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中的月意象

上传人:fgh****35 文档编号:64675828 上传时间:2022-03-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李白诗中的月意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李白诗中的月意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李白诗中的月意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李白诗中的月意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白诗中的月意象(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李白诗中的月意象 一片真情托明月,千古浪漫一诗仙 姓名:张福全 考号:03810310315 单位:吉林省公主岭市南崴子中学摘要:诗仙李白的母亲梦月而生李白,李白抱月而死的传说,表明诗人一生的宿命与明月有着不解之情缘。根据全唐诗统计,其诗千首,描写月意象的就高达336首之多。月意象之丰富,意蕴之深邃,可见一斑。月亮不再是单纯的客体,而是诗人人格理想、思想情感的化身,人格化的月亮与诗人的心灵世界相结合,使月意象折射出丰富的情感光辉,照耀着古今诗坛,令世人所瞩目。关键词:李白,月亮,意象,情感。 意象是指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事物,渗透了达的一种文化情感的郁结,使作者经过审美经验的筛选,而融入

2、特作者的审美意识和人格情趣。如“柳”代表送别,“竹”代表正直谦虚,“菊”代表隐逸那么“月亮”意象代表什么呢?月亮是一种客观事物,诗人把它写进了诗词,用以表示纯洁、美好、清冷、团聚、离散、怀人和思乡等情感,它有丰富的情感意趣,而在唐代积极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笔下,月亮已不再是风景的点缀,而是寄托作者对山水风光的热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渴望,对社会黑暗现实的批判,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对故乡的眷恋,对历史的幽思,对边塞将士爱国精神的歌颂,对思妇的同情,对爱情的讴歌,对人生哲理的思索。本文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分析。 一 山水诗中的月意象“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诗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杰出的积极浪漫主

3、义诗人,他的诗自然清新,豪放飘逸,雄奇壮丽,在月的意象中,展现他的个性之豪放、乐观、圣洁、多情。如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是李白25岁时离川漫游出夔门后渡荆门之作。蜀地多崇山峻岭,一出荆门,东边乃是茫茫平野。山岭渐渐消失了,长江在广阔天际的原野上奔流着,滔滔东去。意境高远,气势恢宏,与年轻的李白胸怀远大理想相一致。夜里,月亮倒映在江心,好像天上飞下的一面镜子;江上变幻的云彩望去疑若海市蜃楼。将云彩、月色、江水构成一幅奇幻的图画。表现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赞颂之情。 在月的国度里,有着纯真的李白,充满童心的李

4、白,字字流淌着俊逸风神和爽朗情韵。李白15岁写的初月“玉蟾离海上,白露湿花树”。同期作品雨后望月“四野阴霭散,开户半蟾生,万里舒霜合,一条江练横”,可见少年之天真。挂席西江尚待月有怀“待月月未出,望江江自流。倏忽城西郭,青天悬玉钩”。表现诗人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月夜江行寄崔宗之“月随碧山转,水合天地流”,意象浩大壮阔,大气磅礴,意境辽远。 李白写月,常常有碧水相伴,东鲁门泛舟“轻舟泛月寻溪转,疑是山阴雪后来”。水和月都有温婉纯净的性情,李白也圣洁如月,柔情似水。 李白常有触云见月之想。登太白峰有“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写太白峰之高峻。又如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又岂止是“近月”,而是有摘月之

5、念,“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他想乘风而去,想摘取心灵的明灯明月,表明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豪迈情怀。 诗人非凡的自信,高洁的人格,多情洒脱,清新自然的气度,在山水诗中充分体现了盛唐士人的时代性格和精神风貌。二 政治抒情诗中的月意象“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天宝元年,李白24岁,因吴筠推荐,被唐玄宗征召入京,做供奉翰林之职,这非实际官职,更没有政治实权,他的“济苍生”,“安社稷”的抱负得不到施展的机会,在“含光混世贵无名,何同孤高比明月?”“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在吟诵声中,李白离京漫游,在长相思中,袒露心志,“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

6、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游绿水之波澜。天长路远魂飞苦,梦回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长安是君主施政的地方,然而冷酷的现实阻碍了诗人理想的实现,被迫离开长安。在一个络纬秋啼,微霜凄凄,清冷寂寞的秋夜,诗人独对孤灯,百感交集,千重愁肠,万般思绪,苦苦眷念长安自己想要一展宏图的地方。然而作者面对现实已清醒的意识到不可能再回到长安施展抱负了,他感到前途渺茫,理想无望,他苦闷、惆怅、憎恨、失望。“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诗人面对自己钟爱的明月,抒发着人生的感慨,他仿佛感觉到自己的理想就像天空高悬的明月,可望而不可即了,只有空长叹了。一个“空”字道出了诗

7、人的无限愁肠,极度悲伤失望。空有抱负,换成一片空白;自己的满腔热忱变成了一盆冰水。尽管理想是“美人如花隔云端”那样虚无缥缈;“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游绿水之波澜,天长路远关山难”通向理想的路是那样的曲折,可诗人却执意不弃。在诗的结尾,诗人追求理想的激情像火山一样喷发而出:“长相思,摧心肝!” “人生易老天难老,一月悬于天地间”,千百年来盈亏中充满了世事的艰辛,理想难现的愁苦。李白一生不得志,病态的社会压抑着诗人的壮志豪情,李白逐渐怀疑功名富贵,发出了“咸阳市中叹黄犬,何如月下倾金罍”(襄阳歌)的慨叹,恶劣的政治环境只能对月控诉社会的不公:“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鹦鹉洲)李白的政治理想

8、虽然破灭了,但他的人格似屈原与日月同光,真是“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啊!三 宴饮诗中的月意象“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孤独是诗人玄妙的灵感和内心的吟唱,孤独是哲人超凡脱俗的大智慧。由于李白抱着“不屈己,不干人”的态度“平交诸侯”,所以怀抱理想四处风奔走的李白,倍受打击和陷害。这种失意后的忧郁挣扎和奋起的心情在月下独酌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饮,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这是诗仙在月下的独白,明知孤独却不甘寂寞,明知潦倒却依然旷达。他请出无情的明月和无

9、形的影子作证,且歌且舞,醒而后醉,聚而后散,写活了明月,写活了影子,也写活了自己的孤寂和壮志难酬的苦闷。全诗通过邀月、对影的构思,表现诗人“独酌无相亲”的孤苦,当时,诗人的心情是复杂的,人世的艰难,仕途的坎坷,追求的失意,人们的不理解,各种心情交织在一起,他感到压抑和愤懑,但他不甘寂寞,借酒消愁,而无人与他同饮,于是他便“举杯邀明月”,再加上自己的影子在内,化成三人,举杯共酌,表面看似十分热闹,可是背后却有着无尽的悲凉。孤独到邀月与影,那是找不到共饮知己啊,所以只能结游与月光、身影,并且共约在那遥远的天上仙境再见。月就是理想的象征,此诗充分了表现了李白在理想和现实矛盾挣扎中的复杂心迹,和豪放飘

10、逸、纵恣撞浪、冲破束缚,追求光明与自由的个性风格,展现了诗人卓异与流俗的奇风异彩。 在将进酒中“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以及在赠僧崖公中“中夜卧山月,拂衣逃人群”都充分体现了这点,有追求自由的精神,有积极反抗现实的一面,也有消极颓废的一面。李白所要的自由,仅仅是他个人的自由,他所要求的自由只能向山林、仙境、醉乡中去寻求,而他所得到的不过是暂时的麻醉而已。但瑕不掩玉,李白的积极浪漫主义思想和情感仍是其主流。四 送别诗中的月的意象“暂就东山赊月色,酣歌一夜送泉明” 对友情的怜惜、珍视与赞美,意切情深。李白的送别诗约160首,约占全诗总数的1/6,月意象丰富优美,多能感动激发人意,具有其他诗

11、体不同的美学意义。送韩侍御之广德堪称送别诗中的佳作。“昔日绣衣何足荣,今宵贳酒与君倾。暂就东山赊月色,酣歌一夜送泉明”。李白的朋友韩歆被贬,他设酒为之送行。三四句写送别情景,李没钱买酒,怎么办?只能赊酒,而他赊了大量的酒与君同饮。诗人一边赊酒更是一边赊月,因“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襄阳歌),这里的地点是东山,酒、月、歌融合在东山的大背景下,格外清新豁亮畅达。今夜皓月当空,月光似银,诗人引吭高歌,酣畅淋漓的痛饮,通宵达旦,这是为什么呢?只为送一个人“泉明”即陶渊明(为避李渊讳)。诗人有意将韩歆比作陶渊明,是希望他要向陶渊明一样不为五斗米折腰,保持人格的高洁和心灵的纯净,这是对韩歆的安慰赞扬,更是

12、共勉啊。意象清晰明快,意境瑰丽,体现了李白对友人那种淳朴真挚的友情。“玉盘明月”俨然成了李白珍贵圣洁的礼物,客人心灵的载体,精神明亮的窗口啊。 “人游月边去,舟在空中行”(送魏万还王屋)对仰慕追随李白踪迹12年的魏万,李白赠诗酬送;“痛饮龙筇下,灯青月复寒”(送殷叔)诗人与殷叔月下痛饮,无限离情别意涌上心头;“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送杨山人归嵩山)诗人送别访道嵩山好友,依依惜别;“秋风渡将来,吹落山上月”(送崔氏昆季之广陵)诗人与友人共赏明月,情真意切。这些送别诗不受时空限制,不受常人思维所左右,表现作者惊人的创造力,真是“天与俱高,青且无际”(张碧唐诗纪事)啊。五 边塞诗中的月意象“边月

13、随弓影,胡霜拂剑花” 李白边塞诗的主要内容是:歌颂边塞生活和普遍意义上的边塞战争,抒写时代豪情,歌颂上阵杀敌的报国之志。其中塞下曲之六,是其中的杰作。“塞虏乘秋下,天兵出汉家。将军分虎竹,战士卧龙沙。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玉关殊未入,少妇莫长嗟。”首联,讲述敌我两军的态势,指明了战争的性质,表明作者爱憎之鲜明;颔联写战士征战沙场,建功立业的情景,神兵所向披靡;颈联描写边塞风光和将士艰苦的战斗生活。“边月”“胡霜”是静物,月色皎洁,霜色银白,大漠无际,意境苍凉朦胧。而“弓影”“剑花”皆为动态描写,写将士出击杀敌的情景。“随”“拂”动词精炼,将静动之景结为一体,构成奇妙的意境。于苍茫处见壮美,于

14、异彩中显风流。“弓”“月”形似,“剑”“霜”色同,显得自然和谐。将艰苦的军旅生活描写的淋漓尽致;在尾联,主人公抒发了天兵必胜的信念和为国杀敌建功立业的豪情,将全诗推向高潮,并劝慰妻子功业未成,何言还家?请亲人耐心等待不必嗟叹。其壮美情怀崇高精神得到升华。 塞下曲之三也有“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的英雄气概。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云月苍茫的景象与雄浑磅礴的天山组合在一起,新奇而壮观,月意象隽永而美好。 此外,在李白思乡诗“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自流”(峨眉山月歌)中,俯仰间朔望轮回,总能唤起游子对故乡的怀恋,在月意象中萌动诗人真实的乡情。在怀古诗“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15、(苏台怀古)中,李白借古代姑苏台的遗迹引发思古之幽情,在月下感叹盛唐隐含的历史危机,抒写历史沧桑变化的感受。在宫怨诗“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玉阶怨)中,让人仿佛看到了幽怨徘徊的宫女的孤苦形象,月亮道不尽无限情思。在爱情诗“镜湖水如月,耶溪女如雪”(越女词)中,在月光下对越地女子坚贞爱情的热情礼赞,对美丽恋情的动人描绘,感情真切动人。在哲理诗“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中,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感悟,对人文的关怀,对有限生命的珍爱,融于青天明月之中,令人感同身受。 诗仙李白的一生虽怀才不遇,但对理想和生活充满热情,他不满黑暗现实,以叛逆精神冲击着封建社会的秩序和礼教。他追求个性解

16、放,蔑视强权,向往美好的境界,表现了积极的时代精神。即使后期穷困潦倒之时,仍然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在对酒当歌中,他要珍惜有限的时光,在诗歌创作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效法“屈平词赋悬日月”(江上吟);“诗成傲云月,佳趣满吴洲”(与从侄杭州刺史良游天竺寺)的诗歌境界,屹立在我们面前的仍是一位踌躇满志、清高傲岸、重情重义、豪放雄健、惊世骇俗的积极浪漫主义诗人的伟大形象。 可以说,李白的诗中的月意象,正是诗人心灵的一面镜子,是大唐时代缩影。月意象中的山水情、济世情、宴饮之幽情、友情、爱国情、思乡情、怀古情、对宫女不幸的同情、对爱情的赞美、对人生哲理的思辩,无不再现诗仙李白的高洁品格、鲜明的个性气质和浪漫诗风。真可谓“一片真情托明月,千古浪漫一诗仙”。参考文献:1中国古代文学史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1987年1月再版 袁行霈编著)2 全唐诗3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年出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