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三历史高考周测卷含答案解析周测九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64882502 上传时间:2022-03-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2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最新】高三历史高考周测卷含答案解析周测九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最新】高三历史高考周测卷含答案解析周测九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最新】高三历史高考周测卷含答案解析周测九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三历史高考周测卷含答案解析周测九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三历史高考周测卷含答案解析周测九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品历史备考资料(精校版)衡水万卷 周测九: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姓名:_班级:_考号:_题号一二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填写答题卡请使用2B铅笔填涂2.提前5分钟收答题卡一 、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表据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相关内容编制。阅读该表,造成苏俄(联)农民年平均税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年份19201921192119221922192319231924平均税款(卢布)1030611398306A余粮收集制的推行B固定粮食税的实施C实物配给制的废除D农业集体化的实现2.1952年到1964年,苏联政府收购谷物的平均价格指数提高了74

2、8倍,收购畜产品的价格指数提高了1569倍。这是A推行农业集体化导致的变化 B适应“加速发展战略”的需要C应对世界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措施 D调整农业政策的结果3.表2是俄罗斯一咨询机构19902006年就“十月革命给俄罗斯人民带来了什么”所作四次调查的结果。这表明俄罗斯人表2咨询答案1990()1997()2004()2006()在俄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上开辟了新时期23233030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26262730阻碍了社会的发展18191616是一场灾祸12161410难以回答21161313仍在反思十月革命 对十月革命的看法长期一致依然怀有大国情绪 主要关注十月革命的经济影响ABCD4.列宁

3、在某次演讲时说:“这个革命的意义首先在于我们将拥有一个苏维埃政府,被压迫的群众将亲自建立政权,旧的国家机构将被彻底打碎,而新的管理机构即苏维埃组织将建立起来。这里所说的“革命”是指A 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B. 公开发表四月提纲C.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D. 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5.2003年,俄罗斯科学院一位院士说,“我们俄罗斯人以我们自己的沉痛灾难为代价,成为耶稣,悲壮地走上祭坛,向世人和历史宣告:苏联的民主化.私有化完全是一条绝路.死路”。这说明他把苏联解体的原因归结为( )A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B苏联政局动荡C.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6.东欧剧变的实质是东欧各国A放弃了社会主义原

4、则B.实施“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C.共产党和政府忽视民主与法制D.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7.下面是美国人加里曼访问苏联时与当时的苏联重要领导人柯西金(1904年1980年)的一段对话:“加里曼:在地方上我同企业领导和官方代表谈话时,我注意到,他们对不久前工业领导安排上进行的变动都感到满意。柯西金:是的,我们大家都对这次改革结果感到满意。加里曼:您是指最近进行的工业权力下放吗?柯西金:我们将加强发展国民经济委员会体系,这个体系使工业管理权力下放同国民经济中央计划相协调。”这段对话针对的是A新经济政策B斯大林模式C赫鲁晓夫改革D戈尔巴乔夫改革8.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勃列日涅夫政府基本上只是试图

5、作表面的改革,而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勃列日涅夫开创了苏联改革的先河B勃列日涅夫把改革限制在政治方面C.勃列日涅夫不打算触动斯大林模式D勃列日涅夫首次建立市场经济体制9.读“19531983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示意图”,下列对1958.1963.1973.1978年GDP平均增长率对比的分析,正确的是A1958年苏联GDP增长率高于世界是因为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B.1963年苏联GDP增长率低于世界是因为赫鲁晓夫改革的提前结束C.1973年苏联GDP增长率高于世界是因为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进行D.1978年苏联GDP增长率低于世界是因为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

6、失败10.1973年,由于中东战争,石油价格大涨。这令苏联这个富油国获得了一大笔财富。也正是从1973年开始,苏联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粮食净进口国,并且一发不可收拾,对粮食的进口依赖越来越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苏联丰富的石油储量使其外汇收入逐渐增加B.进口粮食消耗了大量的外汇,造成苏联农业萎缩.外汇短缺C.赫鲁晓夫执政,对斯大林模式进行调整未果D.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没有更好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贻误了苏联发展的最好时机 11.有学者认为:“这个强大国家的命运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即苏联这座大厦是建立在不坚同和不稳定的基础之上的,其内部结构也有许多缺陷。如果基础被冲毁或削弱,如果承重结构被侵蚀和破

7、坏,那么无论看起来多么坚实和宏伟的建筑都会倒塌,1991年正是发生了这样的剧变。”该学者认为苏联解体的原因是 ( )A经济体系尚不完善B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C.过于倚重军事力量D西方和平演变影响巨大12.美国自由的故事写道:美国人遇到了“两套对立的自由概念的体系”,一种是“为私营企业”自由服务;另一种是以“一种对财富平等的分享”为基础的“社会化的自由”。事实表明,大多数美国人在1936年时都接受了这样的观点:自由必须包含由政府保证的经济安全。由此可知A罗斯福新政体现了第一种关于“自由”的观念B罗斯福新政体现了“另一种”关于“自由”的观念C大多数美国人认为政府应当保障公民的政治自由D大多数美国人

8、认为“自由代表着从物质的无保障中得到解放”13.1933年,罗斯福总统签署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法案,实施对该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全面发展计划。其“代表现代政府中一种真正新颖而富于想象力的设计。它将不受那些不相干的国家界限的禁制,而且将是独立经营的、政府所有的公司”。这种经营方式A表明国家放弃对企业干预B改变了田纳西河流域国有制C抑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D具有私营企业的某些灵活性14.1931年美国工人很羡慕苏联工人,而60年后苏联工人反过来很羡慕美国工人。他们各自羡慕对方的原因应该是( )A苏联工人的自由快活;美国工人的民主与自由B.苏联工人生活富足;美国工人生活水平高C.苏联工人不用担心失业;美国工

9、人生活水平高D.苏联工人当家作主;美国工人的民主与自由15.2008年1月31日 南方报业网南方周末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民主党总统罗斯福大加干预搞“新政”,把美国从萧条中拖回。但是至今不领情,反而抨击他毁坏自由经济根基的,也大有人在。“抨击他毁坏自由经济根基的”理由可能是( )A加强了政府对经济干预B.规定了最高工作时数和最低工资标准,资本家的利益受到损害C.颁布工业复兴法,制定经济计划 D.社会救济,以工代赈16. “诚信”有利于人格的塑造,也使现代经济正常进行的主要保障。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具有诚信机制作用的是A奖励农民,压缩农业产量B政府对银行存款进行担保C.兴办公共工程,减少失业

10、D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17.1934年,美国各地罢工持续不断,并打破行业的界限,深入到过去很少发生罢工的诸如汽车工业.纺织工业等大批量生产的工业部门。这一现象表明A新政未取得任何进展B新政牺牲了工人利益C.企业破产大量的增加D新政未使工人摆脱困境18.罗斯福在1932年4月的一次全国广播讲话中说:“在这个不幸的时代,我们要制订出一些计划来,把希望重新寄托在那些压在经济金字塔底层.被人遗忘了的人们身上。”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放弃资本主义自由经济制度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形成希望依靠社会底层渡过危机开始关注对困难民众的救助ABCD19.美国学者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在所著罗斯福中,把罗斯福对付国会

11、的方法列举出来如下:“充分利用宪法规定的权力,诸如否决权。选择有利时机。在行政部门草拟议案。几乎需要不断地施加压力,但却要机智巧妙。用人必须审慎。亲自说服立法领导人。诉诸国民公断。”这说明罗斯福新政时A并未动摇美国宪政的基础B选举议院议长时进行干涉C.对三权分立制度进行了改革D国家权力重心在参众两院20.美国全国工业复兴法第202节规定:“制定公用事业的全面计划,其中应包括下列内容:(a)全国公路和公园道路.公共建筑物以及任何公有工具和设备的兴建.维修和改建;(d)由政府管理或支配的低价住房及清除贫民窟工程的兴建.重建.改建或修缮;(e)如总统认为合乎需要时,建造海军舰只及其所需的航空器;建造

12、飞机”制定上述内容的主要目的是为了A应对高居不下的失业率B改善公共交通的状况C.改善人民的居住条件D适应扩军备战的需要二 、材料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45分)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从德国打了败仗,“公理战胜强权”,这句话几乎成了人人的口头禅。德国倚仗着他的学问好,兵力强,专门侵害各国的平等自由,如今他打得大败,稍微懂得点公理的协约国,居然打胜了。这就叫做“公理战胜强权”。独秀文存(1)材料一中,陈独秀评论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为什么中国人非常关注这一事件?(4分)材料二1918年11月,北京大学举行集会。胡适在演讲中说:“这一次协商国所以能大胜,全靠美国的帮助。美国所以加入战国,

13、全是因为要寻一个解决武力的办法。”“如今且说美大总统所主张,协商各国所同声赞成的解决武力的办法”彭明五四运动史(2)材料二中的“协商国”主要指哪些国家?胡适为什么说“协商国所以能大胜,全靠美国的帮助”?美国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武力”的办法?(5分)材料三在北京大学1918年11月所组织的演讲中,李大钊说:“我老老实实讲一句话,这回战胜的,不是联合国的武力,是世界人类的新精神。不是那一国的军阀或资本家的政府,是全世界的庶民。这新纪元的世界改造,就是这样开始。资本主义就是这样失败,劳工主义就是这样战胜。”北京大学日刊1918年12月6日(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大钊演讲的题目。演讲中提到的“新纪元的

14、世界改造”指的是什么?演讲反映中国思想界发生了什么变化?(6分)(4)综合上述材料,分别概括陈独秀.胡适.李大钊的观点,(3分)并分析当时的国内背景。22.今年是苏德战争爆发70周年,苏联解体20周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大事年表1939年8月23日 苏德签订互不侵犯条约1939年9月1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41年6月22日 苏德战争爆发1942年1月1日 联合国家宣言签署1942年7月-1943年2月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1945年2月 雅尔塔会议1945年4月30日 苏军攻克柏林1945年8月8日 苏联对日宣战1988年67月 苏共第19次代表会议,首次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15、”,“公开性.民主化和社会主义意见的多元化”19891990年 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中14个发生民族骚乱和流血冲突1990年1月 戈尔巴乔夫声称:“实行多党制符合社会的需要。”1991年12月 苏联正式解体材料二 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991年9月9日)(1)根

16、据大事年表提到的历史事件,分析苏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联系所学知识,概括学术界是怎样评价“美苏冷战”的。(3)从思想.社会和政党政治三个方面,分析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是如何导致苏联解体的。23. (15 分)世界经济大危机动摇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信心,而罗斯福勇敢地面对这场危机,开辟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其经验教训令人深思。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见下图材料二 也许更重要的差别是罗斯福的个人风格他灿烂的微笑.他技艺高超的口才.他生动感人的智慧都使他赢得了人们的广泛喜爱,而与施政计划的具体内容没有太大关系。 罗斯福成功的许多因素应归结于他的人性魅力。 从就职演说开

17、始(他告诉美国人“我们唯一应该畏惧的应该是畏惧本身,他就向不断增长的绝望氛围中注入了强大的乐观情绪。 他是美国第一个充分利用广播.利用“炉边谈话的方式向人们阐释其施政方针并充分赢得民众信任的总统。(美)布林克利美国史请回答:(1)运用统计方法对历史资料进行数量分析,是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观察材料一曲线图,列举 20 世纪 20 年代末至 30 年代中期影响美国失业率变化的重大事件。 (2)材料二认为罗斯福成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材料二以人物心理活动的哪种表现来说明罗斯福让人们重拾信心的? 与其他研究方法相比,材料二的研究视角有何新意? (3)据材料三表格中的内容提示,结合所学知识,在表格

18、中与位置,各举出一个史实,所举史实要能印证表格前一栏的观点。 (4)多角度论述是对历史事实进行立体因素考察,并对事实尝试做出不同侧面的多层次解释,形成一系列的视角分析。 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多角度论述“新政的机遇与挑战”这一主题。 (要求:论述角度多重,层次分明;注重史论结合,行文流畅;250 字左右。)0.专题9: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答案解析一 、选择题1.B2.D【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较小。【解题思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在位时期推行农业集体化,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对农业进行改革,改变

19、过分集中的农业管理体制,A项不符合题意。20世纪80年代戈尔巴乔夫制定了发展苏联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战略”,B项与题意不符。这一现象的出现是赫鲁晓夫改革农业的结果,与世界农产品价格无关,C项不正确,D项正确。3.B【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十月革命的影响,考查学生依据材料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解题思路】由材料“俄罗斯一咨询机构16年就十月革命给俄罗斯人民带来了什么所做四次调查”说明,俄国人仍然在反思十月革命的历史影响,正确;从调查结果看,人们的看法并不一致可见,错误;咨询的答案中可以看出对十月革命的肯定评价超过否定评价,并且这一趋势在逐渐扩大,所以可见俄罗斯人大部分仍怀念苏联时代的

20、感觉,即大国情节,正确。由“在俄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上开辟了新时期,“是一场灾祸”“难以回答”可知,调查的内容不只是关注十月革命的经济影响, 故错误。由此可知,B项符合题意。4.C5.D 6.D7.C8.C9.C10.D11.B12.D13.D【解析】本题注重对学生分析能力的考查,“田纳西领域管理局”反映罗斯福新政最大特点是国家干预经济,但也没有放弃自由竞争运行机制,通过修建田纳西河水利工程等“以工代赈”,解决就业问题,关注民生、协调发展。AC不符合题意,也不是改变了田纳西河流域国有制,B项错误,只能选D项。【难度】较难14.C15.A16.B17.D18.D解答本题可采用排除法。“放弃资本主义自

21、由经济制度”明显不对,罗斯福新政是要维持资本主义自由经济制度,只不过不再是完全自由放任罢了,排除含的AB两项。是罗斯福新政最主要的特点,材料中“要制订出一些计划”也表明国家要干预经济,因此是正确的。所以正确答案为D项。19.A20.A二 、材料阅读21.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提取题干关键信息:“德国打了败仗”“稍微懂得点公理的协约国,居然打胜了”可知,反映的事件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小问,回答出中国与该事件的联系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协商国”应该是指协约国,简要列举其成员即可;第二小问,主要是回答美国在一战中发挥的独特作用;第三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3)问,第一小问,

22、提取根据题干材料信息:是世界人类的新精神。,是全世界的庶民。劳工主义就是这样战胜。,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二小问,根据材料,这是世界历史的新纪元,由此可以联想到俄国十月革命;第三小问,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文化运动的阵营发生了分裂。第(4)问,第一小问,围绕一战胜利的原因,不同历史人物总结了不同原因,根据材料概括即可;当时的“背景”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答案:(1)第一次世界大战。因为中国是一战的战胜国。(2)英.法等国。战争前期美国向协约国提供了大量物资;美国参战,大大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美国总统成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3)庶民的胜利。俄国十月革命。中国先进的知识

23、分子向苏俄学习,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4)陈独秀:协约国的胜利是“公理战胜强权”。胡适:“美国的帮助”使协约国取得胜利。李大钊:一战的胜利是“庶民的胜利”。北洋政府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无产阶级队伍壮大;新文化运动解放人们思想。22.命题立意:全面评价苏联在世界史上的历史作用;反对法西斯侵略战争,倡导维护世界和平;汲取苏联解体的教训。【答案】(1)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客观上加速二战的爆发; 苏联参战,促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斯大林格勒战役对推动整个反法西斯战局变化具有深远影响;雅尔塔会议对加快战争进程以及战后问题的处理做了重要安排;攻克柏林,促使德国无条件投降;对日宣战,加速

24、日本投降。 (2)学术界力图对美苏冷战做出辩证评价。既强调了美苏之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国际局势紧张;又看到在近半个世纪中双方势均力敌,避免了世界大战的爆发。既认为美苏军备竞赛付出了高额的代价,又指出冷战推动了科技的发展。 (3)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科学社会主义”,提出“公开性”“多元化”,造成思想领域极度混乱;使各种反对势力趁机崛起,社会失控,民族分裂愈演愈烈;实行“多党制”,从根本上动摇了共产党的领导。 【第一解析】第(1)问一定要根据“大事年表”提到的历史事件逐项分析苏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第(2)问注意总体概括,再从正反两方面具体阐述。第(3)问在分析时要结合戈尔

25、巴乔夫在思想.社会和政党政治三个方面进行改革的措施分析。【第二解析】(1)解答时要注意问题要求,组织答案一定要从历史材料出发,分析影响时要面面俱到,不要遗漏。分析的角度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加速二战爆发;促使二战规模扩大;促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调整二战后的世界秩序;加速二战的胜利等。(2)评价“美苏冷战”,要注意从正面.反面对当时世界局势的影响等方面分析,组织的答案来源于材料和教材相关知识的有机结合。(3)题干已给出三方面限定要求,即思想.社会.政党政治三方面。组织答案时,注意对材料一中大事年表的理解,从材料中提炼有效信息进行解读.归纳。23.答案要点:(15分)(1)事件:世界性经济大萧条(或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2)因素:罗斯福优秀的人格魅力。 表现:乐观情绪。新意:注重人文精神,使历史形象更立体.丰富(或开阔史学研究的视野)。(3)史实:整顿金融体系(或监督工业生产,调整农业生产,以工代赈等)。经济危机未能完全消除(或缓和劳资矛盾有限,保障措施不全面,劳工社会地位依然低下等)。(4)依据考生的史实与史识酌情赋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