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摸底专项练习题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64829346 上传时间:2022-03-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摸底专项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摸底专项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摸底专项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摸底专项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摸底专项练习题(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摸底专项练习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古诗阅读。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_1把古诗补充完整2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的_,他是“_八大家之一”。3用自己的话说说所填诗句的意思。_4说说诗的最后两句讲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_2. 阅读下面的边塞诗完成练习。陇西行唐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_。_,犹是春闺梦里人。(注释)匈奴:指西北边境部族。貂锦:这里指装备精良的将士。无定河:在陕西北部。春闺:这里指战死者的妻子。1补全古诗。2从第一、二句诗中,我感受到了一种_的精神。3. 古诗阅读。乡村四月子 _,子规声里雨如烟。_,才了蚕桑又插田。1补全古诗。2这首诗描绘的

2、是_(季节)的景象。3诗的前两句写了绿原、_、_、_等景物;后两句着重写了“_”的劳动画面。4“才”和“又”写出了乡村四月_的氛围。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_之情。4. 课外阅读。琴诗苏轼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1解释词语。若:_何:_2这首诗里的问题是什么?请你给出一个答案。_3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_5.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乞巧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1“七夕”指()A.农历七月一日B.农历七月七日C.农历七月十五日D.农历七月十七日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林杰。B.“渡河桥”中

3、的“河桥”指喜鹊们为牛郎织女搭的鹊桥。C.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陶醉于明月中的快乐之情。D.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七夕夜里渡河望月的情景。6. 课外阅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注释)闻:听说。官军:指唐朝军队。剑外:剑门关以南的地方,也称剑南。当时杜甫在梓州,正处剑门关西南,故云剑外。蓟北:泛指河北北部,当时是安史叛军的最后巢穴。却看:回过头来看。妻子:妻子和孩子。漫卷:随意地卷起来,指兴奋得不能读书了。放歌:尽情歌唱。纵酒:纵情喝酒。青春:明丽的春天。作伴:指春天可以陪伴我

4、。1“初闻涕泪满衣裳”中的“泪”是()。A.悲伤的泪B.悔恨的泪C.悲喜交集的泪2“漫卷诗书喜欲狂”运用了_描写,表达了诗人_的心情。3你从诗中的哪些词语体会到诗人“喜欲狂”?_4杜甫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的消息时,是那样激动、欢喜,更主要的原因是()A.自己从此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B.从此国家可以重归统一,人民可以免受战乱之苦。5这首诗尾联中用了四个连接词“_”“_”“_”“_”,将“_”“_” “_”“_”这四个地名串连起来,写出一种瞬间即至,瞬间即过的动感,表达了诗人_(用一个成语来概括)的心情。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7.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昼出

5、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1四时田园杂兴是宋代诗人_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园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_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_。这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_中的一个场景。2“村庄儿女各当家”的作用是_,承首句_,日夜辛劳,各担其责,启_句儿童也力所能及地在桑树荫下学习种瓜,赞颂了农民勤劳(热爱劳动)的优良品质,体现了家庭的_。诗中,家庭成员各自承担家务劳动,男耕女织,儿童则学习种瓜,家庭内部关系和谐。3诗中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_4诗歌一、二两句写了什么内容?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_5诗歌三、四两句写儿

6、童天真可爱的目的是什么?_8. 拓展阅读。冬夜读书示子聿宋 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注释)示:训示、指示。子聿(y):陆游的小儿子。学问:指读书学习,就是学习的意思。遗:保留,存留。无遗力:用出全部力量,没有一点保留,不遗余力、竭尽全力。少壮:青少年时代。工夫:做事所耗费的时间。始:才。纸:书本。终:到底,毕竟。觉:觉得。浅:肤浅,浅薄,有限的。绝知:深入、透彻的理解。行:实践。躬行:亲身实践。1借助注释说说这首诗的意思。_2这首诗给你什么启示?_9. 微群阅读。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

7、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写作背景:安史之乱造成了唐朝人口的大量损失,国力锐减。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泊秦淮唐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写作背景:诗人夜泊秦淮河岸,眼见灯红酒绿,耳闻靡靡之音,触景生情,又想到唐朝国势日衰,当权者昏庸荒淫,便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宋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写作背景:公元1192年,诗人已68岁,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在现实中已不可能实现。在一个“风雨大作”之夜,诗人触景生情,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

8、愿望。1读组诗,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写作背景资料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1)春望表现了诗人陶醉在美丽的春光中,抒发了思念家乡和祖国的情感。(_)(2)泊秦淮抒发了诗人对士风和时局的忧愤。(_)(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表达了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念。(_)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几位诗人都因爱国而和诗篇一起名垂青史。B.他们都处在国家动荡的苦难时期,却写出了不朽的诗篇。C.不论何朝何代,仁人志士的爱国情感是一脉相承的。D.几位诗人都是在歌颂自己。3任选一首诗,从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爱国情深的词语或诗句,并说说你的推荐理由。_10. 阅读古诗,完成下

9、面小题。书 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创作背景: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陆游时年六十有一,这已是时不待我的年龄,然而诗人被黜,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报国欲死无战场”,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而“书生无地效孤忠”,于是诗人郁愤之情便喷薄而出。词句注释:书愤:书写自己的愤恨之情。书,写。早岁:早年,年轻时。那:即“哪”。世事艰:指抗金大业屡遭破坏。中原北望,“北望中原”的倒文。气指气概。北望中原,收复故土的豪迈气概坚定如山。楼船

10、,指采石之战中宋军使用的车船,因这种战船高大有楼,故把它称之为楼船。瓜洲:在今江苏邢江南长江边,与镇江隔江相对,是当时的江防要地。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大散关:在今陕西宝鸡西南,是当时宋金的西部边界。塞上长城:比喻能守边的将领。衰鬓:年老而疏白的头发。斑:指黑发中夹杂了白发。出师一表: 诸葛亮出兵伐魏前曾写了一篇出师表,表达了自己“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坚强决心。堪:能够。伯仲:原指兄弟间的次第。这里比喻人物不相上下,难分优劣高低。1全诗紧扣住_字,将全诗分为两个部分,分别写了_和_。2你觉得诗中哪几个字最能表现诗人收复故土的气概?这样写好在哪里?_3谈谈“塞上长城空自

11、许,镜中衰鬓已先斑。”让你感受到了陆游的什么发生了变化?为什么?_4“出师一表真名世”亦用典明志,诗人表明了_。11. 阅读提升。长相思其一(唐)李白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诗人通过对_、_、_等景物的描写抒发了感情,表现出_的痛苦。12.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甲)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

12、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1两首诗出自同一位诗人之手,且主题相似,都是关于_的。2两首诗的情感不同:(甲)诗紧扣“_”字,(乙)诗则紧扣“_”字3两首诗,用词都非常精准:(甲)诗中,一个“_”字使人触目惊心,一个“_”字令人满目凄然。(乙)诗中,“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中,从“巴峡”到“巫峡”,因为峡险而窄,舟行如梭,故用“_”;从“巫峡”到“襄阳”,顺流疾驶,故用“_”;从“襄阳”到“洛阳”,改换陆路,故用“_”。4(甲)诗写于安史之乱开始时(乙)诗写于安史之乱结束时。两首诗都写到了“泪”,下面对这两首诗中的“泪”的说

13、法有误的一项是( )A.(甲)诗中,诗人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潸然泪下,内心充满怅恨B.(乙)诗中,浩劫过去,诗人可以返回故乡了,自然喜不自胜,高兴地哭了C.(甲)诗中,原本美好的花儿,却使诗人看到后落泪,更反衬出作者的伤心之情D.(乙)诗中,诗人回想起自己这些年颠沛流离的生活,痛定思痛,悲从中来阅读空间。13.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1“供”在诗中读_,意思是_。“供”在“供不应求”一词中读_,意思是_(供给,供应;指按期拿出钱款还贷;提供某种利用的条件)。2前两句提到的农活有;_、_;从“_”和“_”

14、这对反义词中我们能感受到农民劳作的辛苦,从而体会到诗人对他们勤劳品质的_之情。3读后两句诗,想象画面,完成对话。孩童甲(挠挠头):大人们这么忙,可我们既不会耕田,也不会搓麻线,怎么办呢?孩童乙(_):_孩童甲(_):_孩童乙(_):_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本诗写了大人辛勤劳作,孩子也从小就承担起家庭重担的场面。(_)农村的孩子们从小看父母劳动,耳濡目染,也学着种瓜,体现了孩子们对劳动的热爱。(_)古诗写孩子们学大人种瓜,主要是为了表现孩子们很调皮。 (_)14. 读下面的古诗,并完成填空。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1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2诗中因为有“_”一词写出了道路洁净、清爽,客舍、杨柳也别具清新的风貌。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_7 / 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