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版本PPT课件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64426130 上传时间:2022-03-21 格式:DOC 页数:621 大小:11.1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版本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21页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版本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21页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版本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21页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版本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版本PPT课件(62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Macroeconomics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第一节宏观经济学的特点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_)概述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是理论经济学两个主要 部分。与理论性很强的微观经济学示商,宏观经 济学实践性很强。随着经济问题变化,宏观经济 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也变化。所以到目前为止, 很难给宏观经济学下一个全面的定义。(二)研究对象简区说,宏观经济学研究某一经济总体,或经济体的 总量关系。经济体可以是某一地区、一个国家,也 可是以世界。通常,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的经济总 量关系。经济总量关系主要有:1、总产量(最终产品)及其波动和增长率(不考虑 产品构成)2、就业量与失业率(不考虑职业分布)3、价格水

2、平与通胀率(不考虑相对价格)其中,最重要的是总产量及其增长。总产量也可称为国民收入。其随时间而增加的过程 通常可用下图表示:长期增长周期波动时间t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静态地说,宏观经济学(1)从总供给(AS)和总需求(AD)两方面说明实际国民收入刃口何决定。(2)将实际国民收入Y与潜在国民收入Y*进行比较。(3)若实际国民收入与潜在国民收入不一致,则找出原因,并说明应如何利用宏观经济政策进行调控。图示:W t2 t3总供求与实际国民收入决定2、动态且短期地说短期中实际产量它则通常围绕潜在产量丫*而波If动,这即经济周期。波动中如实际产量低于潜在产量,意味着失业,反之会有过度就业,这将造成

3、通胀。宏观经济学一个主要目标就是说明这种波动,包括周期性的原因及对策。3、动态且长期地说长期中,实际产出2与潜在产出Y是一致 的,且潜在产出随生产能力的长期上上升 而增加。这叫经济增长。宏观经济学还包 括对经济增长的研究。(三)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C 一静态地说,Y决定封闭经济、 总需求-II开放经济总供给衰退与失业二动态地说经济周期过热与通胀宏观经济政策i经济增长(四)宏观经济主要变量1、国内生产总值GDPO它反映一国总生产状况,可 叫总供给,分为名义的、实际的和潜在的。潜在产量(总供给)Y* (potential):资源充分利用 时最大产量二反映一国生产能力。(2)实际产量匹 有两种产量概

4、念都译为实际产量。一 是与潜在产量对应,指由有效需求和实际就业决定的 总产量,称actualGDPo二是与名义产量对应,指对 名义产量进行价格调整得出的产量指标,称realGDP(真实的GDP) o(3)名义产量(nominal):按现行价格计算的实际产 量。名义产量对实际产量的偏离反映物价水平变动即 通胀。2、失业率(U ) P607它直接反映社会总劳动这一最重要资源的利用程度,对社会福利和发经济增长都有重要意义。宏观经济学研究失业率包括度量、原因、对策等。3、通胀率(7T)P615名义总产值与实际总产值可能不同,一个重要原 因是物价变动。物价不仅包括一般商品价格,也包括劳动价格即工资率。一

5、般商品价格在市场经济中即传递着供求的信息,也是调节供求的重要杆杠;而工资率变动对就业和产量都有影响,所以通胀率对整个经济运行有重要影响,因而是个重要指标。4、利率(r)通胀率反映的是与货币供求状况,货币供求又与货 币价格有关,货币价格就是利率。利率还影响国内投资,从短期说这会影响国内总需 求,从而国民收入决定;从长期说影响潜在产量增 长。而且在开放条件下,利率还影响国际资本流动, 对开放经济运行有重要作用O5、汇率(E)现代经济都是开放经济。开放经济总供求包括国外对本国的供给和本国对国外产品的需求。这都与汇率有关:汇率变动会影响本国商品与外国商 造成国际投资风险,从而也影响国了资本流动。品的相

6、对价格,从而进出口。此外,汇率变动也因此,汇率对开放经济宏观运行也有重要影响。(二)流量与存量宏观经济变量可分为存量和流量两大类1、流量:指一段时间之内的经济量值,如国内 生产总值、消费量、投资、财政收入等。2、存量:某一时刻存在的经济量值,如社会资 本总量、黄金存量、外汇储备等。3、二者关系:存量通过流量而变化。如资本存量通过投资和折旧而变化。存量大小也是决定流量 大小的一个重要因素。还有另一类变量是比例变量,如价格。二、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一)联系 宏观经济学以微观为基础。宏观经济学首先说明微观经济主体的理性行为。 然后,通过对微观经济行为的汇总,来推论宏观 经济的规律。所以宏观经济学以微

7、观经济分析为 基础。(二)区别1、合成谬误 2、部门:微观经济中的部门指生产行业。 宏观经济中的部门分为:居民、企业、政府和对 外部门。1、宏观经济学的方法宏观经济学研究通常分三步:(一)从各微观经济主体的理性行为出发,来说明其行为规律。比如,消费者如何从效用最大化 目标出发,理性地确定自己的消费需求量;厂商 如何从利润最大化目标出发,理性地选择资本存 量从而投资需求。(二)对个体行为变量进行加总,得出各宏观经 济总量,进而说明宏观经济运行规律(P425) o(三)利用统计数字对理论进行检验。其中,如何对个体经济行为进行加总以合成为宏 观经济规律,是宏观经济研究的关键。四、本书主要内容(一)国

8、民收入核算(十二章)(二)总需亲决定国民收入(十三十六章)1、收入一支出模型(45。线模型或凯恩斯交叉图)(十 三章)2、ISLM模型(十四章)3、用IS-LM模型说明宏观经济政策(十五、十六章)(三)总供求共同决定收入的AD-AS模型(十七章)、 第二十二章(四)宏观经济的主要问题:失业与通胀(五)开放经济的ISLMBP模型(十九、二十章)(六)经济增长与周期(二十一章)(七)其他第二节GDP一、一个虚拟的例子:一年中,先生产一台麦粉机,值100元,可用十年。然后生产100斤小麦,值100元。此后,将小麦加工成80斤面粉,值120元,其中小麦成本100元,机器折旧 10元,人工费10元。问:

9、这里的GDP是多少。1 :机器100元+小麦100元+面粉120元=320元2 :机器100元+面粉120元=220元二、GDP的定义:P428三、说明(一)GDP是市场价值。这有两层含义:1、为市场生产。自用品生产和自我服务不计入GDP(P429)2、按市场价格核算。所用价格分为:(D现行价格与名义GDP。此时,GDP数值不仅反 映生产,也反映物价。(2)不变价格与实际(真实)GDP(二) GDP是最终产品不包括中间产品 中间产品:用于再加工的。(C)(I):最终产品:1、当期用于居民消费的2、当期用于民间投资的(1) 非生产性建设投资;(2) 企业固定投资;在制品、产成品)(G)(NX=X

10、-M)(3) 存货投资(原材料、3、当期用于政府购买的4、净出口或外国净购买说明:区分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的依据是当期经济用途。所以:I、用于加工最终产品的资本品也算最终产品。II、增加的存货(原材料储备、在制品、产成品 库存)属于最终产品。m出口品属于最终产品。(三)GDP是生产指标。当期生产的最终产品经市场销售得到收入,依销售收入来核算产值(所以产nr值也是收入),但原有存货在当期进行的交易、当 期新发行证券的交易等,其销售所得收入都能不计 AGDPo因为前者是前期而非当期的生产结果;后者虽是当期新创造的,但不是生产的结果。这说 明虽根据市场价格和市场交易额核算GDP,但本质 上它是生产指标

11、而非销售指标,是收入但不同于当 期进款。(四)GDP是一定时期内的产值(通常以年为时 间为单位),所以是流量。(五)GDP是某地区域内的生产指标与GNP的区别:GDP核算以国土为原则,GNP核算以国民为原则。 二者关系用公式表示是:GNP=GDP+本国人在外国取得的要素收入一外国人在本国取得的要素收入 本国人在外国取得的要素收入一外国人在本国取得 的要素收入=本国人的净要素收入NFI (P435)这样,二者关系的公式是:GNP=GDP+NFI第三节国际收入的核算方法一、生产法各单位当期生产的增加值二、支出法Y=C+I+G+(X-M)关于支出的一个说明:三、收入法Y=C+S+T二、支出法GDP等

12、于购买当期最终产品的总支出。由前面定 义的最终产品可知,对最终产品的总支出包括:(1)居民消费支出C(2)企业投资支出(意愿与非意愿的)I(3)政府购买G(4)开放时,C+I+G中包括支付给外国的(即进 口M),应减掉。同时应加上出口X所以,用支出法核算的GDP为:Y=C+I+G+NX收入法:(一)方法当期生产新创造的价值,经销售变为收入,并在相 关当事人(不一定是本国国民)之间分配。转化为:(1)劳动者工资与薪金收入(2)资本所有者的资本收入(利息、股息等)。(3)实物资本提供者及土地所有者租金收入(4)政府税收(间接税、直接税)o将来自GDP的各种收入汇总,可得GDP。第四节GDP的分解一

13、、从生产总值到生产净值(一)GDP到NDPGDP中包括资本消耗或折旧,后者是重复计算, 应予剔除。剔除折旧后,得到NDP:NDP=GDP-折旧。剔除资本消耗后的的总投资称为净投资。总投中资剔除的部分,叫重置投资。P432(二)从GDP到NNPGDP+NFI=GNP; GNP折旧=NNP(一)国民收入NI的概念NI:要素所有者(国民)的要素收入。(二)从NNP中扣除非要素收入,加上政府对国 民的补贴,即得NI, BP:NDP间接税企业转移(比如企业坏账)+政府 对企业的补贴间接税是NNP的组成部分,但不是国民收入。比如某企业最终产品价值(略去折旧)100元,间接税10%,产品市场价格GDP=11

14、0元,但企业收入NI=100元。所以间接税不属于NI。三、从NI到个人收入PI假定所有国民都在公司制企业中就业和取得收入、 此时,NI首先表现为公司收入。公司:(1)缴纳企业所得税和(2)社会保险税后,(3)再留出未分配利润,其余的都将分给个人o 此外,个人还可从政府转移中获得收入。所以:NI公司所得税一社会保险税一未分配利润+政 府对个人的转移=个人收入PI四、从PI到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个人收入缴纳个人所得税后,即可自由支配,称个 人可支配收入DPI五、总结:从GDP到DPIGDP+NFIGNP折旧NNP间接税等_企业所得税,NI社会保险税,未分配利润+政府对个人转移个人收入PI 个人所得

15、税个人可支配收入DPI第五节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一、两部门(一)含义:只有居民和企业,没有政府和对外 部门(后者即假定经济是封闭经济)(二)恒等式:1、总供给=总收入=c+s2、总支出AE (或总需求AD) =C+I两部门要素市场折旧工 I.GDP=AS=C+S. 企业GDP=AS=C+IPI=DPI居民消费cd资本市场;产品市场SzH32消费c二、三部门:加入政府(一)总供给=总收入=DPI+T=C+S+T(二)总需求=C+I+G(三)恒等关系:AD=C+I+G=Y=C+S+T=ASi+g=y=s+t切丁3个税S折旧三、四部门:加入对外部门假定对外经济交往只包括进口 M和出口 X。(一)总供给

16、等于总收入二C+S+T恒等关系:(二)总需求二C+I+G+(X-M)(三)恒等关系:AD 二C+I+G+(X-M)二 Y二C+S+T国外部金融市场政府要素 市场MMPI=DPITR居民NDP=AS 企业 GDP=AEI产品市场间接税A国民收入Y淞收Ta储蓄S四、总结GDP 折旧一NFI (假定=0) 间接税一 -企业所得税+社会保险税一- 未分配利润一- 个人所得税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一储蓄二0四、恒等式与经济理论(一)收入核算恒等式 从生产结束后对产值进行核算的角度说,总 生产必等于总供给。为了能从收入与支出 两个角度来计算产值,就将总供给中没售 出的部分说成是售给生产者自己,这使总 供给必然

17、等于总需求或总支岀。这种必然 相等,即事后收入核算的恒等关系。收入决定理论但一国实际生产和供给的产品总量并不必然等于人们愿 意购买的产品总量,即国民收入生产或实际总供给,不 必然等于对国民收入(意愿的)总需求。二者不等时, 如总需求小于总供给,宏观经济就会因需求不足而衰退 并伴有失业;如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就会刺激经济过热 并引发通胀。宏观经济学研究总需求的决定,总需求与 总供给不等的原因,及对策。这即宏观经济理论。第六节名义GDP与实际GDP名头GDP = Xf: +乙严 实际 GDP = XtP +YtPGDP缩减指数二沪5:实际GDP =名义GDPGDP缩减指数第十三章简单收入决定论第一节

18、均衡产出、最简单的经济关系(一)在由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国 际市场构成的宏观经济中,只讨论商品市场的供 求和国民收入决定。(二)凯恩斯定律(P446)略掉货币供求,等于假定了利率和价格不变。这又 意味着:1、产品市场水平的供给曲线,这称为凯恩斯定律2、投资I是外生变量(自发性支出)见下图1、凯恩斯定律AD AD*此时,实际国民收入壬 由总需求决定y2、自发投资1、假定利率不变,投资I是外生变量;I】、均衡产岀(一)总需求(支出)决定总收入总需求或总支出AE是C+I+G+NX ( P448 ),产 出或总收入是Y。总需求(支出)决定收入即:Y 二 C+I+G+NX或者说:实际国民收入由

19、产品市场的总供求均衡 决定,即:S+T=I+G+NX与总需求相等的产出Y,是均衡产出。(二)图示:均衡产出1、投资等于储蓄(一)首先,假定是封闭经济,即:X=M= 0(二)没有政府,即:T=G= 0(三)此时需求决定收入简化为:Y=C+I面产品市场供求均衡简化为C+S二C+I,即:S=I消费函数图示第二节凯恩斯消费理论一、消费函数(一)消费函数 凯恩斯认为,消费c是当 期可支配收入Yd的函数。 短期消费函数公式为:c=a+y(二)消费倾向1、平均消费倾 向冋dY】、储蓄函数(一)储蓄函数:S = 0 + (1 0)Y(二)储蓄倾向:A消费与储蓄的关系A消费与储蓄的关系+ j dY四、居民消费函

20、数与社会消费函数P454 (阅读)第三节其他消费理论飞相对收入理论1、生命周期理论与持久收入理论第四节两部门的收入与变动-、使用支出函数(一)代数方法y = c + zy = a+z+/?y =Y Y(ci0,G0(二)利用均衡条件S+T=I+GS = cc + Q 0)d T) = a T 旷 Q 0)YG = G-a-T + j3T + (l-j3)Y + T = I + G1Y =(& + / + G /?T) -02、几何方法政府收支与收入决定a + I + G-j3T + 3Y S + / + 0Y第七节各种政府乘数一、政府购买支岀乘数Y =+ / + G诃)对G求导数:dY 1dG

21、 1 0】、税收乘数1Y = + I + G 阻对T求导数: 1-bk _dY_ 0三、政府转移支付乘数(一)政府转移支付TR的含义(二)有政府转移时的居民可支配收入:Yd=Y-T+TR三、收入决定:y=ae=c+i+gC = a + j3Yd a + p(Y-T + TR)a-pT + PTR + PYY = a + I + G + /3TR-PT + /3Ya + I + G + pTR-pT)对TR求导数:卩衡预算乘数(1) 平衡预算的含义:政府收(T)支(G)相等,即:AG=AT(2) 平衡预算乘数:AK = p(Aa + AZ+AG-AT)令 Ag = A/ = 0卩衡预算乘数卩衡预

22、算乘数Ay =GJATAG(10)=1四、平衡预算乘数-)平衡预算的含义:AT二AG)收入决定:Y = a + I + G-/3T + /3Y + I + G 0T)(三)平衡预算乘数(三)平衡预算乘数Ay =(Aa + A/ + AG-/?AT)令 Aa = AZ = O击(1卄丫 dY 1 (1-0) = 1kb dG dT _0第八节四部门的收入决定、四部门的总支出:AE = C + / + G + (XM)C = oc +卩由一T + TR)G = GTRTRX =XM 二 + 汀】、四部门收入决定Y = a + I + G + 0TR 3T + X M + (/7 刃丫(cr + /

23、 + G + 077? 妙 + XM。)11_0 + 丫四部门的乘数 + I + G + 0TR 0T + XM。)对各自发支出变量求导数,可得四部门的各种乘数:1、乘数变小;2、出口乘数是正的;3、进口乘数是负的。第十四章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收入决定的IS-LM模型第一节投资的决定 一、实际利率与投资(一)实际利率r是名义利率通胀率。本章假定所以二者相同。(二)实际利率与投资r是百元投资的机会成本;投资随实际利率利率反向变化。用公式表示是:1=1 (r);用图表示见下页:1、投资与利率关系的证明投资I是实际利率I的减函数/ = i(r)I = z(r) 有几种方法可以说明投资与实际利率的关系。

24、是用资本边际效率的概念来说明。也可用企业投 资函数来说明宏观投资函数。(一)资本边际效率与投资边际效率1、现值与未来值2、资本边际效率(MEC)3、投资边际效率(MEI)2、资本边际效率1、现值Ro与Rt未来值的关系RX=RO+RO X r=R0(l+r)R2=R1+R1 X r=R0( 1+r)+R0( 1+r )r=R0( 1+r) (1+r)=R0d+r)2Rt=R0(l+r)t反过来:&二nr(i+M在前一场合是收益率,在后一场合,r叫贴现率o 一项投资会在较长时间里有一系列收益R。因不同 时期的R价值步同,所以需将其换算成现值,即分 别贴现后加总。如果使用的主观贴现率使投资收 益现值

25、总和恰好等于投资的原值,这一贴现率即 资本边际效率(假定投资品残值等于零)。它其 实就是该投资的预期收益率。3、投资边际效率如考虑投资会使投资品价格上升,这将使投资收 益率下降。此时的资本边际效率叫投资边际效率P4834、资本边际效率图示(二)企业投资函数1、企业最优资本存量企业投资服从利润最大化目标。利润为:TlTR-TC = PY-rK-wL令 P=1, Y = AKalla 代入:口 二 AQL _rK_wLan门一 ak小k=aAK L r = 0 = cr dKKY11a- = rK = a-Y Ka-YKr”2、资本与投资Kt+i=It+Kt-3Kt 令 5 = 0It=Kt+iK

26、t 将 Kt1= a-Yi代入:r111厶=Q_Z+i=Q_(Z+i _乙)rrr1即:It= a- (Ay)三、影响投资的其他因素1、AY,即产出预期。总投资受总产出Y影响。 这称为加速原理。2、产品成本。其他不变时,产品成本下降使企 业盈利和产出增加。这需要企业增加投资。3、投资税抵免4、风险5、股票价格假定I = e dr第二节产品市场均衡的IS曲线-、IS曲线推导与曲线含义(一)使用支出函数(二)使用储蓄函数二、is曲线的斜率三、is曲线的移动、两部门IS线的推导与含义(一)使用支出函数1、推导(I)代数方法 r = c+zy =(6Z + 幺)一1 0=kA- kdra + e 1

27、TzXTd kd几何图形2、IS曲线的含义(1) 线上各点,表示产品市场供求均衡(2) 线左下方,是产品市场存在过度需求结右上方,是产品市场存在生产过剩(二)使用储蓄函数(1)代数方法S = Is = Q +(i)yI = e-dr一a + (1 0)Y = e-drY = - (a + e)dr1-0 1-0S = -a + (l-j3)Y(1) 线上各点表示给定消费(储蓄)和投资函数 时,使产品市场供求均衡的收入Y与利率r的所有 组合。即在给定条件下,为使产品市场供求均衡, 收入与利率的搭配。(2) 线右上方:SI,产品市场供给过剩;(3) 线左下方:IS,产品市场需求过剩。SI】、IS曲

28、线的斜率10y = _ykd由 r-a + e Py d d可知,IS曲线的斜率1、IS曲线斜率为负,其经济含义是:2、d越大,即投资对利率越敏感,IS曲线越平坦3、0越大,即简单乘数越大,IS越平坦d与IS曲线斜率45N2IS,IS0与IS曲线斜率一、IS曲线的移动1、由Y = k(a + 幺)一kdrk =1 0可知,自主性支出&与e变动,IS曲线同方向 水平移动,距离为kA e四、三部门的IS曲线)推导,使用均衡条件,(1)代数方法S + T = a + 3T + Q 0)YI + G- e-dr + G-cr + /?T + (l-/?)y = e + G-Jr(a + e + G-

29、3T)-xdr10S+T(2)几何方法S+TI+G(二)含义(三)斜率与移动1、斜率:.斜率为负,其大小为:kd投资对利率越敏感,即d越大,IS越平坦;简单乘数k越大,IS也越平坦1(四) IS曲线移动(1)G增加IS曲线右移,距离为AY =AG1_0(2)T增加IS曲线左移,距离为=P1Q第三节货币供求与利率决定一、国民收入决定与利率IS曲线表明,给定IS曲线,国民收入Y取决于实 际利率1的高低。而利率r由货币需求L和货币供 给M共同决定。:、流动性偏好与需求货币的动机(一)货币的含义,名义货币与实际货币=1a IW货币是被普遍接受的支付手段。其数量分为名义 货币M与实际货币m (本章讨论实

30、际货币)。M 是按票面计量的货币量。m是用商品表示的货币 量。二者关系是:二M/P。P是价格水平。P不变 时,二者是一致的。普遍接受性即货币的流动性。人们出于对货币流 动性的偏好而需求货币。具体说,人们需求货币 的原因分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的投机动机。(二)需求货币的动机1、交易需求LS即为了方便日常交易而需求货币。交易需求与名义收入Py成正比:L9=k9Py 假定某家月初得收APy=90元,每天花3元,月底花完。则该家庭平均持有L-(1/2)PY=45元。2、预防需求L”预防为指防止在需要时没有,而持有一部分货币 为预防需求的货币量,也与人们的名义收入正相 关:L”=kPy交易与预防需求之和

31、,用L表示:L=k,Py+k,Py=(k,+k,)Py=kPyLx/P=ky,即实际货币需求是实际收入的增函数。图示:交易与预防需求交易与预防需求rt厶=紗3、投机性需求L?(1)含义:这里投机指为赚取差价而买卖证券。因 此形成的货币需求,即投机需求L2。(2)需求函数:假定证券收益D不变并三艷埶塑 Pb之比是证券收益率R。三者关系是:耳 bR 略掉风险,R应等于市场利率r。如Ri,人们将购买证券。这使Pb上升,R下降,直到 R=ro所以,市场利率r低时,证券价格较高。此时人们卖出证券,持有货币。反之,当市场利率r高时,证 券价格低。人们将买进证券。所以投机需求L2与利率 反向变动,用公式表示

32、是:L2=h(r) o投机需求投机需求简化的投机需求三、货币需求函数:公式与图示1、公吏 L = L+L2=kY+h(r)2、图不-r 交易和预防需求kY.J 货币需求k K/水平段即“流动性陷阱心亠投机需求h(r)3、货币需求的变动 其他不变而Y增加,曲线右移。kY1 kY2简化的货币需求及其变动L ky-hry收入Y增加,L/P线右移。反之左移四、其他货币需求理论需求货币像管理存货一样。管理货币的总成本TC,是交易成本ct (c 是转换一次的成本,t是一定时间内转换的次数),与利息成本tM的 和r是利率,M是货币量。持有货币越少,转换次数越多。持有货币 越多,利息成本越多。平均货币持有量是

33、M=Y/2to这样,管理货币 的总成本:TC = ct+是t的函数。最优条件:drYtY代入M式中,最终得dt 2t22c五、货币供给与利率决定(一)货币供给的含义M价格水平P不变时,(二)实际货币m = Pm取决于M。假定M是由货币当局决定的外生变量。 rm=M/P(三)货币供求与利率决定1、利率决定LM2、利率变动M, L六、“流动性陷阱”M, L七、货币市场与资产市场第四节LM曲线一、含义与推导(一)LM线的含义:给定实际货币m量和货币需求函数L时,使货币供 求均衡的收入与利率的各种组合。(二)推导(1)代数的: 实际货币供给:m实际货币需求:L = ky hr 货币供求均衡:iyi h

34、rZUI-UI=TUI:、LM曲线斜率与截距凯恩斯区域三、LM曲线的移动(一)货币需求L不变时,实际货币供给M/P增 加、(P不变时,M增加;或M不变时P下降), LM曲线右面移,距离为m/k。(二)实际货币货币不变时,实际货币需求增加, LM左移。LM曲线右移。LM LM,m2kLM曲线的移动M增大或P变小,实际货币供给增加L2第五节ISLM模型一、均衡收入与利率的决定(一)代数方法:Y = - (a + e + G BT) dr-P-pm k *丫 =+ yh hY =1(q + + G-QT) +乙xm(1-0)+ d :(1_0)匚 + ha(二)均衡收入与利率决定的几何方法IS-LM

35、模型设:C = 50+ 0.81; Z = 100-5r G = 20 T 二 10 M = 200 P = 2 L = 0.2Y-4r 求:IS曲线;(2)LM曲线;Y;(4)ro解:IS:Y =11-0.8(50 + 100 + 20-0.8x10)-11-0.8x5rLM: = 0.2Y-4r=r = 25-0.05Y二、收入变动及原因(一)变动IS与LM移动使Y变动IS横截距a, e, G, T变动通If J过IS线导致Y变动。 实际货币量M/P变动也会导致Y变动。y = 4(a + e) + (G-T)(二)收入变动的原因1、商品市场“冲击”与“真实周期”(1)a与e (动物精神)(

36、2)G与T (政府是平抑周期还是造成周期?)2、货币市场“冲击”与货币周期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大萧条”危机前经济繁荣,股市泡沫危机始于股价暴跌财富效应 带动投资减少银行坏账,挤兑,央行紧缩政府紧缩。凯恩斯认为原因是市场经济投资I。的不稳定(“动物精 神” )O勰載聆蘇是央行与 政府行为不当,问题在政府Yo ktCoMol+Gol-CyT) Y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本章用IS-LM模型说明国家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的政策理论下一章介绍西方国家宏观调控的实际操作情况第一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概述一、宏观调控的原因或必要性IS-LM模型中的Y是均衡收入,它由总支出决定。 均衡收入不一定等于潜在国民收入Y*

37、。因为Y*由充分 就业时社会生产能力决定。当均衡收入不等于潜在收 入,特别是低于潜在收入时,意味着经济中存在失业 此时,国家可以利用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或同时得用 二者来调控需求,使实际的均衡收入等于潜在收入。实际的均衡收入低于潜在收入的情况见下图:AE45C (Y)TvY*,有失业IS(四)财政政策影响图示财政政策(四)财政政策影响图示(一)概念P517(二)手段1、税收T(1)减税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从而消费支出C。(2)调整所得税结构:对高收入者增负,对低收入者减 税,这能增加整个社会的消费C。2、政府购买G能直接增加总支出。3、对私人投资提供财政优惠以刺激私人投资I(三)作用:财政扩张使

38、IS线右移,收入增加,反之亦然。(四)财政政策影响图示(四)财政政策影响图示财政扩张LM(四)财政政策影响图示一、货币政朿(一)概念P518(二)传导机制:1、Mr4AEY(三)作用货币扩张使LM曲线右移,收入增加。反之亦然。(四)图示(四)货币政策图示Ay y(一)政策影响的复杂性财政收支和货币量变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是复杂的。 JSP518-519 表。(二)政策效果IIIIII所以,财政扩张使IS曲线右移时,或者货币扩张使 LM曲线右移时,国民收入的实际增加可能小于曲线 移动的距离。给定财政扩张力度(用AG表示)从 而IS曲线移动的距离,或给定货币扩张力度(用 M表示),从而LM曲线移动的

39、距离,国民收入增 加即AY越大,政策效果越好。(三)政策效果图示财政扩张zG Y-kXZG 货币扩张厶M AY9= AM/kY增加越接近*,财政政Y增加越接近货币政策效力越大。反之则小。丫。Y策效力越大。反之则小。Y。Y第二节财政政策的效果引言:政策效果的含义(一)含义1、财政政策效果:给定财政扩张力度(用AG表示),收入增加 仏丫)越多,政策效果越好。2、货币政策效果,给定货币扩张力度(用AM表 示),收入增加(AY)越多,政策效果越好。(二)图示、财政政策效果(一)图示财政扩张ZkG AY=kAG实际收入增加(一)图示1、含义给定AG,Ay越大,财政政策效力越大,反之则小2、财政政策效力图

40、示:(二)原因:挤出效应:1、挤出效应含义: 2、图示财政扩张收入增加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投资减少收入减少结果 最终IS平效果差;IS陡效果好(三)决定财政政策效果的主要因素:I、IS斜率与财政政策效果1IS线斜率一kdd大,IS平,效果差 d小,IS陡,效果好IS线与政策效果is平效力小;is陡效力大Y Y2、LM斜率与财政政策效果LM曲线三大区域与政策效果Y。 Y丫2 Y1、两种极端凯恩斯主义极端1、含义:财政政策效果最好(货币政策却完全无效)2、原因:无挤出效应。3、条件:(1)财政扩张使收入增加时,利率不上升(LM线水平(2)财政扩张增加收入使利率上升时,投资不减少(投资不受利率影响即

41、d=0,从而IS线垂直)4、用图表示是:凯恩斯主义极端dO,k/h=Od=09k/h0(流动性陷阱)1、含义:财政政策完全无效(货币政策效果最好)2、原因:财政扩张使私人投资等量减少(完全挤 出),总支出不变3、条件:(1)财政扩张造成的收入增加导致利率有很大上升k(/z-0,-oo LM线垂直),n(2)或投资对利率上升非常敏感(Too使IS线 水平)4、用图表示是:古典主义极端(1) d09 - 00 k/h0, ooh三、挤出效应:原因总结k如d-0财政政策乘数就小于政府购买乘数。h越大,财政政策效力越小。原因在于:(1) 财政扩张使收入增加,也增加货币需求。货币 供给不变时,这会提咼利

42、率,提咼的幅度与k/h 成正比。kh是LM线斜率,所以LM越陡,挤出越大利率提高使投资I减少,减少量与d成正比。这叫 “挤出效应”。挤出效应使财政政策效力变小。二挤出效应:因素总结P523 1 1-0幅度与k/h正相关r上升使I减少,I减少程度与d正相关I减少又使Y减少, I减少程度与投资乘数正相关所以决定新出薮血大小粧 7而财政政策效果的因素是:挤出效应图示:财政扩张使Y增加,增量 为:AY-AG1-Y增加使L增加,I上升R上升使I减少,后者 使Y有所减少:1-AY =(-/)1-0第三节货币政策效果、图示1(一)含义与图示4计D决定货币政策效力的主要因素:1、IS与货币政策效力IS平效力大

43、;IS陡效力小2、LM与货币政策效力LM陡效力大;LM平效力小1、两种极端给定AM如:(一)古典主义极端:iUAY = AY,货币政策完全有效,叫古典主义极端。(二)凯恩斯主义极端 如AY = O货币政策完全无效,叫凯恩斯主义极端。古典主义极端的条件1-AM=-AM(1-+ ka(1) 如h=O(LM曲线垂直)=(2) d TOO (IS曲线水平)h=O古典主义极端的条件LM LM,d tooLM LM,oo(2)d=0(IS曲线垂直) 投资对利率下降没反应凯恩斯主义极端的条件如LM曲线水平力(流动性陷阱)利率对M增加没反应IS四、总结经济处于中间而非极端状态时,哪条线平, 它所代表的政策效力

44、越小;哪条线陡,它所 代表的政策效力就大。二、货币政策局限性阅读第四节松财政政策搭配附录:宏观经济政策乘数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可以用政策乘数表示。(一)含义:1、含义:宏观经济政策乘数指宏观经济政策工具量变动能造成国民收入多倍变动,即:宏观经济政策乘数二Ay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变量政策乘数越大,政策效力越大。2、分类:宏观经济政策乘数分为财政政策乘数和货 币政策乘数。前者又可细分为政府购买乘数、转移支 付乘数、税收乘数等。这里仅以政府购买G为例。1、推导(二)政策乘数推导财政扩张可用AG表示,货币扩张可用AM表示(p不变时AM = Am )收入增加用Ay表示。由Y = (a + w + G-0门 +

45、鼻一xm(1-0) + /(l-j3)- + k可知:hdAY =1(Aa + A + AG-MT) +(AMAP)1-0 +吩Q_0)k令 Aa = Ae = AT = AP = 0Ay = AG +AM(10)+乙(10)+上ha0 H JV H v H Qv H 心 V p 0 44(丄) 3P+0I (dvJW) 4 +PV0 OV + PV + $V) 4 4II令旨2、财政政策乘数与效果在上式中,如AM = 0, AG 0就表示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效果是:AY =AG(1 0) + (上/力)Y 1疋(1 /?)+(/)叫财政政策乘数。财政政策乘数越大,财政政策效力越大。3、货币政策

46、乘数与效果货币政策乘数。货币政策效果是:Ay _1灾(1-0)勺+dAy =NMh(1-0)3a货币政策乘数越大,政策效力越大。(三)两种极端1、凯恩斯主义极端如一oo使k/h=O(LM线水平),即利率不变,则:Ay =NM = 0h货币政策却完全无效(10)小a如d=O(IS线垂直),即投资不受利率影响,则:,AF = (1 0) + d伙I)AG =AG财政政策却完全有效2、货币主义极端如h=0或d oo 贝lj:AK =AG = 0(1 0) +nAy =JAM = -AMh卜(1-0) + kd财政政策完全无效,货币政策完全有效第十六章经济政策实践第一节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一、充分就业就业

47、与总需求正相关。二、物价稳定三、经济增长四、际收支平衡贸易收支逆差会减少本国总需求。顺差则 可能造成与他国的经济摩擦。第一屮财政政朿一、财政构成与政府工具二、工具的使用(一)自动使用:自动稳定器总需求过度时,能自动减少总需求; 总需求不足时,能自动增加总需求。1、所得税的自动稳定作用2、转移支付的自动稳定作用3、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的自动稳定作用(二)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三、功能财政(一)公共财政与功能财政1、公共财政指政府征税并提供公共物品2、功能财政指发挥政府收支调节总需求的作用, 进而影响宏观经济。(二)年度平衡与周期平衡1、公共财政要求年度平衡2、功能财政只能作到周期平衡四、充分就业预算盈余与财政政策方向(一)问题的提出功能财政要求需求不足时扩张财政,这会导致财政赤 字;在需求过度时要紧缩财政,这会导致盈余。 但不能说赤字财政就是扩张性的,盈余财政就是紧缩 性的。很可能相反。见下图:图中:因财政是紧缩性的,所以出现赤字。财政扩张 反导致财政盈余。 Ca + f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