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学题库附答案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64571253 上传时间:2022-03-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2.7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央银行学题库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央银行学题库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央银行学题库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中央银行学题库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央银行学题库附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八章中央银行的宏观经济分析一、填空题1 .的对象是一系列与经济的总体运行相关的变量。2 .中央银行分析国际收支账户的一个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判断3 .四大宏观经济账户在确立两个分析要素,即确定?口方面,具有明显的共同特征。4 .财政账户与国民账户的区别之一在于财政账户用记录交易,而国民账户则用记录交易。5 .是在综合四大账户的基础上进行的,它为考察全社会资金的、,提供了技术性较强的工具。二、单项选择题1 .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总值(GNP之间关系正确的是(D)。(其中:YF=要素净收入,TR=净转移)A.GN母GDPB.GDP=GNRTRC.GNP=GDPTRD.GNP=GDRYF

2、2 .分析政府部门财政状况的方法除了总差额,还有(A)。A.经常性收支差额B.基本差额C.贸易差额D.经常项目差额3 .就统计的范围而言,正确表达了货币账户三个层次间的关系的是(B)。A.金融概览,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货币概览B.金融概览货币概览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C.货币概览,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融概览D.货币概览融4S览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4 .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反映了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C),负债方则体现着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B)。A.流量B.存量C.渠道D.来源5 资金流量账户是一个矩阵,行为交易内容、列为交易部门。每行和每列的交易量之和为(A)。A.零B.大于零C.小于零D.

3、不确定三、多项选择题1宏观经济分析框架一般包括(ABDE)账户。A.国民收入与产品B.国际收支C.金融机构D.货币E.政府财政2 从不同参与主体的角度,衡量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宏观经济活动的总价值有三种统计方法,即(CDE)。A.差额法B.价值补偿法C.增值法D.收入法E.支出法3 .为了保持与其他金融统计的一致,并便于国际比较,IMF的政府财政统计手册确定了政府业务及其分类的基本规则,有(ACD)。A. 政府的确定不是依照法律标准,而是依据其职能B. 政府的确定是依照法律标准,而不是依据其职能C.政府财政统计数据应衡量某段时期内政府与世界其他地方的支付流量D.交易分类是根据每笔交易发生时的

4、实际特征而定E.交易分类是依据最终效果而定4 .依据IMF的政府财政统计手册规则,财政账户分为(ABE)。A.收入B.支出C.资产D.负债E.融资5在编制资金流量表时,可能会出现错误,主要源于(BCD)方面。A. 宏观经济账户中的人为错误B. 宏观经济账户本身可能会有统计误差C.宏观经济账户之间记录原则的不一致性D.宏观经济账户之间编制时期的不一致性E.宏观经济账户之间统计内容的不相同4、 判断且改错1 鉴于国民账户的核算目的,对于凡在国外工作与居住超过一年的国民,作为非居民处理。()2 流量是表示经济变量在某一时点的数量;存量则是指经济变量在一段时期发生的数量。()3 非偿还交易为财政账户的

5、“线上”项目,是为赤字或盈余融资的交易。()4 经常性支出反映着政府消费,政府的收入减去消费即为政府储蓄,因而这一差额概念可以用来衡量政府部门的储蓄水平。()5 资金流量分析的主要目的,在于将全社会资金的来源与用途,以一段时间的现金流量表来表示。()5、 简答题1简述货币账户的三层次。2试分析国民收入与产品、国际收支、财政和货币这四大账户之间的关系。3简述资金流量分析的原理。6、 论述题20世纪90年代,我国先后出现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两种截然不同的经济现象。试依据表1的资料,借助于在本章中学习的分析原理及方法,分析当时发生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经济实质,并对中央银行所采取的政策措施的效果作出

6、评价表1:中国各层次货币占名义GDP比重分析表(%年份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M16.915.613.513.013.714.316.416.416.116.416.8M47.043.941.042.046.849.755.959.461.567.471.7M100.700.4103.9112.11221.21334146.1150.5162.7175.9138.7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宏观经济分析2 .经济是否存在对外失衡问题3 .经济主体、记录经济交易4 .现金支付制、权责发生制5 .资金流量分析、来源与用途、流量与去向二、

7、单项选择题1 .D2.A3.B4.CB5.A三、多项选择题1. ABDE2.CDE3.ACD4.ABE5.BCD四、判断且改错1 .错。应改为:鉴于国民账户的核算目的,对于在国外工作与居住超过一年的国民,不包括本国政府驻外人员,作为非居民处理2 .错。应改为:存量是表示经济变量在某一时点的数量;流量则是指经济变量在一段时期发生的数量。3 .错。应改为:非偿还交易为财政账户的“线上”项目,是产生赤字或盈余的交易;而偿还交易为财政账户的“线下”项目,是为赤字或盈余融资的交易。4 .对。5 .错。应改为:资金流量分析的主要目的,在于将全社会资金的来源与用途,以资产负债表在一个特定时期的变动形式来表示

8、。五、简答题1 .简述货币账户的三层次。一国的金融体系中的机构可分为货币当局、商业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三类,因而货币账户也可分为三层次:第一层是货币当局的账户。货币当局一般指中央银行,中央银行具有发行货币、掌管储备、代理国库和为商业银行提供融资支持等职能,而中央银行的全部职能都集中体现在货币当局的资产负债表中;第二层是将货币当局与存款货币银行的数据合并在货币概览之中,从而得到货币体系中的货币、信贷及对外净资产等金融要素的变动情况。存款货币银行主要是指商业银行,也包括吸收活期存款并发放贷款的政策性银行。存款货币银行资产负债表与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合并后,即为货币概览;第三层最为综合,具将其他特定存

9、款机构的资产负债表与货币概览并为一体,编制成金融概览。三个层次的货币账户均是存量账户,所登记的数据均为某一时点、通常是期末的资料。2 .试分析国民收入与产品、国际收支、财政和货币这四大账户之间的关系。虽然宏观经济的每一个账户说明经济的一个特定方面,但就广义而言,它们的基本概念都相同,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体系。(1)四大宏观经济账户在确立两个分析要素、即确定经济主体和记录经济交易方面,具有明显的共同特征。四大宏观经济账户都涉及由其全体居民组成的经济体。记录的经济交易都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商品、劳务和金融资产的流动,二是转移支付或单方面转移。(2)国民账户与国际收支账户的联系,较集中地反映出一国

10、在一定时期内储蓄与投资的均衡关系。(3)财政账户与国民账户、国际收支账户的关系。就总体而言,财政账户与国民账户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国民收入与产品账户是用以衡量整个经济体的经济交易量,而财政账户则是用以衡量政府对经济体其他部门的影响。财政账户与国民账户、国际收支账户的差别还体现在:记账方式上,财政账户用现金收付制记录交易,而国民账户则用权责发生制记录交易。交易的记录方面,财政账户与国际收支账户都衡量流量而不衡量存量的变化。范围方面,国际收支账户不区别不同层次的政府;相反,财政账户将中央政府与其他层次的政府、公共企业等区分开来。(4)货币账户与其他宏观经济账户的关系。货币账户统计的是存量数据;而其他三

11、大账户均是统计交易流量。就经济意义而言,货币账户通过对外资产和负债项目与国际收支账户相联系,通过政府在银行系统的头寸与财政账户相联系,但与国民账户没有直接的对应成分,而是通过其与国际收支账户、财政账户的对应成分,间接地同国民账户发生联系。3 .简述资金流量分析的原理。宏观经济账户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用“资金流量”的方式来进行分析。在一个统计期间发生的经济交易被称为流量。为了便于分析,将流量分为非金融流量与金融流量。前者包括商品、劳务和单方面转移的流量,后者包括金融资产与负债的变动。其中,国民收入与产品账户记录有关一国的增值、收入和支出的非金融交易以及有关对世界其他地区的资本融通的金融交易;财政

12、账户说明有关财政收入和支出的非金融交易和有关总盈余或赤字融资的金融交易;国际收支账户在经常项目中记录非金融交易,在资本项目及储备项目中记录金融交易;只有货币账户不表示非金融交易,仅表示银行体系的资产与负债。如果把国民收入与产品账户按部门分解,则每个部门的非金融交易差额(即部门的储蓄与投资的差额)可以被认为是各个部门的融资,原则上应等于其对国内其他部门和国外部门的金融资产与负债的变化;再把每个部门的金融交易加总,其结果将与部门账户相似。如果把这一过程编制成一个账户进行分析,即为“资金流量分析(Flow-of-FundAnalysis)。资金流量分析的主要目的,在于将全社会资金的来源与用途,以资产

13、负债表在一个特定时期的变动形式来表示。六、论述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出现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两种截然不同的经济现象。试依据表1的资料,借助于在本章中学习的分析原理及方法,分析当时发生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经济实质,并对中央银行所采取的政策措施的效果作出评价。表1:中国各层次货币占名义GDP比重分析表(%年份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M16.915.613.5113.013.714.316.416.416.116.416.8M47.043.941.042.046.849.755.959.461.567.471.7M100.7

14、100.4103.9112.11221.21334146.1150.5162.7175.9188.7在对我国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出现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两种经济现象进行分析时,我们主要采用货币结构分析法。货币结构分析指对不同层次货币之间的比例结构的分析。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货币对实际经济过程总体作用的分析。在这一方面,各国比较普遍的是考察M和M2两个层次的货币占国内生产总值(名义GDP的比重指标。其中,M作为货币形态的金融资产总量,其占名义GDP勺比重指标,体现着一国的金融深化程度;M占名义GDP勺比重指标,则反映了货币供应量对实际经济过程的作用程度。这两个指标是判断货币政策调控宏观经

15、济的有效性的重要依据之一。而我国由于金融技术还比较落后,现金使用量还比较大,并且其与居民的消费、物价等经济因素关系密切,因此流通中现金(M0)目前仍是我国分析货币结构的主要对象之一。根据表1所显示的资料,我们可以作出这样的判断:流通中现金M0尽管有所波动,但幅度较小,基本稳定在15%上下;M和M2占名义GDP勺比重则在这十年中呈稳步上升趋势,特别是M,其绝对量已逐渐超越了名义GDP体现了我国在这段时期的金融深化程度。并且,M占名义GDP的比重相又t稳定而M、M2占名义GDP勺比重上升,反映M占M、M的比重存在逐渐下降的趋势,表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金融的深化和金融技术的提高,现金结算占交易的份

16、额逐渐下降,M0在我国市场上作为交易媒介和支付手段的主导地位逐渐在弱化。(2)货币的流动性分析。M1包括了流通中现金和银行活期存款,体现着现实的社会购买力,M2则除M以外,还包括了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等准货币,这部分储蓄性质的准货币表现为潜在的或未来的社会购买力。因此,M占M比重的高低,体现了货币流动性的强弱。而对货币流动性强弱的分析,既能够为中央银行宏观金融调控提供决策依据,也有助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评价。在为制定货币政策提供决策依据方面,如2003年末,M占M2的比重由1994年末的43.8%下降到的36.4%。很明显,有效需求与现实的社会购买力相关,而M则体现着现实的社会购买力。因

17、此,M占M的比重下降,意味着现实社会购买力萎缩,是导致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通货紧缩现象的明显标志。而要解决现实社会购买力不足问题的途径有两条:一是由加大M2增长率来带动M的增长,二是在M2增长率维持稳定的前提下、提高M增长率,加大M占M的比重以增强货币的流动性。在评价货币政策实施效果方面,如我国中央银行使用利率工具对金融的调控,主要体现在对货币形态的金融资产总量M2结构的调整。或者说,利率主要是通过调节M2的结构来控制货币供应量Mo其机制是:一旦提高利率水平,由于利益机制的驱动,M中的流通中现金和银行活期存款转化为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意味着一部分属于流通中货币性质的M进入储蓄状

18、态,从而在M总量未发生变动的情况下,流通中现实的社会购买力减少、潜在的或未来的社会购买力增加,从而对物价水平发生影响。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治理严重通货膨胀、90年代初期对付经济衰退和1993年以来实施“适度从紧”政策过程中,我国中央银行均使用了利率工具调控货币供应量,均收到了预期效果;但在1997年后,针对经济增长率下滑、企业普遍不景气和物价水平持续下跌的形势,中国人民银行于两年内6次下调了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对货币政策主要中介目标一一M和M2的增长未发生实际效应,M增长率基本上与利率水平成正相关变化,M增长率下落幅度更令人担忧:1998年6月已落到8.7%,12月尽管有所回升,但也仅为11.5,维持在进入9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上。表明以货币政策为主的宏观经济调控模式对扩大有效需求、启动经济回升的效果并不明显。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