一、鼓励优点,培养兴趣。1教师发

36、下习作本,学生阅读批语和自己的习作。2请学生说一说自己在本次习作中的优点:表达准确的词语,巧妙的构思,从而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为下一步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拓展思路。 二、教师点评,好文欣赏。 1教师从优点和不足等方面小结本次习作的情况。 2提出学生的共同问题,在全班进行集体评议、修改。 3宣读比较优秀的习作,让学生欣赏。三、小组合作,自己修改。自己朗读自己的习作,再读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请他们帮着评改,自己进行修改。回顾拓展八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交流自己对毛主席的了解。 (2)朗诵背诵毛主席的诗词。 (3)阅读成语故事,感受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宽阔胸怀。 2过程与方法结合自

37、己的习作,交流场面描写的收获和运用,交流本学期的语文学习感受。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宽阔胸怀。教学重点:结合自己的习作,交流场面描写的收获和运用,交流本学期的语文学习感受。教学难点:阅读成语故事,感受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宽阔胸怀。课前准备:1课前阅读有关毛主席的相关资料。2准备好本单元的习作练习。教学过程: 一、交流“我眼中的毛泽东”。 1谈话导人。 (1)通过我们在课内外阅读有关毛泽东主席的文章,我们开一次交流会,题目就是“我眼中的毛泽东”。 (2)提出交流要求:语言要通顺,材料要翔实. 2小组交流。 在四人小组内先交流,评出本组的代表。 3全班交流。 (1)交流场面描写的收获和运用在小组内读出自己习作中的场面描写,请同学评一评描写得怎样。(2)交流本学期语文学习的感受说说在这学期的语文学习中,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试着填写下面的内容。我最喜欢的课文是( ),因为我从中知道了( )。我最喜欢的人物是( ),因为我从他的身上( )。我印象最深的是( ),因为我还有很多的收获( )。 二、朗读背诵毛主席诗词。 1朗读卜算子咏梅,要读得准确、有韵味。2自由读,小组读,指名读,展示读,配乐读。3交流毛主席的其他诗词.三、阅读成语故事。1阅读成语故事,说说对祁黄羊的印象。2交流对“大公无私”的理解。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