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护士矛盾心理的调查分析及临床带教对策

上传人:2127513****773577... 文档编号:64991497 上传时间:2022-03-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实习护士矛盾心理的调查分析及临床带教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实习护士矛盾心理的调查分析及临床带教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实习护士矛盾心理的调查分析及临床带教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实习护士矛盾心理的调查分析及临床带教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习护士矛盾心理的调查分析及临床带教对策(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实习护士矛盾心理的调查分析及临床带教对策 九病区 彭云华【摘要】目的:了解实习护士的心理状况,为制定临床带教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160名实习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对专业有自卑感与失落感的实习生占63.23%,45.81%的护生对职业前景持怀疑态度,69.68%的学生对即将实习感到兴奋,而21.94%的学生在实习中感到无所适从,63.87%的学生认为前期理论学习对实习部分有用,40%的学生不能适应临床工作节奏,23.23%的学生自行调整无效,89.68%的学生认为与病人有交流的必要,但只有40.65%的学生与病人交流成功;10.97%的学生对现实

2、生活的自我感到满意,而62.58%的学生感到不满意。结论:实习生在实习中存在着工作热情与工作能力的矛盾、生活习惯与新生活的矛盾、专业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交流需求与交流障碍的矛盾、主体我与客体我的矛盾。建议临床带教教师在临床带教中多与学生交流,针对个体采取相应的心理疏导,减轻其心理压力,使她们保质保量地完成实习任务,为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关键词】实习护士;矛盾心理;临床带教;心理疏导临床实习是护生向护士转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护生要完成生理需求、自我概念、角色功能等各方面的转变,而这些转变是在护生实习过程中矛盾的出现和解决中不断形成和完善的。护生年龄大多在1721岁之间,可塑性强,在分析

3、矛盾和解决矛盾方面明显存在不足,作为带教教师应针对不同时期、不同个体,采取相应的心理疏导方式。笔者于2005年3月对实习护生进行心理状况问卷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为湖南省环境生物学院和南华大学专业实习护士160名,均为女性,年龄1721岁,平均19.2岁,中专17名,高职143名。1.2方法采取整体抽样方法。利用学生实习集中返校时间发放,集中填毕,即刻收回。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个人资料、护理职业认知、实习情感体验与交流、生活与现实生活自我认知等方面。为了提高回收率,每个问题力求简单、明确、具体、易懂。共发出问卷160份,收回157份,剔除无效问卷2份,有效回收率96

4、.88%。1.3方法调查结果输入,采用SPSS 11.0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2结果临床实习护生心理状况调查结果,见表1。3讨论3.1学生实习中存在的矛盾3.1.1工作热情与工作能力的矛盾调查显示:69.68%的实习生对即将实习感到兴奋,而在实习中仍有21.94%的实习生感到无所适从。实习生接触临床,改变了以往学校单一的学习状况,新事物、新环境无疑成为一种新的刺激。同时实习生感觉自己学习3年的知识终于可以应用于临床,大有一显身手的架势,而这一热情缺乏稳定性和持久性,遇到困难容易走向一个极端;另一个方面,由于前阶段所学的知识基本为纯理论性知识,在实践中不知如何下手,新的环境、新的学习程序

5、又给她们造成茫然。这两者之间的矛盾让学生感觉学无所用,空有一腔热情,给学生造成心理挫伤,产生心理压力,影响学生的心境。表1临床实习护生心理状况调查结果(n=155)3.1.2理论与实践的矛盾护理专业是一个技术性非常强的专业,不仅要求从业者有较强的理论知识,更要求其具备娴熟的实际操作能力。经调查,仅有58.71%的实习生表现出自信,这与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各专业课程结业时间较早,特别是基础学,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对基本理论遗忘较多,基础护理操作更是生疏,没有牢固的理论基础,学生对于临床的常规处理产生诸多不解,动手操作会束手无策,引起学生专业自信心不足,影响下阶段实习的顺利进行。3.1.3生活习惯与

6、新生活的矛盾护理工作具有连续性的特点,护士需要倒班,学生在学校生活规律,而步入临床后随教师倒班,2个“中、夜班”下来几乎48h,打乱了以往的生活作息时间,在休息、生活节奏、内分泌等多方面出现不适应,严重的甚至出现失眠、头痛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40%的实习生不能适应临床工作节奏,23.23%的实习生调整无效。如不注意营养、锻炼和心理调整,就会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影响身体健康,实习难以坚持下去。3.1.4专业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学生以往对于护理的认识大部分源自媒体,对专业的认识往往停留在阳光鲜花的一面,学生专业自主选择者仅为3.87%,而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部分人在意识中看不起护士,医院中置护理从属

7、于医疗的思想,生活护理的琐碎与辛苦,付出与所得不等价,客观现象会使实习护士产生失落感、专业自卑感,对护理职业存在失落感、自卑感者占63.23%,她们甚至怀疑自己的将来,不知如何面对今后的工作和学习。3.1.5交流需求与交流障碍的矛盾学生涉世尚浅,社会经验缺乏,实习前接触的对象均为熟悉的家人和同学,交流起来很容易,而实习后接触的是带教教师和病人,心存疑虑却不敢告诉教师,怕教师和同学讥笑。调查显示:89.68%的学生认为与病人交流有必要,但只有40.65%的学生与病人交流成功;而影响交流的因素中病人态度占40.65%,专业理论占37.42%,交流技巧占21.94%。面对病人,只有通过交流才能收集病

8、人的资料进行评估,才能在操作中取得患者的理解与合作,也只有主动与病人交流才能收集到较全面的病例资料。但学生却又不知如何与病人打交道,担心自己说错话,顾此失彼,减少了主动交流,从而影响实习质量。3.1.6主体我与客体我的矛盾自我意识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意识。美国家詹姆斯把“我”分解为主体我(I)和客体我(Me)1。主体我即理想自我,它是根据主观的自我和主观感视的社会现实所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而达到的自我状态。客体我即现实自我,指当前实际所达到的自我状态,是理想自我所要观察的对象。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自我意识明显分化,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和行为具有新的意识,意识自己那些从未被注意的“我”的

9、许多方面和细节。自我意识的分化,主体我和客体我的矛盾冲突也开始加剧,此时,主体我会积极主动地去认识、考察、评价客体我。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断发现现实的自我总是落后于理想的自我,对自我的评价常是矛盾的,对自我的态度常是波动的,对自我的调控常是不自觉、不果断的,于是,主体我和客体我便在诸多方面出现矛盾冲突,甚至有一定的内心痛苦和强烈不安。调查显示,只有10.97%的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自我感到满意,而62.58%的学生感到不满意。3.2心理疏导对策3.2.1加强护生职业道德,巩固专业思想教育能否取得成效,从根本上取决于受教育者的主动性与自觉性2。根据Pender的健康促进模式,个体对某一行为所认知的障

10、碍越多,其实施这种行为的可能性就越低3。因此,要想使护生能自主参加学习,需加强她们对职业的认知。护理职业的现实处境对护生触动很大,45.81%的护生对职业前景持怀疑态度,不知如何面对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带教教师可以通过伦理道德教育,介绍护理前辈的先进事迹,以及她们为了护理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使其检验护理工作的价值,引导她们对护理专业的热爱,并在工作中利用患者和教师的赞赏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热情,增强事业心和职业感,保持工作的积极性。3.2.2加强护理操作训练,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保持成就感护理专业是一门技术非常强的专业,要求从业者具备娴熟的实际操作能力,学生在校学习停留在理论方面,实际操作机会很少,

11、导致实习后动手操作失败机会增加,自信心下降。应在护生进入临床实习的前2周加强各项技术操作的训练并进行考核;进行实体操作时,尽量选择易于成功的操作,减少失败,建立自信,耐心摸索,逐步加大难度;对操作失败者要耐心讲解,分析失败的原因,使其能轻松地进行下一次操作。3.2.3加强理论复习,指导临床应用理论是实习的依据,没有理论指导,实习存在盲目性。63.87%的学生认为前期理论学习对实习部分有用,排除医疗技术发展迅速的影响,一部分原因是现有护理学制的影响。现有教学安排导致理论与临床实践存在某种程度的脱节,学科理论结业较早,学生遗忘较多。在护生进入临床科室后,要强调实习要求,使其明白学习重点,布置复习任

12、务;改变教学方式,结合病例进行讲课;指导学生记忆,对于重点、难点反复强调,要求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才能融会贯通。3.2.4创造良好的实习氛围,合理安排工作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一般规律:生理需要是最重要的,只有它得到满足,人们得以生存后才考虑其他的需求4。临床工作节奏与学生以往生活节奏不同步,实习生在家被别人照顾,实习后充当照顾别人的角色,不注意生活节奏的调整,就会产生各种不适,甚至产生疾病。Roy认为4,适应是应付行为的最终目标,无论何时,当人们遭遇任何来源的压力时,都会企图去适应它。如果适应成功,平衡就可以继续或复原。调查显示83.87%的学生希望与教师交流,65.81%的

13、学生与教师交流感到快乐。提示带教教师注重学生适应状况,帮助她们成功的适应,可以提高实习效果。带教教师应主动关心学生的生活,帮助调整作息时间,指导工作安排,节省时间和体力;对体质较差的学生,多给予照顾,并逐步增加工作量,帮助其慢慢适应。3.2.5鼓励交流,逐步过渡到单独与病人交流交流是人体的一种需要,可以帮助交流者获取信息,满足心理需求。对于护理专业而言交流显得尤其重要。出现交流需求与交流障碍的矛盾,可能与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缺乏社会经验,而实习后要从关心的被动者转为主动者,服务意识不够有关。应指导学生在交流前做好准备,可以在教师面前演示后再面对患者;交流出现问题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切忌与病人发

14、生争吵;交流不顺利时,带教教师要适时给予帮助,回护理站后帮助分析失败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教会学生进行换位思考,这样交流时才有平和的心态。3.2.6帮助建立积极的自我意识统一自我意识是隐藏在个体内心深处的心理结构,是个体的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格的自我调控系统。个体正是通过自我意识来认识和调控自己,在环境中获得动态平衡,求得独特发展。针对自我意识的矛盾,带教教师应主动了解学生的理想自我,帮助确认理想自我的正确性和可行性,修正理想自我中的不切实际的、过高的标准,使之与现实我的潜能相符,脚踏实地,在现实中寻找理想的载体,采取有针对性,有计划的解决矛盾,缩小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获得自我意识的统一。 【】1伍新春.高等.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224.2顾仿娅,冯运华.学继续教育的实施与.护理学杂志,2001,15(1):49.3Pender NJ.Health promotion in nursing practice,3rd ed.Norwalk CT:Appleton & Lange,1996,68.4潘孟昭.护理学导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52.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