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案例分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4556532 上传时间:2022-03-21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8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礼仪案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礼仪案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礼仪案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资源描述:

《礼仪案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礼仪案例分析(2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礼仪案例分析徐国苓案例一礼仪修养一、修养是第一课有一批应届毕业生 22 个人,实习时被导师带到北京的国家某部委实验室里参观。全体学生坐在会议室里等待部长的到来, 这时有秘书给大家倒水, 同学们表情木然地看着她忙活, 其中一个还问了句:“有绿茶吗?天太热了。 ”秘书回答说:“抱歉,刚刚用完了。 ”林然看着有点别扭,心里嘀咕: “人家给你水还挑三拣四。”轮到他时,他轻声说: “谢谢,大热天的,辛苦了。 ”秘书抬头看了他一眼,满含着惊奇,虽然这是很普通的客气话,却是她今天唯一听到的一句。门开了,部长走进来和大家打招呼, 不知怎么回事, 静悄悄的, 没有一个人 回应。林然左右看了看, 犹犹豫豫地鼓了几

2、下掌, 同学们这才稀稀落落地跟着拍 手,由于不齐, 越发显得零乱起来。 部长挥了挥手:“欢迎同学们到这里来参观。 平时这些事一般都是由办公室负责接待, 因为我和你们的导师是老同学, 非常要 好,所以这次我亲自来给大家讲一些有关情况。 我看同学们好象都没有带笔记本, 这样吧,王秘书,请你去拿一些我们部里印的纪念手册,送给同学们作纪念。 ” 接下来,更尴尬的事情发生了, 大家都坐在那里, 很随意地用一只手接过部长双 手递过来的手册。部长脸色越来越难看, 来到林然面前时,已经快要没有耐心了。 就在这时,林然礼貌地站起来, 身体微倾,双手握住手册, 恭敬地说了一声:“谢 谢您!”部长闻听此言,不觉眼前

3、一亮,伸手拍了拍林然的肩膀:“你叫什么名字?” 林然照实作答,部长微笑点头,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早已汗颜的导师看到此景, 才微微松了一口气。两个月后,同学们各奔东西,林然的去向栏里赫然写着国家某部委实验室。 有几位颇感不满的同学找到导师: “林然的学习成绩最多算是中等,凭什么推荐 他而没有推荐我们?”导师看了看这几张尚属稚嫩的脸,笑道: “是人家点名来 要的。其实你们的机会是完全一样的, 你们的成绩甚至比林然还要好, 但是除了 学习之外,你们需要学的东西太多了,修养是第一课。 ”二、迟来的尊敬(某货运公司财务刘女士)我们公司的场地构造有点特殊, 进门的玄关旁边有一个座位, 因为我是财务, 不用和

4、他们项目组的同事坐在一起, 所以玄关旁边的位子就是我的座位。 我们公 司前几个月新来了一个大学毕业生, 每次进门首先看见我, 招呼不打一声, 头也 不点一下不说, 还直瞪瞪看我一眼就走进去了。 我怀疑她可能以为我只是一个前 台的阿姨,所以如此不屑一顾。 后来过了几天, 大概她终于搞清楚我并非是什么 接接电话、收收快递的阿姨,而是掌管她每个月工资的“财政大臣”,猛地就开 始殷勤了起来,一进门“刘老师”叫得山响。可是,我心里的感受却不一样了, 即使她现在对我再怎么尊敬, 毕竟是有原因的, 我对她也生不出什么好感来。 我 就很纳闷, 怎么一个堂堂大学生, 刚进社会就学会了势利?如果我真的是前台阿 姨

5、,是不是她这辈子都不打算跟我打招呼?新人刚进职场, 礼貌很关键, 人际关 系一定要妥善处理, 不能以貌取人或者想当然, 要记得地位低下的员工同样也是 前辈或者长辈。 哪怕是打扫卫生的阿姨, 如果正好清理到自己的纸篓什么的, 不 忘记说一声 谢谢”,就会平添自己很多的亲和力和人缘。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真 的是要好好树立自己在公司的第一印象,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分析】礼仪是礼节、礼貌和仪式的统称。礼貌是指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表 示敬重和友好的行为规范。 礼节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交际场合中相 互表示尊敬、祝颂、问候、致意、哀悼、慰问以及给予必要协助和照料的惯用形 式。如:握手、鞠躬、拥抱、接吻、

6、致意、微笑等都属于礼节。不同民族、国家 有不同礼节, 礼节也随时代发展面发展。 仪式是一种正式的礼节形式, 是指为表 示礼貌和尊重在一定场合举行的、具有专门程序、规范化的活动。礼仪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 式,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非常崇尚礼仪, 孔夫子曾说过:“不 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学礼开始。在现代社会, 虽然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综合国力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 但在评价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时, 通常是从这个国家、 这个民族人们的言行举止、 文明习惯所体现的 公民素质与精神面貌入手的。因为,从国家和民族的角度讲,

7、礼仪是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社会风貌、道德水准、文明程度、公民素质的重要标志。从个体的角 度说,礼仪是一个人思想觉悟、 道德修养、 精神面貌和文化教养的综合反映。 通 过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对礼仪运用的程度, 可以察知其教养的高低、 文明的程度 和道德的水准。 可见,礼仪学习对形成文明有礼, 道德高尚的高素质人才有着十 分重要的意义。礼仪行为就是人们在一定的礼仪意识的支配下, 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中 表现出来的行为, 被看做是人类行为的一个独立层次。 人与社会密不可分, 社会 是由个人组成的, 文明的社会需要文明的成员一起共建, 文明的成员则必须要用 文明的思想来武装, 要靠文明的观念来教化。

8、 礼仪修养的加强, 可以使每位社会 成员进一步强化文明意识, 端正自身行为, 从而促进整个国家和全民族总体文明 程度的提高,加快社会的发展。 加强个人礼仪修养, 处处注重礼仪,恰能使你在 社会交往中左右逢源, 无往不利;使你在尊敬他人的同时也赢得他人对你的尊敬, 从而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趋融洽, 使人们的生存环境更为宽松, 交往气氛更加 愉快。上面两则案例都与大学生礼仪素养不高, 行为失范有关。 认真剖析其产生的 根源,我以为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当代大学生尤其是 80 后、 90 后,大多为独生子女。其父辈母辈不少 人都有过一段蹉跎岁月,由此他们把全身心的爱倾注在子女身上 , 望子

9、成龙 , 望 女成凤 , 在教育方式上 , 缺乏理性和正确的导向 , 将孩子视为掌上明珠 , 百般呵 护,使孩子逐渐养成“以我为中心”的意识 , 同礼仪的核心思想 尊重、关爱 他人、严于律己是格格不入, 从而使其在思想品格上过早地出现某种缺陷, 形成 一种对礼仪的抵制性。 在教育内容上 , 则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与盲目性 , 急功近利。 家长们主要想的是如何使孩子进重点小学、升重点中学、考入重点大学 , 放松乃 至放弃了孩子家庭教育中礼仪这个重要内容。其次,学校教育的欠缺。 在我国片面追求升学率尚未得到彻底改造的大背景 下,中小学领导与教师们主要想的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应试水平, 不断提高升学率。 由

10、于学生课余时间基本都用在学习书本知识上 , 与他人、社会缺乏必要的、充分 的交往与接触, 所以礼仪修养的不足难以暴露于世, 自然也就不易引起人们的注 意。当他们步入开放的大学生活阶段,其缺乏礼仪教养而留下的隐患 , 在某些不 良社会风气的诱导下 , 就可能转化成为现实的失礼行为。 再次,就是社会的负面影响。 由于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 一些传统的思想观 念正受到形形色色“新思潮” 、“新事物”的挑战,伦理、道德领域出现了某些紊 乱,社会上存在的各种不道德的、 不文明、 有失礼仪的现象无不对正处于各种观 念初步形成时期的大学生带来消极影响。 大学生们对传统的社会伦理价值标准的 认同度普遍降低 ,

11、表现出反社会规范行为,如违纪行为的泛化,酗酒打架屡见不 鲜 , 对顺手牵羊的偷盗行为不以为然,等等。传统的道德思想和现代生活方式的 交叉并存, 使大学生群体感到无所适从。 更重要的是青年人还缺乏对新旧观念整 合的能力和经验 , 不能有效地运用自我防卫机制 , 这样必然会导致他们道德困 惑、认知失调和心态失衡。最后,也不能否认大学生也存在自身修养的不足的问题。 当今社会是一个高 度重视形象的时代,当代大学生对自身形象非常关注, 他们强化各种能力的培养, 追求时髦得体的着装,但却没有认识到用符合礼仪要求的方式表达自己更为重 要,因而放松了对礼仪的修养。 有的大学生虽然认识到了礼仪的重要性或对礼仪

12、知识有一定的甚至较高的认识,但缺乏在实践中的规范训练和持之以恒的培养, 使之成为个人的礼仪习惯, 因此也时常出现失礼的言行, 甚至还存在一些错误认 识。案例二中的那位新毕业的大学生对一位自以为是“看门的”显出不屑一顾, 当得知是“财神”的时候又显得过分亲热。其实,就是不懂得如何尊重他人。案 例一中的林然在一群冷漠、 “无礼”的同学中显示出了良好的礼仪修养,最根本 的就在于他懂得尊重他人。 尊重他人正是礼仪的核心价值。 因此,作为当代大学 生,急需补上这人生的第一课。案例二衣着礼仪一、自尊心被自己重重地伤了一回(张小姐 26 岁 杂志社记者)说起穿衣礼仪, 有一段至今让我无法忘记的尴尬经历, 从

13、某种程度上来讲甚 至是一种屈辱。 记得我刚进杂志社不久, 领导安排我去采访一位某民营企业的老 总,女性。听说这是一个既能干又极有魅力的女性,对工作一丝不苟,对生活却 是极其享受,最关键的是,即使再忙,她也不会忽视身边美好的东西,尤其对时 尚非常敏感, 对自己的衣着及其礼仪要求极高。 这样的女性, 会让很多人产生兴 趣,还未见到她,仅仅是介绍,我已经开始崇拜她了,所以我非常高兴能由我来 做这个专访。 事先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采访纲要修改了多次, 内心被莫名的 激动驱使着。那几天,我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到了采访当天,穿什么衣服却让我 犯愁。要面对这样一位重量级的人物,尤其是位时尚女性,当然不能太

14、落伍了。说实在的, 我从来就不是个会打扮的女孩, 因为工作和性格关系, 平时穿衣 都是怎么舒服、方便就怎么穿。时尚杂志倒也看,但也只是凑热闹而已。现在, 还真不知道应该穿什么衣服才能让我在这样一位女性面前显得更时尚些。 终于在 杂志上看到女孩穿吊带装, 那清纯可人的形象打动了我, 于是迫不及待地开始模 仿起来。那天采访, 我穿了一件紧身小可爱, 热裤(虽然我的腿看起来有点粗壮 ), 打了个在家乡极其流行的发髻, 兴冲冲地直奔采访目的地。 当我站在该公司前台 说明自己的身份和来意时, 我明显看到了前台小姐那不屑的眼神。 我再三说明身 份,并拿出工作证来,她才勉强地带我进了老总的办公室。眼前的这位

15、女性,高挑的身材,优雅的举止,得体的穿着,让我怎么看怎么 舒服。虽然我不是很精通衣着,但在这样的场合,面对这样的对象,我突然感觉 自己的穿着就像个小丑, 来时的兴奋和自信全没了。 还好, 因为采访纲要准备还 算充分,整个采访过程还比较顺利。结束前,我问她,日常生活中,她是如何理 解和诠释时尚、品位和魅力的。她告诉我,女人的品位和魅力是来自内心,没有 内涵的女人,是散发不出个人魅力,也无法突显品位的。而时尚不等同于名牌、 昂贵和时髦,那是一种适合与得体。说完这话,她微笑地看着我。此时我的眼睛 看到的只有眼前自己那两条粗壮的双腿, 心里纳闷:这腿为什么会长得如此结实, 做热裤的老板一定很赚钱, 因

16、为太省布料了 , 我感觉自己无法正视她, 采访一 结束,我逃似地奔离了她的办公室。二、维护好个人形象 郑伟是一家大型国有企业的总经理。 有一次, 他获悉有一家著名的德国企业 的董事长正在本市进行访问, 并有寻求合作伙伴的意向。 他于是想尽办法, 请有 关部门为双方牵线搭桥。让郑总经理欣喜若狂的是, 对方也有兴趣同他的企业进行合作, 而且希望尽 快与他见面。 到了双方会面的那一天, 郑总经理对自己的形象刻意地进行一番修 饰,他根据自己对时尚的理解,上穿茄克衫,下穿牛仔裤,头戴棒球帽,足蹬旅 游鞋。无疑,他希望自己能给对方留下精明强干、时尚新潮的印象。然而事与愿违,郑总经理自我感觉良好的这一身时髦

17、的“行头” ,却偏偏坏 了他的大事。郑总经理的错误在哪里?他的德国同行对此有何评价?三 、浓妆淡抹总相宜 王芳,某高校文秘专业高材生,毕业后就职于一家公司做文员。为适应工作 需要,上班时,她毅然放弃了 “清纯少女妆 ”,化起了整洁、漂亮、端庄的 “白领 丽人妆 ”:不脱色粉底液,修饰自然、稍带棱角的眉毛,与服装色系搭配的灰度 高偏浅色的眼影, 紧贴上睫毛根部描画的灰棕色眼线, 黑色自然型睫毛, 再加上 自然的唇型和略显浓艳的唇色, 虽化了妆,却好似没有化妆, 整个妆容清爽自然, 尽显自信、成熟、干练的气质。但在公休日,她又给自己来了一个大变脸,化起了久违的 “青春少女妆 ”:粉 蓝或粉绿、粉红

18、、粉黄、粉白等颜色的眼影,彩色系列的睫毛膏和眼线,粉红或 粉橘的腮红,自然系的唇彩或唇油,看上去娇嫩欲滴,鲜亮淡雅,整个身心都倍 感轻松。心情好,自然工作效率就高。一年来,王芳以自己得体的外在形象、勤奋的 工作态度和骄人的业绩,赢得了公司同仁的好评。【分析】俗话说:“穿衣打扮,各有所爱。”意思是自己喜欢穿什么样的衣服那是 个人的事情,与别人没有关系。 但是作为职场中的人来说, 你的衣着却不仅仅是 个人的事。因为,你的衣着要和你的职业身份相符合,身上所穿的衣服,不仅代 表了自己的品味,还代表着单位的形象,代表着对别人的尊重。在社交场合,从 某种意义上说, 你的衣着就是一封无言的介绍信, 向你的交

19、往对象传递着各种信 息,别人可以从你的衣着上看出你的品位、 看出你的个性、 甚至可以看出你的职 业状况。著名影星索菲亚罗兰就深有感触地说过:“你的服装往往表明你是哪一类人物, 它们代表着你的个性。 一个和你会面的人往往自觉不自觉地根据你的 衣着来判断你的为人。 ”莎士比亚也说过:“服装往往可以表现人格。 ”因此,从 这个意义上来说,服装就不仅仅具有蔽体、遮羞、挡风、防雨、抗暑、御寒的作 用,它可以美化人体,扬长避短,展示个性,体现生活情趣,还具有反映社会分 工,体现地位和身份差异的社会功用。爱美是人的天性, 尤其是女性。 但衣着是极其讲究个性的, 并不是漂亮的衣 服就适合所有人。 女性的穿着打

20、扮应该灵活有弹性, 学会选择适当的时候穿适合 的衣服;搭配衣服、鞋子、发型、首饰、化妆,使之完美和谐,这才是美丽的关 键。最终被别人称赞, 应该夸你漂亮而不是说你的衣服好看或鞋子漂亮, 那只是 东西好看,不是穿得好。整洁平整服装并非一定要高档华贵, 但须保持清洁, 并熨烫平整, 穿起来就 能大方得体,显得精神焕发。整洁并不完全为了自己,更是尊重他人的需要,这 是良好仪态的第一要领。不同色彩会给人不同的感受, 如深色或冷色调的服装让人产生视觉上的收缩 感,显得庄重严肃;而浅色或暖色调的服装会有扩张感,使人显得轻松活泼。因 此,可以根据不同需要进行选择和搭配。配套齐全除了主体衣服之外, 鞋袜手套等

21、的搭配也要多加考究。 如袜子以透 明近似肤色或与服装颜色协调为好, 带有大花纹的袜子不登大雅之堂。 正式、庄 重的场合不宜穿凉鞋或靴子,黑色皮鞋是适用最广的,可以和任何服装相配。饰物点缀巧妙地佩戴饰品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给女士们增添色彩。 但 是佩戴的饰品不宜过多, 否则会分散对方的注意力。 佩戴饰品时, 应尽量选择同 一色系。佩戴首饰最关键的,就是要与你的整体服饰搭配统一起来。不同的工作性质, 不同的单位, 有着不同风格的衣着打扮, 因此你要顺应主 流,融合在其文化背景中,最好根据你的工作性质和特点选择装束。总之,穿衣是“形象工程”的大事。西方的服装设计大师认为: “服装不能 造出完人

22、,但是第一印象的 80%来自于着装。”因此,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案例其一中的张小姐作为某时尚杂志记者,由于刚走入社会,平时不太 注意穿着,所以分不清什么是“时尚” ,什么是“时髦”。穿衣不会根据自己的职 业、体型、审美趣味来进行选择。以为时髦的东西就是时尚,所以作为时尚杂志 的记者,不仅不能引领时尚, 反而使自己的衣着打扮严重地和职业、 身份不相符, 缺乏应有的审美品位。所以难免招来前台小姐鄙视的眼光,让自己感到尴尬。根据惯例, 在对外的正式交往中, 每个人都必须时时刻刻注意维护自己的形 象,特别是给初次见面的人的第一形象。在案例其二中郑总经理与德方同行 的第一次见面属国际交往中的正式场合,应

23、该穿正装,即穿西服或传统中山服, 以示对德方的尊敬。 但他没有这样做, 正如他的德方同行所认为的: 此人着装随 意,个人形象不合常规,给人的感觉是过于前卫,尚欠沉稳,与之合作之事当再 作他议。案例其三中的女主人公王芳很会搭配自己,让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都丰 富多彩起来,而不是一层不变的。作为白领丽人,干练、简单、大方、成熟、知 性是工作中必不可少的。 如果用“青春少女妆”的话就会显得整个人很轻浮, 很 单纯,完全少了女性的端庄。 但节假日是个放松的时刻, 不需要把自己的工作带 进休息中, 这时“白领丽人妆”就略显古板了。 没有一点青春活力! 而且“青春 少女妆”给人一种朝气蓬勃的感觉, 而且使人整

24、个身心都从一周几张的工作中放 松下来,以便下周更好的投入工作! 不可否认的是, 案例中的女主人很懂得生活!案例三职场沟通礼仪职场中的聚与距 进公司的第一天,部门经理带我和同事们认识。每个人都对我微笑、握手, 空气暖融融的,让我着实激动了一把。可没想到经理一走,办公室里立刻露“真容” 。经理让小李当我师傅带我熟 悉业务,可她只顾埋头写计划书,对手足无措的我根本不予理睬。我天性内向, 朋友不多,非常渴望能在集体中找到归属感, 获得关注。于是, 我下决心改变自己, 可越变越崩溃。 比如我看了许多星座的书, 然后专找星座一 样的同事聊天,觉得彼此有缘。 “徐姐,你好年轻啊,看起来就像三十多岁。 ”结

25、果人家脸一黑,“我就是三十多岁啊! ”我臊了个大红脸。我非常沮丧,觉得职场人际的水好深啊。我有个亲戚在单位是中层领导, 在职场上经历过大风大浪。 她说职场中每个 人每天跟同事在一起的时间远远超过家人, 如果不能和大家和睦相处, 日子会过 得很灰暗,对事业影响很大。她说在职场上保持自我个性, 不要强行改变自己, 不必学交往技巧, 那会给 人圆滑的感觉。“在职场中真诚最重要” 。她建议我说话要讲究分寸, 让对方感觉 舒服;要学会补台,不要拆台;有成绩时说“我们” ,犯错误时说“我”;同事聊 天插不上话就微笑倾听, “因为倾听也是一种参与” 。我从小住校,一直不会做饭, 但心里非常渴望做大厨。 后来

26、我发现和女同事 聊烹饪,是和她们亲近的一个重要途径。只要我咨询红烧肉和各式炒菜的做法, 年长的女同事就两眼发光, 大谈她的厨艺和营养观, 给我出谋划策, 好像是我妈。 我暗爽,终于在办公室找到像家一样的温暖了。年底联欢会,我为每一位上台唱歌的同事鼓掌。 不是刻意拍马屁, 而是我五 音不全,我觉得每个能唱到调上的都是人才, 好羡慕他们。 没想到这个友善的举 动让大家非常感动, 有时我工作中出错了, 同事都愿意替我兜着, 不向上司汇报。对不好相处的同事,我会在MSN QC和邮件上说事或发个短信,事儿就解决 了。既没有争执,还不用看他的臭脸,办事效率颇高。在职场上要善待每一位同事, 但不必拿每一个人

27、当朋友, 合则聚,不合则距。【分析】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有的人能够平步青云,扶摇直上,有的人却怀才 不遇郁郁而终。 知识与智慧固然是重要的因素, 但也不是决定性的因素。 在这个 交往日益频繁、 竞争日趋激烈的信息社会中, 成功必须要有良好的公共关系作为 前提和保证。 良好的公共关系是你前途和事业的润滑剂; 糟糕的公共关系则会成 为你生活和事业的绊脚石。生活中常有人抱怨“工作好做人难做” ,处理人际关系是职场中最需要智慧 的一项工作。 尤其是秘书人员, 在职场中处于人际关系的漩涡中心。 上司与上司 之间、同事与同事之间、关系错综复杂。对你的顶头上司你必须要服从;对下属 你必须要关心; 对同僚你得

28、要有真诚相待的平常心。 这些说起来容易, 但是真正 做起来就没有那么容易了。案例中的“我”是个性格内向,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职场对于她来说 既充满了新鲜感, 又充满了恐惧感。 上班第一天她就已经领略了职场的 “世态炎 凉”。她下决心要改变自己,可是,越变却越别扭。因为她采用笨拙的方式去刻 意迎合别人,不仅没有好的效果,反而招来了白眼。通过反思,她明白了一个道理,与人相处最重要的是真诚,真心相待,而不 是矫揉造作的刻意逢迎。 那样,会让人觉得你油滑, 会让人对你产生不踏实的感觉。当道理明白了以后,她也就能摆正自己与他人的位子,与人相处也就自然了,终于在职场中找到了“家”的感觉。正如她的一个亲

29、戚所说的那样:“职场中每 个人每天跟同事在一起的时间远远超过家人, 如果不能和大家和睦相处,日子会 过得很灰暗,对事业影响很大案例四电话礼仪一、铃声终于激怒了老总“开会了,开会了!”大家都来到了会议室。总经理召集各部门经理开会, 布置下一个季度的营销任务。老总刚清了清嗓子准备说话,一阵刺耳的电话铃声 响了起来,李经理忙不迭地站起来跑出去接电话。 老总脸上显出了愠色。会议继 续进行,可是不是这里在低头小声接电话,就是那里突然一声铃声。老总突然一拍桌子,把大家吓得一哆嗦。“把 手机关了,我不相信关一会儿手机会死人!”二、来电吵醒邻床病友刘先生到医院探访病人,公司的同事来电话,铃声让另一床正闭目养神

30、的病 人睁开了眼。刘先生接起电话就谈上了工作。 尽管电话时间不长,但那位被吵着 了的病人一直脸色不悦。三、铃声搅乱音乐会邱女士在北京音乐厅听一场由著名大师指挥的交响乐。音乐演奏到高潮处, 全场鸦雀无声,凝神谛听,突然手机铃声响起,在宁静的大厅中显得格外刺耳。 演奏者、观众的情绪都被打断。大家纷纷回头用眼神责备这位不知礼者。四、是个男的“喂,王姐,你的电话,是个男的”。小赵接了一个电话,大声地招呼王姐 过去接电话。整个办公室的人都听到了有个男的找王姐, 大家都抬起头来看着王 姐。王姐非常不好意思地过去接电话。五、小道消息小丽接到一个电话,“帮我叫一下小飞。”小丽听出是局长的声音,她赶 紧把小飞叫

31、来,自己就在不远处竖起耳朵听电话, 她听到小飞说“好,我马上去 您办公室。”小飞匆匆走了。小丽立即跑到张大姐那里:“张大姐,局长叫小飞 去一趟,一定是他那天喝醉酒打人的事被局长知道了, 这还不得严厉处分,弄不 好开除呢。”过了几天,单位里都在传小飞喝醉酒打人被局长狠狠批评了。【分析】这五则案例分别是使用手机和转接电话。在现在几乎人人都有一部手机,手机的普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 利,不管你人在何方,身处何地,随时随地都能找得到你。由新浪网的“新浪文化”曾进行过一项调查,“如果没有手机,我们的生活会怎样?”共调查了 4825人,其中1825岁的年轻人占到了 85%。结果只有 37%的人愿意回

32、到没有手机的时代,而更多的人则明确表示没有手机是不可想象 的事。有将近一半的人习惯24小时开机,关了手机意味着和外界断了联系。如 果出门忘了带手机,80%人肯定会回去取;当手机没有电或信号不好时,64%的人会感到不安。当听到手机铃声响起的时候,大约有52%的人会下意识的看看自 己的手机;有36%的人在没有电话时也会经常查看自己的手机, 看看有没有遗漏 的“未接来电”或短信。如果手机不幸丢失有一半以上的人会立刻在第一时间再 买一部。从上述调查可以看出现代人和电话已经密不可分。手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 便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一些问题,我们常常看到有的人在办公场所或需要安静的 公共场合肆无忌惮的使用手机

33、,招致别人的反感。所以特殊场合打电话要体会他 人感受。谁都知道开会不能交头接耳,不能说话,其实开会打电话比说话还招人 烦。但是很多人认为说话不应该,接电话却特别理直气壮,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有一定身份的人对社会有示范作用,如果他们在会议中打电话,就会带来更不好 的后果。在特殊场合,拨打、接听电话者要学会体会其他人的感受:如果我这么 做,别人是高兴还是不高兴?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得失,修正自己的行为,今后进入任何一种场合,就会有自然得体的举动。转接电话也要特别注意礼仪。转接电话不仅是帮忙叫人和记录来电者姓名和 电话号码,它实际是一个如何处理好自己与来电者、 自己与要接电话者之间关系 的重要表现。

34、因此转接电话需要一个职业性处理。 一方面要清楚有效地把电话转 接出去,另一方面不能给来电者留下不良印象,也不能给要接电话者带来麻烦。 该你说的不该你说的应把握好分寸。如果对方要找的人不在,要尽量做好电话记录工作。记录内容包括什么人、 什么时间打的电话、大概是要说什么事(如果对方不愿意不必强问)、对方有什 么要求(一看到字条马上回电话,还是晚上再打电话等)。通常很多人在转接电 话时不予记录或者记录得非常简单,只有一个姓和一个电话号码,这样对方要找 的人工作繁忙的话,这种电话可能得不到及时回复。确认对方姓名身份尽量用褒 义词语。替人转接电话,确认对方姓名时,尽量要用褒义词语。不要脱口而出, 用习惯

35、用语去确认对方的姓名。比如“您姓孙,是孙子的孙吗?”“您姓冷,是冷淡的冷吗?”诸如此类,让对方听了感到不快。其实可以改成“是孙子兵法的 孙吗?” “是冷热的冷吗?”在记录对方电话号码时,则一定要重复,以免记错。未经要接电话者同意不要轻易将手机号码告诉对方。转接电话时,如果来电者要找的人不在,对方询问手机号码时,转接者一定要经过要接电话者同意才能 把手机号码告诉对方,否则可能严重干扰到要接电话者的工作或生活。讲究口德不乱传闲话。 如果转接到了一个敏感人物的电话,比如大家怀疑 某某跟某某有特殊关系,恰好某某打电话找某某时被你接到了, 这种时候千万不 要捕风捉影,不要去转告第三人“谁给谁来电话了”,

36、更不能在旁边偷听对方的 电话内容。不论是绯闻还是面对关系过于紧密的上下级, 接电话者都不能妄自猜 测,随意传播。就像案例中所说的小飞的例子,随意猜测传播严重破坏了正常的 人际关系。很多人在拿着话筒时,通常会比较注意自己的语言,会说“您找哪位?请您 稍等。”放下电话找人时,往往忘了对方也能听见,变得随心所欲,就像前面案 例中所说的,变成了“是个男的”,或者说“一个有外地口音的人”,“一个声 音挺嗲的小姑娘”。当对方在电话里听到这些形容或转述方式时,会感到不愉快。 因此转接时,要同样用客气的方式叫人,或者应该用手捂上话筒,注意隔音。案例五名片礼仪无心之失某公司新建的办公大楼需要添置一系列的办公家具

37、,价值数百万元。公司的总经理已做了决定,向A公司购买这批办公家具。这天,A公司的销售部负责人打电话来, 要上门拜访这位总经理。总经理打 算,等对方来了,就在订单上盖章,定下这笔生意。不料对方比预定的时间提前了2个小时, 原来A公司听说这家公司的员工宿 舍也要在近期内落成,希望员工宿舍需要的家具也能向他们购买。 为了谈成这件 事,销售部负责人因此提前来了,还带来了一大堆的资料,摆满了台面。总经理 没料到对方会提前到访,刚好手边又有事,便请秘书让对方等一会。没想到这位 销售负责人等了不到半小时,就开始不耐烦了,一边收拾起资料一边说:“我还是改天再来拜访吧。”这时,总经理发现对方在收拾资料准备离开时

38、,将自己刚才递上的名片不 小心掉在了地上,对方却并没发觉,走时还无意从名片上踩了过去。但这个不小 心的失误,却令总经理改变了初衷,A公司不仅没有机会与对方商谈员工宿舍的 设备购买,连几乎已经到手的数百万元办公家具的生意也告吹了。A公司销售部负责人的失误,看似很小,其实是巨大而不可原谅的失误。名 片在商业交际中是一个人的化身,是名片主人“自我的延伸”。弄丢了对方的名片已经是对他人的不尊重,更何况还踩上一脚,顿时让这位总经理产生反感。 再 加上对方没有按预约的时间到访,不曾提前通知,又没有等待的耐心和诚意,丢 失了这笔生意也就不是偶然的了。【分析】名片是一个人向别人介绍自己时使用的介绍信,自己是什

39、么身份,有什么头衔,用嘴说似乎不太好意思,因此,名片就充当了介绍的功能。所以说名片 就是一个人的脸面,是一个人身份、地位的延伸。名片通常在三种情况下使用:(1)交际时使用。在社交场合交换名片,用名 片作自我介绍,以结交朋友或保持联系。这是名片最为通行、广泛采用的使用方 法。(2)拜访时使用。前往他人家庭或工作单位拜访时,可以将名片递上代为通 报;赠送礼品、鲜花时,可将名片附上,表示谁送的;还可以用名片代为引荐他 人,或在拜访对方未遇时留下名片并附简短留言。(3)感谢祝贺时使用。收到朋 友的礼品和书信,可用名片作为收条或谢帖,还可以用名片代替短信,向朋友表 示祝贺、感谢和慰问。递送名片时应起身站

40、立,走到对方面前,面带微笑,眼睛友好地目视对方, 用双手或者右手将正面面对对方的名片, 恭敬地递送过去。接受名片时应当毕恭 毕敬,双手捧接或者用右手接,眼睛友好地注视对方,口称“感谢”,使对方感 受到你对他的尊重。接过名片后,应捧在面前,从头到尾认真地看一遍,最好能 将对方姓名、职务等轻声地读出来,以示敬重。看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向对方请教。 看过后应慎重地将对方的名片收藏于自己的名片夹或口袋里,以表示对对方的重视和尊重,并且应随之递上自己的名片。如果接受了对方的名片,不递上自己的 名片,也不说明原因,是非常失礼的。A公司销售部的这位负责人,接受了别人的名片没能妥善地保管好,随意放 在了桌上,临走

41、时在匆忙之间又掉在了地上, 甚至无意中还踩了一脚。这看似不 经意的行为,从轻处说是对别人的不尊重,从重处说是对别人人格的侮辱。名片 如人,这等于是当面给了人一嘴巴。难怪一笔即将到手的大买卖就被这小小的纸 片给断送了。案例六社交礼仪“女士优先”应如何体现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某宾馆迎宾员小贺,穿着一身剪裁得体的新制服, 第一次独立地走上了迎宾员的岗位。 一辆白色高级轿车向饭店驶来,司机熟练而 准确地将车停靠在饭店豪华大转门的雨棚下。 小贺看到后排坐着两位男士、前排 副驾驶座上坐着一位身材较高的外国女宾。小贺想通常后排座为上座,一般凡有 身份的人都是在后排右座就座。前排副驾驶座通常是翻译或秘书的

42、位置。于是, 他以规范、标准的姿势一步上前,目视客人,礼貌亲切地问候,以优雅姿态和职 业性动作,先为后排右座的客人打开车门,做好护顶。关好车门后,小贺迅速地 走向前门,准备以同样的礼仪迎接那位女宾下车。整套动作麻利而规范、一气呵 成。没想到那位女宾满脸不悦,使小贺茫然不知所措。优先为重要客人提供服务 是饭店服务程序的常规,这位女宾为什么不悦?难道小贺做错了吗?【分析】“女士优先”起源于西方社会,特别是法国、英国等对古典礼仪比较推 崇的国家,后来因为英、 法在国际舞台上处于主角的位置, 在外交场所影响巨大, 所以“女士优先”逐渐演化为国际交往礼仪。成了国际社会公认的一条重要的 礼仪原则,它主要用

43、于成年的异性进行社交活动之时。 “女士优先”的含义 是:在一切社交场合,每一名成年男子都有义务主动而自觉地以自己的实 际行动去尊重妇女、照顾妇女、体谅妇女、保护妇女并且想方设法、尽心 尽力地为妇女排忧解难。倘若因为男士的不慎而使妇女陷于尴尬、困难的 处境,则意味着男士的失职。男士们唯有奉行“女士优先” ,才会被人们看 作是有教养的绅士。反之,在人们眼里则会成为莽夫粗汉。可是,在发展中国家, “女士优先”似乎又是一种极其表面文明化的行 为,尤其是亚洲国家,历来讲究的是“男尊女卑” ,歧视女性,随着近代文 明的发展,国际礼仪的惯例,在社交场合尊重女性, “女士优先” ,这才成 为男士文明素质的体现

44、。所以,在国际礼仪中,涉及“女士优先”原则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两个方面 的问题:首先,对待“女士优先”是什么态度。所谓态度就是问你“女士优先” 的内容是什么,应不应该这样做。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态度。如果你不把它 当回事儿,鄙夷、蔑视它。那就没有“女士优先”的下文了。西方国家流行在社 交场合或公共场所,男子应经常为女士着想,照顾、帮助女士。诸如:人们在上 下车时,总要让妇女先行;下车时,则要为妇女先打开车门,进出车门时,主动 帮助她们开门、关门等。西方人有一种形象的说法: “除女士的手提包不要帮忙 拎以外,男士可帮助女士做任何事情。 ”其次,要明白“女士优先”这个原则特定的适用范围。 “女士优

45、先”是个社 交原则。并不是意味着不计时间、不计地点、不计环境普遍适用的原则。关键是 看谁用,什么时候用,在什么地方用。工作的时候,无论中国也好,还是外国也 好,讲求的是男女平等,讲究的是职务高低,不分老幼,不看男女。只有在公众 社交场合才分男女,体现“女士优先” 。 如宴会、舞会、音乐会,朋友 Party, 熟人聚会这样的场合,女士优先,才体现了男士的彬彬有礼。总而言之,工作场 合就未必要讲女士优先。所以,这个案例中迎宾员小贺应该先为女士打开车门, 不管这位女士是女秘书还是女随从,都应体现国际上通行的“女士优先”做法。因为这不是工作的场所,没有身份地位的高低,在这里只有男士和女士,女士更需要别

46、人的照顾。案例七餐饮礼仪一、 应聘工作先过“饭局”关“大家都别走,等会我们一起吃个饭,增进一下了解。”几天前,小林和其 他四名求职者参加某公司招聘面试, 正当四人面试完准备离开时, 人事部经理发 出了饭局邀请。饭局开始,菜不错,公司领导也很热情。 5 位同学望着偌大的包间有些不知 所措。小林挑了靠门的位置坐下:“这里是上菜位,今天我给大家服务啊!”上 菜了,5 位同学胃口似乎都很小,大都闷头吃菜,也不愿意喝酒,唯恐自己吃多 了喝多了,留下不好的印象,工作没有了希望。小林却有些“外向”, 他先跟在座的每位打了个招呼, 接着向大家介绍了自 己。看见大家吃得很沉闷,他还提议给大家说了个笑话。在小林看

47、来, 这个饭局并不是那么简单, 他听说有些单位招聘公关人员, 会 让他们参加饭局,趁机考察他们的交际能力。他想今天这场饭局大概也是一场 “考验”。 饭后,招聘单位负责人告诉大家, 刚才设的饭局也是招聘面试的一部 分。惊讶写在了每个人的脸上。人事经理表示,小林被录取了。据一位姓金的负 责人透露: “第一轮面试 5位同学水平不相上下, 难以取舍。 刚好临近吃饭时间 了,于是就有了通过饭局进一步考查的想法, 找到我们需要的人。 小林在饭桌上 的表现虽然稚嫩, 但他正努力地调动气氛, 希望打破沉闷。 我们需要的正是这种 意识。”应聘者小蒋说:“没想到吃个饭,还有这么大的礼数。” 现代社会需要复合型人才

48、, 包括与人沟通交际的能力。 企业在招聘面试中加 入交际能力的考察,或许能更加全面的了解自己未来员工到底能适应怎样的工 作。(摘自今日早报 2008.8 )二、痛苦的客人现代待人接物的礼节中,有一个重要的条件,那就是使对方感到轻松愉快。如果违背了这一前提, 即便你的出发点是好意的, 也可能让对方觉得勉强、 拘束、 甚至受罪。某公司的业务员小陈有一次去北方的一个城市出差。 事情谈完后, 对方在城 内一家有名的餐厅请小陈吃饭。小陈一进餐厅,主人便殷勤地将他带到“上座” 坐。保守的主人认为将客人安排在“上座”是他义不容辞的最大礼貌与义务。然 而时值炎热的夏季,此“上座”是离冷气最远的座位,小陈为了满

49、足主人招待周 到的愿望,不得不坐在“上座”忍受着热的煎熬,虽难受也不好说。很快酒菜上来丁,这里的人招呼客人有劝酒的习惯。像北方很多地方一样, 只要主人敬酒,你就不能不接受,不管客人的酒量如何,凡是有敬就必须喝,才 算是符合传统的礼节。 酒量是因人而异的, 过量人就受不了。 小陈一再解释自己 不会喝酒,却敌不过热情的主人,不得不一杯又一杯,忍受痛苦喝下去。足足半 斤“五粮液”下肚,刚一出餐厅的门口,就趴在路边的栏杆上“喷涌而出” ,回 去后痔疮发作, 体息了好几天才缓过劲来。 之后再回想起这次作客, 小陈只觉得 是一场活受罪,丝毫谈不上什么愉快的享受。作为主人,光有热情好客的心还不够, 要能让客

50、人在感受到你的情意的同时, 觉得轻松舒服,不受拘束,才是真正尽到主人的责任和义务。三、吃相太难看影响全局(某国际贸易有限公司项目主管郝先生) 我带的那个小伙子过了三个月试用期后, 我们基本对他还是挺满意的。 之后 正逢一个挺大的项目紧跟而来, 公司里人手有点紧, 于是我想不如让他锻炼锻炼, 见见大客户,也好上手快一点。虽然这一举有点冒险, 但通过几个月的观察考核, 我当时还是相信他可以做好的。 没想到,一顿饭的功夫, 我就发现这次让这小伙 跟我真是冒失之举了。 平时看他挺注意形象的, 每天来上班干干净净, 做事情稳 稳妥妥,遇到紧急关头也没有气急败坏, 可是关键时刻却失了足。 那天去见重要 客

51、户,上了一家很高级的餐厅, 其实是我们经常去的地方, 但是对于他来说可能 是第一次经历这样高级的场所。 大家点的都是牛排之类的西餐, 我猜想他大概也 没接受过什么正规的西餐礼仪的培训, 饭桌上使用刀叉很笨拙之外, 吃相也越来 越难看。本身和客户吃饭,主要目的是为了联络感情、拉拢生意,又不是真得让 你去大饱口福的。 后来,不知道是不是他吃相的关系, 客户给我们下的订单少了 将近 30%。尽管不能一棒子打死说是他的原因,但是这样的手下带出去真的叫人 在一旁擦汗啊。 无论如何, 在进入社会之前职场礼仪还是多多少少应该了解一下 的。【分析】古人云:“民以食为天”。也就是说,吃饭的事是天大的事,是人类生

52、存 的根本大计。在“衣、食、住、行”这人类的四大需求里边, “食”应该是摆在 首位的,没有“食”何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今天,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 “食”已经大大的超出了“果腹”的概 念,不仅讲究“吃饱喝足” ,而且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在精美的食物享受 中获得美好的生活享受。不仅如此,在人际交往中, “食”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在商业社会中, “宴请”成为重要的交际手段。利用宴请不仅可以招待亲朋好友,客户同仁,解 决实际问题,还可以加强联络,增进感情,表示自己对交往对象的友善和诚意。 因此,在餐桌上就要特别注重自己的表现。 也就是说要特别注意在餐桌上的礼仪 规范,否则,难以取得社交

53、活动的成功。人生一世 , 必须交际;社会进步,要求 交际;进行交际,需要规则。所谓礼仪,即人际交往的基本规则,是人际交往的 行为秩序,其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和国别性。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礼仪日 益显现其普认性特质。这也是人类文明时代性特征。餐饮礼仪, 一般来说就是餐饮活动中的行为规范。 中华饮食源远流长。 在这 个自古为礼仪之邦,讲究“民以食为天”的国度里,饮食礼仪自然成为饮食文化 的一个重要部分。饮食礼仪因宴席的性质、目的而不同;不同的地区,也是千差 万别的。古代的饮食礼仪是按阶层划分:宫廷,官府,行帮,民间等。而现代饮 食礼仪则简化为:主人 ( 东道主 ) 和客人了。作为客人,赴宴讲究仪

54、容、仪表,根据关系亲疏决定是否携带小礼品或好酒。 赴宴必须守时守约。 抵达后,先根据认识与否自报家门, 或由东道进行引见介绍, 听从东道安排,然后入座。“排座次”,是整个中国饮食礼仪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从古到今,因为桌具 的演进,所以座位的排法也相应变化。总的来讲,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 大门为尊”,背朝门者为卑。家宴首席为辈分最高的长者,末席为最低者。敬酒 时自首席开始按辈分高低一路敬下。 如果是公务宴请, 主人坐首位, 主宾坐在主 人左边,次主宾坐右边。布菜时从主宾开始,按顺时针方向依次进行。作为主人来说,宴请宾客要遵守的重要原则就是“六 M 原则”,就是以 M 为字头的六个单词:费用、

55、会见、菜单、举止、音乐、环境。这几个方面都是宴 请时要考虑的问题。费用上不可铺张浪费,嚣张摆阔,一切以适量为度;见面时 彬彬有礼,介绍、引见,交换名片,做到礼节周到;点菜时既要照顾客人口味, 同时又吃出特色;餐桌上举止合乎规范,既不谨慎拘谨,又不要吆三喝四,劝酒 压菜,主随客便,以随意为原则; 音乐是为了烘托气氛, 可适当考虑客人的喜好, 以轻松喜庆为原则; 环境要做到幽雅清静, 切记嘈杂混乱。 总之力求使宴会达到 律己敬人的目的。在诸多的礼仪规范中,餐饮礼仪又以它的不可回避性,日益凸现出学习它、 掌握它、运用它的重要性。中西方餐饮礼仪由于它的文化、地域、宗教、习俗等 的不同有着巨大的差异。

56、学习好餐饮礼仪,有助于我们成长为学礼知礼的现代人, 懂得了关注细节,更有助于我们体现教养,成为受欢迎的人!案例一中的小林, 虽然对餐饮礼仪还不是十分了解, 但至少说他做对了这么 几点:首先,在座位上他挑了一个靠门的位置,也就是下首的位置,便于为大家 服务。其次,在别人都很拘谨的情况下,他很放得开,自我介绍了一番,力求使 气氛轻松活泼。尽管小林表现得还比较稚嫩,但是,他的机灵和聪明,为他赢得 了一份工作。案例二中主人表现得太过于热情了, 又粗心大意, 逼着客人坐主位, 远离空 调,受尽热的煎熬。又逼着不会喝酒的客人喝酒,直到把人灌醉。这样的宴席碰 到一次恐怕就使人终身难忘了, 第二次是万万不敢再

57、去了。 作为主人来说既达不 到增进感情的目的,也达不到要办事的目的。案例三中的那位职场新人, 第一次陪客户吃饭, 且吃的是西餐。 西餐中最重 要的就是刀叉的使用, 如果第一次吃西餐, 又不熟悉西餐的礼仪, 最要紧的就是 后下手,也就是先看别人的举止,看别人怎么吃,怎样使用刀叉。结果这位老兄 把一次陪客户的宴请当成了自己的一次高档享受, 笨拙的刀叉使用,不雅的吃相, 给公司形象丢了分。案例八会务礼仪一、一个多变的通知有一次,某地级市准备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召开一次全地区性会议。为了给 有关单位有充分时间准备会议材料和安排好工作 ,决定由市政府办公室先用电话 通知各县和有关部门,然后再发书面通知。电

58、话通知发出不久,某领导即指示: 这次会议很重要,应该让参会单位负责某项工作的领导人也来参加,以便更好地 完成这次会议贯彻落实的任务。于是,发出补充通知。过后不久,另一领导同志 又指示:要增加另一项工作的负责人参加会议。如此再三,在三天内,一个会议 的电话通知,通知了补充,补充了再补充,前后共发了三次 ,搞得下边无所适从, 怨声载道。二、请柬发出之后 某机关定于某月某日在单位礼堂召开总结表彰大会,发了请柬邀请有关部 门的领导光临,在请柬上把开会的时间、地点写得一清二楚。接到请柬的几位部门领导很积极,提前来到礼堂开会。一看会场布置不像是 开表彰会的样子,经询问礼堂负责人才知道,今天上午礼堂开报告会

59、,某机关的 总结表彰会改换地点了。几位领导同志感到莫名其妙,个个都很生气,改地点了 为什么不重新通知 ? 一气之下,都回家去了。事后,会议主办机关的领导才解释说,因秘书人员工作粗心,在发请柬之前 还没有与礼堂负责人取得联系,一厢情愿地认为不会有问题,便把会议地点写在 请柬上,等开会的前一天下午去联系,才知得礼堂早已租给别的单位用了,只好 临时改换会议地点。但由于邀请单位和人员较多,来不及一一通知,结果造成了上述失误。尽管 领导登门道歉,但造成的不良影响也难以消除。问题讨论: 这个案例告诉秘书在会议准备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呢?三、发放资料 天地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召开会议,讨论从国外引进化工生产设

60、备的 问题。秘书小李负责为与会董事准备会议所需文件资料。因有多家国外公司竞 标,所以材料很多。小张由于时间仓促就为每位董事准备了一个文件夹,将所有材料放入文件夹。有三位董事在会前回复说将有事不能参加会议,于是小张就未 准备他们的资料。不想,正式开会时其中的二位又赶了回来,结果会上有的董事 因没有资料可看而无法发表意见,有的董事面对一大摞资料不知如何找到想看的 资料,从而影响了会议的进度。【分析】所谓会议,是指将人们组织起来,在一起研究、讨论有关问题的一种社 会活动方式。通过会议解决问题、做好工作、发扬民主,联系群众。举行会议可 以做到上传下达、部署任务、协调咨询、宣传鼓动、调解矛盾。组织、召集

61、会议 是秘书人员常务工作之一。会前准备阶段,要进行的组织准备工作大体上有如下四项:(1)拟定会议 主题。会议的主题,即会议的指导思想。会议的形式、内容、任务、议程、期限、 出席人员等,都只有在会议的主题确定下来之后,才可以据此 加以确定。(2) 拟发会议通知。它应包括以下六项:一是标题,它重点交待会议名称。二是主题 与内容,这是对会议宗旨的介绍。三是会期,应明确会议的起止时间。四是报到 的时间与地点,对交通路线,特别要交待清楚。五是会议的出席对象,如对象可 选派,则应规定具体条件。六是会议要求,它指的是与会者材料的准备与生活用 品的准备,以及差旅费报销和其他费用问题。(3)起草会议文件。会议所

62、用的 各项文件材料,均应于会前准备完成。其中的主要材料,还应做到与会者人手一 份。需要认真准备的会议文件材料,最主要的当数开幕词、闭幕词和主题报告。要安排好与会者的招待工作。对于交通、膳宿、医疗、保卫等方面的具体工 作,应精心、妥当地做好准备。要布置好会场,不应使其过大,显得空旷无人; 也不可使之过小,弄得拥挤不堪。对必用的音响、照明、空调、投影、摄像设备, 事先要认真调试。需用的文具、饮料,亦应预备齐全。要安排好座次。排列主席台上的座次,我国目前的惯例是:前排高于后排, 中央高于两侧,左座高于右座。凡属重要会议,在主席台上每位就座者身前的桌 子上,应先摆放好写有其本人姓名的桌签。 排列听众席

63、的座次,目前主要有两种 方法。一是按指定区域统一就座。二是自由就座。在会议进行阶段,会议的组织 准备者要做的主要工作,大体上可分为三项。进行例行服务工作。在会场之外, 应安排专人迎送、引导、陪同与会人员。对与会的年老体弱者,还须进行重点照 顾。此外,必要时还应为与会者安排一定的文体娱乐活动。在会场之内, 则应当对与会者应有求必应, 闻过即改, 尽可能地满足其一切 正当要求。精心编写会议简报, 举行会期较长的大中型会议, 依例应编写会议简报。 认 真做好会议记录。凡重要会议,不论是全体大会,还是分组讨论,都要进行必要 的会议记录。 会议记录,是由专人负责记录会议内容的一种书面材料。 会议名称、

64、时间、地点、人员、主持者、记录在内。在会议结束阶段,一般的组织准备工作 主要有以下三项。 (1)形成可供传达的会议文件。 ( 2)处理有关会议的文件材 料。( 3)为与会者的返程提供方便。一般而言, 与会人员在出席会议时应当严格遵守的会议纪律, 主要有以下四 项内容: 1. 规范着装。参加会议应当着正装,以示庄重和严肃。 2.严守时间。对 于会议主办方来说,应严守会议时间,不要随意推后,也不要超时;对与会人员 来说,准时参加会议,表现出守时的文明素养。 3. 维护秩序。会场要井然有序, 不随意走来走去,干扰会场气氛。 4. 专心听讲。手机一般应该关机或调到振动, 更不应该在会场中大声打电话。总

65、之,会务礼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三周” :周全的考虑、周密的安排、周 到的服务。案例一“一个多变的通知” ,就是会前缺乏周全的考虑造成的。会议内容没 有确定好, 因此也就无法确立参加会议的人员, 在电话已经通知了的情况下, 一 再变更通知,造成了朝令夕改的结果。作为一级政府来说,是极其不严肃的。案例二“请柬发出之后”之所以造成失误,就在于秘书工作不细致,没能事 先有周密的安排。 会议室没有确定下来就发了会议通知, 等发了会议通知后才知 道会议室另有安排, 临时改变会议地点, 这时另行通知已经来不及了, 造成了几 个老领导拂袖而去。案例三“发放资料” 中的秘书缺乏的就是周到服务的精神。 秘书有两点做的 不周到:其一,以为会议资料只要准备齐全了,就万事大吉了。没想到要弄一个 目录,让大家便于查找,不至于在会议中手忙脚乱,找不到该找的东西。其二, 以为有三位董事不出席会议, 因此没有准备足够的资料, 没有想到声称不出席会的两位董事又来了,以至于资料不够发,造成了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