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经济论文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65000078 上传时间:2022-03-22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11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有关经济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有关经济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有关经济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资源描述:

《有关经济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经济论文(4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 / 42 实用精品文档目目 录录目目 录录.1前言前言.21 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31.1 什么是经济全球化.31.1.1 经济全球化的内容、实质 .4112 经济全球化产生的原因 .61.1.3 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 .72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921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9211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企业发展 .132.2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各个行业的影响及相应对策.19相应对策:.213 中国企业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中国企业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2431 我国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冲击.2431.1 对搞好对外开放工作的思考 .24312 2008,我国如何迎接全球化经济环境带来的新挑战.

2、31结结 束束 语语.35谢 辞 .36参考文献.372 / 42 实用精品文档前言前言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是关系到世界各国政府的决策和普通公民的切身利益,其影响已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对于我国来说,经济全球化无异于一把“双刃剑” 。在新世纪来临的时候,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它使得国内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对我国企业产生了重要影响,我国企业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采取行之有效的战略对策推动企业发展.我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审慎对待,不可盲从。要从战略的高度,全面考虑到本国的经济现状,综合平衡各方面的关系,在客观冷静分析的基础上,既要

3、看到经济全球化的大好前景,又要充分考虑到可能要产生的问题,积极融入全球化进程,迎接挑战,作出符合我过国情的战略选择,争取实现我国的经济腾飞。3 / 42 实用精品文档1 1 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1.11.1 什么是经济全球化什么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就是指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包括生产、流通和消费等领域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以前那些由于民族、国家、地域等因素所造成的阻碍日益减少,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经济全球化”一词就是当时那些从事国际政治研究的学者和国际社会的一些权威人士针对世界经济的特征提出来的。1990 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首席经

4、济学家奥斯特雷规模性地使用了这一词语。这一过程是从美国第 37 任总统尼克松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开始的。此后,西方各国都纷纷实行自由汇率制度和拆除关税壁垒,放松资本进出口管制,从而为国际间的交流扫清了障碍。 从生产力运动和发展的角度分析,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即形成“全球统一市场” ;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规范经济行为的全球规则,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经济运行4 / 42 实用精品文档的全球机制。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一统天下,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因此,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

5、自由流动,各国、各地区相互融合成整体的历史过程。 90 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中心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不仅冲破了国界,而且缩小了各国和各地的距离,使世界经济越来越融为整体。 但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它在推动全球生产力大发展,加速世界经济增长,为少数发展中国家追赶发达国家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的同时,也加剧了国际竞争,增加了国际风险,并对国家主权和发展中国家民族工业造成了严重冲击。但是,经济全球化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并对世界各国经济、政治、军事、社会、文化等所有方面,甚至包括思维方式等,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任何一个国家既无法反对,也无法回避,唯一的办法是如何去适应它,积极参与经济

6、全球化,在历史大潮中接受检验。发展中国家只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实行正确得当的政策,采取有力的措施,扬长避短,迎接挑战,才能变不利为有利,在参与经济全球化中求得本国利益最大化,从而实现现代化。1.1.11.1.1 经济全球化的内容、实质经济全球化的内容、实质经济全球化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生产全球化。举例而言,美国波音公司生产的波音客机,所需的 450 万个零部件,来自 6 个国家的 1500 家大企业和 1.5 万家中小企业。波音公司所完成的不过是科技的设计、关键零部件的生产和产品的最终组装而已。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有 40的产品是由跨国公司生产的。贸易全球化。世界市场的形成使各国市场逐渐融为

7、一体,并极大地促进了全球贸易的发展。国际贸易的范围不断扩展,世界市场容量越来越大,各国对世界市场的依赖程度也日益增大。金融全球化。各国金融命脉更加紧密地与国际市场联系在一起。迅速扩展的跨国银行,遍布全球的电脑网络,使全世界巨额资本和庞大的金融衍生品在全球范围内流动。投资全球化。国际投资中资本流动规模持续扩大。1995 年发达国家对外投资总额达到了 2.66 万亿美元,是 1945 年的 130 多5 / 42 实用精品文档倍。资本流向从单向发展为双向,过去只有发达国家输出资本,现在发展中国家也对外输出资本,包括向发达国家输出。区域性经济合作日益加强。区域经济组织遍及全世界,如欧洲联盟、北美自由

8、贸易区等。许多区域集团内部,都实现了商品、资本、人员和劳务的自由流通,使得区域内能够合理配置资源,优化资源组合,实现规模经济,提高经济效益。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点是:一是正在快速扩大贸易自由化的范围。世贸组织正式运行以来,贸易自由化已从传统的商品领域扩大到技术、金融等服务贸易领域。1997 年,世界商品与服务贸易额合计已达 6.7 万亿美元,预计到2010 年,将增加到 16.6 万亿美元。 二是投资外向化日趋凸现。1990 年,国际直接投资额 2430 亿美元,1996 年达到 3600 亿美元,发达国家的对外的直接投资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体,发展中国家对外的直接投资也在稳定增长。三是加速区域集

9、团化的发展。现有 146 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了各种形式的 35 个区域性经济集团。这些区域经济集团不仅内部的商品和资本流动加快,共同大市场正在形成,而且外部的开放程度也在提高。四是正在形成生产网络化体系。作为经济全球化载体的跨国公司, “以世界为工厂,以各国为车间”进行生产。五是加速了金融国际化。时间、地域和国界对资本流动已构不成障碍,国际金融市场年交易量 500 亿美元。每年通过国际金融市场实现的融资安排在 1 万亿美元以上。 经济全球化趋势表现有四个方面:一是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强化了国际间的经济联系;二是国际金融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金融工具不断创新,资金跨国交易的速度和规模

10、前所未有;三是全球和地区贸易投资自由化的进程加快,发达国家要求发展中国家全面开放市场;四是西方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不断向世界各地扩展。就我国沿海的部分城市来讲,据报载,美国 500 家最大的跨国公司已有 24 家在上海投资;新加坡由政府牵线,在苏州设立“新加坡工业园区” ;广东惠州市“八五”期间共签外资项目 5175 宗,6 / 42 实用精品文档实际利用外资 8.6 亿美元,引进东芝、索尼、日立、nec、本田、通用等跨国公司的资金与技术;近年引进雀巢、杜邦、京瓷、三星、美能达、诺基亚、三洋、金霸王、佳能等跨国公司投资,有效地推动了新技术的建立与发展。经济全球化是当代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在经济全

11、球化成为世人关注的热点之初,人们强调的多是积极的、有利的一方面,认为经济全球化意味着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分配,有利于生产力更快提高和全球经济的普遍发展。因而全球化是具进步意义的历史大趋势,如果全球经济是平等、合理的则可使各国都从中受益。经济全球化实质:从根本上来看,经济的全球化,是一场以发达国家为主导,跨国公司为主要动力的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这一次产业调整,不但反应到一些产业的整体转移,更重要的是同一产业的一部分生产环节的转移。过去,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多是在一个国家内部进行的,在一国内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代价比起通过经济全球化进程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更高,经历的时间更长。所以,西方国家,特别是在

12、投资和贸易比较开放的国家,比如美国和英国,由于在全球范围内实行了产业结构调整,正在经历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过渡,从而给经济带来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这次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大体上采取两种形式,一是发达国家之间,通过跨国公司之间的相互交叉投资,企业兼并,在更大的经济规模基础上配置资源,开拓市场,更新技术,从而实现了发达国家间的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的升级。这一过程主要始于 80 年代,那时所有的外国投资的 95都是从发达国家流出,然后又由它们吸收整个 75的投资。交叉投资和兼并的结果,形成了许多诸如电讯、汽车等国际化程度很高的产业,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第二种形式是发达国家把劳

13、动和资源密集型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特别是这些产业,包括高技术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一转移始于 80 年代,90 年代愈演愈烈,促使了 90 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吸引外资总量的比例从 80 年代的 25逐步上升,1992 年达 32,1996 年就已经达到 37。 认识全球化的这一实质很重要,只有从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来考虑我们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总体战略,才能使我国对7 / 42 实用精品文档外开放工作与国内经济工作紧密联系,从而使我国经济的发展在以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为主要特点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趋利避害,争取最大利益,防范和减轻经济全球化可能产生的风险和弊端

14、。1 11 12 2 经济全球化产生的原因经济全球化产生的原因经济全球化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冷战的结束,使经济因素在整个国际关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实现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有效配置,成为国际经济与合作的战略目标。同时,各国都在实行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改革,国际经济组织大力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促进了资金、技术、人员在全球范围更加自由、更加大规模的流动。这些无疑都是形成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原因。但是,经济全球化产生的最重要的原因应该是当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可以说技术的进步是经济全球化的物质基础。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全球杂谈 (Global Paradox)中描述经济全球化的背景时

15、指出,跨国界的计算机网络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使电视、电话、计算机连为一体,将整个世界变成了地球村。 在促使经济全球化形成的技术进步中,首先是制造业技术,特别是增长最快的电子机械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由于技术更新的加快,使产品的零部件和生产阶段具有越来越明显的可分性,使得同一种产品(比如汽车和大型电信设备)可以同时分布在十几个、几十个国家生产,使每个国家发挥其技术、劳动力成本等方面的优势,使最终产品成为万国牌的“国际性产品” ,产生明显的技术和成本竞争的优势。即使是在全球处于垄断地位的波音公司,其飞机零部件也来自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这些大型企业由于国际化生产而带有明显的全球化特点。著名的 ABB 公

16、司总部设在瑞士,总裁是瑞士人,工作语言是英语,财务报表以美元为单位,生产销售遍及全世界。这个公司的总裁说过, “ABB 公司四海为家,是许多个国家的公司在世界范围内协作的联盟。 ”当然,跨国公司要把生产过程分布到全球各地,最重要的条件是要提高通讯和运输的效率,并降低其成本,这样才能实现生产和服务的国际化进程。 从 1930 年到 1990 年,空运的成本已从平均每英里 68 美分降到11 美分,纽约与伦敦的三分钟的电话费从 244 美元降到 3 美元,估计到 2010 年,这种费用可以降到 3 美分,使跨大西洋的通讯费几乎8 / 42 实用精品文档降到零。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快速、经济地在全

17、球范围内传递大量信息数据成为可能,这样跨国公司的生产者和经理们,才可以把生产的各个阶段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通过信息传递,把这些生产统一组织起来而不至于形成管理的失控,从而使管理科学来了一次飞跃。此外,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管理者可以在瞬息之间了解世界各地的市场情况,并进行必要的计算,找出针对各地市场进行最有效的配置资源的赢利机会。 正是由于新兴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形成了全球化的趋势,所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成为我们参加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前提条件。 1.1.31.1.3 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首先,新技术革命的成果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物质基础。高新技术的产业

18、化使许多原本并不存在的市场迅速浮现,同时也为各国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商业机会。特别是 80 年代以来现代通信业的革命(互联网络的迅速商业化运用) ,大大降低了国际间的通讯费用和交易成本,成为推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因素。 其次,全球性的非管制化与市场化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经济全球化的制度障碍。80 年代初,整个世界进入了一个更加注重市场作用的非管制化时代,各国在取消贸易和资本流动管制方面迈出了相当显著的步子。19701997 年,取消经常项目汇总管制的国家由 35 个猛增至 137 个,其中大部分是 80 年代以后完成的。另据统计,19911997 年,在世界各地,对管制外国直接投资的条例进行

19、了 570 次自由化的修改。毫无疑问,无论是各国内部的市场化改革,还是贸易和投资领域管制的解除或放松,都意味着为经济全球化创造了一个更有利的制度环境。 再次,国际金融市场的深化与创新,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技术条件。80 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不仅交易的制度环境日益宽松,且各种新型的金融工具与交易技术不断涌现。这些创新,加上电子计算机远程终端的广泛运用,加快了交易速度,从而为资金在国际间的快速移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此外,近 10 年来,发达国家投资基金的大规模海外扩张,加速了国际资本流动,并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7 个主要发达国家机构投资者用于国际投资的资产比重已从 80 年代末

20、的 7增至 90 年代中期的 10以上。9 / 42 实用精品文档 最后,以关贸总协定(后改为世界贸易组织)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代表的国际经济组织和协调机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始于 80 年代中期的乌拉圭回合,与过去历次谈判主要限于商品关税减让和非关税壁垒拆除等议题不同,将谈判议题扩大到了包括服务贸易、知识产权、市场准入、反倾销规则和建立多边贸易机构等在内的许多新领域。经过近 8 年的艰苦谈判,各国终于在上述方面基本达成一致,从而为更加广泛的贸易自由化确立了基本框架。作为金融自由化的主要倡导和推动者,80 年代以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发挥了更加积极的作用。到 90 年代中期

21、,世界2/3 以上的国家已经实现了经常账户项下的可兑换。同时,所有发达国家已完全取消资本交易的汇兑限制,许多发展中国家对于资本账户的开放也开始越来越积极。近两年来,对于经济全球化具有重要意义的两项多边协定的谈判业已取得明显进展。其一是全球金融服务贸易协定 。该协定已从 1999 年 3 月 1 日起正式生效,并有首批 52 个国家宣布加入。其二是世界多边投资协定。这一主要由经合组织成员国参与、被认为是旨在制定“单一的全球经济规则”的协定,目前正在谈判之中,估计不久也将面世界 经济全球化在给各国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付出了相当的代价。 代价之一:全球经济的不稳定将成为一种常态。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

22、,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空前加强。不少国家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已超过 30,个别国家达到了 5060。在这种环境下,经济波动和危机的国际传染便成为经常性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任何一个国家的内部失衡都会反映为外部失衡,进而很快影响到与其具有紧密贸易和投资关系的国家,最后极有可能将所有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引入失衡与危机的境地。1997 年泰国的汇率危机,很快传染到整个东南亚地区以及韩国和日本,从而形成严重的地区性金融危机。随后又波及俄罗斯和拉美地区(一度包括美国) ,形成了事实上的全球性金融动荡,便是危机传染效应的最新例证。 国际游资的存在是全球经济不稳定的重要根源之一。作为一种超越国界的巨大的金融力量,

23、国际游资一次又一次地扮演了全球性金融动荡的制造者或推动者,扮演了危机传染的主要媒介物。在经济全球化持续发展的今天,尽管仍然可以继续探索各种有效监管措10 / 42 实用精品文档施,但对国际游资的完全控制则是不可能的。 代价之二:各国经济主权的独立性正面临日益严峻的考验。欧盟经济体发展的历程表明,随着一体化程度的逐步提高,各成员国经济主权独立性则不断下降。从早期的关税同盟、统一农产品价格、汇率联合浮动,到单一货币欧元出现以后的统一金融政策(1999 年1 月欧元利率区启动) ,无不说明各成员国的财税和货币主权已逐渐让渡给超国界的欧盟协调机制。而这种经济主权的让渡曾经使许多成员国付出不小的代价,甚

24、至多次危及欧盟经济体的存亡。 对于欧盟以外的世界其他国家来说,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其经济主权(特别是在财税和货币政策方面)的独立性,同样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考验。这种考验大致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经济主权的主动让渡。从关贸总协定的历次减税和贸易自由化谈判,到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为了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被迫进行的经济调整,都是一定程度上的主权主动让渡。另一种是跨国私人经济力量对经济主权的侵蚀。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跨国公司。由于跨国公司的战略目标很少会同东道国的经济发展目标完全一致,因而,它们对于东道国为了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采取的许多政策措施,经常表现出一种本能的抵抗和规避。跨国公司在国际间

25、进行了大规模资金转移,对东道国货币金融政策的消极作用同样是不可低估的。显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大量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国家,在这方面付出的代价,是应当引起人们高度重视的。 代价之三:全球范围内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如前所述,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一个全球范围内的市场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竞争创造了效率,同时,也使财富越来越向少数国家或少数利益集团集中,导致贫富差距的扩大。据世界银行统计,1983 年,低收入发展中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高收入发达国家的 2.4,即后者等于前者的 43 倍;到了 1994 年,这一比例降低到 1.6,即后者为前者的 62 倍。造成这种差距扩大的具体原因是多方面的,

26、但有两个因素不容忽视。其一,经济全球化的利益分配不均衡。虽然几乎所有参与全球化过程的国家在不同程度上从中受益,但并不意味着利益均沾。因为事实上,作为资本和先进技术的主要拥有者,发达国家总是处于全球化的中心地位。这种相对优势,使它们在价格制定方面具有主动权,在与发展中国家进行交换时获得更多的利益。其二,名义汇率下降,导致国民生产总值名义值减少。由名义贬值11 / 42 实用精品文档引起的实际贬值,又将导致贸易条件的恶化,进而在国际交换中付出更大的代价。2 2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全球化与中国2 21 1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是随着科技

27、革命在广度和深度上的发展,特别是信息革命的迅速发展和跨国公司在全球迅速扩大对外直接投资与全球市场体系的形成而形成的。 全球贸易往来增多、资金在国际间流动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正在推倒各国的经济壁垒,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经济全球化已呈不可逆转之势,并对世界政治、经济产生重大影响。随着中国加入 WTO 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全球化将对中国经济产生越来越深远的影响。 第一,经济全球化使得中国经济的对外依赖度大大提高,这一方面意味着中国企业进入世界市场的获利机会增多,另一方面也使中国的国内市场成为各国企业纷纷抢占的制高点。 随着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化进程的程度不断加深,中国产品在国外市

28、场的准入程度将提高,但同时国内市场的全方位、大幅度开放也是大势所趋。中国在劳动力成本方面的比较优势将使中国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出口大幅增长,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在中国不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则由于本国企业的竞争力不强,很可能遭受外国同类进口产品的巨大冲击,使经济增长受阻,并引发严重的失业问题。 为了分享经济全球化利益,又要避免其不利影响,中国在现阶段应充分注意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并以此为基础,逐步地积累财富,推动经济增长,同时也应积极利用世界性资本、技术和产业大转移的有利时机,通过开展贸易、利用外资等途径,实现比较优势的动态转移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29、,推动本国技术进步、制度创新和整个经济的发展。 第二,经济全球化推动大型跨国公司在中国大举实施兼并,这在提高中国企业经济效率的同时,也将对中国国内产业造成较大的冲击。12 / 42 实用精品文档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视野经济发展实践中的区位问题推动了区域经济理论的形成。早在18 世纪,资本主义的发展提出了许多区位问题,比如,原材料、生产与市场在空间上分离,使运输成为机器大生产的必要条件,于是运费成为成本结构中的主要部分,企业必须慎重选择厂址与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间的相对空间位置。区域经济学先后形成了四个代表性理论,即杜能的“农业区位论” ,韦伯的“工业区位论” ,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和

30、廖什的“市场区位论” 。这些理论都以微观区位因素和单项决策为研究对象来研究区域经济的基本要素:寻求最低成本区位的“合理布局” ;集聚效果与集聚规模;以城市为中心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社会经济发展各阶段空间结构演变的特点;社会分工的空间差异与运输效果。随着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一些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呈现出来并需要从战略高度加以解决,于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问题呼之欲出,其中,值得关注的理论有以下三个。1、佩鲁的“发展极”理论。法国发展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1955 年提出“发展极”理论,认为,社会内部的各个企业、产业、地区、国家之间在集合体内部的地位是有差别的,有的处于“支配”地位,有的处于“被支

31、配”地位。一国经济由各种“经济空间”构成,在一个经济空间中,某些经济单位具有向心力和离心力,各经济中心和它们的作用范围互相交叉,不受地区和国界限制。于是,某些主导部门或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和行业在一些地区或城市的集聚构成经济中心,形成了资本、技术和劳动的高度集中,并形成对邻近地区巨大辐射的“发展极” ,首先使所在部门和地区快速发展,进而带动其它部门和地区的发展。2、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过程”理论。1957 年瑞典经济学家贡纳尔缪尔达尔提出“扩散效应”和“回波效应”概念,用来说明国际间和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所谓扩散效应是指某一地区由于某种原因而创办了许多工业,逐渐形成了一个经济中心。这一中心

32、的扩散和辐射带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增长,又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中心地区经济的发展,从而形成了上升的循环累积过程。所谓回波效应是指某一地区经济中心的形成和发展会引起其他地区经济的衰落,落后地区的人才、资金、技术纷纷被吸引到发达地区,使13 / 42 实用精品文档发达地区更加发达,不发达地区更不发达,从而形成了下降的循环累积过程。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平衡发展可以求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较快的增长速度,但造成了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并且有越来越大的趋势。因此,政府不应消极等待发达地区的“扩散效应” ,而要采取措施刺激不发达地区发展,以防止下降的循环累积过程所导致的地区贫困差距扩大。3、都市圈理论。我国学者王健 19

33、96 年提出“九大经济圈”设想,并认为都市圈和经济区建立后可以带来以下好处:一是都市圈内大城市聚集,可以提高土地的经济产出率和空间容积率;二是在都市圈内可以培育和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工业体系以实现都市圈内部的经济循环,从而减少经济发展对都市圈之间的交通运输体系物流承载力的过度依赖,进而降低物流成本和减少道路建设占用过多的土地等;三是都市圈突破了行政区划的限制,有利于完整的产业体系的培育。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客观基础1、经济全球化: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与经济全球化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1990 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明显加快,表现为生产、分配、消费、市场、投资与

34、贸易、科技、信息、知识、智慧、人才、企业等各方面的全球化。2、城市国际化:经济全球化和跨国公司的功能迫切要求我国培育归属自己的跨国公司。而培育我国自己的跨国公司需要适合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做实的载体,这个载体只能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国城市群网络体系中的大中小城市。城市国际化的最高层级是世界城市。1986 年,弗里德曼在世界城市假说一文中指出,世界城市是全球经济的组织节点,承担着区域经济、国家经济之间的组织连接功能,进而使这些区域经济、国家经济共同形成全球经济。世界城市与周边数量众多的中小城市形成大都市连绵区和城市群,带动这些较低层级城市的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形成以世界城市为第一级、其他城市为第

35、二级、第三级的国际化的城市群和城市群网络体系。3、区域经济的不均衡: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2004 年)结果表明,我国第二、三产业单位半数以上集中于东部地区,单位拥有量自东向西呈递减态势。我国东14 / 42 实用精品文档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经济呈现出较大的非均衡发展。4、产业结构的演变:有关数据表明,过去十多年来我国出现了产业缓慢升级和经济结构不断调整的过程。实际上,1993 年以来,我国的重工业比重显著增长,成为国民经济成长的主要动力,这表明,从 1993 年起我国就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即重化工业阶段。5、自然环境的约束:由于我国自然生态与环境的先天脆弱

36、和地区发展不平衡,加之人口过度增长、发展模式和某些政策不当,特别是 20 世纪 80 年代之后进入经济高速发展阶段,致使我国生态与环境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充分认识和把握经济全球化、城市国际化、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自然环境恶化等给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增强各地区的竞争优势,是我国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制定正确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历史使命和神圣职责。三、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整体谋划发展战略是关于整体性、全局性、系统性、动态性的思维理念和行动方案。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具体内容,可以包括以下部分:1、战略目标:培育和建设“纵横交织、层级分明的城市群网络体系”(其中包括

37、培育和建设纵横交织、层级分明的经济区、产业体系和“发展极”等内容),最终通过“回波效应”和“扩散效应”实现全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2、战略方针: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努力实现城市国际化,组建城市群及其网络体系,培育城市、城市群中相对独立的产业体系,组建跨国公司以掌握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国际化中的主动权,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实现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3、战略重点:促进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迈向世界城市的建设,进而带动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圈及城市群的崛起和进一步发展,推动中西部经济区及城市群的崛起,在全国范围内初步构建城市网络体系的基本框架;促进全国交通运输体系、信用体系和信息传递

38、体系的建设;促进物流、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全国和全球范围的顺畅流动;促进中央企业成为在全球市场上拥有控制力和竞争力的跨国公司,鼓励各类所有制企业发展成为跨国公司,保护环境、善待自然,等等。15 / 42 实用精品文档4、战略步骤:战略步骤是指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先后顺序和时间安排。确定当前及今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步骤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效率与公平原则:提高全国既有资源空间配置的效率;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各地区经济的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2)均衡与非均衡原则:通过非均衡的手段实现相对均衡的目的,通过层级分明的经济区、城市群、发展极网络体系的扩散、协同效应,最终实现各地区的协调发展;(3)

39、大分散、小集中原则:大分散指按照纵横交织、层级分明的经济区、 “发展极” 、城市群的网络体系的内在规律进行科学合理的生产力空间战略布局,从而带动全国各地的协调发展。小集中指在各区域内人口、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培育“发展极” ,形成经济中心和城市群。(4)产业集群、产业体系、城市群互动原则:培育产业集群,健全产业体系,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全球经济循环,推动城市国际化和组建城市群,加强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功能。(5)跨国公司原则:培育与纵横交织、层级分明的城市群网络体系相匹配的跨国公司集群,努力提升中国跨国公司在全球经济中的控制力、竞争力和品牌知名度;(6)可持续发展原则:建立资源节约型

40、的生产体系、土地节约型的空间结构、建立资源与土地节约型的交通网络。5、战略布局:按照中国不同经济区、城市群、产业体系的实际情况培育和建设纵横交织、层级分明的经济区、城市群网络体系。这一布局的具体式样可参照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的中国现代化研究报告 2004的研究成果。该成果把中国地区现代化的战略布局分为“三大片、八大区” 。三大片是北方片、南方片和西部片,八大区是东北地区、华北沿海、华东沿海、华南沿海、黄河中游、长江中游、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该报告认为,如果西部地区现代化获得成功,终将形成以人为本的“南北比翼、东西互动、八区竞赛、适度均衡”的“品”字型战略布局。

41、2 21 11 1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企业发展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企业发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 1997 年 5 月发表的一份报告中指出, “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 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 ;经16 / 42 实用精品文档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 “经济全球化可以被看作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市场、技术与通讯形式都越来越具有全球特征,民族性和地方性在减少” 。总的来看,经济全球化是指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跨国延伸,资本、货物、服务、劳动力和信息等市场扩展到国界之外,形成世界市场,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合理地

42、配置。经济全球化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出现,90 年代才得到普遍认可,但目前这一范畴没有统一的概念。例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 1997 年 5 月发表的一份报告中指出, “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 “经济全球化可以被看作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市场、技术与通讯形式都越来越具有全球特征,民族性和地方性在减少” 。总的来看,经济全球化是指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跨国延伸,资本、货物、服务、劳动力和信息等市场扩展到国界之外,形成世界市场,资源在全球范围内

43、自由流动和合理地配置。一、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一)国际贸易发生质的变化首先,全球贸易增长比 GDP 增长快。19811990 年期间全球贸易(货物和服务贸易)增长速度高出真实 GDP 增长速度 1.3 个百分点,预计 19912000 年期间高出 3 个百分点(见表 1) 。而且,90 年代货物和服务贸易的增长率接近全球 GDP 增长率的 2 倍,贸易总额已超过 7 万亿美元。在乌拉圭回合以及开始的千年回合推动下,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国际组织大多估计下世纪初全球贸易的增长速度仍会明显高于 GDP 的增长速度。表 1 世界真实 GDP、货物和服务贸易、货物贸易的增长率(%)年份

44、真实 GDP货物和服务贸易货物贸易198119903447461991200032626519911846117 / 42 实用精品文档199225474619932.73.94.019944.09.110.019953.89.410.419964.36.86.019974.29.910.519982.53.63.919993.03.73.920003.56.26.2资料来源:WORLD ECONOMIC OUTLOOK,IMF,OCTOBER 1999。注:1999 年和 2000 年为预测值。其次,服务贸易的发展速度超过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市场也是经济全球化新的领域,1985 年全球服务贸易

45、总额是 4016 亿美元,到 1997 年已达到 13659 亿美元。在 19801995 年期间,全球货物贸易增长 127%,而全球服务贸易增长了 277%。在 19921998 年期间,除 1994 年和 1995 年以外,服务贸易出口增长速度均超过货物贸易出口。第三,产业内贸易、公司内贸易占有重要地位。除服务贸易外,产业内贸易和公司内贸易成为国际贸易发展新的动力。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和发达国家的推动下,许多国际贸易变成了产业内和跨国公司内部的双向贸易,而这些贸易的动力主要来自对规模经济的追求。目前产业内贸易已占世界贸易的 1/3,预计 2000 年有可能达到一半;估计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占世

46、界贸易也已达 1/3,而且比重不断增加。(二)跨国公司成为经济全球的主体力量首先,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急剧扩张。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1997 年全球跨国间直接投资输入额达到 4000 亿美元,创造了新的历史记录,比 1980 年增加了 6 倍;1998 年外国直接投资又增长近 40%,达到 6400 多亿美元,估计 1999 年会大大超过 7000亿美元。跨国公司资本输出的存量达到 35000 亿美元,其销售量达到 95000 亿美元,其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7%。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日益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动机,同时直接投资的增长本身又是全球化的直接结果。18 / 42

47、 实用精品文档其次,跨国公司的经营战略发生重大变化。一是通过并购来加强其竞争优势。1997 年全球跨国并购达 3420 亿美元,超大型并购案的数量正不断上升,在 10 亿美元以上的 58 起并购案,总价值达1610 亿美元;1998 年全球创记录地实现 12500 次兼并,金额高达 1.6万亿美元,其中最大的兼并案是德国戴姆勒奔驰公司花费 400亿美元购买了美国的克莱斯勒公司,合并后成为全球第二大公司。二是通过国际分工来组织生产等。进入 90 年代以来,许多跨国公司为了寻求价值链整体的利润,母公司重新安排自己的某些职能,甚至连开发、采购、会计、数据输入加工也转到子公司,母公司只是指挥中枢和利润

48、中心。三是寻求最佳的投资场所。跨国公司注重寻找那些能够提供技术优势、基础设施、区域市场准入、特殊劳动力等优势的投资地点。根据联合国98 年世界投资报告的最新统计,目前全世界已有 53000 个跨国公司母公司和 45 万个在海外的子公司和附属机构,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全球生产和销售体系。这些跨国公司控制了全世界 1/3 的生产,掌握了全世界 70%的对外直接投资,2/3 的世界贸易,70%以上的专利和其他技术转让。可以看出,跨国公司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力量。(三)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生产力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它的每一次飞跃,都极大地推动着世界市场的扩大。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科技革命,尤其是互联网络

49、及相关技术的发展,从时间和空间上缩小了各国之间的距离,促使世界贸易中货物结构发生变化和运输成本下降,极大地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促使生产要素跨国流动,越来越具有全球性。它不仅对生产超越国界提出了内在要求,也为全球化生产准备了条件,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二、经济全球化对企业的影响经济全球化是一种客观的历史进程,把世界各国和地区都卷了进来。在统一的世界市场中,各国经济之间的互相联系日益紧密,同时相互之间的利益冲突也日趋明显。经济全球化将给企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已成为人们深切关注的问题。对于企业来讲,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经济全球化给企业提供了机遇经济全球化加速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

50、围内的自由流动,为企业19 / 42 实用精品文档充分利用全球规模的统一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提供了机遇。首先,有利于资源共享。经济全球化使生产要素能够跨国界相对自由流动,缩小了交易的空间,节约了交易的时间,降低了交易成本。据世界贸易组织计算,1990 年1997 年,世界出口产品中1 美元货物的运输成本仅占 2%。技术转移和扩散的加快,也为发展中国家企业利用“后发性优势” ,通过参与国际生产和交换来带动本国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创造了条件。其次,参与市场竞争的机会增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世界市场变得越来越一体化和自由化。企业不仅可以在本国内市场和区域经济市场竞争,而且可以进入世界市场竞

51、争,经营有更大的空间,面临的消费者和供给者更多,参与市场竞争的机会增多。(二)经济全球化给企业带来挑战首先,在全球规模的世界市场中仍存在垄断。1992 年欧洲统一大市场形成,1992 年 12 月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1993 年 11 月成立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以及在这三大体系以外上百个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区域性经济合作安排,标志着世界经济正朝着经济全球化的方向发展。尽管世界经济朝向全球化的趋势发展,自由竞争是商品生产的基本特性,但是垄断是自由竞争的直接对立物,与自由竞争是并存的。最明显的表现是全球化中跨国并购活动越来越盛行,并购的结果是,在各个工业部门中,少数公司

52、控制了越来越大的份额,在一些规模经济要求高的产业中出现垄断趋势。最终,使得那些经济实力较弱的发展中国家和中小企业很难与跨国公司相竞争。其次,全球范围内人才和技术竞争更加激烈。在世界范围内,国家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竞争也不例外。人才和科学技术成为竞争的焦点,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把劳动生产率推向新的高峰,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着经济的全球化。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利用其目前在市场中的优势和垄断地位,网罗人才和加大研究与开发的力度,进一步形成垄断。这些都不利于发展中国家和中小企业的发展。三、我们的对策经济全球化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它反映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任何国家都回避

53、不了。不参与全球化的进程,就会被排斥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之外,不能分20 / 42 实用精品文档享全球化带来的各种好处。但是,全球化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因此,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既要清醒地认识和及时防范全球化可能带来的不利因素和风险,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又要学会趋利避害,积极参与全球化下的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一)实行保护公平竞争的政策从目前来看,我国的国有企业或多或少地受到现有政策的保护,市场竞争不充分,但个别领域内竞争程度可能较高。相比较而言,非国有企业更适应市场竞争,承受市场竞争的能力有所提高。受保护越多,企业在统一的世界市场中的竞争力越弱。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政府应当

54、实行保护公平竞争的政策,逐步减少对国有企业的保护,实行同等的待遇,率先在国内市场上使各类企业公平竞争,提高我国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最终走向国际市场。(二)对外开放政策应连续且稳定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我国要谋求发展,摆脱贫穷和落后,就必须开放。我们既要防范金融风险,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又要在全球化条件下的适当时机不能错过机会。不顾主客观条件,在关系全局和经济安全的领域贸然开放,有可能造成市场剧烈动荡,损害国家利益;市场开放过慢,会丧失机遇,尤其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贻误整个现代化建设大业。在过去 20 年里,我国对外开放事业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进展和历史性伟大成就,尤其是面临亚洲金融危机仍保持经济

55、高速增长,并且积累了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经验。这些成就来之不易,都是在连续和稳定的开放政策下取得的。与全球化的大势相比,我们的对外开放只是完成一个阶段,整个国民经济参与国际分工和交换的广度和深度还远远不够。面对经济全球化,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应当连续且稳定。(三)积极参与多边或双边谈判我国积极参与地区和全球多边经济体系,通过多边或双边谈判,为企业发展创造条件。这不仅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的利益所在。随着国际交往的增多,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争端会进一步增加。通过多边的协商和争端解决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矛盾,维护我国的利益。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不仅需要广泛发展与世界各国

56、的经济关系,而且也需要发挥自己的国际作用和影响,为自己争取一个有利的发展环境。21 / 42 实用精品文档(四)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要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除了维护公平市场竞争等外部环境外,企业要做的最重要事情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这是因为不论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只要企业采取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公司制组织形式,就必然存在公司治理结构问题。在有关公司制的法律制度完善之后,要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关键在于董事。将公司的经营业绩状况与董事的利益(如升迁、加薪、奖励、惩罚)紧密联系起来,同时实行董事职业化,通过市场影响其升迁、社会地位等,是促使其尽职尽责的重要措施。此外,在公司治理结

57、构中,提高公司信息的透明度是极其重要的,规范的信息披露制度是激励和监督机制的前提和基础。目前我国公司的透明度有待提高,规定董事会中必须有外部、专家董事也是提高透明度的有效措施。外部、专家董事参与董事会,有利于形成制衡机制,减少“内部人控制”现象,进一步激励和监督公司经理。(五)企业应更加重视人才和技术在全球化背景下,人才和技术是企业拥有竞争力的关键。我国企业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发挥市场对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作用,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企业要加快改革,创造条件和改善企业内部环境,培养、引进和吸引人才。企业还要重视技术。一方面,经济全球化通过市场要素流动来传播和扩散技术和专利。我国企业生产

58、技术整体相对落后,可以利用全球化,发挥“后发性优势” 。另一方面,企业根据自身的实力和特点,加大研究与开发的力度。(六)运用资本市场进一步增强企业竞争力企业练好了“内功” ,就有了立足之地,才有可能运用资本市场来扩大规模,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和合作。一是通过境内和境外上市,提高融资水平;二是通过并购,增强企业整体竞争力和实力。最终,企业成为跨国公司及其子公司,在国际分工和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2.22.2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各个行业的影响及相应对策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各个行业的影响及相应对策22 / 42 实用精品文档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影响:经济全球化是当代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在经济全球化

59、成为世人关注的热点之初,人们强调的多是积极的、有利的一方面,认为经济全球化意味着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分配,有利于生产力更快提高和全球经济的普遍发展。因而全球化是具进步意义的历史大趋势,如果全球经济是平等、合理的则可使各国都从中受益。然而当今全球化有其两重性,对世界各国来说,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既可能从中获利也有可能受损。在全面认识经济全球化给国家经济安全带来利弊的基础上,各国都纷纷采取相应对策,以减少经济全球化对国家经济安全的负面影响。 (一)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正面影响。 进入 90 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得更快了,世贸组织不断扩大,特别是跨国公司的发展显著加快,

60、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国际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科学技术进步的产物,同时也是各国为获得超额利润、发展本国经济、提高国际地位而进行制度安排的结果。 2.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世界科技创新。国际科学技术的创新,能直接带动全球生产力的提高。在全球化过程中,生产要素必然进一步突破民族国家疆界的限制,在国际间自由流动,从而使各国的企业家能利用世界任何地方的资金、技术、信息、管理和劳动力在他们希望的任何地方进行生产,然后把产品销往任何有需求的地方。 3.经济全球化有利于用最有利的条件进行生产和市场销售,这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最优状态。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国策,20 年来的实践已证明

61、,越是开放较早的行业其发展速度就越快,国内很多企业正是在合资中成长壮大的。利用外资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冲击,但更多的是利益,是竞争中的发展。我们要拓宽开放领域,特别是对外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服务业的进一步开放,将会增加新的外商投资热点,扭转当前外资下降趋势,并有利于提高引资质量和水平。 从以上正面影响来看,经济全球化给世界各国带来的最大好处是可以实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最优配置,某一国家经济运行效率无论多高,总要受到本国资源和市场的限制。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有利因素可概括为四个方面:“有利于吸引外资,弥补国内23 / 42 实用精品文档建设资金的不足;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实现技术发展上

62、的跨越;有利于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有利于发展优势,开拓国际市场” 。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有利,也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实现现代化和追赶发达国家的难得机遇。19791997年的近 20 年间,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增长率就高出发达国家一倍。这种趋势今后还会持续下去。克林顿在访华前的讲话中说:“据预测,在未来 20 年,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将是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的三倍” 。由此可见,宣传经济全球化弊大于利,不但不符合事实,还会传播有害信息。而且经济全球化是不可抗拒的潮流。 (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负面影响 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了很大的发展机遇,但不可避免地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不利因素和风险

63、。 1.对金融市场的负面影响。在国际金融无体系状态下,金融市场动荡,丑闻不断,投机猖獗,风暴四起,发展中国家在扩大外资规模的同时,放松了对本国金融市场的监督,一旦国内经济出问题,发达国家的投资资本便乘虚而入,酿成金融市场的严重危机。这几年,国际市场的金融状况、商品流动状况所发生的变化和出现的问题,都会波及到我国。1997 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最后蔓延到韩国和其他一些国家。实际上对我国也构成了很大的冲击,整个外贸出口、利用外资都受到很大影响,1999 年尚有一定好转。 2.对我国经济主权的负面影响。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国家必须遵守已有的的国际条约、协定和惯例,为获得经济全球化给各国带来的好处,有时被迫

64、主动对经济管理权限做出某些让步,其结果造成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活动受制于发达国家。 3.对产业结构的负面影响。在全球经济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如接受发达国家扩散的低层次产业,就会形成与其高层次产业的垂直分工,因产业结构的单一性、纯属性,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会受到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周期的不良影响。 4.对市场占有的负面影响。伴随着跨国公司的“侵入” ,市场更多地被外资所占有,国外市场已被发达国家所瓜分,发展与发达国家凭目前的经济实力分割国外市场,这会给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危害。 据联合国1997 年投资报告统计,全世界已有跨国公司 4.4 万个,其设在境外的分支机构 28 万个。形成了庞大的全球生产和销2

65、4 / 42 实用精品文档售体系。这些跨国公司控制了全世界三分之一的生产,掌握全世界70的对外直接投资、三分之二的世界贸易与 70以上的专利和其他技术转让。我国部分国内市场已被跨国公司控制,轻工行业如洗涤用品、饮料等,外商投资企业在生产量、销售上占了 3550;移动通讯设备仅美国摩托罗拉天津独资企业一家已占国内市场的90;德国西门子在华 39 个合资企业中规模最大的北京国际交换机系统有限公司的产品在中国市场的份额达到 32,全国程控交换机外商占 70的市场。 5.对可持续发展的负面影响。发达国家主要发展知识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而把劳动力资源密集型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广大发展中国家

66、除了继续作为原材料、初级产品的供应者外,还成为工业品的生产基地。发展中国家经济和高新技术落后,不得不以消耗稀缺自然资源和污染环境为代价,参与国际竞争,争取“后发效应” 。在全球化背景下,综合国力竞争,主要体现在争夺资源上,实际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其结果强化了发达国家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垄断地位,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影响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6.对经济制度的负面影响。有的人认为,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必须在经济制度上保持“同步” ,否则无法推进改革、发展经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制度始终有可能被发达国家的市场体制所“兼并” 。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在实现各国资源最优配置和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激烈的竞争、冲击和风险。其表现主要是:经济全球化弱化了各国的国家主权,使国内经济波动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对国内产业和市场将造成一定的冲击,并可诱发国内金融风险等。但是只要对策有方,其冲击和风险是可以控制的。 相应对策: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是客观的历史趋势,它仍将不断加强。21 世纪经济全球化将获得新进展。我国作为一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安全同样在一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