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23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课时分层作业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64959176 上传时间:2022-03-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中历史专题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23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课时分层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专题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23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课时分层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专题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23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课时分层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专题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23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课时分层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专题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23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课时分层作业(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课时分层作业(二十三)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建议用时:30 分钟)学业达标练1 下图为赫鲁晓夫执政时期苏联的一幅题为“推广玉米种植,提高粮食产量”的宣传画, 反映了当时苏联()A. 调整农业政策以保证重工业生产B. 努力增加粮食产量并与美国竞争C. 试图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弊端D. 发展高效农业以扩大对外贸易量C从题干中的时间信息可知,图片反映了赫鲁晓夫推行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的政 策,以提高粮食产量,这是其改革的突破口,故选C 项。A 项中的“保证重工业生产”不符合史实;材料体现不出努力增加粮食产量并与美国竞争,排除B 项;材料体现不出发展高效农业以扩大对外贸易量,排除 D 项。2 .

2、赫鲁晓夫在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因地制宜地建立了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主要有:承 包到队的综合机械化生产队;承包到组的机械化小组;承包到家的农机手家庭承包。这一措施( )【导学号:97372090】A. 改变了原有经济结构B. 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C. 废除了斯大林模式D. 为中国的农村改革提供借鉴模式B 斯大林模式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题干只涉及农业措 施,故 A项错误;这一措施建立了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扩大了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故 B 项正确;根据材料“赫鲁晓夫在许多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并结合 所学知识可知,赫鲁晓夫改革在一定程度

3、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他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 学认识,无法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故C 项错误;中国的农村改革是从群众自发到中央肯定与推动,故 D 项错误。3 一些史学家认为,“以一半是失败了,因而也就有另一半是成功这种较长远的政治眼光看来,诸如赫鲁晓夫这样伟大的革新者们,只有在当他们的经历成为历史以后,才能得到我们 充分的理解和尊敬。”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A.形成了一套全面一贯的改革思路B. 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原有观念的束缚C. 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模式D. 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苏联的军事力量B 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赫鲁晓夫改革依然是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 在斯

4、大林模式的框架下进行的改革,只是对原有模式的小修小补,没有进行根本性变革。分析各 选项,B 项表述准确,符合题意。4有人评价赫鲁晓夫:“他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 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 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 ”其中“在 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反映了赫鲁晓夫改革 ()A. 未改变工业发展落后的局面B. 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C. 未改变苏联原来的社会制度D. 未突破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D 根据材料的叙述:“旧时代的泥淖”主要指斯大林模式,而赫鲁晓夫的改革没有从根本 上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影响,也就是所谓的“不能自拔”,这也是赫鲁晓

5、夫改革的最大弊端,因此 本题选 D 项。5. 1971 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 点。”这表明苏联政府试图 ()A. 鼓励私营企业发展B. 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C. 由市场决定产品价格D. 废除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B 由题干中“ 1971 年”可知此时苏联正处于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 勃列日涅夫改革虽触及 了斯大林体制,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仍然存在,这一点为五年计划报告内容所证实,其中 “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体现了触及原有体制,“批驳主张用

6、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是对原有体制坚守的体现。 A、C D 三项与材料明显不符。6. 自 1956 年苏联进入改革时代后, 改革的过程进中有退, 反复无常, 最后改革变成了改向,导致了苏联瓦解。就本质而言,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相同原因是()【导学号: 97372091】A. 有正确的指导思想B. 重点放在农业上C. 关注工业体制的改革D. 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D 赫鲁晓夫改革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把重点放在农业上,勃列日涅夫改革重点是工业体制方面,所以 A、B、C 三项不是二者的共同点。他们的改革都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局限,总的 来说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小修小补,所以最

7、终成效都不大,故选D 项。7社会陷入危机边缘的时刻,改良旧制往往是挽救危机的重要举措。20 世纪 80 年代,苏联也出现各种危机,为此戈尔巴乔夫进行了经济改革,其主要特征是()A. 用经济管理代替行政命令B. 放弃政府宏观的调节手段C. 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D. 鼓励个体小农经济的发展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后,重视科技进步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试图以经济管理的方式代替行政命令干预经济,A 项正确。8. 韩西林教授曾撰文写道:“到戈尔巴乔夫上台时,这种高度集中统一的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对整个经济的制约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打破这种体制的要求已非常强烈,而这种体 制也确实到了非改不

8、可的时候了。 ”这可以印证戈尔巴乔夫改革 ()A. 适应了时代需要,获得成功B. 使苏联经济得到迅速发展C. 冲击了苏联的所有制结构D. 改变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模式C 题干材料可以看出,苏联经济发展到了计划经济体制非改不可的时候了。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首先进行了经济改革,调整了苏联经济结构,但其改革没有正确的思路,并未取得成功,也没有改变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模式,故选C 项。冲 A 挑战练9. 1965 年苏联新一轮改革开始实施,国家给企业下达的指标,由原来的八类二十多项减为六类九项,强调基建投资的资金来源与企业经营活动结果之间要挂钩,相当一部分利润应留给企 业。这些措施体现了 ()A. 赫鲁晓夫

9、时期积极改革和应对计划经济体制B. 企业自主权问题得到实质性解决C. 指令性计划的做法得到改变D. 勃列日涅夫改革具有合理性与必要性D 1965 年是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A 项错误;B C 两项不符合材料“国家给企业下达的指标”,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国家减少了对企业的干预,加强了企业的自主 权,对促进工业发展具有合理性与必要性,故D 项正确。10.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共同点是导学号: 97372092】A. 都从根本上突破了斯大林体制的束缚B. 都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体制C. 都企图改革斯大林体制D. 都偏离了社会主义道路C A 项都从根本上突破了斯大林模

10、式的束缚与三者都不相符,B 项不符合戈尔巴乔夫改革,D 项不符合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只有C 项是共同点。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赫鲁晓夫在 1957 年提出三四年内苏联的人均肉类、牛奶、黄油产量赶上美国的目 标,为此不顾苏联的气候条件,要求各地都来扩种玉米以增加饲料。结果很多地方因气候条件恶 劣造成玉米歉收,其他粮食作物也由于播种面积减少而减产。材料二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 生产差不多占国民生产的40%。由于军备竞赛和改革停滞,生产效率和经营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人民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较大的提高。材料三 19

11、85 年,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认为苏联必须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和改造,提出了 “加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 ,并开始进行经济改革。 19861988 年,苏联经济不但 没有加速发展,相反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仅为 2.8%,低于 19801985 年的 3.2%,戈尔巴乔夫认 为,现行政治体制是经济改革没有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1) 从三则材料看出,苏联三位领导人当时改革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2) 从三则材料看出,他们各自的经济改革有哪些缺点?共同的不足是什么?(3) 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苏联解体的原因有哪些?【解析】 本题考查苏联历史上的三次重要改革, 要从所给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12、 并结合所学知识组织答案。答题关键在于对不同时期的领导人进行客观全面地分析。【答案】 (1) 赫鲁晓夫:农业;勃列日涅夫: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戈尔巴乔夫:高 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2) 各自缺点:赫鲁晓夫提出的目标不切实际,不顾自然条件的差异推行种植玉米,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勃列日涅夫与美国争夺霸权,进行军备竞赛,导致经济停滞不前,人民不满情 绪高涨。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没有实现“加快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经济增长率下降。共同的不足:没有真正解决因斯大林体制的僵化而导致的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问题。(3) 历史原因: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长期得

13、不到纠正和一些 政策上的错误。现实原因(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方向的政治体 制改革是导致苏联解体的直接和主要原因。外部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12.苏联解体二十多年来,在俄罗斯社会和广大历史学家的意识中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出 现了一些对苏联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重新评价的新观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由俄罗斯教育部审定的 20 世纪祖国史中对赫鲁晓夫有这样的评价:赫鲁晓夫在苏联历史上的作用就像他的黑白两色大理石的墓碑,具有两面性。材料二历史学家尤叶梅利亚诺夫撰文写道:“对斯大林作用的评价不应该脱离当时的时 代。那时候主要注重实际成就,不太注重

14、为了促进经济增长付出了多大代价这样的问题。当斯大 林逝世之际,他给俄罗斯留下什么?俄罗斯当时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强国!那些指责斯大林的人(戈尔巴乔夫等)却用其双手毁灭了这个超级大国!”材料三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一位曾任苏联某杂志的主编这样讽刺戈尔巴乔夫:“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 心菜一样。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边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 光为止。”以上均摘自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资料(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赫鲁晓夫在苏联历史上的作用具有两面性。(2)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简述戈尔巴乔夫如何用其双手毁灭了这个超级大国的。【解析】 第问,应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赫鲁晓夫改革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第问,应从戈尔巴乔夫改革由经济领域的改革转向政治领域的改革,最终导致苏联的解体入手。【答案】(1)积极作用:改革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不足之处:经济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2)戈尔巴乔夫为了缓解经济困难,首先进行经济改革,在经济改革没有迅速取得预期成果的情况下,他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国内局势的失控和苏联的解体。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