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分子和原子(第二课时)

上传人:jkl****17 文档编号:64743141 上传时间:2022-03-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5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课题2:分子和原子(第二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课题2:分子和原子(第二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课题2:分子和原子(第二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课题2:分子和原子(第二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2:分子和原子(第二课时)(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教学案例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课题2 分子和原子课 题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2 分子和原子课 型新 授教学媒体多媒体 实验器材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是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是构成的物质的微粒;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有质量和体积小、不断运动、有间隔等基本特征;2.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3.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过程 方法通过实验和模拟微观粒子运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情感态度1.通过物质具有可分性,进而认识分子和原子可分与不可分,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教育和辩证看问题的思维方法教育

2、,2.通过实验和模拟微观粒子运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认识分子、原子是客观存在的,是构成物质的两种微粒,形成分子和原子的概念。知道微粒的特征。培养对自然现象、实验现象的猜测、观察,分析、交流、总结等探究能力。教学难点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学生活动设 计 意 图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设问】世界是由形形色色的物质构成的, 但物质本身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演示】品红扩散实验(提问)品红为什么消失?整杯水为什么变红了?【展示】一束洒了香水的手绢(提问)你们闻到了什么气味?它能够看见吗?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播放动画】1.品红分子在水中扩散的微观过程

3、2.许多颗粒状的微小粒子从一束鲜花中不断向四周扩散,飘到画面另一侧女孩鼻孔内。(讲解)原来花中有香味物质的颗粒扩散到空气中飘进我们鼻孔。其实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类似现象,科学家们已利用科学技术证明了物质是由一些看不见的粒子构成的,它们就是分子和原子。【结论】1:宏观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投影】1、苯分子的照片 2、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活动探究、探求新知:一、粒子的特征【提问】水也是由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看不见,为什么水却能看见?(讲解)其实分子是很小的粒子【追问】教材上哪些数据说明分子很小呢?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47激趣:多媒体显示一组数据对

4、比。【板书】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非常小。(引入)从课堂开始的品红消失和闻到的香水味以及动画我们猜想分子是运动的,但这并不能让我们信服,下面我们用实验来探究一下分子的运动。【提供资料】浓氨水易挥发出氨气,氨气极易溶解于水。【演示】取一支试管加20mL水,滴2滴酚酞试液,再滴加浓氨水。观察有什么现象?【提问】若不直接滴加浓氨水,你有什么办法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吗?【提供仪器】浓氨水酚酞试液、大小烧杯、大试管、胶头滴管、棉花、滤纸条、锥形瓶、橡皮塞。实验要求:用以上仪器设计实验探究氨分子的运动。参与指导学生分组设计方案肯定学生发言正确性,对学生的实验设计以鼓励并引导学生透过现象,分析本质巡回指导【多媒

5、体展示】学生动手成果,播放氨分子运动【 提问】这一实验说明了什么?【追问】若改变温度对分子运动有什么影响?你能设计实验证明吗?【教师提供】红墨水、同等质量的冷水和热水 【板书】2、分子总在不断运动,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率加快。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巩固练习】1、解释新课开始品红为什么会消失?为什么闻到花上的香水味?2、湿衣服放在太阳底下容易干,还是阴雨天易干?为什么?【设疑】水温升高,液态水变成蒸气“跑”走了,温度下降水蒸气凝成雪花或冰雹。水的三态变化可以用关于分子的观点来解释吗?【演示实验】(1)50ml水与50ml水混合 (2)50ml酒精与50ml酒精 (3)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

6、提问混合后的体积是两者之和吗?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结合家庭小实验50ml黄豆和50ml绿豆让学形象理解分子间间隔就象石子与石子、沙与沙之间的有的间隔大,有的间隔小,混合后间隔小的分子进入到间隔大的分子中。【板书】3、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提问】由分组实验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小结】气体分子间间隔较大,容易被压缩,而液体、固体分子间间隔较小,不易被压缩。【巩固练习】1、水的三态变化可用分子的哪些知识解释?2、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热胀冷缩现象。3、两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放02和红棕色N02两种气体口对口放置,抽去中间的毛玻片后会出现什么现象?原因是什么?播放动画:展示过程与结果。4、新建马路时

7、,为什么要分成许多块?块与块之间的间隔冬天和夏天为什么不一样宽?对比归纳、形成概念:【提问】1、液态水变成蒸气“跑”走的情形与电解水时水“跑”走的情形是否一样?为什么?【演示】flash动画模拟水分解的微观变化。 边演示边讲解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分子的角度,理解水的蒸发与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模型演示】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小结】分子是保持化学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追问】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如何改变的呢?【再次演示】fl ash动画模拟水分解的微观变化。2、氧化汞分子分解过程(Flash动画)【提问】你有何发现?你能得出哪些结论?【小结】1、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可以

8、再分2、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3、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4、分子、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5、原子可以结合形成分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投影图310几种分子的模型【提问】前面我们学习过氧气,知道氧气具有氧化性,空气中也有氧气,空气中的氧气有氧化性吗?那么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是否相同?【板书】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反思小结、总结交流:你学完分子和原子的知识后,有哪些收获或感受?请说出来。(结语)同学们,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对微观世界有了初步的了解,认识到了化学变化的实质。微观世界真的是奥

9、秘无穷,未来留给你们继续去探索吧。布置作业:完成课本及练习册的相关练习。思考21世纪教育网观察现象思考问题学生思考、猜想学生观看放映学生观看苯分子图像和世界上最小的汉字一中国学生活动思考用课本数据回答看到答案学生惊讶!21世纪教育网观察后回答:酚酞遇氨水变成了红色。学生讨论后交流:1、根据氨水易挥发,再利用氨气易溶于水的性质。2、把酚酞和浓氨水一起放在一个密闭环境中才能完成。分组讨论设计方案 (学生设计方案汇总)方案一、 方案二、 学生分组实验并观察现象学生归纳内容回答:氨分子总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运动速度越快。学生提出假设并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实验观察现象 学生活动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回答观察现象

10、思考问题理解分析、归纳出分子间有间隔分组实验分八个小组做用注射器分别抽取等体积的水和空气,用手指堵住针头口,推压活塞,感受推压的难易。分析归纳。思考、讨论、回答观看多媒体课件演示,听讲解学生活动在教师引导下分析1.水的蒸发:水分子未变,分子间隔增大物理变化水 氢气+氧气通电2.水的电解: (水分子) (氢分子) (氧分子)水分子本身也变了化学变化再次分析出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改变思考领会分子的“分与合”,认识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小组讨论:发现各自观点观看投影认识分子的构成。认识分子的性质。21世纪教育网讨论将本节知识整理出来21世纪教育网学生活动倾听、感悟。课下完成。通过实验、展示提出问题创设情景

11、,引起悬念,为后面引出分子和原子做铺垫。通过多媒体摸拟展示微观世界,引导学生形成表象。引出课题。通过学生观看图片让学生感知到微观粒子的真实存在,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微观想象设 计 意 图力。培养学生阅读能力,通过具体数据和对比让学生理解“分子很小”,学生由于惊奇展开议论引发学生兴趣,活跃气氛。训练学生发展散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通过组际间交流发现自已与他人的长处及存在的不足,使学生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把化学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分子的运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学会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推理能力。

12、设 计 意 图来源:21世纪教育网及时反馈练习,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实验观察,引发学生以疑导思以思求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实例,使学生形成分子间间隔表象,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微观想象力。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和讨论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从自然、生活到学科知识,再将学科知识应用到解析实际问题中,了解研究身边的物质及化学现象对人类生活产生的影响,使学生始终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同时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突破了教学难点使学生的思维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相互对比设 计 意 图的角度深入到微观领域,从分子本身是否变化来认

13、识、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这不仅使学生对这两种变化的认识有所深化和发展,而且便于得出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建立起分子概念。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给予学生直观的印象。让学生“看见”分子再分就不是原来物质的分子了,物质性质也就随之发生了变化。突破教学的又一个难点。加深对分子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设 计 意 图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激情板书设计课题2 分子和原子教学反思分子和原子的概念是初中化学进入微观世界的第一节课,也是最难理解的一节课。今天第一节课顺利讲解了分子与原子的概念及化学变化的实质,感觉效果较好,特记录如下: 多媒体教学给我们传统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好处,但是有的时候

14、很多老师往往局限于多媒体而忽视清晰条理板书所带来的效果。分子与原子很多老师用多媒体动画演示化学变化的微观过程,感觉效果不错。课之前,我也做了非常好的课件,但是上课前,我准备还是不用课件讲了,因为这样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因为我们的学生上课时走神的较多。完全集中精力去听课是这节课成功的关键,我用板书画出来的分子和原子把水的蒸发和水的电解讲解的淋漓尽致,同时我也把以后要用的C60分子模型在这里分析了“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学生也听得非常入神,能够完全配合老师的讲解内容,从多个侧面让学生去感觉、去体会、去认知、去学习“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明白“分子、原子、物质间的关系:物质是由分子或者原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通过画出来的分子和原子能够很好的分析了物质化学变化的实质,这样一总结,学生完全掌握和理解了,整体效果很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