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论文两篇(1)

上传人:三*** 文档编号:64743144 上传时间:2022-03-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2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15、论文两篇(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15、论文两篇(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15、论文两篇(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15、论文两篇(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论文两篇(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5、论文两篇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提炼概括、梳理知识的水平。2理解本文的读书观,激发学生读书热情,协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读书习惯。3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重点:(1)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的体会学习。 (2)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的使用。 难点:本文论述的语言十分简练,在学习时体会其作用。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时数: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十年寒窗,伴着馥郁的书香,我们一天天长大了。请你坦诚地告诉大家:你喜欢书吗?你读过那些书?读书的过程你有那些感悟?你能说出几条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或名人读书的趣事吗?(1)名言警句: 腹有诗

2、书气自华好(ho)读书时不好(ho)读书,好(ho)读书时不好(ho)读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到用时方恨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名人论读书: 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李清照的读书方法:兴味到时拿起书就读。 朱熹谈读书时要注意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孔子的“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英】莎士比亚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 一面帮着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了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会沉没在这片烂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苏】高尔基一本新

3、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 无限广阔的海洋。【瑞士】凯勒 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社会,它能够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之高尚。皮果夫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那样,可能会把你戕害。 【英】菲尔丁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德】马克思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很多高尚的人谈话。 【德】歌德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宋】苏轼(3)名人读书的趣事: 孔子韦编三绝的故事 列宁读书趣闻 马克思读书趣闻 古人头悬梁锥刺股,囊莹映雪、凿壁偷光的刻苦读书。 二、简介作者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剑桥大学毕业

4、,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居家著述。1626年冬因为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 三、指导学生通读全文,把握内容: 1读一读,记一记:怡情 傅彩 藻饰 矫情 诘难 寻章摘句 咀嚼 狡黠 伦理 味同嚼蜡 滞碍 睾 阐证 吹毛求疵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明确:这篇随笔写法不同一般,它论述的范围相当广泛,语言十分简练,几乎一句话就是一个观点。 3理解文章内容: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 提示:要理清作者的思路,使用学过的知识归纳、总结。 明确:文章能够分为三个层次去理解: 第一层:(从开

5、头到“全凭观察得过且过知”)阐述读书的准确目的。 (1)先从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学生集体回答) 重点阐述了读书的好处。 (2)后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 并论述读书和经验的关系: (学生通过看书迅速作答) (3)最后指出,只有明察事理的人才能够读书、用书,而用书的智慧是在观察生活中得来的。 (4)提问体会句子含义及作用。 文章开头的第一句话,使用的是排比说理。 (5)提问体会论证方法: 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体会: 培根在其作品中往往采用这种手法,显出其文笔老练,说理透彻。又如:“德行犹如宝石,朴素最美。”“声

6、名犹如大河,空虚无物者浮,实学有才者沉。” 这种比喻的使用,使其文章更显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第二层:(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始能无知而显其有知) 阐述读书的方法。 (1)本层第一句,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明确:这个句指出读书要仔细推敲细思,反对故意挑刺,迷信书本和公限于文字推求。 延伸:孟子“尽信书不如无书”。 (2)对不同的书,作者又主张怎样? 明确:学生找出语句,明确作者主张采用的不同的读书方法。 (3)找出文中作者提倡把读书和讨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的那些句子。 明确: 第三层:(读史使人明智结尾) 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补充精神上各种缺陷。 分两个小层理解: (1)作者在这个

7、层举了一系列的例子,目的是论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体会其说理方法。 明确:排比说理、归纳说理。(正面指出) (2)作者进一步指出,人的精神上的缺陷,能够用读书来补充,就像身体百病,可以用运动驱除一样。 (反面指出) 论证方法:对比论证、举例论证。 四、学习论证方式象这种论证方式,叫做立论。所谓立论,就是正面提出观点,逐层论证。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和要有格物致知精神都是这类文章。与之相对应的一种论证方式,叫做驳论,即先树立批驳的靶子,在批驳别人观点的过程中阐述自己的主张。我们即将学习的不求甚解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都是驳论文,区分的关键就看在文章的开头是否有一个作为靶子的错误观点。五、品味文

8、章语言黑格尔说过:“他(培根)的著作虽然充满着最美妙、最聪明的言论,但是要理解其中的智慧,通常只需付出很少的理性努力,因此他的话常常被人拿着当作格言。”英国文学家雪莱也说:“他的文字有一种优美而庄严的韵律,给感情以动人的美感,他的论述中有超人的智慧和哲学,给理智以深刻的启迪”。下面,就请同学们将你最喜欢的句子大声地读给大家听。六、体验反思对作者的读书观,你是怎么来评价的呢?你对读书有什么看法呢?请大家各抒己见。六、布置练习:1把谈读书中的有关“读书”方面名言警句摘抄下来,扩大写作素材库,积累写作经验。2你最喜欢文中哪一句读书名言?请以它作论点,给它配上几个论据,写成一篇300多字的议论文。不求

9、甚解 马南邨教学目标:1、理解“不求甚解”的真正含义。2、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3、学习文中论证方法的运用。4、了解驳论方式。教学重点: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的运用。教学难点:理解不求甚解的真正含义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不求甚解”是我们在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中学到的一句名言,这篇文章中作者以它为题意在要真正理解陶渊明的本义。那么,“不求甚解”真正的含义什么呢?我们一起从这篇文章中寻求答案吧。二、授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1、作者针对什么说法进行论述?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2、作者对此持什么态度?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3、作

10、者认为“不求甚解”的含义是什么?一是表示虚心;二是说明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4、“好读书”和“不求甚解”有什么关系?“好读书”讲的是一个人要养成好的读书习惯;“不求甚解”则强调的是读书的谦虚态度和正确的方法。5、文中例举列宁批评普列汉诺夫和诸葛亮的事例与“不求甚解”的真正含义有什么关系?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诸葛亮、普列汉诺夫)论证读书的要诀在于虚心、会意。6、引用陆象山的话有什么用意?作为论据对“不求甚解”的含义进行论证。7、本文主要讨论了什么问题,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本文主要讨论了该怎样正确理解“不求甚解”的含义的问题。主要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和道理论证。8、本文在论证方式上有什么特点?有立有驳,驳立结合。三、教师小结:本文通过对“不求甚解”的含义的论述,告诉我们既要养成好的读书习惯,也要有谦虚的读书态度和正确的方法。四、布置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