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锅炉及辅助设备安装企业标准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64246891 上传时间:2022-03-21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65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供热锅炉及辅助设备安装企业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供热锅炉及辅助设备安装企业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供热锅炉及辅助设备安装企业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资源描述:

《供热锅炉及辅助设备安装企业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供热锅炉及辅助设备安装企业标准(2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供热锅炉及辅助设备安装1适用范围1.1、 建筑供热和生活热水供应的额定工作压力不大于1.25MPa、热水温度不超过130 C的整装热水和蒸汽锅炉及辅助设备安装工程的质量检验与验收应执行GB50242-200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1.2、散装或额定工作压力不大于 2.5MPa的现场组装的固定式蒸汽锅炉和固定式承压热水锅炉的安装工程的质量检验与验收应执行GB50273-98工业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

2、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2.1、GB50242-200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2、GB50273-98工业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3、GB50243-200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4、相关的标准和规定2.4.1、GB50235-97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4.2、GB50236-98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4.3、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0)压力容器安全技术检察规程2.4.4、适用于本技术标准的整装锅炉及辅助设备安装工程的质量检验与验收,除了执行

3、本技术标 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规范、规程和标准规定。3技术术语3.1、整装锅炉 Integrative Boiler按照运输条件所允许的范围,在制造厂内完成总装整台发运的锅炉,也称快装锅炉。3.2、非承压锅炉 Boiler Without Bearing以水为介质,锅炉本体有规定水位,且运行中直接与大气相通,使用中始终与大气压强相等的固定 锅炉。3.3、安全附件 Safety Accessory为保证锅炉及压力容器安全运行而必须设置的附属仪表、阀门及控制装置。3.4、交换器 Heat Exchanger温度不同的流体在其中进行热量交换的设备,也称热交换器。3.5、水-水式热交换器

4、Water-Water Type Exchanger加热用的热媒和被加热的介质均为水的交换器。3.6、汽-水式热交换器 Steam-Water Type Exchanger加热用的热媒为蒸汽和被加热的介质为水的交换器。4材料和设备要求4.1、管道、设备和附属配件、材料必须具有质量合格证明文件,规格、型号及性能检测报告应符 合国家技术标准或设计要求。4.2、管道、设备和附属配件、材料进场必须对品种、规格、外观质量等进行进场检查与验收,并 有完整的、经监理工程师核查确认验收记录。5施工准备5.1、锅炉主机及大型辅助设备应在设备基础浇注验收合格后进场就位安装。5.2、锅炉主机及大型辅助设备进场前应依

5、据设计预留吊装孔位置和现场的场地具体情况拟订进场 方案,准备好相应的吊装和运输设备和机具。5.3、锅炉主机及大型辅助设备进场前应依据吊装方案和现场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5.4、减压阀、排污阀、安全阀、安装前必须逐个进行严密性试验,并应送锅炉检测中心检验与调 整。经调整合格的应有铅封和检验标志。6锅炉主机的安装6.1、主控项目6.1.1、锅炉设备基础的质量要求(1)锅炉设备安装前应对进行验收,且验收合格才能进行锅炉设备的就位安装。(2)锅炉设备基础的质量要求A、混凝土的强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B基础的坐标、标高、几何尺寸和地脚螺栓孔的位置和尺寸、检查方法应符合表6.1.1的要求。锅炉及辅助设

6、备基础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表6.1.1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r)检查方法1基础坐标位置20经纬仪、拉线、尺量2基础各不同平面的标高0,-20水准仪、拉线、尺量3基础平面外形尺寸20尺量检查4凸台上平面尺寸0,-205凹穴尺寸+20, 06基础上平面水平度每米5水平仪(水平尺)和楔形塞尺检查全长107竖向偏差每米5经纬仪或吊线和尺丈量全长108预埋地脚螺栓标高(顶端)+20,0水准仪、拉线和尺丈量中心距(根部)29预留地脚螺栓孔中心位置10尺量深度+20,0孔壁垂直度10吊线和尺量10预留活动地脚螺栓锚板中心位置5拉线和尺量标高+20,0水平度(带槽锚板)5水平尺和楔形塞尺检查水平度(带螺纹孔锚板

7、)26.1.2、非承压锅炉的安装(1)非承压锅炉的安装应严格按设计或设备产品说明书的要求施工。(2)非承压锅炉的锅筒顶部必须敞口或装设大气连通管,连通管上不得安装阀门。(3)检验方法:对照设计图纸或设备产品说明书进行检查。6.1.3、天然气释放管或大气排放管的安装(1)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燃气锅炉的天然气释放管或大气排放管不得直接通向大气,应通向贮存或 处理装置。(2)检查方法:对照设计图纸检查。6.1.4、燃油锅炉的安装(1)两台或两台以上燃油锅炉共用一个烟囱时,每台锅炉的烟道上均应配备风阀或挡板装置。(2)两台或两台以上燃油锅炉共用一个烟囱时,应具备有操作调节和闭锁功能。(3)检查方法:观察和

8、手扳检查。6.1.5、锅炉的锅筒和集箱的安装(1)锅炉的锅筒和水冷壁的下集箱及后棚管的后集箱的最低处排污管道不得采用螺纹连接。(2)检查方法:观察检查。6.1.6、锅炉和蒸汽、水系统的水压试验(1)锅炉本体的水压试验A 依据GB50273-98工业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第5.0.1条和GB50242-200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第13.2.6条的规定,锅炉的汽、水系统及其附属装置安装完毕应做水压试验。(2) 锅炉本体水压试验前应将连接在上面的安全阀、仪表拆除,安全阀、仪表等的阀座可用盲板法 兰封 闭,待水压试验完毕后再安装上。同时水压试验前应将锅炉、集箱内的污物清理干净,

9、水冷壁、对流管束 应畅通。然后封闭人孔、手孔,并再次检查锅炉本体、连接管道、阀门安装是否妥当。并检查各拆卸下来的阀件阀座的盲板是否封堵严密,盲板上的放水放气管安装质量和长度是否合适,并引至安全地点进行排放。(3) 依据GB50273-98工业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第5.0.3条和GB50242-200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第13.2.6 条的规定,锅炉本体的水压试验压力应符合表6.1.6的规定。锅炉汽、水系统的水压试验压力表6.1.6序号设备名称工作压力(MPa试验压力(MPa1锅炉本体Pv 0.591.5P但不小于0.20.59 P 1.181.25P2可分式省煤器P1

10、.25P + 0.53非承压锅炉大气压0.2注:工作压力p对蒸汽锅炉指锅筒工作压力,对热水锅炉指锅炉的额定出水压力。铸铁锅炉水压试验同热水锅炉非承压锅炉水压试验压力为 0.2MPa试验期间压力应保持不变。(4)水压试验应符合如下条件A、试验的环境温度应不低于 5C,低于5C时应采取防冻措施。B水温应咼于周围的露点温度。C、锅炉内应充满水,待排尽空气后方可关闭放空阀。D、当初步检查无漏水现象时,再缓慢升压。当升至0.30.4MPa时应进行一次检查, 必要时可拧紧人孔、手孔和法兰的螺栓。E、当水压上升至额定工作压力时, 暂停升压,检查各部分应无漏水或变形等异常现象。 然后应关闭就地水位计,继续升压

11、到试验压力,在试验压力下保持5min,其间压力降 P 0.02MPa (或 P 100mm3 %。,最大704立管垂直度2 %o,最大15吊线和尺量5成排管道间距长度1/1000直尺尺量6交叉管道的外壁或绝热层间距10724、锅炉送、引风机的安装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锅炉送、引风机转动应灵活,无卡碰等现象。(2)锅炉送、引风机的传动部位应设置安全防护装置。(3)检验方法:观察和启动检查。7.2.5、一般水泵安装的外观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1)水泵的外观质量检查泵壳不应有裂纹、砂眼及凹凸不平等缺陷。多级泵的平衡管路应无损伤 或折陷现象。蒸汽往复泵的主要部件、活塞及活动轴必须灵活。(2)一般水

12、泵的单机试运转A、叶轮与泵壳不应相碰,进、出口部位的阀门应灵活。B、水泵运行时不应有异常振动虎响声。紧固连接部位不应有松动。C、 壳体密封处不得渗漏,无特殊要求情况下,普通填料泄漏量不应大于60mL/h,机械密封的泄 漏量不应大于5mL/h。D、轴封的温升应正常和符合产品说明书的要求。E、检验方法:通电、操作和测温检查。7.2.6、大型水泵单机试运转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大型水泵运行时不应有异常振动虎响声。各连接紧固连接部位不应有松动。(2) 填料的温升正常;在无特殊要求的情况下,普通软填料宜有少量的渗漏(每分钟不超过1020滴);机械密封的渗漏量不宜大于10mL/h (每min约3滴)。(

13、3)振动振幅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如无规定,而又需要测试振幅时,测试结果应符合下列 要求(用手提振动仪测量)表 3.2.6。表 3.2.6转速 r/mi n375-600沟0(75075010GD10001500振幅兰(mm0.180.150.120.100.08转速 r/mi n500-3000300-6000沟0(12GD012000振幅兰(mm0.060.040.030.027.2.7、手摇泵的安装质量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手摇泵应垂直安装。(2) 手摇泵的安装高度如设计无要求时,泵中心线距地面高度为800mm(3)检验方法:吊线和尺量检查。7.2.8、 注水器安装高度如设计无要求

14、时,注水器中心距地面高度为1.01.2m。检验方法:尺量检查。729、除尘器的安装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除尘器的安装应哦牢固,位置和进、出口方向应正确。(2)烟管与引风机连接时应采用软接头,不得将烟管的重量压在风机上。(3)检验方法:观察检查。7.2.10、热力除氧器和真空除氧器的排汽管应通向室外,直接排入大气。检验方法:观察检查。7.2.11、 软化水设备罐体的视镜应布置在便于观察的方向。树脂装填的高度应按设备说明书要求进 行。检验方法:对照说明书,观察检查。7.2.12、管道设备和容器的防腐在涂刷油漆前,必须清除管道及设备表面的灰尘、污垢、锈斑、焊渣等物。涂漆的厚度应均匀,不 得有脱皮

15、、起泡、流淌和漏涂等缺陷。检验方法:现场观察检查。7.2.13、管道设备和容器的保温(1)管道设备和容器的保温应在防腐和水压试验验收合格后进行。(2)设备和容器的保温应采用粘接保温钉固定保温层,或采用金属碟形帽保温钉、勾钉焊接固定保温层(仅适用于金属基层的设备和容器)。(3) 塑料粘接保温钉应成梅花形布局,保温钉的间距一般为200mm(4) 金属碟形帽保温钉或勾钉焊接固定时,钉距一般为250mm(5) 管道及设备保温层的厚度和平整度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2.13的规定。管道及设备保温层的厚度和平整度的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表7.2.13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r)检验方法1厚度+0.1 s , -0.

16、05 s用钢针刺入2表面卷材5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平整度涂抹10注:s为保温层厚度7.2.14、烟囱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烟囱的加工和验收A、烟囱的设置和采用材质、规格、加工工艺。烟囱的材质应为冷轧钢板不锈钢钢板与铝合金板材,厚 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为了保证质量,本工程拟委托专业加工厂加工。B为了保证烟囱的质量,烟囱加工制作前应编制加工工艺和加工质量标准。烟囱加工工艺和加工 质量标准主要有材质要求、原材料的除锈及防腐要求、焊工等级要求、焊接质量采用标准和要求、焊缝 质量检测和检测报告记录要求、外观质量要求等。C制定严格进场检查技术条件和检验制度:检测内容应有加工厂家的材质报告书、焊工等级

17、证书、 各种检测记录和加工质量报告书;外观检查有几何尺寸(直径、长度、厚度、圆度等)、防腐质量(遍数和结合紧密性、外表的光泽度)以及各项外观质量及数量。D检验方法:对照设计和加工工艺及质量标准检查加工测试报告单和外观观察、尺量检查。(2)烟囱的吊装应符合下列要求A、烟囱的就位和调整烟囱的垂直度的方案应符合安装条件、安装质量和安装安全规程的规定。E、烟囱就位后,连接前应检查其位置、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1000 )、水平度、水平管道吊架等, 烟囱的水平度、垂直度及防腐保温的各项指标和安装质量应符合GB50243-200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误差要求和质量要求。(A)固定拉索严禁拉在避雷

18、针和避雷网上。(B) 穿越屋面的位置应按设计要求做好烟囱穿越屋面的隔热保护套、填料和防水措施,以达到防 火防渗漏要求。(C) 烟囱的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1000、总偏差不应大于 20mm烟囱的水平度允许偏差为3/1000、总偏差不应大于 20mm。( D) 水平烟囱的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在最低处设置凝结水排放装置。(E)垂直烟囱的固定支架间距不得超过4m,单根烟囱最少应有两个固定支架。( F) 烟囱固定支架的抱箍应符合国标图集的要求。C、烟囱的连接采用石棉板绳作垫料,螺栓头一律朝上。螺栓外露长度为其直径的0.5 倍。拧紧应对称拧紧,防止各个螺栓拧紧度不均,结合不严。D烟囱拉绳的安装:拉绳应按

19、设计要求成120。分布。拉绳与地平面成45布置,在距离地面3m 的地方设绝缘子,以隔离其与地面的导电联系。在拉绳的适当位置设花篮螺栓以便拉紧拉绳,并拧 紧绳卡和基础螺栓将烟囱固定。E、按设计要求做好避雷线的安装与验收。F、检验方法:对照设计和规范要及外观观察、尺量检查。( 3)烟囱的保温应符合如下要求A、烟囱的保温材料的材质和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保温层外表面应加做保护套,保护套可采用S=0.5mm 厚的铝质薄板或热镀镀锌钢板。圆筒形的保温壳最好采用工厂制作,订货时应按烟囱外径向厂 家预订圆筒形的保温壳,以便于施工。E、安装前应严格进行材料进场检验,不合格品的保温板不得采用一律退回。保温板的厚度

20、应均匀,就位前应进行挑选,以保证安装后烟囱的外径粗细一致。C、保温层的安装应自下而上,逐步推进,并用细铁丝捆绑牢靠。D、保温层安装后再进行铝薄板的外壳安装。铝薄板的加工和安装工艺应符合GB50243-200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技术要求。E、为防止雨水渗漏,在烟囱根部应加防雨罩。防雨罩应将土建的烟囱出口台度覆盖住,防雨罩的上端 应与烟囱保温层的外保护层铆接牢靠,接缝处应用密封胶封堵严密。F、检验方法:对照设计和规范要及外观观察、尺量检查。8 安全附件的安装8.1 、主控项目8.1.1 、锅炉和省煤器安全阀的定压和调整应符合下列的规定(1) 依据GB50273-98工业锅炉安装工程施工

21、及验收规范第6.2.2条的规定,锅筒上必须安装 两个安全阀。锅炉上安装有两个安全阀时,其中一个的启动压力应比另一个的启动压力高。(2) 依据GB50242-200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第 13.4.1条的规定,当供 热锅炉仅安装一个安全阀时,安全阀按较低值定压。(3) 依据GB50273-98工业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第6.2.2 条和GB50242-2002建筑给 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第 13.4.1条的规定,当供热锅炉仅安装一个安全阀时,安全阀按 较低值定压。锅炉的其它辅助设备应安装一个安全阀。(4) 依据GB50242-200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

22、质量验收规范第 13.4.1条和GB50273-98 工业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第 6.2.2 条的规定, 锅炉及其辅助设备安全阀的定压和调整应符合表 8.1.1 的规定。(5) 蒸汽锅炉省煤器安全阀的启动压力为安装地点工作压力的1.1倍,即1.4MPa.其调整应在锅炉 严密性试验前用水压试验的方法进行。8.1.2 、锅炉和省煤器等辅助设备上安全阀的安装( 1) 安全阀安装前必须逐个进行严密性试验,并应送锅炉检测中心检验其始启压力、起座压力、回座压力,在整定压力下安全阀应无渗漏和冲击现象。经调整合格的安全阀应铅封和作好标志(2)安全阀应垂直安装,并装设排泄放气(水)管,排泄放气(水)管的

23、直径应严格按设计规格 安装,不得随意改变大小,也不得小于安全阀的出口截面积。安全阀启动压力表表8.1.1设备蒸汽锅炉热水锅炉蒸汽锅炉热水锅炉安全阀的编号1212分汽缸、热交换器、分水器、集水器分汽缸、热交换器、分水器 集水器起始压力MPa1.04P=1.32MPa1.06P=1.35MPa1.12P=1.43MPs P+0.071.14P=1.45MPs P+0.101.04P=1.32MPa1.43MPa注:(1)p为安装地点的工作压力。(2)表中蒸汽锅炉额定工作压力按P=1.27MPj折算。热水锅炉额定工作压力按热水温度为130C的汽化压力P折算。(3) 安全阀与连接设备之间不得接有任何分

24、叉的取汽或取水管道,也不得安装阀门。(4) 安全阀的排泄放气(水)管应通至室外安全地点,坡度应坡向室外。排泄放气(水)管上不 得安装阀门。(5) 安全阀的排泄放气(水)管的设置应一个阀门一根,不得几根并联排放。(6) 设备水压试验时应将安全阀卸下,安全阀的阀座可用盲板法兰封闭,待水压试验完毕后再安 装。(7) 检验方法:检查定压证书和现场观察检查。8.1.3、 压力表的刻度限值应大于或等于工作压力的1.5倍,表盘直径不得小于 100mm检验方法:现场观察和尺量检查。8.1.4、水位计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 依据GB50273-98工业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第6.1.8条、GB5024

25、2-200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第13.4.3条及劳动人事部 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的有关规定,每台锅炉应安装两付水位计(额定蒸发量w0.2t/h的锅炉可以只安一付)。水位计应按设计和规范要求安装在易观察的地方,当安装地点距离操作地面高于6M时应加装低位水位计,低位水位计的连接管应单独接到锅筒上,其连接管的内径应18mm并有防冻措施。锅炉水位监视的低位水位计在控制室内应有两个可靠的低位水位表。水位表的安装应符合规范的有关规定。(2) 水位计安装前应检查旋塞的转动是否灵活,填料是否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的应更换填料。 玻璃管或玻璃板应干净透明。(3) 安装时应使水位计的两个表

26、口保持垂直和同心,玻璃管不得损坏,填料要均匀,接头要严密。(4) 水位计的泄水管应接至安全处。当锅炉安装有水位报警器时,其泄水管可与水位计的泄水管接 在一起,但报警器的泄水管上应单独安装一个截止阀,不允许只在合用管段上安装一个阀门。(5) 水位计安装后应划出最高、最低水位的明显标志,最低安全水位比可见边缘水位至少应高25mm最高安全水位应比可见边缘水位至少应低25mm(6) 当采用玻璃水位计时应安装防护罩,防止损坏伤人。(7) 电触点式水位表的零点应与锅筒的正常水位重合。(8) 采用双色水位表时,每台锅炉只能装设一个,另一个装普通水位表。(9) 水位表应有放水旋塞(或阀门)和接到安全地点的放水

27、管。(10) 检验方法:现场观察和尺量检查。8.1.5、锅炉的高低水位报警器和超温、超压报警器及联琐保护装置必须按设计要求安装齐全和有 效。检验方法:现场启动、联动试验并作好试验记录。8.2、一般项目8.2.1 、 安装压力表必须符合下列规定。(1) 压力表必须安装在便于观察和吹洗的位置,并防止手高温、冰冻和振动的影响,同时要有足 够的照明。(2)压力表必须设有存水弯管。存水弯管采用钢管煨制时,管道内径不应小于10mm采用铜管煨制时,管道内径不应小于6mm。( 3) 压力表和存水弯管之间应安装三通旋塞。( 4)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8.2.2 、 测压仪表取源部件在水平工艺管道上安装时,

28、取压口的方位应符合下列规定。(1) 测量液体压力的,在工艺管道的下半部与管道水平中心线成045夹角范围内。(2) 测量蒸汽压力的,在工艺管道的上半部或下半部与管道水平中心线成0。45夹角范围内。( 3) 测量气体压力的,在工艺管道的上半部。( 4)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8.2.3 、温度计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 安装在管道和设备上的套管温度计,底部应插入流动介质内,不得装在引出的管段上或死角 处。(2) 压力式温度计的温感器(温包)应装在管道的中心,全部浸入介质内。温度计的毛细管应有规则的固定和保护措施, 多余的部分应卷曲好固定在安全处, 防止硬拉硬扯将毛细管扯断。 毛细管的转 弯处

29、弯曲半径不应小于50mm,( 3)压力式温度计的表盘应安装在便于观察的地方。安装完毕应在表盘上画出高运行温度的标志。( 4) 安装时温度计的丝接部分应涂白色铅油,密封垫应涂机油石墨。( 5) 热电偶温度计的保护套应按规定保证应有的插入深度。( 6)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8.2.4 、 温度计与压力表在同一管道上安装时,按介质流动方向温度计应在压力表的下游处安装,如温度计需要在压力表的上游处安装时,其间距不应小于300mm。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8.2.5 、减压阀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安装前应检查减压阀的进场验收记录单,审查其使用介质、介质温度、减压等级、弹簧的压力等级(如公

30、称压力为 P=1.568MPa的减压阀,配备有压力段为 00.3MPa、0.20.8MPa、0.71.1MPa 三种减压段的弹簧)等参数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 2) 安装前应将减压阀送到有检测资格的检测单位进行检测与校定,并出具检测报告试验单,方 可进行就位安装。(3) 减压阀的进出口压力差应 0.15MPa。( 4) 检验方法:检查测试报告单和观察检查。8.2.6 、排污阀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依据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定,排污阀安装前应送到相关检测单位进行检测与校验,并出 具检测记录单。( 2) 排污阀的型号应为专用的快速排放的球阀或旋塞,不得采用螺旋升降的截止阀或闸板阀,排

31、 污阀的规格应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3) 排污阀的排污管应尽量减少弯头,所有的弯头或弯曲管道均应采用煨制制造,其弯曲半径R 1.5D ( D为管道外径)。排污管应按设计要求接到室外安全的排放地方。明管部分应加固定支架。排 污管的坡度应坡向室外。( 4) 为了操作方便,排污阀的手柄应朝向外侧。( 5) 检验方法:检查测试报告单和观察检查。9 烘炉、煮炉和试运行9.1 、主控项目9.1.1 、锅炉的烘炉应符合下列要求( 1)烘炉试验的适用范围和实施过程A、 烘炉试验的适用范围:锅炉设备的烘炉试验仅对炉膛内有耐火砖炉墙砌体、炉外有耐火砖炉墙、 保温材料和一般红砖炉墙砌体的锅炉才存在着烘炉试验。B、

32、 烘炉试验的实施条件:烘炉前应依据GB50273-98工业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第9.1.1 条的规定制定烘炉方案,烘炉时尚应具备下列条件。( A) 锅炉房、锅炉本体锅炉设备有关配套设备、水处理设备、汽水、排污、输煤(输气)除渣、 送风、排烟、除尘、脱硫、照明及动力电源的配电、循环冷却水等系统均应安装完毕,并经过试运转合 格。防腐保温工程施工完毕并验收合格。(B)锅炉内外的砌体砌筑和绝热工程施工完毕,并经炉体漏风率测试合格。( C) 水位计、压力表、测温仪表等烘炉用的热工和电气仪表均应安装完毕,且测试合格。( D) 锅炉给水水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低压锅炉水质标准的规定。( E) 锅筒及集箱

33、上的膨胀指示器应安装完毕,在冷状态下应调整到零。( F) 炉墙上的测温点或灰浆取样应设置完毕,且应有烘炉温升曲线图。( G) 炉膛内及通道内应清理干净,尤其是容易卡住炉排的铁块、焊渣、焊条头、铁钉等应清理干 净,炉门及两侧的检查孔已打开。炉排各部位的油杯、所有设备的油杯、油箱均应加满润滑油,并检查 无误。( H) 管道、风道、烟道、灰道、阀门及挡板均应标明介质流向、开启方向和开度指示。( I) 炉排应冷态试运行 8h 以上(运行速度最小应在二级以上) ,经检查及调整达到炉排无卡住现 象、无跑偏现象, 炉排长销轴与两侧板的间距应大致相等, 主炉排片与链轮齿啮合应良好, 各链轮齿应 同位,炉排片无

34、断裂,煤闸板两端到炉排面的距离应相等,各风室的调节阀应灵活等。( J) 烘炉的木材、煤炭或蒸汽源应准备充足,用于炉排的燃料应没有铁钉等金属杂物。经过软化 处理的炉水应注满。以上各注意事项和准备竟检查无误后,方可进行烘炉试验。( 2)烘炉方法依据GB50273-98工业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第9.1.1条的规定和现场的条件,可采用火焰或蒸汽等方法。( 3)烘炉时间依据GB50273-98工业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第9.1.5条的规定,烘炉时间应根据锅炉类 型、砌体湿度和自然通风干燥程度确定, 宜为1416天。但整体安装的锅炉宜为 24天(最好不少于 4 天)。( 4)烘炉应符合的条件A

35、、火焰烘炉法依据 GB50273-98 工业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第 9.1.3 条的规定,(A)火焰应集中在炉膛中央,先用木材烘烤12h,若炉膛较湿可适当延长。烘炉初期采用文火烘焙,初期以后的火势应均匀,并逐日缓慢加大。( B) 链条炉排在烘炉过程中应定期转动,并防止烧坏炉排。(C) 依据不同炉排的结构,烘炉温升速度应按过热器后(或相当的位置)的烟气温度测定值确定, 温升速度应符合下列条件。a、 重型炉墙第一天温升不宜大于 50C,以后每天温升不宜大于 20C,后期每天温升不宜大于 220Cob、 砖砌轻型炉墙每天温升不应大于80C,后期每天温升不应大于160Coc、 耐火浇注料炉墙养护

36、期后方可开始烘炉,温升每小时不应大于 10C,后期烟温不应大于160 C, 在最高温度范围内的持续时间不应小于 24hoo(D)当炉墙特别潮湿时,应适当减慢温升速度,延长烘炉时间。(E) 依据GB50273-98工业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第9.1.6条的规定,烘炉时应经常检 查砌体的膨胀情况。当出现裂纹或变形迹象时应减慢升温速度,并应查明原因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F) 依据GB50273-98工业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第9.1.8条的规定,烘炉过程中应测 定和绘制实际升温曲线图。B、蒸汽烘炉法依据GB50273-98工业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第9.1.4条的规定。(A) 蒸汽压力应

37、采用 0.3MPa0.4MPa的饱和蒸汽从水冷壁集箱的排污阀处连续均匀地送入锅炉,逐渐加热炉水。炉水的水位应保持正常,温度宜为90C,烘炉后宜采用火焰烘炉。(B) 应开启必要的挡板和炉门排除湿气,并应使炉墙各部均能烘干。(C) 依据GB50273-98工业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第9.1.6条的规定。烘炉时应经常检 查砌体的膨胀情况。当出现裂纹或变形迹象时应减慢升温速度,并应查明原因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D) 依据GB50273-98工业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第9.1.8条的规定,烘炉过程中应测 定和绘制实际升温曲线图。(5) 烘炉合格的判断标准依据GB50273-98工业锅炉安装工程施

38、工及验收规范第9.1.7条的规定。A、当采用炉墙灰浆试样法时,在燃烧室两侧墙的中部、炉排上方1.52.0m处,或燃烧器的上方1.01.5m处和两侧墙的中部取粘土砖、红砖的丁字交叉缝处的灰浆样品各50g测定,其含水率均应在2.5%7%之间。B、当采用测温法时,在燃烧室两侧墙中部、炉排上方1.52.0m处,或燃烧器的上方1.01.5m处测定红砖墙外表面向内100mm处的温度应达到50 C,并继续维持 48h。或测定过热器两侧墙粘土砖与绝热层结合处的温度应达到100 C,并继续维持 48h。(6) 检验方法:测试和观察检查。9.1.2、锅炉设备煮炉应符合下列要求(1) 依据GB50273-98工业锅

39、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第 9.2.1条的规定,在烘炉末期,当炉墙红砖灰浆含水率降到10%时,或当本规范第9.1.7条第2款所述的温度达到要求时,即可进行煮炉。若厂家规定其 产品不必 煮炉的可 以不进行 此工序。 煮炉可以 和烘炉同 时进行,但不升压。依据GB50273-98工业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第 9.2.5条的规定,煮炉时间宜为 23天。煮炉的 最后24h宜使炉内压力保持在额定工作压力的75%。在较低压力下煮炉时,应适当延长煮炉时间。(2) 依据GB50273-98工业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第 9.2.2条、第9.2.3条的规定,煮炉开始的加药量应符合锅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若

40、无规定应按表5.1.2 (1)的配方加药。(3) 药品应溶解成溶液后方可加入炉中,配制和加入药液时应采取安全措施。加药时锅炉水位应 在低水位,煮炉时药液不得进入过热器。(4) 煮炉期间应定期从锅筒和水冷壁下集箱取水样化验,进行水质分析。当炉水碱度低于45mol/L 时,应补充加药。煮炉时的加药配方表5.1.2 (1)药品名称加药量(kg/m3水)铁锈较薄铁锈较厚氢氧化钠NaCI2334磷酸三钠Na3PO412HQ2323注:1、药量按100%的纯度计算。2、无磷酸三钠时,可用碳酸钠代替,用量为磷酸三钠的1.5倍3、单独使用碳酸钠煮炉时,每立方米水中加6kg碳酸钠。(5) 煮炉结束后应交替进行持续上水和排污,直到水质达到标准,然后停止排水,冲洗锅炉内部 和曾与药物接触过的阀门,并应清除锅筒、集箱内的沉积物,检查排污阀,应无堵塞现象。( 6) 检查锅筒、集箱内壁应无油垢。擦去附着物后金属表面应无锈斑。( 7)检验方法: 检查煮炉的全过程。9.1.3 、锅炉设备的联合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1) 试运行应在煮炉之后,且应具备以下条件。A、锅炉启动的准备:启动前应检查炉内及系统内有无遗留物品,各相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