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报告

上传人:z**** 文档编号:64999994 上传时间:2022-03-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报告(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报告温州大学2013年1月总体概况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计划”意见的精神,按照“总体部署、分类推 进、重点突破”的实施原则,温州大学于 2011年初启动了涵盖商科人才、工科 人才、教师教育人才、创业人才等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的立项与建设工作, 并结合“卓越计划”要求,在校级工科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中,遴选若干 建设基础好、思路清晰、方案切实可行的专业进入卓越工程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试验区,通过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深化产学合作,加大经费投入,强化工 程型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政策保障,以深化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确保试点成效,带动校内其他工

2、科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建立具有鲜明地方本科院 校特色的工程教育体系。经过近一年的建设与探索,温州大学于2011年9月获批成为教育部第二批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次年 2月,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网络工程、服装 设计与工程三个本科专业获批成为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详见表1温州 大学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情况)。此外,学校在继续推进已立 项的三个试点专业建设的同时,于 2012年5月遴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化学 工程与工艺2个本科专业推荐申报了教育部“卓越计划”新增试点专业。表1温州大学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情况序号专业名称2011年招生数2012年招生数(单列)设

3、置时间“卓越计划”管理与交流展示网站备注1机械工程及自动化29(单列)302004 n/省重点建设专业2网络工程156(大类)532008http:/ network.wzu.edu.c n/省优势专业3服装设计与工程50(大类)252005 n/zgjh/校重点建设专业组织管理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结合学校实际,我校从组织结构、人员配备、教学制度创新等方面入手,建立健全了实施“卓 越计划”的管理体系和教学运行制度,以保障“卓越计划”的顺利推进。在学校层面,建立了温州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教育计划组织管理体系。如下图所示,学校层面成立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领导小

4、组,下设“卓越 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组、温州大学产学合作工程教育指导委员会等机构共 同落实“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组织、管理与实施。图1温州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组织管理体系其中“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领导小组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教学副校长 为副组长,由教务处、研究生部、学生工作部、人事处、计划财务处、国际交流 与合作处、校长办公室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各试点专业所在学院负责人为成 员,全面负责“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领导工作,包括发展战略制定、工作 方案审定、经费投入落实、政策保障、组织协调、工作督查等。在日常教学运行及管理上,完善了教学运行与管理体系。如专业负责人须会 同

5、公共课、专业课教师及相关企业、行业的专业人士对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培养方案的总体框架、课程体系设计与整合、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方法的改 革等进行整体设计。学校教务处及学院层面组织专家对其培养方案、教学进度、 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的制(修)订进行论证和严格的审核,并实行教学计划、 大纲备案制。以规范的日常教学运行,保证试点专业改革措施的实施及其效果。三、政策措施针对“卓越计划”及工科人才培养要求,学校及院系都在师资建设、经费管 理、教学改革、学生遴选等方面制定系列政策,出台众多保障制度。在学校层面,出台了具有战略指导意义的 温州大学关于实施特色工科战略 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意见(

6、行政,2010? 267号);保障计划经费 的额度和专款专用的温州大学“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行政,2010? 273 号);针对校内、外师资队伍建设的温州大学“卓越工程 师教育培养计划”师资队伍建设方案(行政,2010? 268号)和温州大学“卓 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程类外聘教师的管理与实施办法(试行)(行政2010? 269号)、温州大学关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专职教师挂职锻炼的 指导意见(行政,2010? 272号)以及为完善“卓越计划”组织机构制定的关 于成立温州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领导小组的通知(行政,2010?270号)和关于成立温州大学产

7、学合作工程教育指导委员会的通知(行政,2010? 271号)等文件,以从学校层面全力支持、确保“卓越计划”工作的实 施与推进。在院系层面,为调动教师、学生、企业参与培养工程师后备人才的积极性, 各试点专业根据“卓越计划”实施步骤,完善了满足校企合作需要的教学管理制 度,如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和管理办法, 学生企业学习阶段的管理办法,学生 企业学习成绩的评定办法,学生企业学习阶段的安全保密教育条例; 建立了鼓励 教师、校外工程师参与企业阶段教学的制度,如专职教师到企业顶岗挂职的制度, 专职教师的评聘、任期和年度考核标准,兼职教师的聘任和管理办法,教师与企 业合作开展项目研究的管理办法;修订了学生

8、到企业学习和实践的操作规程等管 理办法。另外,为保证学生培养质量,在其遴选上严格把关,实行由各专业负责择优 选拔优秀学生进入“卓越计划”试点专业或试点班学习,在整个教学和管理过程 中形成动态的遴选和淘汰机制。即根据学生申请,结合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经 过一定的考核择优录取学生进入试点专业或试点班学习,对不适应的学生可以转 出、退出到相应的院系继续学习。学生遴选与退出具体办法由试点专业所在学院 制定,公布实施。四、培养模式为对接区域经济产业发展需求,温州大学立足地方本科院校办学定位, 以工 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工程能力和职业竞争力为特色,以产学合作为抓手, 将产业需求、产业资源与产业环境引

9、入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从人才培养理 念、培养方案与培养机制、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等 方面,进一步全面深化我校的工程教育改革, 构建具有鲜明地方本科院校特色的 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首先,我校三个试点专业充分利用双师人才, 紧密结合产业需求,确立专业 培养标准、制定专业培养方案:(1)产学对接建立培养标准。通过走访、问卷和 座谈等多种调研形式,了解人才需求,确定人才培养规格,明确培养内涵,从产 业需求中抽取建立细化的培养标准,涵盖知识、能力与素质,反映业界对于工程 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强调未来工程师的社会责任、工程能力、学习能

10、力与沟通合 作能力。(2)产学共谋编制培养方案。以培养标准为出发点,由教师与工程师共 同进行专业培养方案编制,提交产学政相结合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进行论证。 方案贯穿通识与专业教育结合、理论与实践并重、课内外结合、校内外一体化的 人才培养思路,给出针对工程应用特色的教学体系设计。(试点专业培养方案示例参见附件)其次,为进一步探索高校与企业深度融合、协同培养创新型、实践型人才的 模式,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构建人才培 养的新体系,各专业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改革, 其中对包括 对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实习课程在内的系列课程的内容、 学时进行了

11、整合与调整,以促进学生工程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大学英语、 高等数学等公共课程,则是依据“卓越计划“试点专业的具体需求,对教材进行 了修订和编制,结合教学方法的改革,力求公共课程与专业教学的有机结合, 提 高卓越人才培养质量。另外,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规范教学内容和课程 体系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对 2012级本科专业实施课程教学大纲备案 制,还特别制定了适用于“卓越计划”试点专业的理论、实验、实践等课程教学 的各类大纲模板(详见附件),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的需 求,实现“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再次,为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我校

12、三个试点专业从理念创新、方法改革、模式优化等入手,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并 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网络工程专业,进行了涵括教学目标、教学理念、 教学空间、教学形式、教学资源在内的五个方面联动的理论教学上的 “三位一体” 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及以问题与案例驱动的课内分级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以培养学生对学科、专业知识的理解能力,培养其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团队合 作的工作素养;(2)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则将 CDIO项目教学理念融入“卓 越计划”人才培养模式中,即以工程技术能力培养为主线,通过开展项目教学系 列化建设与改革,尝试增加“能力维”,将“能力进阶”与“项目系列”结合起 来,

13、构建贯穿大学阶段整个人才培养过程的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目的明确、循序渐进、逐层提高、能力进阶的系列化项目教学模式。(3)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以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方法的改革为抓手, 根据课程内容和性质采用 分班、分组、协同教学等形式,灵活开展教学活动,同时采用项目教学法、“TCSP 四位一体教学模式、互动性教学及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影像法和纸模法相结 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五、师资队伍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我校通过培养与引进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形 式,依托产学合作机制,充分利用产业界的优质工程教育资源, 着力提高工科专 业师资队伍的工程实践能力和水平,提升具有丰富

14、工程经验和工程背景的师资比 例,服务于高质量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指导思想,主要依照温州大学关于实施工程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温州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工程型外聘教师管理办法(试行)、温州大学关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专业专职教师挂职锻炼的指导意见等几个文件开展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师资水 平,明确校内外教师的选聘条件和职责,同时将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与职称评聘 挂钩,并在工作量及待遇上核定明确标准,保障参与“卓越计划”的校内外教师 利益。另外,试点专业相继出台如教师下企锻炼的管理办法和考核机制及兼 职教师聘任及管理办法等补充条例和细则,支持、鼓励校企双方参与“卓越计 划”。在一

15、年多的试行中,相关制度执行顺利,效果明显,截止 2012年底,三个 试点专业已派7位教师赴企业进修、挂职锻炼;承担教学任务的企业老师4位, 参与开设的课程3门,共计达56课时,基本达成预期目标和效果。六、校企合作“卓越计划”的实施必须遵循行业指导、校企合作的基本原则。学校及各专 业通过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加强工程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创新实践教学环节等措 施加强校企合作,巩固培养效果。首先,试点专业充分发挥地域优势,积极开展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合作。 其 合作企业涵盖机械装备制造业、网络信息产业及鞋服等三大类企业(详见附件), 所涉及相关产业年产值合计在 4800亿以上。为继续强化及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

16、 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吸纳产业资源,鼓励社会资源参与学生培 养,试点专业通过与相关企业签订“卓越计划”人才培养协议,共创产学研合作 教育基地,继而依托校企两个方面的资源, 以通过资助学生开展创新性设计、 企 业实习实践、邀请企业专家负责实践性强的课程授课、 联合指导毕业设计等各种 形式,共同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其次,加强校外工程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各专业结合其所对应的行业、区 域产业特点,进一步强化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拓展紧密合作型的校外实习基 地建设,其中,网络工程专业的“温州大学-思博伦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实践 教育中心”、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温州大学-夏梦?意杰服饰有

17、限公司工程实 践教育中心”获2012年校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立项,机械工程 及自动化专业的“温州大学一合兴集团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获浙江省普通本科院 校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立项(浙教办高教,2012? 170号),同时被省教育厅推荐至教育部,参与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评选。 通过项目建设的形式推动校外实践基地建设, 发挥实践基地对工程应用型人才培 养的作用。再次,创新实践教学环节。为便于对实施“卓越计划”学生进行管理和实践 内容的组织,针对其开展的企业实践主要采用集中实习的形式,在实践环节安排上采用分阶段实施的方式,以更好地达到学习内容由浅入深、理论与实践交替

18、循 环和相互促进、能力和素质逐渐提高的目的,确保取得更好的企业学习效果。目 前,2011和2012级学生都已经完成了包括了解企业的发展历史、行业背景、企 业生产和经营的范围、管理制度、组织结构、企业文化、安全生产、质量管理体 系、生产流程以及企业的主要生产部门的功能、 设置方式、技术要求等方面的认 知阶段的学习,通过企业见习,使学生较早接触企业,初步了解企业的生产和运 作流程及专业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习目标,对本专业有了更深入 的认识。七、国际化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模式是“卓越计划”推进的重要手段和举措。我校推进 国际化工程人才培养主要依托以下几个平台: 一是鼓励工程型专业教师主动参

19、与 多元化的国际合作研究与交流,有计划选送优秀青年教师到国际著名研究机构和 大学进修访学,逐步提高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准;二是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国际交 流、到海内外跨国企业实习,拓宽学生和学生团队出国(境)学习、深造和交流、 竞赛的渠道,提升学生跨文化的交流能力、合作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推动人才培养国际化;三是建设全外语或双语教学专业品牌课程, 探索建设全外 语授课专业和国际性专业,支持高水平的中外合作工程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在教学运行过程中,各试点专业在加强大学英语与专业课的融合、双语课程 建设与改革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加大与国外大学、企业之间交流与合作力度,先 后派出专业负责人、教师、学生赴

20、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奥斯汀分校、 美国康奈 大学、德国耶拿应用技术大学、韩国庆一大学、木浦大学、台湾中原大学等开展 访学、签定项目协议、进行专业课程学习、参观、文化交流等活动,以实现教师 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目的。八、建设经验为切实做好“卓越计划”工作,进一步深化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 动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对本计划的推进,我们通过走访、 交流、研讨、探索、尝试与实施,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召开“卓越计划”工作交流及研讨会。我校密切关注国内外工程教育研究动态,调研、走访相关高校,咨询、交流试点专业建设情况和经验,聘请教 学名师、企业名家召

21、开工程人才培养系列讲座,并在全校范围内就“卓越计划” 的公共课改革、校企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的运作与实施、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编制、 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以及学生实践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等内容召开多次研讨会和进 展交流会,稳步推进“卓越计划”系列工作。同时,更面向全校师生开展“卓越 计划”宣讲会,扩大受益面,让更多的师生了解“卓越计划”,参与其中,共享改革、发展与创新成果。其次,建立“卓越计划”管理网站。为更好地促进专业、学科间的交流与学 习,实现以“卓越计划”试点专业推动其他工科专业及全校各专业的发展,发挥 试点专业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学校主管部门要求各试点专业将试点方案、人才培 养方案、课程整合情况及教学大

22、纲、专业发展动态等资源上网对外公开, 建立内 容相对独立的网站。经过不懈的努力和沟通,温州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人才培 养计划”管理网站(n/)于2012年12月19日正式开通,各试点专业的管理及交流网站也正式对外开放,实现试点专业精品资源全面共 享。另外,举办“卓越计划”课堂教学改革的观摩与研讨活动。为充分展示和分 享“卓越计划”推进在课堂教学改革上取得的成效,学校举办了针对“卓越计划” 试点专业公共基础课、专业课等教学改革示范课的观摩与研讨活动,效果显著, 在全校范围内反响良好。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以问题式专题 教学为突破口,通过学生登台、小组互助探究等教学方式丰富学生课堂内外体

23、验, 回归学生生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计算机网络应用英语教师则 将英语和计算机专业知识相结合,使用自编教材,利用音频、视频、图片等多媒 体手段,创造轻松课堂,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思维和沟通能力;机械原理及设计教师将CDIO项目纳入课堂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动手实践 能力等。这些教师在卓越课上的探索与实践,为创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手段及 提升课堂整体效果提供了有益的尝试与借鉴。九、下一步工作计划与建议“卓越计划”的实施与推进是坚持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的体现,其对凸显高校办学特色,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巩固本 科教学基础地位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我校

24、将继续以“卓越计划”工作的推进 与深化为抓手,推动各类专业建设,发挥其示范、辐射效应。首先,在“十二五”期间,试点专业将完善基于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校企 一体化工程人才培养方案;建立校企共建的国家、省、校级校外工程实践教育中 心;启动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加强工程化师资队伍建设,以确 保“卓越计划”实施的效果。其次,我校将加大力度划拨专项经费,继续推进含“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 “卓越商科人才培养计划”、“卓越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计划”、“卓越文科人才培养 计划”及“卓越理科人才培养计划”在内的校级系列“卓越计划”项目建设,以 平衡学科、专业发展,提高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与水平。再次

25、,我校在后续推进的各项教学改革与建设中,仍将针对“卓越计划”的 实施做有针对性的顶层设计,强化项目的集成建设与管理,并对其在招生政策上、 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的编制上进行单列管理,广泛、深入开展各类研讨、交流与 展示活动,巩固“卓越计划”工作成效。“卓越计划”后续推进中,希望主管部门可加强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加强经费支持力度。缺少专项经费的投入无疑是“卓越计划”各项工 作顺利开展的一大软肋。目前,我校主管部门、试点专业、合作企业都为“卓越 计划”的实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尤其在增加了学生大量校外学习时 间上,其投入将更大,而额外增加的师资、经费开支都是在原有专业、教学资源 基础上的

26、挤用,难免造成拥堵和资源配置不足及不公。 为此,建议主管部门依照 生均数逐年投入专项建设经费,以缓解教学资源紧张的局面,确保“卓越计划” 的顺利开展和实施效果。其次,提供相应的政策保障。“卓越计划”的顺利推进,离不开专任教师及 企业的付出与支持。目前而言,多半教师是本着对专业的热爱、 对社会所需人才 培养的责任感而参与“卓越计划”,其投入的大量时间与精力与其所得难以成比, 尤其在职称评聘、岗位聘任上,部分高校虽已出台一些制度和政策, 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很难体现和量化,教师利益维护仍显艰难。建议主管部门与人事部 门加强沟通,联合出台相应人事制度,保障教师利益。另外,企业的参与度和积 极性还有待进一步的带动和激发, 建议主管部门从政府层面加强与行业、 企业间 的交流,制定税收优惠及财政倾斜政策,使得企业在参与“卓越计划”的过程中, 既能享受到高素质工程人才的知识及专业技能给企业发展带来的利益,又可从外部环境和政策的保障上获得参与“卓越计划”的实益,确保其参与的积极性,实 现学校、教师、学生、企业等多方共赢。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