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料】【粤教版】语文必修四教案全集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64308004 上传时间:2022-03-21 格式:DOC 页数:71 大小:21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最新资料】【粤教版】语文必修四教案全集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最新资料】【粤教版】语文必修四教案全集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最新资料】【粤教版】语文必修四教案全集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资源描述:

《【最新资料】【粤教版】语文必修四教案全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资料】【粤教版】语文必修四教案全集(7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最新教学资料粤教版语文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案全集14、孔孟二章季氏将伐颛臾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语录体的论述方式。2.初步了解孔子“修文德以来远人”的政治主张及孔子思想在当时的地位、影响。3.了解本文语言高度精炼的特点。4.能够归纳出“是、疾、止、见、过”五个词语的义项;了解两个句式:“无乃与”; “何以为”。教学重点:文言词语的理解归纳及文言句式特点的掌握。教学难点:孔子鼓吹礼治,主张以德服人的基本政治主张的理解。第一课时教学要点:简析孔子生平及其政治主张,熟读课文。教学步骤:一、导语:同历史散文不同,先秦诸子散文是议论说理的文章。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历史上思想空前活跃的时期,诞生了大批的思

2、想家,形成了多种流派,这些派别及其代表人物纷纷著书立说,各抒己见,争辩不休,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因此,先秦诸子包括了各种不同的学术流派和政治观点。其中最重要的有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今天,我们学习有关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经典著作论语中的一篇季氏将伐颛臾。二、孔子生平及论语简介: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他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孔子的先祖原是宋国的贵族,在一场政治斗争中失败后逃到鲁国,但到孔子出生的时候,已下降为平民。孔子年轻时

3、因家境贫寒给季氏做过委吏(管理粮仓)和司职吏(管理性畜),工作得很出色。孔子很注重学习,相传他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50岁以前,他的大部分时间用于聚徒讲学,也从事政治活动,去过齐国。50岁那年,鲁定公任命他为中都宰。56岁那年由大司寇(主管司法)行摄相事,但为时不长,被迫辞职。后又周游宋、卫、陈、蔡、齐、楚等国,为时14年,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终不见用。回到鲁国后致力于教育和整理古代文献,又将鲁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孔子学说成为二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被尊为圣人。并在晚年整理“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他的弟子相传先后有三千人,最著名的有颜回

4、、子贡、季路(子路)、冉有、曾参等。他又是私人讲学风气的开创者,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论语中的“论”,念ln,编辑、摘要的意思;语,是指言谈的意思。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班固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论语的内容很广泛,涉及哲学、政治、教育、时事等方面。全书共20篇,后人用每篇首句中的两个字做篇名;每一篇又分若干章,章的长短不一(短的只有一句话,长的达数百字,如季氏将伐颛臾),前后章之间不一定有什么联系,有些章

5、还有重出现象,可见它是一个片断的集合体,并非出自一人之手。论语记录孔子的言论大致上有四种体式:(1)用“子曰”开头直录其言论,可称格言体,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君子乎?”(2)先指出问者和问题,再录孔子的回答,可称答问体,如“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3)跟特定的对象展开谈话,超出一问一答的模式,可称对话体,如孔见师冕。(4)就一件事比较详细地阐述自己的意见,可称议事体,如季氏将伐颛臾这一章。三、简介背景:季氏将伐颛臾记载了孔子和弟子冉有、季路的一场对话,这场对话究竟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进行的?孔子时代的鲁国,政治上处于动荡变革之中,当时,鲁

6、桓公的后代季孙、孟孙、叔孙三大家族逐渐强大,鲁国公室日趋衰败。三大家族共同把持着鲁国的朝政,其中,季孙氏势力最大,他要讨伐颛臾的原因有二:其一氏贪其土地,其二是担心颛臾对己不利。当时冉有、季路都在季氏门下,且都参与了出征前的筹划。也就是在这时候,二人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孔子,由此引出了孔子和两位弟子的对话。季氏伐颛臾一事,是在“陪臣执国政”的鲁国的特殊背景下发生的。“陪臣”指的是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他们的先祖即庆父、叔牙和季友都是鲁桓公(前771-前694在位)的儿子、鲁庄公(前693前662在位)的弟弟,号称“三桓”。到孔子这时,“三桓”执鲁国国政已达一百六七十年之久。在这一百多年间,公

7、室(鲁君)和私室(三桓)之间的主要斗争有:鲁宣公十五年(前594)针对三家分地扩展颁布了“税亩”制度;鲁襄公十一年(前562)三家“作三军,三分公室,各有其一”;鲁昭公二十五年(前517)欲诛季,三桓联合进攻,昭公被迫逃亡。这斗争一直继续到战国初年,史记鲁周公世家说:“悼公之时,三桓胜,鲁如小侯,卑于三桓之家。”季氏将伐颛臾一事,不见经传。后世注家以为是子路、冉有向季氏转达了孔子的意见,季氏懼祸而止。史记孔子世家载:“仲由为季氏宰”在定公十三年(前497);季康子召冉有在鲁哀公三年(前492),其时子路随孔子在陈。至于二人何时同为季氏家臣,则不得而知。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有季康子向孔子询问季路、

8、冉有才能的事,也不著年代。据推测当在鲁哀公初年。孔子一贯反对“陪臣执国政”,对三桓的指责在论语中就有许多记载。四、熟读课文1.放课文朗读录音或朗读条件好的教师范读。(一遍)要求学生注意字的读音,没听清读音的字画出来。进一步明确读音。2.教师出示投影,以此检查读音掌握情况。投影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颛臾(zhuny)虎兕(s)出于柙(xi)社稷(j)之臣则将焉用彼相(xing)矣3.叫23名学生分别朗读,师生如发现读音错误问题及时纠正。4.分组朗读5.全班齐读。6.要求学生各自结合课文注释朗读,大致疏通文意。(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将自己结合注释读课文时遇到的问题向本组同学提问,学生自行解决)7.

9、学生再次齐读课文。五、布置作业进一步熟读课文,并理解课文。第二课时教学要点:指导学生理清思路,理解课文,背诵课文;并进行朗读提示教学步骤:一、教师检查熟读课文情况1.全班同学齐读课文。2.采用分段进行法,检查学生结合注释能大致疏通文意的情况,一学生读一遍,另一学生翻译一遍,其他同学补充纠正。二、指导学生理清思路,理解课文,背诵课文(分段进行,教师可稍作朗读提示)1.课文第一段注疏:“季氏将伐颛臾”:本章属议事体,开篇便说事。一句带过。“伐”,有旗鼓之谓。旗鼓声罪,而颛臾无罪,由此引出孔子的评论。“见”():引见。“季氏将有事于颛臾”:“有事”,暗寓“伐”字。季氏贪其土地,欲灭而取之。“求,无乃

10、尔是过与”:冉求为季氏聚敛,尤用事。论语先进:“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尔是过”,即“过尔”。全句应译为“这恐怕要责怪你吧”。“以为东蒙主”:言颛臾乃先王封国,故不可伐。“以为”,“以之为”的省文。主,死人或神的牌位,引申为主祭人。蒙山在鲁之东,故曰东蒙。“在邦域之中”:言不必伐。鲁封地七百里,颛臾在其中。“社稷之臣”:言非季氏所当伐。“社稷”,指公室即鲁君。当时四分鲁国,季氏取其二,孟孙、叔孙各有其一,只有颛臾这个附庸之国尚为公臣。“何以伐为”:照应本段起句。“为”,语末助词,无义。“何以”,就是“以何”,凭什么(理由)。分析:“季氏

11、将伐颛臾”,孔子和两位学生的对话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了。提问:当孔子从两位学生那儿听到这个消息时,他的态度是什么?他列举了哪几条理由来表明自己的态度?学生思考,并要求学生用序号把理由标出来。明确:当听到这个消息时,孔子勃然大怒,由此,也引出孔子和两位学生的第一次对话。他责怪冉有:“求!无乃尔是过与?”理由是:“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也就是说,孔子反对讨伐,理由有三:反对颛臾是先王所封之国不可伐义正词严讨伐颛臾在鲁国境内不必伐不容置辩理由颛臾与季氏同为社稷之臣无劝伐本段述冉有、季路向孔子报告季氏将伐颛臾一事,孔子责备了冉有,并举出不当伐的三条理由。

12、这是就事情本身说的,为下文进一步阐述政治主张作铺垫。2.课文第二段注疏:“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冉有因孔子责备他,所以归咎于季氏,显系遁辞。“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因冉有逃避责任,所以孔子引周任的话来教导他。意思是能制止季氏的僭越行为就要制止,不能制止就应当离开他。这说的是一般原则。“危而不持”三句:再结合冉有的失职谈辅助者的责任。这是以瞽者之相为喻。当时季孙氏没有看到内部的严重危机而想伐颛臾,也正处在“危”和“颠”的边缘上,跟瞽者差不多。这是对冉有的严厉批评。“虎兕”三句:虎兕在槛,何以能出?龟玉在匮,何以能毁?岂非典守者之过?虎兕出槛必伤人,龟玉皆宝物,毁之可惜,以此喻季氏之将伐颛

13、臾,颇有深意。分析:孔子不仅反对讨伐颛臾,而且认为冉有和季路对此事有责任。当即对冉有的辩解予以反驳,这是孔子和两位学生的第二次对话。提问:孔子在反驳时,引用了哪些话,又用了哪些比喻?要求学生画出来。明确:引用:“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比喻:“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提问:引用和比喻要说明什么问题?学生讨论。(以前后桌为一组,选一代表发言)明确:引用说明冉有、季路在季氏门下,却不能对季氏伐颛臾进行有效的阻止,如果一个臣子不能尽自己的职责,宁可辞去职务。“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的比喻中“危”“颠”意指季氏,冉有、季

14、路意指“不持”“不扶”之相,既然“危”“颠”而“不持”“不扶”,要“相”有什么用呢?“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的比喻中,“虎兕”喻季氏对颛臾动武,“龟玉”喻颛臾将要被毁灭,这样的话,看“虎兕”的人冉有、季路不是有责任了吗?因此,引用和形象的比喻,是要指出冉有和季路应认识到自己没有尽职劲责。教师对本段作朗读提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这是冉有的推托辞,语速不能过快;孔子的话中“求”“是谁之过与?”应加重语气,口气坚决而又委婉。放本段录音。学生若干名朗读、背诵。全班同学齐背第二段。3.课文第三段:注疏“冉有曰”:冉有说,伐颛臾的目的不过是为季氏子孙着想。这是托辞,

15、是站在季氏的立场,借此来掩盖季氏夺取颛臾土地的野心。“固”,有的注本注为“城郭完坚兵甲利”。即此一句可以看出冉有已经参与策划伐颛臾一事。孔子独责冉有,不是没有道理的。“君子疾夫”一句:这句话如果改写成“舍其贪利之说,而更作他辞,是所疾也”,就比较好懂了。“舍曰欲之”,就是“不说(自己)想要得到什么”(指季氏夺取土地的野心);“而必为之辞”,就是“却一定要找一个借口”(指为了孙排忧),这种行为是君子所憎恨的。这是孔子对冉有这种不诚实行为所作的严厉批评。“丘也闻”:因为要说正理,故用此语开头,以示亲切而庄重之意。“有国有家者”:指统治阶层。有国者指诸侯(即国君),有家者指卿大夫。“不患寡(贫)而患

16、不均,不患贫(寡)而患不安。”:“寡”,指人民少。“贫”,指经济状况不好。“均”,各得其分。“安”,上下相安。参照下句“均无贫,和无寡”,这句中“寡”“贫”二字应颠倒位置才讲得通。这两句是孔子所“闻”。下面再作解释。“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各得其分则不患贫,和平团结则不患民少,上下相安则社稷不倾危。这说的是治国的一般原则,又是针对鲁国当时的特定背景说的,因为季氏四分公室有其二,已是不均,君弱而臣强,互生嫌隙,已是不安。说这些话的目的,是为下文“季孙之忧”张本。“夫如是”:承上作进一步推论。“夫”,发议论的口气。“如是”,承上,亦即由治国的一般原则进而说到对“远人”的政策。“故远人”二句:

17、“远人”,远方之人,边鄙之人,古时常用来指边境上的少数民族或附庸国的人,颛臾为鲁之附庸,也包括在“远人”范围内,尽管地理位置还不算远。“文德”,指仁义礼乐的教化。全句的意思是,要使远人慕大国的“德化”而来,既来则应结之以恩惠,使其安存而不生异心。附附庸,是周初定名的。礼记王制:“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能五十里,不合于天子(不朝会),附于诸侯,曰附庸。”附庸要以国事附于大国,但不是大国之臣。颛臾是鲁的附庸,但季孙氏当权时已为鲁臣,所以孔子说它是“社稷之臣”。正因为颛臾已为鲁臣,听命于鲁侯,所以季孙想消灭它,据为己有。“今由与求也”:以上论述的都是一般性原则。由这句

18、开始,再回到原来的议题上来。“也”作一顿,表示将有所责备。“远人不服而能来也”:指不能“修文德”而言。“邦分崩离析”:指鲁国统治阶层内部的斗争,包括国君与三桓之间的斗争、三桓与其他大夫之间的斗争,还有三桓及其家臣之间的斗争等。“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这是孔子的预见。有人说孔子见季氏家臣擅命,知其将为季氏之祸,且证之以阳虎囚季桓子一事按:季氏家巨阳虎囚季桓子一事发生在定公五年(前505年)。据此,则季氏将伐颛臾一事必在此之前,但此前并无仲由、冉有为季氏家臣的记载。其实,从“邦分崩离”一句即可看出孔子作出的这个判断是完全正确的。这是孔子对季孙氏的警告。分析:当冉有再一次危自己找

19、借口开脱责任时,又遭到孔子的驳斥,这是孔子和两位学生的第三次对话,并正面提出了自己的主张。提问:孔子的主张是什么呢?学生思考并回答。明确:孔子的正面主张也就是他治国安邦的原则:“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提问:这几句话表明孔子的基本政治主张的内容是什么?具体解释一下。学生讨论。(前后桌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明确:表明了对内创造平等、安定的政治局面,使人民安居乐业;对外加强文教德化,使外邦异族归附。但冉有和季路却违背了这些原则。提问:哪些话说明二人违背了这些原则。明确:“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

20、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某动干戈于邦内。”提问:通过分析,孔子认为季氏当前之“忧”是什么?明确:“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孔子在此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季氏伐颛臾地实质,最终目的是要篡夺鲁国的政权。此句后来衍变为成语“祸起萧墙”,喻内部发生争斗并产生严重后果,沿用至今。教师对本段作朗读提示: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中“求”第三次被孔子直呼,同样应加重语气,且要把孔子这句话的紧张严肃语气读出来。孔子在表明自己主张时的几句,应读得情绪激昂。放本段录音。学生若干名朗读、背诵。全班同学齐背第三段。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板书总结回顾本节课所讲的内容,归纳出孔子是一个爱

21、国爱民、目光深远的政治家,并加强背诵。通过朗读提示明确本文的语言特点:在言行的记录中能绘声绘色,刻画人物的神态和气质。全班同学背诵全文。三、布置作业熟背课文,做练习三。第三课时教学要点:做阅读训练,总结文言知识,对全文进行小结。教学步骤:一、检查复习背诵。抽查23名同学背诵。二、阅读训练提供下列材料给学生,教师适当解释其中难懂的词句,让学生拿课文和材料比较阅读,从而进一步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以突破本文的难点。投影:材料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材料2: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同上)材料1:注释北辰:北极星。共

22、:同“拱”,环抱,环绕。译文用道德来治理国政,自己便会像北极星一般,在一定的位置上,别的星辰都环绕着它。材料2:注释道:引导。格:亲近归附之义。译文用政法来导引他们,使用刑罚来整顿他们,人民只是暂时地免于罪过,却没有廉耻之心;如果用道德引导他们,用礼教来整顿他们,人民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人心归服。要求结合课文比较,进一步明确孔子的主要政治思想。学生讨论、发言。明确:课文和两则材料结合起来分析,可归纳出孔的主要政治思想是:修文德,以德报人,反对法治,主张礼治,反对武力征伐。三、分类归纳总结文言知识1词类活用找出下列句子中活用的词语,并说明活用的情况。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答

23、案:来、安,使动用法2特殊句式翻译下列句子,并注意加点词的用法。无乃尔是过与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答案:恐怕该责备你吧!这是国家的臣属,为什么要攻打它呢?3一词多义,结合完成练习三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1.是例句 出处 释义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正确,与“非”相对是社稷之臣,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判断词,是2.疾例句 出处 释义君有疾在腠理,不治恐将深扁鹊见蔡桓公病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厌恶、痛恨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触龙说赵太后快、急速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西门豹治邺疾苦、痛苦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强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史记孙膑传妒忌3.

24、止例句出处释义陈力就列,不能止者季氏将伐颛臾停止河曲智叟笑止之曰愚公移山禁止、阻止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只是、仅仅4.见例句出处释义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木兰诗看见曹刿请见曹刿论战召见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伐颛臾拜见、偈见秦诚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表被动,相当于“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xin,出现谡大笑曰:“汝真女子之见!”失街亭见解、见识5.过例句出处释义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走过、经过过犹不及论语先进超过以其境为清,不可久居小石潭记过分、过于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错误、过失(名)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责备且尔言过矣季氏将伐颛臾错(形)故尝与过宋将军大铁椎传拜访、

25、访问三、小结同学们,我们学习论语,不仅学习了其中的一些文言知识,还了解了孔子的政治思想。修文德,以德服人,反对谋动干戈进行武力征伐,在内部创造一个平等、安定的政治局面,使人民安居乐业。这种思想不照样适用于我们今天吗?我们现在正处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同样需要一个安定、和平的政治局面。因此,我们应刻苦学习,掌握知识,为创造一个长期安定、和平的政治局而努力。寡人之于国也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学习本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的特点。2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的语言现象,及一词多义的准确运用。二、能力训练目标1学习巧用比喻释疑的方法,提高论辩能力。2提高掌握古汉语常识的能力。三、德育渗透目

26、标1理解孟子主张行仁政,重视民心的向背,利民保民的积极思想。2对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进行探讨。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重点: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难点: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解决办法:1对课文第三部分阐述实行“王道”的七种措施的正确理解。这部分实际上是孟子“仁政”内容的具体化。2对孟子及孟子一书的了解。课时安排课时学生活动设计1课前预习(1)熟读课文。(2)借助字典,正确译文。(3)归纳文意,记下学习的难点。2课内采用专题讨论的方法。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明确目标1疏通课文,把握文章的主旨及结构。2了解作者,作品及相关知识。二、整体感知1解题本文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题

27、目是编者加的。孟子是先秦儒家学派的著作,记录了孟子的言行,是孟子的弟子编辑的,共七篇。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在山东省邹县)人,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的中心思想是“仁义”。主张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的向背。主张“制民之产”(使农民有规定数目的田可耕),但同时却主张恢复西周井田制度。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曾游说齐宣王、梁惠王,宣传他的政治主张,但始终未被采纳。孟子的文章很雄辩,感情强烈,辞锋犀利。在宣传主张、论辩事理时,常能分析对方的心理,因势利导,步步深人,层层进逼,以使自己的论辩最后获胜。孟子还善于运用譬喻来说明道理,常于从容谈论之间

28、引喻对比。2文章的主旨及特色本文是记孟子答梁惠王问所讲的几段话,主要内容是阐明王道政治的。先针对梁惠王的疑问,用比喻说明凶年移民移粟是小恩小惠,然后正面论证只有“行王道、施仁政”才能使天下之民归顺。孟子托言古制,提出“五亩之宅”、“百亩之田”的措施和要求,实际上是无法实现的,但主张减轻劳役、发展生产、兴办教育、利民保民,还是反映了孟子“保民而王”的积极思想。全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论证严密,说服力强,全文围绕“保民而王”的观点,首段先写梁惠王质疑,为答问作准备。第二段针对疑问,巧用比喻释疑,使惠王明白小恩小惠“无望民之多于邻国”。第三、四段正面论述行“仁政”的措施和好处。末段巧用类比推理的方法

29、,批驳人死罪岁,自然得出“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的结论。显示了孟子的辩才。全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更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节奏感。本文学习的知识点掌握本文的通假字:“直”“只”;“无”“毋”,“颁”“斑”;“涂”“途”正确分辨古今异义词,如“寡人”“河”“请”“走”“或”“嘶”。准确使用一词多义的词。如:“于”、“王”,“以”“食”“之”。注意词类活用的词。“鼓”、“树”、“衣”、“谨”、“王”。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1预习课文(1)借助字典,通读,通译课文。(2)标出课文结构层次,归纳文意。2导入新课(1)学生复述课文。(2)用课文原话回答以下问题,目的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孟

30、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收”并无本质区别的?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认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他的“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人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也。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31、,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梯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3介绍作者、作品。4文章梳理问答。(1)本文中心内容是什么?本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新会的不平等。(2)试概括本文的结构:全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梁惠王“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但“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据此

32、提出疑问。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用设喻的方法,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第三部分(第3段5段)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四、总结、扩展综至全篇,段落分明,层次井然,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做为每一部分的画龙点睛之笔,既标明三个部分的联系,又将每段议论的要点点明,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第二课时一、明确目标1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2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3分类整理古汉语常识。二、整体感知孟子善于雄辩,并气势充沛,使其自己“仁政”的观点鲜明,明确,学习时要研究其具体的

33、方法。对于古汉语常识,要注意准确把握,探寻规律。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1出题讨论式讨论题:(1)为什么说孟子善用比喻说理,他如何做到论辨的气势磅礴?孟子善用比喻说理的“善用”重要表现在用对方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梁惠王喜欢打仗,就用战争做比喻,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用“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的荒唐,说明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作品读起来气势磅礴的原因,是多用了排偶句式,在第3段中阐述了“王道之始”的道理。孟子以“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三组排偶句,提出了

34、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连用“不可胜也”的句式,给人以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2)对孟子“仁政内容应如何理解?集中在文章的第3部分,即第35自然段。这里阐述了孟子实行“王道”的七种措施,是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库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总之,孟子以为解决“民不加多”的状况,就要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

35、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2分类归纳古汉语现象。(1)通假字直不百步耳(直,通“只”,“不过”。句意是:只是没有跑百步罢了。)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句意是:不要期望百姓比邻国的多。)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句意是: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东西顶着东西了。)涂有饿殍(涂,同“途”,道路。句意是:路上有饿死的人。)(2)古今异义词寡人之于国也(寡人,古代国君称自己的谦词。今用于形影孤单的人。句意是:我对国家。)河内凶(河,黄河。今泛指河流。句意是:河内遇到饥荒。)请以战喻(请,请允许我。今常用于对方“请坐”,让对方坐下;“请指导”让对方

36、做指导。句意是,让我用打仗来作比喻。)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可以,“可”是“可以”,“以”是凭借。今常连用,表示同意,认可。句意是:七十的人可以凭借它吃到肉。)弃甲曳兵而走(走,跑,这里指逃跑。今常指一般的行走。句意是,抛弃铠甲,拖着兵器逃跑。)或百步而后上(或,有的人,不定代词。今常用于选择复句中的选择词。句意是,有的人逃跑百步后停止下来。)斯天下之民至焉(斯,则,那么。今常用于代词,当“这”“此讲,如“斯文”等。)(3)一词多义于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比,介词)寡人之于国(对,介词)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在,介词)王然而不王者(为王,动词,读wng)梁惠王曰(君王,名词,读wng)以请以战喻(让

37、,介词)可以无饥矣(凭借,介词)以时入山林(按,介词)申之以孝悌之义(把,介词)食狗彘食人(吃,动词)食而不知检(食物,名词)之填然鼓之(没有意义的衬字)王道之始也(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五亩之宅(“的”,助词。)中之以孝悌之义(代词,代百姓。)(4)词类活用填然鼓之(鼓,名词带宾语“之”作动词。敲起鼓。句意是:咚咚地敲着战鼓。)树之以桑(树,名词带宾语“之”,作动词。种植。句意是:在住宅场地上种上桑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名词带宾语“帛”作动词,穿上。句意是五十的人可以凭借它穿上丝织品的衣服。)谨庠序之教(谨,形容词作动词,认真从事。句意是: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然而不王者(王,名词受副

38、词“不”的修饰作动词,为王,使天下百姓归顺。)(5)古汉语句式判断句:非我也,岁也。(也,表判断。句意是,不是我,是年成啊。)倒装句:未之有也(否定句,宾语前置,应“未有之也”。句意是,没有听说过这种情况。)省略句:可以无饥矣。(“以”后省略宾语“之”。句意是,可以凭借它没有饥饿了。)四、总结、扩展文言文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准确地解释文言实词,是学好文章的关键。理解孟子所说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的意思。(选自孟子尽心下)得到百姓拥护的人才能成为天子,得到天子欢心的人可以成为诸侯,得到诸侯欢心的人可以成为大夫。可见“民为贵”的

39、道理。孟子在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中看到人民的力量,认为社会安定的前提在于百姓的安居乐业。五、布置作业1背诵全文2辨析下列多义词的不同意思(附答案)数(1)愿令得补黑衣之数(数目)(2)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几,若干)(3)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读shu,屡次)(4)数罟不入洿池(读c,密)发(1)百发百中(发射)(2)发闾左滴戍渔阳九百人(派遣)(3)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打开)(4)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花开)直(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不弯曲)(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仅)(3)系向牛头充炭直(价值)兵(1)非我也,兵也(兵器)(2)穷兵黩武(战争)(3)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军队

40、)(4)草木皆兵(兵士)胜(1)驴不胜怒,蹄之(能承受)(2)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尽)(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胜利)(4)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超过)(5)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优美的)3给下列句式附上例句,并译成现代汉语。或或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有的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直耳,是也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是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还是逃跑啊。是何异于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这种状况和拿刀子刺人,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附:板书设计寡人之于国也孟子梁惠王提疑:民不加多孟子答疑:1分析“民

41、不加多”的原因2使“民加多”的措施结论保民而王板书设计:寡人之于国也孟子本文结构内容:问政 :民不加多的疑问(1) 梁惠王 于国尽心 民不加多邻国之君 不用心 民不加少“五十步笑百步”喻梁惠王与邻国民不加多的原因(2-4) 国君一样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议政: 民加多的措施(5-7) 施仁政 保民王道之始教民王道之成除虐政 : 涂有饿殍、罪岁不罪己本文写作特色:语录体议论性散文。语言逻辑严谨,气势磅礴,善用比喻辩论是非。知识巩固:本文重要的字词句的意义和用法。通假字: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3、涂有饿殍(二)词类活用:1、填然鼓之2、树之以桑3、五十者可以衣帛矣4、谨庠序之

42、教5、然而不王者6、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三)特殊句式: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2、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3、是亦走也4、非我也,兵也5、未之有也6、申之以孝悌之义7、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四)古今异义:1、寡人之于国也2、河内凶3、请以战喻4、七十者可以食肉矣5、弃甲曳兵而走6、或百步而后止7、邻国之民不加少8、斯天下之民至焉(五)一词多义: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数口之家于 寡人之于国也 数 扶苏以数谏秦王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数罟不入夸池然而不王者 王道之始也王 梁惠王曰 填然鼓之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之 寡人之于国也直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申之以孝悌之义系向牛头

43、充炭直 驴不胜怒,蹄之非我也,兵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兵 穷兵黩武 胜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是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日出江花红胜火草木皆兵 予观夫巴陵胜状15、劝学教学目的:一、借鉴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二、掌握、积累“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于、者、而”3个文言常用虚词;学习、复习课文中其他文言虚实词;熟记“有(又)、暴(曝)、生(性)、輮(煣)、知(智)、乎(于)”等古今字和通假字。三、理解从三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方法。四、学习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教学设想一、抓住文眼,定好教眼。中心论点是本文的文眼,它分三个分论点从

44、三个角度论述、体现本文的思想性和逻辑性,这是本文的教学难点;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以及比喻论证,这是本文的教学重点。抓住提示论点的关键语句和用以论证的比喻,不仅可以明确本文论点和论证方法,揭示作品的思想性和写作特点,而且一些文言词句的重要问题也可迎刃而解。二、本文的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与分析段落层次相结合,以利于学生理解论述的角度和设喻的几种形式。三、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文言虚实词,先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结合课文语境,理解其意义和用法,然后通过课堂点拨、课后“思考和练习”、补充练习以及熟读、背诵等反复训练,才能切实掌握。四、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注意文言实词的古字通假、古今异义、单音词和双音词等现

45、象。第一教时教学要点:一、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的;二、介绍作者、解题;三、正字正音;四、理解本文的重点文言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五、试译难句。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作者介绍(结合注释)。荀子(约公元前前)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当时人称之为荀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洵之讳,写作孙卿。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也是儒家的集大成者(另两位儒家思想集大成者:西汉董仲舒,南宋朱圣人朱熹),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家。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荀子在其两大弟子手上赢得了庙堂中国韩非成了中华帝国的教父,李斯成了秦帝国

46、的宰相。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荀子的思想 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王道霸道并用,兼用“礼”“法”“术”实行统治。他主张与时俱进。“与时迁徙,与世偃仰”,万物得宜,事变得应,上得天时,下得地利,中

47、得人和,则财货浑浑如泉源。 主张“性恶论”,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此与孟子的“性善论”即“人之初,性本善”相对。 强调后天的环境与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恶的本性,主张“明礼义而化之”。“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三、解题。题目劝学是什么意思?勉励学习,劝是勉励、鼓励的意思。“劝”的繁体字“勤”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为什么要勉励学习呢?学习可以提高自己,改变自己。学习可以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学习可以弥补先天不足;学不可以已。因为后

48、天的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恶的本性,所以要“劝学”。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四、指导学生处理课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对照注释,借助字典,正字正音第一组:通假字()輮ru通煣有yu通又 知zh是“智”的古字 暴p已是“曝”的古字(通假字与本字同音;含音相近)()乎h通于(古音声母韵母相同)()生xng通性(古音声母韵母相同)第二组:其他易写错读错字中zhng砺l参cn省xng跂q臾y螯o给本课个重点文言常用实词圈画加注,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复习初中知识,综合“思考和练习”二,学生自己理解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的用法:虚词 温故 知新于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 介词:从 青取

49、之于蓝苛政猛于虎 介词:比 而青于蓝告之于帝 介词:向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者 有蒋氏者, 特殊指示代词,组成名词性结构,表示“的人或事物”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表示略作停顿,并提示下面要说明原因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而 君将哀而生之乎 连词:并列关系 知明而行无过矣潭西南而望 连词:修饰关系 吾尝终日而思矣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连词:转折关系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连词:顺接关系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矣4学生试译难句,教师点拨指正。(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君子”是一个合成双音词。“可以”在古汉语中是两个单

50、音词,相当于现代汉语“可以、用它”的意思。在本文具体语境中,“以”已失去介词的作用,只协调音节。因此,这两个词中只有“可”有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可以”差不多;它还表示情理上应当如此,可译为“应该”。全句译为: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说,学习是不应该(可以、能够)停止的。()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句中两个“中”作动词,“符合”的意思。“绳”指木工取直用的墨线,这个词的意义现在已扩大,泛指各种绳索。“輮”和“为”是两个动词,“輮”通“煣”,指古代用火熨木使之弯曲的一种方法,现作“揉”,解释“使弯曲”。“为”,做成。“以”在两个动词之间表明它后边的行为是它前边行为的目的或结果,作连词用,译作“而”。全

51、句译为:(一块)木材直得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线,假如使它弯曲而成为车轮,它的孤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圈)。()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句中“神明”即“神灵”;“圣心”指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自得”不是现代汉语中的合成双音词,“自”是自然,“得”是通;“而”是表示困果关系的连词。这句译为:积累善行养成美德,因而能自通于神明,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也就具备了。()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句中“舟揖”是合成双音词,偏义复词,联系上下文,偏指舟。“水”,名词用如动词,“游泳”。“绝”是会意字,从“纟”,从“刀”,从“卩”(象人形),意思是人用刀横断丝织品,“绝江河”很像横断水流

52、,所以“绝”引申为“横渡”。“江河”古人专指长江、黄河,现在的词义扩大了,泛指一切江、河。全句译为: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能游泳,但是能横渡江河。()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句中两个“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爪牙”在本文中是两个单音词,它们的本义是爪子、牙齿。后来形成褒义的比喻义:帮手、武士;现代又转为贬义的比喻义:帮凶、走狗,词义的感情色彩有了变化。“强”读qing,坚硬的意思。“上”、“下”方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黄泉”是特殊的单纯双音词。“用心”不是合成双音词,“用”是引介原因的介词,译作“由于、因为”、“心”是“心思”的意思。“一”,作动词,专一

53、的意思。全句泽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硬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由于心思专一(的缘故)。(黄泉原指地下的泉水,后来被引作阴曹地府的代称,黄泉路也成了通往阴曹地府的必经之路。走完黄泉路后,就意味着即将受到阎罗王的最后审判以及十八层地狱的最后考验了。黄泉一词的出处是东周列国故事“郑庄公掘地见母”。郑伯克段于鄢据左传隐公元年记载:郑庄公弟兄二人,母亲武姜因生庄公时难产,因此对他心生厌恶,取名“寤生”,相反对其弟弟叔段却百般宠爱。按照古制,寤生是老大顺理成章地继承了王位,成为郑国君主。母亲武姜更加心怀不满,千方百计培养叔段的势力,以便强大后取代庄公。于是她就替叔段请求封地想要制

54、邑(今郑州上街),庄公不同意,武姜又请庄公把叔段封到京襄城(今荥阳),庄公同意了。叔段到京后,称京城太叔,招兵买马,修筑城墙,准备谋反。卿士祭仲发现后告诉了庄公,庄公说:“只要我母亲武姜愿意,有什么关系。”祭仲说:“武姜没有满足的时候,不如早点把他们安置个合适的地方,不然就难对付了。”庄公说:“多行不义必自毙。你等着瞧吧!”郑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722年),叔段认为时机成熟,就和母亲商量谋反日期,武姜作出决定后就回信给叔段,让他立即起兵,自己做为内应。此时,郑庄公早已发现他俩的阴谋,截获了密信。拿到证据后,郑庄公即派公孙吕率二百辆兵车包围了京襄城,叔段措手不及仓皇逃至鄢陵,又被庄公追杀而被迫逃

55、到共城(今河南辉县)后自杀。这样以来,庄公对姜武更加不满,扬言我俩不到黄泉不再见面。庄公就把武姜送到颍地(今登封颍阳)居住。过了一段时间,庄公有些后悔,在设宴招待管颍地的官员颍考叔时,颍考叔想和解他们母子的关系,于是在用餐时把一些好吃的东西藏在了袖子里。庄公感到非常奇怪,就问:“这是何意?”颍考叔说:“我母亲常年在乡下没吃过君主赐的饭食,我想给她带一些回去,以表示我的一片孝心。”郑庄公就讲了与自己母亲关系破裂的经过。颍考叔说:“这好办,我们可以掘地道至黄泉,筑成甬道和庭室,在那里,你们不就可以见面了吗?”庄公深感此法妥当,就委托颍考叔办理此事。于是颍考叔迅速行动,在京襄城很快挖成了一个地道,请

56、庄公和母亲在那里见面。母子二人见面后抱头痛哭,从此言归于好。这即是著名“掘地见母”故事的由来。)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指出字音、语气读错的地方。五、布置作业。第二教时教学要点:一、每组比喻的意义和内在联系;二、论述中心的三个角度;三、设喻的特点。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二、研读课文。围绕三个问题讨论:第一题: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第二题:本文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各组比喻之间在意义上育什么内在联系?第三题:本文设喻有什么特点?由学生分段试译,试讲,教师重点点拨。结合课文段落层次分析,讨论第一、二题: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个观点的? 点拨:本文的

57、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 已:停止,成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是学习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 这一中心论点,是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的。 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二段中,学习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第三段,学习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作用,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第四段,学习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

58、是正确的。 本文第一句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接着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分三段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论述:第一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第一个比喻“青出于蓝”,不能认为它的意思是比喻学生超过老师。这是它作为成语后新产生的意思。本文中这个比喻和“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这样,三个比喻分了两层意思。作者在这基础上,用“故”归纳上文,又用厂“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作为事例,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后面两个比喻并列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它们是对后面推论的有力衬托。综上所述,本

59、段是从总论学习的重要性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问题讨论: 本段一共用了5个比喻,论述了什么内容?本文作者运用了5个比喻,从两个角度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者以青胜于蓝、冰寒于水两个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生: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过程会发生变化。师: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发展。可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师:对。作者又以“直木为轮”为喻,说明什么道理呢?(板书:直木为轮)生:比喻说明人的资质可以通过学习来改变,一旦提高和发展了,就不会回复到原来的状态,即一个人如果不断地学习下去,会发生质的变化。“金就砺”“木受绳”两个比喻引出什么结论?(板书:金就砺、木受绳)生:“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板书:知明而行无过)推理方法:类比推理,以类比排列的方式,引物连类,取譬设喻,从而非常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学习可以提高人的知识能力。此句与本段哪句相照应?生:“学不可以已。”师:对。荀子提出人性本恶的思想,认为只有用教育来陶冶,用礼法来约束,才能把这种生而具有的“恶”转变为“善”。这里作者运用5个比喻阐述学习的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