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4第四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检测含解析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64497364 上传时间:2022-03-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6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浙江省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4第四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检测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浙江省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4第四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检测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浙江省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4第四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检测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浙江省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4第四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检测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4第四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检测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一、选择题1(2019浙江名校考前押宝)N、O、Si、S是重要的非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O、S、Si的原子半径逐渐增大,非金属性逐渐减弱B氮的氧化物和硫的氧化物既是形成光化学烟雾,又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C汽车尾气中排放的氮氧化合物主要是由游离态氮转化来的DN、Si、S的单质均能和氧气反应,生成的产物分别是NO2、SiO2和SO2解析:选C。同周期元素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则O、N、S、Si的原子半径逐渐增大,非金属性逐渐减弱,A错误;硫的氧化物不能形成光化学烟雾,B错误;汽车尾气中的NOx主要是空气中

2、的N2、O2在气缸内化合生成,C正确;氮气和氧气反应生成NO,得不到NO2,D错误。2下列关于“化学与健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服用铬含量超标的药用胶囊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B食用一定量的油脂能促进人体对某些维生素的吸收C“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D光化学烟雾不会引起呼吸道疾病解析:选D。A选项,NO与氧气反应,错误;B选项,只能生成NO,错误;C选项,钝化也属于化学变化,错误;D选项,SO2、NO2与水反应分别属于化合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正确。3如下图,利用培养皿探究氨气的性质。实验时向NaOH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立即用另一表面皿扣在上面,下表中对实验现象所做的解释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现象

3、解释A浓盐酸附近产生白烟NH3与浓盐酸挥发的HCl气体反应产生了NH4Cl固体B浓硫酸附近无明显现象NH3与浓硫酸不发生反应C氯化物溶液变浑浊该溶液一定是AlCl3溶液D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不变色,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NH3是一种可溶性碱解析:选A。B项,浓H2SO4可与NH3发生反应;C项,该溶液也可能是MgCl2溶液等;D项,浓氨水滴到NaOH固体上,放出大量的热,使NH3挥发出来的同时,也有水蒸气产生,故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也会变蓝色,NH3H2O是碱,而NH3不属于碱。4(2019绍兴一中选考模拟)硝酸被称为“国防工业之母”是因为它是制取炸药的重要原料。下列实验事实与硝酸性质不相对应的一

4、组是()A浓硝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酸性和强氧化性B不能用稀硝酸与锌反应制氢气强氧化性C要用棕色瓶盛装浓硝酸不稳定性D能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红色褪去强氧化性解析:选D。D项中“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红色褪去”,其褪色的原因可能是因为硝酸的强氧化性将酚酞氧化而褪色,但也有可能是硝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究竟是哪个原因,还需要实验认证,D项不准确。5.(2019浙江“绿色评估”联盟高三考试)在如图装置中,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a,将滴管中的液体b挤入烧瓶内,轻轻振荡烧瓶,然后打开弹簧夹f,烧杯中的液体b呈喷泉状喷出,最终几乎充满烧瓶。则a和b分别是()选项a(干燥气体)b(液体)ANO2水

5、BCO2水CCl2饱和食盐水DNH31 molL1盐酸解析:选D。本题考查了形成喷泉现象的原理。由题目所给信息形成喷泉几乎充满烧瓶。b溶液应易吸收a气体而无其他气体生成。NO2易与水反应但又生成NO,溶液不能充满烧瓶;CO2在水中溶解度较小;Cl2在饱和NaCl水溶液中溶解度很小,基本不被吸收。6已知气体的摩尔质量越小,扩散速度越快。如图所示为气体扩散速度的实验,两种气体扩散相遇时形成白色烟环。下列关于甲、乙的判断正确的是()A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硫酸B甲是浓盐酸,乙是浓氨水C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盐酸D甲是浓硝酸,乙是浓氨水解析:选C。根据题意,因NH3的摩尔质量小于HCl和HNO3,所以NH3应

6、在甲处产生,HCl和HNO3气体应在乙处产生,而浓硫酸不挥发。7将3.2 g Cu与30.0 mL 10.0 molL1的HNO3充分反应,还原产物有NO和NO2,若反应后溶液中有a mol H,则此时溶液中含NO的物质的量为()A0.5a molB(0.1a) molC0.1a molD2a mol解析:选B。首先判断Cu与硝酸谁过量,经判断知HNO3过量,Cu全部反应,根据溶液中的电荷守恒,n(NO)n(H)2n(Cu2),而n(Cu2)0.05 mol,所以n(NO)a mol0.05 mol2(a0.1) mol。8(2019杭州余杭中学选考模拟)相同质量的两块铜片分别和浓硝酸、稀硝酸

7、(两者均过量)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速率:两者相同B消耗HNO3的物质的量:前者多,后者少C反应生成气体的颜色:前者浅,后者深D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前者多,后者少解析:选B。A.因为溶液浓度影响化学反应速率,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所以浓硝酸比稀硝酸反应速率快,故A错误;B铜与浓硝酸、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Cu4HNO3(浓)=Cu(NO3)22NO2 2H2O,CuHNO3=Cu(NO3)2NOH2O,根据方程式可知,与相同质量的铜反应,浓硝酸消耗的物质的量多,故B正确;C根据B知,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与稀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是红棕色气体,一氧化氮是无色气

8、体,故C错误;D根据方程式知,Cu4HNO3(浓)转移2 mol eCuHNO3(稀)转移2 mol e因此,相同质量的铜与过量浓、稀硝酸反应转移电子数相等,故D错误。9(2019平湖高三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氨气极易溶于水,可以进行喷泉实验B用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硫酸和浓氨水,相互靠近时会看到有白烟产生C工业制硝酸过程中有下列反应:4NH35O24NO6H2O,反应中氨气表现氧化性D加热盛NH4Cl的试管底部,NH4Cl受热升华解析:选A。A.氨气极易溶于水,使烧瓶内的气体压强迅速减小,可以进行喷泉实验,故A正确;B.浓硫酸不挥发,和浓氨水靠近时不能看到白烟,故B错误;C.氨气中氮元素化

9、合价升高,表现还原性,故C错误;D.NH4Cl受热易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不是升华,故D错误。二、非选择题10某学校化学学习小组为探究二氧化氮的性质,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甲中盛放浓硝酸的仪器A的名称是_,该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实验过程中,装置乙、丙中出现的现象分别是_、_;装置丙中的试管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3)取下装置丙中的试管D,在其中滴加FeSO4溶液,溶液变为_色,为了证明铁元素在该反应中的产物,可以再在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_色。解析:(1)在浓硝酸与铜的反应中,需要随时控制浓硝酸的流量,故采用分液漏斗,而不是一般的漏

10、斗;浓硝酸与铜反应生成二氧化氮。(2)二氧化氮为红棕色气体,能够与水反应生成无色的一氧化氮。(3)试管D中的溶液为稀硝酸,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够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铁离子与SCN生成血红色的物质。答案:(1)分液漏斗Cu4HNO3(浓)=Cu(NO3)22NO22H2O(2)逐渐充满红棕色气体蒸馏水中有气泡产生,生成无色气体3NO2H2O=2H2NONO(3)棕黄血红11. “低碳”既是时尚,也是环保要求。“低碳”在工业生产中意义重大,充分利用原材料,不排放或减少排放“三废”,不同工厂联合生产等都是很好的“低碳”生产方式。下面是几个工厂利用废气、废渣(液)联合生产化肥硫酸铵的工艺:请回答

11、下列问题:(1)工艺操作分别为_、_。(2)工业合成氨的化学方程式为_。(3)写出生成“产品”的离子方程式:_。(4)在实验室中检验合成氨厂排出的废气中是否含有氨的方法是_。(5)副产品的化学式为_。该联合生产工艺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解析:(1)合成氨的原料之一氮气来源于空气,分离方法是将空气液化后蒸发分离出氧气,获得氮气。(2)工业合成氨的条件是高温、高压和催化剂。(3)“产品”是硫酸铵,反应物是硫酸钙悬浊液、二氧化碳、氨等,产物除产品硫酸铵外,还有碳酸钙沉淀。(4)氨溶于水显碱性,实验室中可以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或利用氨与氯化氢化合为氯化铵的反应进行检验等。(5)分析框图中各物

12、质的关系可知“副产品”为CaO,能够循环使用的物质是CO2。答案:(1)将空气液化后蒸发分离出氧气,获得氮气过滤(2)N23H22NH3(3)CaSO4CO22NH3H2O=CaCO32NHSO(4)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导气管口,若试纸变蓝,则证明有NH3(或其他可行的方法)(5)CaOCO212为证明铜丝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是NO,某同学设计了一套如图所示制取NO的装置。反应开始后,可以在U形管右端观察到无色的NO气体。(1)长玻璃管的作用是_。(2)让反应停止的操作方法及原理是_。(3)以下收集NO气体的装置,合理的是_(填选项代号)。解析:(1)该实验装置是防止产生的气体与空气接触,长

13、玻璃管的作用是接收稀硝酸,防止稀硝酸溢出;(2)关闭导气管上的活塞,产生的气体使稀硝酸向下压,从而铜丝与稀硝酸分开,反应停止;(3)不能用排空气法来收集NO,因为NO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只能用排水法,C和D装置符合题意,E装置是洗气装置。答案:(1)接收被气体压出U形管的液体,防止稀硝酸溢出(2)关闭U形管右端导气管上的活塞,反应产生的气体将U形管右端管内的稀硝酸向下压,使铜丝与稀硝酸分开,反应停止(3)CD13(2019宁波选考模拟)已知木炭在一定条件下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两种4价的氧化物,为了探究一氧化氮(NO)能否与过氧化钠反应,以及反应后的产物中是否有亚硝酸钠(NaNO2),某小组同学设计

14、了如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和连接用的胶管已经省略)。(1)为了完成该实验,虚线框内还需要连接BE四套装置,按气流方向连接的顺序为a(_)(_)(_)(_)(_)(_)(_)(_)(填仪器接口的字母编号)。连接好仪器,检查气密性,装入药品后,要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再滴加浓硝酸,点燃酒精灯,通入氮气的主要目的是_。(2)装置E中观察到的主要实验现象有_。(3)某同学经查阅资料后发现亚硝酸是弱酸,性质不稳定,室温下易分解生成一氧化氮。装置D中充分反应后,设计实验证明D中是否有亚硝酸钠生成:_(写出检验步骤及现象)。解析:由题意可以看出A中发生的反应为C4HNO3(浓)CO24NO22H2O,要得到NO

15、,则要E装置发生反应:3NO2H2O=2HNO3NO,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为了防止NO被氧化成NO2,装置中要保持无氧的条件,则装入药品后,要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再滴加浓硝酸,点燃酒精灯。E装置出来的气体是CO2、NO、N2和少量的水蒸气。先用装置C除去CO2,再用装置B除去水蒸气。在装置D中探究一氧化氮(NO)能否与过氧化钠反应,以及反应后的产物中是否有亚硝酸钠(NaNO2)。答案:(1)hidebcf(或g)g(或f)排除装置中的空气,防止一氧化氮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二氧化氮(2)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有无色气泡产生(3)取少量D中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稀

16、硫酸,若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且在试管液面上方变成红棕色气体,则D中有亚硝酸钠生成(或其他合理答案)14(2019杭州选考模拟)为了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一氧化氮,某校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其装置如图所示(加热装置和固定装置均已略去)。A为注射器,B为两端长短不等的U形管,C是装有NaOH溶液的烧杯,D处是绕成螺旋状的铜丝,K1、K2是止水夹。(1)实验时,为了方便观察颜色,必须事先在A中吸入一定量的空气。然后_K1(填“关闭”或“打开”),打开止水夹K2,从U形管左端注入稀硝酸,当看到_时可以确定U形管中空气已被赶尽,关闭止水夹K2。(2)然后给装置B微微加热,在装置D处产生无色气体,该反应中稀硝酸

17、表现的性质有_。(3)如何证明D处聚集的是NO而不是H2?_。(4)实验现象观察完毕,关闭止水夹K1,打开止水夹K2,在重力作用下,U形管右端的红棕色混合气体被酸液压入NaOH溶液中吸收,消除了环境污染。解析:NO易与氧气反应,铜与稀硝酸反应制取NO应排尽装置内的氧气。向U形管中加注稀硝酸时应加满,不留空隙。当收集一定量的气体后,将注射器中的气体注入U形管中,气体的颜色变为红棕色可确定是NO而不是H2。答案:(1)关闭U形管右端稀硝酸接触胶塞(2)酸性和强氧化性(3)打开止水夹K1,把注射器中的空气压入U形管中,若观察到D处气体变红棕色,则证明收集的是NO而不是H215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在实验

18、室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氨的催化氧化”实验。(1)A处是气体发生装置,A中所用的试剂只能从下列物质中选取:硝酸铵;碳酸铵;碳酸氢铵;氯化铵;熟石灰;氢氧化钠。若A中制取气体时只用了一种药品,则该药品可以是_(填选项编号),在只用一种药品制取氨气时,图中空白处所需仪器应为_(选填下列仪器编号,固定装置省略)。(2)该装置补充完整后,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试从安全与环保的角度来考虑,对该装置进行改进:_;_。(3)按照改进后的装置进行实验,请完成以下问题:装置B的作用是_;写出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若A、B处试剂足量,则装置D中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_。答案:(1)或efgh(2)在装置C与D之间增加一个防倒吸装置在D后增加一个尾气吸收装置(3)吸收CO2和水蒸气,并生成O24NH35O24NO6H2O铜片逐渐溶解直至消失,溶液变蓝色,生成无色气体并在广口瓶上方变成红棕色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