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小高考生物讲练稿知识整合考题探究专题训练:第21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64821408 上传时间:2022-03-2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22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江苏小高考生物讲练稿知识整合考题探究专题训练:第21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江苏小高考生物讲练稿知识整合考题探究专题训练:第21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江苏小高考生物讲练稿知识整合考题探究专题训练:第21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江苏小高考生物讲练稿知识整合考题探究专题训练:第21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小高考生物讲练稿知识整合考题探究专题训练:第21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 Word版含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考纲要求测试内容测试要求测试内容测试要求1.生态系统的结构2.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1)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A(1)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B(2)生态系统的结构B(2)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B考点一生态系统的结构1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1)概念: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2)生态系统的类型(将aj按类型入座)a海洋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c城市生态系统d森林生态系统e农田生态系统f果园生态系统g冻原生态系统h淡水生态系统i荒漠生态系统j人工林生态系统类型2生态系统的结构(1)组成成分成分范畴作用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阳光、热能、水、空气、无机盐等生物

2、群落中物质和能量的根本来源生产者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把光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从而可以被生物所利用消费者主要指动物等异养型生物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对植物的传粉、种子传播等具有重要作用分解者主要是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返回到无机环境中,供生产者重新利用(2)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3食物链和食物网(1)食物链食物链的起点一定是生产者,后面的都是消费者,不含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营养级一般不超过5个,这是因为能量沿食物链是逐级递减的。食物链中体现的种间关系只有捕食。某一营养级生物的含义是该营养级的所有生物,不代表单个

3、生物个体,也不一定是一个生物种群。(2)食物网概念: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结构。形成原因:在生态系统中,一种绿色植物可能是多种植食性动物的食物,而一种植食性动物既可能吃多种植物,也可能被多种肉食性动物所食。特点:同一种消费者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据不同的营养级;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除了捕食,还有竞争。(3)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功能: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命题点一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判定1(2017南京学测模拟)中华灵芝,又名紫芝,是一种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的珍贵真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紫芝是异养型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B紫芝能

4、分解动植物残体,处于食物链的顶端C紫芝的药用价值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禁止采伐紫芝属于对生物多样性进行就地保护答案B解析食物链中无分解者。2(2017徐州学测模拟)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简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是生产者,它是生态系统的基石B乙是消费者,包括全部的异养生物C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能D图中的“甲乙”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答案B解析乙是消费者,但不包括全部的异养生物,如分解者也为异养生物。命题点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3.(2016江苏学测)右图表示几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营养级最高的生物是蛇B昆虫是次级消费者C该食物网2条食物链D昆虫与鸟之间只存

5、在竞争关系答案A解析该图中蛇的营养级最高;昆虫是初级消费者;昆虫与鸟之间有竞争和捕食关系;该食物网中有3条食物链。4(2015江苏学测)下图是某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的食物关系,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草属于第一营养级B青蛙是初级消费者C蛇只属于第三营养级D该食物网有2条食物链答案A解析任何食物链中,生产者都是第一营养级。解题技巧生态系统成分的判断方法(1)根据生物类型判断生态系统的成分“自养型生物”“生产者”,即包括光能自养生物(包括绿色植物和蓝藻等)和化能自养生物(包括硝化细菌、硫细菌、铁细菌等)。“捕食异养或寄生异养型生物”“消费者”,其不能直接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而是以捕食或寄生方式获取现成

6、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腐生异养型生物”“分解者”,其是能把动植物的遗体、残枝败叶转变成无机物的腐生生物,也包括少数的动物(如蚯蚓等)。(2)根据结构图判断生态系统的成分如图所示,先根据双向箭头确定D、C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和“生产者”,则A、B为消费者和分解者;再根据出入箭头数量的多少进一步判断,在D、C中指出箭头多的D为“生产者”,指入箭头多的C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最后根据DAB,确定A为消费者、B为分解者。考点二能量流动1能量流动的概念理解太阳能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热能2能量流动的过程(1)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过程输入一个营养级的能量:是指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也就是摄入能量(a)粪便

7、中能量(c)。流入某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的能量可存在的去向:a.自身呼吸消耗;b.流入下一营养级;c.被分解者分解利用;d.未被利用的能量。(2)能量流经生态系统的过程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能量散失的途径是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代谢过程)。流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太阳能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热能。3能量流动的特点(1)单向流动原因: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的顺序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是一定的,不能逆转;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不能再被生产者利用。(2)逐级递减原因:某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自身呼吸要消耗一部分,还有一部分被分解者利用,所以不能将全部的能量流入下一个营养级。能量传递效

8、率是指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同化量的比值。相邻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一般为10%20%。4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1)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2)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命题点一能量流动的过程5(2016江苏学测)下图是某农业生态系统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分解者B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C该生态系统物质不能循环利用D阳光不属于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答案B解析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生产者,A错误;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B正确;生态系统中物质可循环利用,C错误;阳光

9、属于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物质和能量,D错误。6(2015江苏学测)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几乎所有生态系统需要的能量都来自太阳B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反复循环的C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D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的答案B解析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不能循环。命题点二能量流动的综合分析7(2010江苏学测)下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部分示意图,其中数字为能量值,单位是kJ/(m2a),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为()A16%B15%C12%D10%答案B解析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100%15%。8(2008江苏学测)科学家对某水库生态系统各营养级之

10、间的能量流动进行定量分析,假如测得生产者含有的能量为280J/(cm2a),初级消费者含有的能量为56 J/(cm2a),按此传递效率,第三营养级含有的能量约为()A5.6J/(cm2a) B11.2 J/(cm2a)C22.4J/(cm2a) D56 J/(cm2a)答案B解析第三营养级含有能量为5611.2J/(cm2a)。易错警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中的几点误区(1)误区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只能是光能。由于生产者固定能量的方式有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光合作用利用的能量是光能,但化能合成作用利用的是化学能,所以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是光能或化学能。(2)误区二:生物数量金字塔与能量金字塔完全一致

11、。能量金字塔体现的是营养级与营养级所含总能量的关系,而生物数量金字塔体现的是营养级与个体数量的关系,所以生物数量金字塔有时会出现倒置的现象。(3)误区三: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利用率。能量传递效率体现的是能量流动过程中所遵循的客观规律,不能随意改变;但能量利用率可以人为改变,例如充分利用作物秸秆就可以提高能量利用率。真题演练与模拟过关1(2014江苏学测)下图是几种生物的食物关系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草属于生产者B食草昆虫属于第一营养级C该食物网中有3条食物链D猫头鹰只占一个营养级答案A解析食物链中草是第一营养级,属于生产者。2(2013江苏学测)在“小麦蚜虫瓢虫食虫鸟”的食物链中,属于次级消费

12、者的生物是()A小麦B蚜虫C瓢虫D食虫鸟答案C解析次级消费者是第三营养级,就是题干食物链中的瓢虫。3(2012江苏学测)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草是初级消费者B该食物网中有4条食物链C鼠和兔之间存在竞争关系D狐占有两个不同的营养级答案C解析鼠和兔共同捕食草,它们之间存在竞争关系。4(2013江苏学测)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示意图,其中A、B、C构成生物群落,a、b、c为碳元素的转移量。请据图回答:(1)从生物圈的角度分析,该同学绘制的示意图并不完整,缺少的过程有_、_。(2)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填字母)所固定的太阳能,C所代表的生

13、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是_。(3)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4)在夏季生长旺盛的森林中,a、b、c三者之间的关系是a_bc(填“”“”或“解析在物质循环中,参与的活动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和化石燃料的燃烧。A是生产者,B是初级消费者,C是次级消费者。夏季光照强烈,植物同化的总能量一定大于自身呼吸消耗和流入下一级的能量,否则植物不能正常生长。1(2017连云港模拟)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B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C物质和能量都是循环流动的D能量流动一般不超过45个营养级答案C解析能量是流动的,但不能循环流动。2稻田里,农民要拔掉稗草;

14、鱼塘中,人们不断清除肉食性的“黑鱼”,用生态学的观点看,这是为了()A保持生态平衡B保持生物群落的单一性C调整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方向D使物质能够尽快地循环流动答案C解析稻田中水稻与稗草构成竞争关系,它们共同争夺同一环境中的阳光、CO2、生存空间。除去杂草(稗草),可使水稻拥有更丰富的生活条件,提高水稻的光合作用强度,为人类提供更多稻谷。鱼塘中清除更高营养级的肉食性“黑鱼”,可以减少能量在传递过程中的损失。3(2017徐州模拟)下面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草食动物属于初级消费者B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C能量传递是逐级递减的D能量可在食物链中循环利用答案D解析能量不能循环

15、利用。4.(2017扬州模拟)右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是初级消费者B为分解者CE1为太阳能,E2为热能D能量可在食物链中循环利用答案C解析、分别是生产者和三级消费者;能量在食物链中单向流动,不可循环利用。5“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此成语所隐含的食物链具有的营养级数至少有()A2个B3个C4个D5个答案C解析解答时应先完整地写出成语所隐含的最短食物链:生产者蝉螳螂黄雀,然后确定营养级数至少有4个。6下图食物网中的猫头鹰每增加20kJ的能量,至少需要消耗的植物所含的能量为()A200kJB250kJC500kJD10

16、00kJ答案C解析至少消耗多少能量按照最高传递效率计算。7(2016扬州学测模拟)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产者能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B生产者都是自养型生物C生产者都是绿色植物D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答案C解析生产者除了绿色植物外,还包括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细菌。8(2016连云港学测模拟)下图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示意图,据图判断正确的是()A蝗虫是次级消费者B鸟和田鼠具有相同的营养级C该食物网共有2条食物链D若蛇的数量大量减少,田鼠的数量也随之大量减少答案C解析蝗虫是初级消费者;田鼠属于第二营养级,鸟属于第三营养级;蛇的数量大量减少,田鼠的数量随之增多。9(2

17、016宿迁学测模拟)下图为某河流中营养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食物网包含生态系统的所有成分B鳜鱼属于第三、第四营养级C该食物网的能量来源只有水草固定的太阳能D该河流中引入外来物种有利于增加生物多样性答案B解析在“水草草鱼鳜鱼”食物链中,鳜鱼属于第三营养级;在“绿藻水蚤(或轮虫)鳙鱼鳜鱼”食物链中,鳜鱼属于第四营养级。10(2016徐州学测模拟)生态系统的结构不包括()A生产者B消费者C信息传递D食物链和食物网答案C解析信息传递属于生态系统的功能。11如图是某个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该图中能表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箭头的是()ABCD答案C解析农作物的能量可传递给人、鸡、猪、牛,而鸡

18、、猪、牛的能量也可传递给人;但人和鸡、猪、牛的能量不能传递给农作物,这是由食物链的方向决定的。12(2015连云港学测模拟)若牛的摄入量为100%,其中粪便量为36%,呼吸量为48%,则牛的同化量为()A16%B52%C64%D84%答案C解析牛的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100%36%64%。13(冲A练习)(2016宿迁学测模拟)1957年美国的生态学家H.T.Dum对某生态系统进行了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下表是调查结果。表中A、B、C、D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为分解者(注:能量单位:102kJm2a1)。请回答下列问题:同化固定的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A15.913.1B870.7501.3C0.9

19、0.6D141.079.1E211.5191.4(1)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除了表中所列出来的外,还应该有_。(2)该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可表示为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3)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根据上表数据可知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_(小数点后保留一位有效数字)。(4)在上表中未体现出来的大气库中CO2来源是_。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一个重要后果是温室效应,控制温室效应你可以采取哪些措施?_(至少回答出两点)。答案(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或无机环境)(2)BDAC(3)单向流动、逐级递减16.2%(4)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化石燃料燃烧(

20、或开发绿色新能源);植树造林(或禁止乱砍滥伐)(至少答两点)解析表格中的E属于分解者,按照同化的能量值大小,食物链为BDAC,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141.0/870.7100%16.2%。14(2011江苏学测)生态农业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来的多功能综合农业生产体系,下图是某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该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_。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在该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功能是_。(2)图中能量流向人体的途径有(用图中字母表示)_。(3)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4)与传统农业相比,生态农业的优点有(只要求写出两个方面)_。答案(1)玉米等农作物分解作用(2)A、B、D(3)单向流向、逐级递减(4)能量的多级利用、减少环境污染解析一个生态系统中包含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各种植物属于生产者,微生物属于分解者。人可食用玉米、家禽、家畜、蘑菇,相应地通过A、B、D获得能量。生态农业的优点有促进物质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