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下注射技术操作规范

上传人:每**** 文档编号:64705398 上传时间:2022-03-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6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皮下注射技术操作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皮下注射技术操作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皮下注射技术操作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皮下注射技术操作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皮下注射技术操作规范(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皮下注射技术操作规范一、概念皮下注射是将少量药液注入皮下组织的方法。二、目的药物治疗、预防接种、局麻药的注射等。三、注射部位上臂三角肌下缘、上臂外侧、腹部、后背、大腿前侧、外侧。四、适应症1、需迅速达到药效、不能或不宜经口服给药时采用。如:胰岛素口服在胃肠道内易被消化酶破坏,失去作用,而皮下注射迅速被吸收。2、局部麻醉用药或术前给药。3、预防接种。五、禁忌证1、注射部位有炎症、肿瘤、外伤。2、血友病患者,有严重出、凝血倾向,血小板或凝血因子明显减少或用肝素、双香豆素等进行抗凝治疗者。 3、破伤风发作期、狂犬病痉挛期注射可诱发阵发性痉挛。 4、癫痫抽搐、

2、不能合作的病人也相对禁忌,必要时可予以镇静。六、护理评估患者的病情、用药史与过敏史、注射部位皮肤情况、所用药物可能产生的疗效与不良反应、肢体的活动能力、患者对用药计划的了解及合作程度。1 / 71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七、操作方法(一)操作前准备1、护士准备:服装整洁,仪表大方,语言柔和恰当,态度和蔼可亲,洗手,戴口罩。2、用物准备:注射盘(内有2%碘酒、75%酒精、无菌棉签)、无菌治疗盘、1ml注射器、5号6号针头、药液、砂轮、弯盘、治疗单。3、病人准备:向病人解释取得合作;按需要询问药物过敏史;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4、环境准备:清洁,安静,光线适宜。(二)操作程序 1、

3、携物品至病床旁,核对、解释,并取得合作。手消、打开无菌治疗盘。 2、协助患者取舒适的体位,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常规消毒皮肤。 3、再次核对,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 4、一手绷紧局部皮肤(过瘦者捏起皮肤),另一手以平持注射器,食指固定针栓,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3040角,快速刺入皮下,进针的深度为针柄的1/22/3。 5、松开绷紧皮肤的手,抽吸无回血,固定针头,缓慢推入药液,同时观察患者反应。 6、注射完毕,无菌干棉签轻压针刺处,快速拔针后按压片刻。 7、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8、再次核对:核对所用药物及病人的床号、姓名。9、清理用物,擦盘、台、车,洗手,记录。(三)效果评价1、严格执行

4、三查七对。2、操作熟练,动作轻稳。3、注射部位选择合适。4、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八、注意事项1、严格掌握进针深度,以免刺入肌层。2 / 72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2、对甚为消瘦者,可捏起皮肤并减小进针角度刺入,皮下脂肪厚度影响注射深度(如下图),不同型号针头进针角度应有所不同。58mm58mm512.7mm58mm55mm58mm 准确测定皮下脂肪组织分布,应采用腰臀比(WHR):WHR(腰臀比)=腰围(cm)/臀围(cm) 正常值:女性 WHR0.8 不同型号针头不同进针角度男性 WHR0.93、侧握式持针时,食指只能固定针栓,不可触及针梗,以免污染。4、需长期注射

5、者,应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 皮下注射(腹部)定位卡注射点与注射点之间距离至少约1cm5、注射时应避开瘢痕、压痛、结节等部位,以免药物吸收不良。 6、注射中、注射后观察患者反应、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 7、皮下注射胰岛素时,嘱患者注射后按规定时间开始进食,避免不必要的活动,以免因注射时间太长而造成患者低血糖。 8、凡对组织刺激性强的药物,不可用做皮下注射。 9、注射少于1ml的药液,必须用1ml注射器,以保证注入药液剂量准确。九、并发症及处理(一)出血 1、发生原因3 / 73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 1) 注射时针头刺破血管。 2) 病人本身有凝血机制障碍,拔针后局部按压时间

6、过短,按压部位欠准确。 2、临床表现 拔针后少量血液自针口流出。对于迟发型出血者可形成皮下血肿,注射部位 肿胀、疼痛,局部皮肤淤血。 3、预防及处理 1) 正确选择注射部位,避免刺伤血管。 2) 注射完毕后,重视做好局部按压工作。按压部位要准确、时间要充分,尤其对凝血机制障碍者,适当延长按压时间。 3) 如针头刺破血管,立即拔针,按压注射部位。更换注射部位重新注射。 4) 拔针后针口少量出血者,予以重新按压注射部位。形成皮下血肿者,可根据血肿的大小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皮下小血肿早期采用冷敷促进血液凝固,48小时后应用热敷促进淤血的吸收和消散。皮下较大血肿早期可采取消毒后无菌注射器穿刺抽出血液,

7、再加压包扎;血液凝固后,可行手术切开取出血凝块。(二)硬结形成 1、发生原因 1)同一部位反复长期注射,注射药量过多,药物浓度过高,注射部位过浅。 2) 不正确抽吸药液可吸入玻璃屑、橡皮粒等微粒,在进行注射时,微粒随药液进入组织中无法吸收,结果导致硬结形成。 3) 注射部位感染后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硬结。 皮下硬结 皮下硬结2、临床表现4 / 74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 局部肿胀、瘙痒,可触及硬结。严重者可导致皮下纤维组织变性、增生形成肿块或出现脂肪萎缩、甚至坏死。3、预防及护理 1)熟练掌握进针深度,注射时,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3040角快速刺入皮下,深度为针梗的1/22/3

8、。 2)操作前选择锐利针头,选择注射点要尽量分散,轮流使用,避免在同一处多次反复注射,避免在瘢痕、炎症、皮肤破损处注射,避免针头重复使用。 显微镜下使用前针头 显微镜下使用后针头 3)注射药量不宜过多,少于2ml为宜。推药时,速度要缓慢,用力要均匀。 4)注射后根据药物的情况,必要时给予局部热敷或按摩,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药物吸收,防止硬结形成。 5)护理人员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防止微粒污染。先用砂轮割据,再用酒精消毒后掰开安瓿,禁用长镊敲打安瓿,注意抽吸药液时不宜将针头直接插瓶底吸药,禁用针头直接在颈口处吸药。为避免化学药物微粒出现,注射一种药物用一副注射器。 6)做好皮肤消毒,防止

9、注射部位感染。 7)已形成硬结者,可选用以下方法外敷:用伤湿止痛膏外贴硬结处(孕妇禁用);用50%的硫酸镁湿热敷;将云南白药用食醋调成糊状涂于局部;取新鲜马铃薯切片浸入654-2注射液后外敷硬结处。(三)低血糖反应1、发生原因 皮下注射所致低血糖反应多发生在胰岛素注射期间。皮下注射胰岛素剂量过大,注射部位过深,在运动状态下注射,注射后局部热敷、按摩引起温度改变,导致血液加快而胰岛素的吸收过快。2、临床表现5 / 75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 突然出现饥饿感、头晕、心悸、出冷汗、软弱无力、心率加快,重者虚脱、昏迷、甚至死亡。3、预防及处理 1)严格遵守给药剂量及给药时间、方法,

10、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经常更换注射部位。对使用胰岛素的病人多次反复进行有关糖尿病知识、胰岛素注射有关知识的宣教,直到病人掌握为止。 2)准确抽吸药液剂量。 3)根据病人的营养状况,把握进针深度,避免误入肌肉组织。对体质消瘦、皮下脂肪少的病人,应捏起注射部位皮肤并减少进针角度注射。 4)避免注入皮下小静脉血管中。推药前要回抽,无回血方可注射。 5)注射后勿剧烈运动,、按摩、热敷、日光浴、洗热水澡等。 6)注射胰岛素后,密切观察病人情况。如发生低血糖症状,立即监测血糖,同时口服糖水、馒头等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严重者可静脉推注50%葡萄糖4060ml。 (四)针头弯曲或针体折断。 1、发生原因 1)

11、针头质量差,如针头过细、过软;欠锐利;针头有钩;针头弯曲等。或针头消毒后重复使用。 2)进针部位有硬结或瘢痕。 3)操作人员注射时用力不当。 2、临床表现 病人感觉注射部位疼痛。若针体折断,则折断的针体停留在注射部位上,病人情绪惊慌、恐惧。3、预防及处理 1)选择粗细合适、质量过关的针头。针头不宜反复消毒,重复使用。 2)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不可在局部皮肤有硬结或瘢痕处进针。 3)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操作人员注意进针手法、力度及方向。 4)注射时勿将针梗全部插入皮肤内,以防发生断针时增加处理难度。 5)若出现针头弯曲,要寻找引起弯曲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更换针头后重新注射。6 / 76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 6)一旦发生针体断裂,医护人员要保持镇静,立即用一手捏紧局部肌肉,嘱病人放松,保持原体位,勿移动肢体或做肌肉收缩动作(避免残留的针体随肌肉收缩而游动),迅速用止血钳将折断的针体拔出。若针体已完全没入体内需在X线定位后通过手术将残留针体取出。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7 / 7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