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风度之阮籍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64981235 上传时间:2022-03-22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10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魏晋风度之阮籍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魏晋风度之阮籍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魏晋风度之阮籍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资源描述:

《魏晋风度之阮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魏晋风度之阮籍(4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魏晋名士风流录第一课时:魏晋风度之阮籍真名士自风流纲要:一、阮籍所处的时代二、阮籍生平三、阮籍的文化象征意义四、阮籍的文学艺术成就参考书籍:晋书竹林七贤诗文全集韩格平注译中国诗史吉川幸次郎汉魏六朝诗讲录叶嘉莹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陈寅恪中国通史台湾陈致平一、阮籍所处的时代 大家知道,汉朝末年是战乱频繁,群雄割据纷争的时代。自董卓叛乱开始,几十年的军阀混战,曹操挟天子以令不臣,到处东征西战,最后统一北方,占据中国中心位置。孙权控制江南,刘备割据西蜀,形成三国局面。这局面相持交着了几十年,只可惜,曹操后代过早孱弱昏庸,因此在这表面政权相对稳定里暗含的是名门望族的极其残忍的争权夺利。 阮籍字嗣宗,汉献帝

2、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生于陈留尉氏,就是河南开封边上尉氏县,卒于魏元帝景元四年(公元263年)。阮籍的一生差不多刚好是曹魏一朝代的始末。公元220年,曹丕废汉献帝自立称帝,经过魏明帝曹睿,废帝曹芳,高贵乡公曹髦,到魏元帝曹奂,魏国历时46年。阮籍死的第二年,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篡魏称帝,建立晋朝。 司马懿在曹丕死后,开始辅政,曹睿死后接着和另一个曹魏草包曹爽一起辅政,新皇帝曹芳才八岁。连曹操时代算进去,时间不长,司马懿已经经历三个皇帝,而且常年带兵打仗,司马家族势力已经极度扩张。司马懿是正统当权儒家的典型代表,极会伪装自己,假仁假义又极度残忍,曹操本来是提防着他,可让他尽忠的表象给骗过去了

3、。曹芳不成器再加上另一个辅政曹爽是个草包,野心有余而能力不足,终于在公元249年正月初六,乘曹芳离开洛阳去祭扫魏明帝的坟墓高平陵,曹爽兄弟跟随的这一段时间。司马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上奏永宁太后,请废曹爽兄弟,并率兵屯司马门,控制京都,发动政变。曹爽最终屈服,自请免去职务,并马上被司马懿定罪,正月初十夷灭三族。从此曹魏军政大权落入司马懿之手。这就是有名的“高平陵政变”。 这一年阮籍40岁,连同被灭三族的还很多,其中有著名玄学大家何晏、王弼等人。 公元251年,司马懿杀扬州刺史王凌,杀曹操儿子曹彪。公元254年,阮籍45岁,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废了皇帝曹芳,新立一个草包皇帝曹髦,曹芳乘着马车眼泪汪

4、汪离开京城,被勒令无诏不得入京。同时杀了著名玄学名士夏侯玄,中书令李丰。推荐精选 公元255年,司马懿另一个儿子司马昭杀了镇东大将军毋丘俭,258年杀了征东大将军诸葛诞。 公元260年,草包皇帝曹髦亲自率数百仆人,鼓噪而出,要出宫讨伐司马昭。被司马昭手下刺死。司马昭用太后的名义,以不敬太后、自寻死路的罪名将曹髦的皇帝名位废掉。立15岁的曹奂当皇帝。 在阮籍死前的一年,另一个竹林七贤领袖嵇康被司马昭杀害。 这就是晋书所记:“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的全部真实。阮籍的一生前半段看到的是曹氏家族篡汉自立的种种表演,后半段又看着司马家族篡魏对异己力量大举屠杀的过程。这是整个阮籍生存的社会背景

5、。第二课时二、阮籍生平世说新语有记载:阮仲容、步兵居道南,诸阮居道北 ;北阮皆富,南阮贫。七月七日,北阮盛晒衣,皆纱罗锦绮 ;仲容以竿挂大布犊鼻裈于中庭 。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世说新语.任诞第二十三这说明,阮氏家族比较大,贫富也分化开了。阮籍成长的家庭是住南边比较贫穷的贵族。三岁父亲就去世了,与他父亲有旧的曹丕为此还专门写了寡妇赋哀叹:“陈留阮元瑜与余有旧,薄命早亡,每感存其遗孤,未尝不怆然伤心,故作斯赋。以叙其妻子悲苦之情,命王粲并作之。”阮籍小时候非常聪明。魏氏春秋载“阮籍幼有奇才异质,八岁能属文,性恬静。”(太平御览卷六二)他自己的咏怀诗第五“平生少年时。轻薄好弦歌

6、。”十五“昔年十四五。志尚好诗书。”六十一“少年学击刺”粗线条给我们描绘了他的青少年生活。包括晋书阮籍传记载他十七岁时“籍尝随叔父至东郡,兖州刺史王昶请与相见,终日不开一言,自以不能测” 。我们大概能知道他好学、有志向、人内敛沉默这样的性格。到了三十三岁,阮籍就已经看透了这世界很多事情,避世保身的思想也产生了。晋书阮籍传记载了他两次辞官“太尉蒋济闻其有隽才而辟之籍已去,济大怒。于是乡亲共喻之,乃就吏。后谢病归。复为尚书郎,少时,又以病免。及曹爽辅政,召为参军。籍因以疾辞,屏于田里。岁余而爽诛,时人服其远识。”生于乱世,阮籍得于保全而嵇康被杀,从历史记载看嵇阮两人都很谨慎的,而结果大不一样,我觉

7、得性格是很关键的因素。晋文王称阮嗣宗至慎,每与之言,言皆玄远,未尝臧否人物。王戎云:与嵇康居二十年,未尝见其喜愠之色。世说新语德行第一阮籍比较包容也随遇而安,不象嵇康那样刚烈梗直而好事。嵇康在司马家族专权的魏末是坚决辞官,而且旗帜鲜明,他和山涛关系很铁,山涛举荐他当官,他写了一篇很长的文章和人家绝交,这就是嵇康有名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也因此得罪了司马家族,成了获罪被杀的引子。而阮籍则是与司马家族虚与委蛇,拿俸禄做闲职,有酒喝的时候还求官举荐官。“陈协数进阮步兵酒,後晋文王欲修九龙堰,阮举协,文王用之。”郦道元水经注魏氏春秋记载:籍旷达不羁,不拘礼俗。性至孝,居丧虽不率常检,而毁几至灭性。岁馀,爽

8、诛,太傅及大将军乃以为从事中郎。后朝论以其名高,欲显崇之,籍以世多故,禄仕而已,闻步兵校尉缺,厨多美酒,营人善酿酒,求为校尉,遂纵酒昏酣,遗落世事籍口不论人过,而自然高迈,故为礼法之士何曾等深所雠(仇)疾。大将军司马推荐精选文王常保持之,卒于寿终。这里可以看出,阮籍其实人情是很练达的,知道把握分寸,坚持自己又保全自己。想陷害阮籍的人不少,何曾钟会等人多次利用礼法劝司马昭杀他,可司马昭喜欢他保护着他。在阮籍四十五岁的时候还被封“关内侯”。考察阮籍当过的官,历史记载他正经干事的是他四十六岁任“东平相”,也就十来天时间。及文帝辅政,籍尝从容言于帝曰:“籍平生曾游东平,乐其风土。”帝大悦,即拜东平相。

9、籍乘驴到郡,坏府舍屏鄣,使内外相望,法令清简,旬日而还。晋书阮籍传当官说穿了对阮籍就是在混日子,混酒喝。整个阮籍一生,几乎可以用酒来贯串。“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为防止女儿入虎口,酒醉是逃避最好的方式。“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获免。”躲避是非,酒醉是对抗的手段。“会帝让九锡,公卿将劝进,使籍为其辞。籍沈醉忘作,临诣府,使取之,见籍方据案醉眠。使者以告,籍便书案,使写之,无所改窜。辞甚清壮,为时所重。”晋书阮籍传“劝进表”生命攸关,借酒浇愁,书于案,让别人抄写,这就是阮籍啊!关于写劝进表,后人一直把他作为阮籍的历史污点来看,这是有失偏颇的。站在

10、当事人的立场,谁敢不写?不写只能死,那对生命太不负责任了。在劝进表里,阮籍是得歌功颂德,什么周公、齐桓公、晋文公等都比进去了,可这种应命违礼之作的最后,阮籍写到“临沧州而谢支伯,登箕山而辑许由,岂不盛乎?”这用典的隐意很明白:你司马昭功成名就后,如果能象支伯、许由一样不接受尧的让位,那才了不得。只可惜,一年后,他儿子司马炎就篡位自立了。酒是他的朋友,是他对付敌人的手段,更是无可奈何的人生载体。“阮籍胸中垒块,故须酒浇之”世说新语. 任诞第二十三。据谣传,最后也是死于酒,阮籍五十四岁和刘伶醉死在步兵酒窖里。关于阮籍,故事很多,每个故事都精彩而意味深长。这些故事已经成为后世所颂扬的“魏晋风度“的组

11、成部分,很多人“实不能至而心向往之” 。这就涉及到我们接下来要说的阮籍行为的文化象征意义。第三课时三、阮籍的文化象征意义魏晋做为一个个性张扬的年代印烙在中国文化史上,这是一个知识分子阶层集体张扬,放达的时代。学术上的成就虽然无法和春秋战国诸子百家思想相媲美,可在个性的精神解放、人性的独立自主,以及在困惑压抑黑暗的现实环境寻找解脱的种种思想和行为,给了后代无穷的启示,这是一个伟大的年代,不是因为政治而是这批知识分子。我一直以为后来形成的最具中国特色的知识分子文化佛教“禅宗”,它的孕育的胚胎就是魏晋风度。因此,包括阮籍在内的这些名士所表现出来的这些极端张扬的行为本身,就极富文化象征意味。1、至性真

12、性情大丈夫在竹林七贤里面,阮籍最为突出。在早不保夕的残酷政治黑暗旋涡里对生命的哀怜、在碌碌无为的生存里对壮志难筹的感慨,阮籍把这种人性里最光辉的质感充分的表达了出来。“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登武牢山,望京邑而叹,于是赋豪杰诗。”晋书阮籍传推荐精选“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说他有象征意义,那是因为他所指的这条路是人生之路走不通了、这个行为这个哭声穿越时空,动天地泣鬼神,不是至情至性的人是发不出来的。“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以及赋豪杰诗都是他心志高远的情怀表达,当然也是对现实无法施展自我抱负无奈的感叹。2、至情魏晋人物里

13、感情质朴率真的人很多,而阮籍尤甚。另一位竹林人物王戎说:“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世说新语伤逝这话对阮籍同样适用的。阮籍五十岁的时候,母亲去世。晋书阮籍传几件事: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棋,对者求止,籍留与决赌。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及将葬,食一蒸肫,饮二斗酒,然后临诀,直言穷矣,举声一号,因又吐血数升,毁瘠骨立,殆致灭性。平时阮籍是极孝顺的人,母亲去世,内心哀伤无法言表,郁闷出处,两次吐血,差点老命也陪葬了。这就是阮籍,表现的都是心灵极至的东西,这与尘俗无关。所以才有裴楷称他“方外之士”:裴楷往吊之,籍散发箕踞,醉而直视,楷吊唁毕便去。或问楷:“凡吊者,主哭,客

14、乃为礼。籍既不哭,君何为哭?”楷曰:“阮籍既方外之士,故不崇礼典。我俗中之士,故以轨仪自居。”时人叹为两得。我写这部分的文字传到网络后,有朋友说他母亲去世应该立即停止下棋,才算是至孝。我觉得应该这么来看,性至孝是应该在母亲在世的时候,人都去世了,孝顺的就仅仅是礼制,是给别人看的了。阮籍内心肯定是哀痛的,这才有非常的吐血行为。裴楷说他“方外之士”也包含这超越了名教道德的意思。3、至真阮籍还是个很率真的人,活得很真实自然,不浮饰。嵇康所说“越名教任自然”在阮籍身上更为突显,很多带诽闻色彩的故事都发生在阮籍身上,嵇康就不会发生类似的故事,也使阮籍增加了许多的可爱。籍嫂尝归宁,籍相见与别。或讥之,籍曰

15、:“礼岂为我设邪!”邻家少妇有美色,当垆沽酒。籍尝诣饮,醉,便卧其侧。籍既不自嫌,其夫察之,亦不疑也。兵家女有才色,未嫁而死。籍不识其父兄,径往哭之,尽哀而还。其外坦荡而内淳至,皆此类也。晋书阮籍传对比那些假道学的儒者、伪君子,“虱之处于裈中,逃乎深缝,匿乎坏絮,自以为吉宅也。行不敢离缝际,动不敢出裈裆,自以为得绳墨也。饥则啮人,自以为无穷食也。”大人先生传,阮籍的这些行为是多么光明磊落。君子好色而不淫,把美丽的事物和人上升到审美的角度去欣赏,敢作敢当,这是魏晋人物留给我们的财富。本真、自然、发自内心的爱。第四课时四、阮籍的文学艺术成就我一直强调作家生存的感悟对文学作品内涵的渗透,没有经过大动

16、荡大痛苦甚或大悲剧并找到语言最合适的表达方式的人是没法写出伟大作品的。阮籍经历人生的极度压抑并通过五言诗的形式,写出了极具浓郁情感的咏怀诗八十二首。影响了后代漫长历史里的很多诗人,包括李白、陈子昂等。此外,他文章写得好,象达庄论大人先生传都是传世之作。琴弹的好,谱有酒狂曲,口哨(啸)也吹得好。推荐精选我在写曹操诗歌的一篇文章里引用了陈良运教授给“风骨”做的总结: “俯仰宇宙的哲理思索;出入历史的人生慨叹;直面现实的批判意识;壮志难酬的悲愤情怀。”这对于直接继承父辈建安风骨的阮籍同样是很好的概括。咏怀诗第一首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衿。孤鸿号外野,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

17、独伤心。已经深夜了,还不能入睡,心绪难平,起来坐下弹琴。鸣字在这深的夜里特别突显特别洪亮。这时眼睛看到的是:月光透过薄薄的帷帘照射进来。身体感觉到的是:清风吹动着衣裳。这时候耳朵听到的是孤独的雁在野外悲鸣,北方的鸟在林子哀鸣。在徘徊寻觅里能看到什么呢?能得到什么呢?什么也没有,仅仅是:忧思独伤心。整首诗,把整个的环境和心思心绪全融合在一起了。这境界我只有在后来的唐朝陈子昂登幽洲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感觉到。钟嵘诗品评价阮籍:晋步兵阮籍,其源出于小雅,无雕虫之功。而咏怀之作,可以陶性灵,发幽思。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洋洋乎会于风雅,使人忘其鄙近,自致远大。

18、这评价是中肯的,刚才这诗就是很好的写照。说阮籍诗歌超越了前人,本质的原因在于他的视野超出了个人的恩怨情怀,超越了小我,他是站在人类普遍意义上的视角来抒写情感表达幽思。在他之前的汉代,五言诗的精华是古诗十九首,我们可以比照一下: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纬。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和阮籍咏怀诗第一首言辞颇为接近,作为诗歌的表达也是情真意切的,你把它和阮籍的一比较,境界高下就出来了。睡不着那是因为忧愁,为什么忧愁那是因为“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长时间呆外面想要回家。为这事情找不着人诉说,回到房间自己就哭开了。通过对比

19、我们看出:一个是浓缩了整个时代的精神意识发出的忧思,一个是局限小我的思念;一个忧愤阴郁难平又无可排解,一个是号哭得以发泄;一个是情感浓郁浑厚直指心灵,一个是情感意象单一集中外化。这就是我们看到的区别。在阮籍其他的咏怀诗同样的写出了很多冷静而智慧的思想: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对人类幸福丧失的悲悯、对人与人之间勾心斗角的赤裸揭露、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塑造等等。做为一个思想者所站的高度,要不是那时代政治昏暗,在语言的表达上阮籍应该能更显露更自由更具穿透力从而也更贴近生存的真实。推荐精选第五课时服药和名士风流的紧密联系是魏晋时期独有的文化现象。虽然在更早之前,帝王、贵族、方士们的长生之梦中就已有了药的存在,

20、但服药和名士结下不解之缘却在这一时代。于服药背后,魏晋的名士风流缓慢地铺陈在我们的眼前。世说新语中的服药之例世说新语的编撰者刘义庆是刘宋武帝的堂侄,在诸王中颇显出色,且十分被看重。出身王族的他对上层名士的生活方式可谓是不乏熟悉,所以在世说新语中,刘义庆比较真实地记载下魏晋间不少名士的服药事实。 笔者从中整理出以下具有代表性意义的三条:何平叔云 :“服五石散,非唯治病,亦觉神明开朗。”(言语31)该句的译文为:何平叔说:“服食五石散,不只能治病,也觉得精神很清爽。”何平叔即何晏,他是魏晋服药风气潮流的发起者。这是何晏对五石散神奇药效的叙说。王恭始与王建武甚有情,后遇袁悦之间,遂至疑隙。然每至兴会

21、,故有相思。时恭尝行散至京口射堂,于时清露晨流,新桐初引,恭目之曰:“王大故自濯濯。”(赏誉153)世说新语中这段话的大致意思是:王恭起初和建武将军王忱很有交情,但后来受到袁悦的挑拨,便产生了猜疑,二人之间出现了间隙。可是每当王恭兴致勃勃时,他还是会想起王忱。王恭曾在服药后行散之时,走到京口的射堂之处,那时清露在晨光中流动闪烁,新桐初吐嫩芽,王恭于是触景生情说:“王大(王忱)确实明净清朗啊。”王恭与王忱之间本有误会,而服散之后,王恭达到了一种旷达豁然的境界,看清了流言与猜疑,并在“清露晨流,新桐初引”的自然美景的感兴下,他发出感喟:王忱如这景物一般,清新自然,“故自濯濯”。“王大故自濯濯”的简

22、略之语中,服散之后王恭的旷达超然跃然纸上。服散者的言行往往叙说较为简略, 需要仔细琢磨才能领会到他们的超然与旷达。推荐精选王孝伯在京,行散至其弟王睹户前,问:“古诗中何句为最?”睹思未答。孝伯咏“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此句为佳。”(文学101) 这一条的大概意思是:王孝伯(即王恭)在京的时候,有一次行散到他弟弟王睹门前,他问王睹:“古诗中哪一句最好?”王睹考虑许久而未回答。孝伯于是就咏诵道:“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然后说:“这句是最好的。” “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是古诗十九首的回车驾言迈中的一句。诗人于行散路途中独行于漫漫长道,一路上但见原野之上茫茫无际的新生百草,而不见昔日来时之

23、旧物,于是触景生情、抚古思今,心头笼上了一股诗意的沧桑。曹植的“不睹旧耆老,但见新少年”跟其有异曲同工之妙,由时光飞速更迭而思考到人生易逝。人生的短暂易逝是魏晋名士反复吟咏的共同话题,“一切都在变化中消逝,它提醒人们生命是有限的,在行散时,似乎对此理解得更为深刻了。”1服药后的行散之中,在几分清明几分热切中,魏晋名士对世事、对人生迸发出更为深刻而独特的理解。由第一条何晏的对五石散药效的叙说我们可以知晓,服药者会感到“骨髓充实”、“神明开朗”,甚至有着“行动如飞”的美妙体验。除此之外,更有服药之后必要的调理之法的“行散”为魏晋名士的在客观上创造了无限接近万物、接近沉思、接近真理的条件。此时的服药

24、者心境畅朗愉悦,可以抛却一切尘俗纷扰,沉淀于自我,并对世事、对人生进行自由无滞地思考。 第二条跟第三条的主人公王恭便是如此,“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是因行散才回味到这样的诗句,在行散中领悟到生命的真谛;“清露晨流,新桐初引”也正因早起行散才碰到了这般景象,遂使心有所思,情有所寄。世说新语所载这二条所营构的王恭的对世事、人生深刻而独特的理解与服药行散是脱不开的。虽是因服药而被迫进行的散步游走以达到调理之目的,但是“行散”的活动方式本身就具有休闲自在的特点,正可彰显名士之风流。推荐精选第六课时魏晋服药风气的历史渊源服药的源头跟先秦神话传说中的不死之药有着密切联系。如山海经海内西经中的“开明东有巫

25、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夹窫窳之尸,皆操不死之药以距之”。另外,楚辞天问中记载的嫦娥窃不死之药奔月的故事也是一例。到了秦汉时期,一代代帝王为求长生不老、政运长久,同样有寻丹服药的行为。如三国志魏志卫觊传中有这样的记载:“昔汉武信求神仙之道,谓当得云表之露以餐玉屑,故立仙掌以承高露。”汉代以来帝王和术士通过服药仅仅为的是服食以后的长生不老与面容“充美”,而到了魏晋名士那里,这种追求长生不老与面容“充美”便与精神世界的内涵紧紧地连在了一起。魏晋名士把服药作为一种能够帮助他们达到精神自由、人格独立境界的媒介。魏晋时期的服药以何晏为始,而后众多名士都有所涉及,再之后在名士效应的影响下渐渐蔓延

26、至社会各阶层。服药风气在魏晋1、“服药的祖师爷”何晏“服药的祖师爷”是鲁迅先生在广州夏期学术演讲上的一篇影响深远的演讲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对何晏的戏称。何晏不仅是魏晋玄学兴起的引导者、清谈风气的煽动者,也是魏晋服药潮流的发起者,是一位公认的集贵族式颓废于一身的时髦人物。何晏是东汉大将军何进的孙子,父逝世后,母尹氏改嫁曹操,于是何晏被曹操收养,并深受其宠爱,从小过着贵公子的生活。推荐精选“何晏形貌绝佳,爱修饰,喜女色。服五石散,精神爽朗,面色红润,正可增强美貌风姿,以博取女人的悦慕。”2宋人苏轼亦云:“世有食钟乳、乌喙而纵酒色以求长年者,盖始于何晏。晏少而富贵,故服五石散以济其欲。”由

27、此可见,何晏服药的主要目的在于增加精神和美貌的功效及济欲的功能,以享人生之乐。2、魏晋名士的服药何晏服药后首获神效,很快流播于名士之间。“其后,夏侯玄、王弼、嵇康、皇甫谧、裴秀、贺循、王羲之、王忱、王恭等许多文人名士都涉入此道,朝中大臣乃至帝王甚至名媛女流之辈,亦有所染。”3作为“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养性服食,弹琴咏诗,自足自乐。而嵇康锻铁也大概有为获五石散原料的目的成分的存在。他的养生论中提到“服药求汗”,指的便是服用五石散后“石发”而流汗。 南朝宋文学家鲍照曾写过行药至城东桥一诗,诗名“行药”也称“行散”,是服药以后调理的一种方法。可见鲍照也服药名士中的一员。除此之外,不少史料也证明当时不

28、少社会地位较高的女性也涉足服药。据记载,嫁予王羲之次子王凝之的咏絮才女谢道韫素爱服五石散。晋书邓攸传中也有这样的记载:邓攸“遂对以弟妇散发温酒为辞”,可见邓攸之弟妇也是服药一员。3、蔓延至社会各阶层的服药在名士效应下,服药渐渐脱离原来的“养生”初衷,而变成了一种习俗,蔚成名士风流。 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鲁迅先生说道:“到东晋以后,作假的人就很多,在街旁睡倒,说是散发以示阔气。就像清时尊读书,就有人以墨涂唇,表示他是刚才写了许多字的样子。”4过分而片面地追随名士之风,使得常人不免有些失真。“魏晋乃至南北朝,服药行散渐成风俗。北朝后魏孝文帝时,诸王及贵臣都服石药,皆称推荐精选“石发”。服

29、药发热成为富贵人家的标志,以至平民百姓也诈称服药发热,冒充富贵之人。”5关于平民百姓诈称“服药发热”有这样一则幽默的故事:有一个人躺在闹市口,来回翻转着身体并称自己发热,以让围观人群观看。于是同行的伙伴便问他怎么了,他回答说:“在我石发。”同伴问:“你为什么会石发,我怎么不知你何时服药了?”这个人说:“我昨天买米的里面有石头,吃了以后到现在开始发作了。”于是围观的人哈哈大笑。故事虽不免滑稽、荒诞,真实性尚存疑,但这至少可以说明了当时人对服药的盲目追求。魏晋时期的服药主体为帝王、大臣之类的富贵人物,那位“非富贵者”倒在地上谎称“石发”,一经询问即被戳穿,只落得惹人嗤笑,此人以服药后“石发”这种症

30、状来标识自己,妄图逾越富贵与贫穷之间、下层平民与名士贵族之间的鸿沟,却也不免让人顿感心酸。第七课时嵇康与魏晋风度一、中国文化史演变中的魏晋风度二、魏晋风度的内涵与表现形式三、嵇康的文化成就及在魏晋风度的地位一、中国文化史演变中的魏晋风度魏晋是怎样一段历史,历史是如何走进魏晋这样一个特别的历史时期,它又为什么给后面中国两千年文化史以持久不衰的影响,它让后人迷恋的本质原因是什么?这是了解魏晋风度之前我们首先必须知道的背景。在魏晋时代以前,中国曾经有过集中的文化构建,那就是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确立了中国文化的基调同时也建造了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这就是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包含道家法家阴阳学说等的“

31、文化群”。推荐精选先秦诸子百家总体的基调是入世的,他们关注的是整个国家整体民众的出路问题,学说上的内容大体也都是关于整个国家的治理,整体伦理意识的建立相关方面的,很少从个体的角度,从审美的角度来观察社会关怀自身的生存状态。所以他们特别适合统治者的口味,在动荡时期法家思想占主导地位,在和平时期,道家和儒家占主导,整个中国的历史几乎都是这么走下来的。到了魏晋出现这一批知识分子他们的立场发生了转变,这种转变基于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汉代的儒家学说走入了僵化的死胡同,同时汉末的天下大乱使儒家学说丧失了支撑点,群雄割据战乱纷争使儒家伦理道德没有立足之地。豪门望族高举儒家的旗帜背地里却干着完全违背儒家人伦的事

32、情,并且用这套伦理打压异己、消灭反对自己的力量,这就是“名士少有全者”的原因。这种主体意识形态的缺失导致魏晋的知识分子转而寻求其它的出路,向内对生命的关注和关怀,来化解生存的痛苦。二是文学到了汉末时期有了自觉的精神,这就是所谓“建安风骨”,从曹操的诗文里表达出来的对人生无常与短暂的感慨到对用酒来化解人生悲苦的推崇。“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概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到了曹丕又确立了“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调门,对紧接着的魏晋知识分子具有相当的示范意义。三是,魏晋名士所处的时代是没有英雄“后英雄时代”,枭雄并起的汉末刚过,转入的是权利争斗的

33、生命内耗。对现实的极端不满而又找不到出路迫使魏晋知识分子采取务虚的手段来表达人生的理想,形成了我们称之为魏晋风度的文化形态。第八课时二、魏晋风度的内涵与表现形式我们从内涵和形式两个方面考察魏晋文化形态,内涵指的是精神内容、理论内核。形式是这种文化形态借助的表现形式。魏晋风度的精神内涵就是“魏晋玄学”。它的理论的导入是老庄,古代三玄:老子庄子周易是魏晋玄学展开的基础。魏晋玄学的内容比较庞杂,其核心内容牵涉到哲学的各个领域,包括本体论,知识论,语言哲学,伦理学,美学等,都是前人未有触及或未能深入探讨的问题. 它们主要通过注书阐述以及论辩清谈的形式探讨,其主要内容有:(一)本末有无的关系问题。“贵无

34、论”何晏王弼,“崇有论”裴頠,(二)自然与名教的关系问题。何晏王弼:名教本于自然,阮籍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郭象:名教即自然。(三)言与意的关系问题。荀粲:言不尽意,王弼得意忘象和得象忘言,欧阳建:言尽意论。(四)圣人有情无情的问题:王弼:以性统情(五)才与性的关系问题:尚书傅嘏论同,中书令李丰论异,侍郎钟会论合,屯骑校尉王广论离。(六)声无哀乐的关系问题。 嵇康:声无哀乐论。正是对这些哲学问题的不同理解,分离出知识分子的各种形态。这让我们看到魏晋名士群体的多面性丰富性,也因此展现出魏晋风度形形色色的表现形式。这些形式在世说新语里面有很多记载。我们从形式所传达的精神总结,名士风流包括:旷达傲世

35、的情怀,处惊自若的雅量,超然物外的审美,至性至情的率真。雅量第六(19)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 。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 。推荐精选22. 顾和始为扬州从事,月旦当朝,未入,顷停车州门外。周侯(武城侯周颌)诣丞相,历和车边,和觅虱,夷然不动。周既过,反还,指顾心曰:“此中何所有?”顾搏虱如故,徐应曰:“此中最是难测地。”周侯既入,语丞相曰:“卿州吏中有一令仆才。”36. 王子猷(徽之)、子敬(献之)曾俱坐一室,上忽发火,子猷遽走避,

36、不惶取屐;子敬神色恬然,徐唤左右,扶凭而出,不异平常。世以此定二王神宇。任诞第二十三6.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裈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伤逝第十七 1王仲宣好驴鸣,既葬,文帝临其丧,顾语同游曰:王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赴客皆一作驴鸣。栖逸第十八16. 许掾好游山水,而体便登陟。时人云:“许非徒有胜情,实有济胜之具。”简傲第二十四1.晋文王功德盛大,坐席严敬,拟于王者,唯阮籍在坐,箕踞啸歌,酣放自若。这许多的行为举止背后富有精神象征意味,从而也让这些行为作为艺术审美形象进入历史,留给后人无穷的遐想和神往。再结合当时的时尚用品,比如药(服药、

37、行散),酒(喝酒张狂放达.王卫军云:“酒正引人着胜地。”),麈尾(清谈辩论时手执的拂尘),构成了魏晋风度的活生生的具体表现形式。第九课时三、嵇康的文化成就及在魏晋风度的地位嵇康在魏晋名士群体处于领袖地位,这从他入狱后三千大学士为他请愿游行可见端倪。历史还记载钟会写完四本论后,想让嵇康评点又不敢面对的畏惧神态。(世说文学第四:“锺会撰四本论始毕,甚欲使嵇公一见,置怀中既定,畏其难,怀不敢出,于户外遥掷,急回便走。”)嵇康在魏晋风度的突出地位有如下几个原因。首先是基于他对魏晋玄学的深入探讨。21. 旧云,王丞相过江左,止道声无哀乐、养生、言尽意,三理而已,然宛转关生,无所不入。世说文学第四南齐书王

38、僧虔传:才性四本、声无哀乐,皆言家口实。如客至之有设也。嵇康的思想体系,含蕴在他的许多篇文论中,主要的有如下几篇:养生论 答难养生论 声无哀乐论 太师箴 卜疑 琴赋推荐精选释私论 明胆论 管蔡论 难自然好学论 难宅无吉凶摄生论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 与山巨源绝交书 与吕长悌绝交书 家诫嵇康的文化论,是反礼乐,反名教,反教育,主观上要修正两汉博士的意识形态。“夫气静神虚者,心不存乎矜尚,体亮心达者,情不系于所欲。矜尚不存乎心,故能越名教而任自然,情不系于所欲,故能审量贱而通物情。物情顺通,故大道无连,越名任心,故是非无措。”(释私论)今若以明堂为丙舍,以讽诵为鬼语,以六经为芜极,以仁义为臭腐,睹文

39、籍则目瞧,修揖让则变伛,袭章服则棘筋,谭礼典则齿龋。于是兼而奔之,与万物为更始。则吾子虽好学不倦,犹将阙焉。则向之不学,未必为长夜,六经未必为太阳也。(难自然好学论)其次是他对山水自然的神游,与世外高人的神交激发出来的精神与行动的高迈,把自己的理想观念“越名教任自然”身体力行的实践。这表达了玄学的理念在现实的层面上找到了落点,把玄理转化成有形式,可以感受可以活生生观赏的具体对象,经过他的诗歌表达了这种美感,从而把人生变成审美的人生。(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泰玄。 送秀才入军五首之四)罗宗强说“嵇康的意义,就在于他把庄子的理想的人生境界人间化;把它从纯哲学的境界变为一种实有的境界;把

40、它从道的境界变成诗的境界。”再次是他的尚奇任侠与天质自然秉性,把男人的力量感通过最普通的生活形式表现出来。文士传载“康性绝巧,能锻铁。家有盛柳树,乃激水从圜之,夏天甚清凉,恒居其下微戏,乃身自锻。家虽贫,有人说锻者,康不受直。唯亲旧携鸡酒往,与共饮啖,清言而已。” 处清贫而自食其力的独立人格,这样的境界对知识分子永远是楷模。最后最重要一点,嵇康因为他的言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在行刑前神气不变,从容索琴而弹奏广陵散。这种对悲剧的超越最能感染人的心灵。总之,魏晋风度作为中国知识分子对宇宙对人生对个体存在的认识,构成了中国人文精神的精髓,直接导致唐宋禅宗更为深入的对个体的精神超越。第十课时嵇康的朋友和

41、敌人前面已经提到,“魏晋风度”是知识分子集体个性宏扬,张狂放达的时代。因此,为了更好的了解嵇康,我们有必要来看看嵇康周围的人们,了解嵇康的朋友和敌人。在朋友圈来说,嵇康比阮籍大多了,清谈里文章文论来往应对的有之,喝酒弹琴的有之,一起打铁种菜的有之,这也是嵇康和别人很不一样的地方,豪爽任侠的地方,试想,一个只图自保清静无为的人,是不可能有这么多朋友的。我们先说说吕安。推荐精选晋书嵇康传:东平吕安服康高致,每一相思,辄千里命驾,康友而善之。吕安是个什么样的人?晋阳秋曰:“安字中悌,东平人,冀州刺史招之第二子。志量开旷,有拔俗风气。 ”前面我们说过嵇康吕安在山阳“灌园”种菜。算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了。吕

42、安也是不俗的名士,从前面他写给嵇康的信也表达了出来,有济世志力的家伙。他和阮籍一样瞧不起嵇康的哥哥嵇喜。干宝晋纪曰:“安尝从康,或遇其行,康兄喜拭席而待之,弗顾,独坐车中。康母就设酒食,求康儿共与戏。良久则去,其轻贵如此。”世说新语简傲:“嵇康与吕安善每一相思千里命驾。安后来值康不在。喜出户延之,不入。题门上作凤字而去。喜不觉犹以为欣故作。凤字凡鸟也。”凤字的解释,如曹操在门上写活一般,门内的凤。凡鸟。也就是吕安和嵇康交情深厚,才导致嵇康“义不容辞”的卷入吕安案件,最后被杀。事实上,嵇康最信任的朋友是山涛。除了一起做竹林山野之游的清谈外,山涛对嵇康及其家人都是个重要人物。我们来看看他们相互之间

43、往来的历史史料:前面提到的毌丘俭谋反,嵇康欲起兵应之,问山涛,被山涛劝住。以及山涛从吏部郎升散骑常侍,举荐嵇康来代替吏部郎职位。从而导致嵇康写了绝交书。世说新语栖逸刘孝标注引康别传曰:“山巨源为吏部郎,迁散骑常侍,举康,康辞之,并与山绝。岂不知山之不以一官遇己情邪?亦欲标不屈之节,以杜举者之口耳。乃答涛书,自说不堪俗流,而非薄汤、武。大将军闻而恶之。”晋书卷四十三山涛传:康后坐事,临诛,谓子绍曰:“巨源在,汝不孤矣。”以前论及这一批超然物外的名士,他们内心其实是很纯正的儒家思想。阮籍不让儿子阮浑放达时说:“仲容已预之,卿不得复尔”。 嵇康的“巨源在,汝不孤矣”托孤之意以及监狱里写的家诫都很明白

44、地表达了传统儒家为人处世的观念 。而山涛正是这儒家正统相对完美的代表。嵇康死后,山涛对他儿子嵇绍很是照应的,虽然结局是嵇绍最后为保护晋惠帝,以身挡箭,用生命换了晋朝大忠臣的名节。晋书嵇绍传:山涛领选,启武帝曰:“康诰有言:父子罪不相及。嵇绍贤侔郤缺,宜加旌命,请为秘书郎。”帝谓涛曰:“如卿所言,乃堪为丞,何但郎也。”乃发诏征之,起家为秘书丞。遇到大事,嵇绍和他父亲一样也是找山涛商量的。世说新语政事:嵇康被诛后,山公举康子绍为秘书丞。绍咨公出处,公曰:“为君思之久矣。天地四时,犹有消息,而况人乎?”推荐精选这就说明山涛和嵇家两代人关系都好,那山涛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山涛传:山涛字巨源,河内怀人也。

45、父曜,宛句令。涛早孤,居贫,少有器量,介然不群。性好庄老,每隐身自晦。与嵇康、吕安善,后遇阮籍,便为竹林之交,著忘言之契。从史料记载看,山涛在竹林七贤里是起到润滑、融合的作用,因为年纪最大,人也温和仁厚,深得诸贤的敬重。山涛是很循规蹈矩的一个君子,面对集体放达张狂的其他名士,在那时代该算的另类了。那凭什么就他能够融入竹林七贤的队伍,并成为朝野两相宜的重要人物?世说新语贤媛第十九:山公与嵇、阮一面,契若金兰。山妻韩氏觉公与二人异于常交,问公,公曰:我当年可以为友者,唯此二生耳。妻曰:负羁之妻亦亲观狐、赵,意欲窥之,可乎?他日,二人来,妻劝公止之宿,具酒肉。夜穿墉以视之,达旦忘反。公入曰:二人何如

46、?妻曰:君才致殊不如,正当以识度相友耳。公曰:伊辈亦常以我度为胜。世说的这则记载,很说明山涛的为人:有见识大气度。这也是他名闻朝野的根本。山涛没有隐逸之志,就是因为他的见识能洞穿时局,正义感能贯穿生命,在曹爽霸道期间,才隐入山野,和诸贤做竹林游,寻求时局不明朗以前的暂时逃避。司马家族完全掌控朝政后,他也就出山了。并经历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皇室争斗(八王之乱),得以善终。他与“与宣穆后有中表亲”晋书山涛传,这个宣穆皇后就是司马懿的妻子叫张春华,司马师、司马昭的母亲。宣穆皇后的母亲是“河内山氏,司徒涛之从祖姑也”晋书宣穆张皇后传,从祖姑就是父亲的叔伯姐妹。尔雅释亲:“父之从父姊妹为从祖姑。”亦省称“

47、 从姑 ”。这样看来,在当时名士分两派:曹魏派和司马派,山涛本就是司马派的。因此,明白的可以看出,即使他进入了竹林群体,注定也还是要脱离的。关于山涛我们有机会另外开专题来讲他。这里我们需要澄清的几个历史误会:有人猜测认为嵇康的死和山涛把那封与山巨源绝交书的内容透露出来有关,从而揣测山涛害嵇康。这是没有根据的。从史料上的总体感觉看,嵇康写的那信很大程度上就是一封公开信,这和他在吕安事件里写给他哥哥吕巽的那封绝交信与吕长悌绝交书形式上是一样的。只是内容绝然相反,后面那一封绝交信是真绝交,语言平缓的表达里把伪君子小人吕巽逼到绝地,堪称一绝。(原文:康白:昔与足下年时相比,以故数面相亲,足下笃意,遂成

48、大好,由是许足下以至交,虽出处殊途,而欢爱不衰也。及中间少知阿都,志力开悟。每喜足下家复有此弟。而阿都去年向吾有言:诚忿足下,意欲发举。吾深抑之,亦自恃每谓足下不足迫之,故从吾言。间令足下因其顺亲,盖惜足下门户,欲令彼此无恙也。又足下许吾终不系都,以子父交为誓,吾乃慨然感足下重言,慰解都,都遂释然,不复兴意。足下阴自阻疑,密表系都,先首服诬都,此为都故信吾,又无言。何意足下苞藏祸心邪?都之含忍足下,实由吾言。今都获罪,吾为负之。吾之负都,由足下之负吾也。怅然失图,复何言哉!若此,无心复与足下交矣。古之君子,绝交不出丑言。从此别矣!临书恨恨。嵇康白。)而对山涛的绝交表明自己心志的多,借物讽物的多

49、,对山涛为人并无非议。再则,以山涛的一贯气度为人,即使受了嵇康的刺激也完全能包容得下的,不会是告发的小人。钱钟书管锥编说:“嵇、阮皆号狂士,然阮乃避世之狂,所以免祸;嵇则忤世之狂,故以招祸。”这才是本质。推荐精选另一个历史误会是“名士失节”问题。随着嵇康被杀,阮籍死,其他竹林名士陆续的都加入了司马集团,即很多学者所谓的“改图易节”。所谓人各有志,这些人的选择本无可厚非。从我们今天的角度来看历史,我们在那惨烈的政治争斗里,感觉到的是人性的缺失,伦理的败坏。这期间的残忍,曹魏与司马实际上都没有区别的。走向竹林对于有“济世力”的知识分子永远是无奈的选择。在曹爽飞扬跋扈辅政那几年,阮籍、山涛、嵇康等实

50、际上都选择了回避,这也才有了竹林游,才留下这名士群体的绝唱。第十一课时嵇康的朋友和敌人(二)阮籍与嵇康的交往,历史记录的很少。大约估计过去,应该是属于君子之交淡如水的类型。阮籍诗文里面没有论及嵇康,嵇康也就在给山涛那绝交信提到阮籍,短短数语,倒是一语中的,而且也颇惺惺相惜。没有两个人比较长期的接触和交流是写不来那些话的:“至性过人,与物无伤,唯饮酒过差耳”“每师之”等等。两个人都是音乐家,都自主作曲,阮籍是酒狂,嵇康是“嵇氏四弄”(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四首琴曲,与蔡邕创作的“蔡氏五弄”合称“九弄”,是我国古代一组著名琴曲。隋炀帝曾把弹奏九弄作为取士的条件之一,足见其影响之大、成就之高)。如此

51、一来,两个人竹林游就多了以音乐心息相通的色彩。在嵇康的四言赠兄秀才入军诗第十二 “轻车迅迈,息彼长林。春木载荣,布叶垂阴。习习谷风,吹我素琴。交交黄鸟,顾俦弄音。感悟驰情,思我所钦。心之忧矣,永啸长吟。”我们可以看到嵇康阮籍很相似的生存状态。这诗中所写状况,也同样是阮籍经历的,而且分毫不差。这是两个人最相同的心灵特征。有人附会嵇康的四言诗十一:“微风清扇,云气四除。皎皎亮月,丽于高隅。兴命公子,携手同车。龙骥翼翼,扬镳踟蹰。肃肃宵征,造我友庐。光灯吐辉,华幔长舒。鸾觞酌醴,神鼎烹鱼。弦超子野,叹过绵驹。流咏太素,俯赞玄虚。孰克英贤,与尔剖符。”是嵇康造访阮籍家的描绘。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微风清

52、爽皓月当空的夜晚,拜访朋友家,三两朋友火锅摆上酒满上,清谈纵横。”从有限的资料揣测,这样的造访可能性是很大的。从中我们也看出了君子之交的那种欢娱、畅快、和神交理性色彩。从现代的观念看,同样是非齐驱并驾的两哥们做不出来的交往。推荐精选从上面两诗歌的表达内容,结合嵇阮的为人处世、竹林人物的秉性,我们同样可以在竹林七贤里划分出类别,嵇阮心性最为贴近,孤傲而落寞,志高远而路穷途。刘伶、阮咸则更为肆意放任旷达,玩世不恭。其他的山涛、王戎、向秀则入世包容,代表儒家官宦正统潮流。世说里有一则:“嵇阮山刘在竹林酣饮,王戎后往。步兵曰:俗物已复来败人意。王笑曰:卿辈意,亦复可败邪?”足见竹林调侃韵味,俗雅都有高

53、昂的精神气质在。在竹林七贤里面,王戎是最世俗化的代表。多种性格特征很矛盾的集中在他身上聪明机智、沉着冷静、吝啬、贪婪。第十二课时魏晋风度之嵇康越名教任自然1魏晋风度之嵇康越名教任自然提纲:一、嵇康身世二、嵇康生平三、嵇康的朋友和敌人四、嵇康的知识分子象征意义五、嵇康的文化成就一、嵇康身世魏晋风度是魏晋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群体所表现出来的集体精神弘扬的概括。自曹操开始,按历史编年推下来:汉朝末年追随曹操的“建安七子”,魏朝元老级的“正始名士”(何晏、王弼、夏侯玄等),魏晋过度期的“竹林七贤”,晋朝的“元康名士”(王衍、裴頠、郭象、阮修、王敦、张华等),以及经过“八王之乱”后,晋朝政权衰败并转移到江南

54、的东晋时代“永和名士”(谢安、许询、王修、王羲之等),最后由陶渊明做了终结者。就是这批人共同构造了令后世神往的魏晋风骨。在这些人中,嵇康是很特别的一个,他和阮籍同是“竹林七贤”这一群体的领袖,所生活的年代和阮籍一样,几乎和魏朝同始末。晋书嵇康传记载:“嵇康,字叔夜,谯国铚人也。其先姓奚,会稽上虞人,以避怨,徙焉。铚有嵇山,家于其侧,因而命氏。”这告诉我们,嵇康家族是避怨从浙江上虞迁徙到安徽宿县的,嵇姓是后来改的。历史学家侯外庐先生论证说,在看重门阀门第的汉魏时代,改姓是万不得已的大事,嵇康家族很有可能是早期寒门家族。关于嵇氏家族人物的记录,历史遗留仅仅是嵇康的父亲和兄长两个。三国志注引嵇氏谱记

55、载“父昭字子远,督军粮,治书侍御史;兄喜字公穆,晋扬州刺史”。父亲也就四品官员,并无显赫身世。不过到了嵇康这一辈,成了皇亲。晋书嵇康传记载:“与魏宗室婚,拜中散大夫” 。三国志注:“案嵇氏谱,嵇康妻,林子之女也” 。曹操共有25个儿子,这里林是指穆王曹林,曹操的杜夫人所生。(曹操东征西战,每有战果,往往掠人妻女,三国志记载:“(秦)朗父名宜禄,为吕布使诣袁术,术妻以汉宗室女。其前妻杜氏留下邳,布之被围,关羽屡请于太祖,求以杜氏为妻。太祖疑其有色,及城陷,太祖见之,乃自纳之。宜禄归降,以为铚長。及刘备走小沛,张飞随之,过谓宜禄曰,人取汝妻,而为之长,蚩蚩若是邪!随我去乎?宜禄从之,数里,悔欲还,

56、飞杀之。朗随母氏,蓄于公宫,太祖甚爱之,每坐席,谓宾客曰,世有人爱假子如孤者乎?”这个杜氏就是沛穆王林之母。)也就是说嵇康娶了曹操的孙子曹纬的女儿为妻。不过也有人考证,按嵇康的女儿出生的年月推断,曹操的孙子曹纬的女儿那时候还没发育根本生不了孩子,所以应该是如王隐的晋书所记载:“嵇康妻,魏武帝孙穆王林女也” 。也就是嵇康娶了曹操的孙女长乐亭主曹璺wn。不管怎么说嵇康是皇室宗亲,和曹氏家族关系密切,并当了中散大夫,专门负责对时事进行评论的闲官。推荐精选第十三课时二、嵇康生平嵇康,字叔夜,谯郡铚县(今安徽宿县西)人。出生于魏文帝黄初四年(公元223年),被害于魏元帝景元三年(公元262年)。历史关于

57、他生平的记载资料很少也很零散,我们只能用大约的年份依据史料来把它们串起来。他和阮籍一样都是幼年丧父,他自己幽愤诗 写到:“嗟余薄祜,少遭不造,哀茕靡识,越在襁褓。母兄鞠育,有慈无威,恃爱肆姐,不训不师。爰及冠带,凭宠自放,抗心希古,任其所尚。托好庄老,贱物贵身,志在守朴,养素全真。”在这嵇康自传体的诗歌里,我们大概可以看出,少年嵇康得到了母亲兄长很好的疼爱和照顾,属于自由自在成长的孩子。到了20岁,世界观就已经形成了:“托好庄老,贱物贵身,志在守朴,养素全真” 。三国志描写嵇康的记载:“时又有谯郡嵇康,文辞壮丽。好言老庄,而尚奇任侠。至景元中,坐事诛。”晋书嵇康传记载:“康早孤,有奇才,远迈不

58、群。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恬静寡欲,含垢匿瑕,宽简有大量。学不师受,博览无不该通,长好老庄。”很形象的给我们描绘了嵇康的才华:有奇才、美词气、文辞壮丽、学不师受,博览无不该通。嵇康的性格:恬静寡欲,含垢匿瑕,宽简有大量、尚奇任侠。嵇康的容貌:身高七尺八寸大约是现在的一米九,龙章凤姿,天质自然,绝顶是个美男子。那个年头,社会是非常看重外表的,外貌成为人物品评的一个关键因素,可以肯定的说嵇康那么出名和他的外貌有一定的关系。世说新语有专门“容止”一章,里面记载: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

59、高而徐引。”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他的儿子嵇绍得他遗传也是人高貌美。嵇绍,字延祖,魏中散大夫康之子也。十岁而孤,事母孝谨。武帝发诏征之,起家为秘书丞。绍始入洛,或谓王戎曰:“昨于稠人中始见嵇绍,昂昂然如野鹤之在鸡群。”戎曰:“君复未见其父耳。” 晋书忠义传推荐精选正始四年,公元243年,嵇康21岁,官拜郎中,这段时间写出了养生论答向秀难养生论释私论等文章。正始六年,公元245年,嵇康23岁迁中散大夫,居住在山阳,也就是这个时候开始和朋友们开始竹林之游。陆侃如在中古文学系年把嵇康结婚定在21岁左右。嘉平元年,公元249年,嵇康27岁生了个女儿。也

60、就是这一年发生了“高平陵政变”,司马家族扫荡了反对派,全面掌控了曹魏政权。从这以后,嵇康面临的道路就只有两条:要么投靠司马家族要么归隐。嵇康的选择和阮籍不一样,阮籍是妥协中保全自家性命,而嵇康是义无返顾的不合作。嘉平五年,公元253年,嵇康31岁,他和朋友们过着表面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我们来看看历史记载的两段场景,极有人生风流神韵:向秀别传曰:“ 秀字子期,少为同郡山涛所知。又与谯国嵇康、东平吕安友善。其趍舍进止,无不必同。造事营生,业亦不异。常与康偶锻于洛邑,与吕安灌园于山阳。收其余利,以供酒食之费。或率尔相携,观原野,极游浪之势,亦不计远近。或经日乃归,复常业。 ”“康性绝巧,能锻铁。家有

61、盛柳树,乃激水从圜之,夏天甚清凉,恒居其下微戏,乃身自锻。家虽贫,有人说锻者,康不受直。唯亲旧携鸡酒往,与共饮啖,清言而已。” 文士传不过平静的生活总是危机四伏。嵇康性格里有刚烈的一面,这与阮籍是不同的。阮籍内敛,不外现,所以积压在内心极为苦痛煎熬。而嵇康刚烈,仙风道骨里面含着对世俗的不屑。而且不经意的就表现了出来。在那到处潜藏杀机的时代,无形就给自己埋下了祸根。钟士季精有才理,先不识嵇康。钟要于时贤俊之士,俱往寻康。康方大树下锻,向子期为佐鼓排。康扬槌不辍,傍若无人,移时不交一言。钟起去,康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世说新语简傲第二十四会深衔之。后因吕安事,而遂谮康焉。魏氏春秋和钟会结下这仇怨,大约在嘉平五年,公元253年,嵇康31岁。紧接着公元254年,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废了皇帝曹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