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凭箜篌引导学案教师

上传人:kfc****60 文档编号:64562397 上传时间:2022-03-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李凭箜篌引导学案教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李凭箜篌引导学案教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李凭箜篌引导学案教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李凭箜篌引导学案教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凭箜篌引导学案教师(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高二语文选修导学案 李凭箜篌引教师【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诗的内容与艺术特色。2.反复诵读,积极思考,踊跃展示,到达对文本内容的准确理解。3.激情投入课堂每一分钟,通过文字,感受古典音乐的魅力,快乐学习。【重点难点】赏析诗的内容与化无形为有形、侧面衬托的艺术特色。【学法指导】借助导学案充分预习文本,理解文中词句,勾画疑难点。认真书写,标准作答,按时上交。预习案教材助读台前幕后,先睹为快【知识链接】 李贺,字长吉,中唐独树一帜的诗人。他是唐宗室郑王后裔,到李贺时家道已经彻底没落了,父亲李晋肃只不过是边疆上的一个小县令。李贺被诽谤讳父名而不得参加进士科举考试,后只做过一个九品的奉礼郎

2、,不久辞官归故里而卒,年仅27岁。李贺年少时代就有才名,可惜仕途坎坷,怀才不遇,一生抑郁,于是形成了凄艳诡谲的诗风,故被称为“诗鬼。其作品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驰骋想像,运用传说,熔铸词彩,创造出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李贺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李凭箜篌引是李贺的代表作,大约作于811813年,当时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李贺此篇想象丰富、瑰丽,境界奇幻,浓墨重彩,艺术感染力很强。2.解题李凭是唐朝著名宫廷乐师,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超过了盛唐著名歌手李龟年。引,一种古代诗歌体裁,篇幅较长。音节、格律一般比拟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

3、杂言。箜篌,又名“坎侯、“空侯,是我国古代的弹拨乐器。箜篌酷似一只顾盼生姿的大凤凰。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见方扶南李长吉诗集批注卷一。【预习检测】1.字词书写及注音。 kng hu箜篌 教jio神y妪 露l脚 暴露l 揭露l 露l天 露lu马脚 露l头角2.解释以下句中加粗的词语。吴丝蜀桐张高秋 弹奏 李凭中国弹箜篌 国中,国都长安之中 石破天惊逗秋雨 引 露脚斜飞湿寒兔 露珠下滴句子。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吴丝蜀桐制成精巧的箜篌,奏出的乐声飘荡在晴朗的深秋。听到美妙的乐声,天空的白云凝聚,不再飘游;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

4、笑。像昆仑美玉碰击声声清脆,像凤凰那与缓悠扬的歌喉;像芙蓉在露水中唏嘘饮泣,象兰花迎风开放欢快清丽【整体感知】感悟鉴赏诵读全诗,划分层次,概括层意。14句:先声夺人,李凭出场。5、6句:正面描写乐声,各具特色。714句:描写音响效果,侧面衬托技艺高超。探究案学始于疑质疑解疑、合作探究【探究点1】赏析第一节“吴丝蜀桐写出了箜篌构造的精良,其意义仅在于此吗?起句开门见山,“吴丝蜀桐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写物亦即写人,收到一箭双雕的成效。“高秋一语,除了说明时间是九月深秋,还含有“秋高气爽的意思写出了演奏环境,与“深秋、“暮秋之类相比,更富含蕴。“张字不仅仅是演奏的抽象动作,而且

5、很容易引起这样的联想:音乐的情韵高远饱满,直上云天。2.前四句先交代乐声后写人物,有何艺术效果?前四句,诗人成心突破按顺序交待人物、时间、地点的一般写法,另作精心安排,先写琴,写声,然后写人。这样,突出了乐声,有着先声夺人的艺术力量。【探究点2】赏析第二节“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这两句正面描写乐声,分别运用什么方法?表现了乐声的什么特色 前句以声写声,后句以形写声。有密有疏,有悲有欢。到达了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正面写乐声,又各具特色。“昆山句是以声写声;而“芙蓉句那么是以形写声。 “昆山玉碎凤凰叫,那箜篌,时而众弦齐鸣,嘈嘈杂杂,仿佛玉碎山崩,令人不遑分辨;时而又一弦独响,宛如凤凰鸣

6、叫,声振林木,响遏行云。“昆山,昆仑山,自古以来就被叫做“玉山或“群玉之山,用“昆山玉碎来相容乐声,表现乐声极其激昂,具有很强的爆发力与压倒一切的气势。“凤凰在传说中是一种高贵的神鸟,居住在昆仑山。“昆山玉碎后,栖居其上的凤凰的叫声自然是凄厉婉转,忧伤的情绪在其中绵延。着重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 “芙蓉泣露香兰笑,构思奇特。带露的芙蓉即荷花是屡见不鲜的,盛开的兰花也确实给人以张口欲笑的印象。它们都是美的化身。诗人用“芙蓉泣露摹写琴声的悲抑,以哭泣的声音摹写乐声的悲惨,又以露水一点一滴在残荷上滚动、滑落的视觉感受比喻乐声的悲切,似乎比“凤凰叫还要与缓。而以“香兰笑显示琴声的欢快,“笑具有诉诸听觉的属

7、性,还能给人“笑靥如花的视觉感受,不仅可以耳闻,而且可以目睹。这种表现方法,真有形神兼备之妙。刻意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诗中仅有的直接描摹音乐的诗句,成功地运用了通感的艺术手法。两句诗都是“以声类声,但也可以唤起形象感。“以声类声不是通感,但这两句诗可以唤起音乐的形象感,以形类声,就构成了通感。【探究点3】赏析第三节1.后八句描写乐声,是从哪个角度描写?用了那些表现手法?明确:这长长的一段都是从侧面写出了李凭弹奏乐曲时所产生的动人心弦的效果。以音响效果,侧面衬托弹奏者的技艺高超。同时想象丰富,动静结合。 月宫中的吴刚听到乐曲声也忘记了砍树,倚在桂树上凝神倾听,不

8、知困倦;桂树下的玉兔听到乐曲声也浑然入境,全然觉察不到寒露打湿了全身。诗人回味整个演奏过程,美妙的乐曲使人宛在仙境,进而想象出仙界神灵的痴迷状态,从音乐效果的角度渲染出乐曲的美妙。“老与“瘦两个枯槁的字眼修饰鱼龙何妙处?提示:妙处=手法+作用 诗人运用反衬的手法,使音乐形象更加饱满。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演奏完毕了,诗人还没从音乐的境界中走出来,神志还徘徊于凄迷的仙境幻觉中。整个演奏过程像一场梦,李凭不是在人间演奏,而是在神山上教神妪弹奏箜篌,仙境中衰老瘦弱的鱼与龙听到乐曲声都随之追风逐浪,在波涛中翩翩起舞。那美妙绝伦的乐声传入神山,令神妪也为之感

9、动不已;乐声感物至深,致使“老鱼跳波瘦蛟舞。诗人用“老与“瘦这两个似乎枯槁的字眼修饰鱼龙,却有着完全相反的艺术效果,使音乐形象更加饱满。老鱼与瘦蛟本来羸弱乏力,行动困难,现在竟然伴随着音乐的旋律腾跃起舞,这种出奇不意的形象描写,使那无形美妙的箜篌声浮雕般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了。【课堂小结】这首诗是怎样表现“箜篌演奏出来的优美音乐的?要点提示:1主要运用侧面衬托手法,通过描摹音乐效果来衬托音乐本身。2运用化无形为有形的通感手法与夸大手法。3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驰骋自由的想像力,通过瑰丽的神话世界来表现音乐的世界。 这首诗用瑰丽的辞采、天上人间的想象来描摹听乐的感受,把一首悲戚的乐曲描写得惊天动

10、地。诗本身也与乐曲一样具有了一种凄寒冷艳的气质。南朝有一那么著名的讲经传说:云光法师讲经,感动了上天,天上的鲜花纷纷坠落。李凭弹奏箜篌就有这样美妙的效果,通过李贺的生花妙笔,表现出音乐繁花似锦、万物动容的“天花乱坠之感。小结:这首诗的最大特点是想象奇特,形象鲜明,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诗人致力于把自己对于箜篌声的抽象感觉、感情与思想借助联想转化成具体的物象,使之可见可感。诗歌没有对李凭的技艺作直接的评判,也没有直接描述诗人的自我感受,有的只是对于乐声及其效果的摹绘。然而纵观全篇,又无处不寄托着诗人的情思,曲折而又明朗地表达了他对乐曲的感受与评价。这就使外在的物象与内在的情思融为一体,构成可以悦目赏

11、心的艺术境界。【拓展探究】比拟鉴赏阅读白居易的琵琶行与李凭箜篌引,比拟它们在音乐描写时所用的不同技法,说说它们各自的艺术风格。回忆:琵琶行中以声喻声的形象化描写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留神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思考:如此的比喻描写凸现了音乐的什么特点? 大弦嘈嘈如急雨繁密的声势;小弦切切如私语轻幽的音韵;大珠小珠落玉盘清脆而与谐;间关莺语花底滑悠扬而明快;幽咽泉流冰下难消沉而冷涩;银

12、瓶乍破水浆迸突发而剧烈;铁骑突出刀枪鸣清脆而锋利;四弦一声如裂帛刚毅而激越。参考答案:1在音乐描写时所用的不同技法:李凭箜篌引主要描写音乐产生的艺术效果,对于音乐旋律本身的起伏跌宕着墨并不多,只有“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两句,为侧面衬托手法。琵琶行主要通过比喻描摹音色的强弱缓急,为直接描写的手法:“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江州司马青衫湿为侧面衬托。2风格迥异:李凭箜篌引纯为描摹音乐,没有诗人的情感寄托,风格凄寒冷艳、浪漫瑰丽。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在描摹音乐时也在叙事与抒情,琵琶女弹奏时的情态动作与作者的身世体验都穿插其中,其风格平易感伤。【相关链接】明湖居听书刘鹗1.声音初

13、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2.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突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3.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课外拓展】阅读听颖师弹琴完成以下题目。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蹉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1根据诗意这首诗可分为两个局部,请概括每局部的

14、大意。要求:每局部不超过10个字。明确:第一局部:正面写颖师的优美琴声。第二局部:写听琴的感受。2前十句通过生动贴切的比喻,描写了颖师弹奏的琴声变幻莫测,请根据要求填空。形容琴声轻柔细屑的句子: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形容琴声高亢雄壮的句子: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形容琴声婉转悠扬的句子: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形容琴声热闹的句子: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形容琴声由强变弱的句子: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3“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这句表现了什么思想感情?比照前面诗句,你认为琴师的高超技巧是怎样表达的?明确:表现了听琴者听后的感同身受的思想感情。运用通感手法写自

15、己听琴的感受与反响,从侧面衬托琴声的优美动听。4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与韩愈的听颖师弹琴都写了音乐给人的感受,试分析它们的异同。明确:一样点:都没有对弹琴者的技艺作直接的评判。而是用侧面描写音乐给人的感受,来衬托琴声优美动听,以此来表现弹琴者的高超技艺。不同点:李贺驰骋想像,运用夸大的手法,调动了神话传说中众多的神人的形象,来写出乐声“惊天地,泣鬼神的艺术效果,没有直接描述诗人的自我感受;韩愈主要是描写自己听琴的真实感受。【当堂练习】1.对“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一句理解有误的项是BA.两句写乐声,各具特色。“昆山句是以声写声,着重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芙蓉句那么是以形写声,刻意渲染乐声的优

16、美动听。B.“芙蓉泣露香兰笑构思奇特。带露的芙蓉荷花)是屡见不鲜的,盛开的兰花也确实给人张口欲笑的印象。“香兰笑虽写兰花之笑,实写兰花欲哭之笑,与前面带露的芙蓉表达效果一样,表示乐声悲抑。C.诗人用“芙蓉泣露摹写琴声的悲抑。D.以“香兰笑显示琴声的欢快,不仅可以耳闻,而且可以目睹。这种表现方法,真有形神兼备之妙。2.对李凭箜篌引主旨理解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DA.李贺通过诗歌来赞美李凭的精湛技艺。B.这首诗想象丰富,设色瑰丽,艺术感染力很强。C.诗歌形象鲜明,充满浪漫主义色彩。D.作者直接描述了自己的真实感受。 名句默写 1诗中直接描写音乐的诗句是: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2女娲炼石补天处

17、,石破天惊逗秋雨。3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小结延伸:音乐本身是无形的,描写音乐常用的手法是化无形为有形。为表达演奏技法的高明,作者常采用侧面衬托的手法。效果也是无形的,作者也常采用化无形为有形的方法,借助多事物、或听觉、或视觉、或味觉来表现。请阅读下面的一首诗,请从侧面衬托的角度加以赏析。峡口送友人唐司空曙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问:他在全诗中主要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来表现对友人的送别之情的?侧面衬托手法,作者用暮春时节伤春之景衬托离别之情 训练案举一反三有效训练,反响矫正 【课外赏读】听蜀僧濬弹琴李白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1.概述各联的内容开头两句,琴师抱绿绮,来自四川峨眉山下。颔联写弹琴,以大自然的万壑松涛声作比,令人感到琴声之非凡。颈联写琴声荡涤胸怀,使人心旷神怡,回味无穷。尾联写聚精会神听琴,而不知时日将尽,反衬弹琴之高妙诱人。 2.描写琴师动作的诗句是:“挥手是弹琴的动作3.描写乐声的句子是:如听万壑松。4.听者感受是: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5.这首诗描写音乐的特点是:着重表现听琴时的感受,表现弹者、听者之间感情的交流。素养案夯实语文根底,提高人文修养标准书写李凭箜篌引【我的收获】反思静悟、体验成功第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