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树知到《心灵成长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西安欧亚学院)》章节测试含答案

上传人:住在山****ck 文档编号:64368996 上传时间:2022-03-2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6.2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智慧树知到《心灵成长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西安欧亚学院)》章节测试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智慧树知到《心灵成长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西安欧亚学院)》章节测试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智慧树知到《心灵成长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西安欧亚学院)》章节测试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资源描述:

《智慧树知到《心灵成长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西安欧亚学院)》章节测试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慧树知到《心灵成长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西安欧亚学院)》章节测试含答案(2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智慧树知到心灵成长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西安欧亚学院)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测试1、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同样重要。()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2、心理不健康的人就是神经病。()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3、一个人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经常因此和他人发生冲突,这说明他心理不正确。()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4、心理健康不仅是说一个人没有心理疾病,同时这个人处于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中。()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5、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提出了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心理健康标准。()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6、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一种在()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A、身

2、体上B、心理上C、社会上D、家庭上正确答案:ABC7、智力是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A、观察能力B、记忆能力C、注意能力D、想象能力E、思维能力正确答案:ABCDE8、积极的情绪是好的,消极的情绪是坏的。()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9、日常生活中当我们需要决策、计划、实施一些事情时,都需要不同程度的意志参与。()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0、如果你要进行自我评价,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A、身心状况B、个人能力C、人际关系D、性格特点正确答案:ABCD第二章测试1、自我意识按照内容划分,包含()、()和()。A、生理自我B、社会自我C、心理自我D、自我评价正确答案:ABC2

3、、()指对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在人际关系中的角色、义务和权力等的认识和体验。A、生理自我B、社会自我C、心理自我D、自我评价正确答案:B3、()是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A、自我认知B、自我评价C、自我体验D、自我控制正确答案:A4、自我意识由笼统的,完整的“我”被打破,出现了两个“我”:主观的我和客观的我,理想的我和现实的我。这是自我意识发展中的()。A、分化B、成熟C、矛盾D、统一正确答案:A5、发展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青年初期人们主要是获得亲密感而克服孤独感。()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6、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可能会出现难以统一的情况,具体包括()。A、自我矛盾型B、自我扩张型C、自我萎

4、缩型D、自我贬损型正确答案:ABC7、大学生是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时期,此时矛盾运动最为强烈,但也是可塑性最大的时期。()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8、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中常见的偏差有()。A、自我否定B、自大C、自我中心D、苛求完美正确答案:ACD9、对自己无根据地评价过高,很少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短处,认识问题也往往比较固执,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和批评,这是自我中心的表现。()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0、自我中心的人常常表现出自我克制能力差。()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第三章测试1、下面那句话出自教育改革家蔡元培先生?A、“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B、“如果我们

5、将学过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时,最后剩下来的东西就是教育的本质”C、“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D、“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正确答案:C2、联结主义学习论的提出者桑代克认为,学习是?A、一个盲目的尝试与错误的渐进过程B、一个被外界环境不断强化和惩罚的过程C、一个个体不断追求自我实现的过程D、一个获得更强的信息加工能力的过程正确答案:A3、科学家研制出运行速度更快的高铁技术,小说家创造出一部新的小说,歌手推出新的单曲等等。以上案例属于哪一类型的创造力。A、mini-CB、little-CC、pro-CD、Big-C正确答案:C4、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与印刷术,极大推动了人类文

6、明的传播和时代的进步。四大发明属于那一类型的创造力。A、mini-CB、little-CC、pro-CD、Big-C正确答案:D5、衣新发和蔡曙山(2011)提出了创新人才六种心智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创新人才需要具备六种必要且重要的心智,不包括?A、专业领域知识心智B、外在动机心智C、问题发现心智D、多元文化经验心智正确答案:B6、以下几个案例中,那哪些案例体现的是学习?A、哺乳动物一出生就会寻找母亲温暖的怀抱B、小学一年级学生在课堂上跟着老师一起学习诗歌C、小明通过老师的讲解,掌握了通过列方程组解答数学问题的方法策略D、在某次语文考试中,小红忘记了之前背过的课文正确答案:BC7、学习的内涵包

7、括?A、学习的主体是人B、学习的内容可以是知识,技能,道德品质或行为习惯C、学习的结果也可能是多方面的D、学习是在后天教育环境中发生的正确答案:BCD8、个体对日常问题进行解决和适应变化的能力,社会意义较小或仅具有个人意义。比如,探索如何炒出一盘好吃的土豆丝。以上案例属于哪一类型的创造力?A、mini-CB、little-CC、pro-CD、Big-C正确答案:B9、面对问题的时候,想到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法,然后一个一个去尝试,直至找到最有效的方法。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是?A、逆向搜索B、算法策略C、手段-目的分析D、爬山法正确答案:B10、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某种新颖、独特、有

8、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是?A、能力B、内驱力C、意志力D、创造力正确答案:D11、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石黑一雄是一名日裔英国小说家。现在生活在英国的石黑一雄在创作时依然会想起6岁以前在日本生活的日子。同时,他十分热爱音乐,并亲自作词作曲,他的作品里存在大量的音乐元素。创新与创造发生在专业的领域,但这个创意经常诞生于别处,该案例说明以下哪种心智对创造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A、专业领域知识心智B、外在动机心智C、问题发现心智D、多元文化经验心智正确答案:D第四章测试1、婴儿在1岁左右建立的依恋类型会对他/她之后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尤其是在人际适应方面。()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

9、:A2、和同伴平等的交往,有助于儿童改进其基本的()。A、交往方式B、人际关系C、行为模式D、社交能力正确答案:A3、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新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交往范围B、交往方式C、交往动机D、交往内容正确答案:ABCD4、青少年时期,男生和女生在与朋友的关系上的性别差异并不显著。()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5、熟人在行为上表现出某种新异性,这会影响或改变我们对他原有的看法,这是首因效应的体现。()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6、()有助于我们快速形成对某些人、事、物的整体印象。A、刻板印象B、第一印象C、晕轮效应D、鸡尾酒会效应正确答案:A7、害羞是一种心理缺陷,只有极少数

10、的人才会受此问题的困扰。()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8、当我们“以别人想要的方式对待他们”,这时所使用的冲突管理策略是()。A、竞争B、回避C、迁就D、合作正确答案:C9、爱情是恋爱双方相互爱慕的关系,必须是专一的、排他的。()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0、爱情的()体现在双方对感情的付出相对平衡,恋爱双方在感情上享受的权利与履行的义务是对等的。A、专一性B、平等性C、持久性D、互爱性正确答案:B第五章测试1、人们往往通过()对个体的情绪进行辨别。A、生理唤醒B、认知评估C、情感体验D、外显行为正确答案:D2、能满足主体需要的事物会引起肯定性质的情绪。()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3

11、、詹姆斯-兰格情绪理论认为()。A、先产生身体的生理反应,而后产生情绪B、先产生情绪再出现身体反应C、生理反应和情绪同时产生D、情绪的产生要经过刺激-评估-情绪的过程正确答案:A4、情绪ABC理论中的B是()。A、信念、看法、解释B、情绪及行为反应C、环境D、诱发性事件正确答案:A5、情绪三因素理论中的三因素是()。A、生理唤醒B、认知过程C、个性特点D、环境因素正确答案:ABD6、心理学不再只是关注心理问题、心理疾病,心理学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心理健康、心理正常的范畴。()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7、情绪会影响行为,行为不能影响情绪。()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8、宣泄并不能消除愤怒

12、,反而会引发更多的愤怒,这就像是用汽油灭火。()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9、有益的疏导愤怒的方式有()。A、运动B、吵一架C、击打沙袋D、做家务正确答案:AD10、遗忘可以有效地帮助人们应对各种各样的心理痛苦体验。()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第六章测试1、引起我们压力的事件有消极事件,积极事件(如升学、结婚)不会带来压力。()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2、拉扎勒斯认为压力更多来自压力事件,而非我们对压力的评价。()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3、有时压力也会带给我们益处。()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4、适当运动可以帮助我们应对压力。()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5、心理弹性可以

13、帮助我们应对压力。()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6、引发压力的刺激我们一般称为()。A、消极事件B、积极事件C、压力源D、压力反应正确答案:C7、以下哪项是坎农提出的压力系统?A、战斗或逃跑反应系统B、一般适应综合症C、衰竭反应D、压力系统正确答案:A8、()可以帮助应对压力。A、心理特质B、放松训练C、人格类型D、压力反应正确答案:B9、以下哪项压力源属于日常冲突?A、亲人的离开B、战争C、自然灾害D、工作环境拥挤正确答案:D10、根据本章的文献研究结果可知,当前大学生的主要来源是()。A、学业压力B、人际交往C、就业压力D、经济压力正确答案:ABC第七章测试1、生涯都包含哪些方面?A、个

14、人生活中和工作相关的方面B、生活中关于个人的方面C、生活中关于集体的方面D、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正确答案:ABCD2、舒伯认为最具创造力的时期是哪个阶段?A、成长阶段B、探索阶段C、建立阶段D、维持阶段正确答案:C3、舒伯所界定的生涯规划,重点不在职业,而是强调个人全方面的发展。()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4、以下哪个方面最能体现个体的差异性。A、职业兴趣B、性格C、价值观D、能力倾向正确答案:B5、工作应该带来成长空间、归属感和自我概念的发展。()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6、对于人生规划,可以从人生的终极目标来逆推出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7、心理

15、学上认为拖延是一种怎样的行为?A、品德上的劣等性B、心理求助的信号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正确答案:B8、学会自我减压对应对拖延症非常重要。()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9、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将我们有限的人生进行合理的分配和管理的过程。()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0、高效能人士在时间管理方面具备哪些特征?A、决不拖欠B、分清主次C、掌握“一心二用”D、科学地时间管理方法正确答案:ABCD第八章测试1、关于死亡的观念会带来什么()。A、更加关注当下。B、会让人们重新安排生命中的优先次序。C、让人更加恐惧,无法迈开脚步。D、更加懂得欣赏生命中的美好,赋予生命意义。正确答案:ABD2、奥托兰

16、克(OttoRank)提出人们应对死亡焦虑的方式是()。A、一级是回避,另一级是超越B、生物学模式、神学模式和创造性模式C、一级是恐惧生命,另一极是恐惧死亡D、生物学模式、神学模式、创造性模式和经验性超越模式正确答案:C3、判断一个人是不是遇到心理危机,需要符合三个条件()。A、个人的精神状态完全奔溃。B、带来人的情绪、认知和行为上的急性变化。C、遭遇了突发或重大的事件。D、人们以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资源都无法应对眼下的困境。正确答案:BCD4、创生后应激障碍的三个核心症状是()。A、创伤性再体验症状B、人际关系受到严重影响C、回避和麻木类症状D、警觉性增高症状正确答案:ACD5、下面关于不同理

17、论流派对于自杀原因的解读,错误的是()。A、精神分析理论认为,自杀是人们把对别人的愤怒转向自我,攻击自我。B、荣格的理论认为,人的自性化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地杀死自我,不断地与自性靠近的过程。到了青春期,人们在生理、心理、社会、精神上都会经历巨大的变化,必然要求在心理上象征性地杀死从前的自我,才能成长成熟。C、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一些自杀者通过家庭或者社会渠道获得有关自杀的经验,这些经验间接地强化了自杀行为。D、自杀者身上有某种自杀的易感性或是特质会导致自杀,因此自杀是“宿命”的。正确答案:D6、我们相信存在一个全能的解救者,永远关注着、热爱着、保护着我们的力量或物质。这属于欧文亚隆所

18、提到哪种对于死亡焦虑的防御()。A、独特性B、英雄主义C、理想化D、终极拯救者正确答案:D7、死亡的观念对于人有着重要的意义()。A、死亡的观念时刻提醒人们人终将走向生命的终点。B、人们想要学会如何生活,就要深思死亡。C、死亡提供的黑暗背景使得细致的生命之色更为纯粹。D、形体的死亡会使人毁坏,但对死亡的观念却能拯救人。正确答案:BCD8、儿童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表现不包括:()。A、滥用成瘾物质。B、反复再扮演创伤性事件,玩与创伤有关的主题游戏。C、高度的警惕、注意障碍、易激惹或暴怒。D、分离性焦虑、黏人、不愿意离开父母。正确答案:A9、在与企图自杀的个体沟通时,我们还有一些特别需要注意的:()

19、。A、排除自己主观的价值判断及道德感。B、不要企图说服当事人自杀是错误的。C、不要提供建议。D、不要争辩自杀的对错。E、不要发誓保守秘密。正确答案:ABCDE10、企图自杀的个体,其内心需要()。A、有人愿意耐心倾听,有人陪伴。B、不会被别人妄下判断。C、被人重视。D、别人都不要关注我。正确答案:ABC11、下面关于自杀的描述不恰当的是()A、一些自杀者通过家庭或者社会渠道获得有关自杀的经验,这些经验间接地强化了自杀行为。B、在全球,自杀是导致15至19岁青少年死亡的五大原因之一。C、自杀是应激因素、保护性因素(包括家庭、社会、文化等因素)与个体素质(包括易感性、人格、认知等因素)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的过程。D、自杀者都是易感型人格特点的人,情感敏感,容易受到外界或他人影响。正确答案:D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