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管桩施工方案修

上传人:d**** 文档编号:64246916 上传时间:2022-03-21 格式:DOC 页数:60 大小:74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预应力管桩施工方案修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预应力管桩施工方案修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预应力管桩施工方案修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资源描述:

《预应力管桩施工方案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应力管桩施工方案修(6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施工部署 6三、打入式管桩施工方案 5四、质量保证及控制措施 26五、安全施工保证措施 47六、环保计划和措施 53七、文明施工措施 54八、雨季施工及现场排水措施 55打入式预应力管桩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1工程总体概况:厂外输油管线管廊工程隶属中国石油广西石化 1000万吨/ 年炼油项目的原油输入、 成 品输出及水处理的运输主动脉,管廊全长约11km,工程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土建工程内容有:挖山填塘(海)造地及场地平整、桩基工程、钢筋混凝土基础及框架梁柱、 浆砌排水明沟、水工保护、地面铺装、电、光缆预埋、管廊封闭围护等附属工程。厂外输 油管线管廊和炼油项目

2、均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自筹资金投资建设的炼油工程。厂外输油管线管廊工程走向: 中国石油广西石化 1 000万吨/年炼油项目厂外输油管线 长约为11km,其走向为:10万吨码头库区的交接点为起点,跨越果鹰大道并沿果鹰大道 北侧西行至110kv变电站,管廊沿变电站南、北侧拐向南港大道的西侧北行至金鼓大道的 南侧,沿金鼓大道的南侧西行至铁路, 再沿该铁路西侧北行至聚园路南侧的炼油厂厂外铁 路南侧,并沿炼油厂厂外铁路南侧西行至炼油厂的管廊交接点。1.2管廊 D 段桩基工程设计概况a管桩设计规格及嵌岩深度:管桩规格、桩型为: PHC-500(125)-A型的先张法预应 力管桩(即 PHC 桩),管桩

3、桩端嵌深度:管桩桩端嵌入强风化泥岩 / 砂质泥岩层 -1 或强 风化砂岩/泥质砂岩层-2的深度不小于1.5m (不包括桩尖)。b、 收锤标准:最后1.0m沉桩锤击数w 击;最后贯入度30mm/10击,亦不宜小于 15mm/10 击。c、 管桩检测:管桩承载力试验:桩的静荷载试验根数不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少 于 3 根;管桩身质量检查:不少于总桩数的 20,且每个柱子承台不得少于 1 根。实验 按 JGJ106-2003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管桩外观检查和钢筋笼抽检:工厂生产桩时, 钢筋笼抽查总数的 10%,且不少于 5 根;桩运到施工现场,桩外观质量应全数检查。1.3场地地形地貌及地质条

4、件1.3.1场地地形地貌整个拟建厂外输油管线管廊的原始地貌为海岸丘陵及池塘与浅海区域, 经人工挖山填 海与填塘造地与土方施工机械初步平整碾压后,整个场地为20mX 11000m带状场地,场地平坦。管廊场地穿(跨) 4处铁路、 14处公路,途经 2 个居委会 1 3个自然村;沿线挖 大小山18座、回填大小池塘26座、浅海域约11万川。场地虽经土方施工机械平整碾压, 但场地土层呈松散或稍密状态。1 .3.2外管廊 D 段区域地质概况厂外输油管线管廊 D 段位置从 1 0万吨码头库区的交接点为起点, 跨越果鹰大道并沿 果鹰大道北侧(浅海域)西行至110kv变电站,全段长约2.6km。该段地质土层地勘

5、资料 揭示,地质土层从上向下描述:第层素填土:灰黄色为主,主要由山体挖方区的全风化中等风化的砂岩、泥岩、 页岩组成,局部覆盖粉土。土性不均匀,呈稍密密实稍湿饱和状态,岩块粒径差异大,呈棱角状,砂岩的块体较大,泥岩和页岩较为破碎,经夯实后主要呈细粒土状,土工 试验结果以粉质粘土, 砾砂为主。 该层分布整个场地, 在填方区厚度较大, 变化范围 5.1 13.0m,分布在厂外输油管线D段全区域。第层海陆混合相沉积层: 黑色、灰黑色,由于上部回填土的挤压作用, 使该层土中 含砾砂及角砾,有腥臭味, 土性不均匀,局部夹有粘土薄层。 该层在场地原始海沟低洼处 均有分布,层厚变化较大,呈透镜体或薄层状分布。

6、属高压缩性、低灵敏度土。第-1 层淤泥质土:黑色、灰黑色,有腥臭味,土性不均匀,局部为淤泥以及夹有 粉质粘土薄层,呈流塑软塑状态。 该层分布一般,呈薄层或透镜体状分布,厚度变化 大,变化范围 2.1 15.8m,平均 6.84m,分布于 ZK1、ZK2、ZK3、ZK4、ZK5、ZK6、 ZK7、ZK8、ZK9、ZK10、ZK11、ZK12、ZK21、ZK2钻孔揭露厚度较大。第 -3 层有机质粘性土:以淤泥质粉质粘土为主,黑色、灰黑色,有臭味,有机质含量小于10%, 土性不均匀,韧性中等,光滑,干强度中等局部为粘土、粉土,呈软塑 可塑状态。该层分布较少,呈薄层或透镜体状分布,厚度变化大,变化范围

7、 0.75.5m, 平均 2.82m,分布在 ZK13、ZK14、ZK15、ZK17、ZK18、ZK19、ZK22、ZK26、ZK1 钻孔。第 -5 层含粘性土粉细砂:灰黑色,有臭味,有机质含量小于6%粘性土含量 40%左右 ,稍密、分选差、磨圆差、湿很湿。该层分布一般,呈透镜体或薄层状分布,厚度变化大,变化范围 0.7 5.5m,平均2.23m,分布在 ZK1、ZK2、ZK3、ZK4、ZK5、 ZK6、 ZK7、 ZK8、 ZK11 、 ZK12、 ZK16、 ZK20、 ZK23、 ZK24、 ZK25、 ZK27、 ZK29、 ZK31、ZK1、ZK2孔号钻孔。第层基岩全风化带: 该层分

8、布不连续且分布较少, 全风化泥岩相对砂为多。 属中等 压缩性土。第-1 亚层全风化泥岩 / 砂质泥岩:主要为泥岩,棕红色,结构构造基本破坏,但层 理、片理尚可辨认,局部含少量石英颗粒;已蚀变成土状,用手可捏碎;用锹易挖掘。该 层呈透镜体状分布,厚度变化大,变化范围0.94.6m,平均2.32m,分布在ZK2、ZK5、ZK10、ZK13、ZK14、ZK17、ZK19、ZK22、ZK29、ZK30、ZK1、ZK2钻孔。第-2 亚层全风化砂岩:黄灰灰黄灰白色,结构构造基本破坏局部含较多石英 颗粒;已蚀变成砂土状,用手可捏碎;用锹易挖掘。该层主要呈透镜体状分布,厚度变化 大,变化范围 0.9(8.90

9、m,平均 3.51m,分布在 ZK10、ZK11、ZK12、ZK13、ZK15、 ZK16、 ZK20、 ZK23、 ZK24、 ZK27、 ZK28 钻孔。第 -1 层 基岩强风化带:该层普遍存在,按不同岩性共分为 2 个亚层,亚层之间 相变无规律。强风化泥岩分布相对于砂岩为多。属低压缩性土。第层强风化泥岩:主要为泥岩、砂质泥岩,棕红,紫红暗红色,结构构造已大部分破坏,岩体破碎,完整性较好,碎块干时用手易折断,遇水软化;用锹可挖掘。 该层分布较少,局部为互层状, 含中风化基岩夹层,局部地段相变为强风化砂岩,厚度变化大,变化范围 0.5旷8.4m, 平均 3.96m,分布在 ZK1、ZK2、Z

10、K3、ZK4、ZK5、ZK6、ZK7、ZK8、ZK9、ZK10、ZK17、 ZK18 、 ZK19、 ZK20、 ZK21 、 ZK22、 ZK23、 ZK24、 ZK25、 ZK26 、 ZK28、 ZK31 、 ZK1 钻孔。第-2层强风化砂岩:黄色黄灰色,灰深灰色,棕红色,结构及构造大部分破 坏,岩体破碎,完整性差,碎块用手易折断,用锹可挖掘。岩体破碎,松散,岩芯采取率 低。 该层分布广泛,局部夹有泥岩,含中风化基岩夹层,局部地段相变为强风化泥岩,厚度变化大,变化范围 1.2(8.40m,平均 4.96m,分布在ZK10、ZK11、ZK12、ZK13、 ZK14、 ZK15、 ZK16、

11、 ZK18、 ZK19、 ZK21 、 ZK23、 ZK25、 ZK27、 ZK28、 ZK29、 ZK30、 ZK31 、 ZK1、 ZK2 ,部分钻孔缺失。第层 基岩中风化带:该层普遍存在,按不同岩性共分为 2 个亚层,亚层之间相 变无规律,泥岩相对砂岩分布更广泛。第-1 层中风化泥岩:主要为泥岩、砂质泥岩,棕红色,结构、构造部分破坏,层 理清晰,岩体裂隙发育;锤击可碎,用镐难挖掘。岩芯采取率高,岩石质量指标 RQD 较 好。该层分布一般, 局部为互层状, 夹有强风化岩, ZK1 、 ZK2 、 ZK3ZK4 、 ZK5、 ZK6、 ZK7、ZK8、ZK9、ZK10、ZK11、ZK19、Z

12、K20、ZK22、 ZK24、ZK26、ZK30,局部 地段相变为中风化砂岩。第-2 层中风化砂岩、泥质砂岩:黄色黄灰色,灰白深灰色,紫红暗红,结 构、构造部分破坏,层理清晰,岩体裂隙发育;锤击可碎,用镐难挖掘;岩芯采取率低, 岩石质量指标 RQD 差。 该层分布较广泛, 局部夹有泥岩, ZK12、 ZK13、 ZK14、 ZK15、 ZK16、 ZK17、 ZK18、 ZK21 、 ZK23、 ZK25、 ZK27、 ZK28、 ZK29、 ZK31 、 ZK1、 ZK2 局部地段相变为中风化泥岩,部分钻孔缺失。1.4编制依据本桩基工程施工方案编制依据, 依据中国石油广西石化 1000万吨/

13、 年炼油项目厂外输 油管线设计图、桩位平面布置图、施工验收规范、工艺标准及相关的规范、程序,结合公 司质量管理手册、上报项目质量管理程序文件与施工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进行编制。1.5.编制的目的旨在明确厂外输油管线管廊预应力管桩工程的施工顺序、 工艺标准、验收规范及项目 相关规定,确保施工的每道工序及工程质量符合质量管理程序文件规定及验收规范要求。1.6参考文献及相关验收规范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2)工程测量基本术语标准( GB/T97 2001)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4)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14、9494)6)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7)石油建设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建筑工程(BY402593)8)石油建设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通则(BY402493)9)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10)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11)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2002)1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13)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14)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JGJ 55-2000)15)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 107-87)16)建筑工程现场供用

15、电安全规范17)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1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1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20)建筑施工手册21)建筑施工工艺标准、施工部署(GB5019493)(JGJ33-86) (JGJ46-200)5(JGJ5999) 第四版( 2003年) 第二版( 2003年)厂外输油管线管廊预应力管桩工程,主要是果鹰大道沿海回填区(约2.9km),即管线管廊 D 段。根据工程特点, D 段管桩施工,采用小流水循环推进式作业方式,进行打 桩施工,即一台打桩机为一个小流水段, 流水段按每台桩机 3 个工作日完成工作量进行设 置;D段管桩工程,计划安排35台柴油打桩机,从10万吨码头库区的交

16、接点,即管廊的起点,以此为起点流水循环推进式,进行管廊 D 段管桩施工。三、打入式管桩施工方案3.1 施工准备:3 . 1 . 1技术准备a熟悉图纸,进行图纸会审及设计交底,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编制技术、质量交底卡,明确相应的验收标准;编制相应的质量管理程序及控制措施。b、对一线施工、管理人员进行技术、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的培训和技术交底。交底主要交底地质情况, 设计要求、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等相关程序规范的交底。c、编排打桩流程图或管桩施工顺序图(编管桩施工顺序图或编号图)。准备桩基工程 沉桩记录和隐蔽验收记录表格, 安排记录人员及与现场监理对技术、 质量控制措施或方案 进行确认及交底

17、。3.1.2施工准备a场地准备:根据工程特点,进行施工场地“三通一平”准备工作;b、施工机械准备:根据工程特点及里程碑工期节点,选用适宜数量的施工机械,进 行保养、检修和进场准备工作;c、现场勘察、清理及平整碾压:深入现场实际勘察,对地下通讯、燃气、市政排水、 电力及临近建(构)筑物等地下设施的走向布置进行深层了解;场地清理、碾压及排水设施: 清除高空及地下的障碍物(地下非本次施工的市政、 通 讯等设施,均视为本次施工的障碍物) ,若打桩施工影响邻近建(构)筑物的使用或安全 时,应会同有关单位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场地应进行平整、碾压,预防桩机倾斜或倾倒, 保证桩机移动时的平稳及垂直,并根据具体情

18、况设置相应的排水设施。施工用电采用现场柴油发电机提供动力。d、测量定位及控制网络建立:依据设计图进行桩位放线和区域测量控制网络的设置;e依据设计图和整体施工计划,编制管桩预制、进场的详细计划和施工人员进场计 划并及时安排进场施工人员的技术、质量、安全培训。3.2平面测量控制网络设置:3.2.1平面测量控制网络的设置与测量a平面测量坐标控制网络的设置,根据工程特点和业主移交的 GPS点,建立厂外输 油管线管廊平面坐标控制网络。 平面坐标控制网络的观测, 采用附和导线观测方法, 进行 测定与复核。控制点距离,一般按300350m设置一点,标桩宜采用18钢筋,在钢筋 中刻十字丝或钻一小孔,标桩埋深5

19、00伽,采用浇筑80X 80X 30 cm混凝土保护,混凝土 等级不小于C20。厂外输油管线管廊按单独控制网络进行设置和必要保护。平面高程控制网络的设置,根据工程特点和业主移交的 GPS 点,建立厂外输油管线 管廊平面高程控制网络。 平面高程控制网络的观测, 采用附和导线观测方法, 进行测定与 复核。控制点距离,一般按150200m设置一点,标桩宜采用 25以上的粗钢筋,将钢筋 顶端部打磨平整,标桩埋深800伽,采用浇筑100X100X 30 cm混凝土保护,混凝土等级 不小于C20。厂外输油管线管廊按单独控制网络进行设置,等级宜按川等水准,进行设置 和必要保护。b、测量仪器要求测距仪器精度要

20、求测角误差3、测距误差土 3mm。测高程仪器要求望远镜的放大倍 率不小于2430倍、水准管分化值不大于15 /2伽,并经国家法定计量检测单位校验符 合相关规范规定,且在校验规定期限内。c、测量及测量仪器管理:为确保测量仪器、设备及测量精确性,按照质量保证体系 的要求,测量仪器定期送检, 由国家计量单位专业检验人员负责对仪器, 进行定期检测和 维修保养。 测量及测量仪器管理由专职测量工程师、 测量人员负责保管和使用, 其它工作 人员未经许可不准擅自动用仪器。 测量由专业工程师测量, 专业质检员复测并记录, 内业 资料员整理测量成果报告,技术负责人审批、 QA/QC 主管复核,并上报测量成果报告。

21、d、水准测量:川等水准测量视线长度宜不大于 5065m,测站前后视距之差不大于2 m,视线距地面距离不小于50 cm。观测程序:“后前前后”的观测顺序进行观测,读数 宜采用中丝读数。水准观测应在标桩控制点埋设1520 天后进行观测。水准测量结果限差:往、返测、附和或闭合水准线路最大允许闭合差=12VL(mm),式中L为水准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单位为 km。e平面坐标测量:测量视线长度宜不大于 200300 m,控制点夹角不小于300不大 于 1200。坐标观测应在标桩控制点埋设 1520天后进行观测。测量允许限差:导线方位 角闭合差:测角中误差1.8,导线全长闭合差1mm/55000;方位角闭合

22、差土 3.6Vh。f、 测量成果报告资料文件要求,测量成果报告资料格式按中国石油广西石化1000万 吨/年炼油项目工程,项目交工文件规定格式进行整理编写(土建按广西地方表格) 。g、资料签字,施工形成的交工文件签字必须经监理、业主、技术负责人、测量、复测、记录人员签字确认。资料质量必须准确、真实、齐全完整、评定、签字完整有效。322施工测量放样:a依据设计图、平面控制网络进行工程桩测量定位放线,并设置轴线控制桩。控制 桩距离应设置在打桩震动和挤土影响范围之外的地方,以保证控制点的准确性。测出各桩位点,用白灰画出与桩径相等的圆圈,并在桩中心打设标志小木桩,小木桩上根据桩位编 号图上的编号进行桩位

23、编号。施工期间应有专人经常检查控制桩、桩位标志桩有无碰撞、 松动、偏移,防止毁坏,以便施工期间检查和桩位对中。b、桩机移位后,应进行第二次桩位放样复核,复核时依据轴线控制桩拉线或用仪器 进行复测(桩机移位时,应尽量避开桩位放线标志桩,若损坏,必须重新测量定位,严禁 以随意恢复桩位标志桩,进行施打管桩,恢复测量定位时,质检员跟踪检查,未经质检人 员检查的桩位,严禁施工)。桩机移位对中时,施工员或质检员检查桩对中情况,符合规 范规定要求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否则应重新进行桩位对中,直至符合规范规定要求。 桩位放线、对中允许误差,详见表见 01表01预制桩(PC、PHC桩)桩位允许误差表序号项目允许

24、偏差(mm)检查方法1盖有基础梁的桩1.垂直基础梁的中心线2 .沿基础梁的中心线100=0.01H150=0.01H拉线尺量检查2桩数为13根的桩100拉线尺量检查3桩数为4-16根桩基础中的桩1/2桩径或边长拉线尺量检查4桩数大于16根桩基中桩1 .最外边的桩2.中间桩1/3桩径或边长1/2桩径或边长拉线尺量检查注:H为施工现场地面标高与桩顶设计标高的距离。3.3施工主辅材料要求与质量验收a管桩规格、质量及选用生产单位预应力管桩规格、 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验收规范的规定, 并有出厂合格证(合格证包括:预应力钢筋及接桩钢板出厂合格证、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混凝土抗压 强度试验报告、 水

25、泥、砂、碎石及外加剂或掺合料试验报告、成品桩出厂检验报告等相关 质量证明文件 )。管桩生产单位优先选用业主指定的生产单位或地方批准生产的免检单位, 在定购管桩 前,项目 QA/QC 部向业主 QA/QC 部上报管桩生产单位的相关资质,供业主审定,业主 审定批准后,进行采购。生产 PHC 桩(即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根据设计及地质资料揭示 的地层情况分析,拟采用五种规格预应力管桩:管桩规格、桩型PHC-500(125)-A桩单节长度选用12.0m 10 m、8 m、6.0m,桩尖选用十字桩尖、锥形桩尖或根据地层土质结构 选用。b、焊条(接桩用) 焊条型号、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的规定,本

26、桩基工程接桩焊条拟选用E43或E507系列。c、钢板(接桩用)接桩用钢板的材质、 规格符合设计要求, 一般宜选用低碳钢 (钢板材质在预定管桩时, 应在技术要求中明确规定)。接桩防腐材料:0.8mm镀锌铁皮、冷底子油、厚奖型环氧煤 沥青漆。3 . 3 . 2桩进场质量验收及验收标准a预制管桩的验收标准及允许偏差,详见表0104。验收程序,出厂自检进场自检一共检(专业质检员、监理工程师、业主共同检查,批准使用前,停工检查点)。管桩进场时,项目质检工程师先检查管桩出厂合格证 (包括预应力钢筋、 接桩钢板出厂合格证、 桩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报告、 混凝土配合比及原材料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 成品桩出厂

27、检验报告 ),核对标识及规格,进行桩的外观质量检查验收。每次运到施工现场的管桩,桩身外观质量检查,务必全数逐根检查,检查验收合格后, 上报区域主管监理工程师、业 主专业工程师进行共检,共检通过后,办理相关签字确认手续,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共检 未通过后管桩,严禁使用。表02预应力管桩允许偏差和验收方法序号检查项目单位数 值检查方法1桩径mm5用钢尺量2管壁厚度mm5用钢尺量3桩尖中心线mmv 2用钢尺量4顶面平整度mm10水平尺量5桩体弯曲v 1/1000L用钢尺量6外观无蜂窝、露筋、裂缝、色感均匀,桩顶处无孔隙目观表03钢筋混凝土预制桩钢筋骨架质量验收标准项目序号检查项目允许偏差(值)检查方

28、法单位(mm)主 控 项 目1主筋距桩顶距离mm 5用钢尺量2多节桩锚固钢筋位置mm5用钢尺量3多节桩预埋铁件mm 3用钢尺量:4主筋保护层度mm 5用钢尺量般 项 目1主筋间距mm 5用钢尺量2桩尖中心线mm10用钢尺量3箍筋间距mm 20用钢尺量4桩顶钢筋网片mm 10用钢尺量5多节桩锚固钢筋长度mm 10用钢尺量表04钢筋混凝土预制桩质量验收标准项目序 号检杳项目允许偏差或允许值检查方法单位数值主 控 项 目1桩体质量检验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2桩位偏差见表桩04用钢尺量3承载力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1砂、石、水泥、钢筋 原材料符合设计要求查出厂证明文件或抽

29、样送检般 项 目2混凝土配合比及强度符合设计要求查预制厂配合比试验 报告3成品桩外形表面平整,颜色均匀,掉角V10 mm,蜂窝面积小于总面积0.5%逐根进行外观检查4成品桩裂缝(起吊、 运输、堆放引起裂缝)深度V 20 mm,宽度0.25mm,横向裂缝不超过边长的一半裂缝测定仪,本工程 不检5成品桩尺寸: 横截面边长 桩顶对角线差 桩中心线 桩身弯曲矢咼 桩顶平整度mm mm mm mm mm 5V 10V 10V 1/1000LV 2钢尺量测6电焊接桩里质量焊缝质量电焊结束后停歇时间 上下节平面偏差 节点弯曲矢高详见附表min mm mm 1V 10V 1/1000 L秒表 钢尺量测 钢尺量

30、测7桩顶标高mm 50水准仪8停锤标准设计要求现场实测或沉桩记录附表-1桩接缝焊接质量允许偏差及验收序号项目允许偏差及偏差值检查方法单位数值1上下节端部错口 (外径V 700)mm 2钢尺量测2上下节端部错口 (外径700)mm 3钢尺量测3焊缝咬边深度 1秒表367送桩:当桩顶标高较低,设计要求送桩时,则“送桩的工具”的中心线应与桩身吻合一致, 才能进行送桩,送桩工具,一般采用钢板加工。若桩顶不平,采用厚纸板或或用环氧树脂 砂浆找平。送桩留下的桩孔应立即回填密实。3.7管桩沉桩中间检查验收与质量控制:3.7.1管桩沉桩中间检查验收与施工记录a每根桩打到设计贯入度要求,桩尖标高进入持力层,接近

31、设计标高时或打至设计标 高时,应进行中间验收。在控制时,一般要求最后三阵击十锤的平均贯入度不大于设计规 定值(一般贯入度2040伽,每阵击十锤),并且三阵击十锤的贯入度不能递增或以桩尖 打至设计标高来控制。符合设计或规范规定要求后,方可收锤,移动打桩机到新桩位继续 施工。b、 打桩时,专职质量检查员签写施工记录,开始打桩时,应记录每沉落1.0m所需的 锤击数并记录桩锤下落的平均高度。当下沉接近设计标高和贯入度要求时,应在一定的落锤高度下,以每落锤十击为一阵击阶段,测量其贯入度并登记入表。如发现桩位偏差与设计或规范规定允许偏差要求相差较大时,应会同监理、业主专业工程或设计单位研究处 理,并作记录

32、和处理结论,然后移桩机到新桩位。c、 收锤标准:最后1000伽沉桩锤击数w30;最后贯入度30mm/10击,亦不宜小 于 15mm/10 击。3.7.2管桩沉桩验收要求a管桩试验:管桩承载力试验:桩的静荷载试验根数不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根;管桩身质量检查:对多节打入桩不少于总桩数的15%,且每个柱子承台不得少于1根; 管桩外观检查和钢筋笼抽检:工厂生产管桩时,钢筋笼抽查总数的10%,且不少于5根;桩运到施工现场,桩外观质量应全数逐根检查。并检查预应力钢筋、接桩钢板出厂合格证、 桩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报告、混凝土配合比及原材料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成品桩出厂 检验报告等相关资料。b、打沉桩

33、验收要求:打沉桩的桩位允许偏差,详见表-05。一般等到挖到承台底标高, 截完桩头后复测桩位桩顶标高允许偏差- 50mm、+ 100伽,斜桩倾斜度的偏差不得大于倾 斜角正切值的15%(倾斜角系桩的纵向中心线与铅锤垂线间夹角)。收锤标准按最后1000 伽沉桩锤击数w 30;最后贯入度30mm/10击,亦不宜小于15mm/10击。c、质量保证项目: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并有出厂合格证。出厂合格证包括:预应力钢筋、接桩钢板、桩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报告、 混凝土配合比及原材料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成品桩出厂检验报告等相关质量证明文件。打桩的标高或贯入度、桩的接头处理,必

34、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允许偏 差详见表-06,接桩焊接质量验收允许偏差详见-附表-1。桩位实测偏差,待基础开挖后 (桩间土开挖后),复测桩位的实际偏差,并绘制桩位竣工图。表-06打入管桩桩位允许偏差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查方法1盖有基础梁的桩a.垂直基础梁的中心线 b沿基础梁的中心线100=0.01H150=0.01H拉线尺量检查2桩数为13根的桩100拉线尺量检查3桩数为4-16根桩基础中的桩1/2桩径或边长拉线尺量检查4桩数大于16根桩基中桩 a最外边的桩b.中间桩1/3桩径或边长1/2桩径或边长拉线尺量检查5按标咼控制的打入式桩桩顶咼差-50+ 100用水准仪和尺量检查注:

35、H为施工现场地面标高与桩顶设计标高的距离。3.7.3打(沉)桩的质量控制a桩端(指桩的全截面)位于一般土层时,以控制桩端设计标高为主,贯入度为参考;b、桩端达到坚硬、硬塑的粘性土、中密以上粉土、砂土、碎石类土、风化岩时, 以贯入度为主,桩端标高可作参数;c、 当贯入度已达到,而桩端标高未达到时,应继续锤击3阵。按每阵10击的贯入 度不大于设计规定的数值加以确认;d、 振动法沉桩是以振动箱代替桩锤,其质量控制是以最后3次振动(加压),每次 10min或5min测出每分钟的平均贯入度,以不大于设计的数值为合格,而摩擦桩则以沉到设计的要求为合格。e、 管桩沉桩质量控制,主要以管入度和设计标高两个指标

36、来验收和质量控制。贯入 度,一般是以桩最后10击的平均贯入度小于或等于设计规定值为控制依据。3.8打桩施工异常情况处理:a打桩过程中发生下沉量突然增大;原因:是桩尖穿过硬土层进入软土层或桩已被打断,此时应对照地质资料进行检查, 若桩尖进入软土层,可进行继续施打;若桩身已被打断,应会同设计、监理、业主等相关 单位研究补桩方案。b、桩到一定深度不下去,或桩锤和桩突然回弹;原因:可能是桩尖碰到孤石或已打到硬土层,这时应减小桩锤落距,慢慢往下打, 待桩尖穿过障碍之后再加大落距,如仍打不下去,应根据地质资料核对桩尖入土的土质情况,会同设计、监理、业主等相关单位进行解决。施打过程中,若桩头已严重破损,不得

37、 再打,待采取措施后,方可继续施打。3.9预防工程质量通病措施1)桩身断裂:现象:桩在沉入过程中, 桩身突然倾斜错位, 当桩尖处土质条件没有发生特殊变化, 而贯入度突然增大,同时在桩锤跳起后,桩身随之出现反弹现象,这是可能是桩身断裂。原因分析:a桩身的细长比过大,沉入又遇到坚硬的土层;b、桩入土遇到大块坚硬的障碍物,把桩尖挤向一侧;c、稳桩时,桩身不垂直,打入地下一定深度后,校正时利用移动桩架的方法进行校 正,使桩身产生弯曲;d、两节桩施打时,在接桩时,相接的两节桩不再同一轴线上,产生了曲折;e、桩在反复长时间打击中,桩身受拉应力作用,当拉应力大于混凝土抗拉强度,桩身某处即产生横向裂纹,表面混

38、凝土剥落,如拉应力过大,钢筋超过流限,桩即断裂。f、制作桩的混凝土强度不够。桩在堆放、吊运过程中产生裂纹或断裂未被发现。预防措施:a施工前应对桩位下的障碍清理干净, 必要时对每个桩位用纤探探测。 对桩构件要 进行检查,发现桩身弯曲超过规定(L/1000且 20mm)或桩尖不在桩纵轴线上的不宜 使用。一节桩的细长比不宜过大,一般不宜超过 40.b、在稳桩过程中,如发现桩不垂直应及时纠正,桩打入一定深度后发生严重倾斜 时,不宜采用移架方法进行纠偏校正。 接桩时,要保证上下节桩在同一轴线上,接头处应 严格按照操作要求执行。c桩在堆放、吊运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发现桩开裂超过有关验收规范规定

39、时严禁使用2)、桩顶碎裂:现象:在沉桩过程中, 桩顶出现混凝土掉角、碎裂、 坍塌甚至桩顶钢筋全部外露打坏。 原因分析:a设计时没有考虑到工程地质条件,施工机具等因数,混凝土设计强度偏低,或者桩顶钢筋网片不足,主筋距桩顶面距离过小;b、桩预制时,混凝土配合比不良,施工控制不严,振捣不密实等;c、混凝土养护时间短或养护措施不当,致使钢筋与混凝土在承受冲击荷载时,不能很好的协同工作,桩顶容易严重碎裂;d、桩顶面不平,桩顶面与桩轴线不垂直,桩顶保护层过厚;e桩顶与桩帽的接面不平,桩沉入时不垂直,使桩顶面倾斜,造成桩顶面局部受集中应力而破碎;f、沉桩时,桩顶未加衬垫或衬垫已损坏未及时更换,使桩顶直接承受

40、冲击荷载;g、桩锤选择不当,桩锤小,桩顶受打击次数过多,桩顶混凝土容易产生疲劳破坏而 打碎;桩锤大,打击力过大,桩顶混凝土承受不了过大的打击力,也会发生碎裂;预防措施:a制作桩时,要振捣密实,主筋不得超过第一层网片,桩成型后要严格加强养护,在达到设计强度后,宜有12个月的自然养护,已增强桩顶抗冲击能力。b、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桩断面尺寸及形状,合理地选择桩锤。c、沉桩前应对桩构件进行检查,检查桩顶面有无凹凸情况,桩顶平面是否垂直于桩 轴线,桩尖是否有偏斜,对不符合规范要求桩不宜采用或经过修补等处理后才使用。d、检查桩帽与桩的接在面处及替打木(垫木或承托垫)是否平整,如不平整应进行 处理方能施工

41、。e稳桩要垂直,桩顶要加衬垫,如衬垫失效或不符合要求要更换。3)、沉桩达不到设计要求 现象:桩设计是以最终贯入度和最终桩长作为施工的最终控制。 在一般情况下, 以最终贯入度控制为主,以另一种控制标准为控制参数, 有时沉桩达不到设计的最终控制要求。原因分析:a勘探点不够或勘探资料粗,对工程地质情况不明,尤其是对持力层起标和伏标高 不明,至使设计考虑持力层或选择桩长有误。勘探工作以点带面,对局部为硬夹层、 软夹 层不可能全部了解, 尤其在复杂的工程的地质条件下, 还有地下障碍物,如大石快等, 打 桩就达不到设计要求的施工控制标准;b、桩锤选择太大或太小,使桩沉不到或超过设计要求的控制标高;c、桩顶

42、打碎或桩身打断,致使桩不能继续打入;预防措施:a详细探明工程的地质情况,必要时应做补堪,为设计提供正确的持力层标高。根 据工程地质条件,断桩面及自重,合理的选择施工机械、施工方法及打桩顺序;b、防止桩顶打碎或桩身断裂。4)桩顶位移现象:在沉桩过程中,相邻的桩产生横向位移或桩身上浮。原因分析:a桩入土后,遇到大块坚硬障碍物,把桩尖挤向到一侧;b、两节桩或多节桩施工时,相接的两桩不在同一轴线上,产生了曲折;c、桩数较多,土饱和密实,桩间距较小,在沉桩时土被挤到极限密实度而向上隆起, 相临的桩被浮起。d、在软土地基施工较密的群桩时,由于沉桩引起的空隙水压力把相邻的桩推向一侧或浮起。预防措施:a施工前

43、清理桩位下障碍物,必要时对每个桩位进行钎探;b、检查桩构件,发现桩身弯曲超过规定或桩尖不在纵轴线上的不能使用;c、在稳桩时,如发现不垂直时,应立即纠正;接桩时,要保证上下两节桩在同一轴 线上,接头处严格按操作规范要求施工或应视断桩部位及沉桩深度而定。 如下节桩应设法 拔起更换,如断在上节且接头入土不大于 0.5m 时,挖出桩接头,割除断桩,更换上节桩 后继续沉桩;如在桩顶附近且桩入土很深时, 应立即通知设计、监理、业主主管工程师共 同研究, 提出处理及整改措施。 并分析产生断桩的原因, 制定相应措施便于在以后施工中 得到充分控制。d、沉桩期间不得同时开挖基坑,需待沉桩完毕后相隔适当时间方可开挖

44、,相隔时间 应视具体的土质条件、基坑开挖深度、面积、桩的密集程度及空隙压力消散情况来确定, 一般两周左右为宜。5)接桩处开裂:现象:接桩处经施工后,出现松脱开裂。原因分析:a接桩处表面没有清理干净,留有杂质、雨水、油迹等;b、 采用焊接时,连接件不平,有较大间隙,造成连接件焊接不牢;焊接质量不好, 焊接 不连续,不饱满,焊缝有夹渣等;c、两节桩不在同一直线上,在接桩处产生曲折,压入时界桩局部产生集中应力而破 坏连接。预防措施:a接桩前,对连接部位的杂质、有污、水分等必须清理干净,保证连接件连接部位清洁b、检查连接件是否牢固、平整和符号设计要求,如有问题,必须进行修整才能使用。c、接桩时,两节桩

45、应在同一轴线上,焊接预埋件务必平整服帖,焊缝应饱满连续,焊缝高度应为母材1.5d。锤击数次,再检查一遍,看有无开裂,如有应作补救措施。3.10管桩施工主要安全技术措施a打桩施工前应对临近的建筑物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施工时应随时进行观察。b、机械司机在施工操作时,必须听从指挥讯号不得随意离开岗位。应经常注意观察机械的运转情况,发生异常立即检查。c、管桩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 70%方可起吊,100%方可运输和打桩。d、管桩在起吊和搬运时,必须做到吊点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没有吊环吊点要求时, 当桩长在16m内,可用一个吊点,吊点位置在桩端至入 0.29桩长处;桩长大于25m时, 应另设计吊点位置。e

46、管桩堆放应符合下列要求场地应平整、坚实,不得产生不均匀下沉;垫木与吊点的位置应相同,并应保持在同一平面内;同规格的管桩应堆放在一起,而桩尖应向同一端;多层垫木应上下对齐, 最下层的垫木应适当加宽。 堆放层数一般不宜超过四层。 管桩 堆放时,层与层之间可设垫木, 也可不设垫木,层间不设垫木时,最下层的贴地垫木不得 省去,垫木边缘处的管桩应用木楔塞紧,防止滚动。3.11产品保护a妥善保护好桩基的轴线和标高与轴线控制桩,不得碰撞和振动,以免引起位移。b、送桩留下的桩孔,应立即回填密实。c、打桩完毕的基坑开挖,应制定合理的施工顺序和技术措施,防止土体挤压引起的桩位位移和倾斜,甚至断裂四、质量保证及控制

47、措施4.1质量方针“我们的成功、取决于用户的满意”是公司的质量方针4.2质量目标工程质量目标做到七个确保:确保本工程质量一次合格率达到100%;确保本工程达到90%优质结构工程;确保分部、分项工程一次合格率达到100%;确保顾客满意度95% 以上;确保隐蔽工程验收率 100%;确保资料及时准确性 100%;确保合同履约率 100%。4.3 质量控制执行的文件和标准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技术方案及所依据的技术标准, 详见本方案编制参考的文献 及相关规范,技术标准和相关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工艺标准。4.4 质量保证体系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总工、 QA/QC 负责人为副组长的工 程质量领导小组。做到管理职责明确、责任明确、责任到人,便于管理。质保体系组织架 构图见下图与管桩施工质量保证体系主要负责人员明细表公司技术质量部业主代表或/和监埋” I坝目质量保证体系 門地万仃政管埋部门组织机构保证技术质量控制*工作环境保证质量保证体系框图质量保证体系主要人员明细表序号职位姓名职称备注1项目经理杨志强一级建造师2区域经理侯卫军二级建造师3QA/QC经理戴福堂助工4技术负责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